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知識分子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ISBN:9789576077647
作者:保羅.約翰遜 Paul Johnson

作者简介

本書所收錄的人物多是讀者耳熟能詳、影響歷史進程的西方思想家和作家,如盧梭、雪萊、馬克思、易卜生、托爾斯泰、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沙特等,以及讀者未必熟悉,但也是深具影響力的人物,如英國出版家高蘭茨、美國作家威爾遜、好萊塢劇作家海爾曼等。

作者抽絲剝繭,將這些知識分子放在聚光燈下探照,現出他們的:表裡不一、利慾薰心、欺世盜名、愛慕虛榮;眼花撩亂的兩性關係、錯綜複雜的親友問題。他們總是居高臨下指導別人,私下的生活卻自相矛盾。

盧梭自稱生來是為了愛,其實他最是忘恩負義,對一再襄助他的養母兼情婦華倫夫人袖手旁觀,任她貧病而死;他一面鼓吹兒童教育,一面卻把五個親生孩子送進棄嬰收容所。雪萊的愛像火焰,經常灼傷靠近他的人,他在性關係上的混亂令後人瞠乎其後。托爾斯泰大談博愛,其實從沒愛過具體的人,他自認是上帝的兄長,結果卻把自己的家庭帶入荒野。沙特、羅素、布萊希特、海明威等人,利用名作家的地位,誘惑眾多女性,有的組成「後宮」,有的「追逐每一個穿裙子的人」……。

約翰遜就像是一位「道德偵探」,他清掃歷史的塵埃,重新檢視這些知識分子頭上的光環,並語重心長的說:「任何時候我們必須記住知識分子慣常忘記的東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須處於第一位,一切專制主義中最壞的就是殘酷的思想專制。」

内容概要

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者,美國《時代雜誌》票選2000年100大人物。英國人,1928年出生,牛津大學麥格德林學院畢業。上尉軍階退伍之後,在巴黎擔任《真相》月刊(Realites)的助理編輯。1955至1970年間任職英國《新政治家》雜誌。他曾為全球最著名的報紙及雜誌寫稿,到過五大洲採訪新聞,替報社及電視專訪過各國總統及總理,以及為大學與企業開班授課。閒暇時,喜歡畫畫及爬山。
著作等身,包括《猶太人史》、《當代》、《英國人民史》等,其中最有名、爭議也最多的就是這本《所謂的知識分子》。


 所謂的知識分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蔡:這個社會對於知識份子有很多的期望,他們認為知識份子因為知道較多的事情、道理,受過比較多的教育,所以應該要活得比較像一個有尊嚴、有原則的人,實際上,台灣自己發生的事情,已經一再地證明了知識份子未必會做正確的抉擇,在很關鍵的時刻,他們比很多沒有受過知識教育的人,表現得更懦弱或者更沒有原則。那我今天介紹的這一本書「所謂的知識份子」,就是要揭穿有史以來一些最具盛名的知識份子,不管他們是大作家還是大學者,他們分別度過了一些什麼樣子的人生階段,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是一個很不合格的人!蔡:這些人是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是一個沒有那麼高道德標準,活得也不那麼像樣的人,所以他們的理論、想法,就應該被廢除?就應該被忽視呢?我認為當然不是這樣子!孔子很早就講過這句話,說「不要以人廢言,不要因言舉人」不要因為這個人不是一個對的人,那他所有講過的話都不成立,並不是這樣子的---我想用這個態度來讀「所謂的知識份子」的話,會了解人性是有這麼多的黑暗面無法抗拒,表面上知識份子的光環,跟實際上所過的人生是有差距的,能夠知道這一點,我相信在接下來當你在要求別人的時候,比較知道要求的是可能達成的?還是根本不可能達成的奇蹟?蔡:不可否認這本書很多八卦樂趣,你在裡面看到這些大哲學家像沙特,或者大戲劇家像伊卜生,他們有多麼地自我中心、自戀,或者是亂搞愛情關係,對於自己的伴侶背叛、不忠誠,這些當然都有很多八卦的閱讀樂趣,那更多的---我想這個節目裡面也出現很多的對於知識的討論,這並不能夠延伸為我們對於人性全面的信賴,我們還是得理解:人在大多數時刻是很脆弱的!沒有辦法抵抗很多的誘惑!個性上的缺陷並不因為他的著作的偉大,就可以加以掩蓋。我想如果對於人性很有興趣了解的話,那這本「所謂的知識份子」不應該是帶來幻滅,而是帶來更多的理解。
  •     终于读完了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的《所谓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这是一本“颠覆”之作,作者把笼罩在所谓的知识分子头上的光环抛开,把这些“人类的良心”放在聚光灯下,从个人生活的角度观察他们,从而揭露出他们华丽的外衣下藏着的“小”。读这本书,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作者揭露或颠覆的极有可能是你崇拜或是喜欢的大师级人物。当看到自己喜欢的人被无情地剥去外衣、袒露出人性中丑恶的一面的时候,或许你的心里会失去一些平衡。作者重点揭露和颠覆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有:卢梭、雪莱、马克思、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等等。这些对现代文明产生过重要贡献的先贤大哲们,在作者证据确凿的笔下,暴露出卑劣下作的人格:虚伪、虚荣、傲慢、自私、贪婪、吝啬、刻薄、粗暴、好色、偏执、顽固、说谎、自我中心、极度自恋、忘恩负义、言行不一、双重标准……几乎人类所有的劣行恶迹全在他们的身上出现。你会感到,你所面对的不是先贤大哲,而是一群下流的无赖。读之,会让人经常一身冷汗,不敢相信事实果然如此。但是,如果阅读经验足够丰富的话,那么,你会对作者的描述和结论很以为然。因为作者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公开的资料,而非什么秘密档案,只不过作者善于把这些散落于四面八方的资料串联起来,从而为我们勾勒出不同于我们过去经验的、全新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作者在检验这些知识分子的时候,使用了五个基本标准:道德;对亲友的态度;对自己理念实践的行动力;表里一致的诚实;对暴力的态度(这是作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这五个标准的观照之下,很少有人能够逃得出作者设下的心灵拷问,只好化出原形,将自己的尾巴露给大众看。原来,所谓的导师、所谓的伟人、所谓的知识分子,不过是些站在高坡上、挥手指方向的“吹笛人”,他们引领人类走向他们所期望人类走向的地方,而他们自己却在一旁冷笑着,将膜拜他们的人类看成是无知的群氓。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他们那里,人类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什么活生生的“人”,这导致了他们对“人”的蔑视和践踏。其实,说得这么热闹,只不过还是在重复作者的观点。在我看来,这本书可以归为“好看的书”一类,虽然有点儿“八卦”,但读来很是畅快。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这本书有一种报复性的快感,有点儿“拉皇帝下马”的劲头,而且不用担心被剐。这本书我读了很长时间,基本上是“三上”:马上、厕上、枕上。读的时候经常会被书中的描写逗乐,因为作者揭露出来的那些东西,很适合人的偷窥欲望,好像你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跟随那些先人们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你的面前表演着。鲁迅先生曾经定义“喜剧”,说,喜剧就是把人生中的丑恶撕破给你看。那么,这本书撕破了太多的丑恶,你读了没法儿不乐。说句粗话:丫怎么全都这德性呀?!书的最后一句话挺好,抄在这里:“任何时候我们必须牢记知识分子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说句老实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庆幸自己不是“知识分子”。我从来没有拿自己当过知识分子,也不打算成为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我只是个读书人而已。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我在火车上看这本书的时候,中间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之后,发现这书被一位先生捧在手里埋头苦读,对我这个书主人不理不睬,直到读完其中的一章之后,才不舍地把书还给我。他读的那一章是第三章:马克思——披上科学外衣的诗人革命家。
  •     出自本书最后一段:我们的探讨现在要结束了,从世俗的知识分子开始取代旧式的神职人员,成为人类的引路人和导师,至今正好是两百年左右。对于那些力图教导人类的知识分子,我们已经查看了他们当中的许多个案,考察了他们是否具有完成这一任务的道德和判断力的资格。我们特别考察了他们对待眞理的态度,他们寻找证据和评价证据的方式。他们对待特定的人,而不是对待人类整体的态度;他们对待朋友、同事、仆人,尤其是对待家人的方式。我们也涉及到若按照他们的劝告,会带来的社会、政治的后果。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呢?读者自己会做出判断。但我觉得,当知识分子站起来向我们说教的时候,我发现,公众现在已经产生了某种怀疑,那些大学教师、作家和哲学家,他们或许是很优秀的,但在普通群众中,怀疑的倾向正在日益增长:他们是否有权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立身处世?人们越来越相信,作为导师或榜样,知识分子并不比古代的巫医或牧师更聪明、更値得尊重。我也具有这种怀疑。在街上随便找来十几个人,他们对道德和政治问题所提出的观点,很可能跟某个层面的知识分子一样合乎情理。但我还要再进一步强调,在我们这个悲剧的世纪,千百万无辜的生命牺牲于改善人性的那些计划——最主要的教训之一是提防知识分子。不但要把知识分子跟权力杠杆隔离开来,而且当他们试图集体提供劝告时,他们应当成为特别怀疑的对象。提防知识分子组成的委员会、研讨会和联盟,不要信任他们拥挤的队伍中发出的公开声明,不要对他们在政治领袖和重要事件所做的判断太当眞,因为知识分子不仅缺乏个人特色与批判性,而且一致遵循特定的行为模式。综观知识分子这个族群,他们在自己所欲攀附之权贵人士的圈子里通常毫无批判能力,只是一味附和。因此他们非常危险,因为他们制造了舆论潮流和流行的正统思想,其本身常常导致非理性和破坏性的行为。任何时候我们必须牢记知识分子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虽然是全本,但是却被南方朔的序倒尽了胃口。
  •     并未读完。。作者这样的写法不喜欢,小报狗仔似的,知识分子不是圣人,可恶的是将他们美化以求得自身利益的。。
  •     知識分子的虛偽,我在大學眼已見怪不怪,只是少有機會接觸所謂的經典 / 殿堂級知識分子,可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會告訴你他們的虛偽,當中包括盧梭、雪萊、易卜生、托爾斯泰、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沙特,甚至馬克思等人馬,絕對可以當是學術界八卦雜誌或知識分子秘史奇談來讀,倘若有機會,我也希望寫一本《大學秘賤史》或《陰質教育》!
  •     马克思、卢梭批得犀利,批罗素就没批出什么新意。
  •     你、我、他,皆欺世盗名之徒尔!
  •     猎奇而已。道德大棒,在港台地区流行。进行皮毛的似是而非的批判。要看原典,贩卖材料,未必能到如此结论。最后一章,讨论电影,文化工业的事,讨论没有下限。
  •     保罗约翰逊是影响我世界观的作家之一
  •     去库存。和ts的知识分子与社会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     知识分子也是人~
  •     这本书的厚度是499,不是199。罗素之前的章节写的很条理化,罗素及其后的章节简直就是流水账,一堆引用,看得人云雾重重。全书可以砍掉三分之一的废话,还有三分之一可以梳理的更流畅一些。不喜欢这种东拉西扯的文风,如果是散文可以这样写,可惜不是。
  •     一本专门黑知识分子的书。作者的价值观偏离中立太远,他只提及知识分子们的黑点,却不怎么提他们对人类的贡献。读此书,不可随意接受作者的观点。
  •     已绝版,买了本二手的
  •     “提防知识分子”
  •     这是英国的方舟子?
  •     一个个偶像,逐次坍塌,人森需要一次这样滴体验..
  •     电子版
  •     以道德袭击学问乃是中西都有的陋病,可贵的是作者并非一味挖八卦,从八卦入手,尔后乃有诛心之论,看到精警处可堪击节,对于破除某些人的盲目崇拜倒是有一定作用。
  •     良心公知的阴暗面。
  •     台版的书用pdf看真是可以累死人
  •     反公知,尤其是反左派公知,很有必要。
  •     挥起道德的魔镜,许多人都扭曲了,也有人被美化了。。。
  •     受西川影响 不得不读下
  •     扒左派知识分子的皮很重要,但是车轱辘话太多影响阅读感受。总结一句话就是知识分子只关注理念,不关注个体的人
  •     诸神的黄昏
  •     印象中本书其实属于近代史阅读中意识形态及其修辞理解时所寻找的*理论背景资料*而已 。所以当想要理解保罗约翰逊再读本书之时,我才真正看到这个历史学家的智慧以及一位具备坚定政治信念的历史学家。而台版南方朔的导言同时让我深刻意识到,对自诩进步者的审视,永远不可忽视经验主义者传承的下智慧
  •     作者写的既真实,又讽刺,更有黑色幽默(刻薄?),虽然读的是翻译的,还是忍不住笑出来,黑得漂亮。作者显然对那些鼓吹或着支持极权主义的知识分子十分痛恨,因为他们总是影响着大量的普通人的价值观,作为中国人,难道不感同身受么?支持作者的人应该很多才对。
  •     卢梭的鸡鸡还有马克思的鸡鸡都好棒哈哈哈哈哈
  •     天才大多是疯子,如果疯狂是才华的机会成本,不如做个普通人。
  •     人性无底线啊啊啊 真不漂亮
  •     全是繁体字,很老
  •     是照妖镜,是解毒剂,更是激发窥私欲的名人八卦集锦,南方朔在序言中言之凿凿揭露了约翰逊写作此书的罪恶动机,我还是好奇他怎么肯费这么大功夫专注于挖掘、搜集、考证、连缀一个又一个文人学者的一切负面事迹,简直偏执得令人肃然起敬。说实在的,尽管他行文猛料迭出言必有据,我还是觉得如自大虚伪贪财好色不过是人类普遍的劣根,无非出现在一向自诩或被推许为人类良心或圣徒化身的知识分子身上,反差过大。但他们的不朽作品对人类精神财富宝库的贡献,岂可因此一笔抹杀?PS.文字竖排确实有效降低阅读速度。
  •     八卦必备
  •     “文如其人”本来就是一句屁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