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108023964
作者:[伊朗] 玛赞·莎塔碧
页数:96页

作者简介

《回家》是《我在伊朗长大》系列的完結篇。
Marjane 回到了她的家乡伊朗。在几年间,伊朗的一切全变了,宗教对女性的道德规范更厉害。受过西方思想影响的 Marjane如何适应比以往更严厉的教条? 她会走一条怎样的道路?

编辑推荐

  人们谈起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们为一个在伊朗长大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  正因为此,创作《Persepolis: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这么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  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玛赞·莎塔碧  玛赞·莎塔碧是一位活跃于欧美的伊朗年青女漫画家,她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长大。在这套漫画中,莎塔碧以近乎孩童的眼光和笔触,绘画出她童年在伊朗生活时所间所闻所经历的生活文化传统,尤其珍贵的是她能以伊朗女性的身份,向全世界重新展示阿拉伯女性真正的生活。该书读起来浅显易懂,是我们了解伊朗的一个窗口。

内容概要

玛赞·莎碧(Marjane Satrapi)于1969年出生于伊朗的雷什特(Rasht)。她在德黑兰长大,在那里的法语公立学校学习,之后去维也纳,后又去斯特拉斯堡学习插图艺术。她写过几本儿童读物,创作的插图发表在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包括《纽约人》和《纽约时报》。她目前住在巴黎。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们谈起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们为一个在伊朗长大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  正因为此,创作《Persepolis: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这么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  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玛赞·莎塔碧

图书封面


 我在伊朗长大4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第一次看非欧美非日本的漫画,感觉非常棒,来自亚洲伊朗的漫画,给我一种很异域的感觉,单色,粗线条,粗燥,这是第一页给我的感觉,但后来我发觉虽然这是由单色粗线条构成的手绘漫画,却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有细腻的表现,而且作者不时的用两幅截然不同的画放在同一页,以给人强烈的反差,回想一下,其实现在很多漫画都在画风上强调细腻,却忽视了支撑漫画的主题,当然这个和宅男的增多有关。。。画风讨论结束,这本漫画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经历其实我们每个景德镇的居民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伊朗,一个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却拥有70%的文盲和贫民,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是以原教旨为中心的居民管理委员会,伊斯兰教至上,政教和一,想想和景德镇一样,景德镇自1949年成立的新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后,历经20多年的荒诞的管理,使景德镇的物业水平和居民的素质倒退了100年,通过这个漫画,使我意识到,贫穷和文盲,只会造就极端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其表现方式莫过于2种,极端的宗教主义-伊朗,极端的民族主义-参见旧景德镇历史和现在的北朝鲜,唯独这2种方式可以统一全国,使物业管理委员会顺利的运行下去,我还记得有一次正在地铁上听到胖子在评论现在的物业委员会怎么怎么荒诞,怎么怎么贪污腐败,现在想想,什么样的居民造就了什么样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全世界都一样。漫画中,其实也是现实的伊朗,不允许妇女化妆,不允许妇女裸露除face以外的任何肌肤,但作者确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学画画的都懂的,没事就要画赤膊女人,结果由于宗教问题,模特儿却是一个从头到尾都包住的女人,然后自己想象着画赤膊女人。。。。我老婆说得对,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伊朗那种国家的人性欲最强。。。我现在一上网就可以大咪咪,一出门就可以看到满街的黑丝,一逛商店就可以看到卖丁字裤。。。
  •       从简单线条讲述的成长故事,深入了解伊朗的历史、政治和文化    说话大声的人道主义家  玛赞·莎塔碧(Marjane Satrapi),1969年生,一个长着中东面孔,讲起话比西方人还大胆、直率的伊朗人。  从小听爸妈揭发政府弊端,认清这是个不得不革命的时代;看《辩证唯物主义》连环漫画,上街头游行抗议,因为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最大的梦想是当女先知,集上帝的正义与爱憎于一身。  14岁被送往维也纳当小留学生,从此学会一个成年人该会的所有事情。  2001年出版自传漫画《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横扫各国漫画大奖,包括: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年度最佳漫画奖,有15国译本,全球销售20余万册。  反对布什,反抗强权,但强调自己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女性主义者,只是说话大声的人道主义家。目前定居巴黎,因为巴黎不禁烟,而且巴黎人不平则鸣,经常罢工。偶尔没车可搭,没电可用的巴黎是她的最爱。    维舟 (特约书评人)    当我慕名去书店找这套书的时候,颇费了一些周折:我满以为它会被列在中东文化/伊朗政治、或者是自传性文学的书架上——结果在店里电脑检索系统的帮忙下,才在漫画类的书籍中找到。但漫画仅仅是这本书的体裁,它的内容未必是一个爱看漫画的孩子所喜欢和理解的。这的确是一本不容易被归类的书。  对伊朗有兴趣而又不够了解的人,当然适合读一下此书;但它并不仅仅如此: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提供了一个在极端时刻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困境——一个处在深刻危机中的、前途未定的国家,所有人都同时受到绝望和希望的双重折磨,而政治冲突的结果,却是严厉的警察国家和持久的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中作者自身从痛苦到自觉的选择,也是她的国家,以及其他同类国家命运的缩影和隐喻。    伊朗小女孩的成长史  读这本书时,任何一个读者都很难无动于衷:书中的主角无时无刻不处于两场战争之下:一是现实战争中的国家和个人,其次是朝向内部的、她自己“一个人的战争”——在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痛苦摇摆。  作者玛赞·莎塔碧出生于1969年,此时距离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还有十年。她懂事的时候,这个国家恰好进入了一个动荡、危险的时刻:国王的暴政和社会的激烈反抗,随后又是1979年的革命,王朝被推翻,全国急速向后转;还没喘口气,1980年两伊战争又爆发,并持续了八年之久——她的不少亲友、同学都死于这次漫长的战争。  如果我们信任作者的自述,那么玛赞·莎塔碧从小就表现出一种对社会事物的惊人早熟的看法。但对一个孩子来说,早熟往往未必是一件幸运的事。童年时国内政局危难,她甚至也曾上街游行反对国王——然而那在一个孩子的意识中,不过相当于花车巡游。对她来说,真正艰难的时刻,恰恰是父母为了她的前途,希望躲避这种混乱政局而将她送到国外。这被证实是个灾难性的决定。  尽管她在伊朗深受西方生活的影响(她很喜欢欧美流行文化,尤其是迈克·杰克逊,还在家自唱“我们是美国少年”),但这个14岁的孩子在奥地利立刻像叶公看到真龙时一样震惊。她毕竟来自一个 “当众接吻都被当做性行为”的东方国家,当深入到一些西方同龄人的生活时,经历了一阵难以排遣的苦闷。她的解决方式首先是否定自己,加入他们。为此她也开始谈恋爱(尽管那时她还只有15岁),希望有性生活,吸烟,甚至抽大麻,最后为了爱情甚至一度成了毒品贩子。然而自我否定无法带来愉悦(因为“我什么也不是”了),最终她经历了一次可怕的幻灭,精神崩溃,以至于寒冬的三个月里流落街头,几乎病死异国——她18岁的生日,就在街头的长椅上度过了。  她于是回国。不幸,这又使她意识到,自己在西方是伊朗人,而在伊朗是西方人——正如相似处境的萨义德的自传书名那样,她在两边都是“格格不入”。“文明冲突”至少在她身上是正确的。直到她终于有了自己自觉的选择。  这一自传中不乏对自己无情的剖析——无情到使人感到作者是那种过早看到生活残忍一面的人,以至于一个年轻女子竟说出许多与她年龄不相符的饱经沧桑的词句。例如“那天,我懂得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当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一笑置之” ——就像尼采说的,人类遭受了极大的痛苦,而被迫发明了笑。  尽管青春期都是残忍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这样,要为自己的叛逆付出这样精神上的动荡,以至于演变成一场对自己的战争。  书中多处流露出玛赞·莎塔碧的优越家庭背景:外公是前代王朝的末代王子,不少亲戚去了荷兰、美国、德国,家住在德黑兰北部的高档住宅区,有女仆。自幼在法语双语学校读书,15岁在奥地利,虽然已三年没练习法语,她仍能和人用法语“无所不谈”。1982年,她还和父母一起去意大利、西班牙旅行。后来父母要去土耳其,她反问:那是菜鸟地方,要旅游干嘛不去欧洲或美国?以上这些也足以映衬她在这个第三世界国家中,处于一个中产阶层甚至上流社会的家庭背景。通常也正是这样的孩子,才会有机会面对这类文化冲突的痛苦。  对玛赞·莎塔碧来说,在精神危机的时刻,成为她支柱力量的永远来自家庭:父母和外婆,书中反复提到这三个家庭人物对她精神和人格塑造的影响。在这个贵族家庭中,家教严厉又不失开明,作为一个独生女儿,她随时可以无条件享受到父母的亲情,既有传统价值观的坚持,又有超越于这个国家的开明价值观,其他的东西被证明远不如此可靠。就此而言,这的确是非常“东方”的自传。    了解一个国家的读本  在中东地区一场新的“比大胆”游戏——伊朗核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刻,读一读这本书,也会有一些令人感慨的发现。这个国家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前,曾是中东除了以色列之外最亲美的国家,现在则一跃成为最反美的急先锋。在中国近代的西风东渐前,伊朗给中国文化输入的外来因子仅次于印度,而现在国人对它的印象,往往也仅限于妇女的黑色面纱、清真寺。  书中常常流露,作者童年的生活方式是非常西化的——她对西方价值观的第一次怀疑,是在奥地利遭受严重挫折时才幻灭的。的确,1953年英国势力退出后,美国成为伊朗的主要保护人,因而也成为该国一部分人憧憬的对象,以及更多下层百姓仇恨的对象。当时伊朗依靠着巨额的石油收入,一度雄心勃勃想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但不幸实现的方式却得罪了多数人民:中产阶级不满于对生活水平的企求无法满足,而宗教虔诚者则以畏惧的目光看到西化的入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国王以粗暴的手段对付所有这几类反对他的人,结果竟使这些本来绝不可能联合的政治力量一起反对他。  当时伊朗国王决心效仿的对象是土耳其的凯末尔:他以几乎是专断的手段把土耳其与过去一刀两断,削弱宗教权威,采取亲西方的姿态,来实现他认为不可避免的现代化。这种方式,用英国对非洲殖民地的说法就是“我们掐着他们的脖子说:跟我们一块儿到20世纪去!他们走过来了,就会高兴的”。  这一理念的前提是无论多大的苦难,转变都是有道理的、必不可免的。但这却是以未来的合理性来忽略现在一代人所经受的痛苦,尤其对于伊朗这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甚至有过长达一千多年冲突的国家来说,领导人越期望这种转变尽快完成,则这种转变就越是令人民感到难以承受的痛苦。  对于本书作者来说,她的一个根本性矛盾在于:她的家庭所属的政治集团本来是国王西化政策的受益者,在生活上他们也享受这一点,但他们却又站在宗教界和人民一边,强烈反对国王的粗暴镇压措施。最后,国王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教权统治,在这个新的警察国家里,酒精、扑克、磁带、牛仔裤都被严厉禁止,违者被处以鞭刑以至枪决。这种反差看来使人诧异,历史上却反复出现:一个正处于经济上升期的国家,下一步却是革命的火山爆发。1789年前夕的法国、1910 前的墨西哥、民国时的中国、1950年代的古巴,都是如此。  这其中的一个痛苦的基本现实就是:这个国家的任何体制内的变革已无法进行,变革的力量只能来自外部,而像作者的家庭这样西化的阶层正是属于这一部分。书中写到她父亲对国王下台后出现的竟是教权统治大惑不解,其实如果情形不如此,那倒反而怪了。  教权的严厉统治对西化的阶层来说,当然极难忍受,但不久后的两伊战争却使这种统治得到了巩固。书中到处可见这场战争所造成的物质破坏及对个人的噩梦般经历,但也谈到她和父亲,无论对当局有多么不满,相比起来,他们更痛恨阿拉伯人的再次入侵。对待这次战争他们都显得高度爱国,就像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一样,在外患面前,人人都热泪盈眶,“百倍警惕”。  历史当然没有假设,但假如当初国王的西化措施以温和的手段得到实现,仍然未必就是故事的幸运结局——更可能出现的,是全国都像作者在奥地利那样,忍受身份认同的精神分裂带来的痛苦。当初中东西化的楷模土耳其,现在被亨廷顿批评为“无所适从” 的失败国家。在一个教权统治的伊朗,面纱下的年青一代兴奋而不安地向往着西方,希望摘掉自己的面纱;而经历了对西方失望和幻灭的土耳其,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子却开始戴上面纱。  不管玛赞·莎塔碧怎样谈论这个自己生长的国家,她仍是深爱着它的。1970年代,一些苏联犹太人前往以色列或西方,结果却发现自己与那里的生活完全不能适应,有人评述说:这些人“离开俄国并不是真正为了去寻找以色列或者西方,而是去寻找一个没有警察国家的俄国”。对作者及许多去西方的伊朗人来说,也是如此,他们只是去寻找一个没有警察国家的伊朗。
  •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出生于伊朗的画家,他的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穆斯林。“你知道,犹太教随母,伊斯兰教随父。所以我,什么也不是!”于是,这个既不是犹太人也不是穆斯林的画家移民美国旧金山。也许在那个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里,他不会觉得自己过于尴尬突兀。伊朗姑娘玛赞·莎塔碧也是这样一个格格不入的存在。她在漫画体自传《我在伊朗长大》中写道:“在欧洲,我是一个异乡人;回到伊朗,我仍然是一个外国人。”不论从哪方面说,伊朗都是少数派。从人种上看,伊朗是中东地区唯一的雅利安人后裔,而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是闪族人后裔;从宗教上看,伊朗人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而主流是逊尼派。近代伊朗有过国王,他作风西化,甘当英美的傀儡,人民反对他;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国王,但接下来是严格的禁令以及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许多人又反对;一场两伊战争,伊朗几乎没有朋友,中东地区除叙利亚之外全部支持伊拉克,美国更是站在伊拉克一方;宗教领袖霍梅尼对小说家拉什迪发出的追杀令,令伊朗与英国断交,也令伊朗成了言论自由的头号公敌;近年来,伊朗成了美国总统小布什口中的“邪恶轴心国”……伊朗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她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备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人民却相当贫穷;当油价高达90至100美金一桶时,总统内贾德却不得不把意外之财用于失业补助——在宗教领袖多生光荣的号召下,如今伊朗人口的三分之二在30岁以下,失业率高得惊人;因为没有成熟的石油加工业,伊朗国内使用的汽油还需从印度、新加坡等国进口;2007年官方统计的通胀率高达19%,比起2006年的12%堪称狂飙突进,伊朗的内忧外患从未停止。《我在伊朗长大》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谈起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作为一个在伊朗长大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正因为此,创作《Persepolis: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这么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Persepolis是波斯帝国的旧都波斯波利斯。波斯波利斯的王宫历经三代大流士修建完成,穷奢极侈,却在建成后不到一百年便被亚历山大付之一炬。取名波斯波利斯的喻意很明显:王朝转瞬即逝,历史却值得铭记。这本书不是为伊朗人而作,而是为全世界人而作。它要告诉人们身为一个伊朗人的感受。的确,这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玛赞·莎塔碧说:“我年轻的时候,会把政府的宗教狂热和我们国家的文化混为一谈。而每次要为自己的国籍而辩护也是一桩很困难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一句话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你是哪国人’,换了伊朗人,就得花上一个小时解释:‘我来自伊朗,但是……’这个‘但是’是无可避免的。现在不用解释那么多了,我会说‘去读我的书吧,你就会明白我的处境了’。”玛赞·莎塔碧用黑白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在伊朗长大的经历。用时髦的词汇来说,这是“小人物的大历史”,漫画的形式拒绝了沉重的历史叙事,它轻松幽默、含泪微笑;它也拒绝了任何意识形态的强行介入,玛赞永远是她自己,看她所看,说她所说,感她所感。正是她的复杂性,渐渐将我们心目中遥远的伊朗轻轻拂去,代之以一个真切的有血有肉的伊朗。作者擅长黑白分明的木刻版画风格,寥寥几笔,便描摹出人物的各种性格细节,没有任何雕饰,在剥夺了读者视觉享受的同时,却令读者自然而然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书中人物的遭遇和感受上。画面虽然黑白分明,莎塔碧笔下的世界却是多彩复杂的。她写到自己因为化了浓妆害怕被革命卫士逮捕而陷害了一个路人,遭到外婆的鄙弃;也写到了一个正直的毛拉,相信诚实的人,当大部分学生敷衍政治考试、附和宗教政府时,这位毛拉并没有因为她持不同政见而拒绝她,反而接受她入学。“当然如果我说所有毛拉都是坏蛋,表述就要简单得多,好像小布什说伊朗是邪恶轴心国一样;但现实从来不简单,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毛拉里也有好人,好人也有恶的一面。”在伊朗,莎塔碧痛恨面纱,面纱束缚了女人的行动,衣服遮住了女人的身体;在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女人只有男人一半的权利,面纱则是不平等关系最直接的体现。然而,当法国政府明令禁止穆斯林女学生在公共场合佩戴面纱时,莎塔碧再次愤怒了。“如果法律禁令能解决一切问题,那真是再简单不过了。禁止戴面纱和强迫戴面纱是一回事儿。你禁止宗教迫害,难道它就会消失吗?当然宗教迫害还存在,只不过隐蔽起来罢了。我一直反对戴面纱,我痛恨面纱和它象征的意义,但是我现在却要为它辩护。戴不戴面纱,不是通过一条法案就能解决的,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女孩们的身份认同,她们的上一代移民法国,但终究不是法国人,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她们也不是阿拉伯人,最反讽的是,面纱倒成了一种叛逆的象征。对14岁的少女来说,你越是叫她们不要做什么,她们就越是要做什么。”在现实中,“和而不同”的理想几乎不可能实现,特别是对来自伊斯兰国家的人们。在认同西方价值观的同时,就意味着对本国传统的抛弃,对一神论宗教的抛弃。然而在抛弃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后,西方价值观的缺陷又会凸显出来,显得格外刺眼。这是典型的身份认同的困境:如果你留下,你保住了根却失去了自由,如果你离开,你得到了自由却失去了根。莎塔碧本人便经历了这种痛苦的过程。她少年离开伊朗,在奥地利留学期间只为边缘人群所接受,终日混迹于同性恋甚至毒贩子中;回到伊朗后,她上了大学,结婚又离婚,在无法忍受对自由的限制后,终于再次离开伊朗,离开挚爱的家人。现在她住在法国,但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无家可归的人”。然而每当西方社会以惯有的文明姿态批评阿拉伯国家野蛮落后时,莎塔碧会毫不犹豫地回击: “文明是现代社会最大的谎言。西方人不挨饿,所以他们可以说自己是文明人。世界各地的冲突追根究底都与贫穷、经济、资源有关。越穷的地方战争越多,因为饥饿会吞噬文明。就拿巴黎说吧,如果断水断电、清空超市,只消三天法国人就会互相残杀吞吃死尸。”很多人将莎塔碧的作品与阿特·施皮格曼(Art Spiegelman)描绘纳粹大屠杀的漫画《鼠》相提并论。莎塔碧承认受过《鼠》的许多影响,但并没有采用《鼠》的象征手法——施皮格曼把犹太人、波兰人和德国纳粹分别画为老鼠、猪和猫。莎塔碧曾经致电施皮格曼,向他道歉,并表示一切将二人相比较的说法都来自媒体宣传,与她本人无关。施皮格曼很欣赏她的姿态,邀请她去参观自己的工作室,之后两人成了好友。2004年美国大选时,莎塔碧同施皮格曼打了赌,她赌克里赢,施皮格曼赌小布什赢,但两人心里都希望小布什失败,结果两人都落了空。莎塔碧总是对出版商说:“别让我去曼哈顿——那里的人跟我一样。让我多去中部那些支持共和党的州,我想跟那里的人谈谈,告诉他们另外一种真相。”小布什的言论,在她眼中就是愚蠢和无耻的代表,她不止一次在访谈中爆粗口,痛骂小布什。“如果美军说你们有石油,我们喜欢,我们比你强,所以你们闭嘴接受现实吧。我也许真的能接受这样直截了当的表达。但打着民主和人权的旗号,就太过分了。他们跑来乱搞一气然后美其名曰是为了我们好,得了吧,别侮辱我的智力。”莎塔碧的作品触及了当代社会政治的要害,她认为艺术家的使命之一便是不停地提问,敦促人们进行思考,拒绝无知和愚昧。许多和她一样来自伊朗的女作家也在为同样的目标而奋斗,她们通过不同的风格和取径,向世人展示了伊朗的方方面面,让人们真正进入伊朗的生活和伊朗人的精神世界。菲茹泽赫·杜玛斯(Firoozeh Dumas)在《好笑波斯语》(Funny in Farsi)中讲述了自己随家人移民美国后的种种幽默经历。七岁那年她从伊朗的一个小镇来到了美国加州,自此生活中便充满了culture shock。她选取的都是轻松活泼的生活琐事,用无伤大雅的小幽默来表达“我们既相同又不同”的主题,爸爸笨手笨脚,妈妈喜欢看电视有奖竞猜,叔叔一边吃垃圾食品一边花钱减肥,周围的美国邻居几乎对伊朗一无所知;后来她自己嫁了个法国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culture shock…… 移民家庭的温馨笑话为该书赢得了许多读者,但书中对于政治、历史、宗教革命这类核心话题的回避则招致了许多批评——回避伊朗的核心问题,使得该书少了许多 “伊朗味儿”。但从另一方面说,作者有意无意的回避,也代表了一种去政治化的取向,用世俗生活的温情消解政治的沉重。同样为一位来自伊朗的女性所作,《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引起了广泛关注。阿萨·纳菲奇(Azar Nafisi)是一位文学教师,1997年定居美国。在伊朗时,她曾在自己家中开了秘密的文学小班,让女学生们脱去面纱阅读简·奥斯丁、纳博科夫、费茨杰拉德。她通过文学的世界与现实相抗,常常故意在面纱中露出一缕头发、涂指甲油、化妆,结果被学校领导斥为传播腐化生活。比起娇生惯养的校园女生莎塔碧,作为教授的纳菲奇的自传更决绝更彻底,她描述了在毛拉们无所不在的注视下的疏离感和无助感:现在我不能穿平时想穿的衣服,走在路上不能摇晃身体,我不能在想叫的时候叫,不能拍男同事的背,这些现在都违法了。我觉得自己像个虚构的人物,无足轻重……对于阿萨·纳菲奇来说,伊朗的文化身份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她在为英文版《王书》(Shahnameh,一译《列王纪》)所作的《前言》中写道:“波斯人基本上没有家,只有在文学特别是诗歌中才能找到家园。我们的国家受到过无数次攻击和入侵,每一次,当波斯人失去了他们的历史感、文化和语言时,他们会发现诗歌才是家园的真正卫士。”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波斯后,诗人菲尔多西(Ferdowsi)写下了这部记录波斯神话和历史的史诗,将整个国家从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中拯救出来。随着《王书》的代代相传,高尚的诗人菲尔多西和反复无常的国王伽兹纳维之间的传说也流传了下来:国王请菲尔多西创作《王书》,许诺的报酬是每行一个金币。这位国王和许多统治者一样,并没有履行诺言。他派人送去银币,诗人尽管非常贫穷,却高傲地拒绝了嗟来之食。最后,等到国王终于意识到诗人的价值时,对自己的举动十分后悔,亲自来到诗人居住的小城,想表达歉意。但是太晚了,当他的行仗进入城门时,迎面过来的队伍抬的正是诗人的灵柩。这个传说要传达的信息和《王书》相同,在诗人和国王的斗争中,国王可能会在此世取得暂时的胜利,但诗人的荣耀将属于永恒之物——时间。一代代口耳相传的诗歌让古老的波斯文化流传至今,幼年的莎塔碧、纳菲奇都曾聆听着诗歌入睡。如今,她们通过小说、漫画、电影等媒介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她们多半经历坎坷,但并没有用作品表现歇斯底里的苦难,她们或幽默或温情,用莎塔碧的话来说:“虽然我的理智看不到出路,但是我的感情仍需要希望。如果有一天连希望都没有了,我发誓我会自杀的。”说到底,她们还是幸存者。 http://artcenter.blogcn.com/diary,14823846.shtml

精彩短评 (总计93条)

  •     玛赞是幸运的
  •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长成。
  •     百看不厌
  •     一共四本,我都买了。非常好。对伊朗有了不一样的了解。
  •     来当当买莎塔碧这部作品的人都应该是有备而来的~不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贴近心灵,对于热爱插话热爱黑白花的同仁们也是一本很好的绘画参考资料~
  •     三本一口气读完如果1有货了会买。
  •     生命有限,我们不应该苟且地活着
  •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慢慢长大。 结婚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哇!
  •     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     “只有当灾难那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一笑置之。””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官方代表和人们关起们来的真实生活之间的强烈发差。“”只有觉得真正幸福才生活在一起,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苟且地活着。“”人必须教育自己。“”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经历。“”生命只有一次,你有责任把它过得丰富多彩。“
  •     看看别的国家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很真实的经历。
  •     总觉得作者没有太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从第一部开始就隐隐感觉到了阴暗的气息。一度怀疑自己应不应该接触这些阴暗面。看到作者从一个活泼聪慧的少女成长到难以与人相处、一度尝试自杀,真的很伤心。虽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个人选择也是不能忽略的吧。作者生于优越和谐的家庭,所遭受的苦难应该比下层人民少很多。结局看起来不错,却让我感到悲伤。
  •     因为本杰明推荐的,才买来看。很感动地说。
  •     这套图书让人从一个平民的角度走近伊朗,了解伊朗和伊朗的人民。很喜欢作者的绘画风格,有时候很沉重,有时候又很幽默。
  •     完结了?
  •     这套书看来很感动,也感觉心情复杂,这世界有太多难辨的是非!但可以肯定的是,主人公的父母和外婆真是令人佩服,那么明智,那么有勇气!太值得所有的父母家长们学习了。
  •     我是看了电影版后再买书的。太喜欢作者的视角,从一个成长的少女看到的伊朗和西方世界,政治、宗教、亲情、文化差异;以前对波斯的印象是狂热的原教旨主义。CSILV里的老G说的一段话,peoplemakeassumptions,人们总是因为外在的表象的特征作判断,这种固执阻止我们去真正的了解和探索。《我在伊朗长大》看到了伊朗人的理性,挣扎和无奈,原教旨主义其实是被政治挟持的宗教信仰。我们主流理解完全不同,正是我们看多了负面新闻,然后makeassumptions,恰恰反映了我们对这个两千年的文明的无知。换过来,中国何尝不与伊朗相似呢,只要把原教旨主义换成共产主义。最爱玛赞的外婆,性格鲜明而且充满人格魅力-----“表里如一”“宽容”
  •     动画版是不是没有拍到这里?有没有续集?太多年前看的了记不清
  •     女性的觉醒之歌
  •     作者画得很有趣~语言也很幽默
  •     回家
  •     看到伊朗人的两面派生活,倒还挺为他们高兴的。
  •     经历过失恋、流离失所、信仰崩溃后的玛赞,总得去经历之后才会懂得。玛赞的爸爸在给奥地利的玛赞打电话时说,你是每个家长都想要的那种孩子。其实,我更觉得她的爸爸妈妈是每个孩子都想拥有的。还有外婆,真是睿智聪慧的女人,玛赞因为离婚的事跑去跟外婆哭诉,外婆说,就因为这事儿?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事儿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不结婚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你要的那个人,五十年前我也经历过结婚,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才能真的明白什么叫自由和独立。
  •     画得很好,对伊朗也有了一点点了解
  •     完美!!!!!!!!!!!!!
  •     从电影版过来变成忠粉
  •     这套书适合大人看,通过此套书可以了解伊朗人的文化生活。很多情节触动人心。另外,个人觉得很适合有孩子的父母阅读,作者的外婆和父母可谓家长的典范,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健康成长,在那样的环境里实在是不容易的!
  •     终于看到她长大了,更坚强,也更懂得该怎样安排生活,保护自己了
  •     对伊朗有更多了解。。。挺好的。。。值得一看。。。
  •     最后一幕,长大后再次离家,走向跟成熟的社会更丰满的生活,自此至外婆逝世,只见过一面,“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     为全书定下基调。一套值得五星推荐的图书。马爱农出品,必是精品。
  •     赞!
  •     女孩回到伊朗迷失在身份認同中險些自殺。幸好神的阻止讓女孩意識到不能拋棄生命,她開始努力生活,考大學學畫畫,期間伊朗的一切是荒誕可笑,她以勇氣抗爭高壓,不讓恐懼脅迫良知。後來一段失敗的婚姻讓她知道了女人獨立自由的必要,她再次選擇了自由的遠方,勵志不辜負自己和他人。
  •     (ಥ_______ಥ)
  •     这套漫画我觉得每个女孩都应该好好读。 女孩子一定要在思想上独立。
  •     家庭的影响
  •     看过电影看得书果然还是书珍贵
  •     真实的人生,总是有很多的矛盾
  •     这套书非常的不错,可以很好的了解的伊斯兰文化,以及那场运动
  •     只有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
  •     还是第一本惊艳
  •     以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一切
  •     青春的迷茫和挣扎,成长的经历,作者对真实的历史,可笑又残酷的政治有自己的见解,希望每个人都能真诚地思考,真诚地生活
  •     更多了一些生活的现实与无奈。
    我想了很久,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想读童话的,看到第一本就好。
  •     漫画
  •     比起第一本,后三本的装订质量明显下降!!!
  •     把这个系列读完了。心情沉重。
  •     一笔一笔刻出家乡
  •     玛赞的家庭教育真是太棒了,诚实地面对自己,敢于表达与行动,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努力让生命变得精彩。
  •     让我想起自己的祖国
  •     我在伊朗长大一套书沿着主角的年纪,内容相应变化。画风很朴实。看过同名动画之后找来的书。内容比动画丰富。描述两伊战争下伊朗一个普通小女孩的生活。
  •     不要苟且地活着
  •     很深刻,让我对伊朗有了更多认识.我把书推荐给几个好朋友看了,现在又把书推荐给了我哥哥.
  •     挺好玩的,好在主人公的家人比较明智,支持她走向更自由更尊重人权的国家,过她渴望的生活~~好幽默
  •     我很喜欢的一套书,支持一下
  •     出于对这个国家的兴趣购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原来是漫画本。还好,内容比较吸引人,尤其是女主人公白天戴黑纱,晚上蒙上窗户开派对那段描写,使人感到了那种压抑的释放,对她们的生活也算了解了一些吧!
  •     四本与众不同的漫画书,见证了一个伊朗女孩成长的过程。让读者体验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战争对人心灵的摧残是难以磨灭的!!希望世界和平!
  •     成长是探索,总要付出代价。只有尝试过,才知道是不是合适。回家,不代表所有的烦恼就会消失,接踵而至的会是新的烦恼。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在乎别人的评说,坚强、独立、自由,已婚未婚都不重要。最后,玛赞做出了她的选择,离开不代表她不爱她的祖国,而是有更适合她的土壤。最喜欢的话:只有当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一笑置之。
  •     以为会有美好的明天,可是当等在前面的是个国家的时候,一切都是确定的,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当然个人的命运也就只能这样了。
  •     家是心灵的归宿,玛赞的家给了她恢复的力量,但玛赞的国家却给了她沉重的失望,这次的离开她应该有了更多的力量,更成熟的心智来面对未来的一切!
  •     这是套很经典的成人漫画书,语言幽默却能从中体会到人生的种种无奈,强力推荐。
  •     很好呃只是有点脱胶的感觉
  •     画的不错,内容很好!
  •     最后的完结我很喜欢
  •     这是近年来读到的为数不多的好书之一,近距离让我们观察到一个叫伊朗的国家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作者有着非常好的、敏锐的观察力和简洁的概括力,给人无数共鸣和震撼,不看不知道,我们离伊朗人民的距离原来曾经那么近……
  •     回家并不總是最好的事情啊!
  •     喜欢Marjane的敢做敢为,女性的解放。再次出发去法国开启人生另一道航线.
  •     看完了 我在伊朗长大 的最后一本,很佩服作者的勇气,在这个不民主的社会也敢反抗
  •     读到这本的时候,我对面坐一下了一对中外情侣。然后,那个男人居然就是伊朗人!我的妈呀,这,太巧合了吧!!!
  •     非常非常敬佩作者父亲独到的教育方式-允许孩子们犯错,从错误中找出自己的过错。极力向各位书友推荐这套书。
  •     去过伊朗多次,也从其它渠道了解一些伊朗的情况。看了这个伊朗作者的自述,觉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     2007-63
  •     大开本厚纸张,比后来出版的合集手感好很多。
  •     了解了另一个民族的宗教、生活等等。但是,我的退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已经三个月了。因为当时不小心定重了。希望能尽快解决。谢谢!
  •     作者这熊脾气居然没被打死或杀掉真是= =有如神助……
  •     人必须教育自己
  •     某种东西一旦被禁,就会变得不成比例地重要起来。
  •     thx
  •     真正的独立自主,不仅仅是独立生活,而是有了自己的方向,内心平静。不要迫于社会压力去结婚,那会是不幸福的开始。
  •     很细腻的刻画,很好
  •     与众不同的漫画,了解其他文化的非常好的途径,很喜欢这套漫画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早就在书店觊觎这套书很久了,在当当买很实惠的奥
  •     好好好好!!
  •     4=v= 我就随便看看系列 然后看到了这个挺不错的绘本 不过伊朗对于我来说太遥远也太陌生了 虽然故事很真实 但是我并不想去这个国家=-=
  •     如果 最终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么 前面所有的痛苦都很值得:)
  •     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到了战争的丑陋,对人性的摧残,对民众的伤害,以及不屈的民族精神。看似简单的漫画和故事情节寓意很深刻。
  •     “两伊”战争,没完没了的战争,那里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本书,可以告诉你,伊朗人民的信仰、历史、智慧。。。值得收藏!
  •     一个开明的家庭环境对成长是多么重要
  •     "原教旨是对教义的一种保守的信仰。与所谓保守主义不同的是: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必须强制制止别的信仰,用暴力推行自己的'教旨'。换言之,原教旨主义的本质与其说与某种'教旨',不如说与其推行教旨的方式有关。原教旨主义的实质并非'宗教保守主义',而是宗教强制主义或神学极权主义。"
  •     震聋发聩 女权主义跟原教旨天生不容
  •     只有当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一笑置之。
  •     内容腻烦 不太好看 穆斯林离我们太远了
  •     这个书曾经向伙伴们分享过,非常不错
  •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只是大多数人都选择得过且过。所以最终只有勇敢的人获得了自由。一个伊朗女孩的成长史,也是向往自由的人的成长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