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301262140
作者:徐贲
页数:416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书,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认识、日常授课的教学经历与体会、个人学术兴趣和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可谓经验之谈。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教学实例,通过基于教师和学生自由精神与独立思考的经典阅读—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欧几里得、蒙田、洛克等大师的著作—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谓方法论的指导;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经典阅读是学术和理论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问题意识却是现实的。在大力推行通识教育的今天,这本关于人文教育的著作很有启发意义。

书籍目录

序言 我亲历的人文教育 / 001
前言 课堂内外的人文经典阅读 / 021
第一部分 人文教育的课堂思考
一 索福克勒斯《菲罗克忒忒斯》
--出卖朋友的羞耻 / 033
二 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
--神不正义,人怎么办 / 041
三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幸福、节制和诚实 / 045
四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政治是自由人的公共行为 / 054
五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箴言是怎样的一种说理 / 060
六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关于密提林的辩论》 / 074
--美国出兵阿富汗是否正当 / 074
七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在斯巴达的辩论和战争的宣布》/ 078
--国王为什么"说"不过监察官 / 078
八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弥罗斯人的辩论》 / 083
--"修昔底德陷阱"和\强权逻辑 / 083
九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人文阅读的释义 / 089
十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几何学与民主政治 / 099
十一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人文课上的常识与普通知识 / 108
十二 《圣经·旧约》之《约伯记》
--人为何像约伯那样无辜受难 / 114
十三 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宗教的和政治的自由 / 124
十四 胡安娜《给菲洛蒂亚修女的回信》
--辩解与道歉 / 129
十五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先知"和"武装斗争" / 137
十六 伽利略《星际信使》和笛卡儿《谈谈方法》 / 146
--人文阅读中的"科学" / 146
十七 蒙田《随笔集》
--引述与学问 / 158
十八 霍布斯《利维坦》
--血统继承与腐败问题 / 166
十九 洛克《政府论》
--人文阅读中的词意和理解 / 177
二十 帕斯卡尔《思想录》
--公共生活中的"原罪" / 183
二十一 伏尔泰《老实人》
--神迹与奇迹 / 187
二十二 美国《独立宣言》
--"檄文"的说理与修辞 / 197
第二部分 列奥·施特劳斯与人文教育
一 人文教育和民主政治
--施特劳斯心目中的"伟大著作" / 207
二 人文教育的美国家园和外乡人列奥·施特劳斯 / 223
三 神的律法和人的政治
--《列奥·施特劳斯:思想传记》 / 246
四 古典共和的理念
--施特劳斯的思想遗产 / 261
五 施特劳斯读色诺芬 / 279
第三部分 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
一 苏格拉底对话《辩词》和《克里托》中的"公民服从" / 297
二 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中的政治与人性 / 317
三 斯佩罗尼《妙语录》的诙谐与智慧 / 336
四 马基雅维里《李维史论》与共和腐败的肇始 / 356
五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政治改革的"政体"问题 / 372
结语 学术的公共性与人文教育 / 387
附录 人文教育经典阅读"大学讨论班"课程示例 / 410
后记 / 415

内容概要

徐贲,苏州人, 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有《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等书。


 阅读经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众所周知,美国一向以“精英教育”这一理念引领世界的教学风向标,同样的,美国在实践的精英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技术的提升与经济的增长,而是在对学生的目标与课程目标的设置中,专门设置了针对提升学生智识与人文素养的liberal education。这就是《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后文简略为《阅读经典》)这本书的由来。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的徐贲教授在《阅读经典》这本书中,为我们完整阐述了他在美国教授该门课程时的授课内容,内容详实而深刻,资料全面并且发人深省。而有着深厚英文底子徐贲教授,选择了阅读经典,解读经典,并且让学生自行提问、思考、阐述与写作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徐贲教授在阐述本书时,将本书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实录,主要是以讲稿的形式为我们解读了从《荷马史诗》到《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人文精神,或是在文学作品的矛盾冲突中寻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或者是分析解读难以理解的哲学著作等等;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的文献的思考;第三部分是对人文教育的学术性的分析与阐释。说到人文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初,发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那是一段让人兴奋与憧憬的时代,工业和经济大幅度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抵抗神权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文艺复兴所追求的人文主义其实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一种对知识和精神的解放与创造。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接连产生了但丁、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等等文学与艺术的巨人以及无比丰硕的人文主义文艺作品。时至今日,这些前辈为世界创造出的文学、绘画、雕塑等等艺术作品,仍让我们望洋兴叹。几百年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除了可以欣赏到这些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之外,还能够透过作品,了解到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而这些,也是这门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所在。我非常敬佩徐贲教授的成就,作为一位汉语第一语言者,他能够为英语第一语言者解读古代经典著作,并且引领、启发他们获得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方法,并从中领悟人文主义精神,这都有着极大的难度的。
  •     想不到一个更好的题目,却又觉得这是一个恰当又不过分的题目可以来开始谈论这本能够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书籍。徐贲教授的新作《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一书立足于人文教育来阐述一个人如何通过人文教育获得智识,思考人文教育本身,以及年轻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可以从西方古典中获得怎样的启示。与之前的一本谈论公共对话的书籍(《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一样,都是在培养人在公共社会中如何在参与公共事务中保持自我的同时能够更为理性地介入事物当中。这本书中阐述了作者在人文教育这么多年的一些所思所想,同时这样的一件事情也被认为是作者人生很有意义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人文教育其实是在引导每一个年轻人塑造属于自己的品性,通过过去的人或者现在的人记录在纸张上的文字来思考身边的所遇所知,思考这个社会,并且通过这样的智识的获取或者与前人的交流让自己懂得更多,也更加具有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也许,我这么说是功利的,就像一个论题:知识到底是不是力量?显然,可以轻而易举地举出很多关于知识改变世界的例子来证实它是对的。或者,又可以轻而易举地举出例子来作为反面的佐证。然而,在这么做的过程中已经是运用到了知识了。在当下,似乎我们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取信息,随手可得的咨询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其实智慧并不仅仅在我们所看到的只言片语中,更加隐藏在我们所没有看到的字里行间。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是在引导人们走进字里行间,在思索中与前人交流,在交流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总是不能离开社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是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努力。在第一部分的阅读经典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作者所思考的东西是非常“个人的”,比如说荣誉,比如说诚实,比如说关于科学认知,关于宗教等等的个人观点较为浓重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人与人的知识背景的差异,获取信息来源的差异到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而到了第三章,则更多是作者个人的思考,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现代世界,从古典经典中获取的智识来审视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引导我们从个人走到社会,从单体到集体,但是并不是成为狂热分子,而是在集体中保持个体,在社会中认知自己依然是自己。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往往是一句鸡汤成分较多的话语。然而,实现它的方式却可以不那么鸡汤,甚至可以是吃着鸡肉来实现的。汤水可能真的没有那么有营养,或者营养过头了,至少,鸡肉能够让你感受到饱,感受到真实。
  •     有关美国人文教育文/米雪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知识与教育密不可分,而读书恰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读书量不足5本。当然,现如今获得知识的渠道比以前方便了许多,并不局限于书本,网络的发展,极大便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有一部分也会依赖于网络。面对信息量极大的网络世界,徐贲在《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序言中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们最需要学习的是有积极价值导向和批判问题意识的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取被叫做‘客观知识’,其实不过是唾手可及的现成信息。”徐贲是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天主教背景)英文系教授,他在该校还还开设了人文教育课程。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施教者,对于如何实践人文教育课程,更有发言权。《道德经》中曾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文教育就是一个区别于一般教育,“授人以渔”的过程。让学生不再只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习如何检验知识,并对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信念……”这才是人文教育对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一个基本要求,它不是精英教育,重点是增进学生的思考与判断和提升与他人交流勾通、协作的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将作者徐贲在美国从事人文教育的经验之谈做了一个总结。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是课堂活动经过编辑的记录,是作者通过具体的教育实例,直观而明确地再现了美国课堂。在这部分中,作者选取了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蒙田、洛克等人的著作,从政治、历史、宗教等各个方面对现有的经典著作进行了阅读和思考。教育的背景和环境不同,人们所关注的角度和事件也就不尽相同。从作者选取的作者和作品来看,多与政治、宗教、哲学类有关,如《圣经-旧约》之《约伯记》,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帕斯卡尔《思想录》等。不同的土壤孕育不同的人文观念,这与美国国内的主流教育内容相吻合。书的第二部分是承接第一部分的教育观念,将《列奥-施特劳斯与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大块进行重点论述。从这一部分开始,书的内容由浅变深,从经验总结过渡到专业性、学术性。列奥-施特劳斯是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当然他也是身兼哲学家、政治家。教育观点和方法论中会不自觉带入政治和哲学色彩,“我们必须看到,就在民主把自由给予所有人的时候,民主也把自由给予了那些因关心人的优秀而批评民主的人。”作为一名出生德国的犹太人,列奥-施特劳斯是一个外乡人,入乡随俗的作者徐贲也自认是一个更认同美国的外乡人。“人文教育是一种存在于自由民主政体中的自我再生和自我更新体制……”徐贲所提倡的人文教育的生存条件和选择标准,是民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所坚持的自有信念和共识,也是哲人的价值理想 ,这就是美国的人文教育的精髓。如果说第二部分是人文教育的方法指导,那么第三部分就是结合古典与时下的教育蓝本。通过对西方古典大著作阅读、讨论,分析西方经典对当代的启示。斯佩罗尼的《妙语录》的诙谐与智慧,对人们日常交流有什么帮助?首先,诙谐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能力,与人文教育有相通之处;其二,诙谐离不开智慧,而人文教育其中一点正是远离愚蠢,与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在信息充斥的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公民服从”问题,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政治改革的政体问题,在这一部分均有论述。全书是作者在美国亲历的人文教育的辑录,他是以美国教育为母本,结合自身多年的前线工作教育经验,阐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虽与美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环境不同,但是,教育无国界。徐贲作为一个有多年经验的施教者,他所提倡的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经验和方法论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书中很多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对于我们眼下的人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个很好地启发。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阅读是争取自由的途径。
  •     以自己的课堂实践为蓝本,深入浅出的讲人文教育,不是在抽象名词上乱舞,而是文本故事中扎实推进。是难得的好书。
  •     每个政体都有它的缺陷,人在任何一个政体里生活久了,就会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也就会变得难以察觉它的缺陷。亚里士多德指出,政体最严重的内部缺陷,往往是政体中人和支持者最不容易察觉的。
  •     关于人文教育的书,有的人说太浅显,可这本书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专门研究一些高深的哲学命题,这本来就是一本简介类的书,这本书带我进入了人文教育的大门,之后就要靠我自己了,总之,还是谢谢这本书。
  •     徐贲是一个很亲民的写作者,他不会假装读者都读过或熟悉他引述的内容,因此解释时比较细致。所以虽然书中的书大多没有读过,还是能够理解。当然这么多书没读过,看来我还是勤奋不够。 从书中看到的美国人文教育真是令人汗颜啊,中国人不得不服气。
  •     不错,我国教育理念和方法确实太落后了。
  •     前半段昏昏欲睡,200页后入正题。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自由教育,自由的反面并非约束,而是奴役。换而言之,理性与良知,自由的思索既是人文教育的目的,也是重要的保障。通过人文教育,提升公民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脱离庸俗,更重要的是摆脱专制训养下的顺从和冷漠。如此,政体才会越来越好。
  •     我最近在读这本书 2016-10-10
  •     大半年前阅读的,内容已经忘记得七七八八了。但阅读时候的感觉还是有印象的:前几章很精彩,引人思考,手不释卷;但越到后面就越读不下去。或许这书并不适合一个普通的读者,更适合与人文教育相关的工作者。
  •     深入浅出探讨了人文教育在当代的要旨与意义,漫漫思索有如醍醐灌顶。选用的参照文本虽多属西方经典,其间溢涌的价值却可为当下普遍吸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从本质上看离不开素质优秀的国民
  •     最吸引我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节,后边谈到美国的民主政治时总有点过誉的感觉,整体来看还是有不少启发性的内容。
  •     强烈推荐。
  •     第一部分基本就是课堂实录,企图展现在人文课堂上是如何通过经典阅读来启发学生思考的,不过作为通识课讨论的学术深度比较有限。后面是作者对人文教育的一些思考,没什么印象
  •     大开眼界,十分推荐!
  •     徐贲,苏州大学外语系出身,在中国的外语系,基本上会跟不专业,或者没文化划等号,毕竟外语在国内还是作为工具性的存在,而不是文化性的存在。不过,学英语,在美国教过英语的教师就不同了。毕竟是在美国教英语,那肯定是有文化的,因此就给我们上了这样一本通识教育快餐。这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识课程讲稿,第二部分是对于施特劳斯的批评,第三部分是近代思想的部分。关于通识教育讲稿,其实讲文化通史,大体上就是陈陈相因,即便是披上通识的外衣,仍然如此。第二部分是对施特劳斯的批评,这个部分就是自由主义对保守主义的攻击,可以参考德鲁里的几本专著,批的更深。第三部分是近代部分,即现代文明,自由民主等大词就是这部分的关键。专制时代,一听民主革命,青年人就会激动的颤抖,徐教授以为还是这样的时代,这本书还在播撒火种。
  •     = = 内容太浅了,不推
  •     列奥·施特劳斯的部分比较有分量
  •     经典从小做起
  •     这种以“伟大著作”和“政治哲学” 为主题的人文教育观,秉承的是列奥•斯特劳斯的理念,缩小了人文的含义,个人并不认同。不过本书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如何定义人文教育,而是它所提供的一种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实践方式,这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严重缺失的一块。
  •     已读过的书跟着作者的思路再看一遍很有启发,未读过的书留着评论以后参考,书单上又加了几本书。比较建议读过原著再看讨论的收获。第二部分关于施特劳斯的介绍当科普。
  •     这本书让我再次反思当下的高等教育,高校和媒体都在呼吁读书,但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阅读经典的真正乐趣和意图。这本书告诉我们,经典关注的都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一般问题,是有别于专业知识的属于“普通智慧”,像友谊和背信弃义,幸福和快乐,道歉和申辩,为什么诚实是一种美德等等,阅读经典也就是在阅读自己面对的人生。我们应该从中学会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这才是大学教育应该普及的阅读理念。
  •     很有启发
  •     中国大学缺少这样的教育
  •     徐贲老师写着本《阅读经典》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我觉得,如果我再年轻三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应该会比现在更加激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增加,我逐渐明白了“说”和“做”,或者“写”和“做”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何将所知付诸于行动,又不被外在的不良势力所诱惑,才更加的难上加难。
  •     读了第十九和第二十二。作者推崇通过阅读经典训练智识,而不仅仅追求知识。对经典进行了阐释,列出了学生的许多思考和提问,都是具有启发性的,也让我对所读的文献有了更深的认识。是不错的书。
  •     你一旦开始阅读,也就会永远自由。。。讨论的气氛很浓,适合用于与孩子聊天用。
  •     我想这本书分别涵盖了趣味性和学理性,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二十二个课堂实例展现了人文教育中经典阅读的实现情况,经典的重要性被重申了,而且我们不完全的学会了如何进行阅读,这是兼具趣味性的知识传递和意义传递。当然,之后的第二第三部分从文本的分析角度不断。
  •     又被作者和标题骗了!
  •     读书就应该这样读
  •     如果我们也有如此的教育方式,文学素养。我相信国民的素质会好很多,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我们只能固定一种模式,然后随着时代来修整。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臣服于一种价值。经典的,只能成为悬之高阁的"艺术"或是冲进下水道的垃圾5
  •     这才是真实的人文教育
  •     亲历者的视角很重要
  •     200页入正题
  •     文本分析
  •     借了好久的书,终于在期限结束前翻完了,连着三小时看完一百多张真是少有的“疯狂”~了解了一些美国的人文教育,我受到的教育与与之相比差距很大,书中所讲大学里的人文教育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思考、提出的问题见解自愧不如。
  •     美国的通识教育果然先进~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经典名著,并在上课的时候参与讨论,来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非常值得国内大学和教育机构学习~
  •     徐贲在《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一书中,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介绍了美国大学中的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教育。作者在这本书的写作上,展现出一种可贵的品质,即在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对话特征。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上,作者既提供自己的意见,亦尊重学生们基于不同经验的理解。
  •     本已经想放弃,突然看到洛之秋老师的短评……好吧
  •     了解了人文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领略了经典阅读的好处。
  •     教育是需要去尝试的
  •     看到这样的书,蛮好,很羡慕美国有这样的人文课程,我渴望有这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接下来要根据作者的推荐去阅读文本啦
  •     2016.04.12.从本书的构架可看出,它的展开部分——基本内容与方法——是作为《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分析阅读”部分的一种实践案例,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阅读策略并进行思考——从中可看出别人在阅读经典时是怎样思考 的。
  •     前言很受用
  •     冲着人文教育阅读的。其实作者只有前面一小部分在谈自己的课程设置,读了什么书,背景介绍一下,说说学生什么观点,就没了,然后就是作者对施特劳斯的分析介绍。现在出书也太容易了吧?????????
  •     总体来说 是一本好书。 喜欢这种互动的模式 然而 后半部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 还是选择了部分的跳读。
  •     一扇从来没人给我们打开的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