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时光》书评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530216104
作者:陈河
页数:354页

一片甲骨惊天下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一座普通小城。如果没有110多年前,那一片片刻着神秘文字的龟甲兽骨被掘出土地,这里或许永远都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城市。然而,历史总是给予我们未知的惊喜,深埋在城市之下的岁月宝藏总有一天会被发现,重回地面,震惊世人。著名海外华裔作家陈河的“发掘历史系列”新作《甲骨时光》,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安阳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和甲骨文发掘有关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小说主人公杨鸣条的原型是中国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先生,他是第一个发现殷墟甲骨卜辞中记有“贞人”之名这个现象的学者,也的确在傅斯年创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同时也是《殷历谱》、《获麟解》等著作的作者。小说中有关杨鸣条的诸多细节几乎全部是来源于董作宾先生的真实经历。而书中提及的饥荒,日本人占领中国,甲骨文发掘期间受到来自各方势力的破坏与种种阻挠,傅斯年、李济、明义士、郭沫若、冯玉祥等人对殷墟甲骨的关注等,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过,仅有历史事件,还不足以构成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在构思作品时,陈河先生敏锐地抓住了董作宾《侯家庄获七片整甲记》这篇文章中提及的“他一直在追踪着一个叫大犬的商王的贞卜师,从大犬小时候在龟甲上练习刻字到老年时的随心所欲的字刻,他都一个个收集到”这一细节,深入刻画了杨鸣条这位历史文化研究者、保卫者的形象。同时又在贞人大犬的故事中加入宛丘巫女这一女性形象,让人物之间产生了神秘的前世今生关联共振。《甲骨时光》最迷人之处正是这种古人(大犬、巫女)和今人(杨鸣条、梅冰枝、蓝保光的母亲)之间千丝万缕剪不断的对应关系,作者把历史和当下的必然关系用小说的形式加以呈现,将风雨飘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军阀混战的中原小城、中华文化的保卫者、商朝占卜师的梦幻人生、远古的殷商时代,融汇为这场精彩戏剧最真实的舞台,让读者历经了一场既真实又梦幻的尘封岁月。小说将诸多丰富而详实的学术资料融合贯通,人物形象富于虚幻神秘色彩,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完美重现了甲骨文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以及安阳殷墟的发掘与研究进程。阅读《甲骨时光》,我不止一次感叹,如果没有这样一本通俗流畅的文学作品,我怎能对自己家乡最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宝藏有如此深入而感性的了解。历史是沉重而沉默的。尽管我们很多人从儿时起就知道自己的家乡被誉为“七朝古都”、“殷商故都”、“甲骨文之乡”,但却从未真正去探寻过这片土地的历史。如今翻开《甲骨时光》,便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时代的安阳老城,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着一场热血、梦幻、迷雾重重的激荡人生,让我对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土地,对洹水河畔的历史,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沉的爱恋。《甲骨时光》不仅故事精彩,文笔流畅,更具备了深刻的历史情怀和人文精神,让三千多年之前的文字再次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光彩与力量。当然,安阳的历史与名胜选不止甲骨文、青铜器,妇好墓、扁鹊墓、羑里城、岳飞庙、人工天河红旗渠,还有近年来刚刚发掘的曹操墓,都是安阳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牌。安阳,我的故乡,也是等待更多人认识和走进的历史文化长廊。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看到这本书,从一片甲骨开始,认识安阳,重拾历史,在那段迷人的甲骨时光里发现一个历久弥新的神奇世界。

[张一书评]奇幻的笔锋,勾勒出不尽的情怀

陈河将小说背景置身于二十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那是一个社会动乱、战争迭起、民不聊生的年代,同时也是民国人文科技迅速发展,考古事业起步开创的年代。殷墟发掘作为开创中国现代考古先河的一步,也产生了第一代考古大家,如李济,董作宾(即本书杨鸣条原型),梁思永,石璋如,夏鼐等。 (左起:李济、董作宾、傅斯年)作者陈河深入古老中国腹地,围绕殷墟甲骨文物争夺,将民族危难、历史迷雾、人性幽暗、欲望景观汇于一炉,以考古学家的实证精神和历史学家的人文情怀,创造了一个充满诡异、象征、梦幻的文学传奇,这场特殊的文字穿越,表达了作家对战乱年代考古学者的深沉敬意,重塑了国人的勇气、智慧、气节,以及对伟大文明的敬惜。陈河的笔触如考古的毛刷,悉心刷过与甲骨有关的历史起落中每一个纹路,而他的“考古铲”,则向那沉埋于地下的历史坑道深掘进去。某一刻我们似乎看到了商朝浩渺的星空,连同星空下一个个可感可触的人的声息。作者描写的梦境,似假还真,真假难辨,读来仿佛身处其中,不能自拔。阅读过程中,深深为作者的求真态度所折服,关于甲骨文、青铜器、壁画等实际文物,关于商代的历史,商周改朝换代的因果,关于商历谱,天文星象的分析……当然作为小说,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文艺化的改编,否则就成了改头换面的纪实小说。阅读过程中,为时代限制中国的落后而悲叹,多少考古都是从外国人开始,如瑞典安特生,加拿大明义士,日本人青木泽雄……多少珍贵文物遗失海外,如青铜方彝、“高射炮”盉、侯马隋朝三折壁画、不计其数的甲骨……国势积弱,没有力量保护祖先的遗存,令人唏嘘不已!陈河的笔锋,两条主线,游离于梦境虚幻与历史现实之间,在古代和现代之间穿梭,如同《穆斯林的葬礼》玉X和月X,带你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并最终通过一个梦幻的牧野之战贞人相会结尾。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分不清真伪,真是因为陈河对甲骨对历史对文物的描写科学有据,假是历史与现实的交错、梦境与真实的碰撞。越读越难以释卷,必欲一气读完而后快!小说是读完了。但心仍停留在那个波澜壮阔又苍茫悲壮的历史中,停留在那段不堪回首又催人奋进的往事中。想想民国的考古,殷墟如是,敦煌亦然。期待作者以马良神笔,勾画敦煌历史,回馈我等热爱中国文化,期待历史传承的读者!

《甲骨时光》:在历史考古之上再来一次文学考古

《甲骨时光》:在历史考古之上再来一次文学考古甲骨文的发现,几乎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之前将信将疑的中国史前史,逐渐厘清了它的眉目,从神话传说“转正”成了可作凭据的信史。一个民族必须有“根”,必须知道自己的来源,所以人类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寻找自己的根,去考证自己的来源。中央台有一个节目叫《等着我》,里面参与者都是那些多年前与家人失散的人,他们即将到了人之暮年,也会拼尽全力,去寻找自己的出生真相。所以甲骨文的发现,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说,意义太过重要,说在这里连贯上了中华民族的根,一点不为过也。只是甲骨文太难懂,它所开启的历史,也只能是断章残片的,实在不像武则天、杨贵妃还有“后宫”戏里所覆盖的那些朝代的历史,有太多能够借鉴的素材,再不济的话,从《红楼梦》里摘抄一些文字片断,就能大体复原出“王朝后宫”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乌眼鸡之斗。所以,甲骨文的发现不谛是中国考古史的一个惊天动地的发现,但用文学的方式,来描述甲骨文为背景的“殷墟发掘史”的文学作品,实在是少之又少。陈河创作的小说《甲骨时光》可以说在题材上是相当的新颖的,说它是“殷墟发掘”题材的首创之作当不过也。如果说殷墟的考古,是一次实物意义的实践操作的话,那么,陈河的小说,则是对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次考古的再一次文学考古。“殷墟”考古发掘的是中国史前史的秘辛,《甲骨时光》考古的则是历史深处跨越千年的人性坚守、现代中国社会处于内外交困之下的角力交锋、艰难时世中民族意志的灵光呈现。纯粹历史学意义上的殷墟发掘,在小说里,升化成人的心灵秘境的烛照,成为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一次密码披露,更可洞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质。陈河对一次在历史中只用寥寥数言的考古行动,注入了太多人文、人性与人格的意义,使得叙述载体从“科考”事件升华为“人文”的洞察,让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一篇被作者称之为“通俗文学”模式写作的背后,其实倾注着作者深厚的纯文学的功底与内蕴。在西方文学中,一部看起来叙述简洁、线条明晰、前后照应的畅销文学,其中却涌动着对人性的深刻发现,很难说它能被归纳到通俗文学的行列。中国纯文学作家对畅销作品的涉足,带来的必然是畅销小说艺术风味的提高。陈河这部小说的内在质地,我们就感到它明显地抛弃了中国旧式的通俗小说满足于猎奇的表面性与叙述的庸俗性的通病,而在历史的厚度与文学的氛围上都能够接近西方畅销小说的丰润品格。小说围绕殷墟开掘,按时间线展开。殷墟现场主持人董作宾在小说里被转换成虚构“杨鸣条”,我想主要原因是作者需要在这一个人物身上放置更多用来凸现人文意蕴的虚构内容,而这些部分,稍有不慎,很可能会触犯到原型的真实人生境遇,所以,重新编写一个名字是有效规避历史束缚的不二选择。而现在看来,过去在历史书中线索单一的董作宾在化身杨鸣条之后,身上立刻涂抹了由作者想象力支撑着的五彩斑斓。一则由杨鸣条与他在学校里的女生组成的爱情故事,立刻成为本来毫无生气的挖掘现场里最具生动活泼的情感纠葛,而同时期,这个女生已经和殷墟所在地的当地警察局长建立了订婚关系,这样,杨鸣条面对的考古困境,还不得不面对着情敌因素穿插其中的情感较量,而实际上,小说中向我们交待了,身为警察局长的情敌,却与土匪沆瀣一气,暗通款曲,破坏考古大业,于是,当年的女友当仁不让,离开了她的未婚夫,站到杨鸣条一边来。整个小说的爱情故事,随着考古进程的展开,也收敛了一个花好月圆的结尾,使得整个小说有了一个足以谐和成传奇色彩的罗曼蒂克副歌。而作者更为浪漫主义的选择是为小说里的现代挖掘进程,配置了一个遥远年代的爱恨恩怨故事。而在这里,我们恰恰可以看到作者的纯文学作者的出身,给予小说结构上的妙手天成的绝配赋予。在小说里的顺向进展的现实主义进程上,还并行匹配着殷墟最后一个朝代帝王与贞卜师之间的冲突纠葛。而在这个远古的故事中,我们同样读到的是演绎在今天的挖掘者杨鸣条身上的爱情故事,数千年的间隔,没有隔断爱情以同样的激情膨湃的方式展演出来。在远古的故事中,贞卜师本来是为了帝王的旨意,与寻找帝王心目中的女人,但他却无可抗拒地接受了爱情的燃烧,与帝王的禁脔有了亲密的关系,受到了帝王的惩罚。但是,他依然无悔于爱情的执着,同样,他爱惜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履行了一个贞卜师的荣誉,尊严与执着构成了一个远古贞卜师的全部品格,而这份流传在故事中的品格,却从没有泯灭在中华民族逐渐成型的精神空间里,直到在千年之后,依然让我们感同身受,心领神会。作者在小说里对远处于商朝的这则爱情故事,是作为主人公杨鸣条所撰写的小说《贞人大犬》的章回穿插在整个小说的现代进行时的文本中的,这样的结构,带有先锋小说派的跳跃而又内在对应的叙事技巧,拉申了小说的叙述空间,但作者更为明确的寓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在今日考古去探访的远古时代,已经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基因,就像Y—DNA可以考察出父系血脉一样,商朝的一个贞卜师用生命维护的价值观,一直到小说现代故事发生的年代,仍在支撑着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精神质地。在小说里,我们看到,杨鸣条面对外国人对中国精神文化遗存的觊觎,面对着土匪的生死威胁,以及地方黑势力的胁迫,他始终表现出富贵不能淫的精神硬度,而这种精神力量,与他在小说中表现的商朝贞卜师以及在考古现场深淀在甲骨文上的文字寓意,其实保持着Y—DNA基因链中的一样的成色,这就是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屈服强权、不会迷失自我、不会任人欺蒙的精神基因。这正是我们在小说里感受到的作者倾注在一起考古发掘的文化复原中所蕴含着的更深层次的寓意。作者更将殷墟考古放在上半个世纪中国内外交困的整体格局下予以展现,外国势力方面,这里有服务于加拿大皇家博物馆的怀特主教、有同是加拿大人的明义士,有听命于日本军方的青木泽雄,还有被日本人收买的当地土匪,在这所有的势力中,最强大的是日本势力,小说里的日本考古学者青木,依仗着日军侵略者正在向中国本土大规模侵犯的后盾,占据了这场中国文物博弈的主动权。而在这种犬牙交错、各怀心思的多方角力中,作者最别出心裁的构思,是沿袭了丹•布朗的“密码”系统的技巧,而在这里,也最见作者的功力所在。作者在后记中也毫不隐讳他对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的学法,这就是小说里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逻辑推理主线,但也可以看出,设定出这一个主线,是相当的困难的,作者在后记中也直陈这耗费了作者大量的心思,导致了小说创作周期达到了五年。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小说里“密码”元素的设置,是缘于作者在移居的加拿大时对该国博物馆里一幅隋代巨型壁画的诱发。这幅壁画,是从中国山西侯马境内的山乡寺庙墙上铲割下来的,主题是佛教画作,这个时代的绘画作品,怎么可能会暗示出殷墟中最重要的中心祭庙的所在地点?作者在小说里并没有详加交代,但我们可以看出丹•布朗的环环相扣的设置是相当的困难的,而丹•布朗的小说里的对应于圣经的推理路线,并不是出于他的构思,而是从其他作者的分析中移植过来的。在《甲骨时光》中,一幅山西境内的壁画,被作为破解殷墟秘境的“藏宝图”,小说里,杨鸣条利用壁画上的太阳、星座的位置及地面上的日晷构成的三角形,确定这个中心就是殷墟中心祭庙的位置,如何找到这一个中心?小说里并没有详加解释,其实作者在书中推导出的三角形是一个横置天与地之间的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如何对应于现实的地理位置?小说在这里语蔫不详,但是,作者在这里完成了一次匪夷所思的推理过程,并真的依靠这个推理,找到了殷墟发掘中最重要的中心祭庙也就是能够找到甲骨仓库的所在地,把这个所在地确定在真正的发掘地点“花园村”。其实查一下作者后记中所参照的《安阳》一书,这套舶来的推理流程根本是莫须有的,花园村的发现,也没有书中所写的大费周折,不过,从小说大体能够顺利地推绎完成的思路看,作者通过这样的演绎方式,完成了向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的一次忠实的致敬。不过,要达到西方小说那种有着得天独厚的推理基础的神韵的话,还必须有着更为丰厚的中国文化积累,在本小说里,陈河只是大体上完成了他的逻辑推演的设想,但这个推演过程并不完全经得起推敲。由此可见,这类小说的完整的无懈可击的逻辑链的设置,是相当的困难的。作者在后记里,直陈这种创作的难度。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这种逻辑推演线的重要一“点”,就是三角形中的其中一个点,即星座那个点,作者是通过一个巫女用生命最后的一点力量,托梦传送给杨鸣条的,令小说烙印上玄幻小说的痕迹。如果没有这个梦,那么,逻辑推演就缺少一个角,就无法获得殷墟最后一掘的密码,这样的虚幻成份,在现实的逻辑演绎上必定会导致这种推演的虚妄,由此也充分地看到,作者在设置这种推演过程中被强大的困难层层设阻,最后为了让推演能够自成体系,不得不运用神鬼的力量,方才使逻辑链条顺理成章。这里,我们只能说是设置出这种推理过程的超高难度,已经让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力拙技穷了。《甲骨时光》的诞生,由一个移居加拿大的作家来完成,其实也有其必然性。走出中国的文化语境,在一个新的文化背景下,能够产生一种更为强烈的寻根自觉,作者加拿大实地感受到的中国壁画,启发了作者的思路,并有意识地把它与殷墟发掘建立了因果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在作者看来,都未免有一点过于吃力了,但看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连缀上两个中国文化元素之间的脉络体系,打通它们之间的分隔在重洋两边的经脉的阻断,本质上仍是作者站在加拿大的土地上,依凭着一个来自于中国的文化古迹,去遥望另一个在中国国土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之根的伟大发现,意图从中华本土上吸取远古文化里的生生不灭、并在今日发扬光大的民族精魂,这也许是作者身在加拿大但却把他的创作想象力依然徜徉在中国大地上的原因吧。根的传承力量与土地的丰润胸怀,是作者在海外都需要汲取的营养吧。

上了麦家的当

今天买了一本,看到“你的雕法让我吃惊!”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再看到“我们给了你这么多的青铜武器,给你们战车,让你们在西部没有人可以抵御你们…”就完全放弃了。这是一个憋着的噩梦吧?我明明看到一群歌剧演员跟一群京剧演员一起跳广场舞,哪哪都不对。语言怪怪的,不服帖,好像古今城乡云泥之间都是一个腔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是作者自己日常实际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真是这样,那写得吃力就合理了。人物推动不了情节,都靠上帝视角拽着走,其实也没看出来情节。说实话作者说写了五年我都不信。唉!无意褒贬,可是确实觉得失望。35块!35块!


 甲骨时光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