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圈子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06076829
作者:陶方宣,桂严

作者简介

胡  适  蔡元培  章太炎  林语堂  郁达夫  陈寅恪
陈独秀 许广平 瞿秋白 萧 红 钱玄同 茅 盾
梁实秋 许寿裳 刘半农 许羡苏 废 名 丁 玲
这些鲜活的名字,一个个活跃在鲁迅的朋友圈,他们关系不同,他们嬉笑怒骂,他们都曾在一起。
通过鲁迅的会客厅,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故事
通过他们与鲁迅的交往,我们也认识了生活中的鲁迅……

书籍目录

序  言:随着时代的消失而消失
第一章 绍兴会馆(1912—1919)
1.许寿裳:拖在身后的“老虎尾巴”
2.钱玄同:爬来爬去的肥猪头
3.孙伏园:催生阿Q的茶童
4.蔡元培:气味不相投的“此公”
5.胡 适:不打不成交的冤家
6.刘半农:演双簧戏的半侬
7.陈寅恪:贪吃爱玩的胡同串子
8.章太炎:装疯卖傻的狂徒
9.章士钊:穿长衫的士大夫
第二章 八道湾(1919—1923)
1.郁达夫:飘来飘去的虎皮笺
2.林语堂:糊里糊涂的愣小子
3.陈独秀:爱发火的总司令
4.许广平:住三楼的乖姑
5.许羡苏:留短头发的令弟
第三章 阜成门三条(1924—1926)
1.韦素园:瘦小的守寨者
2.废 名:把月亮闩在门外的王老大
3.高长虹:黑夜里的太阳
4.梁实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5.台静农:人缘极好的未名社员

第四章 景云里(1927—1930)
1.瞿秋白:会耕田的犬
2.冯雪峰:长得很丑的乡巴佬
3.内山完造:讨厌蚊子的书商
4.曹聚仁:赤膊打仗的六安人
5.茅 盾:沉默寡言的编者
6.柔 石:讲宁波话的旁听生
7.潘汉年:瓦窑堡来的小潘
8.史沫特莱:并不漂亮的舞伴
9.胡 风:卖苦力的牛
10.白 薇:生肺病的仙女
11.苏雪林:脾气不好的徽州姑娘
12.陈西滢:外冷内热的正人君子
第五章 大陆新村(1931—1936)
1.萧 红:狼狈不堪的小母亲
2.萧 军:东北来的“土匪”
3.丁 玲:被嘲弄的“休芸芸”
4.邵洵美:富翁家的赘婿
5.周 扬:令人讨厌的汉子
6.巴 金:祖籍浙江的老乡
7.成仿吾:抡板斧乱砍的黑旋风
8.聂绀弩:写小说的“金元爹”
9.宋庆龄:同一阵营的同志

内容概要

陶方宣
中国作协会员,出生于安徽,居住于上海。曾任政府机关公务员多年,现为专业编剧、作家。出版著作有《今生今世张爱玲》、《西装与小脚》等20余部。部分作品在香港出版,发行海外。创作有长篇电视连续剧《江郎山下》。
桂严
安徽繁昌县人,毕业于安徽农学院。20世纪90年代开始醉心文学,出版有《暗香》、《金盏花》、《花开尘埃 铅华毕落》等著作多部。现任繁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鲁迅的圈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人文荟萃的民国时代,以鲁迅为中心形成的一个文人圈十分引人注目,这其中既有章太炎、章士钊、陈寅恪、蔡元培等学者大家,又有钱玄同、林语堂、胡适之、梁实秋等同乡好友,还有冯雪峰、潘汉年、史沫特莱、宋庆龄等革命同志,当然也少不了丁玲、萧红、白薇、许羡苏这样的女粉丝。不管是被鲁迅引为知己的圈中好友,还是与他并非同道的“冤家对头”,他们都能在鲁迅开朗率真、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感召下互相尊重、和谐共处,从而形成一个思想独立、和而不同的朋友圈——陶方宣、桂严的大作《鲁迅的圈子》,就是从鲁迅的交际圈出发,以鲁迅日常人际交往为切入点,还原鲁迅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进而折射出民国年间大师云集、包容万象的时代风貌。作者从一个别开生面的角度:文人圈入手解剖一代大师鲁迅。文人圈也就是人文圈,来自于民众又独立于民众的一个文化阶层,它更集中、更典型地显现出民国风起云涌的文化思潮和人文风貌。各色人等凭着各自的生存环境与人生经历形成的文化信仰,然后在鲁迅身边走马灯似地粉墨登场。这样的写作有一个个缺陷:如果纪实性地对这个阶层进行描摹,可能会流于一般。写鲁迅的书不少,仅仅停留于文史层面这是陶方宣、桂严不想要的,这样做也对不起大师鲁迅。当年鲁迅幽幽目光洞若观火,写出《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样直捣中国人病灶的惊世之作。那么作为有抱负的两位作者,他们字里行间流露的主旨就是:通过鲁迅朋友圈这种独特的角度,给鲁迅、也给民国文化圈作全方位投射,从另一个角度解读鲁迅,解读民国。众所周知,鲁迅是民国大师,鲁迅的朋友圈亦多为名家大儒。不过,他们既是名人也是常人,常人所有的七情六欲在他们身上一点也不缺少。作者关注鲁迅的圈子,显然并不是为了彰显这些名人超越常人的一面,也并非为了单纯讲述当事人之间的八卦与绯闻——虽然书中涉及了一些这样的故事。但是作者恰恰是想通过这样的故事,来展示名人的平凡情感与人性之常,还原他们真实面目与寻常人生,从而“看出一个大时代的鲜活容颜和有力心跳”。通过对鲁迅朋友圈的解读,大师鲁迅的个人形象也鲜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人际交往的浮泛表面,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探寻,并从人性深度发掘鲁迅:将鲁迅超于常人的理智与冷静归结于命运熔炉两次的淬火:一次是祖父因为行贿导致破家,让鲁迅一个跟头从天堂摔进十八层地狱,各色人等的丑态百出让他头一次尝到人生的血腥与命运的惨烈。另一次是与朱安的婚姻,这个名存实亡的婚姻让他活得生不如死。一个要做圣人的人,结果活得像块石头,成天就是关着门抄抄古碑、翻翻旧书,打算了此残生。为了压制性苦闷,他甚至在大冬天里只穿单裤。能量从来都是守衡的,自然的铁律也适用于个体生命:哪里有强烈的压抑,哪里必定要有强烈的喷发。在鲁迅来说,他的表现就是痛骂,遇谁骂谁逮谁灭谁。他说过这样的狠话,“到死也一个都不宽恕”,“活着就是要让他人不舒服”——因为人生首先让他不舒服。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序言中写得明明白白:“鲁迅自己也不知道,这其实全都是命运在布施障眼法,让他生不如死痛不欲生之后,写出了一系列震耳欲聋的惊世之作,一下子成为文坛旗手。当他拥有了主动权之后,他在日本结识的那帮子革命家左右了他的人生之路:邹容、章太炎、孙中山的影响让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与毛泽东合作——要建立一个没有人吃人、人压迫人的公平社会,毛泽东无疑是他最好的合作伙伴。这是《鲁迅的圈子》给人启发、给人思考的地方。通过鲁迅的圈子让我们洞见整个民国的文化生态与人文风貌。当时的文化圈风起云涌、包容万象,与鲁迅的圈子并存的,有胡适的圈子、邵洵美的圈子、章太炎的圈子、蔡元培的圈子。这些圈子组合成一个大民国的圈子,那是一片我们今天仍需抬头仰望的灿烂星空。(书评人:王小林)更多精彩专题请关注中国书谷网http://www.shugu.wang/
  •     第一次真真切切被鲁迅的文章所震撼,是在我上初一的时候。父亲不知从哪个朋友家里借了本鲁迅的《呐喊》,我趁他不注意,偷偷拿了去读。这一拿,就再没放下。至今依旧记得那是一本全红色封面繁体字竖排的书籍,封面上用黑色毛笔字写着大大的“呐喊”二字。书读起来虽然费力,但对于那时的自己而言,只要是有字的、能读的东西,我都如获至宝。那本集子里收录了他不少的短篇小说,印象最深的,就是著名的《狂人日记》。那个年龄段的自己,尽管对鲁迅的作品还是似懂非懂,但我能感受到,如《狂人日记》一样,《呐喊》中所收录的所有文章,都有一种深重的愤怒和失望,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气势和腔调,有一种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控诉和批判。那一声声“铁屋中的呐喊”,让年少的我读得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后来我才明白,那种感觉叫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在想想,除了在语文课本里学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那本《呐喊》其实给我留下了真正意义上对鲁迅的第一印象。记忆里,那本书精致秀雅,飘溢着浓浓的民国书香和层层的书卷气。在很年轻的时候我就接触到了鲁迅思想的精魂,也是难得。如今的自己已离开学校很多年,我并不知道,如这本《鲁迅的圈子》里提到的那样,鲁迅居然已经从教科书上悄然消失,我更不知道90后、00后会如何认识和理解鲁迅。但每当我想起鲁迅,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他严肃消瘦的脸颊、那根根直立的硬发、浓而倔强的八字胡和犀利深邃的双眼。他的文章正如他本人留给我的印象,一针见血,一眼刺穿对方,如剑锋一样犀利,更能毫不客气地戳穿虚假的表象,剖出真相。这是之前的认识,而读完这本《鲁迅的圈子》,除了对鲁迅最初的那个严肃刻板、正直较真的印象外,我又重新认识到了一个被请下神坛、充满人味、真实幽默、倔强执拗、爱憎分明的鲁迅,非常直观和立体。整本书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提到鲁迅一生中所接触的各个主要文人、学者,编辑得生动有趣,妙趣横生,充满时代感和人文味。更难得的是,书中还附了每一个主要人物的黑白小照,一个个都意气风发、玉树临风。让读得入迷的我,只想穿越回那个时代,认识其中某一个文人,并轰轰烈烈活一场。真是太喜欢那浓墨重彩的民国时代了,那个时代文人圈子里的纷争和故事每一个都有一种民国风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甚至当今中国的文艺圈,回响不绝。真心提议书友们,如您想要更进一步了解鲁迅和他的思想,了解民国时代的中国文艺,不妨先从这本有趣易读的《鲁迅的圈子》读起,或许,就会有一份不一样的收获。
  •     品读鲁迅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 you know)。”翻开陶方宣、桂严合著的《鲁迅的圈子》,胡适、蔡元培、章太炎、林语堂、郁达夫、陈寅恪、陈独秀、瞿秋白……这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个个活跃在鲁迅的朋友圈中,他们或嬉或笑或怒或骂。通过鲁迅的“会客厅”,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故事。通过他们与鲁迅的交往,我们也认识了生活中的鲁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以清人何瓦琴的联句书赠瞿秋白的条幅。鲁迅一直将瞿秋白视为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朋友和同志。在鲁迅的日记和函件中,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经常看到瞿秋白的笔名,如“何凝”、“维宁”、“宁华”、“它兄”等等。在瞿秋白最困难的时候,鲁迅冒险给予他真诚、无私的帮助,使瞿秋白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鲁迅自然是知道瞿秋白不愿意接受馈赠的,便有意帮助他,让他以卖文所得,来弥补经济生活的贫乏。瞿秋白的《肖伯纳在上海》以及《王道诗话》、《伸冤》、《曲的解放》、《迎头经》、《出卖灵魂的秘诀》、《最艺术的国家》等一大批精美的杂文便是属于这种情况。许广平在回忆文章中说:“这些文章,大抵是秋白同志这样创造的:在他和鲁迅见面的时候,就把他想到的腹稿讲出来,经过两人交换意见,有时修改补充或变换内容,然后由他执笔写出。”  瞿秋白的身份暴露了,鲁迅心急如焚,曾和陈望道相商,发起一个公开的营救活动,后来由于诸种原因而未能实现。鲁迅只得通过蔡元培,力图在国民党上层营救。而蔡元培与鲁迅的关系,正如郭沫若所说,蔡元培“对于鲁迅先生始终是刮目相看的”,“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他没世不渝的友谊。”作者在书中认为,“此言很有见地。无论在行政关系上,还是在人情世故上,后学者鲁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蔡元培所托效力。但是,鲁迅后期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岂止是没有做到,他对蔡元培还心生怨恨。”  以鲁迅的性格,很不易与人相处。在鲁迅一生的朋友圈中,许寿裳算是一个知己。他们的友谊,与学问大小没有关系。许寿裳的思想不及鲁迅深刻,文学成就也没有鲁迅高,但二人之间有着兄弟之情,就连许广平也叹之是“求之古人,亦不多遇”。鲁迅病逝,许寿裳不但洒下了“生平为朋友的第一副眼泪”,也对许广平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许先生不但当我是他的学生,更兼待我像他的子侄。鲁迅先生逝世之后,10年间人世沧桑,家庭琐事,始终给我安慰,鼓励,解纷;知我,教我,谅我,助我的,只有他一位长者。”他一方面为出版《鲁迅全集》四处奔波,收集材料,并专函恳请蔡元培先生“先向政府疏通,眷念其贡献文化之功,尽释芥蒂,开其禁令,俾得自由出售”;另一方面,又勤奋著述,先后撰写了《鲁迅年谱》、《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思想和生活》等纪念鲁迅的文章和著作,为后人学习并研究鲁迅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胡适的朋友多也就罢了,他本就是以“圈子野”著称的。在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的民国时代,在陶方宣、桂言的《鲁迅的圈子》中,鲁迅的朋友圈也不小,鲁迅的声望、地位和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在鲁迅眼中,胡适、徐志摩、郭沫若、周扬等都不是省油的灯。单是一个柔石,就在鲁迅日记中被提及不下百次。“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然而先生笔下的现实绝非是为了夺人眼球而有意为之,先生也绝不是靠暴露现实获取关注的浅薄之人,总之他并非为了披露而披露,犀利的话语背后其实流淌着无尽的温情”(崔永元《又见鲁迅》)。鲁迅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就在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曾面临着被尊崇、被误读、被赞美、被诅咒的命运。  《鲁迅的圈子》从不同的侧面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立体的鲁迅,可以让读者看见民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民国风云、文坛争斗、社会生活,以及一张张神色各异却鲜活清晰的脸,让我从更多的侧面,看见一个怒目战士的柔情一面,栩栩如生,宛如亲见。 发表于:中国周刊2014年12期,文汇报2015年1月2日第4版,今日路桥2015年4月29日http://paper.lqnews.cn/html/2015-04/29/content_7_1.htm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写得蛮通俗的。
  •     本书被陈老头批评啦
  •     鲁迅
  •     很怀疑书中一些人物的对话,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     文笔挺有味道的,读来不像一般传记那样乏味。先别管他真不真实,我也不信作者有那个胆瞎写。况且若真读过鲁老爷子的作品,他那暴脾气有意无意间也看得出来吧。哈哈,挺有趣的,伟人就不是人?
  •     作者的个人情绪是显而易见的 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很偏颇 总体而言还是推荐的 对话之类的就当小说看呗 毕竟作者文笔尚可 重要的是发生的事件没有太大出入 对传记来说不够中立 但胜在有趣 只能说 周先生个性强烈 人非圣人 有些观点不敢苟同 可的确是不世出的人才 山高水长
  •     不推荐,很不客观的一本书,作者以裁判自居,拉偏架,认定鲁迅偏激,认定鲁迅的论敌都很“客观”,把很多不实传闻当事实写,把自己虚拟的对话当新闻纪实写,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这么自信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