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4
ISBN:9787549530649
作者:龙应台,安德烈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龙卷风”增订新版——龙应台新版笔记《在时光里》,写于2013年2月16日旅途中,重新观察,再度“认识”18岁成年后的早已超过1米84的大儿子安德烈(27岁),以及1米80的小儿子菲力普(23岁)。
★ 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真诚袒露龙应台、安德烈母子两代的碰撞与交融,平等探讨心灵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本书特别收入弟弟菲力普写给哥哥安德烈的信《谁说香港没文化》。
★ 安德烈首次发表的照片——回过头,用心看看日益“远去”的父母,从18岁那一年算起,忽忽又是一个10年。本书特别新增安德烈第一次披露的照片,追踪记录安德烈成长的青春。
★ 华语世界榜首畅销书——停下来,重新认识突然“长大”的儿女,《南方周末》最受欢迎的专栏之一,继《野火集》后,龙应台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与《目送》),持续畅销两岸三地及华人世界。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 —— 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 + 龙应台新版笔记 + 安德烈首次发表的照片 + 华人世界各地读者的感动来信。
“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从此,他在德国,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台湾,母子俩用了长长的3年时间相互通信——“18岁那一年”,“年轻却不清狂”,“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学生哪里去了”,“为谁加油”,“你知道什么叫21岁”,“独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惊讶,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籍目录

【龙应台序言】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安德烈序言】连结的“份”
第1封信 十八岁那一年
第2封信 为谁加油?
第3封信 逃避国家
第4封信 年轻却不清狂
第5封信 对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 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 有没有时间革命?
第8封信 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 两种道德
第10封信 烦恼十九
第11封信 阳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 让豪宅里起战争
第13封信 向左走,向右走
第14封信 秘密的、私己的美学
第15封信 菩提本非树
第16封信 藏在心中的小镇
第17封信 你是哪国人?
第18封信 哪里是香格里拉?
第19封信 问题意识
第20封信 在一个没有咖啡馆的城市里
第21封信 文化,因为逗留
第22封信 谁说香港没文化?——菲力普给安德烈的信
第23封信 大学生哪里去了?
第24封信 下午茶式的教养
第25封信 装马铃薯的麻布袋
第26封信 孩子,你喝哪瓶奶?
第27封信 二十一岁的世界观
第28封信 给河马刷牙
第29封信 第二颗眼泪
第30封信 KITSCH
第31封信 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第32封信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长?
第33封信 人生诘问
第34封信 你知道什么叫二十一岁?
第35封信 独立宣言
第36封信 伟大的鲍勃•迪伦和他妈
【龙应台新版笔记】在时光里

编辑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编辑推荐:“龙卷风”增订新版——龙应台新版笔记《在时光里》,写于2013年2月16日旅途中,重新观察,再度“认识”18岁成年后的早已超过1米84的大儿子安德烈(27岁),以及1米80的小儿子菲力普(23岁)。•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真诚袒露龙应台、安德烈母子两代的碰撞与交融,平等探讨心灵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特别收入弟弟菲力普写给哥哥安德烈的信《谁说香港没文化》。•安德烈首次发表的照片——回过头,用心看看日益“远去”的父母,从18岁那一年算起,忽忽又是一个10年。《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特别新增安德烈第一次披露的照片,追踪记录安德烈成长的青春。•华语世界榜首畅销书——停下来,重新认识突然“长大”的儿女,《南方周末》最受欢迎的专栏之一,继《野火集》后,龙应台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与《目送》),持续畅销两岸三地及华人世界。

前言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我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他在德国,我在香港。电话上的对话,只能这样:    你好吗?    好啊。    学校如何?    没问题。    ……    假期中会面时,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他答应了。我还不敢相信,多次追问,真的吗?你知道不是闹着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写的。    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    因此,当读者的信从世界各地涌入的时候,我确实吓了一跳。有一天,在台北一家书店排队付账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跟我握手,用低沉的声音说,“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儿子会形同陌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说话。”他的神情严肃,眼中有忍住的泪光。    很多父母和他一样,把文章影印给儿女读,然后在晚餐桌上一家人打开话题。美国和加拿大的父母们来信,希望取得我们通信的英文版,以便他们在英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能与他们分享。那做儿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跟父母无法沟通;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这么多的信件,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    写作的过程,非常辛苦。安德烈和我说汉语,但是他不识中文。所以我们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这几道程序:    一、安德烈以英文写信给我。他最好的文字是德文,我最好的文字是中文,于是我们往前各跨一步,半途相会——用英文。    二、我将之译成中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和他透过越洋电话讨论——我们沟通的语言是汉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为何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这个词的德文是哪个?如果第二段放在最后,是不是主题更清楚?我有没有误会你的意思?中文的读者可能无法理解你这一个论点,可否更详细地解释?    三、我用英文写回信,传给安德烈看,以便他作答。    四、我将我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写一遍——只能重写,不能翻译,翻译便坏。    四道程序里,我们有很多的讨论和辩论。我常批评他文风草率,“不够具体”,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    专栏写了足足三年,中间有多次的拖稿,但总算坚持到有始有终。写信给他的年轻读者有时会问他:“你怎么可能跟自己的母亲这样沟通?怎么可能?”安德烈就四两拨千斤地回信,“老兄,因为要赚稿费。”    我至今不知他当初为何会答应,心中也着实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真的写了三年。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漂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    2007.9.20

内容概要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中国两岸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至今未毕业,且成绩不佳——《亲爱的安德烈》与《孩子你慢慢来》、《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2007年9月20日,是母子通信专栏开了3年之后,龙应台这样说安德烈:“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18岁的人。”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1985年生于台湾,与首版《野火集》同龄,8个月大后移居瑞士及德国。2006年进入香港大学经济系,认为经济很“好玩”。
2007年8月25日,是母子通信专栏开了3年之后,安德烈这样说妈妈:“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14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21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住了两年香港以后回到德国,还真不习惯。香港是超级大城市,克伦堡是美丽小镇,这当然差别够大,可是我觉得最大的差别还是人的态度,差异实在太大了。 你说香港没有咖啡馆,没有安静逗留的地方,香港没有文化。我觉得,安德烈你还不懂香港。香港确实很少咖啡馆,尤其是那种很安静的,可以让人泡一整个下午的很有情调的咖啡馆。可是,这样就代表“香港没有文化”吗? 回到德国以后,我周末的日子大概都是这样过的:放了学先回家吃中饭,然后,和两三个同学约了在小镇的咖啡馆碰头。在一个静静的咖啡馆里头,你就会看见我们一堆十六岁的人聊天,聊生活。喝了几杯玛奇朵咖啡以后,天大概也黑了,我们就转移阵地到一个小酒吧去喝几杯啤酒。德国的小镇酒吧,你知道嘛,也是安安静静的,有家的温馨感。 我在香港的周末,放了学是绝对不会直接回家的,我们一党大概十个人会先去一个闹哄哄的点心店,吃烧卖虾饺肠粉。粥粉面线的小店是吵死了没错,所有的人都用吼的讲话,可是你很愉快,而且,和你身边的人,还是可以高高兴兴聊天。 吃了点心和几盘炒面以后,我们就成群结队地去市中心,逛街,看看橱窗,更晚一点,就找一家酒吧闯进去。 对,就是“闯进去”。在德国,十六岁喝啤酒是合法的,香港的规定却是十八岁。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德国少年在香港进酒吧虽然不“合法”,但是很“合理”。你说守在酒吧门口的人会不会挡我们?告诉你,我们假装不看他,就这样大摇大摆走进去,很少被挡过。我想,我们这些欧洲青少年在香港人眼里,可能十六岁的都看起来像二十岁。常常有人问我读哪间大学。MM在城市大学教书时我就说“城大”,MM到了港大我就说“港大”。 我们主要点可乐,有些人会喝啤酒。我偶尔会喝杯啤酒。(你不必多嘴跟MM说喔!) (你去过深水湾吗?那里常有人烤肉,整个下午,整个晚上,香港人在那里烤肉,谈笑,笑得很开心。) MM说,她买了一堆书以后,到处找咖啡馆,很难找到,跟台北或者欧洲城市差很多。我想反问:那在德国怎么样呢?你试试看下午四点去找餐厅吃饭。吃得到吗?大多数德国餐厅在下午两点到六点之间是不开伙的——他们要休息! 或者,在德国你三更半夜跟朋友出去找宵夜看看,包你自认倒霉,街上像死了一样。


 亲爱的安德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条)

  •     没睡午觉,楼上叮叮当当的装修声、刺耳的电钻声让睡午觉这件事变得实在奢侈。窝在被窝里,抱着热水袋,时不时的刷刷微博、微信,就这样我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本想就按平时那样把它直接添加到我读过的书单上就好,却突然来了兴致,想好好写一篇书评,趁着这敏敏还没有回来的完全属于我的寂静时光。我觉得我即将要写的,极有可能称不上是书评,而是一堆与这本书有关的杂七杂八。怎么说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都有很多零星的想法和感悟冒出来,萦绕在心中,有的关乎情感、有的关乎政治、有的关乎人生,许许多多,像揉碎的方便面,没有清晰的纹路,一截截的,有长有短,让人心里痒痒。如果说读一本书的意义在于读后的感悟和总结,那么我可能一无所获了,因为我长久以来为了压制自己哀伤而练就的那一身功力轻而易举地就让这些小小的感悟刚刚冒出来,就破灭,最多也只是萦绕一下,休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扰我清梦。因为思考、感悟、归纳、了解,这种种行为都会让我过的太过清晰,都会让我想到过去,都会让我思念某些人。所以我让自己麻木。这不是简单的事,首先你要学会的就是,当有一点零星的想法和感悟冒出来的时候,你就打压它、藐视它、把它揉的更加碎、碎到永远无法连接起来、碎到风一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你就清净了。关于这本书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到的民主,我想我真的毫无发言权。虽然我知道某些不光彩的历史、虽然我知道有些国家的公民有的某些权利而我们没有,虽然我知道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度,虽然我知道一些事,可是我却只能谈寥寥数语,因为不了解便没有发言权。而且安德烈和龙先生那么守护的民主和自由在我这里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共鸣。民主,何时我对它产生过渴望呢?恐怕只有在了解某些历史事件的时候才有过吧,那也是因为自己的善心,因为自己害怕那种人类的黑暗面。我的这种没动力了解,也可能因为我在此时此刻的社会位置,还无法触碰其中的那些差异。生活在社会比较底层的人,我想即使拥有民主也无法影响什么吧。总之再总之,我说再多也是粗劣的效仿,我不喜欢谈论自己不了解的事。刚刚去刷了一下微博和人人,回来继续。那我了解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些情情爱爱吧,当然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和思乡之情。此时此刻,电脑旁边的电炖盅里,正在咕咕嘟嘟的炖着海带排骨汤,我正在等待一个男人下班回家。嗯,这个场景是我喜欢的,可是这个喜欢的场景却被安置在一个我非常不喜欢的背景资料中。第一、我之所以可以悠闲的烹调和等待,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有规律的工作。第二、我所在的这个屋子,不是属于我自己的房子、是一个与我几乎毫无关系的住所。第三、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除了那个我等的男人以外,没有第二个让我牵挂的人。 这个背景资料呈现出来后,眼前的这个场景是不是也没那么温馨,然而有些许萧瑟了呢? 我想我不必羡慕安德烈有一个克伦堡小镇,我也有我的那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小镇。可是我同时也是一个"new kid on the block",因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每一个阶段结束,我都面临着离开,每一个阶段开始,我都面临着适应。这种感觉真的让我厌恶至极。“陌生人,很快可以变成朋友,问题是,朋友,更快地变成陌生人,因为你不断离开。” 这正是让我恐惧的一句话。虽然无比念旧的我,从不肯承认我忘记了那些曾经晨昏相处的朋友,但事实却是他们已经渐渐远得我看不见了,即使偶尔相聚,发现彼此“也已不是原来的少年”。我的心中,一直都有着那个不变的小镇。那个小镇在四季分明的北国,在人烟稀少却生活富足的草原上。是的,她在我心中一直都没变过。有我最爱的食物,奶茶、饽饽、羊肉、奶豆腐等等等等。有我最爱的人,妈妈、爸爸、姥姥、姥爷。有我最美好的记忆…… 这些天广州的寒冷常常让我感觉自己在暴风雪中艰难地行走,一如幼时妈妈用自行车送我上学时顶着风的那种艰难。好了,我害怕回忆。 这个小镇,在我的心中再美好不过了,真的。可是,这仅仅是在我的心中。我已经在放浪天涯的漂泊之路上了,而等着接纳我的那个小镇也已面目全非。可是我希望自己能给我自己重新筑造一个这样的小镇,和我心爱的人一起。我不想再继续 相聚、 离开……
  •     我常常在想,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妈妈,是不是会和现在不一样?答案是肯定的啊。整本书体现出来的这种文化氛围我很喜欢,那种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甚至不同世代的文化碰撞,可以让思维擦出很多火花;这种亲子间的开放式的谈话,也更让同为8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有极大的认同感,我也清楚的知道,我和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分歧,可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会像龙先生这样愿意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时代和想法,去宽厚地接纳孩子的独立宣言。是的,在中国很多的年轻人身上,个人的决定意味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决定,家,对他们来说即使是最坚守的港湾,却也是最难跨越的羁绊!只是有所感触。
  •       龙应台老师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从《目送》到《孩子你慢慢来》,再到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本读过来,像是妈妈轻声的诉说,字斟句酌中都是箴言,让我流连忘返。不管何时,翻开书总能立刻沉静其中读几页,乐在其中。  龙老师的大儿子和我只隔几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成长环境,某些时刻,有共同的烦恼,共同的缺点,共同的迷茫,一样的情怀。这本书里,龙老师为了重新认识和了解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而开始给他写信,同时安德烈也积极回信,总共写了三年,很多读者看到这本书的收获是,终于知道怎样和自己的父母沟通,怎样相互了解。我自己因为和父母关系很好,他们开明民主,尊重我的决定和想法,我也愿意和父母聊天,分享我的生活、工作和想法,小时候,我在追赶父母的脚步,当然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在前进,父母还在原地驻扎,他们的有些思想已不能解答我的困惑,因此这本书给我更多的收获是龙老师给安德烈的信,让我找到很多在心里扎根很久迷迷糊糊说不清的问题的答案。  关于文化,不同的国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血统,终究不是决定因素。龙老师说,也许不久的将来,社会将会以文化分类,而不是几年僵化的国籍或者护照。那些历史原因构成的大陆和台湾的关系,都是扯不清的事,但所有的台湾同胞都深深的认同中华文化,恪守着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  关于道德,安德烈是生长在优渥环境下孩子,他所居住的小镇是德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地方,在见到贫富不均时,他也会愤慨,继而为自己的自私和懦弱而忏悔,他已是有很高的积极道德。龙老师说,积极道德和消极道德,大到抵制某一类骇人听闻的商品,小到爱护资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公平。物质丰富的人,不因物质的供给充足而肆意挥霍资源;物质匮乏的人,也许因此获益很少,但至少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拨人在以自己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仰。我从来不是物质丰富的家庭的孩子,更清楚明白节俭的重要性,在后来经济条件好转以后也时常劝诫家人不要浪费。虽是杯水车薪,但自己的心里,这是我为世界做的“消极作为”的贡献。  关于学习,“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龙老师这样告诉儿子,这应该是很多父母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多受教育的原因,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把这些道理精准的表达出来。我们很努力的做很多事情,不过是希望争取一些选择的权利。豆瓣上  友邻鼓励女孩子好好理财,“女孩子好好努力,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只是为了在选择爱人的时候,不是因为房子或者物质等其他的因素,而是因为真的爱,有选择爱人的权利,不被物质束缚”。选择的权利,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付出之后铺垫而来。  纵然选择一份好工作,也需要你要有与之相应的能力才能匹配彼此的需求。  选择一位好伴侣亦是如此,《非诚勿扰》里有一期黄菡老师说,择偶标准大家不要设的太高,当你设定以后,你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对等的资源来与对方匹配,否则,怎么能够让人家选择你,怎么能够让这段关系长久?  都是一样的道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虽然时代进步了很多,可以转行,可以离婚再找,但是转行和再嫁的成本会更高,最终获得美好结局的可能性也小了很多。  我们很努力,希望在命运的关口,我们有自己选择的道路的权利,而不是被现实所迫,疲于求生,疲于凑合结婚。  这本书里,到处都是这样闪着智慧光芒的谈论,除却母子感人的亲情流于纸上,还是让我收获了很多道理,一点也不生硬,五星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1岁的我是时候要出去闯世界了
  •     2017.1.1 1.亲爱的安德烈,16万字,龙应台 孩大不中留呀!是不是需要孩子长大后再看看呀?
  •     与其他两本(龙应台的人生三书)相比这本书未免太过日常。
  •     201708:
  •     讓人羨慕的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方式和態度,中西方文化的衝突,現代化的今天中國式的教育要改變的還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獨立個人意識吧!
  •     母子之间能够做到如此平和,真诚地谈论各种问题见解实在是难得。最难得的是做母亲的不过多干涉儿子的生活,给够其足够的自由。即使她有母亲共有的“执行,命令”的本性,有一万次想要狠狠揍安的时刻,她所选择的终究是尊重、理解自己的儿子。
  •     与父母的缘分要好好珍惜,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     有共鸣,有思索,有快乐,有收获。
  •     2017•38
  •     一直被常被念叨的《目送》中的片语中的无奈所感动。。没想到在这本书信集子里,还有很多其他东西。。比如政论,比如坦诚。。好书推荐
  •     无论是做父母的还是成年后的孩子,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很喜欢龙应台~
  •     真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和父母交流……
  •     龙应台的文字,并不是很喜欢,像是摆拍。我更喜欢书中安德烈的思考。两代人、两种视野的碰撞,让我懂得处于尴尬年龄之中的fresh man应该具备怎样的视野、素养胸怀看待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     透过母子的36封书信,感受温暖人心的亲情,体会如何为人父为人子的亲情关系
  •     龙的文字可以,但是她的很多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她文字里流露出的优越感不知从何而来。不过文字很细腻
  •      感情非常真挚的一本书,两代人的沟通确实应该如此。突然想到,如果自己和父母之间可以这样写写信,很多事情当面的话表达不出来,写信反而可能会更好些。
  •     高中时读的了,一本好书啊,记得里面有提到为何要上学,龙应台说了给河马刷牙的故事,知道现在还是觉得很有道理。
  •     #家庭沟通 #教育 #有趣易读
  •     安,一个叛逆,追求刺激,有思想有见解的男孩。 文中涉及很多政治观点,看来一家子比较关注政治
  •     真挚又平静的母子俩
  •     寻求到了一种解决办法:36封信。喜欢这种沟通方式!
  •     小孩差一周五个月了,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信合辑,有了小Timmy后读书过程中总会想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对于我这个不会表达的爸爸也许他很难体会到当我把他抱在怀里,小手环抱着我,头安静的靠在我的胸口,我的心是快要融化的,多希望时间停在这一刻。你慢慢长大,不要太早成熟,转念又觉得太可笑,太自私。也许从你出生的一刻起,我就应该做好与你渐行渐远的准备。到时候内心万般不舍,也要送你一份放手宣言,做你的拉拉队,为你加油鼓劲,远远的在你身后,和妈妈细数着你的点滴,永远为你敞开着回家的港湾。
  •     很多启发。不管是对我作为一个子女的角色,或是未来成为一个妈妈。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如何放手让儿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接受自己并不是儿子最重要的人。这个跟我所受的教育是非常不同的。倾听,理解,支持。
  •     尽量撇开台湾与大陆的问题去读。给河马刷牙印象深刻。
  •     慢慢看。以偶尔想起来就看两三封信这样的速度在看。看着他们两代人不同观念的交流,同时也试着去理解父母的想法。
  •     前面讨论音乐、生活、未来等话题都很有感触,从两人的书信中、尤其是龙教授的见解让我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安德烈在字里行间似乎透漏出不少的利己主义与过盛的自我意识,但最厉害的是,安德烈并不隐藏这些,而是大方的写出来,将自己真实的所感所想呈现在书信中。 数篇两人关于香港文化的书信令我完全无法认同,站在自己的文化的制高点批判另一种了解甚少的文化本就是没有信服力的,加之以偏概全:用不恰当的或者是不普遍的现象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完全不能同意。也许这也是书中说到过的身份认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被接受他文化的人臆测香港没有文化而感到不满,这就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吧。 “在那电光火石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     书中的思想观念引我思考。 多么希望妈妈能够看这本书,能够了解我们之间的思想差异。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妈妈,可是她看得睡着了。
  •     书信真是一种交流想法的直接又折中的方式
  •     2017.03.06读完。这本撂了好久了只看了半本的书。安德烈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与见解,龙应台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才不至于在儿子夸夸其谈时候不知所云。我也应该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历史,以便未来我的孩子也会如安德烈那样说出,“妈 原来你也知道呀!”
  •     感觉发现了新大陆
  •     超喜欢他们谈论“kitsch” ;-)
  •     
  •     分别四年,虽有陌生,仍然能够如此沟通已是一种大幸。像小石头说的,“安德烈养得挺好的”。龙应台在信中说,我渴望和你们保持儿时的亲密,但是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幻想。我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典型的亚洲母亲了,而且还一直认真地上你和菲利普给我的“课”。
  •     愿穿过冷漠人群 牵起你那落空的手。
  •     两代人的思想碰撞,也许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对父母叛逆,龙应台的文字丰富细腻,也能感觉安德烈是个优秀真实的孩子。另一方面,书中反应出不同视角里大陆、台湾、香港、德国的思想和文化差异,引发对于文化差异的思考,让人跳出自己的小世界。
  •     文化冲突,母子亲情。
  •     两代人两代思想两代呼应
  •     无论是二十多岁还是四十多岁 都要做有想法有见解的人
  •     唯真诚最打动人
  •     感受了一番龙应台的柔情和循循善诱
  •     写信是一种心平气和的交流方式,它不像面对面交流时带有急促的语气,每下笔一个字,就多了一点思考的时间。 安德烈和龙应台,因隔着时代和地域,造成很多观念不一样,且因为角色不同,都在各自寻找适宜的做法。妈妈用中式的方法来关爱儿子,儿子用他西式的习惯来拒绝,也许往常看来让人觉得矛盾突出,但交流之后,明白了对方的想法,更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变得理解和宽容。当然,也找到了合适的说“不”的方式。 第33封信,龙应台回答:“我尊敬那些在群众鼓噪中仍旧维持独立思考的人。” 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     不管培养的原则和方法有什么不同,沟通和对话都是必须的
  •     龙应台“人生三书”中最好的一本。两代人直接的思想交锋,使认识变得更为深刻。
  •     我就记得龙部长问过我,你是从哪来的?这个问题好像并不重要,但又有讨论的意义。
  •     有幸认识了一个18岁的德国少年
  •     相对于《孩子,你慢慢来》,探讨的更多是价值观和体制、政治问题,感觉成了与上一本完全不同的风格。对贫穷的探讨、对世界的质疑、对成长的反思、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仿佛打开了面对另一个世界的方式。分享一句我最喜欢的: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      这本书对我而言妙处在于写出一些生活中让我不舒服但是又理不清头绪的地方,思想没有写的太深刻但是给一个年轻人看到可以去思考、追寻的方向。 并且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明白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一个中国人虽然触碰不到政治,但是政治是真的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 ——《先知》
  •     2017年3月1日——2017年3月6日
  •     龙应台现在是我的偶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