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自我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5774446
作者:大卫·伊格曼
页数:242页

作者简介

《隐藏的自我:大脑的秘密生活》介绍了如果意识——你所认为的自己——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那水下的部分又是什么?在这本才华横溢而又极富争议的书中,著名神经学家大卫·伊格曼通过深入探索潜意识大脑,揭示了许多惊人的谜题:为什么在你意识到前方有危险之前,你的脚已经踩上了刹车?为什么谎言重复千遍就会成为真理?酒后吐真言是否可信?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发生婚外恋?为什么我们无法保守秘密?存在真正的自我吗?尤利西斯和次贷危机有何关系……通过对大脑损伤、不忠、约会、毒品、美貌、联觉、刑法、人工智能和错觉等主题的探讨,《隐藏的自我:大脑的秘密生活》深刻揭示了思维的本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脑中有另一个人
神奇的魔术
人类的放逐,通往新世界
内部世界初瞥
我、自我和冰山
第二章 感觉的见证:体验到底是什么?
分析体验
睁开双眼
岩壁怎么在动?
学会看见
让大脑看见
来自内部的信号
活在过去
第三章 思维的鸿沟
赢球的秘诀
如何分辨小鸡的性别
判断一下你有没有种族歧视
我有多爱你?要看你的姓名
无意识地激起脑中的记忆
准确的预感
能赢球的机器人
快速而高效的脑:固化技能
第四章 思维的疆域
局境:薄片上的生活
进化的脑:将优秀的程序写进DNA
她美得摄人心魄,让人无法自拔
出轨是基因导致的吗?
第五章 由竞争对手组成的团队
哪位才是真正的梅尔·吉布森?
多个自我
思维的民主
两党制:理性和情绪性
杀人和数学
为什么你会愿意与魔鬼交易
与未来的自己做交易
多令心痛
不停的创新
稳健的多党体系
维护统一:脑民主共和国的内战
合众为一
为何要有意识?
多重
什么时候才会有聪明的机器人
第六章 为什么究责不可取
校园枪手引发的思考
改变脑,改变人:突然产生的恋童癖、商店扒手和赌徒
你的未来取决于你的过去
自由意志悬而未决
从究责转向生物
过错的界定:为什么究责是错误
我们应当怎么做?具有前瞻性、与脑相协调的司法系
前额叶健身
人人平等的神话
基于可改变性的判罚
第七章 告别王权
从放逐到民主
认识你自己
由物理构件组成,这意味着什么,又不意味什么
从护照的颜色到涌现特性
附录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内容概要

大卫·伊格曼,贝勒医学院神经医学博士后,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他是饱读文艺作品、诗人气质浓郁的科学家,在美国多家报纸开有专栏。 《生命的清单》酝酿了7年,集中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心灵的洞见,甫一推出即惊艳英美图书界。目前已经售出22国版权,并且被改编成歌剧,2009年9月在悉尼歌剧院上演,这在当代文学作品改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评论界认为,《生命的清单》有着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埃柯的智慧小品一样的奇趣,既轻灵又深沉,值得人们反复品读。 伊格曼的来世景象绝对颠覆你以往从任何“导师”和“经典”中获得的印象和安慰。他创见性地就圣行与长生设置了新的基准,为人们找到了一个绝对不同的、戏讽的、新奇的来生世界。 读过它,你一定会觉得吃惊、纳闷,并且或多或少打乱人生的步伐。它的锐利和刻薄让你重新思考和打量世界,它的智慧和温暖也会让你更加勇敢地继续以后的生活。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醒着的梦,来世只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并写照今生。


 隐藏的自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读完《隐藏的自我》,第一个印象是它“危险”。为何冒出这么个印象?因为首先,它一点也不符合我们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通常理解。书里说:“在你的心智中发生的一切几乎都不受你的意识控制。”甚至奉劝你信赖直觉:“没有直觉,人们作的决定就好不到哪去。”这还不够,作者甚至跟你畅谈怎样用脑的生物学知识去改造司法实践!但毕竟看在作者是一位老练的神经科学家份上,加之书的内容十分风趣和富有吸引力,我把全本书读完了。对于我们的脑怎样导致我们的意识和行为这个本行问题,作者大卫•伊格曼的思考虽有时惊世骇俗,却是极为犀利的。对我冲击最大的是书中这样一个见解:意识几乎是孤独的,跟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之间仅存在极有限的一些联络,除此之外,产生意识的脑中枢就自己做自己的功课。这个叫人想起来很不好受的见解,同样符合脑研究中观察到的大量事实。以视觉而言,即使我们看到的熊脑袋图片没有露出熊耳朵,我们还是以为看到了有耳朵的熊;而且顶枕叶脑损伤患者心目中的熊耳朵比正常人的小。意识的中枢在自说自话,稍微过头一点就陷入精神病。《隐藏的自我》作者坚决认为每个人都有幻觉,只是这方面的病人更容易信以为真罢了。尽管我本人很难接受作者的“反文化”观点,但是得承认,作者的观点无一不是有大量的实验心理学、神经—精神医学、实验神经科学的观察结果予以支持。在感知觉的神经科学家眼里,外界刺激与脑内兴奋活动的关系完全不是实物和镜影的关系。人看到一个月亮,怎样又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月亮,至今仍然是个谜。在被作者讲的实验脑科学事实所折服的同时,我再次忍不住要对读者大喊:“必须小心!”我们不要轻易被作者博古通今的侃侃而谈所转移,把他的修辞当做牢靠的论断,不要把自己独立的判断随便就交给作者。还有件事我想不只是我的文化排斥心理在起作用:说男女间的吸引主要就是生殖本能在驱动人靠近更容易繁殖的性对象,或许是对爱情作了过多的简化。至少在我看来,把人类设想为只比其他哺乳动物稍微多了一点点理性,似乎遗漏了太多东西。我想至少人类关于伴侣所记忆的东西,要比其他动物多得多,也深入广泛得多。维系三年以上的婚姻,文化通过人的记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这一点是不能不看到的。那为什么,脑科学家总是很难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深谈文化通过脑对意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部分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脑的了解还远远不是全面的。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专门议论了基因与环境对脑的交互影响。作者引用了复杂系统理论家斯图尔特•考夫曼说过的话:“沿着塞纳河散步的一对爱人,就是沿着塞纳河散步的一对爱人,而不仅仅是运动的粒子。”是的,不忽略人脑是个复杂系统,才不至于把实验脑科学给予我们的知识夸张到不恰当的地步。在此想说,脑科学知识好比一把刀,乱用会伤到自己。并非研究观察不真实,而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密不可分地融合于文化之中的,你不按文化的规则去理解、去做,那你至少会给人不妥和怪异的印象。另外比如说,实验观察发现了认知神经过程极大的可变性与不稳定性,这是否说明人的感性认识不再反映客观的东西呢?显然不能这么看。人的认识能够正确反映世界,这是由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决定的。局部神经机制上的可变性、不定性,并不能否定每个人的认识在实践当中能够达到的真理性,而只是揭示了认识的神经基础的复杂程度。还有,毫无疑问,作者对人类行为的看法,明显打上了美国文化的烙印。读者只有小心翼翼地避开伤到自己的锋芒,才能领略一位老资格神经科学家所揭示的意识与行为脑机制的神奇。书中介绍的不少研究成果都很有可能成为实验脑科学进一步探索的生长点。能够从这些成果追踪意识研究和脑研究的前沿,不失为一大快事。《中国科学报》 (2013-04-19 第2版 一周国际)
  •     作者:李红杰2004年2月,云南大学大四学生马加爵在宿舍内杀害了四名同学。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因怕“农村人难缠”而将被害人杀死。关注过这两个案件的话,你肯定会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两位未曾有过任何不良记录的学生会痛下如此狠手?换了别人,相同的环境下会做出像他们那样的反应吗?如果认为换了别人应该是另外一种结果的话,你很可能也会认为,向他们的手发出抓起铁锤、匕首指令的大脑,确实存在与他人不同之处。那么,我们能否从大脑的这些差别入手,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此类犯罪呢?大卫•伊格曼的新书《隐藏的自我——大脑的秘密生活》将会告诉你答案。2007年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尽管清楚知道长远危机的存在,人们往往还是禁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隐藏的自我——大脑的秘密生活》还会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是人类的这种近视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的《隐藏的自我》一书告诉我们的远不止这些。还记得神秘哲学家问苏菲的第一个问题“你是谁”吗?《隐藏的自我》就是要从神经生活学的角度出发来回答这个问题。跟随大卫•伊格曼的脚步,迈进人类的大脑,你将看到这两个总重只有1.4千克的半球上搭建起来的是宇宙中最复杂的任务处理系统。这个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量的活动,其中就包括你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但大卫•伊格曼将告诉你,你的思想,远不是你的全部。它们仅仅是你所能意识到的大脑活动,在所有大脑活动中仅占很小一部分。你的每一个想法,大脑向身体各部分下达的每一个指令,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运作,而你根本就意识不到这背后的大量工作。事实上,你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这些幕后工作完成的。比如,推门进屋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意识到是怎么掏出钥匙开了家门的;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棒球手,你会发现自己能在意识还没有觉察到棒球的情况下准确击中它;如果你是一名梦游者,你会发现自己在客厅沙发上醒来,而不是睡意来袭时你所躺的那张床。如果说你就是自己所有意识的集合的话,那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又该如何归类呢?如果认为这些无意识行为也是你的一部分,那么法律为什么又对精神病犯罪另眼相待呢?——请看《隐藏的自我——大脑的秘密生活》。这本书还对人类大脑这个庞大的运作机制做了详细的介绍:它非常类似于人类社会的民主决策机制。在任何行为做出之前,理性的你和感性的你都要进行一番表决。这只是对大脑运行机制极简化的描述,实际上的决策过程要远为复杂,而大脑参与表决的各个部分也并不总是能划归为感性派或理性派。更重要的是,这个表决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血液中酒精度含量的增加、精神紧张导致的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会对同一件事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药家鑫是在大白天的闹市上撞了人,他大脑各个部分还会表决出刺死受害人的决定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我们的大脑每天需要进行的民主表决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表决效率,同时保证表决的结果更有利于我们自身和这个社会群体的发展。比如,开车撞人后大脑各部分要迅速表决出送人去医院而不是杀了她以免她纠缠的决定。这就需要我们对大脑内的这套表决系统进行锻炼。学习交通法规、接受道德教育的目的都是要增加我们大脑中符合社会活动规则的党派的实力。而内省,就是对这种表决进行的自我模拟演练。曾国藩通过坚持不懈的内省,大脑中坚持派的实力压倒了放弃派,表决出了“屡败屡战”的决定,成就了他的千秋功业。“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进行这样道德意义上的内省的同时,我们不妨也来点科学意义上的内省,跟随大卫•伊格曼一览大脑中的种种奥妙。这一趟科学之旅回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你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人类社会机制有了新的看法,对“你是谁”这个千年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     读了前六章,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可以激发你思考人性的一本好书,跟前一段看的《思考快与慢》观点接近,还有一本《社会动物》也很精彩,算是同一类的书。结合起来看能让你对人的本质有一个新的思考,对周围奇葩类型的人也能有新的理解,从而也能让你认清人类是多么的渺小而无知的物种。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pdf 110531
  •     有据有哲,跟那本结构差不多。感官 自我 社会 ,意识体验和脑的对峙,进化与神经
  •     有点乱,但是观点比较多,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兴趣点深入阅读!
  •     很好,梳理了人类对大脑,思维,意识的认识过程。我们对思维和意识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可能会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及形态。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非常棒的一本书,是科学读物,但延展至哲学问题,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见解独到、深刻、广阔。非常喜欢!
  •     有自由意志吗?不管有没有,提高人长期决策能力应该作为脑科学、认知科学甚至社会物理学的研究方向……年度TOP3!每个人都是被编号码的机器人,并且配套程序多的可怕,我的基因到底有没有预见过我今日会读完这本书:)
  •     科普,前面几章不错,形象直观的介绍了大脑的粗糙又自动化,但却不被我们发现的加工策略。越到后面越跑偏,讲起了犯罪与大脑神经损伤,最后甚至讨论还原论去了,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就结束了...
  •     1眼前未必看见,盲点,由大脑补缺 2视听嗅味触经大脑形成觉 3大脑,封闭系统,预测模型,下意识 4幻觉错觉梦境精神分裂中风由于大脑与外界无关联 5内隐记忆,外隐记忆,失忆症 6意识消耗时间能量,无意识否 7陪审团制度,社会,大脑,共识 8怪异行为恋童癖暴力倾向痴呆由于脑部受损
  •     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书,之前只是憧憬,思考,看到这样的工作,感觉特别奇妙,特别精彩
  •      神经科学的发现似乎在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但神经科学本身,却又说明我们能去认识我们的局限性。那么能让我们认识这个局限性的东西是什么?这个一定不是我们的局限性,但又不会离开我们的局限性而存在。中观大师克里希那穆提说过,当我们彻底认识了一个事物后,我们便超越了它。 对佛学有兴趣的人,或许可以借助这本书,在现代语境下,去理解《楞严经》、中观和唯识、禅修体验、还有业力之类的问题。可以将它当工具,但不要到此为止,或者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终点。
  •     这本书的前面四章可以略过,第五章开始精彩起来了,作者所使用的国会的比喻非常浅显易懂,容易说服读者接受他的竞争团队假说。尽管内容上这本书远不及《谁说了算》那么深刻,但是表述上这本书要成功得多,要容易理解得多,而且在自由意志的问题上,他也更为激进。不过我个人还是接受利贝特本人给自由意志留下的辩解,我们有否决无意识提案的自由。
  •     法律精神应该从惩罚过去转向客观地评价罪犯继续危害他人的可能性。否定自由意志不会让犯罪行为泛滥,反而能让我们更加“注重于评估风险、保护无辜的人和阻止犯罪”。
  •     Amazing book!! 科学和哲理的完美结合!一本非常有趣的Neuroscience科普书~
  •     内容尚可,只是《楚门的世界》译成杜鲁门的世界,真的好么。。。。。。
  •     “你的大脑处于黑暗中,但你的心智构造了光”。。。超赞的书,感觉人生观快被击碎了,有点忧郁。。。
  •     不错。好书,通俗易懂,探讨的问题又绝不简单。好书应该是这种形式的。
  •     很好看的关于脑科学的科普书,人的行为说到底其实是大脑里面的一些化学反应或者生理变化,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
  •     看看
  •     认识藏在门后的你,年度最佳科普
  •     脑洞大开!
  •     2015年冬,26岁读,四星半。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的科普书,主要讲述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与《心智的构建》很相似,但本书的叙述更流畅更引人入胜,读起来像小说一样精彩。书的最后两章还探讨了脑科学衍生出来的司法伦理和科学观念,将整本书的视野和格调提升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令人赞叹不已。
  •     一直以来我因为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而难过。。好希望自己由内而外、发自肺腑地充满善意啊。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人不是傻瓜,不是单线程的机器,意识就是各种想法相互博弈。能争取输出善良就很好了呀! 还提到了量子力学和生物的交叉之处,感觉一切都是相互呼应的。
  •     难得翻译的和写书的一样好!
  •     冗杂
  •     好书!
  •     不要过分依赖直接,要相信仪表盘。随着年级,人总是习惯性的依赖直觉而非流程,往往忽略我们本该注意的细节。
  •     刚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里面有很多知识就像百科全书一样吸引人,同时也值得思考。但是在第五章后,感觉在反复的论证,有点凑文字的感觉。 大脑的每个部位控制了我们的每个行为,同时他们又相互关联,哪部分缺少或受阻就会有相应的反映。 对了,这本书的格式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候的论文
  •     2014/9/11 非常精彩的心智哲学-科学 入门科普。这类科学家出身的心智哲学-科学家似乎很容易接受功能主义的物理主义立场:既保全了物理主义的科学图景,也没有过多牺牲常识心智观(这对我们的社会实践是不可或缺的)。
  •     书不错,但翻译的实在是……湖南科技的这类书大多有这个毛病
  •     这本书太棒了!前四章是甜点,后三章是大餐。对自由意志的探讨和对现代司法体系的批评以及对未来司法体系的设想很有启发意义。长见识、开眼界,而且作者用比喻将专业的术语和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再加上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成就这部益智怡情之作。
  •     眼光和处理都不甚满意,尤其是free will。但是于本行,#神经法学#还算靠谱,重点在于未来,也就是说,预防犯罪,而不是惩罚。不过,不单单是个体,而是整个群体,这里还有个相互影响,反馈的过程
  •     作者幽默又擅长类比,读起来很轻松,内容也很精彩。
  •     其实有点悲观。人是否被无形的力量操控?
  •     无需多言,好书一本。
  •     对禽类肛门识别法有点好奇...
  •     好书总是这么有趣且通俗易懂
  •     由科学到哲学。文中的例证比较有意思
  •     神经科学,了解自己的认知行为,更好的建立认知模型,来高效学习,以及平衡,情绪和理想的,锻炼长期思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