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传(修订版)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213054389
作者:傅国涌
页数:404页

后记

从1981年到2002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中国现代作家丛书”已出了二十二种,素有口碑。如果不是因编辑之约,我不可能去写《金庸传》,虽然从小熟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但只是当作一种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而已。《明报》因为隔得太远,我那时并不了解。对于武侠小说家的金庸,老实说,我的兴趣并不大。十年前的盛夏,此书初版,金庸在杭州接受央视《新闻夜话》的专访,主持人将《北京日报》的一篇书评念给他听,称新版的《金庸传》说他“口才迟钝,作为老板他抠门,然后为人吝啬,狡诈、多计谋,商人似的斤斤计较,他身上有浓厚的大中国主义的情结,还有他对有权势的人是依附的”(其实这是书评的概括,书中没有这样简单地下结论,而是用材料说话)。他当场就不高兴地说:“我不推荐读,我不认识这个人,他也不认识我。”“不论什么,连篇谎话,我何必去看它?”因为传主的不高兴,此书一问世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一些争议,最大的争议是传主还活着,作者没有采访过传主。我的看法是,我写的是传记,不是报道,不一定要采访传主。传主是个公众人物,有大量的作品公开行世,有关他的记录、回忆、报道也不难搜集,只要我采用的材料是可信的,我下笔是客观、持平的,就无须理会传主的感受。我是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他,将他看作一个真实的人,是者是之,非者非之。由于掌握材料的有限,我对他生平的把握会有一些空白点,但传记本身就是可以剪裁、有所取舍的。我不曾与传主有过亲身接触,写作没有经过传主的同意,成稿后也没有给他看过,自始至终不受传主态度的任何影响。这是失,也是得,得至少多于失。我没有采取仰视的视角(在我之前,几乎所有的相关传记都仰视传主),更不想讨传主的欢心,传主是否认可,是否喜欢,跟我无关。我只想抱持严谨的态度,最大限度地恪守客观、中立,以平实的语言,将传主真实的人生、心路历程和毕生的事业写出来,并在他的命运遭遇中,写出一个时代的起起落落、波诡云谲。我之所以愿意写这本传记,最大的用意不是要为传主树碑立传,而是想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呈现他所栖身的时代,以一个具体个案窥见20 世纪中国曲曲弯弯的历史脉络。金庸生于1923 年,经历“五四”以后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局,却在民国教育环境中得到成长,小学、中学教育奠定了他的知识根底和精神气质。他也有幸进入“文人论政”典范的《大公报》,受到前辈报人的熏陶。1948 年以后定居香港,处北京、香港、台湾之间,一面守护着他喜爱的故国文化,一面热切地关注着时局动态。他自创《明报》,在数十年间指点国是,激扬文字,并以充满想象的武侠作品赢得广泛的读者群。他的命运遭遇,在每一重要历史关头的选择,都值得细细斟酌。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对大时代的回应,和大时代带给他的独特机遇,都是可以长久探讨的命题。金庸自谦只是个小人物,“不值得写传记,没什么大价值”。又说,“我虽然是小人物,但是我的生活非常复杂”,“我这一生经历极复杂,做过的活动很多,兴趣非常广泛,我相信有人能充分了解我而写一部有趣而真实的传记”。他一生的经历确实“极复杂”,在他的个人隐私中,无论涉及情感,还是涉及政治,往往都是外人很难知道的。他说,不愿意与大众分享自己内心的秘密,他认识的人很多,也不方便公开谈论。他在香港办报三十多年,他的政治态度,他在京、港、台之间的立场选择,他内心的复杂,这一切都是毋庸置疑的。他受到两岸政要的青睐也不是偶然的(比如,与他熟悉的郝明先生就清楚他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郝明原是中国社科院《新建设》杂志编辑,70 年代赴港,后移居纽约,曾将他们之间的渊源、纠葛亲口告诉范岱年先生)。好在我更关心作为公众人物的他,每个阶段他的表现都是世人能看到的。虽然他晚年的表现引来了许多非议,但我依然认定他在大是大非面前,至少就我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还是无亏的。钱穆先生曾对弟子辛意云教授说:“看历史要有能力从历史大事去把握,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在历史大事中的作为,以及对大事的影响,不能只看小事。”我想这就是“同情之理解”,对金庸同样要这样看。因为某种原因,我无法将他在一些历史大事中的表现如实写出来,这可能会影响读者对他的公允评价。此书初版十年来,我继续搜集有关的材料,其间有两次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访学,浏览了《明报月刊》、《明报》(缩微胶卷)、《明报周刊》等金庸手创的报刊,他的下属石贝女士等人的回忆也提供了许多新材料,他们对他的生活习惯、个性、口才等都有第一手的具体回忆。此次修订,我增添了大量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他一生的黄金时代(1959 年—1989 年)的内容,对于解读他生平的一些重大抉择能作出更具说服力的回答。对他早年在衢州中学,在《东南日报》、《时与潮》半月刊、《大公报》的学习、工作,也有许多新收获。另外,全书在篇幅上也有大增大删,删去的章节主要是他卖掉《明报》以后的晚年岁月,此时他享受盛名、鲜花和聚光灯,对时代已没有多少真正的影响,时代在他身上也少有印痕,虽然他始终是媒体关注的对象,对于传记来说却是无足轻重的。我不知道,十年后完成的修订本是否已真实地写出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命运,但我已尽力。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完全负责,请方家和读者朋友随时指正(我的电子信箱fgy2628@126.com)。感谢丁东老师和丁宁大姐,感谢金钟兄、董炯明兄、钱钢兄、蔡咏梅大姐及樊百华兄、陈远焕兄、余国明兄、应辉兄、巫少飞兄等师友为我提供的珍贵帮助,感谢老大公报人的后人王芝琛先生、许乃玲女士帮我复印内刊《大公园地》,如今王芝琛先生去世已有六年半。感谢百岁老人章克标先生为我答疑解难,他是传主初一时的数学老师,如今他去世已有五年半了。我还要感谢董晋之在港大给我的帮助,感谢浙江省档案馆、杭州市档案馆、衢州市档案馆、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感谢我的妻子曹丽蓉和儿子傅阳一直以来给我的爱与理解,这本书的初版和修订版之完成,离不开你们,我对此充满感恩,愿耶和华祝福你们。2012 年8 月21 日白马山上白马湖畔

作者简介

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媒体和大众的眼中的金庸都是神坛之上的金庸。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详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2003年本书初版问世后曾引起广泛关注。十年后推出的修订本,使用大量原始材料,增补了许多鲜活的细节,不仅可以理解金庸作为报人、作家和商人的一生,并透过这个人物的命运更深地认识二十世纪风云跌宕的大时代,看到两岸三地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变迁。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生逢乱世海宁袁花乱世求学第三章 初入报界第二篇 南下香港“南来白手少年行”“金庸”出世电影编剧第三篇 创立《明报》《明报》初创《明报》崛起查良镛社评明报集团字条治报第四篇 两岸三地台湾之行永远的故乡数十年来家园三次婚姻人生如棋第五篇 是耶非耶出售《明报》是耶非耶结束语 “金庸神话”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金庸传(修订版)》编辑推荐:有井水处有金庸:他的人生比小说更精彩!历经十年增删,再现金庸传奇!华文世界武侠小说巨匠,迄今最可靠最完整的金庸传!深入挖掘一手材料 + 独家调用原始档案 = 十年修订版!讲述一代报人的家国天下,揭秘金庸小说的江湖风云!

内容概要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最近十几年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企业史、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等。
著有《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等,编有《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追寻律师的传统》等。

章节摘录

金庸与徐志摩1937年日寇入侵,良镛的母亲徐禄在逃难途中撒手人寰。等到抗战胜利,他返回家乡时,舅父徐申如也已在1944年3月去世。在杭州《东南日报》工作期间,他读了徐志摩的《西湖记》和一些新诗,深为表兄的才华所倾倒。“我的母亲是徐志摩的姑妈,他是我的表兄。他死得很早,我和他接触不多,但印象深刻。我读过他的新诗,看过他的散文,都是很优美的,对我教益很深。”在《书剑恩仇录》中儒雅的陈家洛身上,隐约可以找到徐志摩的影子。   金庸对记者说,“海宁地方小,大家都是亲戚,我叫徐志摩、蒋复璁做表哥。陈从周是我的亲戚,我比他高一辈,他叫徐志摩做表叔。王国维的弟弟王哲安先生做过我的老师。”金庸的围棋人生金庸是个“极为内向的人,不喜应酬、不善辞令,下围棋是他最大的兴趣,无人对弈时甚至自己和自己下棋”。自30年代初执棋子以来,金庸对围棋的兴趣终身不减。那时,江浙一带围棋之风很盛,“每一家比较大的茶馆里总有人在下棋,中学、大学的学生宿舍中经常有一堆堆的人围着看棋”。他的家乡海宁是围棋之乡,清代曾出过棋圣范西屏、施定庵。旧时他家有一小轩,是他祖父与客人弈棋处,挂了一副对联:“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他小时候看了不解其意。他读中学时正值抗日战争,烽火连天,课余常和同学下棋。他转学到衢州中学,就带了围棋。据说到重庆考大学时,一天考化学,他和两个同学在茶馆歇息,偶与茶客摆下围棋,由他下场,两位同学观战,一回过神,开考已半小时,匆忙赶到考场,幸亏监考老师网开一面,破例准许进场。说他是个棋迷并不过分。在《大公报》《新晚报》工作时,金庸常和梁羽生、聂绀弩等下围棋,还写过《围棋杂谈》等“棋话”:围棋是比象棋复杂得多的智力游戏。象棋三十二子愈下愈少, 围棋三百六十一格却是愈下愈多,到中盘时头绪纷繁,牵一发而动全身,四面八方,几百只棋子每一只都有关联,复杂之极。在我所认识的人中,凡是学会围棋而下了一两年之后,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废寝忘食地喜爱。古人称它为“木野狐”,因为棋盘木制,它就像一只狐狸精那么缠人。我在《碧血剑》那部武侠小说中写木桑道人沉迷于棋,千方百计地找寻棋友,生活中确是有这种人的。在他笔下,棋如人生,人生如棋。他对围棋的酷爱流露在他的武侠小说中,从《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都有关于围棋的描写,“常有人问起我下围棋的种种来。就直接的影响和关系而言,下围棋推理的过程和创作武侠小说的组织、结构是很密切的。推敲之间,变化太大,耗时过久,这种艺术也就渐渐不时兴了。……但是围棋的训练对我却有另外的启示。其一是‘变’,沈君山先生曾告诉我:目前的电脑还不能处理围棋中所包含的广多变数。这使我想起佛家道家都曾揭示过的:人世之变化多端,周流不居。其二是‘慢’,这和当前西方文明社会中的人生态度是相冲突的,慢的妙处在于沉思和品味。如果围棋能在西方社会里成为普遍的娱乐,可能会帮助许多人更深刻地体悟人生”。金庸以棋写人、喻人,喻人生百态、人心百态,发挥得淋漓尽致。《天龙八部》中的“珍珑棋局”,不同的人在这个棋局面前,面对的都是自身的命运。平生嗜棋如命的范百龄凝视棋局,眼前一黑,喷出一大口、一大口的鲜血。一心重温王朝旧梦的慕容复对棋局凝思已久,左冲右突,始终杀不出重围,心中越来越焦急,拔剑便往颈中刎去。以大理国皇子之尊落魄江湖的“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看着看着,隐伏在心底的自尽念头又冒了上来。只有心无旁骛、四大皆空的少林寺小和尚虚竹——一上来便闭了眼乱下一子,以至自己杀了一大块白子,大违根本棋理,任何稍懂弈理之人,都决不会去下这一着。那等于是提剑自刎、横刀自杀。岂知他闭目落子而杀了自己一大块白棋后,局面顿呈开朗,黑棋虽然大占优势,白棋却已有回旋的余地,不再像以前这般缚手缚脚,顾此失彼。……若不是虚竹闭上眼睛、随手瞎摆而下出这着大笨棋来,只怕再过一千年,这个“珍珑”也没人能解得开。在《明报》社评中,围棋也会成为主题。1968 年6 月30 日的社评《林海峰获本因坊荣衔》说:“前几年大陆也颇为重视围棋,大陆的青年高手陈祖德已可和日本第一流的九段棋手一较高下。本来发展下去,以我国人本质之优势,未始不能全面盖过日本。但‘文化大革命’一来,任何文化都给革了命,围棋当无例外。陈祖德、吴淞笙等人近况不知若何,北望神州,不胜怅惘。”1971年3月9日,他在《围棋和中共的战略》社评中说,围棋中包含了许多中国人处世和斗争的哲理,研究围棋以了解中国人的斗争方式也是路径之一。中国历史上,谢安、梁武帝、曾国藩、吴佩孚等既懂战略,又喜围棋,中共会下围棋的将军有陈毅,国民党方面有周至柔。毛、蒋都不下棋。1973年8月26日,他发表社评《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从围棋国手陈祖德在日本连战皆败说起,“文革”期间,不仅陈的棋力退步了,“这些年来,中国围棋界没有出新的人才。其他各界也很少”。金庸曾拜围棋大师林海峰的高徒王立诚为师,也跟聂卫平等人学过棋,媒体报道过“聂棋圣”在他家吃螃蟹破纪录的事。1993 年3 月19 日,金庸第三次成为中南海的座上客,丁关根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他,特地请聂卫平作陪。席间丁关根问聂卫平:“你有几个围棋弟子?”聂答:“最好的弟子是马晓春,但真正拜过师的只有查先生一位。”丁说:“你怎么叫徒弟为查先生?”聂回答:“我崇拜查先生的小说,他的年纪又比我大得多,我们是两头大。”丁关根又问:“查先生的围棋在香港是不是最好的?”聂沉吟半晌,才说:“在香港知名人士中第一。”众人大笑,金庸却说:“即使在香港知名人士之中,我的围棋也绝非第一。”台湾《围棋》杂志给了金庸“香港棋坛闻人”的称号,也有人说是香港作家司马长风首先提出来的。倪匡对这称呼大大赞赏,因为这表明名字倒是众所知闻,棋力之低,却也可想而知。这也是他的自嘲。《明报》编辑部也有许多人爱下围棋,订阅了一些日本的围棋杂志。胡菊人和金庸就是棋友,二人棋力不相上下。金庸自称是“冲动派”,下棋可以大胜,更常大败;而菊人是“稳健派”,败而不溃。金庸爱围棋,“尤其他的长子逝世后,他对围棋的喜爱,迹近疯狂”。本来金庸每天晚上都要回报社写社评,一下起围棋来,他连社评都不写了,交由徐东滨执笔,有时潘粤生也会代劳。1982年,陈祖德到香港治病,金庸专门请他到自己家里休养,一住半年多。金庸把罗建文也请到家里。“每天两人各教我一盘棋,都是开始让八子。从让八子开始,以后让七子、六子、五子地进步起来,直到陈祖德先生病势有所改善离港回沪,那时开始让四子了。之后,我又请了聂卫平、王立诚、林海峰、吴清源诸位老师指点。当时围棋界的朋友们开玩笑说:‘木谷实众弟子围棋段数最多,查良镛众师傅围棋段数最多。’……起初我只是和人对弈,弈理完全不懂,直到一众好师傅时时教导棋理,懂得多了,定式、手筋等也记了不少,水准自然提高了些。其实我的棋还是臭棋,和高手对弈,自己摆上四个黑子再说(请对方让四子)。”金庸与沈君山、余英时、牟宗三等人结交,都是通过围棋。他们几个人中,沈君山的棋最好,沈君山让金庸三子,让余英时两子。牟宗三就比他们两个差一点,但棋瘾很大,金庸请牟星期天来下棋,牟一定来的。余英时跟他下过一盘棋,余输了。不过金庸一直认为余的棋比他好,只是一开头不小心让他占了上风,没有办法转,这盘棋才输了的。林海峰、陈祖德、郝克强都教过他棋,而且友谊甚笃。有几位日本朋友,言语不通,只能用汉字笔谈,却因为下棋成了朋友。欧阳碧记得1986年或1987年第一次上山顶道一号的查家别墅做客,金庸听说她会连五子儿,就把她带到客厅的另一边,端出一具木墩子一般的围棋盘,两盒烧瓷的黑白棋子,跟她下了起来。下围棋的一般不屑于玩连五子儿,他们那天下了三盘,结果被欧阳碧赢了两盘。两个女儿和阿May听说她赢了,都过来叽叽喳喳地吵着要跟她杀一盘,她们轮流跟她下,最后查传讷终于把她赢了。在他家中大厅的醒目之处挂着日本棋院颁发的围棋段数证明书,是金庸从日本带回来的,据说段数是一段。有一次倪匡在他家当着温瑞安等人的面说:“足拿了段级呢!还不是几个人自己封的,我看他棋艺也不怎么!”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他的是业余六段,“在他的书房里,悬挂着由李梦华签名的围棋段位证书”。1964 年4 月金庸到东京,就让当地朋友陪他去买些日文的围棋书。他家中不仅收藏有大量关于围棋的书,而且搜罗了各类名贵的棋盘、棋子,棋子有天然石、贝壳、烧瓷的,有日式、中式。倪匡一次在百货公司看到一副棋子,白子用水晶制,黑子用墨晶制,华贵无比,建议金庸去买,结果他动作慢了,想起去买,被人买走了,多年引以为憾。金庸搬到山顶道的别墅时,倪匡去参观新居,他拿出一个新买的木棋盘,是一株千年老树原块木头制成的。他问倪匡:“猜猜看,买来多少钱?”倪匡暗想,你查良镛问我价钱,那就估高一点吧!“一万块!”金庸提醒:“喂!是从日本买回来的呀!”“那么——三万块!”金庸摇了摇头:“倪匡,怎么你这么不识货?这是珍品,在日本店里看到,要买下来,老板不肯,后来托人去求情,才勉强答应卖给我。”他一本正经地说,并竖起十根指头,原来是十万元。他把木棋盘抱得紧紧的,生怕它溜走似的。倪匡只有感叹。金庸沉迷于黑白子的世界,不惜花钱、花时间,有人批评他“过分浪费”,他置之不理。他对推广围棋也很热心,出钱、出力。80 年代,他在尖沙嘴金马伦道买了一层楼,作为香港围棋会的会址,每个月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元租金。其间他向围棋会的几位高手学艺,围棋会经常举办比赛,他都会去颁奖。后来,他与会中一位高手因围棋会的事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收回了房子,不再租给围棋会。1983 年8 月28 日晚上,金庸在台湾“清华大学”说:“人生其实很复杂,命运跟遭遇千变万化,如果照一定的模式去描写的话,就太将人生简单化了。围棋有定式,几位大宗师都是老一辈老师照定式教出来的,而人生没有定式。”那天,林海峰也在。金庸说:“今天林老师讲围棋,就说下棋时感到一种矛盾,不知道是弃子好,还是把它救出来好,本身不太统一。”在他心目中,林海峰是一代宗师的风度,初次见面,林海峰话也不讲,他和妻子都很佩服,很欣赏。棋高不高是另一回事,关键是林海峰个性很好,刚毅木讷。金庸和沈君山一致认为就是郭靖的写照。以前他认为生活中并无这样一个人,那只是他想象中的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英雄。“当然林老师主要是在围棋上的贡献,下围棋的人品也有好有坏,我跟他接近总觉得他话也不太讲,但是很忠厚很实在,在某一方面修养很高。”1966 年4 月15 日,《明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林海峰与高川格对决的棋局,当时林八段,对手是十段。金庸常常对沈君山说,他写了郭靖这个拙实的人物,称为侠之大者,十余年来,在实际世界里并没有碰到过,竟在林海峰的身上看到了郭靖的影子。不过他最仰慕的棋手还是吴清源。某夜闲谈,一位朋友忽然问金庸:“古今中外,你最佩服的人是准?”他冲口而出:“古人是范蠡、张良、岳飞。今人是吴清源、邓小平。”他说,这纯粹是个人喜好,自幼就对范蠡和吴清源这两人感到一份亲切。今人他最服吴清源,是因为他喜爱围棋,对其不世出的天才充满景仰之情。他认为在两千年的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以与其比肩, 其毕生所求不是胜负,而是人生的境界。吴清源常说,下棋要有平常心,心平气和,不以为意,境界方高,下出来的棋境界也就高了。“然我辈平常人又怎做得到?”四卷本的《吴清源打棋全集》是金庸常常学习的,日本围棋高手小松英树随同教他围棋的老师王立诚到他家做客,向他借棋书研究,选中了这套书,发现他在棋书上画了不少红蓝标志。王老师夸他钻研用功,只是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吴老师输了的棋你大都没有打?”他回答:“因为我敬仰吴先生,打他大获全胜的棋谱时兴高采烈,分享他胜利的喜悦,对他只赢一目半目的棋局就不怎么有兴致了。至于他的输局,我通常不去复局,打这种谱时未免闷闷不乐。”其实,他知道即使那些负局之中同样有精妙之着。金庸与梁羽生晚年几次见面,下棋几乎成为必有的项目。1994 年1 月悉尼作家节时,他们已十年不见,难得的会面,两位古稀老人最有兴趣的就是下棋,一下两个小时,直到疲乏,有些头晕了才作罢。1999 年春节期间,梁羽生回香港探亲,他们在跑马地的“雅谷”聚餐,饭后本来也约好下棋,因那天他感冒,感到身体不适,只好作罢。金庸向许多围棋高手拜师学棋,梁羽生下不过他了,但每次对弈还是缠得不死不活。在悉尼梁家,梁羽生拿出一副很破旧的棋子,开心地说:“这是你送给我的旧棋,一直要陪我到老死了。”几本清代的棋书《弈理指归》(施定庵)、《桃花泉弈谱》(范西屏)也是金庸送的。2009 年初,梁羽生去世前夕,他们最后一次通话,电话里梁的声音很响亮:“金庸,是小查吗?好,好,你到雪梨(悉尼)来我家吃饭,吃饭后我们下两盘棋,你不要让我,我输好了,没有关系……身体还好,还好……好,你也保重,保重……”想不到没几天梁羽生就离世了,金庸原本还打算春节后去澳洲,跟相交六十年的老友下两盘棋,再送几套棋书给他。


 金庸传(修订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这是读过的有关金庸的第三本传记,说是第三本,其实是之前读过的原作者的修订版,另外一本是冷夏的。第一本买于高中时代,对武侠大师金庸虽有兴趣,但他的传记却读来生硬,总是难以一气呵成地读下去,时隔多年之后,看到了冷夏的《金庸传》,这本传记的文字就易读地多,加之多年后的心绪已自不同,总算是一口气将之读了下去,冷夏的这本传记,还是很亲民,令我很喜欢的。如今,看到了傅国涌修订版的《金庸传》,便抑制不住那股欲望,便从头至尾认真初读了一遍。读此书之前,给我很深印象的是封面上的宣传语,“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说更精彩”,这也是此书的一个主旋律,精彩的人生,不管是否客观,但对于大多读者来说,金庸是个神话,他的人生自然也是一个传奇,一个精彩的故事。据作者在后记当中所说,本次修订补充了大量的资料,也没有刻意迎合金庸的喜好,客观度自然还是较高的。总的看下来,传记以时间为轴,叙述了金庸从出生至晚年的一系列事件,他的童年,他的学生时代,他初入社会参加工作,他开始创业并以写武侠小说为副业,他事业的兴起,他随后的一系列公众活动,直到他最后退隐后的生活状态,期间也以一些特别的章节总括他的婚姻与兴趣爱好等,视角不可谓不全位。金庸以武侠小说被这个时代的世人所熟知,但创作武侠毕竟只是他人生很小的一个部分,就他自己也视之为副业,他的精力,可以说主要还是投在了办报纸上,他的《明报》从最初的艰辛到后来成为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报,并拥有者庞大的“明报王国”,他是文人致富的一个典范。突然想到,当今80后的青年人中,同样有着“文人致富”的例子,例如韩寒与郭敬明,以写小说出道,渐渐地涉及其他领域,如今均做起导演。昔日的金庸,除了做报纸编辑,也做过编剧,做过导演。但金庸毕竟是大家,他的作品,虽然是通俗的武侠小说,却是第一流的小说,正是他武侠小说的出现,武侠才有了“雅俗共赏”的待遇;他的企业,自然更是风风火火,他多次与各方高层接触,均显示了他特殊的名望与地位。神话之名,并不为过。晚年的金庸,依然想弥补年轻时学位不高的遗憾,攻读剑桥的博士学位,很好地给世人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一课。读传记,一来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钦佩的人物,二来自然也需从中学习他们高贵稀缺的精神品质。金庸喜好自由,不喜欢被人管束,所以后来离开了束缚其自身潜力的单位,逆流直上,勇敢创业,当时办报艰难重重,他却依然不惧挑战,凭借其特有的才能与优势度过难关,使《明报》得以幸存并壮大起来,之后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办报方针与理念不动摇,即使受到一生当中最大的危机也不屈不挠,这份傲骨更令人深深叹服。他管理才能自成一格,善于发现人才,任人唯用,用人不疑,字条治报,对下属离去的态度等方面,都显示着他的成功不是毫无来由。当然人无完人,他在钱上的小气,以及他的婚姻方面的失败,包括后来对各界负面评论的在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光环之下的金庸。如同先前阅读冷夏的《金庸传》一样,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我,在读到金庸参与改革香港基本法时,此一部分读的不明不白,包括其后有各界人士指出后来金庸的社评导向也变得有些迎合当局的政治主导,这些部分自己都不是太能明白,也许,自己也是个性使然吧,一直一来对政治都是知之甚少,也没有了解的冲动。“文人论证”,自己只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欣赏其的成就,但从来没有想过朝着这方面努力,最多也是了解一下便浅尝辄止,更多的,欣赏金庸作品里语言的魅力,写法的多变,以及对现实人性的揭露。最后一个章节里,后面的那两段话,读来不免伤感,读到这里,这本传记也就到了尾声,金庸一生的成就也基本告一段落,如今的他自然是安享晚年,可正如书中所说,“滚滚红尘,转眼成空,是耶非耶,天下后世,自有公论。无论多么辉煌,多么耀眼,天亮了,星星终将隐去,千千万万平凡的心灵,又将开始一天新的生活,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终将落幕。”同样,也很喜欢他打算留在他墓碑上的文字,“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所喜欢。”因为,我才是我喜欢的金庸。
  •     央视科教频道《大家》栏目曾经采访过金庸。出了一本金庸传记的书,比网上的视屏内容要丰富,书名《金庸传——书写侠义,笔战江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出处、内容应该比较可靠。傅国涌《金庸传》描写太过细腻,反而不真实。而傅国涌也没有说他采访过金庸本人、朋友,以及与金庸相识的人。可叹查良镛先生一生经历如此丰富,却没有一本可观的传记。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有Romain Rolland为他写下的《托尔斯泰传》,而当下为金庸作传作者的水平,与其身份实在不相称。
  •     话说这个查博士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一的金庸。金庸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查家祖上富裕人才辈出,后因为清末文字狱而日渐衰败,到了金庸这辈的时候,却是由着小康生活变成了破屋残瓦,当年富裕人丁兴旺在文革中被破坏怡尽。而此时的查博士在外漂泊,从此望家伤心,思乡情节分外深,为了不吐不快,于是我们所常见的金庸武侠中便常常有着他故乡的影子。话说射雕英雄传中开头第一句便是: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这个钱塘江,可正是我们查博士的老家呢。查(茶)博士这个名字响彻国际新闻界和国内总编工人之中,为人所乐道,那么金庸为什么会被称为查(茶)博士呢?说来也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国际只知道他姓查,却不知道这个CHA实际上要读成ZHA.而金庸本人平时话不多,对他一手带出了的明报工作的同事个个敬若上宾,因而也就随大家的笑称自己为查先生了。虽然金庸不善言辞,喜欢以笔代口,写字条,但他对新闻写作与批论的技巧,对采编人员专业的尊重与宽容,都是为人所学习的。少时的金庸在海宁平静的度过了飘逸着书香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但后来日军侵华嘉兴沦陷,住宅被毁,母亲和弟弟亦在战争中死亡。金庸跟着老师开始了千里的流亡,好学的金庸跟随着老师同学来到了碧湖开始了新的学习,并和两个朋友一起编写了他人生的第一本书《献给投考初中者》,这个金庸出版的第一本畅销书,也为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他成为人们熟知的金庸之前,他还有这另外几个笔名,如: 查理、姚馥兰、林欢等。其中查理是老师为他起的,当年的查良镛凭着犀利的文笔,赢得了有着几十万读者的东南日报主编陈向平先生的赞赏。在陈先生的建议下,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少年在战火纷飞前途渺茫的时刻写发表了多篇文章,让少年的习作得以幸存下来也为金庸进入东南日报社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查良镛的最初的愿望是当外交官,可惜“根不红苗不正”很难入选,于是他只能安心的回到报社工作。也幸而如此,让我们看到了查良镛变成了我们喜爱的金庸。金庸选本是写社评的,后来为了帮报业朋友招揽读者解燃眉之急便开始写武侠小说。小说一直连载,为他赢得很多的粉丝和支持者更为了后来为了《明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时局变动和机缘巧合,金庸先生开始了他的办报事业,创办了自己的报纸《明报》,为了报纸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往往一本小说还为写完,另一本小说又开始了。最初不被人们看好的明报从娱乐小报成长成为香港举足轻重的大报,十几年的努力正是金庸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成就来的。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本小说鹿鼎记,金庸一共写了十五本武侠小说。其中十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四部中短篇。他的书名更是最为了一副对联为人津津乐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正所谓始于书剑飘零指点江山,终于逐鹿问鼎。始于残缺的英雄,终于完美的流氓。成长起来的明报再也不用我们的查博士辛苦的写连载了,于是他开始修订小说出版,最后封笔……晚年的茶博士可算是风光无限了,取了一个小大好多的女子,然后各地走走,并决定隐退。于是,武林中渐渐开始流传了他的传说……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自己读过的第二本关于金庸先生的传记。总的来说,金庸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博览群书使其在一生中无论是初中时期的爱丽丝游记抑或是作为报人作为评论家所具有的独到眼光再或是成就其名的武侠小说家,好学与聪慧无疑是金庸给自己最深刻的印象。而其丰富的阅历,也让小说称为其情感表达与寄托的载体。武侠小说人,评论家/报人,政客,商人,再婚...无论好与坏都是那样的真实。一句话,金庸是个传奇
  •     很有内容的一本书,金庸本身就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作者通过描绘他的生活历程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背景,我认为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略微有些失望的是,关于武侠小说的部分简略了些,不过也许那些小说在金庸的生活中就占了这么大的比例吧。金庸是个才子,不过才高而学识略浅,所以他是个文化人,是个商人,是个新闻人,但不是学者。不过,学者就写不出天龙八部了,有得有失吧。又有欲望把看过不知道多少遍的金庸全集翻出来再看一遍了,估计体会会有所不同。
  •     金庸真能写,特别能写,太能写了
  •     听说不错,在看,希望了解一下。
  •     图书质量很好,内容较为丰富,没看过初版,不知道改进了多少。
  •     要了解作为武侠小说家的金庸,更要了解作为办报人和社会活动家的金庸。
  •     查良镛,更以武侠作家“金庸”的称号风靡华人世界,实际上金庸多金而不庸,年少时颠破流离,对于书籍和围棋的挚爱没有变过。因为工作缘故去了香港,没想到此后一直在香港定居,某种程度而言,香港成就了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香港远比大陆自由、稳定,有保障,也能让他得以从事喜爱的新闻工作,发表社评,为港人和国人代言。虽然洞悉世事,尊崇范蠡和张学良,也有很深的隐士情结,但“入世”终究是个更现实的选择。作为丈夫的他觉得自己不合格,作为老板的他强势而精明,唯才是用,胡菊人,雷伟坡,董桥这些文化精英的存在使得明报集团成为政商界及文化界的必须参考,也因此成就金庸成为“文人办报成功”的典型。
  •     作者花了不少功夫收集整理资料,涵盖甚为全面。观点不多,略显堆砌。
  •     金庸先生可能更看重自己的报人身份 我们却不这样想 还是觉得作家金庸才是真的金庸
  •     或许,这是最终留世的金庸传记,不管金庸本人是否乐意。
  •     《金庸传》内容详实,语言通俗易懂,对全面了解金庸,颇有帮助。
  •     报业巨子的49年传媒工作经验,给予我一个将要报考新闻系研究生的人无限抑郁。原来,所谓的“新闻自由”,不光要问政府要求,还得从老板处争取……
  •     写得挺全面,值得购买。
  •     写得一般般
  •     知道了金庸的豪华大书房
  •     很早读过,可以了解到金大侠为何能成为新派武侠宗师。
  •     这本传记客观全面详细地描绘了传主,行文流畅,读来饶有兴味,我评它最高级:五星!
  •     看完之后再说金庸先生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有点屈才了
  •     傅先生用大量的真材实料从平视的角度展现了一个作为自然人的金庸
  •     详尽,殷实,资料全面。只是太多政治主张在里面,这个导向好迎合
  •     看过阿里巴巴的传记再看这本书,此书简直是良心巨作,让人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查良镛
  •     一个乏味的人写一个有趣的人,就成了一本平庸的传记。资料还行。
  •     跟着全书走完了金庸前80年的传奇人生路。没读本书之前,或许金庸给人的标签只有“武侠” ,而忘了明报创始人这个最重要的角色,更不知道他这八十多年来的传奇故事。政商文三界来去自如,放眼我朝,当真是一人而已
  •     中肯,翔实,不失生动。
  •     华人皆知大侠金庸,几人能知报人查良镛
  •     非常的公正,五星推荐
  •     #抽丝#资料汇总。金庸凭武侠小说为世人熟知,但晚年演讲授课又不涉及,专讲历史。在大陆学者面前,他执意想证明点什么,看着蛮凄凉的。
  •     意气风发…才华横溢…
  •     这不仅是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的发展历程。金庸先生小时候的经历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战乱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灾难。后来机缘巧合被派到香港分社,从而就在香港,与家人天各一方。与友人白手起家创建明报,让当时的社会了解世人所不知的一面,虽然主张中立,但最后通过个人价值观阐述所见所闻
  •     大学的图书馆,把所有他的书都读了一遍。“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     “我觉得人生永远美满似乎都不太可能,就算最后圆满,茫然的感觉也在所难免,一切目的都达到了,还是很空虚的。”
  •     了解了大师的生活,看小说的背景和人物有了新的认识
  •     读完
  •     内容暂时还没看,包装也还没拆呢
  •     据说是金庸本人很不喜欢的一部传记。写的很客观,没有为尊者讳,没有跪舔。让我了解金庸作为武侠小说家之外的事情。作为报人,他有自己的主张;作为老板,他其实跟其他黑心老板没什么两样;作为男人,他也会犯生活作风问题。他是人,不是神,挺好。
  •     此前看过国涌先生的一本书,是关于民国人物的,中中之作吧,古人云:盖棺定论!金庸还在世,就为其做传,可以说主要是因为他的赫赫大名……
  •     大概了解了金庸的人生经历
  •     在华为阅读上看的书,看到一半说要收费,你说气不气人?不过看到金庸离开大公报了,先欠着吧,以后有机缘再读吧。总体来说金庸还是很牛逼的,家世对他的影响也很大,很好学,很爱读书,他成为最牛逼的武侠小说作者不是偶然的。而且确确实实是比常人付出的要多一些。人生的经历也非常丰富,非常值得认真研读的一个历史人物。不错的一本书,待我情绪到了,届时买一本再重新细读一遍吧。
  •     前头有点啰嗦,到了第13章起开始抖露出金大侠的私心私欲左右逢源。不过都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只不过他被关注就成了现象。
  •     或许没有得到金庸授权是最大的遗憾。
  •     整本书都在描述作为成功报人的查良镛,倒数第二章开始写老来昏聩的金庸教授。后记提及金庸在访谈中对此传的反应——虽然金庸不喜欢,我也要给五星。
  •     小学的时候慕名而读
  •     当代史,新闻史,知识分子史,武侠文学史。简练有法,平正通达。金庸爱读《通鉴》,而这本传记读来也颇有读《通鉴》的感觉。
  •     很真实,不错,值得推荐
  •     武侠只是查良镛先生的一部分而已。本书资料翔实,可以了解从明报退休前査先生的一个基本面貌
  •     还可以,老爷子的平生介绍的很清楚。不过意识形态上还是红色印记很明显。
  •     首先觉得作者文笔很赞,全文言辞优美,引证据典,一气呵成,然后决定把金庸先生的小说原著看一遍,否则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     真是传奇的一生
  •     金庸少年的外交官梦想,创办的明报,作为制定香港基本法的委员,这些都会随风而逝,但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煌煌十四部著作将永远流传,光照中国文学史,其中几部一定会成为经典
  •     可以作为全面了解金庸的一本书,对金庸与《明报》的叙述较之武侠小说更丰富。
  •     讲诉金庸的一生还是比较完整的
  •     落拓少年载酒行,稗官野史负狂名。 千古文人侠客梦,亦文亦侠查良镛。
  •     金大侠的私生活还是挺乱的,查少侠受此影响自杀了。
  •     基本没有怎么提武侠,毕竟真实的人生已经波澜壮阔了,更多的是和文化传媒报业相关的内容,也是从侧面正儿八经的了解金庸先生了!
  •     颇有些冷眼旁观的感觉。或许正是“冷眼旁观”才能洞彻沧海巨变下人性的幽微曲折。平心而论,金庸的一生并非风流潇洒的一生,但算得上诚实正直的一生。
  •     太过正统,有失偏颇。
  •     缺乏传主直接提供的材料,难免美中不足。
  •     周读打卡●《金庸传》
  •     傅老师早期的作品,内容可以与冷夏的《文坛侠圣》对照,少了八卦,多了思考,论述部分春秋笔法,读得出很多画外音
  •     金大侠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报人,小说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