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教育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220042485
作者:(美)帕森斯 (美)布洛克
页数:300页

作者简介

美学与艺术教育,ISBN:9787220042485,作者:(美)帕森斯(Michael J.Parsons),(美)布洛克(H.Gene Blocker)著;李中泽译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导论第l章 美学、艺术与审美对象第2章 艺术观众第3章 艺术与其再现的世界第4章 艺术与艺术家第5章 艺术与语境第6章 课堂上的美学译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对于我们两位作者来说,撰写这本书二直是一种富于挑战性且具补偿性的经历。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努力将有关艺术的两种不同认识——哲学美学与艺术教育——融于一部书中。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我们分写章节,一个从艺术教育的立场出发论述,另一个从哲学美学的立场出发立说。但是,我们决然反对这种方法,因为我们感到这本旨在将美学溶于艺术研究、用于教学的书,最好从融和美学与艺术教育为开端。故此,我们两人几易书稿,使得自己对每个段落均无异议(或指摘)。  另一种挑战是努力侧重阐述主要论点。就艺术教育与美学的新挑战而言,我们应使主要论点的讨论跟上形势:也就是说,要跟上学校和美学界的新发展。在当今的艺术界、哲学界和教育界,常有迅速、甚至急剧的变化发生,特别像多向性后现代主义运动(many—headed postmodemist movement)。我们先前在大学研究生院所学的许多原理与目标,现在看来则不适  用、或者不相干了。有人想忽视压制这些挑战、或者赶赶浪头。我们欲借著书之机, 阐明我们对以下许多论点的认识,至少我们应能自圆其说。有时,我们支持新的运动,因为它们涉及到我们在理解艺术时长期忽视的因素;有时, 我们批评这些运动中的夸张作法或误解;而有时,我们则难以确信思考些什么。我们努力将这些不同点清清楚楚地展示给读者。其结果会与任何流行的装模作样或者陈规老套不相吻合,但是,我们觉得,这部书却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示出目前的难点和争议。  为本书找到恰当的体例和口吻也是一种挑战。这种口吻是要面对本书和本系列丛书的所有读者:实习教师、特别是在艺术和教育方面有良好素养的艺术专业教师。一方面,我们努力避免太浓或太抽象的学术味;另一方面,我们也力求不要过于简单或过于拖拉。  我们感谢拉尔夫·史密斯(RalphA·Smith)所藉予的不断支持,同时也感谢歌笛艺术教育中心的斯蒂芬·多布斯先生(StephenDobbs)和玛丽·安·斯坦克维茨女士(MaryAnnStankiewicz),感谢他们审阅本书初稿并协助本书的完成。

章节摘录

  第2章  艺术与观众  1.艺术教育需要美学  现在,艺术教育正经历着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这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发生变化的时期,而作为一个艺术教师也许比任何时候都觉得更有趣味,这个时期使人想到那则众所周知的中国谚语:时来运转。这种趣味来自于这样的事实:我们的艺术教育和整个世界都在迅速地变化着。其中的一些变化发生于我们的学校,一些发生于艺术世界本身,另一些则发生在我们更为宏大的文化之中。当然,这三种变化难以截然分开,因为学校和艺术都不可避免地反映着文化的变化。学校和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艺术传统主流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由一系列的运动和形式组成,并伴之以一种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倡导变化,锐意寻求新意和突变。在我们的艺术世界里,变化发生之迅速已经不再涉及问题的连续性,而是同时产生出多种运动与形式。过去曾有一种意识认为,艺术史就像一种潮流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至少可以作为参照物让人加以识别。现在,艺术史更像一块拼花图样,或者拼板玩具,五光十色、规模宏大,使人难以全面了解。我们曾经习得的认识艺术的传统方式越来越受到质疑。现实促使我们抛弃对于艺术的旧有期望、对于艺术史的旧有臆想,以及对于艺术美妙的旧有衡量标准。然而,在众多竞争性和激进的挑战当中,尚无特定的艺术理论获得广泛的接受。其结果是多种艺术理论同时成立,多种艺术运动同时并存。较新的理论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点,特别是在对于旧事物的批评方面。当然,这些理论都截然不同、各有特点。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种变化统称为“后现代主义”(Poshmod—emism),称这类理论为“后现代理论” (Postmod一emisfns)。  第二类变化在我们学校中时时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背景,这就要求教育内容与这种背景相呼应。对于美国学校中的人口统计情况人们是了如指掌,到了2000年,大约50%的学生要来自美国“少数民族群体”。美国新移民群体的数字还在迅速增长,并且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即在一个教室中学生们讲的是多种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正在成为多元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文化起源的差别受到广泛的尊重与扶植,归属于一个特定文化群体成为一种荣耀。有时,这种进程看起来发展缓慢,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最有意义的是,我们的社会已经把多元文化论(multiculuralism)确认为一种目标,认为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是更为理想的形式,因为它是民主和民族力量的体现。我们期望学校帮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并为其感到骄傲。我们还期望学校教授学生理解跨文化差别,使学生们能够并且愿意相互学习。不仅如此,有观点认为,理想的做法是超越国界。学生们应逐渐了解别国的文化与人民。这种论点既有实践性,又有理想性;实践性与和平和世界贸易有关,理想性涉及到人们的相互学习。如同上述简单概括一样,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多元文化论”。  在变化的类别中,我们还必须提及一种要求,它要求从群体中,但不是从少数民族群体获得平等对待。最为典型的是妇女、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群体。女士们发问,我们的艺术传统是否倡导尊重妇女、理解妇女呢?为什么传统艺术经典中提到的女性艺术家那样风毛麟角?在传统艺术中妇女的形象是什么呢?我们是否系统化地低估了有妇女大量参与的那类艺术,并把这些艺术贬低为工艺呢?譬如缝制被子一例。妇女在艺术中是否有不同的价值?主要是以社会为导向,还是以个人为导向的价值呢?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群体已经对于社会内容和艺术的功能提出了问题。美国参议院近来(1990年)就国家艺术基金的辨论已经涉及到判断艺术主题的审查制度和实质作用这类焦点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涉及到审美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与社会价值或宗教价值分离开来,以及艺术在多大程度上服务于社会事业等问题。暗含其内的问题是,妇女群体,或者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群体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代表一种不同的文化。如果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否需要某种特殊的文化背景知识呢?这类变化是多元文化论的一部分吗?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在~个国家的特定地区。有阿巴拉契亚山脉文化吗?有卡真人文化吗?有多少种文化和艺术形式在学校中可以明确表现出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又如何断定一种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呢?  依照我们的观点,上述变化对于今天艺术教育与美学两方面的主要问题均构成了必然产生的背景。这些变化证明了在美学包括在学校里教授美学方面渐增的兴趣。如此变化创造了撰写此类书的需要,因为这些变化使我们难以确定,如何看待、思考和讲授艺术的问题。仅举一例来看,多元文化论认为,我们应当倡导尊重不同文化本源的艺术传统。这就对以欧洲为中心的艺术传统经典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质疑。何为经典?它与文化及其政治的关系如何?艺术作品如何成为经典之作,它们是否该享有自身的地位?我们要把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降低或忽略到何种程度?在世界上所有其他艺术传统中我们要如何进行课程选择?我们将从这些传统中选择哪些例证?更加难以确定的是,在学校中真的可能进行跨文化理解吗?我们的学生对来自其他文化,而非自身文化的艺术应该理解多少?在文化背景方面,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哪种、提供多少信息?何时这将不再是艺术研究,而成为社会研究的一部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每位教师对于这类问题都很熟悉。    我们通常从提醒那已知的东西开始。它有助于我们集中对艺术作品的各种观点与看法。譬如,我们也许想起伦勃朗(Rembmndt)的肖像画、一座中世纪大教堂、一件日本浮世绘、杜尚的《喷泉)。我们要说,谈到这些作品我们相当确信,这些是艺术作品。它们显然是我们所指的“艺术作品”的范例。我们对什么是艺术作品的看法还有助于收集一些显然不能成为艺术作品的实例,如:草、香烟、一个管子扳手。那么就出现了最为有趣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实例中的什么方面,或就哪个实例出现了分歧。譬如说,我们也许不知道把印有这些字体(把一个短语摘成一幅绘画)的黑色油画布和那块相当普通的石头称作什么。从下述三种情形中,我们可以开始分辨出自己那无法言喻,但已存在的观点的轮廓。三种情形是:一、显然是艺术作品;二、显然不是艺术作品;三、我们难以确定。然后,我们可以想像出几种暂时性的定义试用一下,看看它们是否适用于明确的实例,以及难以明确定性的例证给它们造成什么麻烦。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处理难以定性例证方面取得某些进展,而不是建立一种包容一切的定义。  ……

图书封面


 美学与艺术教育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