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532741663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页数:291页

作者简介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的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绪”。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 焦点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阿兰·德波顿)界定第一部分 焦虑起因 第一章 渴求身份 第二章 势利倾向 第三章 过度期望 第四章 精英崇拜 第五章 制约因素第二部分 解决方法 第一章 哲学 第二章 艺术 第三章 政治 第四章 基督教 第五章 波希米亚

编辑推荐

全球畅销的阿兰•德波顿作品集中又一新作,同名电视节目风靡英伦。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博学杂收,好学深思而又处之以平常心;他感受如普鲁斯特之纤毫毕现,文笔堪比蒙田之揖让雍容,趣味又如王尔德之风流蕴藉——而又不至堕入愤世嫉俗。他教我们懂得享受每天的平常岁月,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命锦袍。本书2004年于英国出版后,旋即风靡英美,已被翻译为20多种文字。德波顿在本书中借助于哲学、艺术、宗教的力量审视了对于身份焦虑的根源,教人们如何巧妙地去克服这种焦虑感。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前言

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虑。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惟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地把它扎破。因此,惟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身份的焦虑是何时产生的呢?生活的基本需求总应该首先得到满足吧。在饿殍遍地的饥馑年月里,很少有人会因为身份而焦虑。历史证明,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际,就是身份的焦虑滋生之时。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人相比较,身份的焦虑便缘此而生了。翻开报纸,发现上面有熟人光彩照人的相片(这足可以毁掉你整个早晨的心情);你的好友兴冲冲地告诉你一个消息(他们升了职、他们即将结婚、他们的书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因为他们幼稚地、甚至带点施虐性地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在晚会上,有人用力地握着我们的手,问我们在“干”什么,而他自己筹集资金刚刚开张了一家新公司:每当这切发生时,我们便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担心了。现今,身份的焦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因为每个人获取成功(性爱的成功、经济的成功和职业的成功)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要想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我们必须期望更多的东西。我们每时每刻都被成功人士的故事所包围。然而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绝大多数时代里,人们的主导思想与之完全相反:对生活抱以很低的期待不仅正常,而且明智。仅有极少数的人立志追求财富与成就。就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知道自己活在世上就是为人奴役、逆来顺受。即使是今天,我们攀上社会顶层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我们很难获得能与比尔·盖茨一较高下的成功,就如同一个17世纪的人想获得路易十四那样的权力是痴人说梦一样。然而不幸的是,现在的人们觉得这一切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想法来自于每个人阅读的杂志。事实上,如果谁没有为了实现这一切而全力以赴,那才是世间最荒唐无稽的事情。富豪们是否也会受到身份焦虑的困扰?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攀比的对象是与他们同等地位的人。我们所有人的做法都并无二致,故而即使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的人都富裕,到头来还是觉得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并非我们不知好歹,而是因为我们并不以古人为参照来判断自己。与古人或与其他地域的人相比而显现出的富裕,并不能长时间地使我们开心。只有同那些一起长大的同伴、一起工作的同事、熟识的朋友,或是在公共场合与那些有认同感的新知相比较时,如果我们拥有和他们一样多或更多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此,要想获得成功的感觉,最佳途径莫过于选择一个稍逊于己的人作为朋友……毋庸置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并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如同那些事业成功的失眠症患者历来所强调的那样,惟焦虑者方能成功,这或许具有  定的道理。但承认焦虑的价值,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对此进行质疑。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治疗身份的焦虑并无灵丹妙药。但我们可以尽量去了解它、讨论它。这好比气象卫星发来的热带暴雨的报道。气象卫星并不能阻止暴雨的发生,但它给我们提供的地球图片至少能告诉我们一场暴雨的来源、强度、结束的时间,从而可以减轻我们在灾难面前手足无措的感觉。一旦对身份的焦虑有所了解,当我们再次面对对手的漠视和挚友的成功之时,我们的反应就不会仅仅是痛苦和内疚了。2006年12月初于伦敦

内容概要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先整理一份阿兰德波顿的作品年表。   1. 1994/8 Essays in Love,“爱情笔记”   2. 1995/9 The Romantic Movement ,“爱上浪漫”   3. 1996/6 Kiss & Tell,“亲吻与诉说”   4. 1998/4 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拥抱逝水年华”   5. 2001/3 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哲学的慰籍”   6. 2003/3 The Art of Travel,“旅行的艺术”   7. 2005/1 Status Anxiety,“身份的焦虑”   8. 2006/4 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幸福的建筑”   7、8两本的中译本是07年新推出,但已是早在过去两年中就已发表的旧作。我最早从五道口的光合作用读到“哲学的慰籍”后一发不可收拾,这些书我基本收齐了,就因为德波顿的书特别有趣,小说不像小说,倒像随笔。抽了零星时间今天熬夜总算把“身份的焦虑”读完,德波顿笔调依旧是不紧不慢的侃侃而谈。   差点受书名所惑,以为此书是用来治疗精神焦虑症,;-) 但最终发现,德波顿并没有去扮演心理医生,实质上,他是在试图更清晰地诠释成功和失败,重新定义成功者和失败者。   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直接点明:“现今,身份的焦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因为每个人获取成功(性爱的成功、经济的成功、职业的成功)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须知,现代的传媒几乎连篇累牍地把成功者定义为有权势、有金钱的人,包括偶像、职场企业家等等。做软件的会把比尔盖茨当偶像,做网络的会觉得明天目标就是Google、Youtube。所以大家奋发努力,结果是可想而知。正如德波顿说:“如果谁没有为了实现这一切而全力以赴,那才是世间最荒唐无稽的事。”   德波顿于是开方子,实际上2001年的“哲学的慰籍”可算作解除焦虑的第一道药方,在那本书里,德波顿对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等几方面“焦虑”分别用不同的哲学家的思想来作“慰籍”。   不过,仅仅从哲学方面的思考来慰籍显然是不够的,于是2005年“身份的焦虑”德波顿更系统的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希米亚几方面来探讨成功和失败。从时间线来说,“身份的焦虑”似乎是“哲学的慰籍”的续集,然而前者包含了更宏大的内容,所以更确切的说,“哲学的慰籍”倒像是一个前传。   看书时候常常心生感概,那些话好像正是我要说的,而为什么我总说不到那么透彻呢?所以摘录一些方子的精要句子罗列如下,长句子请慢慢理解,基本就是我所理解的其思想精要,你会发现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其实是随价值观体系的变化而千差万别:   哲学方面他说:“(如果我们)对我们的失败已经承担了应有责任,但社会依然赋予我们一个很低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可能采取西方传统中一些伟大的哲学家曾经采取的思维方式:在对我们身边的价值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理解之后,我们可能会采取一种理性的遁世态度,并且不带任何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或孤芳自赏的味道。”   对于艺术,他说:“艺术作品----小说、诗歌、戏剧、绘画或者电影----可庄可谐,能够在不知不觉当中,潜移默化地向我们揭示我们的生活状态。它们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 他还说:“古今中外有众多的艺术家通过各自的作品,对人们在社会中获得地位的方式提出质疑。”然后,他具体分析几部小说、戏剧、绘画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在政治方面他表示:“现代上层人士所占有的位置曾经为战士、圣徒、骑士或拥有土地的贵族绅士所占据。”“决定上层地位的因素一直处于变化当中,...,那么导致身份焦虑的因素也随之在不断发生变化。”   关于基督教他说:“在内心深处,我们本能地知道我们的痛苦与抱负之庞大密切相关。如果从1000年的角度来看待我们那些渺小的身份焦虑,我们将会非常难得的认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从而获得心情的宁静。”   最后在波希米亚人一节,他更是清楚地点明“波希米亚坚持用精神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而反对用物质的标准来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判断。”他还提到梭罗(写瓦尔登湖那位)“梭罗让我们重新认识没有钱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它并不像资产阶级世界观所巧妙地暗示的那样,是人生的游戏中失败的证据。一个人没有钱可能仅仅意味着他自愿选择把精力投入到别的事情上,而不是投入到商业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他在别的方面变得很富有,而不是在金钱方面。”   德波顿完全就像一个人肉Google,轮番请出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做嘉宾,旁征博引验证其观点,因而整本书也建立了其自成体系的逻辑,阅读的快感也正是源自于此!   可能德波顿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全部,但是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脉络已经有了,真正解决你的焦虑,不外乎就是重建你被“主流世界”引导出来的价值观,重新思考你的人生方式,如果你真正有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了自己的生活哲学,又何来羡慕旁人,何来焦虑呢?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焦虑起因  第一章 渴求身份  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对此问题的回答几成共识:要言之,无非是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然而,有一个显然不为权势规则所关注的字眼却能更准确地表述我们心中的渴慕,那就是“爱”。衣食一旦无忧,累积的财物、掌控的权力就不再是我们在社会等级中追求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开始在意的其实是显耀的身份为我们赢得的“爱”。金钱、名声和影响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者是获取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爱”这一字眼,一般用于表述我们想要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描述一种我们求之于社会,并受之于社会的诉求呢?也许我们应该同时在家庭、两性和社会三种范畴中寻求爱的定义,把它视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存在的关注。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因为这~切,我们快乐地活着。你可以认为,与社会身份相关的“爱”有别于两性之间的爱,譬如它不具有“性”的成分,婚姻也不是其归宿,而且其施与者也通常有附带目的,然而,你并不能否认这种爱的接受者一样能沐浴在他者关怀的目光里,倍感呵护,就像忘情于爱河中的情侣。  我们惯常将社会中位尊权重的人称之为“大人物“,而将其对应的另一极呼之为“小人物”。这两种“标签”其实都荒谬无稽,因为人既以个体存在,就必然具有相应的身份和相应的生存权利。但这样的标签所传达的信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是区别对待的。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关注的——我们可以粗鲁地对待他们,无视他们的感受,甚至可以视之为“无物”。  由身份卑微所带来的影响不应该仅在物质层面上进行思考。他们的痛苦也很少,只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不如意;相反。只要能够维持生计,他们的痛苦就远远不止物质上的局限,而主要在于他们意识到了自己身份的低下危及自尊感。只要不觉得羞辱,人完全可以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毫无怨言,如士兵和探险家们,他们愿意过着~种极其艰苦简陋的生活,其物质之匮乏远甚于现今社会上那些最窘困的群体,然而,他们能熬过一切的苦难。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  同样,由显耀的身份所带来的东西也不仅仅局限在财富上。一些非常富足的人仍孜孜以求地聚敛财富,尽管他们所拥有的已足够供其后五代人挥霍之用。如果我们坚持以理性的财务视点来分析他们,也许会对他们的狂热感到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看到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他们其实也在赢取他人的尊重,我们就不会奇怪了。很少有人只是一味地追求高雅情趣,也很少有人只是耽溺于奢华享乐,但我们每个人都渴求一种生存的尊严。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如果未来社会是凭着积攒小小的塑料圆片(而非金钱)来获取他人的爱,那么,要不了多久,这种我们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小玩意就会成为所有人追求和渴望的焦点。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1759)中说: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难道是为了满足自然的需求?如果是这样,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收入也足以满足人的自然需求。  那么人类的一切被称为‘改善生存状况的伟大目的的价值何在?”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富有的人忘情于财富,是因为财富能够自然而然地为他吸引世界的目光。穷人则完全相反,他们以贫穷为耻。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世界的目光之外。一旦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略,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欲望将必然难以得到满足。穷人进出家门都不为人所注意,即使在闹市,他也会像独处在家一样默默无闻。而名流显贵们则不然,他们一直为世界所瞩目。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够一睹尊颜。他们的行为成为公众关心的对象。他们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都不会被人忽略。”  每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可以说包含着两个关于爱的故事。第一个就是追求性爱的故事,这个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并且得到人们详尽的描述,构成了音乐和文学的根本主题,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赞颂。第二个就是追求来自世界之爱的故事,这一故事更为隐蔽、更加让人难为情。人们提到它的时候往往采用刻薄的、讽刺的语言,好像只有那些生性嫉妒和有心理缺陷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需求,或干脆把对身份的追求简单地解释为对财富的追求。但第二个关于爱的故事在强烈程度上一点不亚于第一个,在复杂性、重要性和普遍性上也是如此,而且一旦失败,所导致的痛苦不会比第一个少。在第二个故事中也有令人心碎的时候,这一点可以从那些被世界定义为小人物的人们空洞、绝望的眼神中得到证明。

图书封面


 身份的焦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2条)

  •     当我读完这本书,打开本子准备写书评到时候,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想法或思路,也并非是脑中一片空白,而是一团乱糟糟的麻线团,零散的信息碎片,偶尔飘过的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堆积。这些想法、文字像是散落玉盘的珍珠,没有找到主题这个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然而,又有每周一篇长文的压力在头顶上悬着,顿感焦虑万分。这是作为"斩书"成员这一身份的焦虑吗?"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处于什么身份,都难以摆脱这个烦恼。为什么身份的问题令我们寝食难安?原因很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脸相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只落得人走茶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对此,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分别用了两部分对这一问题作了解答。第一部分,焦虑的起因。分为五个因素,即: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神崇拜,制约因素等五因素,并对每一部分作了详细分析,比如在渴求身份这一章中写道,渴求身份的表象是祈财、求名、扩大影响,本质来说是对爱的渴望。通过外界对我们的关注来实现对自己的良好感觉。其中阿兰·德波顿引用了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的一段话,极其深刻地表达了出来,写道:"如果可行,对一个人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第二部分,解决方法。也是从五部分进行说明。分别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西米亚来逐一解释。文中宏大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比做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通过这些永恒来与我们所追求的世间荣华富贵相比,我们的生命脆弱、短暂,像飞蛾般微不足道。正如阿兰·德波顿在书中所说,治疗身份的焦虑并无灵丹妙药,但我们可以尽量去了解它,讨论它。正如气象卫星发来的热带暴雨报道一样,气象卫星并不能阻止暴雨的发生,但它给我们提供地球图片至少能告诉我们一场暴雨的来源、强度、结束的世间,从而可以减轻我们在灾难面前手足无措的感觉。写到这,发现对于"斩书"的压力减缓了很多,与其担忧任务失败,还不如努力去看书,拿起笔努力写字。你看,我现在至少完成了长评任务,不是吗?
  •     第一部分 焦虑的起因一、渴求身份1、追求显耀的身份2、爱的渴求——“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二、势力倾向——“深藏在我们内心的害怕其实才是势力产生的唯一根源。对于人类这种由于渴求尊严而受挫并深感恐惧的情绪所导致的势力倾向,我们应该要多些理解和悲情,而不是一味去苛责。”三、过度期望1,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值变得更高了。——“只有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势利”这一带有贬义和歧视色彩的用语才可能出现。所以,我们很难把中世纪的英国贵族们对比他们地位低下的人表现出来的态度称之为势利。”2,James认为我们的自尊完全受制于时时督策我们的理想以及我们为理想所付诸的行动,取决于我们实际的现状同我们对自身期待之间的比率——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四、精英崇拜——自我认知不够,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五、制约因素1,受变幻无常的才能的制约2,受运气的制约3,受雇主的制约4,受雇主盈利原则的制约——“企业必须不断为市场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而员工也随时为企业的这种压力所能导致的结果忧心忡忡。而历史的长河中,物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曾经比提供和消费它们的人类的生命周期更为长久。这种稳定性肯定能够赋予技工和工人一种安全感,他们会觉得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在他们的一生中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但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产品的生命周期急剧缩短,从而破坏了工人认为自己从事的行业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心理。”5,受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第二部分 解决方法一、哲学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马库斯没有像常人那样,在听到赞扬的时候欣喜若狂,在听到污蔑的时候沮丧万分,他认为他的自我形象应该建立在自己的分析之上:是否每个人都会轻蔑我?这是他们的事。而我自己的事就是保证没有做过或说过任何可以遭人轻蔑的事情。”2,不卑不亢“蒙田要求我们在见到达官贵人之时,要控制我们的激动情绪,而在见到穷人和无名之辈之时,要抑制我们想要评头论足的冲动。”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同他人实际上并无二致,认识到这点才是一个最高贵的人生和最完整的个人的基础。3,理性的遁世态度“我们经常处于一种自虐过程当中,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尊敬,然而我们往往在弄清楚这一切之前就竭力想得到他们的爱戴。我们应该停止这一自虐过程。”4,对待财富的看法卢梭认为,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相对的,相对于人们的欲望。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富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拥有的,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二、艺术三、政治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对上层社会地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用马克思的话说:“每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然而这些意识形态的观点如果表现得过于咄咄逼人,那么它们就不会强有力地占据统治地位。意识形态观点的精髓就是,除非我们的政治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否则我们很难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意识形态就像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样,被释放到社会中。它通过报纸、广告、电视节目和教科书得到体现——在这些领域,意识形态在宣传它对世界偏颇的、也许还是缺乏逻辑的、缺乏公正的理解;在这些领域,它羞羞答答地暗示,它只是在陈述一件自古就有的事实。四、宗教对死亡的思考使人们获得一种更加真实、更加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死亡的想法对我们的影响或许就是引领我们去追求任何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同时还会鼓励我们漠视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毕竟与我们的死亡没有丝毫的关系。对死亡的预见能够使我们追求我们内心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我们注定要在无助和落魄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在弥留之际肯定渴望像孩子一样被人关注,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极为清晰的理由,把所有的经历集中在那些最能够经受住我们身份变化腐蚀的人际关系。五、波西米亚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人无法或不愿温顺地服从关于上层身份的主流观念,但他们有资格拥有更好的称呼,而不是残酷地被人称为失败者或小角色,而这五个领域的革新者们通过上述方式,赋予这些人以合理性。他们提供了好多富有说服力和抚慰能力的事例来提醒我们,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并不是只有法官或药剂师的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我觉得还有六、历史
  •     地位的焦虑译文的德波顿系列一直打的是才子牌。拿之于普鲁斯特、蒙田、王尔德相比,广告词更不忘捎带上张爱玲的佳句。我也一直深信不疑,沉浸在第一次他拿概率来解释与前女友相遇之不易所带来的shake里,直到最近入手的两本新作《身份的焦虑》和《幸福的建筑》。身份一词,对于我而言颇有一种内省的意味,而不似地位来得那么拥抱社会;它更像是“认识你自己”一类的警语,让人去体味和检视自己的内心深处。地位则是通过相较高下得来的,更有金钱或者别的什么想象。书名《身份的焦虑》(《Status Anxiety》)窃以为还是译为《地位的焦虑》来得好,就如书前的“界定”中所写,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这样不仅点名本书的适用对象:现代自认有品位的白领小资,也告知众读者:作者确是全心全意为你们写作这部书的,因为古代的事情他不管,谁叫往者已逝不可追呢。一开篇便是大谈特谈一切都是为了博求“爱”,德波顿自己也承认,这种与社会身份相关的“爱”有别于父母、爱人处得到的爱,不是血缘、婚姻所带来的,其施与者也通常有附加目的,但紧接着便话锋一转,宣扬起你并不能否认这种“爱”的接受者一样能沐浴在他人关怀的目光里,倍感呵护,就像忘情于爱河中的情侣。这点对我而言,极不符合,我是绝对不可能安享阿谀奉承而不作呕的。统观全书,德波顿一一点明其认为的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以及运气、才能、甚至于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等等制约因素。而后又给出现代人一堆的解决方案:哲学、艺术、政治、宗教诸如此类。德波顿的理论貌似是古代人较少地有对自己地位的焦虑,前半部书一直以古代人作为一个黄金时代来顶礼膜拜,至少是憧憬对象。他一次又一次地搬出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等砖头来,一边砸着我们的脑袋一边在我们的耳边咕咕囔囔现代人是如何如何有焦虑而古人物质虽差精神却富足安居。现代人出于对金钱、名利、地位等等的追逐而充满了对自己身份的焦虑,焦虑与自己相近的人相差多少,何时会被超过或赶上他,焦虑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原因则归结起来基本上就是现代人的期望总是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过高的期望值总让人在遥遥无期的奋斗间隙心存焦虑。按照德波顿的逻辑一路推演下去:如若像古代社会般稳定,社会流动阶级变化很小,人人安贫乐道仅为稻粱谋不作其他计较,应该就不会有身份的焦虑的问题了。可我的疑惑在此,古代人是否真的对自身的身份不存在焦虑或者说存在较少的焦虑?人类力量尚不发达的古代,三两个人完全无法生存于世,自然发生的火灾雷击就逐渐引发人们对自然神的敬畏和崇拜,神灵就这样成为了人类生活中未曾远离的部分。即使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仍免不了为天灾之类的事患而搭上自己平日的幸福生活。祈神保佑,焚香求助,西东皆然。若用犹太教或者基督教的选民一说,那我接下来的话就好说多了,古人们是否会常常怀疑自己上帝唯一选民的身份呢?好比一家有两孩子,老大犯了错,老二便多得了几分宠。只有一个的话就毋须担心别人影响自己的地位了。这在鬼神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古代该是可能的吧。古代人的期望值部分倒容易解释,都奔着来世过好日子,这世苦一点累一点也就算了。然而古代世界亦有国际交往,那古人的身份的焦虑便会集体迸发了。无论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是“栋隆,吉;有它,吝”,有了这样的想法,要历数异邦外族的罪状何止嘉庆抄没鳌拜时所列的二十条。难以启齿的、邪恶的事物必然来自异邦,异邦充斥着难以启齿的、邪恶的事物,两厢合力,彼互促强。不止有桑塔格笔下的梅毒从对疾病的想象与异邦的想象之中抖露出来。后成为光绪帝英文老师曾八次出洋的张德彝也在其初次出洋日记《航海述奇》中记载了英人和法人对避孕套发明权的彼此推诿。一切原委或许就隐藏在有关邪恶的概念之中,即不合时宜地把邪恶与非我(non-us)、异族等同起来。只要有一个强力领袖或者一个谣言源头,之后三人成虎或者是层层累积,总之是齐心协力,就把外民族、不为本民族所熟悉的他者(non-us)丑化得面目可憎甚至于非人,以一种集体的一致对外的态势来提醒自己:自己才应该是神的唯一选民。哇,真的很鸵鸟。[英]阿兰•德波顿著:《身份的焦虑》,陈广兴 南治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21元。×只是靠才气写作终有一天会枯竭以至不得不不断重复以前的自己,到时才真的是身份的焦虑。×只要神有一丝的变化,费埃克斯人就会充满了身份的焦虑。神灵的宠祐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内容条理,有逻辑,读起来很顺畅,靴子习了很知识,开心。
  •     世界不仅有一种成功。「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希米亚的目的并非废除身份等级,他们只是尝试创立一些新的身份等级,而这些等级建立在那些为大众所忽略或批判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之上。这五个不同领域的革新者们一方面都坚持严格区分成功与失败、好与坏、可耻与高尚,另一方面又试图重新塑造我们的判断标准,使我们重新思考何种行为才能归入这些重要的标题。」
  •     上半部更有用一些 思路 论据都很清晰 有自我思考的余地 倒是下半部所谓的解决方法 只能算是知识补充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很多点让我深有感触
  •     定义我们的是,自身的行为,仅此而已
  •     因为总是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目光,所以才有身份的焦虑。
  •     我们以为自己一旦攀登到顶峰,就可以一直享受幸福的生活,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旦到达顶点,我们就会被唤回谷底,重新处于焦虑和欲望的洼地中。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去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去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     道理都懂,然而
  •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摘取了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阶段,解读了为什么会有身份的焦虑(看得我也是满心焦虑)。最初是对身份的渴求,究其根本是对爱对关注的一种期许。因为拥有身份,不同的身份,我们开始有一种势力的倾向,渐渐,我们随着物质的进步、平等观念的发展,以及精英的崇拜,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可以触碰的天(花板),人们也知道了更多地“失败”与“成功”的“法则”。到这里,积压已久的焦虑将被第二部分的解决方法所冲淡,尊严与脆弱、艺术与势利,相反却相成的词构成了我们对自己的焦虑以及对自己的安慰。在我看来拥有尊严即是拥有脆弱,拥有艺术即是拥有势利。而悲剧作品、漫画、死亡以及波西米亚成为时时警醒自己的“物品”,需接触、理解、感受最终内化。读每本有价值的书,都是有实践之道的。
  •     弃。。。
  •     “天地一囚笼”,怎能不焦虑。
  •     从历史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身份焦虑产生的原因,然后再从哲学,经济,政治,宗教,心灵这些方面来阐述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格局宏大!看完后我好焦虑呀,作了好几天~
  •     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解决方法: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西米亚。
  •     看他的前言就觉得很接地气啊,「抱定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
  •     一开始看得很细,到后来连我这么爱逻辑的人都被绕晕了。还是挺有启发的,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教人不要爱钱。结论是我是个波西米亚人。
  •     想获得幸福,要么坚持原则,要么降低期望。
  •     #社会人活着就是为去浪费短暂的一生,最终通过死亡与上帝平息所有欲望和问题#不得不承认我们被成功故事包围,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大多受制于他人评价,每一人都在无比焦虑,德波顿承认焦虑的价值,也正视它的副作用,讲了焦虑5种起因(人与人不平等社会常态vs人人平等主观观念,贫穷与羞辱等)以及解决焦虑5种方法(哲学反思价值体系孤芳自赏,艺术对生活批判,政治,宗教认识永恒和渺小,波西米亚亚文化中重构价值体系),结论是承认世人看法决定我们看重还是看轻自身,承认金钱和社会评价有其意义,但也认识到身份焦虑只是我们在受承认成功和不成功生活存在公共视觉差异时付出的必要代价(自尊=实际成就/对自己期待,要么取得更多成就,要么降低期待),一旦对身份焦虑有所了解,当再次面对对手漠视和挚友成功时,我们反应就不会如此痛苦内疚。
  •     推荐
  •     为什么焦虑?怎么解决?大部分都面对的问题 与世无争是那么难
  •     把对自己的期望降到尘埃里
  •     厉害了,我的阿兰
  •     身份的认证是个大话题,作者从几个角度去谈身份的认证。主要是讲世俗的认证和自己的认证,有点启发。
  •     一锅理性的鸡汤
  •     英国人的洞察力
  •     波西米亚是解决焦虑的出路
  •     看完了还是焦虑
  •     金钱并不能赋予我荣誉 不再为他人的评价而困扰 理性遁世 乐天安命 不在意能否吸引世界的目光 寻求内心的宁静
  •     很不错的书。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克服障碍的原因
  •     这本写得很好,看完才发现比我想象的要客观得多,关于死亡的那一章有意思。
  •     人生在世,难于免俗。对于身份的焦虑,最好的办法便是直面它,了解它,并接受它。
  •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     具有叔本华特色的一本书,客观的语言评论,没有太多的主观主义。从哲学,社会,历史发展等各个角度举例,掉书袋很多,还蛮有意思的。
  •     文学和艺术方面讨论过多~
  •     被人害怕比被人爱戴更安全,做一个巨凶写在脸上的人。
  •     焦虑的出发点和变迁分析的很好,看过以后,有某种程度的释怀感。
  •     【我并非祈财、求名,我只是想获得世界的爱】喜欢德波顿把人们对身份的追求比作孩童搭积木来获取关注。不过啊,给出的安慰方法受众面窄了点啊
  •     没有什么一劳永逸地消除身份焦虑的办法 只是 不要花在无用的事情上就好~
  •     在广州飞往北京的三个小时旅程中读完,是近期读得最顺畅的一本。每一个观点都很认可,也承认哲学、艺术和宗教确可以消除某种程度的身份焦虑。 然而这并不是全部,我认为我是谁,或许是比我是谁更重要的命题。
  •     看懂焦虑,了解产生的原因,更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面对对手,面对身边的人的各种追求时,不会太过于痛苦,太过于困惑。
  •     不管我们思想多么独立,我们实际上可能并不理解自己的需要。我们的灵魂极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内心的一点点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噪声之中,我们也容易受到误导,偏离了对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谨慎而艰苦的求索。我们以为自己一旦攀登到顶峰,就可以一直享受幸福的生活,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旦到达顶点,我们就会被唤回谷底,重新处于焦虑和欲望的洼地中。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去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去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     R 20170102
  •     一本严谨的鸡汤
  •     解决焦虑:始于认识,忠于意愿。
  •     在一个看似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了更多普世价值观里“成功”的机会。当把成功作为一种意义去追求时,深深的焦虑将伴随一生。释放焦虑的方法就是重新去思考和定义多种可能的“成功”。
  •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两个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
  •     年近三十没多少存款的时候觉得焦虑到不行,然后看这本书。看完觉得心情平复了好多...
  •     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这是对自己穷苦生活感到满意的自我麻痹。
  •     自我是个幻觉
  •     持续的焦虑绝非歇斯底里的体现,而是对经济环境的现实威胁所做出的真实反应。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