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價值

出版日期:2016-9-20
ISBN:9789571367710
作者:森博嗣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孤獨的價值》
別再勉強自己和別人來往,不是很好嗎?
發現孤獨的價值,讓自己更自由。
▍能感受到孤獨,是身而為人特有的能力。▍
為了想被認同,我們群居取暖;
為了彼此「連線」,我們過度羈絆。
孤獨不是無視他人,也不是拒絕社會,
而是與社會共生,並且思考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孤獨,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排斥了孤獨如此珍貴的感覺?|
- 寂寞其實只是我們的主觀意識打造的
- 「孤獨死」的人難道就一定真的孤獨嗎?
- 世上充斥著將寂寞視為不堪狀態的虛構假象
- 被「集體意識」綁架的我們只會感到更空虛
- 拼命想得到別人的認同,會讓我們更寂寞
- 孤獨的狀態,是為了即將到訪的快樂做準備
- 真正心靈相通的朋友,沒必要經常見面聯絡
-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 孤獨就像減重,可以讓身心更健康
- 接受孤獨,其實是讓自己更自由

书籍目录

孤獨的價值-目錄導覽說明
▍前言
究竟是隱遁,還是孤獨?
每個人都應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孤獨真的那麼不堪嗎?
孤獨,究竟為何?

▍第一章 為何孤獨與寂寞劃上了等號?
何謂孤獨?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被羈絆束縛的現代人
人們無意識地渴求孤獨
之所以我們感受到孤獨
我們為何感到寂寞?
關於寂寞的條件
為了不寂寞,我們究竟失去些什麼?
為何我們被教導當個「乖孩子」?
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想當個好孩子的造反心態
孤獨是由自己一手打造的
伙伴意識是霸凌的基本成因
得到別人認同的手段
團體中的好孩子類型
小酌的那種孤獨感
失去虛構世界的孤獨感

▍第二章 寂寞真的那麼不堪嗎?
可以感受到孤獨,是身而為人的能力
人們畏懼孤獨的理由
寂寞的積極意涵
不被「廉價的感動」所洗腦
世界虛構了太多孤獨的刻板印象
感到孤獨是為了準備享受快樂
寂寞與快樂地起伏曲線
影響情緒的變化值
生與死是生物的宿命
孤獨是為了讓自己自由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拒絕大量生產的感動
商業虛構的價值觀VS普世價值觀
感動竟然成了一種商品

▍第三章 孤獨對於人類來說,是必要的狀態
孤獨讓你活得更自在
幾乎不和別人會面的我
別將孤獨和個人主義劃上等號
個人主義必須建立在「和平」的基準上
這是個再怎麼微小的存在也能存活的社會
恐懼孤獨的飢餓精神
一個人的發想
孤獨也有產值
學校裡的集團意識重要嗎?
不要失去獨處的時刻
關於孤獨的盪鞦韆原理
瞭解孤獨,才能瞭解愛情
讓孤獨轉換成「美」:創作的動機
孤獨就像減重,能讓身心更健康

▍第四章 孤獨也能衍生美的意識
人類工作的變遷史
在寂寞中發現美:日本的「侘‧寂」文化
從孤獨中發現美的意識
體會沉靜:從肉體轉向精神
集體意識讓人感到更空虛
孤獨的價值‧苦惱的價值

▍第五章 接受孤獨的方法
嘗試寫詩吧
孤獨是一種奢侈的感覺
鑽研自己的樂趣
做些無謂的事應付孤獨又何妨
孤獨是只有人類才能達到的境界
描繪你想要的自由

▍後記
富裕生活中的迷失
普遍比實際年齡年輕的現代人心智
嘗試孤獨之路
孤獨能讓你的心變得更溫和
結語:孤獨有其價值

内容概要

作者介紹
森博嗣 |MORI Hiroshi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七日出生於愛知縣,小說家、工學博士,於國立N大學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
一九九六年,以《全部成為F》一書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以推理作家的身份出道。之後陸續發表多部作品,成為廣受讀者喜愛的王牌作家。
近期著作有《關於找尋自我的樂趣》、《小說家這個職業》、《創作的品味工作的思考》、《打造自由自在而活》(以上為集英社出版)、《科學這字眼是什麼是意思》(幻冬社出版)。
譯者介紹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說真話的勇氣──北野武的新道德》、《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那天之後的建築──伊東豊雄的後311新建築觀》、《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一個人的老後》等。


 孤獨的價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森博嗣譯|楊明綺  正因為孤獨一事難以拍成戲劇,難以令人感動,所以我們長年忽略宣導孤獨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孩子們)。打造人氣吉祥物、採用當紅偶像明星達到宣傳效果、創造各種娛樂話題,任何一種方式都是強調「關連性」,因為這麼做才能創造商業利益。無奈現今時代的孩子們就是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也就自然被洗腦了。  孩子們被灌輸必須和大家做同樣的事,必須在學校結交朋友,集眾人之力成就一件事有多麼美妙,就連感動也是大家一起創造出來的東西,這就是現今時代造就出來的「好孩子」。無奈絕大多數孩子對於感動的反應,卻是像小雞般張大嘴,完全不明白自己腦中湧現出來的「感動」究竟為何,更遑論他們能在沒有半個人的地方,一整天只是靜靜地觀察一隻蟲,感受這種美妙體驗。  於是,被洗腦的孩子們「恐懼孤獨,渴求與別人有所連結的感動」,成了只會購買「大量生產出來的感動」的「乖乖牌消費者」,而企業要的就是這樣的普羅大眾,而且愈多愈好。唯有社會變成這樣,企業才能將消費者當作小雞飼養,賺取利益,這和飼養家畜有何兩樣。可嘆的是,絕大多數人彷彿睡著似的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  若從極度赤裸裸的觀點來看,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就某種意思來說,家畜或許很幸福,因為當事者要是沒有半點認知,也就不知「寂寞」為何,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只是我無法苟同。有極少數的御宅族被視為家畜,還被嘲笑:「那傢伙肯定很寂寞吧!」與其說嘲笑者的見解有誤,不如說他們滑稽得令人可笑。問題不在於哪種人比較寂寞,順從自己的心意而活,才是最重要的事。  也許我的主張有些偏激,但要是不下點猛藥,無法吸引更多人注意我提出的質疑。因為這世間的潛規則就是多數人總是否定少數人,少數人被迫認同多數人,我只是想點出這樣的謬誤。  從商業觀點來看,「寂寞」與「沒有賣點」劃上等號,也是攸關經營死活的問題,這就是商業生死感,所以必須盡量演繹「一點也不寂寞」的感覺。  或許舉這例子不太妥當,好比運動選手為了贏得勝利而努力,本來就是極度個人化的活動,必須面對孤獨。但當選手贏得勝利,接受採訪時,卻不會說:「我是靠自己的勤勉努力,一路挺過來的。」而是表示:「都是拜大家為我加油打氣之賜。」於是,聽到這番話的孩子們,囫圇吞棗地將這番話解讀成「感動」,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受到大家的矚目」。畢竟運動選手的背後潛藏著莫大商機,只能說出如此吸睛的宣傳性說詞。但別忘了,隨著年歲漸增,不明事理的小毛頭,也會有不吃這套的一天。商業虛構的價值觀VS普世價值觀  「只要努力,總有一天會贏」、「只要相信自己,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現實卻是就算再怎麼努力,也不見得能贏,就算相信自己,離夢想還是很遙遠,所以將這些口號奉為圭臬的人,只覺得不知所措。尤其是想得到大家認同的人、想成為受歡迎的人,一旦事與願違,內心的失落感相對越大,搞不好還會覺得孤獨。那麼,究竟是哪個環節與現實脫節呢?  因為發現自己不適合、沒有才能,而修正方向的人是幸運的。  然而,從小被教導「要相信自己」的單純孩子,卻無法輕易面對自己的不足,而且愈是深信這句話的人,愈容易陷入死胡同。  我認為,大人們應該教導孩子更坦率地面對現實,老實地告訴他們道理就行了。大人們之所以無法做到,是因為陷入「想給孩子們更多夢想」這個商業口號的陷阱。  我想談論的不是誰造成這番假象的問題,而是必須有人告訴孩子:「那些只是虛構出來的口號」。腦子靈光一點的孩子,自己會體悟,無奈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信以為真,這就是人云亦云的可怕之處。  也就是說,在捏造「寂寞是多麼不堪」這個概念的現今社會中,最強大的幕後推手莫過於每天傳播這個概念的媒體業。就某種程度來說,因為攸關商業利益,反覆操作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畢竟商業是以賺錢為目的,當然要選擇效率高的手段,塑造良好形象,才能達到宣傳效果,所以就算對這種手段滿腹牢騷也沒用。  但我們必須清楚告訴從小被這些概念洗腦的小孩,這些只是一種宣傳手法,因為保護孩子是大人的責任。我想,期望政治與媒體教導這種事,無疑是緣木求魚,況且兩者都不是能夠從容教導這種事的媒介。為人父母必須守護自己的孩子,我就是這麼教育我的孩子,在他們能夠明辨是非、理解事理之前,絕不讓他們看電視。  被這些概念洗腦的結果,就是腦子裡萌生妄想的孤獨,搞不好與霸凌心態來自同一根源。因為沒有具體資料可以比對,所以無從斷言,但是就成因的機制與引發的條件來看,的確容易讓人聯想。  如同前述,因為霸凌者一方的心裡存著稱為「羈絆」的情愫,才會興起霸凌別人的念頭,也就是藉由犧牲某個人,鞏固自己掌控的小團體。此外,霸凌者為了得到團體中其他人的認同,霸凌某個人遂成了「最有效」的手段。結果被霸凌的一方,不但遭受嚴重的心理創傷,甚至覺得自己被霸凌一事很丟臉,試圖隱瞞。  被霸凌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就是因為從小被灌輸「友情」、「伙伴」等,這些被美化過的虛構價值。霸凌者亦然,以此虛構價值為基準的反抗意識,成了他們霸凌別人的動機。  前述談及的對象都是孩子,接下來稍微拉高年齡層,像是職場新鮮人、年輕族群等,幾乎都有同樣傾向。  我之前寫過一本關於工作的書,個人想表達的看法就是,什麼「從工作找到人生的價值」、「打造充滿樂趣的職場是人生應有的態度」,這些都是虛構的價值觀。愈來愈多人因為認真接受、看待這樣的價值觀,反而陷入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的陷阱,為此煩惱不已。意即當他們進入職場,才發現工作只有苦字可言,一點也不有趣,根本無法從工作得到成就感。該書中收錄一些讀者來函,不少人都有「職場氣氛很沉悶」、「總是做些制式化、無聊的工作」之類的苦惱,足見不少人是因為世間美化工作的宣傳功夫,而對工作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與誤解。  我在那本書裡坦然寫道,工作本來就很辛苦,正因為辛苦,才有報酬、才有錢賺,不是嗎?意外收到不少讀者的迴響,像是「這麼想,就行了嗎?頓覺恍然大悟」,或是「看了您的書之後,心情輕鬆不少,又有繼續奮鬥的動力了」等。  這道理如此理所當然,卻又不是這麼回事,因為藉由商業宣傳打造的虛構價值觀,竟然成了現代人的普世價值觀。始終充滿活力,面對工作的人,當然沒問題,但對於工作抱持莫大期待的人,一旦現實與理想有著極大落差,勢必煩惱不已,甚至覺得自己被孤立,深為孤獨感所苦。  有些年輕人覺得一個人窩在房間裡,不與任何人往來的工作很「寂寞」,一點也不有趣。因為他們認為看到客戶的笑容,贏得別人的認同與評價,才是工作的價值,這和「伙伴」、「朋友」意識可說如出一轍。於是,工作這玩意兒透過各種虛構的價值觀,被過度美化。結果就是讓許多年輕人對於工作,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想,關於這議題就到此為止吧。但為求慎重起見,容我再囉唆一下。我並非要抨擊交遊廣闊、與伙伴一起愉快工作,這些樂趣都是虛構的。若你真的從中感受到樂趣,那你的人生真的很幸福,表示你是個人品很好、很有魅力的人,我們也不該嫉妒這樣的人。但人生不是只有這麼一條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所以有些人只想從事能獨自靜靜完成的工作,而且完全不覺得這樣的工作狀態很「寂寞」,所以不該恣意批評這種人是「寂寞的傢伙」,這就是我要強調的事。  若說寂寞的定義是獨自一人,表示有些人就是非常喜歡寂寞,寂寞也不是那麼不堪的事。寂寞一事不犯法,也無從論罪,雖然我說的是理所當然的道理,卻感受到許多人根本忘了這道理。(本文為《孤獨的價值》部分書摘)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的确不是普世价值观,这是日本给人的一种错觉,事实上无论在哪里普世就是普世,大众也从来就是大众,真正能做到逃离,安然享受孤独并以此为力终于自我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少而稀有,因为稀有则必然孤独。
  •     拒绝孤独是可耻的
  •     不同阶段学不同的东西吧。首先学到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必有太密集的交集,保持陌生也是保持对彼此的尊重。因为你和这世上的99%毫无关系。所以,能不能不要只是点头之交就加个微信,我真的不想知道你在干嘛。微信只是用来工作业务联络的而已啊
  •     人虽为群居的生物,不过偶尔也要享受一下孤独的时候,思考一下孤独的价值,因为这才是人类每个人最终都需要面对的现实,森博嗣差不多就在交代这样的想法。另外作者说预计差不多2017年就会退出文坛了,感觉还是挺可惜的。
  •     沒有碰到人家的С點…...
  •      又是一本跨年读物,买书不巧遇到杭州G20,等书22天,约莫读完也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才能具备孤独的能力,不需出门社交的便利,孤独不是反社会,而是独处的能力,书里反思人类从孩童时代就需从社会获得认可,而后感动变成人情味道的商品,孤独给予个人思考能力,甚至于爱人的能力,创作的能力,是生而为人的特权。好啦,这是一本我可以为自己孤独辩解的好书。
  •     能创造出“真贺田四季”这样的人物的作家,果然有异于所谓的“常识”“普世价值观”的独特智慧,森博嗣的人生观挺有趣的。其实不管面对家人、朋友还是恋人真的没必要暴露太多自己内在的部分,不管和谁相处要把握好怎么样的距离才能让彼此都能轻松很重要,感觉这样才能长远且友好的相处下去。自己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被别人干涉都是令人厌烦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