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20812275X
作者:止庵
页数:324页

作者简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念念追忆,惜别在远道
《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世三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
全书共有六部分,以母亲的离去为起点,片断式地向回追溯。母亲生前的日记和书信,与作者的回忆和思考两相交替,形成两种对立却彼此依存的书写状态。母亲留下的手泽,充满 亲人相处时的温暖细节:最常做的那道红菜汤,与“我”一起看过的电影,病重时吃下的那枚小布丁……这些事情平凡微小,却感人至深,是生之存在的切实印记。
由此,止庵在众多生死论说中上下求索,呈现出从死看生的独特角度:死是一个人的终局,令故去者成为一种“曾经存在”;死也是众人的终局,令所有生者成为中途正在逝去的“在死者”。作如是观,我们可以获得另外一种眼光,由他及己,重新思索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死大问。
一向喜欢止庵的文字,他能够用节制的方式写出汹涌的情感。这是一个人的“惜别”,却会唤起每一个人的“惜别”,这是人生绕不过去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扬之水
这是我近来很期待的书。我没写过专门的书谈父母,止庵写了。读这本书时,天正在下雨,我读着,就像在别人的大黑伞下避了雨。——史航
书里面“母亲”的文字与止庵的文字已经融为一体,读来仿佛一起重走一遍,从此岸走到彼岸,又仿佛从彼岸走回此岸。虽有艰难,却没有恐惧,虽有哀思,却坦然沉静。——陈希米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存在与不存在
第二部分 曾经存在
第三部分 在死者
第四部分 不存在之后的存在(附 记梦)
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第六部分 留影

内容概要

止庵,随笔、传记作家。著有《周作人传》《神奇的现实》《樗下读庄》《老子演义》等。做过医生,当过出版社副总编辑,如今是自由恬淡的笔耕者、读书人。
《庄子•德充符》中有云“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止”,止庵之名便源于此。“‘止’是时时告诫自己要清醒,不嚣张,悠着点;‘庵’是我想象中读书的所在之处——荒凉里那么一个小草棚子而已。”
止庵行文清淡如茶,无喧哗矫饰,落实细节处见其幽微,情感留白处恰当自然,耐人寻味,却不故作高深。止庵的书写带我们重观文字的干净面貌,它立意在寻常日子里,但并不困囿于此,而是直击人心深处的感喟和追问。


 惜别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0条)

  •     作者:姚言都说《惜别》好。这些天,大家谈论的是这本8月份刚刚推出的新书——学者、书评人止庵写母亲的生死之书。止庵母亲于2010年去世,那一年11月他应邀前往深圳参加读书月活动,对于伤痛,没有涉及。印象中的止庵儒雅,淡定,不曾大喜大悲。老友场合下,他会就一些学术或是常识问题较真,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如果不是此书,压根不知道原来爱看新星“午夜文库”侦探小说的止庵,母亲也是侦探小说迷;对影碟知之甚多的止庵,母亲也是碟迷……“母亲去世后,我到深圳,进了旅馆房间,想起我上一次出门远行母亲还在,我到了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打电话……如今我望着床头柜上那个电话机,觉得一切都那么近,又那么远。”书写得克制,平静,旁征博引,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李清照的《武陵春》,王充的《论衡》,到戴维·里夫的《死海搏击》,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青鸟》……把生与死,括进了“有限不死性”、“在死者”概念里,一如止庵的学者姿态,也像极了周作人,闲笔之下皆道理。只不过,这次的主人翁是母亲,一位患癌之后等待死亡降临的至亲。母亲确诊后,止庵特地在华联商厦给她买了衣服,每晚必定赶回家一起看DVD,在她精力不济时为她诵读侦探小说和报纸新闻,又找借口请她编一本他的“三十年集”……他的生活重心,似乎只有一个——母亲。母亲晚年最想去的是日本,终没成行,去世后,止庵几乎长时间呆在日本,背的是母亲那个印着“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的蓝色帆布挎包,因为母亲说过“让此包代我一游吧。”止庵笔下的细节渗透着着逝者生前日常种种——养花、赏景、观灯、看剧、读书、写信、做菜、甚至织毛衣……母亲一生保持高品质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腰板依然直挺,笔划依旧工整,尊严又顽强。母亲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将来我走了,方方(止庵乳名)怎么办?我知道别的孩子当我走了,不会像他那样在意我……就是方方我最不放心了,他会受不了这么打击的,这也是我坚强活下去的动力。”接触止庵很多次了,在北京,在深圳。电话中,短信里。我们聊书,联络采访,谈对一些书人书事的看法。他总是严谨,谦和,又认真。我们关注的是他所研究的作家,以及他所编的书。那些年,《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张爱玲全集》、《周作人自编集》、《周作人译文全集》在他的编辑下重新出版,煌煌巨著,熠熠生辉。学者、作家,书评人……知道止庵有很多头衔,却不知道,他最本质的身份是孝子。母亲走后,他开始进入自我“假如”——假如当年及时确诊,做了手术,她的病也许就会得以根治;即便一切为时已晚,其后仍然存在着若干治疗方法和步骤方面的“假如”,在所有这些“假如”里,她都有可能继续活下去……这些句子狠狠地击中了我,当年父亲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我也一再地在心底里自我“假如”,不断地问己问人,“假如……”“假如……”那种叩问,无时无刻,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良心折磨。每当看到别人病逝的消息,我总仔细地追看年龄,然后与父亲相比……这些做法,在止庵的书里,比比皆是。没有亲历这番切肤之痛,实难体味。去年我的新书出版,里边有一篇写他的文章。后来,他在微博上发帖:“推荐一本好玩的书《书人·书事》。我自己不会写人也不会写事,很羡慕人家写得精彩,又有意思。”这是2013年12月。《惜别》估计正在写作中。“父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一幕结束了;母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二幕结束了;那么现在是第三幕,也就是最后一幕了。”闻之凄切,但又奈何。从《惜别》,对止庵又多了一份认识。来源:深圳特区报地址: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4-08/25/content_2983294.htm
  •     作者:赵青新学者止庵以周作人研究、张爱玲研究闻名,主要著作《神奇的现实》、《樗下读庄》、《周作人传》等,大多给人理性的印象。最近出版的《惜别》,却是他承载了个人情感的私密作品,是止庵于母亲故世三年之后,书写亲情离别、叩问生死的沉静之作。以母亲的离世开始,止庵漫溯追忆母亲曾经的生活。母亲并非传奇人物,或许她比大多数的中国老太太多了那么一点点优雅,止庵的妈妈爱读书、爱看电影、爱种花种草,还爱写日记和书信,这些日记、书信被大量引用到《惜别》一书中,一方面复原出母亲的思想和生活脉络,另一方面与止庵本人的回忆交相呼应,让书中的母子情感更加自然动人。除了母子经常谈论的影视书籍,书中记述的大多是日常小事,泡的酸黄瓜、手织的毛衣、一朵盛开的昙花……很普通、很具体、也很琐碎,充满了各种细节,一如我们的生活里,我们的妈妈赋予我们的记忆,平凡微小而又温暖亲切,即便在离去之后依然存在于我们的梦境和心底。 通过《惜别》,止庵以克制深沉的方式袒露了他的哀伤。但是,《惜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亲情书或者个人回忆录。 《惜别》的结构特别。开篇说:我的父亲去世了。我的母亲也去世了。在描述了母亲的葬礼之后,止庵的笔锋一转,谈起了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呈现的生死观,如加缪的《局外人》,古代典籍《礼记》《庄子》《论语》,周作人的作品,显克维奇的《二草原》等。第二部分才真正开始回忆母亲的过往。按照通常的阅读观感,应该在葬礼之后即说回忆,在行文衔接上显得比较流畅,但《惜别》一书如此的安排,让读者在展卷阅读之初,便进入了思考——“存在与不存在”。因此我们在阅读第二部分“曾经存在”的母亲时,对于母亲的个人化生活有了更多的共鸣。读者有了和止庵一样的疑问:一个普通人的死,真的就是结束? 传奇的人物,他们以作品或者成就存活于世。而对于普通人,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母亲是普通人,母亲所曾经拥有的,只是她的生活。透过母亲的生活,我们观照自身的处境。从某种意义上,所有生者都是中途正在逝去的“在死者”,只不过,这种“在死者”的体验在身患癌症的晚年母亲的身上明显化了。母亲在重危的最后几年时光里,她的一切爱美的行为,她对于吃穿住用的精致讲究,她想看书而眼睛日益不行的遗憾,都随着母亲的离去而不再存在。母亲的死亡给止庵带来极大的冲击,止庵在众多生死论中上下求索,他的个人情感因这种追索而宽泛、而厚重,并化为我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惜别,成了你我的惜别。 《惜别》呈现出“向死而生”的生活态度。如止庵所说:“死的确可以让我们认识生——与死相比,生是可以触及,可以改变,甚至可以补救的……”一碗粥、一杯茶、一碟小菜、一件毛衣、一句话、一个笑、一本书、一部电影……寻常日子,人间烟火,它们都是生之存在的“真切而结实”的证据。 来源:佛山日报(2014年9月13日B06版) http://epaper.citygf.com/szb/html/2014-09/13/content_551071359.htm
  •     这个周末我很需要这样一本书陪伴,撇去身边的喧噪,静静地怀念那逝去的人事, 叩问生死。奶奶走了有整整一个月了,至今我仍不敢去细细思索她的离开,生命在指缝间流逝的那一刻,真实地令人惶恐。我是最后一个给她做心肺复苏的,一遍又一遍,流着泪,直到父亲说“够了”,耳边仍萦绕着前一刻她呢喃着妹妹的名儿,瞧这世界最后一眼的样子,奶奶,你听见我的呼唤了么?对不起,有些话,永远、永远没有机会和你说了。对于一个久病床榻的老人,死亡并不遥远,只是我们总是天真地以为那会是明天、明年,乃至很久以后,直到这条分际线将我们完全隔开。家中的长辈们操持着一切,死亡在发生的那一刻,成为一种仪式和义务,谁也没有停下脚步来抚慰彼此受创的心灵,悲伤被掩埋,直到时间淡化一切,生活还在继续。生命有时真的很残酷,时间永远不会因为谁的一时悲恸难抑而回以慈悲。一路走来,那些曾经陪在身边的人,永远停留在了过去,而成长依旧伴随着遗忘和丢弃。有时梦回,这样的自己真的好么?“为什么是你而不是我,为什么是这里而不是那里,为什么不是之前不是之后,不断地想把发生尽可能地延后,又不断地想在那个不在的地方”,这耳边响起的歌词像滴滴雨儿打在心口,模糊了眼,呜咽难以成声。死之一念,生者难以名状,死者无以索答。奶奶的离去,是我平生唯一一次亲历一个人从生到死。在我这个年纪谈论死亡,太早,也太难,但我也警醒于时间的滴答脚步声,在死亡以各种形态向你逼近的时候,不免自问自答,汲汲营营半生,庸庸碌碌苟且,不知死,焉知生。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木心说,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勇者与死亡角力,弱者以虔诚者的姿态殉道,凡人如蝼蚁般赴死,而不死者如那苦中作乐的蹒跚行者,坚守前路。人这一生,留不下的是愧,留下的是累;堪不破是苦,堪破也是苦。红尘茫茫数十载,于星云昙花一现,蹉跎错,消磨过,最是光阴化浮沫。 Cuckoo 记于祖母五七之夜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亲人的猝然离世,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需要不停地在现实和虚幻中挣扎,告诉自己亲人已经走了,可真实的自己又不愿意接受。就这样僵持着,直到时间裁判的裁定。
  •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     太多个人感情吧,太琐碎,感觉名不符其实
  •     字大行疏噢。内容也差不多,想法跟表达跟不上啊!
  •     作者的思想和文采很好,只不过引用比例太高,让人不舒服。
  •     作者很会引经据典,其中个别句子让人很能产生共鸣。这是一部追念已去世母亲的生死体悟。“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那份对已去世亲人的感情,有生之年一定要善待父母! “请享受生命,不要为过去的事或不存在的事哭泣,要尽量享受你现在的拥有。好吗?你要敏捷,这样生命中活力就会保持永久,别以为不干事、懒是好事,好像有福气;还是充满了活力才是最幸福的。”
  •     京东三十多块一本。图书馆去找了两次。三十分钟内看完。不如一席所谈之感。
  •     2014-96
  •     很可惜止庵的母亲没能留下一本书……
  •     全书主要通过追叙母亲在世及离世之后的种种细节与可能,穿插各种日记和材料加以补充,但引用过多,阅读比较乏味。显然,在很多的细节中能体会到作者对于母亲惜别的不舍与深沉的眷恋。关于生和死,或向死而生,或“不存在之后的存在”。但无论如何,肉体消亡,我们终将被湮没于尘土中。
  •     读了四分之一决定弃了 不是因为掉书袋而是太残忍了 读着读着极容易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离家千里求学的我什么都做不了…
  •     想是作者写的很艰辛。读起来也很艰辛,感情太沉重了,断断续续读了半个月。看完后还是久久走不出来。
  •     想起我那可爱的爷爷 含泪读完。
  •     所有关于生离死别的文字都不忍卒读,不忍卒读。
  •     阅读的时间跨度很长, 零零碎碎地看,期间经历太多,虽然不是生离死别这样的痛彻心扉,却也有一番体味,越看越有畏惧的情感,不敢去体会其中的伤痛与无奈,不敢去面对这样的一份感情,面对生死,很难做到超脱,死去的人已经离开,剩下活着的人在面对在感伤在挣扎。抛开这些,引用和直叙有点多,还好,并没有太多直接的悲伤。
  •     不够洗练 有些卖弄
  •     很喜欢书中那位母亲的生活方式
  •     尼泊尔来回的飞机上看完
  •     开篇,引述繁杂冗长,几乎读不下去。 之后,那些琐碎生活,日记书信,再不能回来的时光,被克制的悲恸,让我不忍卒读。 惜所当惜,别所不忍别,人生最大无奈,在此。 “欲多留连,得与你相处”。
  •     只看了第一部分,开头吸引人,接下来不断的大段引用其他书,作者自己的感情都被书评一样的那种味道盖去了,看得我数次掉线。后面就不想看了。
  •     在方所大概翻了一下,激起了我对老电影的兴趣
  •     三分败在行文上,过分的引经据典和理论说教把原本的感情冲淡了不少。倒不如直接将老人的日记做一个汇编,稍加注释即可。
  •     最终被止庵絮叨地弃了书……
  •     一直很喜欢止庵,一开始知道他是因为写张爱玲,后来听过几次他的讲座,觉得他是非常谦逊和蔼的知识分子,总是笑笑的,很温暖。这本书是在万圣书园读的,花了一晚上时间读完,还是蛮感动。有人说止庵先生掉书袋过多,可这也正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这本书写得是他对于妈妈的怀念,非常隐忍动人,中间记叙母亲的生活琐事、喜怒哀乐部分,以及援引母亲的信件、日记部分,好看极了,活脱脱儿一位热爱生活、高雅娴静、富有情趣的好母亲、妙老太太形象。
  •     感情真挚,但引用部分过多。
  •     掉书袋!!!我一看到有人这样卖弄我就非常反感。但是清明节看了这本书我就忍不住后悔为什么没有回家啊!!!!!
  •     说掉书袋的,我就是喜欢掉书袋,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惜别,因别而惜,因惜而思
  •     感叹摘节之妙。表达何必总追着写呀写,隔上尺寸,誊录些许,追行间不足为外人道之心绪。我当再拾家书矣。
  •     摘录过多,引用过多,感怀有余,才华不足,后面的部分更好。我对于整本书的摘录多为作者的『引用』。其实可以说是作者纯为纪念母亲而作。
  •     掉书袋还能更严重么?尤其是第一章,能忍受下去的都不容易,之后就是母亲信件和日记的大段摘抄。。真正动人的部分很有限。。新年连着读了几本关于死亡的书也是醉了。。
  •     打分低了
  •     过了好久好久才看完的一本书,是啊,人生不过一次接送,有的人真的永远无法再见到。
  •     失望。单独整理母亲的日记都比这样罗列着各种名言,日记,感悟的杂乱无章来得强。
  •     一个奇妙视角的鲁迅
  •     高中室友送的生日礼物。各种意义附加于此。
  •     止庵先生啊,真是通透。
  •     看了一部分,感戚戚蔫。写法上学周作人。
  •     看完最后一个字,突然感觉心被狠狠堵住了…仿佛寒冬里的树,空有枝丫,却没有生命的彰显…… 深呼吸下,让我想起《目送》,《我与母亲的99件小事》,大抵深夜我们都有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神经,经不起太多文字的冲击!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送别的过程! 一期一会,适当珍惜……
  •     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
  •     与故人有关的东西,都在帮忙记得她曾存在过。
  •     当时忘了标记,好像还是在国图读的。我觉得止庵在一席上的演讲比这本书要好。也是通过那个演讲,我去看了东京物语,然后爱上了小津。
  •     评价很两极化 喜欢的很喜欢 不喜欢的也不在少数 止庵先生是周作人文集的编者 也大受了周的影响 自觉不自觉地就各种掉书袋 除却失于抄书过多 还有感情太丰沛 棱镜的无数个侧面都在折射着伤逝 读得蛮感伤的。但 从那些片段中 依然看得到 生的可贵 生活的光彩 亲情的动人与厚重。
  •     挺好的一本书。哲学里怎能解脱死生呢。
  •     完全没法看!
  •     近些时间来,能够静下心来读,并且能有所体会的好书,它让我时常反省自己在生活里的点滴,无论对待父母,朋友,任何人的态度。
  •     她是否会后悔49年从香港乘船回到了天津。。。
  •     惜别这本书被写的太悲,以至于嵌入好几篇母亲生前日记里那鲜活文艺的life style都很跳戏!
  •     老太太写的比止庵好
  •     掉书袋掉得无法忍受了 超过百分之六十是引用的了吧
  •     我不太能理解这种写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