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思维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1390488X
作者:【德】赫伯特·亨茨勒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亨茨勒曾为数不清的企业提供咨询,曾目睹一代代管理者来了又去。在麦肯锡高层任职20余年,曾一次次地亲眼见证,是什么将企业推上胜利巅峰,又出于何种原因滑向失败的深渊。他见过一流的管理者毫无希望地在细枝末节的泥潭里挣扎,也见过聪明的空想家,枉自勾勒未来的蓝图。对于所有那些想学习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人,亨茨勒许多年来在权力枢纽处的观察所得都是无比丰富的宝藏。
在本书中亨茨勒生动地描写了各色人等、组织机构以及他们的转型过程,从个人视角解释带来成就的真正原因。与所有短暂的管理概念不同,他的经验来自最为丰产的知识之源:观察与思考;他的结论依靠最活跃的商业头脑的思维。亨茨勒的书毫不吝惜地传授着关于责任、创造性与管理之道的秘密。

书籍目录

第 1 章 逃避主义苗头 / 001
德国清洁设备制造商凯驰的总裁卡姆,在接到美国官方的实业考察旅行的邀请时,思考片刻便予拒绝。之后他带上公司最好的工程师自行去美国,不是去考察旅行,而是与业内专家会谈,了解美国市场,并在飞机上就主持设计了一款征服美国市场的新设备。拒绝无谓的应酬与闲聊,不逃避核心任务,是这位总裁了不起的地方。
第 2 章 农夫的关注让奶牛更强壮 / 021
德国有一家百货公司,凭借先进的理念,成为德国行业巨头。于是企业高管们雄心勃勃,将此百货公司一比一地照搬到法国。但德国总公司的高管们一时热情之后,便忙于本土生意,对这家法国缺乏关注,最终因为水土不服,持续亏损,不得不将这家分店放弃。农夫的关注让奶牛更强壮,对德国总公司来说,这是个教训。
第 3 章 如果没辙了,就成立一个事务委员会 / 037
德国一家吸尘器制造商为了搞清竞争对手产品为何更受青睐,于是成立了一个产品定位委员会,折腾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不过是:这个结果依然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其实,事务委员会大多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需要的是不会躲在集体见解里的领袖人物。
第 4 章 德国人就是很多人 / 045
亨茨勒受邀参加一次欧洲会议,其他国家的与会代表最多3名,而德国竟派出了15名代表。会议中,德国代表们的讨论热闹非凡,争得不可开交,最终法国代表的领队不得不恳请德国人终止他们“日耳曼式的抬杠”。德国政治经济领域有参与人员多多益善的倾向,可事实证明集体的决定常常并非最好的决定,而是恰恰相反。
第 5 章 酋长太多,印第安人太少 / 053
当年,麦肯锡公司为电池制造商设计了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向公司介绍工作成果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当理事会主席科万特问到 “从上到下要经过多少层,才能到达能直接面对客户的那一层?”麦肯锡顾问们都懵了,因为谁都没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公司存在多机构层级,谁都想当领导,没人愿意弄脏了手,找不到实打实干活的人,这是不行的。
第 6 章 领导人特立独行的好处 / 061
“二战”之后的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第一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宣布:德国人永不会再需要扛起武器。后来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阿登纳违背初衷,迅速做出决策,重新完成了军备。虽然当时受到很大阻力,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在企业中,往往有那种能够冲破阻力,忠于自己正确见解并获得成功的人,我们需要形成并提倡这种敢作敢当的良好风气。
第 7 章 天高皇帝远 / 073
麦肯锡的一个项目小组为一家安装设备工厂工作,根据市场调研,他们向厂方建议停止其电子开关的生产。结果这一决策从企业高层传达下去,到了底层员工那里,信息就变成了“电子开关方面的生产效率必须得到提高。”结果电子开关业务又搞了两年,最终还是停产。领导者想改变组织航向,就必须提高注意力,不能与基层脱节。
第 8 章 彼得原理 / 081
出色的基础研究员晋升为研究部门主管后却很失败;最好的推销员接手销售部门的领导工作,却翻了船;部门主管当选为公司董事长,也遭遇滑铁卢……所有这些情况,都反映了“彼德原理”?管理岗位的错误人选往往是造成欲速则不达的一个原因。采用什么样的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制度,是企业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第 9 章 在个体之中正确的,到了总和里可能是错的 / 095
几笔银行贷款要不回来,银行的管理部门要求对以后的贷款项目进行全面审核,甚至对借款人也都拉入监管。这些贷款发放的新标准,单独看起来好像是合理的,但放在一起却造成两个致命问题:一是等到将所有信息都调查清楚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客户必然不满;二是各地银行的领导者受这种官僚主义审批条件的限制,丧失了应有的干劲。找到宽容自由与风险保障之间的平衡点,这是好的领导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 10 章 透明度太高导致不和 / 103
麦肯锡集团在业绩评估和分红方面采纳了最大限度的透明度和复杂的评估程序,意在提高大家的满意度,但是情况却恰恰相反:评估体系越细,标准越是公开透明,人们就越不满。从原则上说:彻底公开与合理保密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宁愿合理地保密。
第 11 章 如果对未来保障有用 / 111
资金再紧张,某项预算也神圣不可侵犯,这好像是在企业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这种“未来保障”不可侵犯的原则本身就存在悖论,因为未来固有的特点就是不确定。面对未来,企业能做的最好准备是:面对社会未来的变迁和技术的新发展,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
第 12 章 错总出在他人身上 / 117
2003年夏天,采用卫星支持方式收取公路使用费的系统就要投入使用了,收费公司才不得不承认整个系统运转不灵,这让德国的政界和经济界丢尽了脸。但究竟是谁把这事给搞砸了呢?所有参与项目的企业都在把失败的责任相互推来推去,最后造成了收费公司的大崩溃。企业如果能够让员工能承担明确的职责,抵御相互推诿的作风,将会受益匪浅。
第 13 章 策略是百分之九十五的汗水,百分之五的灵感 / 125
大众媒体总是喜欢把企业获得的特别成就归为某位战略决策者的杰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很少有人看到成功的策略是建立在勤奋工作的基础上的,那些被社会舆论捧成明星的企业高管,可能只是尽到很一般的领导义务,至于那些号称战略大师却造成企业经营失败的例子也为数不少。
第 14 章 行动上的忙忙叨叨掩盖的是思想上的死水一潭 / 133
一家塑料加工企业里,一再出现信息技术方面的麻烦。于是企业领导部门做出决定,重建整个IT系统。领导部门为此费尽心思,等到大功告成时才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国外的两家竞争对手已经将自己很大的市场份额抢走了。很多管理者禁不住诱惑,一定要插手那些自以为很重要的日常工作中去,而忘了为企业做出合理的战略决策、善于沟通并鼓舞团队人心,才是他们拿上百万薪酬的理由。
第 15 章 对我来说您就是壳牌先生 / 141
亨茨勒在壳牌公司做销售时,要不时开着车向各加油站去发放宣传品。有一次,当亨茨勒被一家加油站老板询问公司的新海报在哪里时,亨茨勒一通牢骚,抱怨壳牌公司没将海报及时送来,以推卸责任,结果被加油站老板揪住领带怒吼道:“对我来说,您就是壳牌先生!整个公司我只认识您一个人。”所有企业都应该给员工上课,每个员工都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员,是“壳牌先生”。
第 16 章 该说的都说了,可还没有每个人都说一遍 / 149
一位企业董事会成员很晚才回到家,他向太太解释说:“我们董事长讲的时间太长了。”太太问:“他讲了什么?”丈夫答道:“这个他没跟我们说。”现实中,这样的笑话确实存在,很多企业总是在开会,所谓交流思想、头脑风暴,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对会议也应该做价值分析,应该严肃追问会议的用途何在。
第 17 章 盲从要比了解更省心 / 155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干电池席卷欧洲市场。当德国企业寻求回击的办法时,亨茨勒提出能不能以疯狂入侵日本市场来应对挑战呢?但是这个建议被企业领导层一口否决,因为按照既往的情况,他们认为:“日本市场对外国企业是封闭的。”但是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外国企业已经成功进入了日本市场。他们对现实缺乏了解而错失了一次机会。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管理者必须比以前更频繁地检验昨日的种种观念和信条。
第 18 章 与别人相同就无法进步 / 163
滑雪胜地的酒店为了比对手更有吸引力而建造昂贵的室内游泳池;各地为了把高利润的会议引入本地而建造会议中心,这些措施可能是为了与众不同。即使这点与众不同能给某些企业带来一点好处,但在其他人纷纷效仿之后,这些好处立刻就会消耗殆尽。成功的决策终究源自其与众不同的之处,但它只给创新者而非效仿者成功的机会。
第 19 章 要知道众所周知的事情 / 169
亨茨勒曾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称得上愚蠢至极的事情,诸如在出卖版权时没有查清楚版权的归属,导致两家传媒公司因此争吵了三年;制造规格过大,以至于无法运输和开进车库的豪华轿车……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低级错误。缺乏细致周全和深谋远虑就要付出极大代价,那些因为一个没有考虑到的细小问题而最终失败的大项目给我们提供了教训。
第 20 章 越来越重要的无形资产 / 175
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可能在账面数字上的盈利与负债几乎相同,但是两者的实际价值可能因为无形资产的差异而相去甚远。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不能直接测量并用量化后的数值来解释,但是对企业来说却非常重要,管理好无形资产对一个认真负责的企业领导层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第 21 章 用三分之一的投入就能得过且过 / 183
梅德赛斯位于辛德芬根的工厂工人人数相比十年前减少了三成,而汽车产量却提高了五成。冶金行业的一位董事长曾用已经认命的语气对亨茨勒说,在他的企业里,员工们只投入实际工作能力的三分之一就不至于让上司生气。人的实际工作效率事实上是在不断改变的,公司如何对员工最大工作能力进行充分利用,是企业领导层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 22 章 邻避效应与现代版以邻为壑 / 189
当人们准备采用一种生态可持续型的发电方式时,却都只想着把风车建在别人的地盘而不要挡了自己的视线。以邻为壑的现象同样存在于企业中,私人动机影响着各种各样的公司事务。深挖私人利益的影响并将其客观具体地呈现出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人们对暗处的事情了解得越充分,就越容易找到相应措施对付它们。
第 23 章 跟不上时代的人会受到生活的惩罚 / 195
当德国的建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陷入巨大危机时,行业巨头豪赫蒂夫公司认清发展形势,坚定不移地进行公司改组,削减了德国国内三分之二的工作岗位,并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在国外扩大公司规模,适时退出了国内市场,使公司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功。而其他几家建筑公司,因为没能认清形势,相继破产。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只要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就能比别人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
第 24 章 两个越来越难以相互理解的世界 / 205
政客们需要立即拿出值得夸耀的工作成果,所以政界总是指责各大企业发展过于缓慢,缺乏创新能力;企业家必须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保证今天进行的投资必须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的时间都是正确的。短期高效与深谋远虑两种诉求之间的鸿沟就这样越变越宽,最终导致政界与商界之间的交流障碍,直至相对缄默,没有任何交流。经济与政治领域如果能够相互渗透,打破两个世界间的沉默,这样的局面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贡献。
第 25 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 213
如果人们只支付给员工低廉的报酬,根据成本效益思想,一段时间后人们就会发现,员工们的业绩表现也会相应地调整。谁想要得到受过良好职业培训、有着高度积极性的员工,就不能盯着行业平均收入水平,而应在工资与附加待遇上都必须明显高于平均水平。麦肯锡公司的待遇水平很早就遵从了这一点。
第 26 章 德国并不像它的名声那样差劲 / 219
在过去超过十年的时间里,德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在放缓,但总的来说,作为世界的一个中心,德国的状况,包括在经济领域,并不像许多批评者所声称的那么差劲。有关德国地域优劣的讨论,可以用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的名言画上句号:你的话说得够多,让我们看看你的行动如何!

内容概要

赫伯特•亨茨勒(Herbert Henzler) 博士
1941年11月3日出生于德国普罗辛根(Plochingen)农民家庭,一个肩负着人类富强使命的商业天才顾问——麦肯锡德国及欧洲区总裁兼创始人。他开辟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咨询界的先河,成为德国20世纪70年代后一举赶 超英国而跻身欧洲第一强国的传奇人物及幕后英雄。
他在麦肯锡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德国企业全球化战略、重组及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秘诀。他是德国70%以上上市公司的领路人,不仅如此,他还亲手培养了8000多名顶级经理人,分布在德国各个行业的知名企业中。作为麦肯锡德国总裁的他,让销售额从1984年的4000万欧元疯涨到1998年的3.4亿欧元。他开创了“赫伯特式增长”,他的座右铭是:“停滞不前就是倒退”。这使他成为德国商界精神领袖。
他说:“我想成为一个好公民,并不希望那些丰富的经济行为知识只为自己所用。”正因为他为人民着想,越来越多的德国政界人士找他咨询建议,他为政府和企业共赢互利提供成功密码。政府该做什么?如何做?与企业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对他来说了然于胸。他的建议受到德国企业界和政界的高度评价,因此,他曾两次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十字章。他曾任德国前经济部及能源部部长顾问,现任多个政府机构及企业顾问,如:瑞银集团及投资银行美驰集团的全球高级顾问。
对于中国,他认为:“经历了500年的间歇期,中国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中重新获得了它的传统地位。但社会如果不能持续革新,则陷入停滞。中国的儒家学说已有2500年历史,然而仍颇具先锋性,重视人际与社会行为的模式已远远超出其时代。”他一直想把自己在如何建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平衡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分享给中国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尽绵薄之力。
团队合作精神,让这个血脉中酷爱足球的他在战略思想上成为德国商界领军人物。1990年,由他穿针引线促成奔驰汽车与德国足球国家队进行商业合作,并担任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首席管理顾问,亲自参加管理,为德国发展成为世界足球强国立下汗马功劳。
他酷爱登山,更能体现他挑战极限的个性。1993年,他和登山皇帝梅斯纳尔创立德国唯一顶级企业家俱乐部锡米拉温(SIMILAUNER),会员有:德意志银行总裁、奔驰总裁及西门子总裁等德国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俱乐部至今都是决定德国以及欧洲经济动向和命脉的最有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智囊团。多年来,在许多德国重要人物的心目中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不要尝试惹翻亨茨勒,因为他认识上帝和这个世界。
作者致力于推出本书的中文简体版,是希望他的思维能给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界和政界带来借鉴,为人类及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麦肯锡思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冲着麦肯锡这么大名鼎鼎的名字,加上这么NB闪闪的书名,一定是要拜读一下的,看完的结果却略失望,这只能算一般的好书。(书的级别:脑残书,一般,好书,启发性好书,脑洞级好书)作者Herbert Henzler是麦肯锡德国及欧洲创始人,这本书是他30年职业生涯对企业管理的观察、思考和总结。全书是由26个观点凑成的,前面讲得不错,后半部分却显得比较草率。只讲结论却不讲道理,不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例如一再强调“注意观察,用心思考”,却没有说明怎么观察和怎么思考,没看到作者的思考方法独特之处,难道做咨询的不需要给客户解释清楚他需要这么做的原因吗?作者讲了很多大企业病,以及德国企业管理者常犯的毛病,发现原来世界各地的管理者们在犯错误这一方面原来都差不多嘛。例如:1. 过整天忙忙叨叨来显得自己做了很多贡献,以掩盖自己在企业发展重大问题上缺乏思考2. 如果没辙了就成立一个事务委员会,把责任分担出去,躲在群体意见里3. 喜欢开大会,决策层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下,决策的结果却越来越糟糕4. 都等着升官,组织机构层级越来越多,一大堆领导指点江山,找不到实打实干事的人5. 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里,员工会逐步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位置(劳伦斯•彼得)6. 推卸责任,错误总出现在他人身上7. 大企业员工只愿投入实际工作能力的三分之一,不至于让上司生气就行,得过且过。
  •     这个书好像很出名,看了书名感觉是讲麦肯锡的思维方式的,抱着启迪思想的目的来看的,结果勉强看完之后想法只有一个:赔我的时间来!!!!刚刚才注意到副标题更坑:德国麦肯锡创始人30年企业咨询生涯的26个终极思考,真的无力吐槽这种没节操的营销手段。好吧,回到书本身。本书惟一提出有用的观点是“注意观察,用心思考”,但是如何观察、如何思考是完全没有涉及的。书中提出了26个观点,里面有好几观点比较重复;每个观点里面又举了各种例子来说明,但是又有很多说不到点子上,且没有深入分析,只是简单地描述下就莫名其妙得出一些结论;整体读起来很费劲,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本来8个字可以解决的事居然填满了整整一本书的内容!!!就书来说,我给2星;就营销来说,我给5星。
  •     书读完之后的评论跟这个人的知识框架、目前关注的事情、生活阅历、读书的态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现在的观点跟一段时间之后的观点很有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同一时刻,不同人对一本书的态度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些就是知识阅历等等造成的结果。现在看这样别人经验积累总结的书,我会首先看几十页,看一下时间,然后估算看完整本书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尽量在几个小时之内看完。对读书还不是很擅长的我,目前还是要首先从量上让自己有一个飞跃,因此会关注读每本书花费的时间。当然都是一些“快消”类的书。经典类的书我还是会花时间来消化的。而读之前看下作者也成了我的习惯。这本书是德国著名咨询公司的创始人30年工作经验的精华。26个终极思考,都比较实用,能让我学习到一些东西,拓宽了思考的维度,其实可能是自身思考维度太小的缘故,哎。政府官员和经济领域公司企业的高管之间背道而驰的现状,在中国应该也有。企业应该熟悉周围环境中的“常识”。德国渐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初步阶段。企业不应该只是针对年轻人设计产品,做广告,是时候腾些空间给老年人。作为领导人应该着眼大方面,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而不是沉浸在琐碎的具体事务中。这个部分从另外一方面也让普通工作人员消除一个误解,不要因为经常没有见到领导人,而觉得领导都是吃香喝辣,他们一样在辛勤工作。而作为领导人,正像书中所说,也要“看好自己的羊群”,要及时出现在群众眼中,不然真的会被淡忘,让员工迷失初衷。......26个思考,这个数字不知道作者是怎么确定的,不多不少,或者是作者在平时积累过程中,已经慢慢形成了每种思考,出书时候只是做了归纳和改进。对经济形势和企业运作模式的提及,对我还是有帮助的。谢谢作者。这本书是作者经验的积累,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我到底是为什么会一时脑残下了这本还看了。。。
  •     还行。
  •     书有点老,原著是2005年出版的,其中有些观点明显已经过时
  •     实用的干货并不多。从一些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看都是些比较基础简单的tips吧!
  •     细细阅读会有许多启发…农夫需要盯着羊群,羊群才会扩大,工作中也一样,如果你不关注你工作中的即时新闻,资讯,不去update自己,就会被淘汰出局。
  •     听书。路上听完的,大多数时间在走神= =
  •     有用,但没那么有用
  •     缺少解决方案
  •     浅显易懂的书,虽然好好像句句说到你心坎也是你自认为应该这样做的道理,但没有积累那么多年经验和阅历是无法总结出这些思维的。虽然是德国人写的书但我觉得大部分都很符合中国国情
  •     部分可参考
  •     说的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又一针见血。优秀不是难在天赋,而是难在能将对的事情坚持多久? 遇到问题找自己的责任。务实,关注细节,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的时候要有常识。大部分人,不是特别的努力。
  •     明确目标,逐步剥离,重视细节,不断简化,找到重点
  •     看过一遍了,没怎么看懂,自己本身是学管理学的,还是感觉太虚了。准备看第二遍做笔记。(ps.支持@吴洁龙 的评论)
  •     “二八法则”:人的精力有限,应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对自己回报最高的事情上,这些事情包括改进工作的建议、个人长远的发展蓝图、你的理想、学习计划、关于道德品质的培养计划、身心健康的关注、情感意志的陶冶等。而这些真正重要的事,很容易就被那些急需上交的工作、生活琐事耽搁了。如果你每天只追赶琐碎而不重要的事,那么就没有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这么做很可能亲手断送你自己的理想未来。
  •     在做事之前先确定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的做事,觉得电梯论,就是上语文课的——概括中心句呀?
  •     道理较浅
  •     书中写了很多麦肯锡管理和沟通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有理有据,读起来也很有趣。比如电梯十五秒这个例子,要求在坐电梯十五秒内说清楚一件事,很难却很有用。大家都很忙,15秒内说出重点说出对方想了解的内容,不耽误别人和自己的时间。可操作性很强,我比较笨,准备去读第二遍了。
  •     一句话来回来去说 不嫌烦?!
  •     挺一般......太零散只是一些思路性的东西和一些相关案例简单整合一起,没有很深入
  •     没意思
  •     简单明了,主要问题都说出来了。在很多企业还是很受用的,印象最深刻的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成立小组,在时间内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流程等。
  •     读无趣的书味同嚼蜡,翻译是硬伤,举的例子也无趣又粗浅,说的道理也易懂,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与工作习惯没有十年八年很难,所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关键靠实践。
  •     这本书感觉像是一本“编著”
  •     这本书估计只是作者平时发表文章的汇总而已,坑爹的编辑加了个神一样的书名!浪费钱,不值得购买! 理由如下: 1、书的内容对德国企业经营状况有大量的描述与评价,也有案例,但对于思维办法、问题解决思路的描述非常之少; 2、书只有“仔细观察,用心思才“可算是总结,其他结论非常零散,收获不多; 3、书的内容较为陈旧,若放在十年前出版(由于是翻译书,估计不是近年出版的) 2、
  •     许多内容非常有用,但需要实践~
  •     本书看起来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作者是在德国麦肯锡分公司任职30年,本书是他职业生涯的回顾,纯粹的个人经验之谈。总结就是: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承担责任,果敢行动。
  •     关于对于企业管理每个案例都很引人深思~不管以后我作为员工还是招聘员工壳牌先生应该都会被我作为工作和培训员工的目标~
  •     坑爹的书名,完全不是想像的
  •     有零星闪光点,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写的就很浅
  •     在机场闲得无聊买的本,果然不是什么好书。基本就是那些人人网上经常能看到的东西。
  •     受益匪浅,看到了很多之前不懂的东西。你注意观察就会看到很多东西。拒绝逃避主义专注业务,农夫的专注让奶牛更强壮,企业的透明度太多会导致不和,策略是百分之九十五的汗水加百分之五的灵感,别让行动上的忙忙叨叨掩饰思维上的一潭死水。找出能奏效的多做一些,不能奏效的少做一些。
  •     经验不足读起来会有点空,不过有些观念还是值得学习的。
  •     空谈理论
  •     一般读读吧,方法论太少。
  •     咨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