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学风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0817656
作者:陈仪深 (访问),王景玲 (记录)
页数:499页

作者简介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南港学风: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收录22篇访问纪录,6篇回忆录,综合28位郭先生门生故旧所述,除回忆先生的求学历程、学术成就、长者风范、筚路蓝缕创办近代史研究所的艰辛以外;兼及个人学术生涯的心路历程、以及所受先生的启发。《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南港学风: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不仅是近代史研究所与“南港学派”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份研究民国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书籍目录

弁 言

王聿均先生访问纪录
楔 子
郭廷以先生早年的求学经历
郭廷以先生与罗家伦先生的交往
中央大学迁校之经过
重庆时期的中央大学
郭廷以先生与史事日志的编纂
郭廷以先生在重庆的教学与生活
中大历史系教授忆述
战后的中大及郭廷以先生的教学工作
受访者来台之初的工作与生活
来台后与郭廷以先生的往还
中研院迁台及近代史研究所之初创
近史所成立初期的研究人员
近史所成立初期的研究工作
师恩难忘
张玉法先生访问纪录
陈三井先生访问纪录
王萍女士访问纪录
李国祁先生访问纪录
王尔敏先生访问纪录
李恩涵先生访问纪录
张存武先生访问纪录
张朋园先生访问纪录
林明德先生访问纪录
陈存恭先生访问纪录
魏秀梅女士访问纪录
贾廷诗先生访问纪录
郭正昭先生访问纪录
赖泽涵先生访问纪录
贺忠儒先生访问纪录
林忠胜先生访问纪录
廖隆盛先生访问纪录
王觉非先生访问纪录
刘敬坤先生访问纪录
周道瞻先生访问纪录
魏仲韩先生访问纪录
回忆录

编辑推荐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南港学风: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中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之处甚多,这些笔录,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将有莫大的帮助。本所于一九八二年开始征得应访者(或其家属)同意,陆续刊印访问纪录,列为口述历史丛书。一九八四年春在所长吕实强推动下,成立口述历史组,恢复访问工作。

前言

郭廷以先生的大名早已是如雷贯耳了,对他的大作《近代中国史纲》也钦佩得五体投地,但是一直到1990年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主任,才有机缘瞻仰他的玉照,可以想象他一代宗师的风采。以前关起门来念书,不知道行政事务之不易,有了治事经验以后,才比较能够体会郭廷以先生当年从无到有,奠立一个世界一流研究图书馆基础的艰辛;既要眼光远大,又要竭尽思虑。其实,郭廷以先生筚路蓝缕,为一穷二白的近代史研究所,奠立一个同样是世界一流专业档案馆的典藏规模,其卓识和辛劳,即令我赞叹不已。至于他多方网罗人才,从史学的基本功夫做起,出版大量史料丛书和历史专著,我尤其是钦佩有加;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于以具体的研究成果赢得学术界承认,中国近代史是一门历史学问,可以客观研究,也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而近代史研究所更可以追随本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后,成为世界研究中国史的另一个重镇。2004年是郭廷以先生百岁冥诞,2005年近史所的年龄也要半个世纪了。如果郭先生地下有知,一定会发现他当年一手栽培的学生早已在他奠立的基础上闯出了所谓南港学派的名号,以重视原始档案,以及大量吸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誉满全球。郭先生更会发现,近史所在过去二十几年内,在吕实强、张玉法和陈三井三位所长的先后领导下完成了世代交替。先是老辈学者像王聿均、黄嘉谟和李毓澍先生相继告老,到2002年夏天陈三井先生又宣布退休以后,本所几乎就没有郭先生所亲自调教过的入门弟子了。同样的,吕实强、张玉法、陈三井和吕芳上四位所长,在其任内不断提拔和培养新人,以致陈三井先生任满之后,今天在所里工作的同仁,除了魏秀梅女士之外,都是像我一样不克受其亲炙和陶冶的晚辈后生。在这二十几年之内,近史所的研究范围和治学风气也出现明显变化。同仁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西方的挑战和中国的反应,近代化的研究典范也受到强烈质疑;同仁的研究时段,有上溯到十五世纪的明代中叶者,也有下达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陆者;不仅增加了台湾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把注意力扩大到海外华人社会;所研究的课题,从记忆、医药、旅游、图像到情欲、从民族主义、知识建构、物质文化、贸易网络、消费文化到战争与社会,已完全不复是当年郭廷以先生在世时所关心的课题。近史所不断变化,当然前后也面临完全不同的挑战。郭廷以先生的时代,最大的挑战是在一切要求政治正确的时代氛围中,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客观研究的学术声誉,同时禁受得起特务政治和检举文化的折腾,坚持一切以学术为重的信念。现在是民主自由的时代,政治方面百无禁忌,我们也不必再烦恼全世界学界对我们研究客观性的质疑。目前面对的第一个新挑战是: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已经大幅度扩大,但是题目却越做越小,缺乏郭廷以先生时代的宏观视野和角度。第二个新挑战是如何面对近代史研究原有典范的相继动摇,以及中国大陆史学界重返国际竞争后拥有的史料优势,在所谓南港学派的既有基础上,开拓出为世人瞩目的讨论议题,并形成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近代史论述。当然同样重要的挑战是社会大众对学院派历史著作的冷淡和疏离感,我们必须拿出丰硕而可以令人亲近的研究成果,向一般社会大众证明近代史仍是具有活力的重要学问;所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满足他们对人文素养的渴望,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当前世局,并对国家的何去何从,提供重要借鉴和思考线索。面对上述的时代挑战,我们今天纪念郭廷以先生冥诞,特别具有意义。一方面缅怀先辈的创业艰辛,进一步了解郭先生如何以言教和身教惨澹经营本所,以及其门生如何使之茁壮自立,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全世界研究中国近代史学者都乐意前来切磋交流的研究机构。另一方面也希望透过对郭廷以先生的怀念和其所形成的南港学派的回顾,思考我们未来的走向。因此决定在郭先生百岁冥诞那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不仅邀请郭先生的门生故旧回忆前人的风范和謦欬,也邀请辈分比他们要晚很多的中青代学者讨论郭先生的史学成就,并回顾和展望近代史的研究。此外在庆祝冥诞之前,我们还特别邀请郭先生的十几位门生故旧作口述访问纪录,试着从他们的眼里,回顾建所以来将近五十年的发展,说明这个所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学术地位,能够在超越国界之分的学术领域中赢得普遍尊重,以便承先启后,继续发扬光大他们留下的学术基业。口述访问的目的,只是为后人的历史研究提供一种资料而已。对如何回忆过去五十年近代史研究所的历史,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有其不同的侧重面,大部分时候可以互补,但有些时候也不免见仁见智,甚至流于主观臆想,以致呈现出来的面貌出现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由于我们访问的对象全部都是历史学者或至少是学历史出身,知道历史证据的重要性,也会为自己的见证负起全部责任,所以我们除了有明显史实错误以外,不用严苛的证据标准来检查他们的口述历史纪录,而几乎完全以原貌呈现。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引起有些前辈同仁的不快。我只是希望,如果遇到不同的意见,最好视之为情绪发泄,以“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胸襟,淡然处之;当然若还想为后代史家留下不同意见的纪录,则近代史研究所的《口述历史》期刊竭诚欢迎,一定提供刊登的园地。《郭廷以先生门生故旧忆往录》出版之前,依照往例要写几句话。我希望上面这几句话能充分表达我对前辈学者的尊敬,同时也希望本所同仁透过对郭廷以先生建所和南港学派诸前辈的回忆,体会到全所和个人原是一体。近史所如果没有每一位个人的卓越表现,不可能有今日的学术声望,而每一位个人如果没有近史所在制度上的大力支持,也不可能有其今天的学术成就。今后如何在郭廷以先生以及其学生所奠立的学术基础之上,面对世变日亟对本所提出的各种挑战,端看我们这些后生小子如何迎上前去。这是我的一些简单感想,写在这里让我们彼此共勉。

内容概要

陈仪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口述历史组召集人。黄克武,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兼资讯室主任。游鉴名,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许文堂,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光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员。沈怀玉,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兼口述历史组执行秘书。王景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约用助理。张成玮,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约用助理。周维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约聘助理。简佳慧,曾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约用助理。潘彦蓉,曾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约用助理。

名人推荐

像郭所长这样大师型的学人,一生精华岁月,奉献给自己的国家,晚年却流落异邦,被迫做一个异乡人,而这个异乡人的血却永远是热的。这是何等残酷的际遇和景观呢?如果扩大视野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大悲剧,而胡适,刘子健,以及郭所长,都可归纳在这个大悲剧的范畴之中,这便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花果飘零的宿命。这种花果飘零的宿命,构成了一幅时代悲剧的图像。 ——郭正昭 中国学术派别一向有南北之分,早期有所谓“南高”、“北大”,北方是北京大学,南方有南京高等师范,也就是后来的中央大学。如此分法,郭先生算是南高这一派;姚从吾、李济、黎东方、胡适等人都是北大派。胡适写给赵元任的信中曾提到,他从来没听过郭廷以,也不知道郭延以是谁,应该叫郭廷以到美国走走,了解一下这个世界是什么情况。这反映了当时这些北派学者的门户之见…… ——张朋园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花果飘零的宿命感还记得有一次,秋高气爽时节,郭所长兴起,提议要访游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见几位老朋友。那天便由我一大早驱车,接他们两位老人家去普大。普大是一座很精致的大学,座落在郊区,距离纽约大概六十余英里,是风景很美的一座小城。余英时教授刚从那里荣誉退休下来,老朋友李欧梵教授早期也在那里教过几年书,因此我对普大很熟悉,也曾多方参阅过他们东亚图书馆的收藏与资料。那天上午,当我们抵达普大东亚研究所时,首先便见到了刘子健教授。两位大学者会面有很多话题,其中有两点也许值得纪录在这里。那时候,刘教授刚从普大退休下来,他向郭所长诉苦,透露了不少人事方面不如意的秘辛,很后悔从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移席到普大执教。他出身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后来被礼聘到史坦福去,又转移到普大来执教。他觉得普大的东方研究,为一些洋人学阀所垄断,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大学问,空有架子,却仗势欺人,独占性和排斥性很强。他提到当时的普大东亚所所长FrederickW.Mote的名字好几遍,还有其他几个人。我静坐一旁听他们的对话,是非曲直一时无从辨识,但直接感受到刘教授在普大的孤立困境。刘子健教授是研究宋史的,他以深锐的史识和洞察力,为秦桧辩诬,认为陷害岳飞的乃宋高宗本人,并解析其动机,抉发古今一大疑案,震撼史学界,备受推崇。我曾在史语所的学术研讨会上,聆听了刘教授关于这方面的高论,非常佩服。当时他的意气风发,和眼前的落魄失意,是很尖锐的对照,令人有人生无常的感慨。我记得当时郭所长安慰他说,不妨和萧公权多方联络,因为Mote是萧老的高足,师徒关系人情在,也许可帮上一点忙。另外,两位学人也谈到中国大陆学术界的动态。刘教授刚从中国访问回来,那时“文化大革命”已从高峰渐趋平静,好像由周恩来在收拾残局。刘教授言谈间充满失望,以他的灵敏的,深刻的观察,官方的宣传讯息是瞒不过他的。他告诉郭所长很多悲惨的、黑暗的真相内幕,连晚年要回归中国大陆讲学的梦也破灭了。他们之间的共识,还是隐约地流露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以及坚守自由主义的传统精神的情操。他们的结论都同意一个观点:“文化大革命”乃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灾难、一场浩劫,而毛泽东的反智主义,对知识阶层冷酷无情的迫害和摧残,无所不用其极。谈到这里,郭所长的表情,几乎可以用“义愤填膺”四个字来形容,怒形于色。那天,我们吃了午餐,便打算趋访Mote。我相信郭所长关切刘子健的处境,也许希望借机帮他疏解。可惜Mote早几天已离开普大,到亚利桑那州养病去了。我们在普大又停留了一段时间,去探访世纪科学巨擘爱因斯坦待过的高级研究院,也参观了东亚图书馆。郭所长告诉我,胡适在美国,曾在普大东亚图书馆担任馆长职务多年,也是很委屈的一段生涯。以胡适在中国近代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声望,竟流落异邦,屈居这样的职位,也真是龙困浅滩、虎落平阳了。回程迎着夕阳,晚霞弥漫天际,又是晚秋时节,沿途枫红,绚烂一片,而落叶遍地,更凭添几许悲凉气息。我回首看看两位老人家,显得有几分倦态,内心有无限感触。我问郭师母,《近代中国史纲》写作完毕出版,结束美国的研究计划,还要回台湾长住吗?两老闻言,沉默良久,才由郭师母透露一个讯息,他们在师大的宿舍已被迫迁离,回台湾已是无家可归了。叶落又如何归根呢?沿途驾车,我再也没有浪漫心绪去欣赏郊外的美景。我在思索一个时代的大悲剧。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金元王国,富甲天下,但同时也都知道美国是少年人的天堂,壮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除非风云际会,一般老人在美国的生涯是孤寂的,充满了疏离感,外来移民更不例外。像郭所长这样大师型的学人,一生精华岁月,奉献给自己的国家,晚年却流落异邦,被迫做一个异乡人,而这个异乡人的血却永远是热的。这是何等残酷的际遇和景观呢?如果扩大视野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大悲剧,而胡适,刘子健,以及郭所长,都可归纳在这个大悲剧的范畴之中,这便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花果飘零的宿命。因为经济的,特别是政治的原因,本土社会不能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让这些知识人(包括学者、专家等)安身立命,他们必须飘洋过海,流浪异域,追求自由的新生。这种花菓飘零的宿命,构成了一幅时代悲剧的图像。几乎三十年前的往日情怀,如今时过境迁,时空推移,也许有一天会让时代悲剧落幕,但是郭所长晚年客死异域,还是令人无限悲怆和萦怀的!郭所长去世后的点滴郭所长去世后,郭师母非常悲伤,我那时功课忙,我太太也忙,我们到她住的布鲁克林(Brooklyn)去看她,她痛哭起来,觉得她不能安身立命。她几乎把郭所长所有的遗稿都移交给我,还有她家里的东西,包括一些用具碗盘都运到我的住处。其中,郭所长的遗稿《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后来我带回去给吕实强先生,请他转交那时候当所长的王聿均先生,后来做了局部的修改出版。《近代中国史纲》我认为是经典,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之前,郭所长请我帮忙校对,我有自知之明,怕我个人功力不够,如果有疏忽之处就不好了,便找吴章铨、亓冰峰两位帮忙校对。郭所长早期写过《郭嵩焘先生年谱》,晚年写的张嘉璈年谱尚未完成,郭师母也把这个稿子交给我,要我帮忙完成。我看了一遍之后,告诉郭师母我没有能力完成郭所长这个年谱,一方面工作忙,另方面我对这部分工夫下得不多,有关张嘉璈这段历史事实我都不熟,没有资格做,得找更有能力的人,她收回去后可能是交给张朋园先生了。之后,我想把郭师母接到我们乡下来住,问题是我们没有时间在家里,那时我已回到匹兹堡上课,“国科会”给我的两年补助期满后,美国的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又给我五万块的奖学金(fellowship),要我完成博士学位,我便向所里申请延长两年。我第一次到美国来差不多四年的时间,修很多课,功课忙得不得了,一两个礼拜回纽约一趟,没什么时间照顾郭师母。我又投资一个餐馆,在纽约第五大道那边,我太太天天要去工作也忙。郭师母到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我们想雇用一个人来陪她,她也不习惯,住了一两个礼拜,就说想回去了,又回到原住处。她有一个儿子在亚利桑那州(Arizona),她就从纽约布鲁克林迁到亚利桑那州,后来再迁回北京。1991年我到北京拜望她,感觉她情况很好,我送了一个小红包给她,她看到我们很高兴,亲自下厨做了很多好菜,那天晚上谈到很晚才回来旅馆。之后,她在1994年就因中风去世。古人有诗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回忆这一对长者的风貌和他们晚年花菓飘零的生涯,内心真有无限悲情与沧桑之感。


 南港学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对口述史学的了解,是从唐德刚先生出版的《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以及后来风行一时的《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从唐德刚入门,渐渐了解到中研院口述历史系列。近史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口述历史”学术工程,访问的都是民国时代政、学、经济界的代表人物。历史的回忆里充斥着口述者的亲历、亲见、亲闻,包含有许多历史细节,读起来兴味盎然,对于了解1949年以前的民国历史大有裨益。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口述历史工作始于1959年,主持者郭廷以,为唐德刚的老师。 “面目森严,戴着一副黑框大眼镜,寡言鲜笑”。多年后,唐德刚如此回忆郭廷以。治学为人皆严谨,是郭廷以留给后人的印象。《南港学风: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是对中研院近史所原创始人郭廷以先生的一生治学风范的集体回忆,而在书中出现的受访者均为近史所创立前后服务于近史所的两代学者,纷纷参加了近史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口述历史”学术工程。原先守候在录音设备前的采访人现在成了受访人,记录历史之人最终成为书写历史的人物,实在不能不使人感受其中的戏剧性与历史研究的魅力。1955年,胡适任中研院院长,设立近史所筹备处,但因一些德高望重者,对近代史研究仍持偏见,即百年以内不修史,是以时间切近,无以客观分析定论故。近史所筹备竟有十年之久,到1965年才正式设所。郭廷以先是任近史所筹备处处长,后任所长,因近代史研究的价值以及“近史所”存在的意义,仍处于不确定状态,他一度强撑苦熬,处处受制,勉力前行。在中研院这个高等学术机构中,因派别、观念、利益等因素,内部的斗争排挤,也是暗流涌动,矛盾激化时,勾心斗角之事不绝于缕。为解经费之困厄,近史所先后得到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的支持。学术遇到金钱,自是无法免俗,郭廷以终不堪利益纷争的困扰,于1969年放开自己苦心经营十四年的近史所,以撰写《中国史纲》为由,去国离家,六年后病逝美国。对于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而言,中研院近史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做的口述历史工作,既是填补了历史空白,也训练了一批史学工作者。郭廷以一开始就把“近史所”当做一所学校,以培养近代史研究者,在福特基金申请中将“派遣研究人员至海外进修”列入其中,也是有此意向。而口述历史工作,则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一种学术训练,所内青年学者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将此“南港学风”继承下来。最近几年,民国历史研究渐成热潮,很多灰色地带史料缺少,口述历史让我们听当事人娓娓道来,以声音探入历史。也许郭廷以们的努力并不能还原历史的所有真相,但亲历者讲述的点滴事实,足以照进历史的灰暗角落。
  •     近史所里的南派学风偷爱警/文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是中研院的前身,地处南京。随着蒋家王朝的落寞,中研院迁往台湾。更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名单共81人,分为数学、生物、人文三个组。其中不乏尽人皆知的人物,华罗庚、竺可桢、李四光、茅以升、冯友兰、胡适、陈寅恪、马寅初等。虽然在当时来讲,政治方向,没有并没有左右学术立场,但随着国民政府的倒塌,政治立场,占据最后的一块学术阵地。有人欢呼迎接新政府登台,有人自然会随着国民政府的逃离,随即倒下。政治理念不同,造就一个人后半生的流言蜚语、世态炎凉。这些大师,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中,赞许、褒奖宠爱有加。当一些人随着国民政府,一起前往台湾的时候,大师的选择,变成对新政府的叛逃,背离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与红色革命为敌,自然而然,划分到谴责和讨伐的阵营当中。国内红色学潮一浪高过一浪,而那些远离家乡的大师们,只能隔岸相望,在大陆舆论的唾液中翻滚挣扎,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屠杀,不成仁便成鬼。首批院士经历的年代是国共纷争的年代。但政治斗争没有阻碍大师们的研学之路,他们依然奋笔疾书,撰写、编译、研讨学术问题。为中华民国的学术植被,增添更多、更充足的养分。大师们开始栽培一些学术人才。当中研院,在台湾重组,增加了近史所,朱家骅作为代院长,推荐郭廷以任近史所所长。现在来看,朱家骅为近史所的发展,培育了一颗好苗子。口述历史,是郭廷以记录史学的新尝试。通过一个个人物的口述,使现场摘录的文字,成为史学的佐证,作为探究文史的参考依据,编撰资料的时候,引荐或是摘取。郭廷以的性格并不张扬、秉性随和,并无天赋异禀的才学,没有喝过洋墨汁,也不会说英语,不善言辞的儒雅学者。偏偏这样一个内敛、寡淡、沉稳的人,撰写了《中国近代史纲》,成为近代史资料里,一部很厚重的书,上品佳作。到底是什么动力,让这种性格的人,编撰了这部书。跟大师们谆谆教导有关,秉承中研院学者的遗风,把学问做实,把学问做牢。节衣缩食,勤执于一项工作,将毕生所学,竭尽所能的发挥到一点上来,不但要通过学术研究来为历史树碑立传,还要通过人品来撰写人生的华彩。要使遗留下的作品,不管优良都能经得起推敲和拷问。人无完人,在郭廷以花甲之年,卷入到人事风波当中。遭遇许多人的指责。虽然他是近史所学者面前的“郭老板”,但在名誉、颜面、尊严面前,他也是有自尊心的学者。有失公允的事儿,对于像郭廷以这个层面的大学者来说,比刮骨疗伤还要痛苦。失信于人,有失于人,对郭廷以来讲,是奇耻大辱。在这部书里,看到近史所很多学者的口述。提到胡适与郭廷以之间的事儿,胡适曾说过,郭廷以这个人从来没听说过,为什么不选举一个北大、或其他学者,来担任近史所所长一职。胡适对南派学者存有一丝见地,个人偏见使胡适有点瞧不起南派学者。经过多年磨合接触,胡适觉得郭廷以这个人,没有什么不良恶习,学术气息很浓,对近史所工作的搭理情况还算可以,渐渐的,接纳了这个人,但对于辞职风波,胡适三番两次的挽留,可见胡适挺看重郭廷以的成绩。如果《南港学风》不在大陆出版,作为一个学者来讲,对郭廷以这个名字,也许只能是掠眼而过。功过不说,单说一段历史,郭廷以是中研院近史所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通过郭廷以我们可以渐渐拨开南派学者的学术风貌。在南派学者的身上,秉持遗存的传统,兼具简朴钻研的学术风范。
  •     创所时代的筚路蓝缕2004年为中研院近史所原创始人郭廷以先生(1904-1975)百岁诞辰,当日各种纪念活动之外,郭先生的门生故旧以及中青年一代学者汇聚在一起回忆前辈风范,讨论先生史学成就;因为转年便是近史所创所五十周年,“南港学派”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风雨历程无疑成为另外一个主题。当时前后服务于近史所的近乎两代学者也依此主题,参加了近史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口述历史”学术工程。该学术计划以往访问的都是民国时代政、学、经济界的代表人物,原先守候在录音设备前的采访人现在成了受访人,纪录历史之人最终成为书写历史的人物,实在不能不使人感受其中的戏剧性与历史研究的魅力。这次集中在2003年后半年的多人多次的访问纪录后来结集出版,并且随着大陆出版界大量引进近史所“口述历史”成果而贡献于内地读者面前,便是这部厚重的《南港学风: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内中不但有受访学人个人的学术奋斗史,有郭廷以先生当日创建近史所的筚路蓝缕,更为人们描绘了以近史所为代表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迁台的民国学术机构“后来”的故事。1952年冬至1955年夏之间,中研院获得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和美国洛氏基金会补助,在台北县南港镇兴建中研院的新院址,将史语、数学两所迁到新址,后来又成立经济学研究所,恢复化学、植物学研究所,并在台北市区确定总办事处地址。至此中研院往昔的规模,又逐渐恢复。据林忠胜先生访问记录所云:时任代院长的朱家骅先生很早就有意使用迁台国府旧档,揭开本院近代史研究序幕。近史所成立之议,在当时史语所引起很大的反对声浪,但朱先生还是独排众议。1955年2月1日近史所筹备处正式成立,郭廷以先生任筹备处主任,后续任首任所长,开始了将近史所从襁褓培育成日后享誉海外的近代史学派的历程。可以说,近史所草创时期,无论从研究人员、研究题目和资源以及所内一切同开办有关的事物,绝大多数都与郭廷以先生有关。据陈存恭先生受访纪录,郭先生从事筹办、奠定近史所基础的工作:一是充实所内图书文献资料,特别是购买国内外图书馆绝版书籍微缩胶卷及美国国会文书,影印未刊行的外交档案;二是注重史料收集和编纂工作,对争取到的“外交部”旧档,由所内同仁陆续进行编目;后来更是与哥大合作开展口述历史工程。所内逐渐形成培养研究人才的机制,如不拘出身来历选拔学者、例行学术讨论会、注重专题研究,鼓励同仁撰写专著,轮派同仁出国进修等。举凡一个研究单位所需高屋建瓴的举措,郭先生几乎都投入精力,他的研究风气是精细严谨,随时注重资料的收集,对学生论文每每亲自校阅、订正,所内青年学者得到很好的训练,将此学风继承下来。对近史所来说,自有它本身的机遇:当日争取到国府所存清季总理衙门与“外交部”清档、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外交档案诸般原始材料无疑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后来在张玉法先生的努力下,80年代开始和史政机构合作,包括国民党党史会、国史馆、国防部史政编译局以及台湾省文献会等,使用他们收藏的史料,在材料占有方面可谓得天独厚。更重要的是通过郭先生争取到当时美国华盛顿大学“远东及苏俄研究所”、哥大“东亚研究所”及“福特基金会”的经费支持,对推动研究起步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研究经费除了约定要出成果之外,美方如费正清等还有研究互利的考虑,于是后来美方派了大批著名学者或博士后到近史所来交流和研究史料,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据李国祁先生回忆说:当时在美国,近史所的声望远高于史语所,提到“南港学派”,指的是近史所,而不是史语所。如要说近史所的黄金时代,则非那个时期莫属。(参见本书130页)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台湾地区学术研究的环境持续严酷,以中研院为最高学术机构因不属于“情报单位”,从海外购买原始档案也在被扣留之列;学人的思想倾向也时常受到审查。今天的环境自然已不可同日而语。陈永发先生对此说:近史所不断变化,当然前后也面临完全不同的挑战。郭廷以先生的时代,最大的挑战是在一切要求政治正确的时代氛围中,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客观研究的学术声誉,坚持一切以学术为重的信念。此考语彰显了郭先生及近史所在开创“南港学风”局面的时代意义。包围郭廷以的学派纠葛,人事纷扰“包围”一词,或许真的和学术界人事问题有缘。本书受访者在回顾近史所学术发展的历程之时,几乎无一例外提到了所内及中研院内的人事纷争。这份坦诚,在以往一般纪念文集官样文章中殊难见到。从客观来说,这些人事问题,确实对郭廷以先生伤害颇深,故令人对其难以回避。首先是院内纷争,据张朋园先生受访纪录,根源在筹备近史所前后:中国学术派别一向有南北之分,早期有所谓“南高”、“北大”,北方是北京大学,南方有南京高等师范,也就是后来的中央大学。如此分法,郭先生算是南高这一派;当日反对者都是北大派。在史语所这批出身北大的学者眼中,朱家骅请郭先生筹备近代史研究所根本是个错误。所谓“南北学派之争”,范畴未免过于宽泛,比之“京派海派”更加模糊,民国时代各种学术圈子内的思想或资源的纷争历来没有打消过,任何学术机构都会有人事问题。当日北大校内人事也颇复杂,即便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同类问题也不见少。史语所一些前辈学者的态度,或许和学人对专业的自尊心有关。一种温和的说法是:这些成名学人认为学术研究要追求真理,真理是要下定论的,近代史时空距离太近,缺乏客观性,当时尚不能成为一个学术研究对象。(郭正昭先生访问纪录)此说法有其合理性,分歧在史语所根本不承认近史所研究的起点。及至福特基金会提供经费落实之后,郭先生和院内尤其是史语所同仁基于上述渊源产生的分歧便激化了。据受访诸位先生回忆互相印证,当时姚从吾、李济等人认为这笔钱应该是整个史学界的,向胡适院长提议成立咨询委员会,成员多为台大名流,将近史所获得经费款项提到院一级统筹管理,也即“分一杯羹”。后来郭廷以提出的一些方案都被咨询委员会否决,平添许多阻力。郭先生向胡适请辞所长一职也源于此。林忠胜先生认为:近史所成立初期,胡适先生在史语所内一些成名学人的影响下,对近史所及郭先生有些疑虑。胡院长与郭先生素无渊源,对其为人与学养并不了解。后来读过郭先生的著作后,胡院长才明白郭先生是一位下过苦工夫的学者。(参见本书369页)这当是知人之论。胡适虽然有清华、北大——美国留学背景的情结,但并不是陷于学派之争的人,对郭廷以先生的为人和研究,他有一个认识过程。当时郭所长递辞呈之后,郭、胡两人皆在病中,胡适在近史所同仁申告之下后来抱病口述了一份诚恳的信给郭先生,肯定他的学术和领导近史所的努力,退回了辞职信,最终劝其回归所内。这些都有记录在可供检阅。至于所内人事纷争,也由福特基金落实之后激化。郭先生在原中央大学的部分老学生在近史所任职,长期做基础研究而无发表机会;而后来师大出身的一批青年学人,年富力强,对学术有热情,加之资料充足,学术成果逐渐涌现,深为郭先生所器重,简拔其中突出者出国进修或是参与所内管理职务。加之郭先生唯才是举,也吸收海归学人和台大才俊进入研究所,这就形成前后两代学者间的冲突:青年一代在职称升等上受到压制,而有些长一辈的学者认为学术资源分配有失公允,抱怨颇多。郭先生不擅于处理此类行政,认为须有成果才好给老学生更多机会,于是夹在两群学生之间,备感压力。当时还有所内情况外泄事件,引来对郭先生的恶评和质询。其实院内也好,所内也好,对于福特基金会的经费,郭廷以先生最感压力之处在于使用基金需出研究成果。王萍女士受访时回忆说,他们不了解这是要拿出研究成果来的,郭先生有把握所里的研究人员会将它用在做研究上;要是分给其他的人,可能只是随便写写,结果恐怕会在外国人面前丢人。(参见本书102页)。郭先生实乃典型的中式老派读书人,视学术为重器,自然不会糊涂了事。周道瞻先生接受访问时说,“当年想进中研院,只是想当一名文书人员,因为南港环境好,有眷舍可避风雨……”那个时代普通学人的愿望不过如此。因为福特基金的分配问题,竟然会在近史所内外引起如此波澜,竟至创所所长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可见当时的情形。本来,争执的如果只是用于学术研究的投入多或少,无论古今的读者都能在价值观上接受下来,然而事实若非如此,就只能使人叹息。但是研究经费对于学人来说又和别人不同,很可能其作为研究资料和生存资料是二而一的,来争执的人多半也不是籍籍无名,都有著作成绩傍身,或许也值得理解。郭廷以先生1969年访美后未再回台,先后在几所名校申请经费,从事自己的研究,直到1971年12月,他才向近史所申请退休,正式离开近史所,后在美病逝。郭廷以本来患有心疾,晚境朴素。据口述者中唯一在郭先生过世前几天还见过面的张朋园回忆,那几天他们还谈起近史所的近况,郭先生心里的伤口尚未愈合。那时,先生刚刚完成平生最后一部著作《近代中国史纲》的校订,这时候心情可能有所放松,再加上其他诸多原因造成他突然发病不治。先生固然是不擅于搞行政,往往和人枯坐无语,然而我们不难想象一位传统的中国学人的自尊是什么样子,用了外国同行提供的经费,而到时交不出像样的研究成果,是他在近史所内外交困时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的关口……2013.3.12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颇有些料,真实,不为贤者讳。
  •     一切学术史都是权力斗争史。
  •     哪成想历史读多了,心思反而更难把握,不忘初心难难难。
  •     对文人破事碎事已经不感兴趣了
  •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此岸与彼岸,心同理同。这本书由访谈和回忆构成,讲得最多的是对岸近史所学人的江湖。学术“外史”的部分多过“内史”。其中可见学术机构开创者和主持者的艰难。资源少的时候,受外界压迫,稍有资源,内部的斗争便起来。郭廷以先生创立近史所,最后竟不能安享晚年,被迫出走异国,令人不甚唏嘘。不过学术“内史”的部分亦甚精彩,近史所早期接收了外交档案,以团队工作为主,注重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工具书的编纂,为进一步的研究推进打下基础;注重国际交流,在国际上取得相当的知名度。这些仍值得今日学术主持者借鉴。除了人事纷争之外与学术内史之外,此书亦能有让人窥见台湾戒严时代“权力的毛细血管”是如何管控思想:限制阅读、特务盯梢、小报告等等手段逼得人几乎无处可逃。YY两蒋时代民国范的人们该醒醒~
  •     门生故旧眼中的郭廷以先生与近史所曲折的发展历程。
  •     郭廷以的本色还原,大师的一生。
  •     想去学治学方法,只看了学人轶事(段子)
  •     近史所权力斗争史
  •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     南港之人玩得太嗨
  •     本来想看看胡先生如何影响南港,结果是以郭量宇为主。 稍感失望
  •     觉得口述史还是不能当史料用,但这本书还是很有趣,一本在手,段子我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