安娜·卡列尼娜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年8月
ISBN:9787532706617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1019页

作者简介

人物背景:草婴,原名盛峻峰,著名翻译家。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小说翻译成本国语言的人,1987年获前苏联高尔基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奖者。

内容概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18-1910)
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屈指可数的文学巨擘之一。他出生于贵族世家,但最终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成为人民大众的代言人。他并未读完大学,但是一位有思想、有学识的知识分子。他1852年发表第一部小说《童年》,立即引起文学界的高度赞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最著名的3部长篇小说,此外还写有大量中、短篇小说和剧本。《安娜·卡列尼娜》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安娜·卡列尼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看了好多天才搞定。最后关于人从何处来,人生意义的思考特吸引我。因为我也纠缠于这个问题,始终没有答案。可是最后归结到了宗教。。。小失望啊。作者本身在宗教上也是摇摆不定的。不过善,这点可以超越一下了。确实,善不需要原因更不需要回报。
  •     借着最近上映的这部电影,本想写几句简短的影评,可是赫然发现,短不了。《安娜·卡列尼娜》,相信很多读过它的人都和我一样,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遥远的中学时代!而那时,不谙世事几许的我们又能真正读懂托老字里行间的多少呢?想来,当时那份对大部头的敬畏恐惧之情依旧心有戚戚焉,但清楚记得自己还是摘抄了不少笔记,开篇的第一句更是像印一样深深的烙在我心“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在书里,安娜和列文被安排成了两条几乎不相交织的线。但越读就越会发现,这是两个完全相似相近的人!甚至连他们的追求、他们的迷茫、他们的探索也是。只不过,他们最后各自找到了不同的答案,选择了不同的归宿。每个看过《安》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解释,就如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故而这篇,也只是我闲暇之余的随笔,不算影评也不算书评,想说的太多,无法遍述,想哪儿写哪儿,目无章法,看官见笑,权当博乐。在我看来,托尔斯泰并不只是写爱情、写婚姻、写家庭那么简单,除了我们并不深知的西方宗教领域的内涵外,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感知。小说在这方面抛出了无数哲学层面的疑问,没有解答,却非常有助于思考。俄国作家的书,必须在不浮躁的状态下阅读。关于安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死是一种注定和必然。因为她是那样一种人,一种绝对追求真实的人!不是在沉沦的现实生活中作活祭就是带着灵魂一道归天堂。安娜的悲哀在于她完全无法调和的二重性,她的一个自己追求她向往的灵魂的完全自由(这种真实在任何一个人类社会都是无法完全企及的,尤其对于女性)“我呼吸,我恋爱,我不会为此感到后悔。”;而另一个自己则活在她一直认定的应该维持的现实生活里,爱儿子、爱家、爱丈夫、爱她的社交圈所赋予她的一切才华、美德和魅力,正如那一幕,她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在床前那样真诚地向她丈夫吐露心迹“我依然是原来的我,但我身上有另一个我,我害怕她。那个女人不是我。现在的我是真正的我,完完全全真实的我”。这两个自己其实都是她自己,她都无法摆脱,又无法共存,并且越来越尖锐地对立,一会儿幸福如入天堂,一会儿罪恶如坠地狱,越来越让她感到痛苦和无望。另一层面的注定悲剧是男脑和女脑天生的不同,陷入痴情爱恋的女人容易把爱情本身看得比一切一切都重,可以为他生为他死,为他痴为他狂,为他抛却所有都心甘情愿,以为这就是她追寻的真正的爱了。但这种牺牲达到一定巨量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心思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格外脆弱敏感患得患失,格外缺乏安全感、难以满足和神经质;而彼时猎奇成功的男人却是一改先前的极尽之所能,显得想摆脱束缚和牵绊,因为他的世界本就无法只为爱情而活(这和他可以为爱情而死并不矛盾),还有太多别的诱惑,面对此时偏执的女人更是只会添堵,而这又加重了女人的神经质,就像两条互相交汇的线,在交汇之前一心一意奔着同一个目标,在交汇之后却只能无法挽回地愈行愈远…… “安娜本能地对成为她牺牲的外部目的的那个人不满,更使她不满的原因是她知道,沃伦斯基永远也不会理解这种牺牲的全部代价。她不满,因为不能实现最珍贵的希望而产生了怨恨的失望,因此她的爱情掺杂着一种新的残酷的因素。”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灵魂是不可被占有的,哪怕以爱之名。我特别佩服托老对安娜赴死之前那大段精彩的心里描写,让人真是难以想象,这样身临其境的对女性心理的深刻细腻描写怎么可能是出自一位80多岁的老翁之手?!再后来,发现托尔斯泰又何止是对女性这样了解——对农民、对贵族、对军人、对这样那样的阶层无不是充满了深刻的了解、怜悯和爱的…… 这让我又想起了最爱的另一位国内作家——曹雪芹!总觉得,他们是有着极大相似性的两位作家。这种相似,是一颗对万事万物的包容理解之心、细微体察之心、悲悯同情之心,是一颗发自肺腑的真正的爱心!只有拥有这样内心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伟大而“强悍”的文字,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才能具有深深的令人震撼的吸引力!因为书里的哲学和爱,心被温暖着!大师不愧是大师,只有读大师的作品时你才会那样深切的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是真正伟大的魔术师,可以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事写出绝对的深意。每一次,读完大师的作品,都会令人长吁口气,感到生命的快乐和欢愉。“只要了解了你所爱的妻子,你就会比认识一千个女人的人更能了解一切的女人”,多么经典的话!不得不佩服老托!记得有一次,老公对我说,和我在一起那么多年了,可我对于他依然是一个无法完全了解的人。呵呵,其实这样的感觉特别好,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女人,你会发现她的确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永远有那么多新奇的想法,值得发现的魅力,那样有趣又生动,令人惊讶又着迷。为什么有些人在一起久了却反而倦了、厌了、腻了呢?或许唯一的答案是,双方都不够真正的用心吧?或者,精神层面还不够真正的契合…… 你看,托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引申开去那么多,而书中这样看似不经意却直击人心的经典之言托老都是信手拈来,能不让人敬佩他老人家对生活的这份深刻洞察么?再回过来聊聊电影。要说起来,1935年葛丽泰·嘉宝版、1948年费雯·丽版、1967年塔季亚娜·萨莫伊洛娃版、1997年苏菲·玛索版和最近正在热映的2012凯拉·奈特莉版,我都看过了 —— 就如当年痴迷《傲慢与偏见》,找来了它所有版本一看再看一样。我想说,唯有费雯·丽版几乎完美地接近了我心中的那个安娜·卡列尼娜,而最近看的凯拉奈特莉版本的,最大的亮点除了新颖的话剧般的叙事手法,就是对列文一线的注重。我觉得这个版本不知道是导演有意还是无意,凯拉腹黑了安娜,将她生生的描绘成一个自私又作又淫荡的情欲之人;赶巧裘德洛又逆袭了卡列宁,将原本刻板冷漠无趣甚至带点虚伪的卡列宁演绎成了一个深情隐忍宽宏大度的有爱之人,这或许是导演另一番视角的解读吧…… 其实凯拉奈特莉也算是我喜爱的女演员了,虽称不上是标志的美人儿,人也总是被诟病平板,但是奇怪,她略显硬朗的脸上就是有一种生动的魅力,可是在这部影片里,我觉得她真的,一点儿也不适合安娜这个角色。根本没有办法把我心里的那个安娜诠释出来。这个世界留给女性的生存空间本来就很小。少女长成之后,一不小心要么就是被绑缚在无尽的家庭琐碎中永远被生活遗忘,要么就是因太过闪耀的完全追求自我而被一众人等怀着羡慕嫉妒之心狠狠地说三道四不得安宁。完全不同又一样一样,呵呵。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像安娜和列文那样怀着一颗对没有爱过就死去的恐惧之心?连安娜这般看似孤高冷傲的气质美女临死记起的,也不过只是心上人曾经那般炽热的追求,曾经那般毫无保留的爱,曾经对她说过的“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我都永远无法忘怀”的话。女人,谁又能真正逃得过呢?记得多利好像对众叛亲离的安娜说过,我不讨厌你,其实我挺想像你这样的,只是,不会有人那样追求我。小说中对安娜及沃伦斯基初次邂逅的场景描写朴素、简单,却值得玩味:“沃伦斯基跟着乘务员向客车走去,在车厢的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妇人让开路。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妇人的风姿,沃伦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即转向走过的人群,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呵呵,是不是有一种,在时间的无涯的荒漠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碰巧遇见,道一声“噢,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觉?在我们的生命里又何尝不是呢?有些人,就那么偶然的遇见,遇见变成了邂逅,邂逅变成了纠葛,纠葛变成了一生的执念…… 想要忘却这份刻骨,便也只有在时间的无涯的荒漠里完全地抛开自我、超越生死,而后,一切都明镜了,没有是非对错,也没有恩怨情仇,你辨清了那是一时的心火还是一生的挚爱,你也拥有了新的生命去拥抱,去欢喜,去爱。回归平静,只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细节中彼此见证,彼此契合,彼此相知相许相依相守,才是岁月静好,与君老的意义所在。那是再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割裂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欣赏的两段台词,简短、精辟!Vronsky: I love you.anna: why?Vronsky: cannot ask why, about love.anna: No...No...I am married, I have husband and child...I shouldn't see you again.Vronsky: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anna: but this is wrong...Vronsky: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     先不说安娜给我的感觉吧,就是吉娣,这个美丽纯洁的姑娘,摒弃了所受的教育和意识的影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的真爱,和列文在一起了。其中有一些细节确实感染到我。这个春节把爱情适看做是圣洁的并且是她婚后生活的全部,但他对于列文过去犯下的不贞洁却宽宏的接收和原谅了。她身上确实有很多的缺点,但是,在这一点上确做的如此的合适。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自己,有些事,本知道应该要放开的,可是想的终究要比做的要难得多吧,是的,我会让自己脱离那个龟壳的。向吉娣这样,坦然面对和接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说穿着黑色天鹅绒裙子露出雪白的颈项坐在人家到处都是花蝴蝶的客厅里 美的有点端庄有点神秘 让我想起普希金的妻子 哎
  •     卧轨那一段写的太棒,自杀就应该是爱情最终的归宿。
  •     所谓名著就是即使事先知道了故事梗概、一字一行读下去的时候仍能像着魔了似的入迷。
  •      在人类命名事物之前,事物是混沌的;在托翁讲述故事之前,故事永远未曾开始。俄罗斯得一托翁,得一陀氏,何求?
  •     真不知道小时候是怎么读下去的 完全看不懂 现在想想 女主还是挺作
  •     不是碰见了谁 而是碰到了弱点/二月 中间隔了半年才看完 而这是本俄国的书..不过就算不是俄国吧 我已经不记得同学的名字了今天迎面走来的时候我发现/2.24 名字是个幌子/3.10
  •     读完的标记迟到了
  •     最精彩的不是安娜如何走入悲剧 而是一个婚外情的主线下 政治(与土耳其的战争 选举 制度改革 甚至对盲目的暴民决策的担忧)经济(农业 劳动力)与精神文化(宗教力量的危机)上的变革一齐涌动。安娜卧轨前的挣扎很像Dido被fury控制时的样子 又让人想起刀锋里面的拒绝拯救的堕落女人,而列文最终得出宗教精神不可或缺 除了结论本身 整个过程对现代人恐怕不一定有多少感染力,两条线也很意外地没有有机联结 到头来还不如列文对农业劳动力的看法印象深刻。也许什么都写就会什么都戳不透吧 小人物刻画的远不如福楼拜 大事件又没有极强的烈度 也没有middlemarch里面的警句 倒是很适合不想特别激动的时候读
  •     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     我对于安娜最大的评价竟然是简直是一个神经病
  •     对男女之间的爱情及相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托爾斯泰永遠那麽具有溫情,哪怕批判,也是最溫柔最含蓄的勸告,仍然不忘設身處地為你遮掩,這才是大家所有的風範。
  •     虽然宗教部分不敢苟同,还是献上膝盖
  •     关于爱情,欲望,婚姻,家庭,亲情,这一切,甚至还远不止这一切,你还能指望看到更好的作品吗?
  •     我没有那么深的阅历 爱莫能助
  •     很喜欢托尔斯泰的这个小说,当时也看了同名电影,对安娜的命运和结局充满叹息和同情。
  •     男人跟女人永远都是身处两个维度的世界,女人必须的为自己而活,不能仰仗爱情,安娜的死就是因为在爱情中患得患失,最后迷失了自我。女人要么决心爱到底,要么别太爱。
  •     从细腻中传达出让人震撼的力量。
  •     居然是小三这么亘古不变的话题。而托翁的笔触也太细腻了,无法直视。安娜的死偶然中带着必然,因为她丢失了爱情的人生已失去意义,人生的目的为何,托翁用热爱劳动的托文给出了答案。不过嘛,以托翁自身的经历来看……anyway,啃完这本书后好空虚啊……
  •     一千页虽吓人,每天定额一百页也就并不吃力地完成了。每个人物都很立体,10个以上的中心人物都有其复杂性,也就是这种体量的作品能做到。从阅读体验上,难得这么多人物我没有一个喜欢的,虽然也没有特别讨厌的。安娜的形象很美,但我并不同情她,反倒觉得伏伦斯基比较可怜。这次阅读反而对列文那条线印象更深刻,我总觉得安娜虽是托翁写作的缘起,但列文那边涉及的诸多问题才是作者最想谈的。
  •     平行的故事里头,安娜被她对渥伦斯基不恰当的爱如此折磨,以至于她卧轨自尽。对比性的角色,列文和吉蒂设法在他们的爱中繁荣成长。列文因他能深刻及坦率感受的能力而独特,相信,‘世界上仅有一个人,能够将生命中所有的光明和意义聚集在他身上。这个人是她,这个人是吉蒂。’尽管如此,他们的爱情故事却不是一路平坦的:吉蒂一开始在等待着另一位爱人时拒绝了列文。在吉蒂和列文最终终于在一起了之后,他们发生了口角。意思很清楚:即使是在浪漫主义意识形态胜利的时候,在小说中也是在生活中,它总是处于失败的边缘。胜利需要诚实并富有同情心的人,然而,他们如此完全的诚实并富有同情心而使他们不会想去支配另一方。他们复杂的爱情是深厚的,坦率的,他们分享的生活和热情为双方带来了繁荣成长。
  •     整个俄国19世纪的风情画,人物刻画地非常真实、生动。额外感想:人们常说人性本善或性本恶,我觉得这异常难区分,善与恶的分界线往往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其中往往有深浅不一的灰色地带,我们无法判断评说,所以佛说,不可说。圣经里说,只有上帝才可评断凡人的罪恶和过错。但是说人性本理性或是非理性倒是可以理解,如同在经济学中,理性人会为了效用最大化,争取有限的资源而竞争。竞争使得有得的人和无得的人高下立判,换句话说,也就是人说的成功与否。但《安娜》的疑问是,那么快乐与否,幸福与否呢?托翁想表达的是,善和爱是超越理性的更优解,有信仰的人信仰的不是自己的理性,不是自己的内心和欲望,是爱,是善。所以后来列文获得了信仰,内心得以平静,但安娜追逐自己的内心,却葬身滚滚车辙。人生是真实的,不如我们先善后理性,再内心。
  •     初读这本书,认为沉溺于欲望走向毁灭,追求真理最终会走向幸福。再读此书,对安娜更多的是理解,到底应该遵从所谓的道德观念,还是抛开一切束缚追求自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这部书不算是一部爱情小说,也不算是一部写实小说。说不是爱情,是因为安娜没有爱情,追求的也不是爱情,只是一种寂寞的冲动。说不是现实主义小说,是因为托尔斯泰只不过些的是自己眼前看到的一部分表面。种种的矛盾和社会根源都没有描述出来。但托尔斯泰大量的人物对白,用词用句都是很优美的。
  •     很好
  •     不记得当年看的哪个译本,美,很美
  •     安娜只可能死。托翁三大部读完,仔细想想,托尔斯泰可能真的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东西。三本书里的所有主要人物,我能读懂情感逻辑的只有一个吉娣。
  •     托翁一大巨作已读完。 太爱伏伦斯基的安娜最后卧轨。 爱情,使人疯狂,丧失理智,失去自我, 为伏伦斯基抛弃了家庭,孩子,尊严,生命, 想用死亡来报复伏伦斯基, 安娜是可悲的。 怀念安娜。
  •     安娜不在意他人follow heart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也是勇敢所在.
  •     上一次看是初二,这一次感觉完全颠覆。以前眼中的安娜总是蒙着一片圣光,如今只看到圣光底下苍白稀薄的灵魂。托尔斯泰真是女人心里的蛔虫。
  •     草婴翻的这个版本比几个英文版本更加贴近俄语原版
  •     在网易云阅读上断断续续得读,不过只看了一半,没有看完。传记,还要这种剧本形式的,不太适合我
  •     最悲哀的不过是你早已抽身而我却还沉浸其中。
  •     好喜欢安娜,又觉得她好悲哀。
  •     2017.2.21
  •     逼真
  •     安娜是一团为爱情而生的火。所有人都救不了她。
  •     读这些名著小说,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师多是16岁之前的事儿,后来就很少读小说了,偶尔乏了实在不想动脑筋就读几本当代小说,最近自己要写东西,重新翻出的大师第一名就是托尔斯泰,觉得文字之洗练,人物心理描写之精确,行文之行云流水,实在是叹为观止
  •     已经读了3遍。最喜欢卧轨自杀那段的心里描写。
  •     安娜到底想要什么?
  •     历史巨著,只能跪着欣赏很多遍了。托翁的著作还是得草婴的翻译才是完美。
  •     扣掉一星是啰嗦的莱温
  •     初中读本,写家庭琐事也具磅礴气象的典型。
  •     此书就是开始写爱情,最后发现是普及信仰和哲学;开始爱一个人,最后却发现他的卑微;开始是小说,最后发现是旷世之作。今晚看完,明天写下长影评。
  •     只说的出八个字:写得真好,翻译得真好,,,【喂,明明是九个字,数盲啊你。。。
  •     登峰造极,叹为观止。
  •     用时最长读完的小说,整整一个月,我们太容易迷失自己
  •     很小的时候看的了,其实没多大感触,也对,十岁左右的人对这种故事也无法很深的理解吧
  •     这是我读过的《安娜·卡列尼娜》第二个译本,第一个周扬谢素台译本没读完,将重读之。最爱第三部4、5章列文割草那部分,反复诵读,如痴如醉,总能从中得到愉悦、安慰和激励。
  •     看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了。。。还好几天忘了标记,差点拖到16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