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无光集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308108164
作者:张晖
页数:217页

作者简介

《六合丛书:无声无光集》系“六合丛书”第一辑的最后一本,是作者张晖近年撰写的中国文史随笔,在其自序中这样介绍:“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
全书分四辑。第一辑写唐诗宋词中的掌故,如唐朝酒价、南明秘史、姜白石的爱情、元缜的梦。第二辑谈近代学者的处事与治学,如怎样理解黄侃、俞平伯的淑世情怀。第三辑是评论文字,如书院的知识生产与清代人文图景、唐诗的传承等。
最后一辑为作者对陈国球、吴庚舜、徐公持三位先生的访谈,以谈代论,识见透脱。作者博学丰瞻,文笔雅洁,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自序  1
第一辑
一 中国的“诗史”传统  5
二 唐诗中的酒价  16
三 元稹的梦  23
四 姜白石的爱情  29
五 “商略”创造的情境  35
六 诗歌中的南明秘史  39
第二辑
七 我们怎样理解黄侃  47
八 俞平伯的淑世情怀   59
九 徘佪在文化与政治之间——汪伪时期词人龙榆生的活动  67
十 怀念高华老师  85
第三辑
十一 唐诗的传承  95
十二 慢慢经典化的《中国文学批评》 103
十三 从《陈维崧集》看清代别集整理  109
十四 评周绚隆《陈维崧年谱》 114
十五 跋陈璧君钞本《双照楼诗词稿》 120
十六 文章之道与思想表达  126
十七 书院的知识生产与清代人文图景  131
十八 且把金针度与人——读《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 141
十九 学界别裁——读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 146
第四辑
二十 文学的力量——陈国球先生访谈录  153
二一 步入文学所,就是步入实现理想之路——吴庚舜先生访谈录  177
二二 徐公持先生访谈录  192

编辑推荐

《六合丛书:无声无光集》是作者近年撰写的中国文史随笔,分四辑,第一辑写唐诗宋词中的掌故,如唐诗中的酒价、元缜等梦、姜白石的爱情、姜白石《点绛唇》等,第二辑谈近代学者如黄侃的治学、俞平伯的淑世情怀、方孝岳、龙榆生的活动等,第三辑是作者回忆与学者的交往,如张珍怀先生的词学追求、陈国球谈文学的力量等,第四辑是评论文字,如书院的知识生产与清代人文图景、唐诗的传承等。作者博学丰瞻、识见透脱,文笔雅洁,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学术价值。

前言

自序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中有一卷诗叫《长干塔光集》,其中收入一首长诗专讲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冬天南京长干塔于夜间大放光芒之事。长干塔是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大报恩寺时所造的九级琉璃塔,高百馀丈,为当时全国最高建筑,以琉璃、黄金铸成塔顶,鼎盛时夜间更有一百二十八盏燃灯,其光远播几十里外。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考证,当时钱谦益正住在长干寺秘密从事复明运动。那么,他在诗中刻意表彰长干塔大放光明,其寓意可知。有趣的是,当晚陪同钱谦益一起礼塔的还有钱澄之,但他却在自己的诗中说长干塔“是夜仿佛有光”。这不是陶渊明“仿佛若有光”的希望,而是陷入黑暗的绝望。长干塔是否放光,必然有一个客观的事实,然而却因诗人的心境有所不同,光芒便在有无之间。在我现在的住所,也可见一座高约五十米的慈寿寺塔。此塔为万历四年(1576年)神宗生母李太后所建,因檐角挂有风铃三千多枚,俗称玲珑塔。微风拂过,清脆之声曾遍及禅院,撒落四周人家。如今慈寿寺已毁,风铃早已不存,有声的宝塔,遂成无声的沉默。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本书所收录的这些文字,即为我几年来在编校古籍、撰写论文之外的部分感想,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是为序。张晖2012年7月14日

内容概要

张晖,(1977.11—2013.3),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2006)、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2008-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文学遗产》编辑部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近代文 学学会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分会秘书长。大学三年级即出版《龙榆生年谱》,后又有《诗史》、《中国诗史传统》等,编有《量守庐学记续编》,《无声无光集》为其遗作。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清代东南书院》分上、中、下三编,下编即前面介绍的文献成果,上、中两编则是对书院的精彩论说。上编共五章,侧重于对若干重要书院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清初无锡、徽州之书院及其会讲》以无锡东林书院、共学山居和徽州的紫阳书院、还古书院为讨论对象,意在揭露清初东南士人由晚明时期的紧紧纠葛于时政转而与政治疏离,开始重视道德修养并提倡忠孝。这与学界论定的清初朱子之学的兴起十分吻合。书中精彩之处还在于指出随着清初文治的展开,东林书院在讲学上已经受到很多限制。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颁布《整饬书院文》,官方人士如汤斌、张伯行等先后参与会讲,表明官方对书院的控制日益加强(第30—31页)。这种敏锐的观察,对认识后代书院所共同具有的官方色彩,有着直接的帮助。 作者从第二章起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书院在文学流派、学术流派的传衍中发生的作用。第二章《书院与桐城文派的传衍》关心的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即桐城派为何能绵延二百多年,并在全国范围发生巨大的影响?作者注意到,从姚鼐开始,桐城派的每代传人都曾主持书院讲席,精心培养弟子,并依靠弟子四处讲学,把桐城派的影响从东南一隅推广到南至广西、北至河北的空间。如姚鼐《古文辞类纂》之所以产生如何巨大的影响,除却其自身的价值外,与众弟子及再传弟子的鼓吹之力是分不开的(第55页)。所以作者认为:“像桐城文派这样以书院为媒介颇有规模地传衍,则前所未有,从中亦可稍见教育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无声无光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这本书是我在豆瓣购买的第二批电子书中的一本,是作者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先看了几篇最感兴趣,有点疑问和体会,可惜无法和作者交流了。阅读文字写点心得,也是对逝去作者最好的纪念吧。第四篇,《姜白石的爱情》 33-34页: “那一年(按:指1197年)五月,姜白石一下填写了五首《鹧鸪天》词。反复诉说他心中隐秘的悲伤。其中第四首最为出名: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这五首《鹧鸪天》是姜白石在作品中最后一次提到他的合肥情人。”这一段当是从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附录中《行实考 合肥词事》而来:“二词(按:《鹧鸪天》中的两首)乃怀人最后之作。时白石已四十三岁,距最后一次别合肥,已经六年,距二十三岁初遇之时已二十年左右矣。”以前读这一段的时候有点疑惑,因为《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卷五,就在这五首《鹧鸪天》后的《月下笛》: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竚,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夏笺:“此亦追念合肥人词, ....., 本年元夕又有所梦,作鹧鸪天;玩此词,尚惹残红,再见无路,扬州梦觉诸句,一往情深,前后辉映。”那么《鹧鸪天》就不能说是“怀人最后之作”,“在作品中最后一次提到他的合肥情人”。另外,夏承焘首先提出“合肥情事”,对其所定的十九首词,也有不同意见。比如俞平伯在《唐宋词选释》中《疏影》《暗香》的注释中说“夏氏怀念旧欢之说,在本词看来不甚显明。”第八篇,《俞平伯的淑世情怀》,66页: “1931年9月19日,俞平伯在写给周作人的信中云:“近来大做其文章,题名‘诗的秘密’,脱稿尚须时日。以‘蟋蟀鸣懒妇惊’这个年头儿忽有此兴,此未始不在老人意表外耳。”(《俞平伯全集》第九卷,第229页),世事的纷扰反而促使他更加努力地思考诗歌的本质,他在《诗的秘密》一文中,想要回答的大约就是诗歌如何面对人生和表述人生等重大问题,可惜该文从未刊布,也不知是否完成?”俞平伯写完了这篇文章,并且发表在1932年的《清华周刊》上,题目改成了《诗的神秘》,后来收在《杂拌儿之二》里。全文甚长,是俞早年文学和诗歌思想的重要文献,《俞平伯全集》收录在第二卷。
  •     这是张晖生前所出的最后一本书,随着他的猝然英年早逝,或许也已成了他最为世人所知的著作。和他别的著作不同,这是他惟一的自选论文随笔集,其中不仅可见其学问的关注重心,事实上也处处透露出他自己的学术情怀。贯穿全书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即他一年前在香港的主题发言中曾说的,乃是“寻找古典文学的意义”。因为,中国古典文学最严重的危机,正是这一研究本身的无意义感。不仅一般大众对此疏离,甚至学术研究者自身也常抱有这样的自我怀疑,即研究古典文学在当下究竟还有何意义?这非仅古典文学如此,按余英时先生所言,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已成了无可附丽的“游魂”。在此情形下治古典文学最易出现的取向便是将它视为一种已死的古董、一种丧失了生命的文献或材料,但这正是张晖所最为反对的。书中他回忆当年高华先生提醒他“学古典文学的人也要关注当下”,这句话之所以对他有如当头棒喝,乃在于正契合了他内心对学术的危机感。刘铮在评张晖论著的《境遇与情怀》一文中指出他常着力于“古人生存处境与个人情感之间的互动”,可谓深论。的确,在《无声无光集》的四辑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无论所述的人物与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他存在多大的距离感,但给人的始终是一种连续感而非断裂感:他不仅是感前人之所感,在论及师长时更有一种接续学术传统的自觉与关怀在。所谓“寻找意义”,即蕴含有在此似有若无的微茫中使之不绝如缕的努力,而无此“寻找”和“接续”,也就不可能有他一直致力的“重建”。何以如此?最简明的回答恐怕是:在他看来,古典文学研究须有自我超越的认识,也就是说,古典文学并不只是“古典”,更重要的是“文学”,它所刻画的核心最终乃是不同时代人的处境,而这本身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因而也不会过时。古典文学有何意义?这就是他的回答。这一点,在书中文章里随处可见。即便是古代诗词,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所谈元稹、姜夔的诗词,基本上不是他们的代表作和名篇,但却是最令我感动的篇章。这些诗词曾深深进入我的生命,我希望用我的文字将作品的价值和美感表述出来”,这正是因为他本人感受到了这些文字超越性的力量。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张晖来说,这个超越性的诗意世界就存在于古典文学之中,他也因此相信它仍具有永不枯竭的意义。如他的博导陈国球所言,文学自有安顿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物质文化的限制。人对文学的爱好或者体现了人超越自我的追求”,“而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还需要文学,就是要把学生领到这个精神世界中,让学生领悟这精神世界的力量。”在谈及黄侃、俞平伯、龙榆生、高华等人的文章,明着是谈他们的“境遇与情怀”,深一层看,也是他自述心志。尤其《俞平伯的淑世情怀》一文,他征引俞平伯1921年的一段话:“在钻营贿赂时代,学问便做求功名的幌子。有了这个幌子便可以‘吹牛’出风头,大抖而特抖了!除掉这么一用之外,学问是什么?问问他们曾经想过吗?”他随后评述俞“只是为学问在教育中的利禄化而深深担忧,而并不是怀疑学问本身”,这实在无异于夫子自道。包括俞平伯对人文知识及其意义的悲观、无力感和危机感,以及龙榆生对“文化可以超越政治”的天真想法,如无进入前人生命的深切感受,是不易体会其中沉痛的。其能如此,自非偶然。俞平伯、龙榆生都是他自少年时代起就极关注的学人。还在大一时他就来函说“弟搜刮四处,俞平老著作,今仅《论诗词曲传著》(上海古籍,1983)一书无之。其余书信集、散文集已略齐”(1996年5月21日函),不久又花400元买下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1996年10月8日函)并为之编撰年谱。也正因他尽心于此,遂在龙榆生主编的《同声月刊》中发现俞平伯散佚的词作,寄示吴小如先生后补入《俞平伯全集》,“弟尊崇俞老久矣,今日方得尽了一份心力”(1998年4月16日函)。此后又因整理龙榆生往来书信等,发现陈寅恪佚作,“陈寅恪全集今夏由三联出版,弟提供三诗一函与陈美延,故得先知也”(2000年1月3日函)。发现这些佚作并非易事,也因此吴小如先生当时才“误判”他是青年教师,及知其还在读本科时极感惊讶。而他也并非单纯搜集材料,他不仅是进入了前人的生命,事实上这些前人的精神也进入了他的生命,借用他怀念高华先生的文中所言,“这些观念已经内化为我看待世界的一些基本态度”。确实如此。书中有不少观点,即便并非出自他本人,但他倾向于赞同的,常常正是他早已存有或接受的观念。如谈及陈垣史源学时说“通读此书之后,有一个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陈先生的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还是要重视常见书,如重视正史”,这正是他所赞赏的黄侃治学思想,因为黄侃就极重视“发明”而非偏重“发现”,强调从寻常材料中深挖而获不寻常的感悟与所得。又如他谈到胡文辉“崇尚专家精微之学,认为大凡才力阔大,博涉多门的学者,其实际成就往往不如由博返约者,读到类似这样的一些大判断,我总感到心有戚戚焉”,以及后面引吴庚舜言钱钟书强调“治学要先有立足点,然后向其他方向发展”,这些都是他自身的写照。他从治学之初起就致力于某些专门领域(尤其红学、钱学与词学),后施蛰存先生嘱他要“先求博,后求深”,去香港读博士之后视野也更为开阔,但就个性而言,他向来不求博涉多门。近百年前,周作人曾说:“别人离了象牙塔走往十字街头,我却是在十字街头造起塔来住。”这恐怕也可用作对张晖的写照。现实中“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无处不在,如果说文学能引入一个超越性的存在,赋予内心对抗现实的强大力量,那张晖本人至少就真诚地实践了这一点。六年多前他编成《量守庐学记续编》后赠我一册,扉页录黄侃先生语作题签,与我共勉:“日月自明,山岳自高。”他做到了。自他踏入学术殿堂的那一刻起,在和我的晤谈中,他常自我拷问和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所做的这些究竟有何意义?如何寻求其意义?这乍看是学术反省,实际上也是他的对自我人生的终极追问。在他的生命中,学术与人生本就已不可分离。在他不幸离世后,他的著作及可见于其中的治学精神,又使他得以永生,一如书中所引黄侃先生的话:“死而不亡者寿。学有传人,亦属死而不亡”。对一个学人而言,自己的著作能比自己活得更长久,这也就是他人生的终极意义了吧。又及:一、《无声无光集》今将再版,初印4500册已将售罄。但当时张晖签的是稿费,因而再版也无法给家人带来更多版税收入。他生前想来也万未料到自己这本著作会有这么高的销量。二、现著页75,有提及龙榆生门人钱仁康,其生卒年作“(1914-)”。事极巧合,钱氏于今年3月15日下午3时45分去世,比张晖早了仅仅半个多小时。
  •     張暉老師《無聲無光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此書都是功力積累,無論是小如字句「商略」的思索,或是大到訪談陳國球先生時談到對文學此一學科的憂心與理念,都看得出他的思索不僅僅只在學術,更包含對人文的探尋。每篇文章都讓人拍案叫好,讚嘆不已,他切入的角度總與人不同,如〈我們怎樣理解黃侃〉寫黃侃對當時新史學重視新材料的態度不以為然,寫黃侃對主流學術保持疏離與警惕;〈徘徊在文化與政治之間——汪偽時期詞人龍榆生的活動〉特地強調龍榆生「詞人」的身份,又細細敘述他暗中從事的救國活動,我在張暉老師的文字中不斷比較朱祖謀與龍榆生這對師徒,二人保存文化的心志相同,但一絕政治,一擺盪在文化與政治之間,不禁感嘆那種種不得已。張暉老師有不少輯佚的小文,可見他讀書之豐廣與仔細,所以讀他的書評也挺有意思,他能說出別人的好,並指出不足之處,這種不足常常是資料上的不足,如兩篇關於《陳維崧集》與《陳維崧年譜》的書評。而輯四的三篇訪談,則可見前輩學者學習歷程,甚至指出向上之路,讓人對文學所的學風感到嚮往。這本書值得推薦學界朋友去讀!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感觉他们非常累。此外,徐公持先生太棒了。“这个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人。所以我觉得,当前的“国学热”,也有部分炒作的因素,虚的因素,我们不可被表象迷惑了。"
  •     序写得好。
  •     书分四辑,一二辑较好,三四辑不喜。
  •     这种事后诸葛的狡狯,我很是不屑,哪个时代,都有些为理想献身的人,尽管他们选择这条道路,未必预见到结果。老师说,多个二十年,张晖君必成学界领军人物之一。可惜。
  •     看封面就知道这本书的内涵,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质朴而大气,全书都是淡淡的感觉,看着作者读过千万书之后总结出来的吉光片羽,感觉好美好。
  •     对外行来说 很好读 文笔也好 简练 似有温度
  •     未全读。第四辑里《文学的力量——陈国球先生访谈录》印象深一些。
  •     谈话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其他的还有些东西。
  •     初看以为晦涩难懂,读过后又觉得角度太泛然而每一个都不入骨,然而老一辈文学家的情怀和坚守仍是可见一斑的。
  •     先得承認,我不是熱衷於文學與古典的人,讀作者觀點古典文學的論說,只能說是霧裡看花,但這並不阻礙我從中獲得豐富的趣味。第四輯中的三篇訪談,除卻文學之外,也頗有歷史價值,對於後生也是頗有教育意義。
  •     这个丛书我本来打算多收几本 但是在豆瓣仔细翻看过点评之后还是决定只买这一本这个人我本来都不知道 一位网友晒了这本书,加了一句评论 到网上找别人对他以及他的书的评价 才觉得果真是个象牙塔中人,也算是做得一辈子学问的可怜人了 当然,他自觉幸福也未可知我可不干 就算有紧迫感、有匡扶已四分五裂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心,我也不愿这样把自己当火把 我得慢慢烧
  •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和光同尘的感觉最终我们都会到那样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去吧。书的内容也很好,再感叹一次,天妒英才啊。
  •     这本书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其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于中可见作者广泛的涉猎范围,更难得的是文字中常常逗漏出的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显示出作者不仅仅是一位书斋学者,如果天假其年,相信定能有更突出的成就,可惜……
  •     书中或是自问,或是借他人之口追问: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意义?过去又是什么?过去又有什么意义?也许答案就是它们是光,是世上的光。与陈国球先生的访谈对我启发很大,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该有这样的关怀。
  •     挑着看过几篇
  •     没有香气
  •     很好,刚读了三篇,不错。
  •     这本算张晖的游戏之作,除最后编访谈其余几乎都是"读书"体,典型的装b装一半,他严谨但够无聊,很多捧人的话,不过怀念高华先生的那篇不错。张晖之死再次告诫我慎入学术圈,学术像个绿茶婊,亲她一口然后就该远远跑开
  •     很好很好,哎。。。。。。。。。。。
  •     仿佛若有光
  •     可惜
  •     序文写的最好 时时想起
  •     应该是上次脑子瓦特了把读过的记录给删了。
  •     本书“中国的‘诗史’传统和”徘徊在文化与政治之间‘两篇含金量较高,其余泛泛之作。
  •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     坐穿一张冷板凳,望星海之虚无。
  •     逝者已矣,虽万人何赎。
  •     很有启发性,兼具支持你研究下去的动力
  •     惋惜。书名似预言。
  •     不是这个专业的,有些读起来吃力,但是读来也能感受到作者那份治学之心。
  •     常常想起这本书,想起张晖,带着掺了悲凉的崇敬。
  •     最后一辑的访谈十分有趣
  •     当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张晖已悄悄地离开了我们。透过每一个文字,仿佛都能感觉到作者是在用心做学问。张晖尽管走了,但他的思想见解和学术观点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智慧之光。
  •     翻一翻,文章不精炼,有些注水的感觉
  •     文字间有担荷着重负,很高兴在kindle书城里也能读到此书。
  •     平平,泛泛,深度差很多,其实每一个小点都有还可以开掘的地方,这到底是应酬太多还是水平有限?评价过高了,可对比一下同是研究明清之际的赵园先生。
  •     极力推荐这套书,没想到中国还有这样认真做学问的学者,应该会让当今很多所谓的大师汗颜,感谢浙大!
  •     前半本很喜欢,也正是应序里提及书中有声有光的人。 第一二辑可满分,而后半本只是草草翻过,书评访谈的话不是很感兴趣。前半本很精彩~
  •     前两辑很好看,通俗易懂,我的水准读起来刚好,时不时地作者还略有抒情,容易叫人感动。后两辑一是书评,一是访谈,书评的书略艰深,所以都跳过了,访谈的人没听说,挑着看了看。
  •     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书,古今融汇,文艺和现实夹杂,需要边看边想,挺有味道的
  •     文章合集,谈治学,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的块垒
  •     在当今世界,能象作者这样坚守书斋,且有深入独到见解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     六合业书系列开辟了我阅读的一个新方向
  •     无声的风铎已经不在了
  •     不如《朝歌集》有趣,也更薄。
  •     不怎么惊喜,但是比很多人的文字值得看。
  •     论诗、论史、论世。先生走好。
  •     张晖去世已二载有余。那个三月,我还在长沙攻读硕士学位,编辑着最后一期注定半途而废的同人学术期刊。而今,我在南京,虽在离鼓楼南园十几站的仙林,却在这里感受南大的一切。以此纪念那未曾晤面的师兄,告诉自己,坚强地活下去,学术,继续前行。乙未十月初二夜,于南大仙林,啸斋。
  •     作者在龐重的學術任務之間的一些文章,部分內容高中時在《讀書》讀過。張暉確實是一個比較優秀的青年學者,學術功底很扎實,也有不少想法。然而或是困於時代很難有所突破。比之前輩,終隔一層。
  •     读了后很感动,却发现作者竟然去世了……
  •     比《朝歌集》更具体的一本。内容包括学术随笔,评论文章和访谈。好读,且启发我。
  •     在一篇文章里看了序言的一部分,当下就买来看了。某个清早赶到学校,等一个讲座的时间,坐在小花园的椅子上,看俞平伯龙榆生,觉得一个人的追求就应该如此
  •     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知道作者剛剛故去。一位當代的古文學者,一生平凡,耕於寫作研究,被梁文道幾乎聲淚俱下嘆謂當代教育體制下學者地位不可逆轉的式微,撒手人寰只留得孤兒寡母,結果遺孀憤起反駁,聲稱自己一直以來財力優渥,以一己之力養夫教子,哪裡輪得到你來評頭論足。梁文道只好道歉。全書深入到我從來不知道的古文深海,不禁唏噓這些遠離社會現實獨留在象牙塔裡的話題,確實已無可抵擋地沒落沉錮。但仍然有這樣的圈子和圈子裡的人,甘於寂寞地掃著縫隙裡的灰塵。無關學術,僅回到現代文學裡最媚俗不過的起承轉合之套路,此書序言已是極好的範例。
  •     就是一个普通的集子……
  •     有学者预言,张晖先生有望成为本世纪的大家,谁曾料到一语成谶,无声无光。
  •     唐诗宋词中的掌故,近代学者的处事与治学都很有意思。
  •     作为一个学者,文章很有可读性,又有着个人的思考,本来很适合作古典文学的摆渡者
  •     这部书稿是张晖生前的最后一部书稿,从内容上看主要还是文学史和书评,但是我总感觉书的内容还是稍显琐碎了,文体并不统一。不过好在文章不难读,虽然有论文也大体可以顺利读完。另外,书中最后附的三篇访谈非常有价值。既有口述史也有文学评论的味道。
  •     书还没看,但是作者的人生际遇已有所闻,不得不看也,当代中国学人在“悲惨”生存环境下的泣血之作!
  •     读完全书,更喜欢这个名字了,无声无光是为有声有光。
  •     太久了 再看都忘记看过的了
  •     吉光片羽中透露出深沉淳厚的学术心向与旨趣,此辈学人中所稀见。薪火相传本可期,怎奈何天妒英才。
  •     亚马逊借阅。其中一篇纪念高华的随笔印象比较深刻,另外还有写龙榆生和现代学林点将录书评不错~~可惜作者英年早逝。。。
  •     有点可惜。最后两篇文学所老先生的访谈读着心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