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貴族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1
ISBN:9780195970654
作者:章詒和
页数:400页

作者简介

這本書是章詒和女士對往事的片斷回憶,由章詒和女士將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往事並不如煙》更名為《最後的貴族》,交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其原因有二:
◎以中文繁體字版在海外發行
◎更加完整,沒有刪節,並經過補充和修改
本書像一部中國知識份子的心靈史,從中可以讀出人心的複雜。以往對一九五七年反右歷史的敘述,多有一種簡單化的毛病,好人、壞人,一目了然。但在章詒和的筆下,受迫害的章伯鈞、羅隆基也好,參與迫害的史良也罷,他們的內心是那麼的複雜,有亮點,也有幽暗……一場反右運動,其背後的場景十分複雜。政治清算的背後,摻雜著各種各樣的恩恩怨怨,我們看到的是私人的恩怨怎樣以一種公共的名義加以傾訴,而公共的清算又如何借助了私人生活的隱秘話語。
人性的卑微與高尚、複雜與扭曲,文人的寂寞與不屈、淡泊與尊嚴,透過章伯鈞之女章詒和的筆觸,道盡大時代中一小群知識分子無可奈何的命運。過去中國史家對於一九五七年反右歷史的敘述多少失之偏頗,透過作者對往事的片段回憶,無論是受害者的章伯鈞、羅隆基,迫害者的史良,每個人物的心靈深處都閃爍著或幽黯或光亮之。
【2004年好讀回顧:出版人愛讀本】初安民(印刻出版 總編輯) 認為2004年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作者學戲劇出身,所以筆下這些上層知識分子的際遇與性格便也充滿著強烈的戲劇性。她透過諸多『現場(?)』觀察的幽微細節,讓筆下的人物生動細膩,更具說服力,尤其詩意的文采,讓全書讀來毫無政治歷史文章的乾澀無趣,反而像小說般栩栩如生。」
【開卷推薦理由】書中謂:「生活是一部法律,甚至是酷法。普通人除了服從以外,又能怎麼樣?」然而,作者以一己記憶對抗官方歷史,用個人書寫抵拒集體遺忘,此書給世人的最大啟示,不在弱者仍能平反,而在提醒了強者:但凡還有記憶與書寫的存在,往事便不會如煙,是非亦沒有塵封的可能。此書另一動人處,乃在透悟了政治的底醞,政治惡象並不會隨時間消逝,必須世人時時警惕。往事固不如煙,前途亦未清朗。(盧非易)
章詒和記憶的“真正版本”
這本書有兩個看點,即說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本書:一是歷史,二是文學。
由歷史角度來看,“中國頭號大右派”章伯鈞次女的這個作者身份不期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章伯鈞即是在 1957 年的反右鬥爭中著名的“章羅反黨聯盟”的首腦人物之一,作為章伯鈞的女兒,章詒和個人記憶中的歷史自然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珍品。章伯鈞、史良、儲安平、聶紺弩、康同璧、羅隆基等近十位在中國現代史上聲名顯赫的卻鮮少記載的人物,他們在政治生涯中的起落沉浮,在個人生活裡的風花雪月,都在章詒和的追述中一一鮮活再現。
在以往關於反右運動的學術研究中,1957 年經歷劫難的中國知識份子的內心世界和他們的精神活動,一向較少為人所知。由這點看,此書堪稱一部“以史為鑒”的教材。
由文學角度來看,作者放棄了以往許多同類書籍側重政治事件的做法,選擇以鄰友交往、家庭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將歷史與回憶相融合的寫法,真摯感人。這也是這本充滿哀悼與殘酷的“歷史”書,何以具有如此大的藝術感染力和文學衝擊力的關鍵因素。
在章詒和散淡如煙的文字追述之下,湧動的是鉛雲般沉重的思緒情懷。那個特殊年代、在劫難中掙扎的中國知識份子,他們在特殊的歷史情景中以特殊的方式保持了自己對文化和精神活動追求。讀來發噱處令人怒髮,艱厄時使人鼻酸,深刻處讓人心靈震撼,相濡以沫時又眼眶濕潤。
而繁體版本《最後的貴族》相比之簡體版《往事並不如煙》來說,不僅僅是名字上的變動,在內容上也因為沒有逃避一系列政治敏感內容而收集得更豐富、更全面,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得到了更真實、更完整的再現。甚至連章詒和自己都認為繁體版本才是她記憶的“真正版本”。
--誠品網路書店

书籍目录

正在有情无思间——史良侧影
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储安平与父亲的合影
君子之交——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之叠影
最后的贵族——康同璧母女之印像
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断
一片青山了此身——罗隆基素描
人生不朽是文章——怀想张庚兼论张庚之底色
越是崎岖越坦平——回忆我的父亲章伯钧

内容概要

章詒和,章伯鈞次女,安徽桐城人,一九四二年生,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現不佳,整整坐過十年牢獄。一九七九年被釋後調到中國藝術院戲曲研究所,現為戲劇研究員兼博士導師。章詒和說:「中國一向有『文以載道』的文學傳統,學畢竟是人學,寫作是私人的事,是純個體性的精神勞動。它屬於民間,屬於社會,與『官學』無涉,與『官場』無關。」
憑《最後的貴族》一書獲2004年國際筆會頒自由寫作獎。最新著作《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元月版)剛成稿即獲北京首屆郭沫若散文獎。章詒和女士憑《最後的貴族》名動四方,大陸簡體字版雖被刪節最終仍逃不掉被禁的命運。被禁之前短短二個月印數已達三十萬冊。新著《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簡體字刪節版,初印十五萬冊,臨發行之前被全部扣壓不放行。香港牛津2005 年元月出版的既是完整版,又是至今唯一的版本。


 最後的貴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父亲大人推荐的。一段不堪历史的亲历者的回忆。难得的是只叙述,不评论。比起「最」更喜欢大陆版的书名「往事并不如烟」,道破那段历史的沉重。
  •     可以认识到一些事,但是小说的痕迹好重啊,或者当时的历史荒诞不经到的确可以当成小说来阅读。在人物面,感觉作者的主观色彩有点重,怨气也足,可能我本身更喜冲淡的风格吧!不过,历史对人的创伤可能重到无法冲淡了
  •     一直认为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命运,和贵族的圈子真没可比性。虽说那些地位显赫的大人物被整得很惨,但对比普通屁民还是好很多了,百姓最苦。知识分子可以说自己无辜,搞政治的却没几个敢说自己多么清白无辜,总有点黑历史。助纣为虐自食其果罢了
  •     贵族的消隐
  •     两个书名 都越想越有意 161020
  •     前几年读的,当时读完了很大触动,那个年代能活下来,现在能述说出来,就是可贵的
  •     那一代知识分子被辜负被欺侮的苦难,可惜作者的个人情感表达得太过强烈。
  •     只有到罗隆基,差两篇。
  •     对于这本禁书,只能说是三种文化在中国的进程使然吧!
  •     作者对父母一辈身边人的所看所感,很让人伤感。有抱负无法施展,最后的落寞让人哀叹
  •     絮絮叨叨的回忆录,充斥着旧知识分子的愤慨。建国时生产力不能承载民主,知识分子只会造空中楼阁。新中国不需要所谓知识分子,需要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嘴里说着民主,生活像是贵族,拿着国家工资,写着批评文章,这就是贵族了?记住,你们买首饰的钱上沾的都是人民的汗血。这样的贵族中国不需要
  •     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避开那段时期的历史,这篇也比起史实更觉得像是人物传记,特别是没有一个完美的人因而显得真实,另外确实看到知识分子“何不食肉糜”的地方。注一下张庚先生那一章,谈及文化的地方很受启发
  •     偶然遇到,很感動
  •     仅就章老流露出的态度,优越感与幽怨感并存。。
  •     简体名是往事并不如烟
  •     存在正视~20161028
  •     书中见章诒和的情绪,她吃了苦。但,这的确是一些新的景,让你我去看。
  •     读完这本书,史良,张伯驹,康同璧母女和罗隆基这些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地出现在了眼前。罗仪凤说抄家当晚自己把亲手种的玫瑰用开水浇死,真是如鲠在喉。
  •     牛津港版繁体字,最后的贵族,借于奥大图书馆。感觉作者有些典型女性视角的狭隘主观,但是那段历史写的发人深省。那个可怕的年代,把人性最阴暗的一面暴露无遗,亲人好友可能背叛你揭发你,满腹才情可能被批的体无完肤投湖自尽,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反右,红卫兵,造反派,多么可怕的年代。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故事有点太政治化而无趣,储安平的故事印象深刻,对其悲惨的一生唏嘘不已。
  •     看李敖的节目得知这本也删了点敏感的东西 倒只有台湾联经版的〈往〉是没有做过任何修改的 想来也有少许的遗憾
  •     细细地看了两遍 以前对那十年知之甚少 读完才明白当年是怎么样的一段历史 做人 需保持本心不变才好~
  •     沉重
  •     总算把收到的纸质书看完了,以前电子版都是删节版。上次留下康、聂、罗三篇未读,这次全部补完了,还看到了不少新的内容。不谈立场,不谈政治,有人可以把这些被遗忘的人拿出来回忆,这本书已经很难得可贵了。文中的论述,不论对错,也自成一家,何必锱铢必较。
  •     想要学诗,但是记忆力差
  •     看到章伯钧对妻子说“我这辈子没有像现在这般无能,帮助储安平只能送他几个奶油小点心”的时候真感动,在不可描述的时代里对人性目瞪口呆,同时也感动还有一群人保持生命的尊严把赴死当得救,他们称得起是最后的贵族。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政治对生活的影响如今又能好多少,努力移民吧,至少得把孩子送出去。
  •     三星半吧,比较值得看的是作者记述的对话,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饱受诟病的优越感精英意识我倒没有很反感,毕竟苦难从来不是一件可以拿来比较的事情。贵不贵族见仁见智,往事并不如烟是真的,储安平等人如是。
  •     非常不错的书
  •     大变革之下必伴有思想界的活跃,不论是春秋战国、民国还是解放初期。感慨于那个时代志士仁人的“侠气”,很难再有了。
  •     非常垃圾,这本书唯一的好处就是,真正有思辨能力的人,可以看到右派是如何自黑的。
  •     我可是有原版书的人
  •     好看。
  •     刚开始读的时候很能被绕进去。但是康有为的后人。。。居然就是贵族了,不过也侧面说明,行为证明属性,一切都是自我选择,唯有高度自制,方能优雅从容。读的时间太早了,记得已经不清楚了。
  •     书中有章诒和太多的愤恨和一家之言,可是文字从笔尖上流淌出来之后,哪一个不是带着自家的情绪和一家之言呢?不能以其瑕疵和缺点掩盖这本书本应具有的光芒。
  •     第二遍读了,果然没有第一遍那么激动。客观平静了许多。
  •     长期共存?荣幸,荣幸。互相监督?岂敢,岂敢。
  •     本身不错,但思想过于偏颇,一家之言,不可尽信。
  •     经典!客观!真诚!目前为止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作者和书中人物的交往、观察和体会用平实和中肯的语言描述,人物的所思所感所想以及完全用第三方的角度来书写,并且总结到位,读到入心!
  •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
  •     即便扣上大帽子,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依然能下馆子吃西餐满足口腹之欲,肉蛋奶更是配备齐全。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要被打倒的原因吧。
  •     那个时代虽然无序可也人才辈出
  •     既然是回忆录,就不要太较真作者的个人倾向和历史全貌了,这样读起来反而有人情味不枯燥。最喜欢张伯驹和康同璧篇。另外特地搜了潘素的生平,太传奇了。五星推荐
  •     看到很过瘾。往事之人多已故去,只剩她的一面之词。字里行间充满怨恨。之后她也曾写过黄苗子的“往事”,黄老很激愤!
  •     真实感让人动容唏嘘,也不欠缺文字的优美动人
  •     新买的kindle,开年第一本,幸运的是下载的还是繁体字未删节版。颇有纪念意义!史良,罗隆基,康同壁母女,张伯驹…一个一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带着那个时代的厚重感和沉重感。作者独特的身份和视角,深厚的国学底蕴,都是无法复制的宝贵元素。政治斗争的枯燥性融入到家庭生活、人情往来、自然风物中,女性细腻化人物对白等,都挺有看头。
  •     描写史良有个细节,小姑娘质疑“史阿姨的生活过得是不是有点奢侈?”她父亲不愧是大右派,气定神闲答“这不是奢侈,是文明”
  •     有一种文人的气质,不与世界同流合污,又是文革时期,我好喜欢这种书。
  •     改名了哈
  •     了解了历史书上没有的,强权面前没自尊,这让人想到《驴得水》中,周铁男下跪的那一幕!
  •     确实怨气冲天,但你没有痛其痛,怎知其怨无道?身份独特,确实该写东西留存,真情实感也的确动人。但说回来,有些内容太过狭隘或八卦。整书终归难称上品。
  •     文笔流畅有底蕴,斯人已逝不堪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