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史》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6-3-1
ISBN:9787542644122
作者:胡斯托·L.冈萨雷斯 (Justo L.Gonzalez)
页数:1036页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12页 - 第一章(导言)及编年表

从主前27年(奥古斯都)至主后323年的编年表。
对于【历史事件】栏的记录也稍微简单了一点。有些项目,加个主语,更有助于整理脉络。
另,发现有一个有趣的地方:为什么这一时期的罗马皇帝,更替得那么频繁?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28页 - 第四章 向外邦人宣教

1. 因为各种原因(包括逼迫以及赶出罗马),希腊化的基督徒四散,随之开始传道;
2. 也因为逼迫而造成的地下工作信息不全面,使徒事迹开始混乱。【每一教会都宣称自己为使徒亲自所立】(传说很多,考据存疑)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55页 - 第七章 护教

1. 最初的攻击来自2方面,臆想的基督徒生活,与异教徒认真的诘问;前者易于澄清(如果有澄清的场合的话),后者则是在希腊-罗马文明的立场上对于希伯来-犹太文明宗教教义发出的诘问;
1.1 今天我们说西方文明是“两希文明”,但是从这种攻击来看,很明显,仅仅是有历史因素,并不意味着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就可以在一个同等的地位上;
2. 护教的核心:基督教信仰与异教文化(包含哲学)的关系。特土良: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什么关系?雅典学院与教会有何相干? 可见的是初期教父的“护”的概念。
3. 殉道者查士丁:logos概念联结了教义与古希腊(柏-苏)哲学的某些共通之处。道成肉身概念开始发展:查士丁认为,在上帝道成内向中发生的事情是,支撑宇宙的理性、logos或上帝的道以肉身来到了世界;但是他同时并不认为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对logos有正确完整的认识。
4. 从管理者来说,基督教教会的自治在政治意义上对于国家来说是不稳定的,这是产生逼迫并持续之的重要原因。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36页 - 第五章 与罗马帝国的最早冲突

1. 罗马特色的联合礼拜与皇帝崇拜对犹太人的不崇拜网开一面,但是当认识到基督教不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后,因为敬拜独一神与拒绝皇帝崇拜,冲突开始。51AD,犹太人被驱逐出罗马(皇帝克劳狄);
2. 尼禄:重大事故责任罪+伪证罪+污辱罪(好吧他是个疯子?)
3. 塔西坨:异教历史学家:起初,尼禄将那些承认自己是基督徒的人都逮捕起来。根据他们的供述,又有许多人被定罪,但是,这与其说是因为他们纵火,不如说是由于他们对人类的憎恨。 这里,早期异教徒对基督末世论与原罪信仰的观点。
4. 图密善:回应基督徒是无神论者的指挥(AKM?)开始逼迫罗马和小亚细亚的信徒,《启示录》的作者被流放。启示录在流放中成文。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80页 - 第九章 教父

1. 使徒时代:书信解决单一的某项教义问题;
2. 里昂的爱任纽(Irenaeus)
a. 注重于认信的牧养而非哲学思辨;
b. 《使徒宣道论证》(教义指引)和《驳异端》(驳斥诺斯底主义);
c. 上帝造人是出于爱,人本应在自由中与上帝共融:神化(divinization);
d. 犯罪之时已开始救赎;
e. 在洗礼中与基督联合,在圣餐中被祂的身体喂养,分享基督的得胜;
f. 天国建立后,上帝的牧养工作依然继续;
3. 亚历山大的克莱门
a. 主张柏拉图的哲学观点与基督教教义有共通点;
b. 从寓意角度发展的释经学;
c. 使用logos的教义呼吁基督徒接受哲学中的真理;
4. 迦太基的特土良
a. 律师,在神学阐述中兼有法律思想;
b. 《剥夺异端权利》:异端因为非正统,而自始无释经权;
c. 主张实证而非证实:一旦发现了基督教的真理,就不应该再去寻找真理。在其看来,仍在寻找真理的基督徒并没有信仰(当信仰已找到的);反对思辩;
d. 成为孟他努派(?)
e. 确立信式:上帝三位一体和基督神人二性;
5. 亚历山大的奥利金
a. 克莱门的学生;
b. 基督教义与柏拉图主义相结合;
c. 主张存在2次创造:对精神的“创造”和对物质的“塑造”。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13页 - 第二章 时机成熟

1. 亚力山大(希腊-马其顿)入主迦南(书中表为巴勒斯坦)——文化政策:希腊化;宗教政策:联合礼拜+皇帝崇拜;
2. 犹太人:反抗+起义;尊独一上帝;
3. 犹太教派:
a. 法利赛派-律法主义,主张信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b. 撒都该派-保守主义,着眼于圣殿
c. 爱色尼派-隐修主义,(死海古卷?)
4. 散居的犹太人:因为失落对希伯来语和亚兰语的掌握,开始使用希腊语的七十子译本;
5. 罗马帝国的统一和坚固,也坚固宗教调和主义和皇帝崇拜——冲突的开始。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66页 - 第八章 信仰传承

1. 不同文化背景的早期信徒及罗马特色联合礼拜导致了对教义理解的混乱;
2. 诺斯底(gnosticism)主义
a. 主张物质为恶,世界是妨碍精神得救的阻碍;
b. 至高至善神只创造了精神世界和灵体(eons);
c. 某一位eons制造出了恶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中人的精神需要“诺斯”来拯救;
d. 至善不接触恶界,有一位使者将诺斯带到恶界(耶稣);
e. 诺斯底主义不仅存在于基督教中;
3. 马吉安(marcion)主义
a. 雅威是恶神,创造了人世;
b. 有一位至高之神,以爱救赎;
c. 否定旧约(雅威之约),承认路加福音和保罗书信(对公);
d. 与诺斯底主义一样,都对耶稣身体的实在真实性存疑,认为是幻影或灵质;
4. 正典形成:在教会的崇拜生活中逐渐达成一致,而非在大公会议上得到确认;
5. 信经:对抗异端,洗礼认信;
6. 使徒统绪与大公会议:开放并容和共同见证成为使徒统绪的核心,而这样的普世共通也成为大公会议权威的源泉。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23页 - 第三章 耶路撒冷的教会

1. 本章说的耶路撒冷教会指使徒时期的教会;
2. 早期教会仍是犹太人的教会,分为希伯来(耶城本地)和希腊化(散居)的犹太人;
3. 前者主张保留原有犹太民族宗教传统,后者接受希腊化;
4. 希腊犹太人是联接于外邦人的桥梁;
5. 早期信徒认为自己是犹太教的一支,犹太教也这样认为,但是认为其为异端;
6. 犹太教会因逼迫而迁到约旦河北,之后没落(原因未详解)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44页 - 第六章 公元2世纪的逼迫

1. 小普林尼与图拉真的通信:关于处罚基督徒的法理问题——罪刑法定原则和未经审判不行定罪原则。皇帝回复:木有法定罪责刑罚,但是如有控告即为罪。就是那么任性。【关注其政治意义——但是其作为政治如果确实有意义的话,那么很显然,在这个阶段,罗马法最精华的思想基础还没有开始形成】
2. 特土良(重要人物):这判决必定令人费解!你们拒绝调查基督徒,仿佛他们是无罪的,你们又下集处罚基督徒,仿佛他们是有罪的。3. 安提阿的伊格那修:殉道者的书信:……因此,我不仅能被称为基督徒,也表现得像基督徒……我的爱被杀死在十字架上……当我受苦时,我将在耶稣基督里得自由,与他一同在自由中复活……我是上帝的麦子,被野兽的利齿碾碎,因此,我可以被作为基督的纯洁之饼献上。4. 是否逼迫基督徒,似乎和执政皇帝的政治理想是否理性崇高并不相关。书中未提及(或事实难以考据)罗马皇帝们本身的宗教信仰状况。可惜。

《基督教史》的笔记-第96页 - 第十章 公元3世纪的逼迫

1. 塞维鲁:因政治需要而推进宗教调和主义政策,各宗教须首先承认太阳神之统领——犹太教与基督教反对——2教非法,可处极刑;
2. 德西乌斯:希望恢复古罗马宗教,及坚持皇帝崇拜——即要求放弃已有信仰,哪怕是表面上的背教。
3. 接纳背教者,以及如何处理再次犯罪的基督徒这个问题展示在教会面前——正是出于这样的关切,一套完整的补赎制度才得以发展起来。


 基督教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