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08639055
作者:[美]克里斯蒂娅•弗里兰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当今,在市场和技术革新的冲击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财富拥有者。“富人”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警醒人心的是,社会最大的收入差距不存在于1%的富人和其余99%的人之间,而存在与最富的0.1%与1%之间——他们以飞速的资产扩张成为新一代全球超级富豪,将所谓的有钱人远远抛在身后。他们钟情于英国公立学校,毫不低调地干慈善事业,他们自身的重要理念是自创的而非衣钵而来。
作者深入追踪全世界富豪近20年,以原汁原味的采访资料为依据,深刻的全方位解析,为我们解密新镀金年代精英们的生活方式与吸金门道,为我们打开巨富的隐秘世界,窥探其中不为人知的规则。本书试图通过观察全球新贵来理解世界经济的变化形态:他们是谁、如何赚钱、如何思考,以及是如何同他人联系的。作者对“金砖四国”,特别是中国的新贵阶层与经济现状进行了揭秘与分析,既有指导性,又警醒人心。同时,本书也从政治和社会科技革命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顶级富豪阶层的崛起以及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历史及其重要性
第二次“镀金时代”
第一次“镀金时代”
“金砖四国”与“镀金时代”
“双生镀金时代”
“中国综合征”
快乐的农民和沮丧的百万富豪
赢家:数据说明一切
第二章 顶级富豪文化
你闻所未闻的美国经济学家
实干的富豪
技术极客的崛起
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二次机会”
资本孤儿
摧毁“自我”的机器
世俗圣人
谁把夏天卖了?
世界公民
有思想的贵族
慈善始于家乡,但家乡在哪儿?
慈善资本主义
百万富豪与亿万富豪之战
女性到哪儿去了?
第三章 超级明星
通往阶级权力之路上的知识分子
伊丽莎白•比林顿——第一次“镀金时代”的歌剧女主角
查理•卓别林——更好的形势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对了
舍温•罗森也说对了
马丁效应——人才与资本之战
市井百姓和超级明星
亿万富豪圈
马太效应
资本的反击
第四章 响应变革
索罗斯的午餐会
两组变革
响应有益
俄罗斯寡头
索罗斯的“雷达”
印度弄潮儿
终生难遇的机遇
技术革命
大数据
“积极惰性”
“转身”
第五章 寻租
拉詹的演讲
世纪大拍卖
历史上谁最富?
“执照统治”的终结
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寻租
第六章 顶级富豪与其他人
传递幸福
穿牛仔裤的亿万富豪
美国中产阶层需要减薪
我的高尔夫球童引发了金融危机
高尔特峡谷
激烈的争辩
认知控制
谁的新阶层?
赢家通吃的政治
与保尔森部长共进午餐
约翰•达什伍德的故事
结 语
致 谢

内容概要

克里斯蒂娅•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
出生于加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曾获得“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罗德奖学金。路透社资深编辑,为纽约和伦敦的《金融时报》工作,加拿大《环球邮报》副主编。长期为《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撰稿。弗里兰的 上一部作品是《世纪大拍卖》。 现为加拿大国会议员。


 巨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0.1%的巨富,1%的富豪,10%的富人在美国的平均年收入12万刀,如此类推,在中国可以纳税的个人都是10%之前的喽。我们好富有。沾沾自喜下下。0.1%的巨富,1%的富豪,10%的富人在美国的平均年收入12万刀,如此类推,在中国可以纳税的个人都是10%之前的喽。我们好富有。沾沾自喜下下。0.1%的巨富,1%的富豪,10%的富人在美国的平均年收入12万刀,如此类推,在中国可以纳税的个人都是10%之前的喽。我们好富有。沾沾自喜下下。
  •     0p (在美国,)会资助任何同扶贫相关的事,可是要涉及“不平等”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从歌颂功德转变为剖毫析芒时,上层精英就会如坐针毡了,他们非常希望对收入差异只字不提。但我们在这本书里关注的不是阶级斗争,而是用数字说话。6p 今天的富人不同于过去的富人。公司的大人物们快形成了不分国籍的超级阶层了。这些顶级富豪正在抱团形成一个新的世界。他们的受益来自于创新,靠实干获取薪酬是主要收入来源,并取代了资本拥有者(食利阶层)。7p 消费者沙漏指数:随着社会分化成富豪及其他人,(中产阶级逐渐没落,迎合他们需求的商家也将消失),明智的投资方式是买入超级奢侈品制造商(它们卖东西给顶级富豪)和折扣店商家(他们卖东西给普通大众)的股票。11p 工业革命的缔造者明白一个道理,社会分成大赢家和其他人两部分,这是那时经济转型无法避免的结果。工业革命造成富豪政治,但同时使中产阶级富裕起来。14p 制度重要,但结果同样重要。对于巨富的诠释倾向于把焦点放在经济或政治上,在这两者中的选择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隐含意义。17p 比赛规则总是偏袒那些快要赢得比赛的人。27p 西方国家工人与发展中国家工人的收入差距意味着巨大的移民压力,因为人们会迁移到收入更高的国家。但是在这个全球商品和资本比人的流动更为自由的时代,其结果更可能是工作岗位转移,而非移民。54p 造成“沮丧的成功者”群体焦虑不安的原因在于他们经济地位的不稳定,这些人担心可能会随时失去工作和储蓄,由此跌到社会底层。55p 这些资本孤儿只有永无休止的工作,他们生活的动力不是文化发展、四季变化或是家庭传统,而是最近一笔的要求或市场情绪。56p 超级精英的高层工作非常不稳定,而且越来越不稳定,他们不得不保证极高的高效率,不断更新他们的模式。不过“权力有益于健康”,更不要死说舒适的生活和可观的收入,没有任何可怜他们的理由。58p 资本赢家乐意将自己视为当代英雄的文化中,喜欢用一些惹人注目的道德词汇形容他们的工作。致力于将商业技巧应用于慈善,热衷花钱进入思想的世界,运用财富不断实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62p 因为全球化,各地城市变得如此相似,这让我们能够在任何一个大城市中生活。63p 再也没有人才流失或者人才增益的概念了,只有全球人才流动一说。77p 顶级富豪们不喜欢描述世界,而是意图改造世界;于是他们不想资助,而是影响。他们的抱负在于转变慈善和政府的运作模式,变成通过最小的努力产生最大的影响力(资本家运用杠杆,技术家运用规模。对现有的系统造成冲击,对当前局部甚至全球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82p 颜色革命是百万富豪对亿万富豪的反抗。97p 美国两党顶尖人物都表现出经验主义者:偏好有数据支持的论点而不是有感而发的议论,努力同各党派中的草根阶级建立联系,做行之有效的事而不是符合某种特定意识形态或某个特定选区的品位。他们的核心信念就是相信事实,避免陷入阴谋论。115p 超级明星效应 = 马歇尔效应(为越来越富有的群体进行现场演出) + 罗森效应(依靠技术扩大影响力)121p 罗杰•马丁: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斗争定义了19~20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第一阶段;人才与资本之间的斗争体现了21世纪基于知识的后工业资本主义的紧张关系。122p 现在市面上有太多摧毁心灵的幻灯片演讲、活泼而空洞的商业书籍、滔滔不绝而言之无物的公司管理启迪“导师"。134p 在这个股份制的时代,股票可以广泛、公开地交易,所有权的分散范围很广,董事会缺乏时间、专业知识和魄力对公司运作的细节问题发表意见,而经理人自己也是超级明星。143p 即使当今前1%富豪群体和其余99%的人剑拔弩张的时代,我们仍然对超级明星情有独钟。虽然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其实都是配角,但是我们谁都没有私底下想过,等到云开日出的那一天,我们也可能抓住机遇战上事业、公司或者团队的顶端。这就是民主时代超级明星经济现象的讽刺之处,我们渴望平等,但如果真的身处顶端,没有人愿意放弃,因为我们知道,在一个赢家通吃的经济体中,能站上顶端的永远只是少数人。146p 科技行业的教规是要走到巨大变革的前面,而不是拉在后面,正所谓与其被革命打倒不如领导革命。150p 积极惰性:大多数公司靠一成不变的行动来响应变革,只是行动比以前更加积极了,这是优秀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151p 《创新者的窘境》:当成熟公司所在的行业遭遇颠覆性的新技术或市场时,这些公司几乎总是失败的。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经理们十分愚钝或者懒惰,而是因为平时奏效的方法到了变革时代就成了导致失败的因素。152p 作为旁观者能够发现时下范式的弱点,由于没有太多既得利益,因此也不怕跨出现有体制。154p 对于赢家而言,变革带来了意外之财;对于败者而言,变革带来了灭顶之灾。160p 用于探测变革的“雷达”是思考世界的方式,而不是傻瓜算法。否则就只能察觉出失衡状况,但找不到激发变革的催化剂。164p 如果你是公司职员,退休时,你只需回头看,而作为创业者,你总要向前看。如果我总是回头看的话,我的生活将不会那么幸福。167p 从危机中发现机遇…危机不会改变经济体工业化的长期轨迹,如果经济在短期内表现不佳,那正是买入的好时机,你不应因此觉得前景黯淡。假设你对中长期投资信心十足,你自信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那么这将成为一件值得去做的好事。并且未来我们一旦发现合适的机会就会再次尝试。173p 只要环境一成不变,依照成功公式按部就班保准没错,但是这一个变革的越来越快的世界,只有擅长响应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否则,成功只会埋下失败的种子,成为失败之母。178p 成为变革时刻的赢家,靠的是各种因素的幸运组合,即合适的技能、合适的性格以及在合适的时间处于社会上合适的位置。189p 对于中下层的人们而言,剧烈的变革时代可能带来令人眼花缭乱的机遇,也同样可能造成令人痛苦不堪的混乱。191p 民主观念让我们我不由自主地想象经济力量能平等地影响到每个人。但是根深在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不像资产组合那样易于替换。严峻的现实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潮流-产生了非常不均衡的影响。196p 寻租:在财富涌动的时代,我们需要始终警惕精英阶层的致富方式,他们可能运用政治权力增加自己在现有蛋糕中所占的份额,而非为经济注入新的价值以扩大蛋糕的规模。197p 对自由经济思想的落实带来了经济史上靠寻租发财的最大机会,最惊人寻租均是自由化改革中无意造成的,这些改革原本的宗旨是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结果有权有势的群体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对经济棋局的规则加以变通,以求对自身有利。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几乎每一个战利品瓜分的角落里让政府出局。223p 一旦开始分赃,合法腐败就会变得错综复杂,更危及信誉。234p 在超级精英同其他人的关系中,主张平等的文化同经济、社会的极端不平等共存的悖论显得至关重要,但经常为人所忽视。238p 当你加入超级精英的行列,向上爬到一定高度时,你的生活将发生改变。重新调整自己适应普通的生活状态十分艰难,周围人会迎合你的一切需求。导致你感觉自己高高在上,这十分危险,让你变得粗鲁,失去对事情对错的判断力。239p 高贵的社会地位更容易导致个体表现缺乏道德。拥有更多的资源、独立于他人的存在,会促使人们将自我利益置于别人的福利之上,并视贪婪为积极有益的事物,这些又反过来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道德行为。254p 每个人都在指责别人是少年犯,而声称自己是童子军。然而,不论奖章还是监禁都不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是由公正的同行评价与公共监管决定的。259p 规则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执行规则的监管者,优秀的监管者会透过规则的字面意思领会到精神内涵。否则新规则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因为它们最终会因角色转换而失去威力。261p 许多游说活动试图倾斜天平而非平衡它,只为支持企业而非支持市场。272p 认知控制的威力在于它完全是内化的。于是我们都倾向于信仰适合我们的事物。279p “好人”与“坏人”的差距远比我们想象的小。聪明的投资家明白开放经济的“创造性破坏”对于整个国家是有利的,但他们更喜欢用不可逾越的“护城河”来保卫自己。这是一种商业决定,无关意识形态或道德问题。
  •     完美的激励机制——多劳多得的经济保障,公认为资本主义最优秀的设计之一,MR = MC的守恒其实也是人性中不可抗拒的等价回馈体验。不幸的是,任何劳动都是需要资源的,而这个星球上的资源恰恰又是有限的。    自然地,资本主义君又琢磨出了第二个玩法:Meritocracy。 Merito-cracy直译过来就是精英领导 —— 社会体制下承认的“精英们”手握着大量社会资源,干着让资源更合理配置的活。于是越来越多的资源到了精英手中,最后甚至直接绑架了政府,所以也有把Meritocracy翻译成精英政治的,这个小小的Trigger恐怕就不怎么友好了,也直接导致了“巨富”阶级的诞生。 Trigger的关键,在于创造了切断资源流动性的闭门机制,and which is a huge distortion in the market. 书里引了威尼斯的故事:14世纪初,威尼斯在康曼达契约的资源调度下已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城市,资源流动刚刚开始有了增熵的苗头,特权阶级就颁布了金典执照(Libro D’oro),又过了没多久,金典名单上的人直接废除了康曼达契约,几招行政功夫一打,天朝威尼斯的故事就结束了。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Meritocracy,毕竟谁都不希望拿着有限的社会资源再生产出了垃圾价值,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料资源,甚至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也看到大Boss煞有介事地在考核小Boss们的工作情况。 让人无奈的是残酷的闭门机制,尤其是当意识到14世纪的威尼斯和21世纪华尔街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的时候。教育是当下进入精英阶级的捷径,虽然现在政府开发了越来越多的准入玩法让我们有机会进入Meritocracy,但对每个人来说可以负担的教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绝大部分小孩天生就失去了精英教育的机会; 而对于企业来说,冷不丁地蹦出一个像Fannie Mae那样的crony capitalism竞争对手,也只好骂骂娘再转型了。 另外,其实我们在建立制度最初考虑的都是实用性,但制度带来的认知层改变却是潜移默化的,利益和道德的双轨导向到后来就不可避免地让原本人造的制度地成了我们的行为惯性。书里最后提出一个叫“文化闭门”的概念,世代工薪阶层的新贵们带着好奇和憧憬想去适应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却始终格格不入,这就很容易让我想起在背井离乡到一线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眼神里的那种东西,那种直击人心的虚无感才是最让人恐惧的。贫富差距在这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可能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命题,掌权者为之more or less government的监管努力百年来摇摇摆摆没有消停过,比如取消了十几年的Glass–Steagall法案最近好像又被提了个改良版本。    怎么说呢,每个人都需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 来打打鸡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冷酷,很现实,如何成为超级精英呢?!
  •     全球财富的分配及演变,相当精彩的经济学读物。
  •     在这个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换到几乎所有东西的时代,人跟人的差距不是因为智商,而是运气。
  •     挺好看的,貌似应该评论过的
  •     20161105读完,提交到简书
  •     没有什么书是必读不可,但是有的书可以让你更加贴近现实。缩小贫富差距谈何容易,富的人只会更富,穷的人只会更穷。此书的副标题足以让人触目惊心、心寒胆战!
  •     2016年3月2日读完,2月读书项目。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已经被作者写得稀碎(可能跟译者的关系还不大),作者以一种很琐碎的表达方式进行举例,但是对例子的理解和剖析都浮于表面了。超级富豪和超级明星诞生了,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对普通人的启示是,虽然很难成为巨富(前0.1%),但是也别“被没落”了。
  •     推荐~ 长尾理论,马太效应,技术革新影响下的镀金时代,如何响应变革,如何生存在巨富的时代。谁是真正的赢家
  •     #当年和《邓小平时代》一同获奖的书# 这真是个残酷的世界,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机应变。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二次机会” 他们年轻时就天赋异禀,并且专注于一个领域. 趁早取得巨大成功能有效抵御经济变幻莫测的风险 /互相的忽视滋生出互相的不信任。不同等级的人不会互相同情,而是时刻准备好了诋毁对方.比赛规则又一次偏袒了将要赢得比赛的那些人.他踏入的圈子由“利益”划分,而不是由“地理”范围划分.(from 空星)
  •     很好的一本书,其实很严谨。
  •     所以说要成为巨富。
  •     对于巨富阶层的特点,行业,现状,影响写的很完善。让我们了解这个阶层出现的原因以及未来的趋势。越是新兴的行业越能更快的累计财富。
  •     写了一本书的流水账,缺乏深入的分析
  •     几辈子也无法跨越的阶级。
  •     读完颇受启发,对很多现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像是揭示了事物内在的规律,不得不说,看完想得不只是马太效应,响应变革…而是思考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是不是该读些哲学书,了解下上层建筑了…
  •     1.新时代的巨人阶层有两种来源:技术极客与寻租者。2,21世纪是人才时代,马歇尔效应(为富人服务)与罗森效应(商品服务规模效应)将成为财富收割机的最大动力3.教育将成为载入“金典”名单上的稀缺资源,富人对后代的培养将聚焦于精英教育,从起跑线上,这已经是一个贵族群体。4.颠覆之际就是利益格局洗牌之时,无论是新兴国家的政权过渡或者重心市场化,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管制的减少,都是财富收割机的提速油门。5金融与技术将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也是社会财富的源泉。6.keep foolish,keep stupid,世界是一个混沌体系,介于不定时的繁荣和萧条之间,危机中有商机,繁荣中有破灭,变,颠覆自身,方能长久7。资本主义的兴起力量有可能成为自身的掘墓者。制度是关键。了解人性,相信人性,信仰人性
  •     赢者通吃,中产吃瘪,超级阶层无国界
  •     这种类似长篇报道的图书不太适合我的胃口,尝试了三次实在读不下去
  •     巨富就是:富二代、技术创业者、寻租寡头、金融工作者、高知人群
  •     差距与生俱来,财富世代累积,精英缔造精英。社会竞争从来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擂台而是家族岁月累积的角逐……弱者才讲公平,强者只论输赢。全球化,技术变革,政治关联都是时机……屈居第二等于默默无闻。跨入精英的圈子才可能成为超级明星。越过奇点,一切都是未可知。
  •     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如果中产阶级消失,下层阶级丧失了上升通道,那么社会就会出现阶级仇恨,从而导致阶级的不稳定,这种形态的社会可能稳定吗?不稳定的社会,巨富们怎能高枕无忧?
  •     干货版
  •     讲了讲全球性贫富分化的趋势,讲了讲现在这批巨富的成因,提出了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矛盾。前面几章比较好,后面有点啰嗦。
  •     马太效应,成为前面的10%,其它都是虚的。巨富,越来越多的高智商与自身奋斗的结果了。
  •     一本被低估的好书
  •     阅读于2016年12月
  •     要再读一次~
  •     作者对资本主义充满批判又盲目信赖,真是醉了~
  •     我们都知道我们与超级富豪的差距很大,但没想到是云泥之别的差距。看完之初(以及过程中),那种难以望其项背的无力感,甚至绝望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很正常的反应。尤其是对于一个前景迷惘的末流二本男学生来说。但,终归还要活下去。也许没有了那么多盲目的乐观,但以后的路应该会走的更加踏实。
  •     原以为是挨个介绍发家史,开头部分的世界发展和格局介绍,非常精彩。 读完后收获很大,以往不太读到这方面的书,是今年我读到的六星书之一。
  •     从全球视角通过巨富的诞生背景和契机,以及必然导致的寻租,讲述金字塔贫富两极化的现象和必然性,大部分国家经济发迹的现象以及产生的结果都有惊人相似的经验。
  •     3星半,感觉整部书的思路上有点乱,可能是因为把专栏文章汇编在一起的原因。书的"肉"还是很丰满的。
  •     克里斯蒂娅已经尽力用客观的视角解读了一百多年来财富的聚集和迭代,客观的描述了这个现象的坏与好。如果我们把每章的核心思想总结起来串在一起会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为巨富洗白的书,因为百年来商业带来的贫富不均让人们眼里充斥着嫉“富”如仇的血液,从而无视了商业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进步。从早期的大航海到今天的全球化,世界从不会缺少那些拥有创造力和顺应时代变革的商业天才,尽管历史上也诞生了威尼斯商业“闭关锁国”的宝书《金典》,还诞生了在私有化浪潮中借机暴富的寡头(及其所控制的政治),但作者并没有在书中透露一丝丝对巨富的鄙夷,反而在书中最后还是借助高盛黄金十年里高级合伙人利维的话“要有长远的贪婪目光”给予巨富们建议。她所期待的是那些白手起家,享受竞争,带来进步的the affluent 而不是the rich.
  •     中信出版社的翻译怎一个烂字了得
  •     人才全球化竞争,争取35岁前实现财务自由防止被淘汰,通过让后代成为常青藤的1%以进一步成为1%的超高净值人群。看得人亚历山大的,富人都在这么努力,贫富差距怎能不大
  •     虽然选题不错,然而略冗长了。另外,其实也算是阳光底下的老调重提?总之,川普冻蒜!(喂)
  •     全职实习后第一本读完的书,很应景,感悟复杂。
  •     #认识世界系列# #值得一读# 请把副标题改为:我的稿件集。每一小节都跟行文平平的财经文章一样,65%全是引用别人说的话,同一个主题下,不同的人写出的书的最大差别,和石头和大脑的区别一样大。 P.S.看的过程中总感觉是看考研英语阅读理解。。。
  •     越是有钱的人对钱的嗅觉,对商业的探查力就越好。越是有钱的人越可以在谈话之中抓住一两个闪过的机会,当一般人还在犹豫的时候,他们已经杀进去试一试了。雄厚的资本让他们能够非常有底气的去承担尝试的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发展,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     旁观者的角度看到富豪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下阶层的流通总是随着社会变革流通又收紧,未来的社会走向如何呢?大概是在变革中一次次循环吧…
  •     看过之后,更加理解社会阶层的含义了,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经济地位如同尘埃。
  •     超级富豪-超级明星-响应变革,寻租-巨富与其他人-威尼斯的《金典》
  •     印象最深的是还是高速公路上的那句广告语。
  •     我觉得这本书的论点有数据支持而不是有感而发的议论,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但是这本书前半部分的内容和后半部分的内容有种割裂的感觉。我个人认为书的后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精彩。推荐阅读。三星半
  •     投资
  •     make sense
  •     和《21世纪资本论》等书一样,揭示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书,书中的数据超出了可以感知的历史范围,让你能够细细思索自己该做什么。
  •     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海内外皆同。理想状况不过是穷人的收入标准不断提高
  •     站在世界顶端的人可以制定规则。
  •     老同学推荐的,刚看开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