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新视角下的中国战略环境评价

出版社:徐鹤、白宏涛、吴婧、 乔盛 科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030362513
页数:213页

作者简介

《气候变化新视角下的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在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减缓和适应两个角度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因素融入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工作框架。分析了作为减缓气候变化重要手段的低碳发展的内涵和特点;系统构建了基于低碳发展目标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框架,特别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将评价指标分为评价型指标和建议型指标两类;重点论述了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气候适应性评价原则、技术框架和评价要点,并构建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取了城市和交通两种类型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例作为研究案例,验证了《气候变化新视角下的中国战略环境评价》构建的低碳评价和气候适应性评价技术框架。

书籍目录

前言1绪论1.1全球气候变化1.1.1气候变化1.1.2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1.3气候变化的影响1.2战略环境评价1.2.1战略环境评价的内涵1.2.2中国SEA社会功能的拓展1.3将气候因素纳入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进展1.3.1学术研究1.3.2机构研究1.3.3实践案例2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理念融入战略环境评价2.1低碳发展理念2.2中国低碳发展的内涵2.2.1中国的碳排放现状2.2.2低碳发展的目的2.2.3低碳发展的途径2.3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2.3.1分解方法概述2.3.2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2.3.3生活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2.4中国碳排放的差异性研究2.4.1区域碳排放差异性2.4.2行业碳排放差异性3基于低碳发展目标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框架3.1指导思想与评价原则3.2技术路线与评价内容3.2.1技术路线3.2.2评价内容3.3低碳评价指标体系3.3.1评价型指标3.3.2建议型指标4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气候适应性评价4.1评价目标和评价原则4.1.1评价目标4.1.2评价原则4.2技术框架与评价要点4.2.1技术框架4.2.2评价要点4.3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4.3.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4.3.2指标选取4.3.3指标体系建立——以交通规划为例4.3.4指标权重5案例实证分析5.1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低碳评价——以滨海新区为例5.1.1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5.1.2滨海新区发展SEA中的低碳评价内容5.2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价——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例5.2.1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概况介绍5.2.2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环评中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价参考文献附录国外相关技术导则

编辑推荐

《气候变化新视角下的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内容解释详尽透彻,应用方面背景广阔,是一本全面、深入、细致的专著,对我国战略环境评价和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及其融合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在国内较早的从减缓和适应两个角度系统、深入的探讨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工作框架,为指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融合气候因素的实践工作提供思路依据和技术支持。

内容概要

徐鹤,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8年以来,徐鹤教授一直从事有关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参加了世界银行(WB)、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高等研究所(UNU/IAS)、地球环境研究所(IGES)等与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有关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环保部、天津科委等多项相关课题研究。

章节摘录

1 绪论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必然选择。中国于2007年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政府于2009年年底正式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低碳发展目标,并要求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政府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当中。战略环境评价作为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执行和完善发展战略和决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将成为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落实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和应对措施的有效工具,因此将气候变化纳入战略环境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以战略环境评价为工具落实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和应对措施的研究成果。本书对我国目前战略环境评价和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因素融入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工作框架。1.1 全球气候变化1.1.1 气候变化所谓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将其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变化。”该定义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因素的“气候变化”区分开来。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定义中,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都属于气候变化的范畴。由于国际社会对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尚存争议,因此IPCC的定义更为普遍接受。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从1990年起先后发布四次评估报告,逐步确认了地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根据全球地表温度器观测资料,近年来气候系统变暖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自1906-2005年的100年间,地球表面的温度线性趋势为0.74℃,这一趋势大于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1901-2000年的变化趋势,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正在日益加大。从图1.1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过去100多年间,全球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en,NOAA)每年九月份对北极冰川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图1.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圈冰川面积在逐渐减少。气候变化新视角下的中国战略环境评价1绪论图1.1全球平均温度异常值的变化情况资料来源:NOAA,2011图1.2北极冰川面积变化趋势资料来源:NOAA,2011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气候极端事件频发。由此可见,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对全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最新数据也表明,2010年全球气温异常明显,陆地与海洋平均温度已经达到了130多年来的最高值,如表1.1所示。表1.12010年全球气温异常状况地区全球气温年均异常值℃℉在1880-2010年的排名最高或次高纪录年份℃℉全球陆地+0.96 ± 0.11+1.73 ± 0.202nd最暖年①2007+0.99+1.78海洋+0.49 ± 0.06+0.88 ± 0.113rd 最暖年②2003③+0.51+0.92陆地与海洋+0.62 ± 0.07+1.12 ± 0.13最暖年(1998)+0.60+1.08北半球陆地+1.08 ± 0.14+1.94 ± 0.252nd 最暖年2007+1.15+2.07海洋+0.51 ± 0.07+0.92 ± 0.133rd 最暖年④2005+0.53+0.95陆地与海洋+0.73 ± 0.10+1.31 ± 0.18最暖年(2005)+0.72+1.30南半球陆地+0.65 ± 0.06+1.17 ± 0.115th 最暖年⑤2005+0.81+1.46海洋+0.49 ± 0.06+0.88 ± 0.115th 最暖年1998+0.54+0.97陆地与海洋+0.51 ± 0.06+0.92 ± 0.116th 最暖年1998+0.57+1.03注:①与2005年并列2nd最暖年;②与2005年并列3rd最暖年;③与2005年并列最暖年;④与2003年并列3rd最暖年;⑤与2003年并列5th最暖年资料来源:NOAA,2011IPCC系列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近50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很有可能”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化石能源燃烧和毁林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大幅上升,从而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灾害天气增加、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并强调到2050年必须将大气中CO2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可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已经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图1.3显示了大气中CO2浓度的上升趋势。在我国,中国气象局的高云、毛留喜等通过过去50年的观测也判断出气候变暖的原因大部分可归结于人类活动,同时提出20世纪90年代是近千年以来最暖的10年。现在已有相关的研究和预测表明,气候变化还会进一步加剧,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气温还将上升1.4℃,同时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涝、干旱、高温、沙尘暴等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都有加剧的趋势。图1.3 1960~2010年全球大气CO2浓度变化情况资料来源:NOAA,20111.1.2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国外方面,对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早在1827年就开始了。1827年法国科学家Fourier就指出,大气与温室的玻璃有相同的物理作用;后来1896年瑞典化学家Arrhenius研究了温室气体增加可能造成的气候变暖,认为如果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5-6℃;1940年英国的G.S.Callander首先计算了燃烧矿物燃料所增加的CO2可能造成的气候变暖,但是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人们没有顾及到这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是战后经济恢复时期,而这时北半球的温度开始缓慢下降。所以,虽然有一些人注意到20世纪40年代的升温,但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北半球气温下降大约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此后全球气温迅速回升,而且,从1958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积累了大约20年的CO2浓度观测记录,这个记录表明CO2浓度持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the First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FWCC),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世界气候计划(World Climate Programme,WCP)及其4个子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WCRP)、世界气候影响计划(World Climate Influence Programme,WCIP)、世界气候应用计划(Wold Climate Application Programme,WCAP)及世界气候资料计划(World Climate Data Programme,WCDP),揭开了全球气候研究的序幕。在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达成共识,需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解决全球变暖问题,160多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为采取减缓和稳定气候变化的行动制定了议事日程。1997年各国政府在防止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进程中又迈出更远的一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为工业国家制定了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京都议定书》被认为是全人类对付全球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它为以后制定相关的国际法律文书奠定了基础。但是《京都议定书》并非一个完善的法律文书,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早在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与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即IPCC。该组织于1990年、1995年和2001年相继完成了三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这些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2007年,IPCC公布了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是IPCC组织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给出的科学结论,是人类社会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知识,具有权威性。2007年,气候变化问题陡然升温,在当年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超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伊拉克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同年4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对气候变化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份有12项内容的协议指出,气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各国强调将通过强大的政治意愿,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紧急应对气候变化。国内方面,早在1990年,我国就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机构,1998年组建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统一协调相关政策和行动。为了加强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2007年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在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过程中,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司,承担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


 气候变化新视角下的中国战略环境评价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