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然与自觉

出版社:熊小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6120149
作者:熊小青
页数:270页

作者简介

《生命自然与自觉:现代生命哲思》作者以学者的使命感选择了“生命”这一当今时代不断凸显的问题进行阐述,意在环境与生命关系视野中分析当今社会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行为,探究这些问题的现实原因及其更深层次的价值根源,提出当今社会生命问题的化解之策。

书籍目录

引言生命世界陷入危机 一生命与生命问题 二现代生命表现与特征 三关爱生命,人类生存的新课题 第一章生命发现与生命认识的演进 ——人的生命确立与实践 一生命发现中的生与死 二人化即文化:人的生命确立 三人性确立中的人伦生命与神性生命 四生命的理性建构与理性批判 第二章生命异化生存与建构 ——生命的现代阐释与反思 一生命视阈的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 二生命的现代阐释与现代问题 三现代社会生命发展趋势与反思 第三章生命物质性与受限性 ——生命自然之基 一生命自然关系与自然统一 二生命存在的自然限度 三人的生命的受限性 第四章生命生态存在与共生 ——生命共同体与实现 一生命共同体:生命生态共性与个性 二非人生命存在的合理性 三共生与人性:人对非人生命的道德义务 第五章生命的人化限度与超越 ——生命实践与自由 一非生命化实践:生命科技主义批判 二生命的另类人化:死亡抗争及本质 三生命自由及其边界 第六章生命自觉与智慧 ——生命的本真存在 一文明创新与生命回归 二生命敬畏与生命责任 三生命道德原则:生命中心主义 四生命教育即生活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生命自然与自觉:现代生命哲思》表达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切眷注和关爱之情,体现了理性自觉与生命自觉的学者良知。事实上,对生活智慧的执著追求与对生命的深情关注,恰恰是任何一个生命言谈者应有的原则,是生命之实而并非空谈之必需。

内容概要

熊小青,1964年12月生,江西于都人,哲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与环境有关的哲学、伦理学问题研究。近年来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五项,曾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专(合)著二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狭义的种群,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一是数量特征,即一个种群应该由多个个体组成,否则种群的繁殖就无从谈起。种群内个体数量主要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等因素影响。当然这些因素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等影响。二是空间特征,即种群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三是遗传特征,种群是生命体进化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四是系统特征,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系统。作为生命体所具有的新陈代谢,种群必然与其他生命体和无机物一起构成一个生存环境。种群显然是以种群为中心,以作用于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而广义的种群,除涉及种群的内容,更多的是基于物种(species)意义上的种群之间、物种与无机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生态学认为:任何一个物种的存在都必然与其他物种和无机质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流。然而这种交流或交换总是以物种自身为中心,并力图把其他物种和无机质纳入自己的生存环境之中。达尔文对此作过深刻的阐述。他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生物物种纯粹是为了别的物种的存在和进化而存在的,它们总是从自身出发或者以自身为中心来进行它们的行为。这必然产生了物种的生存竞争和依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生态系统。 这就是说,在自然界绝大部分物种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是由于物种受着系统内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生存竞争成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重要一环。然而这种理想状况往往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各物种之间的竞争、捕食或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暴雨低温污染等因素所打破,导致了生物群落中处于隐性强势的物种显现出来,从而出现物种数量的波动甚至某种物种的暴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生物物种波动应该是人为造成的。 物种尤其是生物性相似的物种种群之间,既有相互间正作用(即互利共生、原始合作),也有相互间负作用(如捕食、寄生等)。负相互作用极易造成物种的衰落或暴发。就物种暴发而言,常见的如蝗虫、老鼠、赤潮等。蝗灾在我国古籍和西方《圣经》有记载:“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食田禾一空。”1957年,索马里的一次蝗灾估计有蝗虫1.6×1010只之多,其总质量达5×105吨。1967年我国新疆北部农区小白鼠大面积出现,估计造成粮食损失达1.5×108千克。近十多年来,暴发的赤潮、蓝藻(cyanobacteria)也是例子,赤潮是指水中一些浮游生物(如腰鞭毛虫、裸甲藻、夜光藻等)暴发性增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又称红潮。蓝藻是原核生物,因为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又称蓝绿藻、蓝细菌。在所有藻类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在夏天的大规模繁殖从而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被称为“绿藻” (与海洋发生的“青潮”对应)。“绿潮”和“赤潮”都是水体中有机物污染形成“富营养化”所致,其危害是引起水质恶化。由于藻类死体的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贝类等窒息死亡;有些还会产生毒素而杀死鱼贝,危及人、畜生命等。 无论是蝗灾还是赤潮,它们都表明了一个事实:物种波动会导致这一物种所依赖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严重时导致系统的解体。以蓝藻为例,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成有氧环境起了很大作用;有些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有些藻类为人们食用如著名的发菜和螺旋藻等,很多蓝藻还是鲢鱼的食物。但是一旦蓝藻暴发,随着鱼类、贝类的死亡,水中氧气的失去,水体就变成臭水,对环境乃至畜、人都产生极大危害,这也意味着整个生态群落的破坏甚至解体,最终导致蓝藻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死亡。


 生命自然与自觉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