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香港人

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9628326891
作者:呂大樂
页数:68页

作者简介

香港有四代人,生長於戰前的是第一代,依次直推至1990年誕生的第四代。呂大樂以精闢的透析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道出四代人的精神面貌,並令人不無警惕地指出,在安分寬容的第一代陸續退下舞台之際,「戰後嬰兒」卻未能為下一代提供更開放、更公平的環境,以致第三代人深感出頭無期,而第四代人打從開始便是輸家。

内容概要

呂大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近著包括《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山上之城:香港紅十字會的故事》、《階級分析與 香港 (九八增訂版)》、《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中產好痛》、”Consuming Hong Kong”、”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 in Hong Kong”、”City-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等。趕上五十年代的尾班車,認為生命還有許多過癮之處的新中年,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來自北角公共屋村的長廊;填鴨式教育制度的倖存者,熱愛並相信足球;中文大學社會系教授;儘管五音不全,但擁有多項其他特長,包括自嘲,講笑話,文化分析和社會觀察等。


 四代香港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昨天在港大的书店里站着看完吕大乐的《四代香港人》,书很薄,可算作一篇长文,不经意间便翻到了末页。“四代”香港人。第一代是五六十年代移民高峰到港的一辈,这时的香港在他们眼中只是个不得已的穷白避难所,这代人带着“难民”心态逃到香港,怀念着省城(广州)和上海的生活,但同时,因经历过战灾,他们特别勤奋、知足,甚至忍让。第二代是第一代的孩子,即“战后婴儿潮”那代,吕大乐也属此辈,这些孩子听着长辈的故事长大,却感觉它们遥远不可理解,就像第一代在他们眼中的一样老旧,他们是第一代真真正正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因着第一代的容忍和时代的机遇,他们有着二次、三次、四次的机会,他们充满年轻的激情和狂妄,仍旧勤奋,是他们创造和见证了香港的繁荣,他们骄傲、满口道理,他们曾是最有为的年轻人,现在却又成为了最固执、最自以为是的长辈。第三代被吕大乐称为“不出头的三十”一代,这代人受着第二代的挤压,机会很少,对生活不敢也不可抱高希望,他们无法像第二代般张狂,现实已经足够他们忙,楼是买不起的,升职的机会已夭折于第二代的不言退。第四代是第二代的孩子,正是现在的年轻一代,这代人是真正在富足的生活中长大的香港第一代,良好的教育、多元的课外活动陪伴他们成长,但是他们却又是在第二代的阴影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似乎多彩多样,他们的教育大环境似乎容许他们有多元的爱好、兴趣,可是他们只能接受唯一的那套价值观,第二代在经历波折终于胜出后得出的那套道理——目标在于在竞争中获取胜利,考试获取高分完成学历参加课余活动丰富履历统统是手段,都是为了在竞争中拥有更强的装备。第一代经已退出舞台,第三代也似难吸引眼球,社会关注的实为第二代和第四代,一代占着要位,一代本该是希望。吕大乐斥责第二代的不是,他们压抑年轻人,他们忘记了自己年轻的莽撞却深记得现实的胜利秘诀,然后一如既往地自我膨胀;又深为第四代的无法崛起而可惜,这代人已长得那么的“成熟”,像极了第二代,他们聪明却又无比现实,很早就学懂了社会的游戏。第四代和第二代间没有代沟,因为他们间的价值观是那样一致。然而,若一个社会只有那个统一的价值观,年轻人不再反叛,这个社会还如何谈理想,谈发展,谈进步?正是这样,吕大乐才那样地强调第一代的“忍让”,那样地规劝第二代记着第一代的宽容,记着自己成长时有过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机会。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别忘了,在那第一代所生活的香港,大家都是一穷二白的人,穷得只剩忆当初和想未来,“现在”毫不吸引;可现在的香港那样繁荣,繁荣得第二代对自己的努力成果珍惜不已,而在繁荣中无忧长大的第四代也不需要主动找乐的创作激情。如此特征的第四代香港人,不能不让我想起T多次提及的我们大陆学生的“早熟”。我顺口地答道,那是现实所逼,温饱了才谈得起理想。可这又是哪方的“现实”?我们中的多数早“温饱”过度了,我们是真正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长大的一代。而在那真正的饥饿的年代,青年满腔热情,深信理想。其实,这正是那“无”的巨大吸引力创造着年轻的激情,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是怎样充斥着无限的可能,是怎样的激动人心!那时没有面包,甚至不知道面包长什么样,但正因此,每个青年都在寻找自己的面包,对面包充满期待。可是,当面包已占了主位的今天,又要谁去奢侈地毁掉它、扔弃它,而去制造新的面包?理想,实在是奢侈的;拥有者除了无穷的活力外,还得先看到变的需要和机会,需要社会容得下另一套价值观。
  •     如果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帶給香港文化界的,是皆得利益者的懺悔精神,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則在其基礎上,拓展了世代矛盾的討論,並將關注「香港人」的討論範圍,往回擴展到戰後來港打拼的一代,亦即「二、三年級生」(二十及三十年代出生者)。可望在不久的將來,代與代之間的恩怨情仇,將成為港人琅琅上口的新香港故事橋段。呂大樂由他父親的去世,回憶起成長中父輩的生活片段,反思「二、三十年級生」的位置。由難民心態發展出來的價美德:克苦、安份、重視成就下一代、開放,造就了香港其後的發展,其實才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在此基調上,他進而討論自己所屬的嬰兒潮一代的精神面貌如何轉變,代與代之間的互動衝突和社會事件如何塑造其後的「三十世代」和今天仍未成年的「第四代」的精神面貌,預言了香港在未來幾十年的困局。《四代香港人》對長輩懷念,為後輩不值,面對自己則自省甚至有點懺悔意味,因為現在香港的問題,在這位嬰兒潮眼中,都是他們第一代的錯。他們忽視了父輩第一代大智若愚、為嬰兒潮一代架好舞台的開拓精神,兼有一種自我中心的傾向,蕭伯納的名言「三十歲不信共產主義是沒良心,三十歲後仍信的則是沒腦筋」,體現在他們身上,正好勾勒出被壓迫者在建制中嚐到甜頭後的質變,將前人的開放風氣轉為保守,反理想主義,成也嬰兒潮,敗也嬰兒潮。這也是本土文化成型之一代,他們把自己當作第一批開拓者,「我們的香港」,惡果由第三代「三十世代」直接承受。他們對香港的認同更多來自本土流行文化,多少能理解上一代的精神價值,但在社會上卻遭「香港夢」欺騙,明知很多才幹勝過嬰兒潮,卻因人口結構而上位遙遙無期,還要經常受到前輩以「獅子山精神」來「勸勉」要忍耐,久而久之而有年前《香港的鬱悶》尖刻憤懣的反唇相譏。在這樣的氣氛下,二、三十世代多對前景感到暗淡,生兒育女成為高教育水平階層的禁忌,積極向前的信心消磨殆盡。這趨勢在「八十後」一代,嬰兒潮的子女身上延續。被視作溫室中的花朵,肆意裁培,百般塑造,愈發是嬰兒潮價值的接班人,卻獨獨丟棄了可貴的個性和開創精神,絕無法超越前輩。一切猶如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由戰後至今,香港都迷惑於一種「進步情意結」,明天會更好。但代與代之間的競爭,本質上就不是優勝劣敗;當前的怪局,在於可見將來仍會由嬰兒潮一代繼續把持各界領導位置,變革以勢將以他們為中心,窒礙了香港社會的世代流動和轉型。在嬰兒潮以後的,無歷史感而只知超越上一代的成就,而因無處上不在的上一代痕跡而感到壓抑,不斷逃避。並非嬰兒潮本質沒有這個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把第一代放在眼裡,自視為先行者,起碼沒屈到病。「Can do精神」曾是自我完成預言,而今一看,卻成了自我解體預言,空留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的開創精神,後人卻無法繼承,教人掩卷嘆息,細說從頭,仿佛一切都早已鑄刻在人口結構之中。即如第一代人的克儉,也脫不了去國懷鄉的無根感,一切都服從經濟規律,文明因素,在此地真竟如此稀薄?始作俑者中人出來懺悔,當然可貴,但我們看到有人以該論述為「容易的出口」,拿來宿命論就合理化自己的消極。在時間之河上,只顧指責污染水源者,不如另謀解藥,就是放下獅子山下式的舊「香港夢」,面對歷史而走我們自己的路。人口結構已註定香港無法再過經濟不斷增長、全民發達的路,唯有多元價值,能解脫「發展」的虛幻,這在《我這一代香港人》曾清楚提到,只不過絕少為人注意而已。這也是悲劇。
  •     《四代香港人》呂大樂表面上,時代之間相安無事。其實,時代之爭即將爆發,安份的第一代人陸續退出了舞台,已經開始長出銀髮的「戰後嬰兒」反而毫無倦意,繼續指指點點。內地,台灣的三是時代意氣風發,香港的確感到出頭無期,生活艱難。至於第四代人,他們打從開始便是輸家。戰後嬰兒潮1946-1965第一代是上世纪2.3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人总是为明天的生活而担忧。个人享受似乎从来不在他们的议程之上。第一代人有他们保守,专制,不懂沟通的一面,这是肯定的,但另一半是其实他们比较后来任何一代人都能忍。如果他们曾经想过要规划未来,那大概就是想办法给【后生仔】提供机会,给他们推一下。【当你经历过更容易让人感到悲观的环境后,你会懂得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保持希望。你们这一代人,其实没有资格悲观】第一代人有我们其他几代人所缺乏的一份平常心。【战后婴儿】是很奇怪的一代人,尽管他们也许未有真正长大过,但现实却是这一代人拥有支配的地位与能力。战后婴儿自相矛盾。他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还要自以为是,有种指点江山的傲慢。【战后婴儿】一代共同个经验有三点,第一点是他们认识众多。第二点是他们在一个拥挤的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长大。(在参与淘汰考试的过程中他们渗透了两大人生哲理,一是淘汰考试的过程是一场游戏,二是尽管游戏的内容与规则本身百般不是,但最重要的是成功通过测试,然后领取奖品。---为竞争而竞争。)第三点是他们曾经是上一代人既害怕但又把未来寄托在其身上的对象。现状不少已晋身社会精英层的战后婴儿却好像至极的竞争激烈的现实,而忘记了竞争过程中公平与公开的另一面。他们会强调竞争本身,但却忘记了竞争背后应该是要达到一个meritocratic的制度。第三代人。没有考过升中试的平庸的一代。1966-1975【三十世代】【三十世代】成长于现实政治的时代。第四代人,个人性格是奢侈品。1976-1990他们属于香港近代历史上物质罪充裕的一代。但这不等于说他们比任何一代都要幸福。第四代人总是无法摆脱来自爸妈的紧密监视。第四代人是在一个很特别的生态环境里成长的。大环境不再容忍late developer。现在,成年人做很多事情都反映出一份不信任。第四大人需要提早进入成年人的世界,生活模式,价值系统。他们要满足别人对他们的期望。一起都是为了应付现实的需要和成年人的要求。当然,可以想象,成年人却总嫌他们不够成熟,而且天天投诉。在第四代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前,周边的成年人已经结束讨论。有时候,他们连叫暂停的机会也没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本近來無數人討(爭)論的書,但我相信當中不少人是根本無看過或者是帶著偏見地讀!最觸動我的,不是對所謂第四代的討論,而是對第一代人的感激以及作者身為第二代人的懺悔。
  •     很好
  •     扩充成中篇小说好不好,吕老师
  •     粗粗浏览了一遍,有关香港的不少疑惑似乎有了解答。
  •     写第四代的部分如醍醐灌顶
  •     表面上,世代之间相安无事。其实,世代之争即将爆发。安分的第一代人陆续退下舞台,已经开始长出银发的「战后婴儿」反而毫无倦意,继续指指点点。内地、台湾的三十世代意气风发,香港的确感到出头无期,生活艰难。至于第四代人,他们打从开始便是输家。
  •     虽然书本很薄,售价也$30,花了我在商务一会儿的功夫就读完了,但确觉得值得读。
  •     世代何以可能?何謂一代人?如何或捕捉或建構或敘述一種有效的代際共同觀念?對每一個社會學者喝歷史學者來說,都是艱巨的任務。呂大樂完成得很出色。
  •     大学书店买的,买单的时候店员说这本卖得很好。但是觉得谈得很浅层,只是把四代香港人的不同归于性格原因,anyway= =
  •     小書過於集中描寫四代人特質和大環境的互動,卻對「大環境」到底怎樣變動的問題過於輕描淡寫。此外,全文亦過於以「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角度出發,到底第三、四代心裏怎樣想?價值觀怎樣改變?這些問題都很少談及。或者此書是向第一代人所致敬,但若從「天星事件」談起,卻又不談論「(部分)第四代人在想什麼?」則略有所失。如果說第三、四代人仍然在按照、重複嬰兒潮世代的模式,這樣若價值體系不改變,即使第二代人真的退下來了,世代矛盾亦只會轉移,而不會消失。
  •     其實我只特別喜歡論述第四代人的部分。
  •     第四代人一齣生就輸了。
  •     篇幅不長,短短3-4頁講述一代人,有保守有大膽闡述,外在環境少提及(其實在香港是很影響每代人的局)而是內在環境及人性方面分析,有些沒注意的也可找到,還不錯
  •     60几页的小册子本来是不能作为一本书的,四期在明报上连载的合集。观点很新,但也许是篇幅所限,很多结论缺乏支撑,也无怪乎之后有不少人会攻击这本书的观点。对想了解香港的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引子。
  •     professor极力推荐的「教科书」,虽然不能完全赞同时代论的观点,但由于很快就能翻完而且确能有所启迪所以还是推荐一下吧~
  •     好薄。清晰。
  •     每一代人,不同的特点
  •     \' ol
  •     四代人的道路,都佈滿了第二代戰後嬰兒的足跡。作為戰後嬰兒的一員,作者回頭反思第一代任的精神創舉,反襯出戰後一代的自滿與疏忽,可謂通透。 其實歷史總有相似之處,如果將現實政治的大事件及其影響的時間抽離,中國大陸可能就會取代香港,成為本書的主角。至少,人們能體驗到“四代”在中國大陸的“推遲”演現,這種感官并不需要腦洞大開就能在人們腦海中浮現。 只可惜,在2014年華人社會發生驚動全球的大事件后,本書未能及時更新梳理抗命世代的來源組成,及其面臨的時代環境。倒反是cochina雜誌敏銳的捕捉到這條線索,做出一組信息量大的稿件。
  •     Prof.Lui對於社會的分析,對香港的看法常是出乎人,止乎人.看他寫了"這些人經歷了這些事",對人的心理變化探索至微;但他又常說,大環境如何滄海桑田,--其實環境在他的行文里是極其抽象的.他從來不說,究竟變了什麽.= =|||這是我對他的學術唯一的好奇.
  •     理解与参照
  •     我是第4代的香港人
  •     大陆与之对比,好像总比香港晚了一代,但是代际之间的代沟,又似以更快的速度在扩大。
  •     第一代与第四代人都是独立说,唯独第二代与第三代人不得不放在一起说,说到底还是个地产霸权的问题,如今的财阀大约都是战后婴儿,他们垄断了社会资源,社会流动不易,第三代出头也难了。vintageHKU, vintageCU,真是讽刺...
  •     默默奉献的战前第一代;竞争但自我的战后婴儿;实在但不出头的三十世代;物质优越但缺乏个性的76,、80后。
  •     很短小 很抓重点
  •     Carol推薦的書,關於香港人的文化認同。
  •     从我们这代人生活过的岁月中, 整理出我们感受得到却说不出来的生活中的道理。
  •     呂大樂教授的一本薄書:“三十世代”見盡那些政客的嘴臉,在政治上,很難發展出一份信任。見過血腥鎮壓,瞭解理想主義脆弱。意識形態很不實在,同時也缺乏吸引力。跟“戰後嬰兒”相反,他們着重微觀,這個人是否可以信任,較一切甜言蜜語來得重要。——聯想到近期香港政治風波,覺得頗為貼切。
  •     一本小书,读完很慌。不过不喜欢按照出生年代划批次的方法,又不是生产香肠。
  •     写得真好!哎~吕大乐当年开的关于足球的书通听说很有趣很火爆,我却一次都没有尝试去听过...
  •     这个四代划分稍作调整后其实也可以用在内地,或许还可以用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想把它看成一个普遍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仅仅是从本土意识的角度去检讨这几十年代与代的问题,容易越看越无助,越看越消极。事实上呢,不可能什么坏都遇到,也不可能什么好都占尽。时到如今,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我想,我们依旧在解决生计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清高到不问饮食男女,一味关心国家大事”,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
  •     把香港人分为四代...体现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每一代人所具有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环境对每一代人的影响极其巨大...按分类...我算是第四代...虽然作为大陆人...但由于生活环境渐渐相近...我能体会到书中所说的第四代人“个人性格是奢侈品”的这样一个说法...
  •     论文的参考文献
  •     講一二代比較好看。到四代,作者好像不太了解。
  •     繁榮不僅僅是總體的指標,後繼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會更有說服力; 並且,沒有誰是不可取代。
  •     根拠なし、でも読み切って心地よくなって。
  •     对76后的第四代,个性是一种奢侈品
  •     其实这些问题和国内也差不多。。。只不过我们的发展是从那80年代开始的,他们是二战后
  •     很薄很薄的一本小书,就要30块港币,但看完还是能让人觉得这份钱还是花得值的,看看香港人自己怎么给从二战前到现在四代香港人的定位和评价,用这作为认识香港的基础,会对香港的人和事有更深刻的理解。
  •     好薄的書
  •     写得挺好,可惜只是描述,没有test,且文学味多于学术味。
  •     适用于内地。
  •     很有趣的小书本,把四代香港人的心路发展写出来。不能说作者的判断完全准确,可这种介绍、说明社会代际特性的小书还是值得一看。
  •     可圈可点的一本“小书”
  •     社会成就了个人,还是个人成就了社会?比起“战后一代”,也许第四代香港人的首要任务不是开放,而是生存。
  •     个人拥有的第一本独立出版物;是现象的观察总结。其实并不仅适用于香港,同样适用于内地。
  •     很多人会跟我说香港的故事,其实他们不是在告诉我香港的故事,他们是告诉我他们在什么位置讲香港的故事(搞不好自己都有点绕进去了...)
  •     我是第四代香港人
  •     90后会觉得作者的立场很亲切。用繁体做了点笔记,体会到为什么人大大学语文课会有老师要求期末用繁体字作答。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