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千年古都书系

出版社:刘连银、姚伟钧、 雷学华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1-06出版)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62526087
页数:223页

作者简介

刘连银编著的《南京》分为上、下编、上编用丰富的史料对南京的兴起和发展变化进行了翔实的介绍,生动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沧桑的图景;下编则以现存历史文化景点为依托,讲述着南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优美的故事传说,描摹出南京丰富浓郁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情调。
《南京》最突出的特点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炉,处处凸现千年古都旅游的人文意蕴,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各朝的历史文化知识,包括:改朝换代的兴衰荣辱,贤愚忠奸的各色人物,风光宜人的风景名胜,以及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此外,还能领略作者作为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最后,更难得的是作者文笔精练,叙轶闻趣事而出以幽默之意,使整个阅读过程绝无枯燥之感。所以,本书不仅是一部古都的历史,也是古都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的动人画卷,同时亦是一本可资导游古都的书籍。

书籍目录

上编  金陵自古帝王州六朝金扮地,千年繁华都/3山奇石险水秀丽/3六代更霸主/7玉树歌残王气歇/9再创辉煌之者/12互者都邑之气/15冶城炼铸吴王剑/15勾践创霸业,范蠡筑越城/17王气旺盛震熊商,镇以金陵壮肝胆/18孙权割壤开吴京/21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21石头城与建业城/24繁华帝京都/27霸业大江流/30彩阁金殿,六代豪华诸帝王/32建康都城建康宫/32穷极繁华金粉地/36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39南唐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45潮打空城/45四十年来家国/46三千里地山河/48一江春水东流去/49治隆唐宋,一代规模应天府/52据其形胜以临四方/52移三山填燕雀/54绝代繁华/58十年辉煌,太平天国定天京/63专意金陵,据为根本/63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65无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69战火纷飞悲壮曲/73中华民国三定都/75孙中山建都南京/75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78金陵残梦/81    下编  南京名胜奇画卷龙蟠虎踞明秀山水/85钟山如龙/86雄关迷虎踞,幸岚影江光——六朝形胜地石头山/90曾落花如雨,玛瑙笼翠英雄岗——江南登览之地雨花台/93画船萧鼓灯火,碧波清风烟月——十里繁华秦淮河/97千顷湖光,十分山色——风景游览区玄武湖/100水巷歌声远,王孙会莫愁——第一名胜莫愁湖/105文化盛区鸡笼山/110牛首山上出“神仙”/114景物尤胜燕子矶/116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120抗神龙之华殿——东吴建业宫/120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南朝建康宫/123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梦——江宁府城南唐宫/127几多废础埋秋草,一半丰碑卧夕阳——一代规模明故宫遗址/129宫禁焕灿,廷阙琼瑶——辉煌十载天王府/135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140坟坞已渺,史迹尚留——吴大帝孙权陵/140碑字已漫青草死,酸风吹煞石麒麟——晋东陵与西陵/143老向空山留片石,夜深翁仲话梁台——南朝陵墓石刻/145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崇宏壮丽的明孝陵/14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55火树含日炫,金刹接天长——千年古刹鸡鸣寺/155四大丛林,江南云冈——栖霞古寺千佛岩/157莺飞不度长干塔,龙去空余白下潮——巍巍灵塔报恩寺/161万松参天,一径幽深——殿宇如云的灵谷寺/165历史遗迹遍金陵/169北阴阳营古文化遗址/169湖熟古文化遗址/170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171凤凰台上凤凰游/173天下文枢——夫子庙/174宫墙万仞,文庙典范/179蜿蜒百里,举世无双南京城/181遥相呼应钟鼓楼/187金陵何处大观园/189斩邪留正解民悬,功亏一篑谱悲歌/192警钟长鸣中山陵/196累累白骨为证,曾烧焦的土地为证/201梅园新村革命旧址/206人物采风异物记/209有庙堂之量的谢安/209山中宰相陶弘景/212半山老人王安石/214出将入相、才兼文武的徐达/215鲸海吼浪、际天而行的郑和/217“金陵八家”千秋翰墨永流芳/22l参考文献/223

编辑推荐

南京雄踞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之朝都,自古就赢得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誉。    刘连银编著的《南京》是一本可资导游古都的书籍。这里展示的不仅是南京发展变迁的历史,也是南京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的动人画卷。

前言

中国古代的都城,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古代人文荟萃之地,四方文化融汇之所;中国文化的万千气象,便是在这些古都中展现出来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都城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建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的古都,自然就成为人们洞窥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因而吸引着无数的游人纷至沓来,领略其风采。    中国古代都城,是在城市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历史上和语言文字中,最初的“城”和“市”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所谓“城”,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获取和维护政治、军事权力而建造起来的设施:而“市”乃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一般而言,“城”的出现比“市”要早,“城市”一词的使用,是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市”逐渐与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城”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史学家们一般把夏代中晚朝至西周视为中国古代城市(确切地说是古代都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由于城市的行政地位不同,因而它们的等级也有区别:按行政级别可分为都城、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等。各级城市在地理分布上大体有一定的规定,而且,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一般也取决于它们的行政级别。所有城市中,地位最高的是都城,因为它们是一国之都。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由于王朝更迭,列国递变,因而出现过许多都城。据《水经注》记载,在北魏以前,中国就有180多个都城,加上北魏以后到明清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都城大约有200多个,这在世界上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之比肩的。在这些古都中,最著名的便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它们号称中国六大古都,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国际大都市。    中国六大古都是中华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华和瑰宝,它们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和缩影,由此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当西方城市科学尚处于粗放阶段,我国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理论、建设体制、规划制度及规划方法。随着社会的演进,这套体系传统不断得到革新与发展。因此,历代名城辈出,特别是汉唐“长安”与“洛阳”、宋“东京”与“临安”、元“大都”与明“南京”等,都是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大城市)。其规划之先进,城市之宏伟,影响之深远,一直为世人所称颂。从不同时代的一些外国人士的记述中可窥知一二。例如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认为杭州(南宋临安)城市之庄严秀丽,堪为世界之冠。这些古代都城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并未随着古代政权的消亡而悄然而止,而是以其旧有的文化与新的文化相融通,不断向前发展,丰富着新的中华文明,使千年古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对中国古都的研究方兴未艾。人们认识到,要想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首先就应该搞清中国古都的历史,特别是这六大古都的历史。同时,不清楚这些古都形成与演变的规律,也就不可能为这些已成为现代大城市的古都提出有价值的管理规划。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的教师共同研讨、合作撰写了这套“华夏千年古都书系”。这套书系共分六册,北京、杭州、开封、洛阳、南京、西安各一册,共百余万言。每册又分为上、下编。上编对每个古都的历史沿革进行简略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古都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从而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沧桑变迁的图景;下编则以现存历史文化景点为依托,着重介绍每个都市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既有真实的历史记载,也有许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轶闻趣话和优美的故事传说,展现出古都丰富浓烈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情调。    我们这套“书系”最突出的特点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炉,处处凸现千年古都旅游的人文意蕴,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各朝的历史文化知识,包括:改朝换代的兴衰荣辱,贤愚忠奸的各色人物,风光宜人的风景名胜,以及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此外,还能领略作者作为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最后,更难得的是作者文笔精练,叙轶闻趣事而出以幽默之意,使整个阅读过程绝无枯燥之感。所以,这套书不仅是一部古都的历史,也是古都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的动人画卷,同时亦是一本可资导游古都的书籍。    本书系的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历史与旅游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教授为了写好这套书,大家多次在一起相互切磋,精诚团结,使这套书得如期高质量地完稿。这套书虽然由我和雷学华教授共同主编,但主要贡献却是各位编著者作出的。同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各位编车老师也竭尽全力支持这套丛书,他们精心组织、编排,使这套丛书增色不少。    中国历史悠久,国土广袤,山川秀美,文化遗产丰厚,这些都是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我们希望这套“华夏千年古都书系”能为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使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加热爱我们的古都,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姚伟钧    2011年初春于武昌桂子山

章节摘录

玉树歌残王气歇    凡事乐极生悲,南朝皇帝的纸醉金迷葬送了半壁偏安的小政权。公元589年,隋文帝派韩擒虎、贺若弼等率大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隋朝统治者担心有人再度割据江南,对建康采取抑制其发展的政策,荡平建康城邑,摧毁六朝宫苑,使宫殿园囿城邑毁荡殆尽,变成废墟,只留下城西小小的石头城作为蒋州州治,连丹阳郡也废除了。蒋州辖江宁县、溧水县、当涂县,南京地区只有江宁一县。建康古城衰败了,真是“玉树歌残王气歇”、“六朝文物连草空”。这是南京历史上经历的第一次大劫难。    隋炀帝时,由于金陵地区人口经济不断地增长,蒋州又改为丹阳郡,地位略有上升。公元616年,隋炀帝第三次游江都(今扬州),这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使他无法回京城长安了。于是,在次年下令建造丹阳宫,准备迁都金陵。不料,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未及迁都,炀帝在公元618年被部下刺杀身死,隋朝灭亡。    唐朝初年,金陵曾经是杜伏威、辅公祐等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杜伏威归降后,金陵的名称由江宁改为“归化”。也许正是农民起义军根据地的缘故,唐朝继续贬低金陵的地位,在这里设升州,以后又有白下、金陵、上元等名,还曾一度撤去州一级的级别,只设县。但是,金陵的山水风光和昔日都城的地位仍吸引了唐代大量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韦庄等都在金陵留下了不朽诗作。一生喜欢美酒月下饮的诗仙李白尤喜欢秦淮河边的明月,曾饮酒赏月,击节吟诗:    苍苍金陵月,    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    霸业大江流。    相传一次李白酒醉,在秦淮河文德桥上赏月,低头见河中月影皎洁,竞张开双臂跃下桥去捞月,月未得,却将水中明月剖成了两半。以后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桥影下河中明月分为两半,就是李白的杰作。    唐代末年,藩镇割据,天下纷乱,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东南地区主要有吴国和吴越国。金陵是吴国重镇,吴国权臣徐温派其养子徐知诰营建金陵城。徐知诰以金陵为根据地,夺吴国帝位,建立南唐。金陵成为南唐首都,又出现了38年的辉煌。    公元975年,北宋灭南唐,金陵入宋朝版图。宋改江宁为升州,治江宁、上元两县,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又改升州为江宁府。在神宗时,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曾3次出任江宁府尹,晚年更是辞官寓居此地,在城东钟山附近白塘建造了一座简单住宅,自称“半山园”,在此读书著述,后来亦终老于此。    到了南宋,都城迁到临安(今杭州)。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宋高宗以江宁为帅府,后又改为建康府,由于建康的地理形势,它实际上是南宋抗击金兵的前哨阵地。公元1129年,金兵大举南下,守卫建康的主将杜充等人毫无抗金的信心,指挥失当,虽有岳飞等将领的奋战,也没有挽回宋兵溃败残局,建康沦陷。后来,在江南军民打击下,金兀术被迫北撤,将掳获的妇女玉帛运往六合,建康城被洗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城内建筑物化为灰烬,居民尚存者不到十分之一,建康城经历了历史上第二次大劫难。    抗金名将岳飞闻讯后,追击并大败金兵于静安镇(今南京下关附近)。金兀术遭击后,欲与岳飞决一死战。岳飞在牛首山设下抗金堡垒,并乘夜混入金兵营中,袭击金兵,金兵不明就里,自相残杀。岳飞派骑兵在金营外围追捕逃窜之敌,金兀术被迫逃往下关龙湾地区。接着,岳飞乘胜在建康城南门外再次大败金兵,俘获金军将领20余人,斩首3000余人。岳飞抗金堡垒遗址还存在牛首山东面半山腰上,余半月形的石垒残基一座,记载着牛首山这一著名战役。    战后,宋高宗没有接受陈亮等人迁都金陵、北上反攻、恢复中原的建议,把金陵改为建康府。在府尹马祖光主持下,宋金交战中毁坏的城池得到重修,基本上恢复了南唐江宁府城的规模。金陵还建有皇帝行宫,以备皇帝在这里主持北伐。不过,宋高宗只在这里住过很短的时间就龟缩临安去了,他任用奸相秦桧,开始执行投降路线,苟且偷安。当时建康行宫有40座殿堂馆阁,行宫的北、东、西三面大多是军营,东南是“建康府学”(今夫子庙)。自公元1130年金兵焚掠建康后,到公元1275年元兵南下攻陷建康止,建康有百余年没遭受兵灾,又恢复了一片兴旺景象。    江南奢华安逸的生活享受使南宋王朝宴安鸩毒,不思进取,日益消弭了北上收复失地的志向。曾在建康城外大败金兵的岳飞竞遭杀害,许多志士仁人报国无门。苟安了100多年的南宋王朝终于在公元1275年被元军灭亡,建康城亦沦陷。元朝在建康设置建康路,后又改为集庆路。    P9-12


 华夏千年古都书系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