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书评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44233651
作者:(美)斯宾塞·约翰逊
页数:147页

“是”与“否”思维导图

1. 要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我要先停止继续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虚怀以待。做出更好的决定就是让自己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2. 我不应犹豫不决,也不应是根据片面的事实作出片面的决定。要不断做出更好的决定,我就要完整地应用一种可靠的系统方法保持头脑冷静,同时保持内心的热情。我运用我的理智,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同时,我要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问自己一个私人的问题;倾听了自己和他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我会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并将之付诸实践。3. 当我专注地追求自己真正的需要时,我就会变得更果断,也能更快地做出更好的决定。从一开始就努力去满足真正的需要,最后就能得到更好的成果。这意味着不仅要在头脑中想象出这些需要得到的结果,而且要精心描绘出每个细节,让自己感觉已经满足了这些需要,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用行动满足真正的需要。想要什么只是人们的愿望,需要什么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需要的东西对获得成功和满足感至关重要。要知道我想要什么,就可以问问自己:“我想现在怎样做?”要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就可以问问自己:“我希望当初怎样做?”我做出这个决定时,真正需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才能让自己和其他人获得成功和满足?我在头脑中描绘的途径是否专注于那些自己真正需要得到的结果?我是不是只接受了那些能满足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否决了其他所有的东西?——我是否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4. 我收集的信息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的选择越多,我要摆脱自己思维的束缚,去发现自己拥有的选择,用更现实的眼光审视正在发生的一切。告诉自己所有的选择,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很多选择,只是我还没有发现,我收集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拥有的选择。我最终会选择对满足自己真正需要最有帮助的解决方法,信息是一系列事实和人们对这些事实的看法和感受,我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收集必要的信息,如果有些信息是别人提供给我的,我一定要亲自去证实这些信息是否准确。我是否掌握了必要的信息?谁拥有这些信息?到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我有没有亲自去证实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在收集这些必要信息时我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选择?我有没有告诉自己选择的方法?我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5. 要做出更好的决定,我就要问自己:“这样下去会发生什么?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然后会怎样呢?”知道我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并且确定它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过去的决定是我自己最好的导师,用现实的眼光审视它们可以让我避免空想,看清事实真相,这比从其他人那里学习更加有效,在审视自己的决定带来的结果时,不用太苛求自己,而要放松心情,因为在当时我已经尽力了,现实,我专注于满足自己的真正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对事情深思熟虑,最终得到更好的结果。我将可能的结果与我真正的需要进行比较,判断这个结果的好坏,什么结果才能满足证的需要?如果我按照某个决定去做,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呢?……再然后呢?我害怕得到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如果面对这两种情况,我分别会怎样?我对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有多么清晰的预想?对我来说,这个结果会是什么?对别人来说,这个结果又会是什么?我有没有对事情深思熟虑?我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我有没有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6. 我的决定可以反映出我的信念,对自己诚实,具有敏锐的直觉和善于深刻自省的人,往往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7. 糟糕的决定甚于我最初的幻象,更好的决定基于我认识到的现实。我越早看清真相,就能越做出更好的决定。要发现真相,就要努力去寻找,更好的决定来自于简单的解决方法,这个简单的办法可能很难找到,但最终会变得显而易见。要找出真相,我就要先找出自己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幻象,虽然我希望幻象是真的,但它实际上并不可靠,人们往往更容易发现他人的错误,所以我要经常把自己的看法放在一边,问问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留意其中有没有符合我真实感受的东西。我有没有仔细审视我过去的决定,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有没有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和自己真实的内心?我有没有注意到显而易见的事实?我有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我是不是在对自己说真话?我询问自己的内心,对自己提出一个私人的问题:——我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有没有应该得到更好的?8. 运用我的直觉,看自己做决定的方式有什么感觉,这样做可以保护我,避免我犯下严重的错误。我对自己做决定的方式的感受常常会预示出我将得到的结果,我不应处于恐惧而决定做什么事,因为恐惧不会给我带来好的结果,听从“更好的向导”比听从自我能做出更好的决定,我的感受是怎样的:压抑还是平静?清醒还是糊涂?筋疲力尽还是充满活力?心怀恐惧还是热情高涨?独立自主还是唯唯诺诺?如果我无所畏惧,我会怎样做?这个决定是不是真的让我感觉舒服?像我看到最喜欢的颜色,邂逅要好的朋友,或是平静地散步那样舒服么?如果我感觉某个决定不对劲儿,那么它很可能确实不对劲儿,而我则需要改变这个决定。我询问自己的内心,对自己提出一个私人的问题:——我做这个决定是对自己是否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9. 我的观念,尤其是我真正的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想法,会影响我的决定。要发现我真正相信什么,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经常性的行为,我可能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但我的行动却表明,有时我不是真的那么想,要不断做出更好决定关键在于要有意识地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并采取行动去实现它。我有没有认真地反思自己过去的决定和行动,发现我真正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我有没有看到我的决定体现出自己的信念?我是不是对自己的决定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其付诸行动?如果我真的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最好的,那么我会怎样做?我询问我的内心,向自己提出一个私人的问题,我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幸运儿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幸运儿,可是又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总在抱怨自己的倒霉?你明白自己应该如何选择,才可以让幸运相伴吗?读读看说不定会找到答案哦!

把握选择,让运气越来越好

1.本书围绕的中心:经常性地向自己的头脑和内心提问——头脑:运用理智,问一个实际的问题;内心:关注感受,为一个私人的问题。这本书还是跟他一贯的风格一样,是由故事循序渐进带出一条条的观点主旨。这句话是整本书围绕的中心,反复地出现,但是,有些抽象对不对?说实话我看完两遍都还是不知道怎么具体运用这个方法。我暂且是理解成:做选择不仅需要运用理智去调查清你可以选择对象的背景等等,还要问问你自己的内心对它的真实感受(刨除掉一切社会及他人对你的干扰)2.首先分清想要的和真正需要的:果酱是我们想要的,而面包是需要的,果酱虽好吃,却不能填报肚子,给人营养。真正成功的人会先满足他们的需要。在确认一个目标,(确认目标也是你的一个选择),好吧,做出一个选择之前,要想想,你是真的需要它,还是说仅仅是想要而已。因为想要可以是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世俗眼光,攀比心理,争强好胜,或者说是你错误的想法等等。举个例子,你想要一个豪宅,但实际上,你真正需要的是个温暖的家对不对,所以说,爱你的家人孩子,一个容纳你们的温馨小屋是你的面包,而所谓豪宅别墅什么的只是果酱而已。不要追求错误的东西。也在点醒我自己,在决定为某个目标奋斗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想要实现它,是真的需要,还是说为了一些其他的虚名虚利,如果是后者,那还不如放弃,因为这种信念很难支撑我走很远,而且很有可能在得到之后根本感受不到真正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反而会浪费我的时间精力追求错误的东西。3.确认完真正需要的东西之后:专注于真正的需要。当你对真正需要越清晰时,就会越果断,也能作出更好的决定——头脑中具体、清晰地描绘自己满足真正需要时的情形。把自己需要的结果详细地写下来,并经常拿出来看。对其他任何不能帮助我们满足真正需要、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说“不”。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因为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虽然有大的志向和抱负很好,但是有时候过多想做的事情也会成为我们的负担,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之后,就要果断舍弃一些东西,才能更坚定于真正需要的东西之上,就像为了确保大树树干地健康伸张,要适时砍去不必要的树枝。近期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写毕业论文。就业及语言能力的拔高是其次的,所以在时间上我就不能天天只顾着看韩语日语书籍,投投简历盲目参加宣讲会面试什么的,而不去碰公务员书籍,那样叫做避重就轻,当然也有一定的拖延症在起影响,但好好意识到自己的最主要目的,时刻提醒自己,纠正自己方向的偏离,是很有必要的!4.有关头脑,有关理性:你只是没注意到自己拥有的选择。——收集信息,摆脱一无所知的状态,掌握更多真实材料。摆脱思维束缚,不要回避不愿知道的信息,去发现自己拥有的选择。比较典型的,关于我的就业。我总是说不知道学语言的就业有哪些,但也不愿意去认真地了解,搜集信息。曾经也百度过,看过几个回答之后就开始郁闷,绝望,没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答案)。总是说不知道哪个部门是干什么的,却也没认真去查证过,只是偶尔百度一下(补充一下,个人感觉这种比较需要实质性的答案的最好还是求助专业人士或书籍什么的,网络信息杂,乱,还可能不准确,真正有用的还是比较少,我指对于这种比较深的问题)。其实如果我认真去图书馆找找相关方面的书籍,仅仅是看看相关书籍的目录都能有个大体上的了解,比如借本人力资源相关的书籍,就能了解一个HR究竟要干些什么,还有市场营销书籍也是非常多的。只是我不愿去查证而已,还给自己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5.倾听内心,相信直觉:不要因为恐惧去作某个决定。问自己如果不害怕,会怎么做。然后按自己的答案去作。当你觉得某件事复杂,有可能是你把它想复杂了。你觉得它很庞杂,可以分析事件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得到几个简单明确的解决方案。6.倾听内心,还有更好的:你可能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但是并不相信那会成为现实,也不采取行动努力争取。许多人都不愿承认他们不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东西。(虽然他们的行为暴露了他们的潜意识里是不相信的)。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是我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得到的结果。“你是不是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学识或社会关系去争取更好的结果?你是不是总认为自己只能凑合着过,而不能有更好的发展,并任由这种观念束缚自己,不让自己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不知道别人的答案是如何,反正我的答案是“是”。我曾经不相信我能瘦下来,不相信我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之前不管怎么减肥最终还是反反复复没能瘦下来,在我改变想法深信之后,在不知不觉的坚持下,终于瘦下来了,当然后者因为到现在都还是没有能“从内心坚信”我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还是没能做到。其实要“从内心相信”,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多少次你想去争取一个机会,临去之前突然打退堂鼓问自己“凭什么是我”,而最终打消念头;有多少次一边努力,还一边怀疑自己能不能成功,最后在摇摆的意志中终究没撑住,没有成功,然后你“安慰”自己:“看吧,说了不可能成功”有多少女生一边眼光高的不行,可在真正遇到优秀的男生时,退怯地想“他凭什么就会喜欢上我?”……这些都是没有真正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的表现。最后作者还说“不用等到自己真的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现在就问自己:‘如果我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我会怎么做’,得到回答后,马上采取行动”

直面自我,选择未来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意识到我们的选择可能有问题,但为什么没有停止呢,或是一开始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面对现实,面对自己,逃避思考,拒绝反思。可能是自己的欲望,想法与自己期望的差距,也可能是现实与想象的差距,或是认为现在逃避判断,拒绝选择,背对现实给予自己短暂安全感。面对现实,面对自己才能知道真是的状态,知道你真正的需求,才能剥去事物表面繁复的外衣,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才是做出正确抉择,走真正属于自己人生的前题。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说句题外话,有传闻解放后有人问毛同志,鲁迅如果活到解放后会怎样。毛说,要么闭嘴,要么坐牢......由此可见直言需要勇气。我们害怕的不是飞翔于万里之上,而是折断翅膀;不是悬崖峭壁,而是坠入深渊;不是战争,而是贫穷,苦难,以及死亡,我们所有恐惧的都是未来。未来是什么,未来是你现在的选择。

需要多少理智与情感,才能造就一个正确的选择

这本书传授技巧的方式比较平易近人——讲故事,可以说作者想传达的做决定的技术还是相当值得学习的。抛去为设置故事情节而多写的内容,书中不时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和见解,在此整理如下:Chapter 1 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1、停止错误的决定 人们似乎没有把他们所作的选择和事情的结果联系起来; 要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只需要作出更好的决定就够了; 要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我要先停止继续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从而制造出一段空白,从而可以用更好的行动来弥补它); 明明知道正在做的事情是错的,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做呢?因为熟悉的事物会让我们觉得更安全,尽管这样做往往暗藏危机; 做更好的决定就是让自己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2、幸运的思维导图要不断作出更好的决定,我就要应用一种可靠的系统方法。保持头脑的冷静,同时保持内心的热情。我运用我的理智,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同时,我关注内心的感受,问自己一个私人的问题。 一旦学会了这种系统方法,它就会成为你的一种思维习惯; 你越是经常性地向自己的头脑和内心提问,这个过程就进行得越快,也越容易。理智、实际的问题:满足你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对事情深思熟虑Chapter 2 专注于真正的选择1、想要的还是真正需要的 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会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那通常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于是就放任自己,走上错误的道路; 你可以先问问自己,这只是我想要的,还是我真正需要的? 欲望充满诱惑,但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真正成功的人总是先满足他们的需要; 当一个人专注于真正的需要,同时对其他一切说“不”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方法:如果你把自己需要的结果详细地写下来,并经常拿出来看看,会让你更容易专注于这些需要。 专注就是清晰地感受我需要的结果,不让其他事情分散我的注意力; 如何果断:果断的人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很清楚,所以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某个决定是否能使他们离自己的需要更近一步;一旦专注于你真正的需要,就很容易变得果断; 果断其实就取决于你对真正需要的清晰程度;你对最后需要的结果越清楚,就越容易处理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如何区别想要的和需要的? 要知道某个东西是不是你想要的,可以问自己:我希望怎么做? 要知道某个东西是不是你需要的,可以问自己:如果在未来回过头来看,我希望自己现在怎么做?总结:满足真正的需要 从一开始就努力去满足真正的需要,最后就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这意味着不仅要在头脑中想象出这些需要得到的结果,而且要精心描绘出每一个细节,让自己感觉仿佛已经真正满足了这些需要,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用行动满足真正的需要; 想要什么只是人们的愿望,需要什么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需要的东西对获得成功和满足感至关重要; 要知道我想要什么,可以问自己:“我现在想怎么做?”要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可以问自己:“我希望自己当初怎么做?”; 我作出这个决定时,真正需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才能让自己和其他人获得成功和满足?我在头脑中的图像是否专注于那些自己真正需要得到的结果?我是不是只接受了那些能满足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否决其他东西? 我是否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2、有选择还是没选择 你通常会有几种不同的选择,只是你平常没有注意到罢了; 你可以从提问和收集必要的信息开始,在收集信息的时候,不要回避那些你不愿意知道的信息; 如果你想知道的更多,就需要多观察; 向那些有经验的人求教——他们对于许多事情都有丰富的经验——跟他们交流,从他们身上找到一种适合你的可靠方法进行观察,并收集信息; 不要贸然接受别人的看法,一定要自己去证实; 通过收集信息,你可以让自己逐渐摆脱对事实一无所知的状态,掌握更多真实的材料,从而开始了解更多的真相; 信息:信息并不仅仅是你收集来的一系列事实,它还包括人们对这些事实的感受和看法; 你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有没有得到必要的信息。必要的信息是指,没有这些信息你就无法作出更好的决定; 我收集的信息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的选择越多;总结:告诉自己所有的选择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很多选择,只是我还没有发现。 我收集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拥有的选择。 信息是一系列事实和人们对这些事实的看法和感受; 我通过自己的观察收集必要的信息,如果有些信息是别人提供给我的,我一定要亲自去证实这些信息是否准确; 我是否掌握了必要的信息?谁拥有这些信息?到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我有没有亲自去证实这些信息的准确性? 在收集必要的信息时,我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选择?我有没有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3、贸然行动还是深思熟虑 你可以审视自己过去做过的决定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结果。认真审视你以前的决定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东西,比你从任何人那里学到的都要多; 领队对自己需要去的地方和可能要面对的情况作了全面的预测。我们也可以学会这样做。深思熟虑,有备而来,不至于在遇到问题时措手不及。 方法: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将要身处其中的情境,让自己感觉到好像真的已经处于那种情境中一样,然后问自己:这样会发生什么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然后会怎样呢? 问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然后呢?再然后呢?’真的可以帮我把事情前前后后想清楚,最后得到我需要的结果; 仔细地想一想,你做出某个决定时会得到什么结果。最好把每一个细节都想清楚; 专注于你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的选择,吧每种选择从头到尾想清楚,更好的结果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你面前; 事先投入一些时间,可以让你更快地作出更好的决定,而这样做实际上是节省了时间; 当你思考一个重要决定,问自己:“我真的深思熟虑了吗?”。如果必要,最好把这个决定放一放,先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再拿出来重新审视一番。总结:对事情深思熟虑 过去的决定是我自己最好的导师,用现实的眼光审视它们可以让我避免空想,看清事实真相,这比从其他人那里学习更加有效; 我专注于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对事情深思熟虑,最终得到更好的结果; 我将可能得到的结果与我真正的需要进行比较,判断这个结果的好坏; 什么结果才能满足我真正的需要?如果我按照这个决定去做,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呢?•••再然后呢?我害怕得到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我能想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如果面对这两种情况,我分别会怎么做?我对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有多么清晰的预想?对我来说,这个结果会是什么?对别人来说,这个结果又会是什么?我有没有对事情深思熟虑?Chapter 3 成功就在彼岸1、心中的幻想与现实的认识 我们大多数人做决定的时候,要么只用头脑来判断,要么只考虑内心的感受,实际上两者童谣重要; 问自己问题可以激励我们去寻找答案。我们常常因为没有事先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无济于事的决定基于我们最初的幻想,而行之有效的决定则基于我们对现实的认识; 幻想就是我们听从内心的欲望,宁愿相信其存在某些东西——不过这些东西实际上并不存在; 我们做决定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信念,因此,你的决定可以清楚地传达你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信念,传达出你的世界观和你对自己的看法; 你越清楚自己的性格,就越有可能作出更好的决定; 实际的问题可以让我看清自己所处的状况,而私人的问题则让我认清自己的性格; 性格好的人,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诚实、具有敏锐的直觉和善于深刻自省的人,往往能够作出更好的选择: 对自己诚实的人:不会在现实中欺骗自己,他们会剥掉毫无用处的表象的外衣,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 具有敏锐直觉的人:做决定遇到困难时不会依赖其他人,可以完全依靠自己; 自省的人:知道自己做决定时也会存在缺点和错误。私人的问题:我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Chapter 4 倾听内心的声音1、对自己诚实 “现实”就是任何一种真实的情况,“真相”则是对自己或其他人所处现实的描述; 对我而言,找到真相的最快方法,就是尽快找出自己相信的幻象——我希望那幻象是真的,但它并不是——因为幻想会让我感觉比较舒服; 我可以把自我暂时放到一边,然后问一问其他人的看法;总结:对自己诚实 糟糕的决定基于我最初的幻想,更好的决定基于我认识到的现实; 我越早看清真相,就能越快作出更好的决定。要发现真相,就要努力去寻找; 要找出真相,我就要先找出自己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幻象,虽然我希望这美好的幻想是真的,但它实际上并不可靠; 人们往往更容易发现他人的错误,所以我要经常把自己的看法放在一边,问一问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留意其中有没有符合我真实感受的东西; 我有没有仔细审视我过去的决定,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有没有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和自己真实的内心?我有没有注意到显而易见的事实?我有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我是不是在对自己说真话?2、相信自己的直觉 可以问一问自己:我对自己做决定的方式有什么感觉?我是心如止水还是焦躁不安,是萎靡不振还是信心百倍,是筋疲力尽还是充满活力? 直觉就是你根据以往经验获得的深层认识,你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它对你来说是正确的; 如果我对自己做决定的方式感觉不好,那么这个决定最后带给我的结果往往也会很糟糕; 千万不要因为恐惧去做某个决定。可以问自己:如果我不害怕的话,会怎么做?总结:我的直觉 运用我的直觉,看自己对做决定的方式有什么感觉,这样可以保护我,避免犯下严重错误; 我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压抑还是平静?清醒还是糊涂?筋疲力尽还是充满活力?心怀恐惧还是热情高涨?独立自主还是唯唯诺诺? 如果我无所畏惧,我会怎么做? 如果我觉得某个决定不对劲儿,那么它很可能确实不对劲儿。3、应该还有更好的 你可能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但是并不相信那会成为现实,也不去采取行动努力争取; 要不断作出更好的决定,关键在于,要有意识地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东西,并采取行动把它变成现实; 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是我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得到的结果,我们只能得到我们所能想象到的; “更好”不是比其他人更好,而是对自己更好; 可以问自己:如果我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我会怎么做?总结:我的自省 我的观念,尤其是我真正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想法,会影响我的决定; 要发现我真正相信什么,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经常性的行为; 要不断作出更好的决定,关键在于,要有意识地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东西,并采取行动把它变成现实; 我有没有认真地反思自己过去的决定和行动,发现我真正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我有没有看到我的决定体现出的自己的信念?我是不是对自己的决定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其付诸行动?如果我真的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那么我现在会怎么做?Chapter 5 每一个选择都更好幸运在“选”“是”或“否”思维导图作出更好的决定我的通往更好决定的思维导图避免在片面的事实基础上,作出片面的决定。要不断作出更好的决定,既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又要保持内心的热情。我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而且,我询问内心,对自己提出一个私人的问题。然后,我要倾听自己和其他人的回答,并以此为基础作出更好的决定。我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这个决定是我想要的,还是我需要的?我需要获得什么信息?我有没有创造出新的选择?如果我做了某件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呢?我询问我的内心,对自己提出一个私人的问题: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我是不是在对自己说实话?我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我无所畏惧,我会怎样做?如果答案是“是”,我就照这个决定去做。如果答案是“否”,我必须重新考虑。我更好的决定是什么?Chapter 6 让幸运来敲你的门现在,作出你的选择例子:在例会上•••实际的问题:每个人都把各自需要得到的结果描述得非常清楚,让所有人都好像能看到这个结果已经出现的情景。他们把至少三种选择讲给其他人听,分析每种选择的利弊,以及为什么觉得某种选择对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最有帮助。他们会问自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他们把可能发生的情况一步一步地描绘出来,直至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出现,而且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具体时间表。私人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在对自己讲真话呢?我们心里真的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我们真的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会怎么做?

很啰嗦,但有操作性

料就是这么多,我曾经在我的QQ空间上写了一篇读后感。 但是作者真的很罗嗦,什么蛇啊,咖啡啊,睡袋啊,是不是一定要包装成寓言体才有市场啊?一篇1000字的论文硬是包装成了一本书。 我来剧透下: 好运人=善于选择的人 如何做出好的选择总共分4步: 1,停止错的行为 2,确定目标 3,列出所有的信息和选择方案 4,深思熟虑 至于后半段讲心理选择障碍和暗示的,太玄,就不剧透了。

如何做好決定

本书很薄,内容翻来覆去也就那么简单的几段话,但那几段话背后的东西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做出决定的心智模型,被人称为“幸运选择法”。对此的大略描述是,一种基于Yes/No的自我判断系统。我们能通过问自己一些特定的问题,让自己来确信自己内心所想的,以及提示我们在单个决定背后需要考虑的,以便加强对于生活中各项具体事务的掌控力。但它又不是单纯的通过现实因素、通过对错去做决定、以理性判断来赞成或者反对,其中也包含情感因素,如同它注重内心,也依据客观一样。为什么需要去学会做好决定?生活中充满了选择,而我们的当下很大程度上是由过去的种种选择所塑造出来的,而未来,也在当下错综复杂的选择中酝酿。就算是单纯着眼当下,在此时的一个决定,也会影响着下一刻的行动,假日来临,想去旅行,却迟迟没有准备的自己到了前一天才匆匆忙忙去订票,结果只买到了一班很晚的车次,而到了那时,因为时间的紧迫,又压缩了游玩时间,行程变得更紧凑,可现实总不是理想化的,能连贯起来的,那样的行程安排也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导致的波动,那又会影响自己做别的选择的状态,于是就出现了恶性循环。拖延也是一种选择,不做决定也是决定,而错误的选择,就更是确凿无疑。停止继续执行错误选择,是做新选择的第一步。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做一个更好的决定,比更正一个错误的决定要更快,对执行来说,则意味着一个相对高效的起点——不必在方向感上付出时间的代价,自然就能有更充裕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做好本应该做的。对自己的提问基于现状的提问———我是不是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不是告诉了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且对于事情深思熟虑?第一个问题让我们能面对现状,倾听内心的愿望,专注于自己的选择,而不只是自己想要的,为了满足自己欲望而去做的。无疑,清晰地感受自己的需要,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第二个问题让自己有意识地通过观察与询问收集、证实必要信息,让自己对情况有全面把握;第三个问题,在已有的相关信息之下,设想自己的决定说可能引发的结果,对此能有所概念。基于原则的提问———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信赖自己的直觉?是不是应该得到更好的?第一点,摆脱幻象,越早看清真相,就能越快做出更好的决定。而对于自己,主观上的视角不免限制着自己,所以他人的建议是值得听取的——虽然不一定采纳,但从中我们能得以对自我局限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的性格能反映在做决定上,而清楚自己的性格对于自己也会更有针对性克服自己的弱势;第二点,敏锐的直觉。“直觉就是你根据以往经验获得的深层认识,你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它对你来说是正确的。”如何培养直觉?就是让自己对于决定有更佳的预见能力,去将过去做决定时的感受与决定带来的结果相联系,进而对一般状态下的局面有所认知。当情绪糟糕,比如心怀恐惧时、担忧、愤怒之时,都会干扰个人决策。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感觉可以预示未来的结果;对于第三点,突出的是,要善于深刻反思。我们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我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得到的。而倘若自己希望,那又应该怎么做?要激励自己去寻找答案。就是这样。

想要和需要

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哪儿?漂亮的房子和温馨的家之间究竟哪个是“想要”哪个是“需要”。我认为这是一个主观问题,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取决于那个更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或者从反面考虑:如果做出选择后,被你抛弃的一个从你生活中消失,将会给你带来的缺失感哪个更强烈些,从而你也就明白了是什么构成了你的幸福。 满足需要是一个人,一个企业成功的秘密。一个人专注于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满足感,也就将自信心渐渐建立了。所以个人信条可以是“明白自己的需要专注于它。”一个企业专注于满足客户的需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的信条可以是“找到一种需要并满足它。”

答好六个问题,帮你做出好决定

去年,我们这个城市有家报纸倒闭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报纸倒闭并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记者讨薪」成了当天的新闻。据说报纸经营方已经拖欠员工工资四个多月,总金额达400多万。事件最后如何处理的我不知道,但是对于这些记者们,我是很有一点疑问的:1、纸媒尤其是都市报的发展日趋下行,他们作为行内人肯定很清楚,为何不提早准备抽身?2、公司欠员工工资长达四个多月,期间他们为何不发声?换言之,就是:当我们明明知道正在做的事情是错的,为什么我们还是继续做呢?究其原因,一是侥幸二是侥幸三还是侥幸!大部分人有个思维:总觉得坏事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好事很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比如总觉得自己会中奖继而去买彩票;总觉得自己喝了酒开车不会被逮到也不会出事;总觉得即便不努力工作按照论资排辈下一个当领导的也会是自己……甚至,即使明知道自己走的路是错的还不断告诉自己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长期的自我安慰之下,很多人变得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进而觉得自己总是倒霉,而别人就是命好,就是幸运。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美】斯宾塞·约翰逊在同名书籍中告诉我们:人生是由每一次选择构成的,当你每次做出的决定都是对的,你就变成了幸运的人;当你每次选择都不够好,就会增加人生失败的风险。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大前提是:要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首先要停止继续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在这一点上,我就犯过蛮多的错误:比如因为学费低就选择一个大学,因为工资高就选择某个公司,因为贪图即刻的享受没有阻止先生买车,因为分手就决定离开一个城市……所有每个当时稀松平常的决定,事后回头看,都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之前做过的错误或者草率决定越多,现在要弥补的就越多。如果你知道自己现在的选择是错误的,那么马上停止并开始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如果你并不能确定自己现在的选择是否正确,那就通过以下问题来自我诊断吧!六个帮你做出好决定的问题——理智上:1、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2、我有没有找出所有可能的选择项?3、我有没有深思熟虑过我的选择?情感上:1、我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2、我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3、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我们运用理性的头脑来分析前三个问题。1、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首先要分清楚需要和想要。想要是愿望,需要是必需品。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想要年薪百万,而如果他不是富二代的话他当前的需要应该是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先满足需要,再去追求想要的。第二点是我要怎么迅速确定这是不是我真正的需要。一般情况下,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没钱了就得挣钱,基本不用思考。对于复杂情况,我们要练习一下专注和果断。专注是:在头脑中描绘出你满足自己真正需要时的情形,然后集中精力把这种情形描绘得尽可能具体、清晰,就好像你已经实现了一样。通过专注,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你需要的结果,不会让其他事物分散你的注意力。而是否果断取决于你对真正需要的清晰程度。举例来说,你想当红人,当红人的目的是分享理财知识并因此赚钱以及获得内心的满足和生活的充实。那么,理财相关书籍要不要看?要!可以获取理财知识。公众号要不要建?要!是分享的一种途径。某小说的分享会要不要参加?额……这个……不能要,跟我目前的需求不相关啊。某写作培训班要不要参加?根据目前的写作状态,需要,但是手头不宽裕;有没有可以节省或者挪用过来的钱,有,参加!没有,暂时不参加,但是为此做准备!……就这样,通过目的来推导决定。2、我有没有找出所有可能的选择?要找到更多的选择项,办法只有一个:收集更多的信息。信息指的是一系列事实以及人们对这些事实的看法和感受。收集的有效信息越多,你的选择就越多。比如说,找工作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择业方向,投递的简历越多,收到的回复也会越多。有效信息收集的方法有三个:观察、学习/交流、证实。自己查找和观察,与前辈、同行的交流,关注行业最新发展,看书,都可以有效收集信息。但是要注意,如果别人提供的信息对你的决定非常关键,那么你一定要先证实这个信息是否是真的。做决定前多问问自己:『我是否掌握了必要的信息?谁拥有这些信息?到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我有没有亲自去证实这些信息的准确性?』3、我有没有深思熟虑过我的选择?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写到一个『验收机制』: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要想办法回答:怎样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可能更容易达到,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可能已经自然存在,起码有这么一条:『如果这个做不好,那么下一个就没法开始……』对选择深思熟虑,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不断问『然后呢?』直至推演出最好和最差的结果,看看最差的结果你是否能接受?看看为了达到最好的结果你应该确保哪几步不能出错?想想从决定到达结果的途中,还有没有什么遗漏?深思熟虑,就是对选择的推演,对未知之事的预判。此外,不要纠缠于每个错误的决定,而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确保下一个决定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不再持续后退,也是一种进步。『直觉』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小说和影视剧中,近年来很多身心灵修炼方面的书籍也在教大家听从自己内心的法门。做决定的后三个问题,就与自己的内心相关。1、我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国企,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待遇稳中有升、工作压力不大、升职指日可待、也不会影响未来的生育计划和家庭责任……这些对一个追去稳定的女生来讲,简直是理想工作。但我就是待的很不开心,总觉得这种一眼望到三十年后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挣扎几个月后辞职,几年过去,并没有后悔过。在《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中,作者提到:对头脑提问,涉及到你所处的状况;而对内心提问,涉及到你自己,包括对自己诚实,直觉和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记者讨薪事件中的侥幸心理,就是对自己不诚实的一种表现。我们经常『以为』自己会怎样,『以为』事情不会发展到最坏的情况,『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我们用幻象指导现实,却拒绝去看真正的现实。所以对自己诚实就是要先找出真正的自己。找出真相的一个方法是:问问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并且跟内心的自己证实自己是否真的是那样。2、我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的觉得这件事『不对劲儿』,那个人『不对劲儿』,但因为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就会觉得自己在乱想。然而,如果你在理智上问了前三个问题,仍旧不能确定答案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头问问自己内心的三个问题了。直觉通常被说成『第六感』,是人体根据以往经验获得的深层认识。直觉不仅包括你做决定时候的感受,也包括你对自己做决定的方式的感受。想想你以前做过的决定及其结果,再想想做这个决定时候你的感受,看看你的直觉到底『准不准』?『不准』的直觉通过练习,也是会逐步提高准确率的;而相信直觉,有时候会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提高『直觉』准确率的基础是你对信息的充分掌握和技能的足够熟练。一位老司机告诉我,他曾在在二环上救了两车人的命。一般人开车如果遇到前面紧急刹车肯定自己也跟着刹车,但他遇上的情况是前车速度慢,后面的车速度快,如果前车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自己也紧急刹车,后面的车肯定会撞上自己的车并且后排的人和后面的司机都会受伤,那几秒时间内,他做出的决定是加速撞上前门的车,最后虽然三车连撞,但没有人受伤。这些是他事后分析的,而做决定的当时,取决于他的直觉和敏锐判断。而这个直觉和判断,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开车经验已经成了身体本能。3、我是不是应该得到更好的?自卑或连续境遇不顺的人会有一种『不配得』的心态。很多人看到别人成功后会找理由说『那是因为他爹是李刚』『因为他在大城市』『因为她长的美』……隐藏含义是『我不能做到那样是因为我没有这些条件』。然而,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那么你肯定得不到更好的;即便偶尔得到了,也会因为『不配得』的心态而享受不到得到的乐趣。《小狗钱钱》里建议大家要写成功日记,对于那些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成功的事件,一律先按照成功的来写,就是为了提升自信心,进而通过行动真的去获得一些成果。所以,一定要先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同时采取行动把它变成现实。另外,当自己没有自信的时候,假装自己有信心,并问自己『这时候应该怎么做』?然后马上去做。《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是斯宾塞·约翰逊用故事形式写就的一本关于选择的书,希望看过的人通过每次做决定前问自己六个问题,提高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推荐阅读程度:三颗星。推荐理由:方法有效,文字、故事和翻译并不是很好。

选择

1要强调自己需要和想要的2要客观,资料要全。3要像下棋一样,多看几步。4别欺骗自己,别欺骗别人。5要照顾事实,也要照顾心理感受。6选择的权利是永远都有的。7培养直觉,虽说有点扯,但下决定要让自己开心的那个8接受失去,接受恐惧

专注于自己的需要作出选择

是在春节假期的时候,晚上窝在被窝里看完的。很小的时候,羡慕那些诸事顺利得当的人,他们长的乖巧可爱,成绩拔尖,讨人喜欢。后来,接触的交际圈多了,才慢慢发现那些幸运儿之所有在旁人眼里看起来一环扣一环地顺利,与其个性也有很大关系。本书的观点鲜明,幸运和倒霉的区别在于选择不同。而迥异的选择往往也暗示着我们各自的思维格局。作者说当面临选择时,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有没有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且对事情深思熟虑。对不能帮助你满足真正需要的任何东西都要说不。只认可那些能够帮你满足需要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真正的需要了。这也要求着一个人在思虑的时候,不能过于贪婪求多。选择的作出需要智慧、胆识,而非凭借幻想和直觉。理想的一步步实现最终是建立在现实的考量和选择上的,当你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收集信息发掘出事情的真相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拥有那么多的选择。而当专注于你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的选择,把每种选择从头到尾想清楚,更好的结果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你面前。因而,在困惑和纠结的时候,沉住气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么我们的行动自然会导向何方。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去超市,货物琳琅满目,小孩子的我如何受得了诱惑?而父亲总是教导:只挑自己喜欢和需要的,有些物品即使再便宜但不是所需的,就不要放进购物车里。那时的我只是在内心里责怪父亲吝啬,殊不知他也在无形地影响我。读完此书的另一个感触便是,好好盯住自己前行的方向,不要老看着别人在干嘛,那些艳羡换不来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不断选择构建人生

归纳一下基本逻辑1. 人生的道路在于不断选择,一个个的选择构成长轨迹。2. 不会选择,盲目选择的人倒霉,有清晰想法、有方法论的人懂得定向选择,获得幸运。3. 选择的方法论:a) 树立标杆判断:明确什么是“想要的”(愿望,欲求desire),什么是“真正需要的”(need,内心最核心,最柔软部分)。区分的技巧:1:个人基本价值观。2.听从内心召唤。b) 全面合理选择:在明确内心“真正需求”之后,开始选择。在已有多个现实可选择项的基础上,对每一条路径,都不断询问自己如果这样之后呢?接下来呢?一系列的“之后呢”疑问句,会引导你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选择的后果与方案可行性。能否果断地做出选择,前提是(a)步骤中,所明确的、清晰的“真正需要”。c) 明晰事实与臆断:对于每条选择路径的结果,区分“事实”(一定会发生的确定性),以及“臆断”(基于事实的可能性,以概率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引发我们选择恐惧的根源,但我们往往高估失败的后果、可能的责难和遭遇的困境,却低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过程中全情投入的快乐。d) 如果按照D步骤,已经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和清晰的行动路径后,即完成了一次人生选择。如果D步骤的所有选择项并不令人满意,或者有满意的选项但缺乏可行的实施方法,则:e) 坚信还有多种选择的余地,而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因为“真正想做一件事情,一定能想出办法;不想做一件事情,一定会找到借口”。用信念支撑内心,依靠强大内心指引行动。

摘抄

“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弗兰克说,“但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少。当我们只专注于那些与我们的需要有关的决定时—这些决定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成就感 —作决定就容易多了年轻人说:“我开始明白,当一个人专注于真正的需要,同时对其他一切说‘不’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年轻人决定取消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它们都不是他真正需要的。现在他可以专注于那些真正需要做的事情,集中精力作出更重要的决定了。然后,他笑了起来,补充道:“用现在的话,就是说:‘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比更正一个错误的决定要更快。’广雄穿着笔挺的卡其布衣服,说话声音很轻,但非常简洁。“你说得不错,但是我们日本人常说:‘走得越慢,到得越早。’“在恐惧的时候,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别的选择了。即使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也非常罕见。这种感觉只能说明我们被恐惧牢牢抓住,头脑已经麻木了。”你可以从提问和收集必要的信息开始。‘必要的信息’指那些为了作出更好的决定必须要得到的信息,其他任何信息都是多余的。在你收集信息的时候,不要回避那些你不愿意知道的信息,否则你就不能发现自己拥有的所有选择,最后仍旧只能在幻象中徘徊。”“我所知道的一个最糟糕的例子就是,一位父亲在他二十岁的女儿自杀后,说:‘想想看,她还有那么多的选择,可她却没看到。’”“最让人难过的是,让我们恐惧、使我们麻木的东西往往并不是真实的

相信自己会更美好

把《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看完了!感觉心灵深处再一次被触动,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对未来又有新的期许,新的憧憬!为什么我不可以越来越好呢?为什么哪些特别美好的东西不会属于我呢?坚信自己,并更加努力!fighting!

做出最佳决定即是克服拖延

每个人当下所处的境遇都是由他过往所做的每一个细小的决定串联起来形成的,大到报考哪个学校,小到是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英语,甚至微小至每天早上的一杯水。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的质量即是我们的生命的质量,于是如何做出优质的决定成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决定的好坏之分无非受制于:“我应该”和“我想”,“我应该”是我们需要做的,“我想”则是我们个人的欲望。比如,我现在应该做数学练习,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直觉本来就明白的一点,但是此时我又想去电影院看《蝙蝠侠》,我等了它好久终于上映了。我们,至少是我,往往便无法再静下心来看一道题目,恨不得马上就瞬移至影院中。在选择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比现在更大的快乐之间艰难踌躇,而往往我就选择了当下的快乐,于是应该做的事便拖延了。其实这不怨我,因为拖延是我们的一种自然的生存方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生物学天性中[1],这就得提到一个牛逼的个人技能——推迟满足感,这是一项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的生存技能。我们做出这种冲动的决定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内心对于我们应该做的事的恐惧,忍受不了做错的打击、动脑的痛苦,或者是自己在这方面由于过往的经历而留下的自我否定的印记抑或是未经推敲的心理阴影(自己恐惧的对象到底是什么)。于是,我们可以这样反问自己“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n't afraid?”其实,我们的直觉完全可以指引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因为当我们想放纵自己的时候其实是知道这不太恰当,只是听从了自己心中懒惰小人的话。我们只要听直觉小人的话就不会差多少。而在好的决定上又存在好与更好之分,这往往在大的决定上尤为关键。那么我们需要问自己:我是不是知道了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如果我做了某件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呢?)另外,我们还需要问自己: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这即是个人的野心、自信心的体现,因为保有信心的报考清华跟保有信心的报考某职业院校是有很大差别的。[1]跟许多其他人格特征,比如热爱交际、好奇心旺盛一样,我们拖延的程度,也有大约一半是基因决定的——当我们决定要把某件事完成,或者要放弃时,大脑中有两个部分被激活,科学界分别称之为“系统I”和“系统II”。系统I又叫边缘系统,进化起源较早。它对环境中的即时信号做出反馈,尤其是你嗅到、摸到、尝到或听到的一切。系统II又叫前额叶皮层,进化起源较晚。它主要负责抽象思考,像是为明天制定计划等。系统I跟脑中的情绪中心有着直接的连接,所以通常比系统II更加强大。系统II运行所依赖的东西,你可能会叫它“意志力”。研究发现,“意志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消耗性的内部资源。这就是我们拖延时发生的事情:周期漫长的计划,是在前额叶皮层中抽象地制定的。如果我们想把意图变为现实,那么在我们面对明天的实际状况之前,就有必要做计划。这也就意味着,由环境信号所激活的边缘系统,常常是跟前额叶皮层独立运作的。比如制定节食或锻炼计划时,一切都还好好的,可当色香味俱全的巧克力甜点摆在你眼前,或者床铺舒适而温暖,于是你忍不住又多睡了一个小时,也就是边缘系统压倒了前额叶皮层。——皮尔斯•斯蒂尔(Piers Steel),全球动机与拖延领域顶尖学者及传播者之一,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动力学知名教授,《拖延心理学2》作者。

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步骤1:停止已经做出的错误选择的行为,不知道做什么时,停止目前的行为。步骤2: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我是不是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1)想要的是愿望,真正需要的是必不可少的,两者有一个先后顺序的关系。在选择时,可以问自己:如果以后回头看现在,我希望自己怎么选择?如何一直专注自己需要的事呢?这里“专注”是指在头脑中描绘出你满足自己真正需要时的情形,然后集中精力把这种情形描绘得尽可能具体、清晰,就好像你已经真的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样。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用行动满足真正的需要。2)怎样知道自己所有的选择:一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收集信息;二是与经验丰富的人交流;一定要摆脱“恐惧”的束缚,最悲哀的是,让我们恐惧,使我们麻木的东西往往并不是真实的。三是向自己学习,自己过去的决定是自己最好的导师,用现实的眼光审视它们可以让自己避免空想,看清事实真相,这比从其他人那里学习更加有效。3)要对事情深思熟虑,需要问自己:如果我按照某个决定去做,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呢?再然后呢?我害怕得到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我能想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如果面对这两种情况,我分别会怎样做?我对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有多么清晰的预想?对我来说,这个结果会是什么?对别人来说,这个结果又会是什么?我有没有对事情深思熟虑?“更好的决定就像蝴蝶,刻意追逐它们只会让你自己精疲力尽,而与你需要得到的结果失之交臂;审视自己的决定带来的结果时,不用太苛求自己,而要放松心情,因为在当时自己已经尽力了”步骤3:询问内心: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1)对自己诚实就是:去除自我的幻想,发现事情的真相。如果说“想要的”和“需要的”是在谈主观愿望,那么“诚实”就是在谈客观存在,我们往往对客观存在的事情报以忽视的态度,自欺欺人,让幻想长久的存在于自我之中。可以通过向他人征询意见,发现自己的幻想,但更重要的是加强自律,越早看清真相,就能越快作出更好的决定。2)直觉这里是指:作决定时的感受,以及自己对作决定的方式的感受。你的直觉会用你过去的成功经历和现在可能让你成功的方法来指导你、保护你。不要在恐惧、担忧、焦虑、愤怒、憎恨的时候做决定,而要在直觉的指导下做决定。直觉(intuition),就是接受指导(in tuition),指导(tuition)就是拉丁语tueri,“监督”和“保护”。热情,来自希腊语entheos,就是内心的神明。3)你说你有时会做出一些事情,给自己的成功制造障碍。这说明,你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必须彻底改变一种错误观念——你不应该得到更好的——这种观念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你可能是想得到更好的,但内心却并不相信,看看你在做什么,尤其是你经常在做的事情,就知道了。“我相信我应该得到”是什么意思?“应该得到”(deserve)这个词来自拉丁语deservire,意思是“热情地给予”。如果我意识到自己并不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我该怎么办?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我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我会怎么做?你用不着等到自己真的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现在,你只需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并采取行动就可以了,如果你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你会怎么做,那就怎么去做。当你采取了更好的行动以后,事情自然也会好起来。记住,只有将决定付诸行动,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且你必须及时按照决定采取行动,不要用任何借口来拖延。

告诉你如何选择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身上的钱不够买下它,等到下一个星期,才把它拒为已有从此, 一发不可收拾,这个作者的书,全都买下了。。。礼物,峰与谷,一分钟经理人等等 力荐。它的价值,远不值20元?!!

一直走运

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案例会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找到一直走运的方法。 在IT圈内,有个著名的问题:在35岁后,做程序员是否合适?关于这个问题,包含着很大的担忧和不安。其潜台词也极为丰富,夹杂着更多的疑问:【1】程序员吃的都是青春饭,35岁是否太老了?【2】35岁还在做技术活,是否是一种人生的失败呢?【3】35岁后,是否能靠一种手艺赚钱,并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4】我刚入行不久,如果情况不妙,我是否该另寻出路?或改门换道?大家也有很多不同的回答:【1】在35岁后,可以一直做技术,不要抱怨环境,是你自己的技术还不够深入。【2】在35岁后,已经有不少经验了,可以做管理了,不用再编码了。【3】IT没什么搞头,钱少事儿多,做点生意吧!总而言之,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显然,一些人的答案,并不适合另外一些人。看起来这是一道问答题,其实,这是一道生活的选择题。每个人的抉择,每一步的选择,会把你带向忧虑,或一片坦途。或许,成功的人就越成功,倒霉的人就越倒霉。除了运气,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很多时候,我们的最大不幸,来自于迷恋自己的优势,我们自认为的优势。尤其是这些优势,在我们的头脑里,还未有现实的成功的经验的时候。技术是非常精致的东西,需要技巧的学习,掌握或应用后有一种征服的快感或迷恋。但越尖锐的东西,也最脆弱。思维越严密,其限制就越多,假设就越多。人很多时候,都是靠假设在向前走,看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为技术而技术,还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给我们带来好运,美好的生活?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或许,也是致命的。要么一条路走到黑,不管什么结果,你,都可以承受吗?当你对生活的重复感到一丝疲倦的时候,你尝试一下回答这个问题!不要找理由回避!你问自己:我做技术,难道不是为了今后的美好生活吗?我要给老婆一个温馨的家,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最好,我能持续地做事,并持续地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至于技术的成就,那是否只是事业的事情?事业和生活,不是非此即彼的两件事,而是并行不悖的两件事?如果我自己做不到怎么办呢?如果拿掉自己的优势,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是否还能保持做技术时的喜悦呢?如果有一天,35岁来临,你所服务的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把你裁掉,如果到那个时候,你才发现自己竟然任人处置,毫无办法,这又是多么大的不幸啊!其实,这完全可以避免。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就是:在做事情前,过于理想化,进入的太快,在做的过程中,很多琐碎的事情缠身,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没有给自己更多的选择和准备,到头来却发现南辕北辙。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如果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抱怨和失落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强,人要么变得偏执,要么变得颓废。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抱怨自己身不逢时,而放弃了反省自己的能力。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不靠谱的承诺,或是别人提供的“标准”答案。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没有人,能站在人生的高处俯视自己的一生。人的生活,就如同寻找登山的路,每到一处,都是一种选择。如果你的目标是登顶,那么在很多条路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有益的选择。回到原点:你想要什么,你的短期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是什么?如何为长期的目标给一些新的准备?我们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在一个圈子里呆的太久,所有的人想法,都大致相同了,这能帮助你很快地找到入围的感觉,但也能妨碍你继续前进。圈子里的人,会用很多的专业词汇,来讨论很多专业的问题。但是,往往容易失去用简单规则去判断事物大局的能力。有太多的事情能证明这一点,很多在行业内成功的人,开始的时候,都是局外人。对任何的话语,都要安装自己的过滤器,要自己内心的感觉来分清楚,哪些是友好有价值的声音,哪些是忽悠的声音,又有哪些完全是噪音。我们不仅要了解技术,更要了解人性。专业只能决定你是否胜任某项工作,而对人性的理解,能帮助你一生都可以避免无谓的伤害。坚持所选择的,但也要适当调整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误,关键是你是否回头看见过自己走的路,看见了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一个人,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就会避免反复地落入同样的陷阱中。人,有时候,需要有一些摆脱困境的简单方法,但这些方法,不是不去想,很多时候,不是场景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感觉不好。找不到感觉,就随便去做,或是不去想后果,往往就会得到最坏的结果。对什么忠诚啊,信仰啊,价值观、诚信啊,人肯定要信任并期望,但最好也要自己掂量。有很多人拿这些来说事儿,但这些跟自己的内心感觉,很可能完全不是一码事情:遥远的天空挂的是月亮,还是大饼,谁信谁知道!不要因为坚持,而放弃调整。想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不会太委屈和苛求自己。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个简单的抉择:想改变,就改变自己好了。说到斯宾塞的书,大家耳熟能详:《谁动了我的奶酪》、《礼物》等等。他的书,简单通透,连故事的结构都非常风格化,总让你从简单的故事中明了深刻的道理,几乎适合所有人阅读。我在读《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就想起IT界那个著名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选择。这个问题,不会仅仅发生在某个行业中,它可能发生在生活、学习、工作、婚姻、家庭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我们的确需要一种智慧的简单的法则,来指引我们抉择的方向: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相信自己,学会观察大局,用心去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然后努力去做,勇敢调整,那么,幸运就会伴随着我们,一直到永远!首发:喷嚏网 www.dapenti.com

如何做选择?

1.问自己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2.停下来,停止错误的决定。3.通过观察搜集信息,是希望的信息还是需要的信息,必需的信息!4.深思熟虑,假想各种情况下的结果。5.破除幻象,认识现实,越早看清真相,越快作出更好的决定6.相信自己的直觉,去掉恐惧,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更好!

做决定前的6个问题

问大脑的3个这是需要,还是想要?(需要的是馒头,想要的是麻酱,麻酱可以调味但是不当饱)有选择没有?如果有选择,请列出所有选择,包括创新出来的选择。深思熟虑了吗?不要盲目行动。问内心的3个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吗?符合自己的直觉吗?我可以得到更好的决定吗?通过问这6个问题,我们学会了接受真相,抛弃幻想。

如何作更好的决定

这本书用一个很简单直白的故事介绍一套做决定的方法。由一个年轻人上山参加徒步旅行开始,沿路领队和各个队友给他的引导和分享,让他逐渐学会用Yes/No这套系统,通过对自己的头脑和内心问几个问题既简单又重要的问题,从而做出好的、更好的决定。老实说,译文的“是或否思维导图”这个叫法很繁琐。常常出现“你在运用是或否思维导图来解决方法吗?”“那些使用是或否系统方法的人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这种拗口和影响阅读感的句子,但是,原书题目是Yes or No:The Guide to Better Decision,译成这样似乎也无可厚非。回归正文。作出更好决定的第一步:停止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不知道该做什么,先停下来,别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停下来制造出一段空白,然后才能用更好的行动来填补它。“避免在片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片面的决定,既要保持头脑冷静,又要保持内心的热情。”※向头脑提问: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向内心提问: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向头脑提问,关注的是事实基础。首先了解自己的【需要】,而非想要。判断方法可以是:过一段时间后回头来看,我希望自己怎样做?基础自己的需要来做决定,会变得更果断。第二点是【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认为自己根本没有选择只是自欺欺人。收集必要信息(包括事实及人们对事实的感受看法)可以用到的方法:观察;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第三【深思熟虑】,问“如果我按照最初的决定去做,可能发生什么?然后呢?”多问几遍,再行动。向内心提问,一是【诚实】,坦诚对自己,面对真相,即使面对真相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注意分辨幻象和真相。给自己提问是为了让自己发现真相,要寻找真相,还是回避真相?二是【直觉】,直觉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用头脑思考,用身体感知,感觉正确为“是”,感觉不对为“否”。做决定是,对自己做决定的方式有什么感觉?“如果不害怕的话,我会怎么做?”三是【更好】,不是比别人更好,而是对自己更好。我真正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不要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我相信什么?我在做什么?”“如果意识到自己并不相信自己应该找到更好的,该怎么办?改成问自己:如果我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我会怎么做?”并且付诸行动。(就是不喜欢评星星。。。非要我选一个。。。)

1,2,1,——变成定式思维

1,2,1,——变成定式思维——《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 倒霉的人老倒霉》读后感《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 倒霉的人老倒霉》([美]斯宾塞•约翰逊,周晶译,2007年,南海出版公司)书里记载了一个美军发射炮弹的故事:当年,美国陆军还是使用加农炮的时候,为了缩短炮弹发射的间隔时间,就找了一个管理顾问来研究这个问题。顾问通过观察实弹发射演练发现士兵们在发射炮弹前,总要先退到炮身后等上三秒钟才再开始操作。疑惑的顾问咨询士兵们这种行为的原因,答曰:陆军手册里的军规。Why?没人能说出个来龙去脉,于是乎,带着这个疑问,顾问自己动手查阅了各个时期和各种版本的陆军手册,终于知道规定的缘由——在南北战争时期,士兵们在发射炮弹之前,要先从炮身后退一步,拉住军马的笼头。因为当时的炮车都是由马拉着,若不拉好马头,因炮声而受惊的马就会立起来,拉动炮车,使得炮弹失去准心!原来如此!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有着一个近似玩笑的历史传承。无独有偶,与此故事类似的古罗马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现代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大小。这种故事的演变框架无非是动作变成习惯,而习惯变成定式思维!从行为学的角度,不管什么样的行为,只要能够持续1000天以上,就会变成习惯。而简单的诸如踢腿走正步时的1,2,1的口令,使你能很快掌握的步骤,越容易重复,是最容易变成习惯的,甚至变成一种条件反射。“人一过了30岁,留下的只有习惯。”——这句西方的至理名言,认真想想:行为——习惯——定式思维,真是可怕!从不经意的行为到最终的定式思维,也许之间的天堑变通途只是时间的问题!

【2】一天一本书2013年10月04日: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1)书籍主题:书名: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副标题:内容简介:成功在于一个人是否会选择。斯宾塞.约翰逊总结了一套“幸运选择法”2)整体架构一、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 二、专注于真正的选择 三、成功就在彼岸 四、倾听内心的声音 五、每一个选择都更好 六 、让幸运来敲你的门3)关键词更好的决定、想要和真正需求、所有选择、深思熟虑、问题、对自己诚实、直觉、应该更好的4)作者介绍《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5)重点章节向自己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就能做出比以往更好的决定要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先要停止。制作“是”和“否”思维导图决策系统:一、提出两个有意义的问题。回答“是”或“否”。第一个问题:是否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列举所有可能,深思熟虑a. 真正的需求:想要和真正需要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想要一栋豪华的房子,但真正需要的确实一个充满爱的家。当我们努力追逐欲望时,常常会忽略自己真正的需求。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那就把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先建立一个温馨的家,然后再努力去买漂亮的房子。得到了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后,就可以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但这两者的顺序绝不能颠倒。一旦专注于你真正的需要,就很容易变得果断。b.列举所有可能:信息越多,选择越多。想知道的更多,需要多观察。要亲自掌握和核实关键信息。信息不仅意味着事实,还包括人们的感受和看法。希望得到的信息和需要的信息,可能永远无法收集到希望得到的信息,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得到必要的信息”。必要的信息指,没有这些信息你就无法做更好的决策。c. 深思熟虑自己是自己的导师。审视自己以前的决定。问自己,然后会怎样?然后呢?再后呢?第二个问题: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问题就像闹钟,它可以让我们从混沌不清的状态中清醒起来。行之有效的决定和无济于事的决定。基于现实还是基于幻象。幻象就是我们内心的欲望,宁愿相信某些虚无缥缈的东西。a.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诚实就是对自己说真话,反复的问自己“我做的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b.相信自己的直觉回忆一下你当初作决定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然后看看这些决定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我对自己作决定的方式感觉不好,那么这个决定最后带给我的结果往往也会很糟糕。运用直觉,并且留意自己在作决定时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觉得作决定非常吃力,那么你很有可能是在勉强自己。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么你最后得到的结果必定不尽如人意。c.应该得到更好的你有时会做出一些事情,给自己的成功制造障碍。这说明,你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必须彻底改变一种错误观念 —你不应该得到更好的—这种观念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是,我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得到的结果。6)逻辑线索做更好的决策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不是满足真正的需求,列举所有可能,深思熟虑的选择?二、是不是诚实、相信自己的直觉、还应该得到更好的?答案“是”和“否”。将思考和内心两者结合起来。

想要的和真正需要的

当我们在谈论自己的或是别人的目标时总是这么说——找到你想要的,努力去追寻他。然而自己想要的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么?但想要的和真正需要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谈论“想要的",脑中总是有一个很美的幻象,总是美丽的画面,自己在未来多么幸福和享受,拥有高薪工作,疼你的老公,有车子,房子……生活过得很滋润,还常常得到别人的羡慕的眼光。你为此做了选择,选择了高薪的共组,帅气有钱的老公,五星级的生活。羡煞旁人!然后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美满的家庭,工作上的成就,平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许有些人只是需要吃饱穿暖,享受简朴、独处、在海边晒太阳的日子。我想两者的区别:想要的,心血来潮,很热血,大多是当前的想法,没有对未来有很好地预见性,因为没有想得很长远,所以现在想要的,努力的,不一定是未来想要的。真正的需要是比较长远的,理性的,对事情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结果。从未来看现在,从而做出决定。我有些懂得了,可是依旧很矛盾。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是活在当下,还是为未来而活?之前有个朋友回复了我的日记《那样的女人,这样生活》,说:一个人在关注自己的生活,她开始追求,可是那”可能是她想要的。但不是她以后想要的”。我的回答是“我们活在当下,不是总在考虑自己的生活是否是现在想要的,以及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我认为这两者分不开,明天是今天慢慢过渡去的……只有年少的人或部分偏执狂才会固执地开创属于青春,但不属于未来的生活;过后,我们开始工作,就需要在“当下”和未来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简单

有很多人是不需要读这样一本书的,因为它讲的道理很简单,有些幸运儿天生就具备向自己提问的能力,做选择的能力,和从来不后悔的心态。我很感激的是有人愿意用一个故事,甚至有点像教科书的方式把一个小但又容易被忘记的东西告诉大家。我们身心是二进制的,你要找到解读事物的方法,你要以一个系统的形式去实践它,然后,如果可能,要相信自己值得更好。

做一个对自己诚实、具有敏锐的直觉和善于深刻自省的人

从一开始你就必须清楚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然后收集信息,发现自己拥有的各种选择,再把事情从头到尾仔细想清楚,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不害怕的话,会怎么做?在作决定之前,我会不会常常问自己几个有用的问题?我关注的是我真正需要的东西,还是我想要的东西?我有没有收集必需的信息,让自己知道所有的选择?我有没有从头到尾把决定和它可能带来的结果想清楚?或者我并不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东西,从而欺骗自己,为自己的成功制造重重障碍:不去发掘事情的真相,不相信自己的直觉,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学识或社会关系去争取更好的结果?我们只能得到我们所能想像到的。记住,只有将决定付诸行动,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且你必须及时按照决定采取行动,不要用任何借口来拖延。比如,你可以问问自己:‘我对这个决定是不是充满信心,可以立刻付诸行动?’找出一件需要作决定的事,写出了自己最初的决定。然后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首先,我问自己:‘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接着,我又问自己:‘我作出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问完私人的问题后,再回头问实际的问题,我就能作出更好的决定。自己面对的挑战永远都是接受真相,拒绝幻象。继续在需要的时候向自己的头脑和内心发问,不断寻求更好的答案。专注于真正的需要,亲自去收集或证实那些必需的信息,让自己明确自己的选择,并对每个选择都深思熟虑,从而得到更好的结果。只要对自己说实话,相信自己更好的直觉,同时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东西,他就更容易将真相与幻象区分开来。错误并不是源于人本身的缺陷,而是源于人的思维方式。

这不是命理书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是在想不透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命理 ? 轮回 ? 看了没两页让我想起那句经典的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看完了之后你大概可以知道如何做一个幸运的人了,至少会比以前幸运的.

休闲翻阅

边讲故事边说道,由浅入深、寓教于乐,娓娓道来倒是很轻松入耳。只是登山徒步这种户外休闲的活动翻译成中文,鉴于国情,就显得怪怪的而且差异很大了,不过书中的道理还是很有价值很有启发意义的

值得一看

在书店看到的,当时有看了一部分,感觉还不错。尤其对于目前正需要做出选择的人。感觉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不会选择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

首先我在这里,非常感谢邓富文童鞋的推荐,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给了我一定的启发。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我们小学就学过,某个人要去楚国,应该是个暴发户:马快,盘缠多,车夫驾车水平牛叉。可是,明明楚国在南边,偏偏他要往北走,路人提醒他了,他仍然傲慢地说,只要马不停蹄终归会到楚国。当时,即使是小学生的我们也依然和老师一起嘲笑此人的愚蠢:绕地球一圈他终归是会到目的地了。殊不知,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做了很多类似于此的蠢事,否则古人就不会把这么弱智的故事记录下来了。越是愚蠢的事人越容易犯,越是简单的道理人越难做到。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人生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的,每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就离目标近了一步,每做错一个选择就会增加一分失败的危险,人不会做选择再努力也没有用。此书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斯兵塞▪约翰逊,想必大家都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吧?没看过的就不在这里介绍了,自己上当当找。我平时一般都看学术类,励志成功类少之又少,但是这本书总结的“幸运选择法”确实简单实用。本书讲述了一个聪明又迷茫的年轻人为了找到一个好方法帮助他做更好的决定,而加入了一个由商界精英组成的徒步旅行团,团队中的六名前辈让他醍醐灌顶,如开外挂,最终脱胎换骨的故事。首先,在做出更好的决定之前,要停止执行上一个错误的决定。我们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总是患得患失,追求圆滑与八面玲珑,在做选择的时候总是喜欢“骑驴找马”,在没做出正确的选择之前,先找个“垫背的”,以后再改也不迟。不小心,这个“垫背的”就跟了自己一辈子了,一次糊涂,终身买单,还死不认错,美其名曰“负责”?就像炒股一样,始终是舍不得止损,从此走上了“深套之路”。还说自己不着急,放在那里就这样吧,一副无关紧要的样子。放弃那些熟悉而又亲切的东西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你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所以,人在发现错误的时候要马上停下来,制造空白期,给自己时间冷静思考、反省、恢复,再重新出发。空杯心态也恰到好处的用在这里,不把杯子里的水倒掉就无法倒进新的水。人在低谷期和状态不好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都会有误差,以后修正的可能性非常大。比如,一个姑娘刚刚失恋,那么她不应该马上就接受其他人的追求,而是应该“空窗”一段时间,出去旅游什么的,等恢复过来了再考虑接受新的恋情。因为人在失意的时候,很容易被乘虚而入,见谁都是“救命稻草”,而导致“饥不择食”了。突然让我想到了宁浩导演的《心花路放》:不得志歌手耿乐和恨嫁剩女康小雨,两个倒霉的人走到了一起,康小雨在恢复元气后无耻地将错误修正了,而耿乐经历那次奇葩的艳遇之旅后,重新闭关找回自己,在好哥们的婚礼上有了新的起点。再次,做决定的时候要保持脑的冷静,心的热情。这个话怎么理解呢?我们要用理智来考虑实际的问题,但是又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本书介绍了“是”和“否”的导图,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问自己大脑一个问题:“有没有满足自己真正地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且对事情深思熟虑?”如果你回答了“否”,就得投入更多精力来思考什么是你当下真正地需要。选择前不做好准备,选择之后有的是“机会”让你来弥补错误。人往往分不清什么想要的,什么是真正需要的。想要的是愿望,真正需要的才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专注于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时,做选择的时候就会变得果断而不会犹豫不决。然后,人只有自己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筛选出有利于自己选择的东西。收集的信息越多,选择也就越多,同时“乱花渐入迷人眼”,你自己没有一定的知识,是无法判断哪个是你想要的,哪个是你需要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你把几种选择摆出来,然后假设每一种选择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之后事态又会如何发展,中间会出现哪些困难和障碍,最后确定哪一种选择会带来更好的结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舍和得的衡量,机会成本的计算)选择和决定反应了一个人的信念。所以当你的选择总是带来不好的结果的时候,你就得反思你的信念了。做决定的主体是人,也就是你自己,要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才能知道自己的信念。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你对自己诚实吗?有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有没有经常自省?之前提到《自控力》这本书,里头提到了一个“美德账户”,人都有自我道德美化的本性,并不容易承认自己的道德缺失,只有取消“美德账户”才会有所改进。如果不放弃“自我美化”就没办法对自己诚实。《姑获鸟之夏》京极堂曾说过:“脑经常会欺骗心。”人总是希望事情往自己想的方向去发展,脑中就会出现幻想,并且以为这就是现实。幻想如果不能成为事实,事情就会变得糟糕。所以,有些人固执得谁也劝不动,对事实视而不见,就因为他的大脑一直在制造幻象,忽视其他人告诉他的事实。人有时候做错事了还保持良好的感觉,就是脑在欺骗心,使自己相信幻象。不发现真相就永远也做不出更好的决定。比如,我们如果一直沉浸在GDP的飞速发展的幻象中,而没有认清环境恶化、房价影响民生、全民食品安全等问题的话,迟早会陷入大危机。如今早发现早治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人的直觉往往预示着结果。人在焦虑、担忧、恐惧、彷徨、紧张、纠结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结果都不尽如意。你的生理反应直接代表了你心中真正想要的。比如说,很多年轻人都在纠结要不要结婚这个问题,既然如此纠结那干脆就把结婚的事缓缓好了,如此不情愿只能说明了这个对象或者这个时间根本不让你满意。不管你今后如何自欺欺人地说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在这点比西方的年轻人要差,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失足成千古幸福”,于是,后面就有“家中红旗不倒,后面彩旗飘飘”,“我婚后很幸福但是并不开心”等更搞笑的谎言来圆之前那个大谎言。我在这里很惭愧,因为我也是随大流之一。如果一个选择让你有了生理恶感就赶紧放弃吧。最后,要相信自己能得到更好的。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吧,对于六位导师中的奈吉尔,他说的话有些晦涩难懂,我只能按照我的方式去理解。相信自己能得到更好的是指自信吗?而且这种自信是有参照物和假想敌。有很多道理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不要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但是又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比方说,只有长脖子的长颈鹿才能在食物短缺时吃到更高的树叶而生存下来,而短脖子的长颈鹿的基因因此灭绝了!没有办法做一个有个性的短脖子长颈鹿!科学比励志学残酷,这句话是我的原创,虽然我不是名人,但这句话真的狠管用。说了那么多也该结束了。我总结一下,人要做出更好的决定那么他要:第一,运用自己的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地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是 □否这个决定是我想要的,还是我需要的?我需要获得什么信息?我又没有创造出新的选择?如果我做了某件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呢?第二,询问自己的内心,对自己提出一个死人的问题:我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是 □否我是不是在对自己说实话?我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我无所谓惧,我回怎样做?如果答案是“是”,我就照这个决定去做。如果答案是“否”,我必须重新考虑。第三,我更好的决定是什么?that's all! 祝大家也祝我自己选择愉快!

又是斯宾塞的寓言故事

作者斯宾塞真的是很喜欢边讲故事边讲道理,这又是一本,运用因果关系,让读者了解做每一个人生选择都要慎重,你现在的样子不是偶然的,你的未来也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回来看书中的问题:你需要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我喜欢换个问法:你所面对的事情当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不重要的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让我向着我的目标前进的事情就是重要的,其他的可能只是我想要的。 对于自己诚实,就是让真实的信息进入我们的脑中(有的时候还要特意找一些反面的信息),过去的决定是我自己最好的导师,用现实的眼光审视它们可以让我避免空想,看清事实真相,这比从其他人那里学习更加有效,人们似乎没有把他们所作的选择和事情的结果联系起来;    要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只需要作出更好的决定就够了;    要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我要先停止继续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从而制造出一段空白,从而可以用更好的行动来弥补它); 不要贸然接受别人的看法,一定要自己去证实; 你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有没有得到必要的信息。必要的信息是指,没有这些信息你就无法作出更好的决定; 信息是一系列事实和人们对这些事实的看法和感受;    我通过自己的观察收集必要的信息,如果有些信息是别人提供给我的,我一定要亲自去证实这些信息是否准确;    我是否掌握了必要的信息?谁拥有这些信息?到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我有没有亲自去证实这些信息的准确性? 你可以审视自己过去做过的决定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结果。认真审视你以前的决定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东西,比你从任何人那里学到的都要多; 领队对自己需要去的地方和可能要面对的情况作了全面的预测。我们也可以学会这样做。深思熟虑,有备而来,不至于在遇到问题时措手不及。    方法: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将要身处其中的情境,让自己感觉到好像真的已经处于那种情境中一样,然后问自己:这样会发生什么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然后会怎样呢?    问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然后呢?再然后呢?’真的可以帮我把事情前前后后想清楚,最后得到我需要的结果;    仔细地想一想,你做出某个决定时会得到什么结果。最好把每一个细节都想清楚当你思考一个重要决定,问自己:“我真的深思熟虑了吗?”。如果必要,最好把这个决定放一放,先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再拿出来重新审视一番。   总结:对事情深思熟虑    过去的决定是我自己最好的导师,用现实的眼光审视它们可以让我避免空想,看清事实真相,这比从其他人那里学习更加有效; 人们往往更容易发现他人的错误,所以我要经常把自己的看法放在一边,问一问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留意其中有没有符合我真实感受的东西;    我有没有仔细审视我过去的决定,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有没有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和自己真实的内心?我有没有注意到显而易见的事实?我有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我是不是在对自己说真话? 要发现我真正相信什么,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经常性的行为;    要不断作出更好的决定,关键在于,要有意识地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东西,并采取行动把它变成现实;    我有没有认真地反思自己过去的决定和行动,发现我真正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我有没有看到我的决定体现出的自己的信念?我是不是对自己的决定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其付诸行动?如果我真的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那么我现在会怎么做?   

人生在于选择

斯宾塞•约翰逊的几部作品都看了,《一分钟经理人》,《谁动了我的奶酪》,《礼物》,这本《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买来有很久了,却一直未看。未看的原因是,看到这个题目,我似乎已经知道答案了,但这次还是终于拿起书看了。多少有一点失望,约翰逊的书还是即往风格,故事,简单。然而也奇怪,合上书后,却也真的感觉是有收获。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应该说,原因在于思考方式的不同,也或者说是问自己问题的方式不同,用约翰逊的话说是“思维导图”不同。幸运的人所思考的,所问自己的问题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倒霉的人所思考的,所问自己的问题都是负面的,消极的。不同的思考方式,问的不同的问题决定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不对,努力白费。一, 要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先要停止继续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当你发现自己在一条道路上方向不太对时,第一个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来,这样会避免与既定目标偏离得更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查查地图,分辨一下方位,或者找个人问问。在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好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要做。静能生慧,宁静致远。二, 选择时的重要参考是自己的感觉和直觉。学会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便于选择,感觉和直觉就是最好的导师。这里的感觉是心的感觉,是感觉好还是不好。直觉是直观的判断。感觉是联接自己与宇宙能量的桥梁,当你感觉好的时候,你就是在接收宇宙的能量,当你感觉不好的时候,你就是在分散自身的能量。一个幸运的人就是擅于把自己置于好的感觉的人。良好的直觉来自于目标的清晰度。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就能够直觉地进行抉择。幸运的人与倒霉的人的一个最大不同就在于,幸运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倒霉的人想要的很多,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该要什么。三, 人生重在选择,而选择的根本在于信息的收集,要拥有大量的信息才有可选性。人生的所有迷茫、困惑都是因为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圈子中,大量地收集信息,放大自己的圈子,你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可走的路还有很多。四, 是否果断取决于对真正需要的清晰度。对于需要我们大概可以分为四种,必须,不必须但重要,必须但不重要,不必须也不重要。幸运的人做的是不必须但重要的事情。倒霉的人做的是要么是必须的,要么是必须但不重要的,要么是不必须也不重要的事情。对于需要的清晰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目标视觉化。不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把自己想要的形成图像,相信自己所要的一定会实现,同时,要把自己置于目标实现后的那种感觉中。事实是,能做到这点的人很少,而做到这点的人最后就成了那些被我们称为幸运的人。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的行动来自于我们的感觉,而不是我们的思考。《康熙来了》一期关于徐锦江专访的节目里,主持人问徐锦江他强壮的身体是如何锻炼来的。徐锦江说是“想出来”的,靠想像力。看健美书,看体育频道,想像着哪里大,哪里要细,就这样。我对他所说的深信不疑。他就是个幸运的人。五, 恐惧是选择时最大的障碍,常把人引向岐途。恐惧会把我们的双眼蒙上尘土。所有的恐惧都是关于未来的。我们出于恐惧而作出某个决定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肯定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幸运与倒霉全在于你,你相信自己是幸运的你就是幸运的,你相信自己是倒霉的你就是倒霉的。

一堆中的一个

现在很流行什么成功学,自己是不相信成功学只相信营销的,还是觉得那些成功学就是一种营销的手段而已,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这本书也算是那种教育成功学的吧,但是不可多得是里面说的一些理念不是大空话,比较适合不擅长做决定的人看看,可能帮助比较大。对我来说,就是理清某些思路而已。中文译本有点boring,有机会看看原文吧。忠于自己内心和理智,很对。要做一个更好的决定,要先停止,继续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三思而后行,这是自己还没有做到的。要对自己诚实。这点太重要了,也需要勇气。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是我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得到的结果。

还行

这书字很少,间隙还多,读起来很快。我的阅读速度属中速,一个多小时读完的。看过后觉得,其实主要的意思都在最后几页,所以想看的朋友们可以只看最后几页就行了。如果觉得跳读感触不深不全,那么顶多再看一看别人的评论就足够了。

目标,终点,拼搏

人生,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不同的愿望,不同的努力。一群团结的水手可以让一艘船航遍全世界一群各自追求目标的选手却会让一艘船开不出港口分清主次搞清楚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告诉自己,为了这个想要的,能做些什么给自己的人生设定终极目标努力,孜孜不倦把一切次要的想法甩到一边开足全部马力努力前行不论前途如何,至少曾经努力过

文摘而已

想要什么只是人们的愿望,需要什么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需要的东西对获得成功和满足感至关重要。走的越慢,到得越早——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比更正一个错误的决定要更快。如果你想知道的更多,就需要更多的观察。不要贸然接受他人的看法,一定要自己去证实。要亲自掌握所有必要的信息。潜意识里的恐惧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而它们往往不是真实的

成功学就是不成功的人写给更不成功的人的鸦片

成功学就是不成功的人写给更不成功的人的鸦片这是我的观点http://xuexi88.blogspot.com/

写给那些对自已诚实的人

简短的看了前面的介绍,就马上买了这本书,而后坐在subway的一个靠窗并安静的位置点了份熏鱼蔬菜沙拉,边看边吃。最吸引我的是其中关于想要的和真正需要的那部分。”比如,果酱是我们想要的, 而面包则是我们需要的。果酱很好吃,但不能填抱肚子,给我们足够的营养和体力”。是啊,那些成功的人,不总是首先满足他们的真正需要么? 想要是愿望,而真正需要是必不可少。 后来我很没出息的想到爱情,我会想,是否有我们想像中完美的爱情?平淡真实的温暖不是来得更加实际么?可我好像不是一个诚实的人,纵然答案很简单!跟着书的节奏走,想想自已是不是一个对自已不诚实的人。 所以,这是一本写给对自已诚实的人的书。 当我们专注地追求自已真正的需要时,我们就会变得果断,也能更快地作出最好的决定。希望对于你而言,这本书值得阅读。怕的是,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书摘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斯宾塞 约翰逊 著要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我要先停止继续一个错误的决定虚怀以待如果往盛满了冷茶的杯子里倒热茶,那么热茶就根本进不了杯子,而只会溢到茶托上因为熟悉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是安全的,尽管这样做常常暗藏杀机长此以往,我们就对那些熟悉却无效的方法习以为常我时刻准备着学习,但不喜欢别人对我指手画脚——温斯顿 丘吉尔我不应犹豫不决,也不应只根据片面的事实,作出片面的决定要不断作出更好的决定,我就要完整地应用一种可靠的系统方法保持头脑的冷静,同时保持内心的热情我运用我的理智,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同时,我要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问自己一个私人的问题倾听了自己和他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我会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并将之付诸实践想要是愿望,真正需要的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那就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得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之后,就可以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专注就是清晰地感受我需要的结果,不让其他事物分散我的注意力你对最后的结果越清楚,就越容易处理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过一段事件之后,我希望自己现在……?向那些有经验的人求教-他们对许多事情都有丰富的经验-跟他们交流,从他们身上找到一种适合你的可靠方法去进行观察,并收集信息不要贸然接受别人的看法,一定要自己去证实如果你知道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对你的决定非常关键,一定要先去证实它不是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而是没有发现自己所拥有的选择。我们只是还没有看到这些选择而已在作决定之前,最好分别考虑一下自己的各种选择,问一问自己:“如果这样做会发生什么?这之后又会怎样?”我的决定可以反映出我的信念具备出色完成工作的性格:对自己诚实-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敏锐直觉-不依赖他人善于深刻自省越早看清真相,就能越快作出更好的决定我有没有仔细审查我过去的绝定,并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是,我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得到的结果如果我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我会怎么做?

书中观点之我见

这本书写的很简单,用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道理。而越接近本质的东西,越简单,所以这本书,简单而又不简单。书中讲到的第一个问题:你需要的和你想要的。什么是你需要的?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以我为例,我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是:尽量多的获得幸福。问:如何定义尽量多?答:而我对与这个量的衡量是将我的生命按时间线性展开,每个时间点上的幸福度之和就是我人生幸福度的度量,用《幸福课》的讲师TalBen Shahar的话来说就是我获得的终极货币的量。再问:什么是幸福?答:幸福的感觉我说不清楚,而我知道幸福与三个维度有关:事业,家庭,自己的内心。事业和家庭是硬件,自己的内心是软件。三者我不分孰轻孰重,它们的关系更像是木桶效应中的木板之间的关系。所以以后如果有某个女生问我事业和家庭谁先谁后,我答不出来,我只知道我的目标,获得尽量多的幸福。再问:我如何取得事业,家庭,自己内心三者的发展?答:往下涉及很多内容,我就不细讲了,这些东西就像树根往上,内容越来越多。简单的说与财富自由,时间自由,自省,修禅等等有关。注意,这里很好反映了上面提到的思想:越接近本质的东西越简单。我后面提出财富自由,它又有关投资和创业,在投资,创意等分支下面又有繁杂的东西,但是正真的内核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尽量多的获得幸福。”这是我的最终目的,它下面所有的方法都为它服务,所以并不是要一定做投资,一定要创业,一定要将生命的百分之多少交给事业,多少交给家庭,这一切如果不能为我的目标服务了,就会被砍掉。我始终揣着我的目标(每天早上起床都想一遍),也就是抓住最重要的事情。说了这么多,回来看书中的问题:你需要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我喜欢换个问法:你所面对的事情当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不重要的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让我向着我的目标前进的事情就是重要的,其他的可能只是我想要的。文中提到问自己的头脑和问自己的内心。这就是我平时所用的双轨思维(其实我已经拓展到了四轨):一轨: 情绪,感觉,欲望等感性一面二轨: 理性一面我的原则是“让两个我进行对话,给理性的我以裁判权。”由理性的我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我需要的(重要的),而由感性的的我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我想要的(不那么重要的,如赖床)。因为感性的我负责我的情绪,感受等,所以他的意见不能同时也不必完全不听,然而很多时候由理性去驾驭感性感觉可能反而会更好(比如自己能够战胜拖延,心情反而更好)。平时面对很多选择:玩游戏,还是读书,还是看电影,还是写代码,还是社交,还是读英语.....所有这一切中,让我向自己的目标:幸福迈进的就是重要的,其他的很多可能只是我想要的。Ps:我不能以现在的名义阉割过去,也不能以未来的名义阉割现在,因为我的度量体系中每个时间点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不会禁止自己玩游戏,上网,甚至发呆。但是游戏或许在当前较其他选择给你带来较高的幸福值(有的时候不会),而有的选择(如在学习投资上多花一点时间)是给未来的时间段带来更高幸福值,这里面的机会成本的孰轻孰重,自己权衡。第二个问题: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这句话的表述我并不认同,人如何能够看到所有方法呢?不去纠结这个事情,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你还有其他方法!也就是给我们一个基本观念:对于某件事情,解决方法是很多的,不要对其他方法视而不见。当我们陷入某种情绪泥潭的时候,大脑的理想思考会被抑制,所以会对其他的方法视而不见,不做更深思考,如书中年轻人完了带地图,而害怕迟到,陷入这种慌张的情绪泥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想地评估每项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要坚信:你往往还有其他选择。第三个问题:对事情的深思熟虑。其实就是上面说的对事情的各种选择的理性分析(双轨思维发挥作用,能够把理想和感性分开,判断重要还是不重要的原则也发挥作用)这里又涉及到我的另外两个原则:1. 95%的担忧不会发生(数字当然可能不准确,只是知道很多的这个意思就好)2.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出万全的准备,黑天鹅随时有可能出现。所以我对深思熟虑的理解就是对较大发生概率的结果做好准备,同时做好应变的准备。第四个问题:对自己是否诚实这个联系到的知识是认知心理学。对于认知,我很早就为自己就写下这么一段话:“不能否认的是人的认知总是有局限性,所以注意倾听反面的声音能让事件的轮廓更加完整和辽阔。”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接纳是解决之端,接纳这个观点以后就好办了。对于自己诚实,就是让真实的信息进入我们的脑中(有的时候还要特意找一些反面的信息),并且用理性思维去分析。第五个问题:有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是潜意识在运作,其实也就是你的一种思考。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我不是相信直觉,而是倾听直觉。当我对某件事情感觉异样的时候,我要深入我自己,思考这个异样的感觉是由何而来,但深入探究内在的这种原因,可能让你看到自己思考中遗漏的东西。这时候,我把这些东西纳入我的思考范围。感觉好,分析出来的结果未必好,感觉差,也许只是一些感性原因在左右我们,结果未必差。所以,我倾听直觉,重视直觉,但是做决定的不是直觉。第六个问题:恐惧人的恐惧来源于害怕失去,能失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还有情感,关系,他人心中的形象等等。而人对失去的感受比得到的感受强四倍。接纳是解决之端,接纳恐惧,当你知道恐惧的引发原因以后,就会知道其实产生恐惧是很自然地一个东西。接纳它以后,当以后恐惧产生,你就像一个大家长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允许它的胡闹耍泼,给与它足够的宽容,但不会被它控制。总结:我对于第一个问题写的最多,因为抓住重要的事情是我排号第一的原则(重要的事情有根据目标而定),而作者的“分清需要的和想要的”其实在思想上是一样的。

怎么做选择题-来自一本畅销书的有用忠告

畅销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好看,晚上陪小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就把它翻完了。关于如何做自己人生的一道道选择题,作者给出了极为有用的建议。第一步,问自己三个理性的问题:⒈你究竟需要什么?⒉你给出了所有可能的选择吗?⒊你经过深思熟虑了吗?第二步,问自己三个感性的问题:⒈你对自己诚实吗?⒉你相信自己的直觉吗?⒊你是否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关于第一步的第一点,非常认可,明确自己内心深处的目标非常重要,并且要看到并且感受到结果。第二三两点,对我而言:“再,可也!”第二步第三点给我感触颇深。是的,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你以为你自己是谁?这个刹车自己从未放松过…作者教了个小技巧,那就是,想一想假如你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你会如何行动?假装自己有自信?好吧,我越来越认识到,想要NB而低调,首先要让自己变NB;想要让自己变NB,先让自己像真的NB一样思考和行动。或者简称:“要NB,先装B”最后一句,纯属玩笑(^_-)

理性思考

做一个决定前,必须知道,你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不过你把这些忽略了,或者你把他们否定了。知道你自己有很多选择,再选择一个正确的。如果现在还在错误的选择的路径中浪费时间,那么止步,并重新开始。如果觉得 自己,no other choice,穿牛角尖。要需要退出错误决定,等待。这个跟感情的空窗期多么像。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对事情深思熟虑,不是仓促做决定。早点看清真相。自己的决定,自己思考清楚,一个是自己需要的,一个是自己想要的。也许某男人想要性感的angelbaby这种美女,可是他的条件需要的是邻家妹妹类型。回忆之前的决定,是否后悔,后悔多数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多想想自己以前过去经验的对的部分,错误的部分。感性思考就不必了,事情不是因为你的感性思考而变化的。虽然芙蓉姐姐也最终变美了,那也是她背后团队让她美容,减脂去口音的。好书 值得多看几遍

Yes Or No 的两个核心问题

//2010-06-30 14:29<Yes Or No > 节选我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 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 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 并对事情深思熟虑?这个决定是我想要的,还是我需要的?我需要获得什么信息?我有没有创造出新的选择?如果我做了某件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呢?---我询问我的内心,对自己提出一个私人的问题:* 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 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 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我是不是在对自己说实话?我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我无所畏惧,我会怎样做?如果答案是"是",我就照这个决定去做.如果答案是"否",我必须重新考虑.---我更好的决定是什么?//14:45

是幸运或是倒霉有时全在于你自己

为自己的工作问题烦恼已经有一阵子了,是去是留这个问题已经折磨我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这样的状况下,无意中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把它买了下来,希望通过它帮我做出选择。当然在读完这本书后,他并没有告诉我我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但告诉了我一些处理事情的更好的方法。不要老是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为什么不够幸运,如果你真正认真地省视,会发现很多“倒霉”的事情并不是上帝所给予你的,而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本书的很多思想和理念对于国内来说还是比较新颖的,叙述方式也是比较生动的,如果有兴趣的话还是可以一读的。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真正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不同的人生和命运,揭开不同人生的奥秘:思维方式的魔力幸运的人,有他们一套共同的思维方式,倒霉的人,也有他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同样的事实,只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同的是我们的态度和观点。命运不再别人手里,也不再自己手里,而在自己的思维里。你拥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你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幸运的人,源于他们的思维习惯,他们必然一直幸运。倒霉的人,源于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必然一直倒霉。你希望什么样的生活?问问自己,你是什么样的思维习惯?你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力荐斯宾塞约翰逊的一系列著作,特别经典的作品,值得用一生来读的作品。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组成的。每作出一次正确的选择,就向成功的人生迈进了一步;每作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则增加了一分失败的危险。   什么是你真正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你的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什么是你的幻想,什么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博士一直在寻找答案。他发现,成功人士与失败者的差别,并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够不够聪明,而在于一个人是否“会”选择!不会选择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再怎么努力也会一辈子吃苦!  有鉴于此,斯宾塞博士总结了一套非常简单实用的“幸运选择法”,引导读者在面对生活和工作难题之时,静下心来想清楚再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过上更加成功、更加幸福的生活。这套方法会让你明白:什么是你真正需要的,什么是你想要的?你的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什么是你的幻想,什么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一步步地引导你想清楚了再选择!只要掌握了这套方法,幸运之神就会主动来敲你的门!

NOTES

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停止错误的决定:决定和结果相关;大部分人做出的决定不好不坏;聪明人经常做出愚蠢决定;决定不用最好,较好的决定就够了,比上一个好点儿就成,结果会很不错。好决定让人很舒服。如果问自己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就能做出比以往更好的决定。运用头脑,然后扪心自问,然后做出更好的选择。如果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要去忙着做,先停下来,不去执行哪些错误的决定。如果你停止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制造出一段空白,那就可以用更好的行动来替代它。放弃熟悉和亲切的东西需要勇气,当对自己无益的东西不再阻碍自己,自己就可以自由地去寻找更好的方法。熟悉的事物让我们觉得更安全,尽管这样做常常暗藏危机,长此以往,我们会对那些熟悉而无效的方法习以为常。很多人固守错误而不知。一旦发现走错,立刻掉头来做出更好的决定就是让自己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说道找方向,问路,或者有一张好地图。幸运的思维导图应用是否系统方法的第一步,分两步,完成这两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决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实际的问题,一个私人的问题。先用常见的方法作出最初的决定,然后问问自己的头脑和内心,听听自己和他人如何回答,然后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最后,将它付诸实践。想要还是真的需要学了就要使用。先问第一个问题,我有没有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且对事情深思熟虑?大多数人积极主动的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于是放任自己,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想要是愿望,真正需要才是必不可少的。欲望充满诱惑,但是只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们追逐欲望,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不能从中得到满足。即使最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无法控制心中更多的欲求。真正的需要则非常简单,而且可以向养分一样给我们带来益处。果酱是我们想要的,而面包则是我们需要的,果酱好吃,但是不能填饱我们的肚子,给我们足够的营养。大多数人常常忘记这些简单而是用的道理。第一步先建立一个温馨的家,然后在努力去买漂亮的房子。得到了你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以后,就可以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但着两者的顺序不能颠倒。专注于自己真正的需要,头脑中描绘出你满足自己真正需要时的情景,然后集中精力把这种情景描绘地尽可能的具体、清晰,就好像你已经真的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样。当一个人专注于真正的需要,同时对其他一切说不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如果你把自己真正的需要详细的写出来,并且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就会让你更容易专注于这些需要。对不能帮助你满足真正需要的任何东西,都要说不,只认可那些能够帮你满足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真正的需要了。果断的人对自己需要什么很清楚,所以他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判断这个行动是否可以让他们离自己的需要更进一步。一旦专注于真正的需要,人就会变的很果断。对最后需要的结果越清楚,就越容易处理执行任务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具体方法问自己:如果2天(2年)后,我希望今天怎么做?比如我会在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前问自己,过一段时间后,我希望自己现在吃的是什么?平时多问问自己,真的满足自己的真正需要了吗?有选择还是没选择我是不是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当听见我根本没有选择的说法时,最好一笑了之,因为你应该知道,你只是没有注意到你自己拥有的选择而已。在恐惧的时候,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别的选择,这说明我们被恐惧抓住,头脑已经麻木了。如何发现选择呢?从提问和收集信息开始,必要的信息是那些为了做出更好决定的所必须的信息,其他信息都是多余的。不要回避那些不喜欢的信息,否则不能发现所有的选择,最后只能在幻影中徘徊。问别人,自己观察,后者更保险。或者向好心又有经验的人求教,从他们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贸然接受别人的看法,一定要自己去证实。坐着守株待兔,对了解自己所拥有的选择毫无帮助。被潜意识中的恐惧帮助了手脚,恐惧让我们的双眼蒙上了尘土。让我们恐惧和麻木的东西往往不是真实的,当我们收集信息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竟然拥有这么多选择。收集到一条真实的信息会让你心情好转,而这条信息又会引导你发现更多的信息。通过收集信息,你可以让自己渐渐摆脱对事实一无所知的状态,掌握更多真实的资料,从而开始了解更多的真相。

RP是由选择所决定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自己心里无限感慨,因为一直觉得自己是个RP很低的人,好像无论碰上什么事,自己总是在倒霉的一方。期末前的复习,往往是自己没有看到的就给碰上了,而自己纠结很久和一直研究的往往没有来;选修课程的时候,总是被踢,选上的课都是要考试而且老师要求非常严格的...种种迹象让我越来越深信自己的RP就是有问题,自己不是个幸运的人。书里说到,幸运的人之所以幸运,是因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这个正确的选择会将你引向更好的未来,如此循环,能够做出正确的更好的选择的人就会一直加速往前,朝自己的梦想前进。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要认清自己的需要的东西是什么,然后以此为标准,倾听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和理性的分析,尽可能搜集相关的事实作为依据去判断,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是否是听从了自己的直觉,作出这样的选择又能导致最好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反思以往的选择,其实书中所说的很多步骤自己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但触动最深的还是听从心底的声音,运用自己的直觉去指引这一步。因为自己往往做出的选择是没有听从自己心底最真实的声音的,并非是没有意识到,只是不愿意承认,只是仍旧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不愿醒来面对,获得暂时的安全,殊不知却带来更多的不安,引向更难面对的境地。这本书帮我梳理了我平时做决定的一些思路,以及帮矫正了我过去很多错误的方法。让我不得不去正视自己心底最真实的自己,以往作出那些决定反映的最深层的想法。而这才是促使你做出所有决定的最本质的因素。

你一直在踩着刹车赶路吗?

文/老钱蒙GE君推荐,知道《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这本书里有些道理可供借鉴。那日逛书店,便买来闲看。书读完有些日子了,总觉得应该写点儿什么,但又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这种情况,经常可以碰到。譬如说我们想努力读书,却常常被电视、网络和游戏所吸引,始终无法专心于书本。譬如说我们下决心做长期投资,本不该花费大量时间关注股价之短期波动,但我们却习惯性地要去看它的走势。再譬如说我们写了文章,总喜欢不停地刷新,看有多少人阅读,有谁留言或评论。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习惯都相当恶劣,因为它不仅于事无所增益,而且大量地杀死我们宝贵的时间。可是,我们从未认真反思过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进自己的时间和个人管理方式。为什么我们对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无动于衷?观察一切伟大的人、伟大的企业、伟大的政府,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主动调整行为方式,从而在事情尚未发展到无法挽回之前将其纳入正确的轨道。而平庸的人、平庸的企业、平庸的政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视问题、得过且过。就像故事中的寒号鸟一般,平日里缺乏忧患意识,问题严重到没有回旋余地时,只好可怜地死去。这些无视问题的人、企业和政府,之所以懒惰,原因在于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因为内心没有激情,或者听不到内心的呼唤,所以他们屡屡错失改进的机会,直至最后在遗憾中死去。即便是做一个流浪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期许。除非自己发自内心地想做一个流浪者,否则流浪就是痛苦而难以忍受的。或者,做一个官员,完全是因为家人的期许,而由自己默默承担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我喜欢那种将一切操之在手的感觉,即便暂时做不到,我也决不会轻易地放弃。我们可以为活下去而做暂时和局部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背后,依然应当有不灭的理想在燃烧。这理想,饱含有崔健摇滚音乐中的反抗与觉醒,饱含有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向往与追求,也饱含有老钱我为了自由而坚持阅读和投资的稳健与耐心。只要我们在世间一天,我们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不会为了暂时的安逸而放弃追求长期的幸福。当然,仅有理想和期许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确保所走的路真正地伸向自己的理想。如果我们心里想的是一套,实际上做的又是一套,那么,理想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更多的时候,我们并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并非没有朝自己渴望的方向去努力,而是一边奔跑,一边不由自主地踩着刹车。是的,我们总在不由自主地踩刹车,即便道路非常开阔,风险极其微小。有时候,我们因为与别人赌气,忘记了前行。比如说,我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碰到一位非常自私领导,他不仅不体恤下属,而且把下属该得的东西全占有了。他只要求我们跑得快,但不给我们草吃。我们为了与他赌气,就故意不把工作做好,故意不学习和提高自己。结果,我们当然惩罚了他,但也顺带惩罚了我们自己。有时候,我们因为没有走在自己真正喜欢的道路上,就既不愿前行,也不愿提高行走的能力。我们一直在等待机会来临,但并未有意识地为自己喜欢的事去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事实上,我们可能有一千个理由去踩刹车,而且我们也确实踩了刹车。这就是我们远离成功的原因,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时刻倾听到内心的呼唤,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奔跑。即便障碍重重,他也决不停下自己的脚步。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走得足够远。人生的道理,说来说去只有那么几条,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不停地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为我们的理想努力过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怎样才能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那个人?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讲了哪些道理,而在于,它不断提醒我们,要经常停下脚步,问自己几个问题,明白自己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找到阻碍自己成长的主要因素,主动改进之,以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理想。伊人在前,道阻且长,除却上下求索,别无他途。从今天起,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踩刹车,多踩油门。来自:http://www.qianguoguo.cn/

2个月前读的这本书,摘抄了一些笔记

摘抄要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   我要先停止   继续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熟悉的事物会让我们觉得更安全,尽管这样做常常暗藏危机五分钟个人评估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0:00 新浪读书   一个工作或生活中的决定:我的问题是什么—是改善工作中的某种状况,还是改善生活中的某种状况?  我最初的决定是:(现在,写下自己最初的决定)我打算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现在,我不采取任何行动。□ 我会采取行动,但说不准应该做什么,在什么时候做。□ 我可能会做以下这些事:  我更好的决定是:(旅行结束时,写下自己更好的决定)我们先用常见的方法作出最初的决定,然后分别问问自己的头脑和内心,听听自己和他人怎么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最后,将它付诸实践。”发现我们大多数人在作决定的时候,要么只听从头脑的理智判断,要么只顺从内心的主观意愿,很少能两者兼顾。我不应犹豫不决,也不应只根据片面的事实,作出片面的决定。要不断作出更好的决定,我就要完整地应用一种可靠的系统方法。保持头脑的冷静,同时保持内心的热情。我运用我的理智,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同时,我要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问自己一个私人的问题。倾听了自己和他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我会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并将之付诸实践。你可以先向你的头脑问第一个问题:‘我有没有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且对事情深思熟虑?如果你对第一步的第一个问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那么你就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们中大多数人都会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那通常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于是就放任自己,走上错误的道路。” 我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呢?”他问。弗兰克说:“你可以先问问自己,‘这只是我想要的,还是我真正需要的?’”“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年轻人问。弗兰克回答:“想要是愿望,真正需要的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那就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先建立一个温馨的家,然后再努力去买漂亮的房子。“得到了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以后,就可以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但这两者的顺序绝对不能颠倒。”对不能帮助你满足真正需要的任何东西都要说‘不’,只认可那些能够帮你满足需要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真正的需要了当我专注地追求自己真正的需要时,我就会变得更果断,也能更快地作出更好的决定从一开始就努力去满足真正的需要,最后就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过去的决定是我自己最好的导师。用现实的眼光审视它们可以让我避免空想,看清事实真相,这比从其他人那里学习更加有效。在审视自己的决定带来的结果时,不用太苛求自己,而要放松心情,因为在当时我已经尽力了。现在,我专注于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对事情深思熟虑,最终得到更好的结果。我将可能得到的结果与我真正的需要进行比较,判断这个结果的好坏。什么结果才能满足我真正的需要?如果我按照某个决定去做,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呢?……再然后呢?我害怕得到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我能想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如果面对这两种情况,我分别会怎样做?我对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有多么清晰的预想?对我来说,这个结果会是什么?对别人来说,这个结果又会是什么?我有没有对事情深思熟虑?我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我有没有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通过了解某个人作过的一些决定,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有什么样的信念。同样,只要充分留意你过去作过的决定,任何人都能看出你的信念。”我发现你能对自己的不足一笑置之,这很好。在审视自己的决定时,心情越轻松,就能越快地作出更好的决定。不是说‘一身轻才能行得远’吗?”因为性格较好的人,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诚实、具有敏锐的直觉和善于深刻自省的人,往往能够作出更好的选择。”人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有幸福的思想观念,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习惯,有正确的习惯就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你有好的命运,人生一定会幸福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