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燼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9867291882
作者:Marai, Sandor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紐約時報》年度優良圖書
將軍與至交的心中都有情慾、復仇、怨恨的殘存小火在不斷地悶燒
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森林城堡裡,有位老將軍準備接待一位罕見的訪客,一個曾與他剖腹相交的男人。四十一年不曾聚首的這對朋友,在見面的夜晚展開激烈爭辯,挖掘過往的回憶,關於友情,關於將軍死去多年的美麗妻子。混亂與騷動在兩位主角的心靈深處湧流,情慾與仇恨的餘燼不斷悶燒,在扣人心弦的詭譎氛圍中,呈現奧匈帝國面臨衰亡的哀愁憂傷以及一段由愛情、友情、忠貞與背叛交織而成的三角關係。
……這對朋友坐下來吃飯,一切陳設都仿佛四十一年前他倆與將軍的妻子共進的最後一次晚餐一樣,飯後他們並肩坐在一爐快要熄滅的爐火之前,其中一人幾乎無語,另外一位,也就是主人,則不帶一絲情感地慢慢回溯他倆已經畫上句點的友情。他倆從小一塊兒長大,男主人亨利出身富有的貴族家庭,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客人康拉德則是赤貧的男爵之子,敏感而又脆弱。康拉德將美麗出眾的克麗絲汀娜介紹給亨利,亨利對她一見鍾情,隨即結為連理。一天早上,亨利和康拉德出外狩獵,亨利意識到康拉德槍口瞄準著他。後來什麼也沒有發生,但是康拉德卻迅速離去,從此消失無蹤。亨利首度去到康拉德的房子,而他的妻子隨後也出其不意地出現了。那天以後,亨利再也沒有跟他的妻子說話。
當受創的男主角以獨白的方式描述如何被最好的朋友背叛和遺棄時,馬芮的文字就像層層交織的蜘蛛網,網住了他的讀者。
《華盛頓郵報》書評:「一個人所能要求小說達到的精巧與優美的極致…《餘燼》完美無暇。」
《紐約時報》書評:「一本光芒四射的小說…有懸疑小說的暗潮洶湧,也有細膩精煉的架構,道德與形上學的辯論…極為成功。」
《洛杉磯時報》:「讀者會…變得…非常安靜,被釘子釘住一般,不停的看下去…如同受到催眠…在每個層面…得到滿足。」
德國《時代周報》:「二十世紀的文學…收到了一位新的大師死後贈與的禮物。他會跟奧地利作家羅斯(Joseph Roth)、褚威格(Stephen Zweig)和穆齊爾(Robert Musil)齊名,甚至與受到膜拜的偉大作家,湯瑪斯‧曼與卡夫卡,屬於同一等級。他就是馬來。」
德國《明鏡》周刊:「這位重要的歐洲小說家以驚人的才華,剖析奧匈帝國時代的一段三角關係。同時,他捕捉到人類情感普遍存在的喧囂混亂:在我們的感受、情欲、復仇與恨惡中,有餘燼在不斷悶燒。一本極為出色的傑作。」
英國《蘇格蘭人報》:「一本優美、非比尋常的小說…馬來提出並探討重要的問題:關於友情、愛情、勇氣…這位小說家擁有珍貴、令人喜悅的稟賦,有幸讀到他的作品,實在令人感激。」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一件傑作。(馬來)重新被文學界發現,值得全世界同聲歡慶…《餘燼》是那種乍看之下覺得簡單,放下後卻長存心間的小說…重新發現馬來,就像在閣樓上發現一幅古老的大師畫作。」
倫敦《觀察家》周刊:「一本非比尋常的小說。陰鬱,具有音樂性,如輓歌一般,令人摒息以待。本書以輝煌的筆調深入探索友情,是文學作品中最具野心的傑作之一。一本具有深刻智慧的書。」
倫敦《泰晤士報》:「一本經典作品。無與倫比。一本讓人入迷的作品,以強烈的激情推動敘述。推展與凝結懸疑氛圍的能力無人可及。」
倫敦《標準晚報》:「一本奇特、給人深刻印象的傑作,屬於你過去從未讀過的那種書。情節激烈而富有人性,優美的推展開來,是沉思舊日時光的佳作,也是懸疑小說…閱讀這本具有驚人原創性的書,令人無比興奮。」
《愛爾蘭時報》:「以優美筆調寫成的一本書。陰鬱而穩重,沉默而激情,奇特而扣人心弦。本書呈現出真實的激情與真實的痛苦。」

内容概要

桑多.馬芮(Sándor Márai)
二十世紀中歐文學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匈牙利文壇瑰寶桑多·馬芮(Sándor Márai)重新為人發現。馬芮一生困頓顛沛,遭共產黨迫害並摧毀所有作品後離開祖國,在外流亡四十一年,籍籍無名卻創作不輟,最後在八十八歲高齡以自殺畫上句點。這位在1930年代即以成名的作家,原本將湮沒於歷史的煙塵中,然而義大利出版家卡拉索(Roberto Calasso)1990年代中期在巴黎意外發現他的著作,一讀便知為大師級作品,立刻取得版權,陸續出版。馬芮的代表作《餘燼》(Embers)在義大利、德國和匈牙利等國成為暢銷書,陸續翻譯成二十三國語言,其他作品也在陸續出版中。
馬芮文風沉鬱如輓歌,質樸的文字裡蘊藏著千軍萬馬之勢。德國的文學批評家說,他與褚威格齊名,有些批評家指出,他與湯瑪斯‧曼和卡夫卡屬於同一等級。還有人說他的文風近似馬奎茲的魔幻寫實。1990年,馬芮獲頒匈牙利最高榮譽「科舒特獎」。馬芮的重新出土使得二十世紀文學世界的次序重新排序。」2002 年,《餘燼》譯成英文版後大為轟動,橫掃英語國家的排行榜。2003年,《餘燼》的電影開拍,主角是薇歐娜瑞德和史恩康納萊,但史恩於該年八月退出,導致拍片進度中斷。


 餘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很奇怪有评价说马芮像加西亚·马克斯。在他的作品里,并不见南美魔幻的痕迹,只有中欧多元文化的荣光,哲学、音乐、布尔乔亚生活方式……最后电影似乎还是拍成了,我在一个英文的马芮网站上看到过截屏
  •       住在寒帶森林裡、高階級裡的男孩子,世襲了財富和軍人的職責,他的生命基調一如他的堡壘,冰冷而封閉。他無能聽懂音樂,但他是能做真正的軍人和獵人。他承襲了父親的性格,忠實與內斂,也承襲了母親的善感和對愛的需要。  他需要著他的保姆妮妮,妮妮使得一切城堡裡的運作維持著生氣,使得這個男孩子維持健康。漫長的幾十年他們之間有著極親近的聯繫,像一個人與他專屬的精靈一樣真實地親近和信任,不依賴誓約或激情。妮妮充滿母性而專注地了解他、包納他、關愛他。  他遇上了一位朋友,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友誼。他們共同生活了二十四年,像雙胞胎一樣緊密地共同體般地成長,他們是雙子座傳奇般的一對朋友。他們不留縫隙地分享著各自的瑣細,並且從一開始就深深明白這份感情是恆久的。他的這位朋友,因著貧窮和對音樂的敏銳,而與他有著歧異和秘密。他的朋友做不了獵人和軍人,過不起高階級的生活,但他確實是個藝術家和讀書人。基於天生氣質,這是必然的,但他們總是小心地迴避和忍受這些分歧。  他的妻子,和他的母親一樣,懂得審美且善感,對於所接觸的一切,無論是生活中的或者是藝術,感覺到且展現出孩子般的好奇與快樂。  他的朋友、妻子和母親聽得到的音樂,他和父親是聽不到的。因此在言談以外的時間所流動的朋友與妻子間的默契和親切,他無能介入。雖然如此,他們仍然經常共同待在哪裡,沐浴在彼此的情誼之中。  後來,他的朋友,在一場狩獵中,突然意識到一種野獸殺戮時感覺到的渴望勝過對方的警戒和興奮。他的朋友殺死了他,透過不告而別。那場別離,使得他的妻子和他之前再也無法交談。而他自己,只有留下來,思索著那場別離,而且維持著健康留下來。一切都凍結在最後,往後漫長的數十年間他只有等待和困惑。等待是另一個紀元。  四十一年後,他的朋友回來了。他們都知道會再見,再見這麼一次,哪裡也回不去,在哪裡也去不了的年歲時。他們意識到了,分開生活的漫長歲月裡,他們沒有一刻不牽掛著彼此,沒有一刻不被彼此影響。這是無關選擇和作為的。縱然別離這個選擇和作為不可逆地毀壞了原有的一切,仍有什麼頑強作用著。他們在四十一年前的一夜之間就老了,只是等待著那結束這樣而已地活著。  他的等待是無關事實的。縱然沉默不語,事實也一點一點地拼湊起來了,完整的像是一場全視角的戲。考古之於一個將生命過成是那一場火焰後的餘燼的人,從各個與當事人無關的經歷都能察覺事實。但是那事實-他的朋友與妻子私下相戀,他的朋友曾經想到要殺了他-相比於那情誼,或者那分離之於生命的毀滅力,是無聊的、貧乏的、可悲的小事情而已。縱然朋友毀掉了他的生活,背叛了他,還曾經想要殺了他,也只有這樣的交情,他才能領會,友情不在對彼此好不好,不在有沒有聯繫,曾經有哪種時刻就作為下半生的意義和內容。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怎麼可以把這麼簡單的事情寫到這麼複雜(褒義)……
  •     文字優美,壓抑著情感卻又能窺見渴望奔放而不小心滿溢出的痕跡。 三個人三段情感、三種想法、三種人生思想的糾葛;關係簡單、實情複雜。 雖然敘述很難看得懂,但是真的無法忽略那文字的沉重曼妙之美。
  •     「有一天,我們會失去所愛的人。無法承受這種失落的人,就做為一個人來說是不合格的,不值得我們同情。」
  •     簡直是要把人與人之間的激情解析透盡
  •     那戛然而止的原鄉永恆,及其後無盡無聲地迴盪著、承受著的問-答。
  •     「有些東西比折磨與死亡還要糟糕……失去自尊就是一個。我之所以如此害怕我們三個之間的這個秘密·,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自尊是人性無可取代的基礎,要是自尊受損,這分疼痛與傷害是如此灼熱,連死亡也無法減輕折磨的苦痛。」
  •     可以讀到非常深刻而震動人心的友誼描述。讓我反省,我是否有這樣的濃烈到無法容納下對方的感情伴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