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与权力

出版日期:2016-7-1
ISBN:9787208137889
作者:盖伊·特立斯
页数:672页

作者简介

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 掘地三尺深挖《纽约时报》内幕
每个名字、场景、故事,句句属实
每一天,从早上的新闻,到晚上的热帖,所有这些信息和咨询,全由记者报道,再由编辑打磨挑选。是他们的“创造”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谈论什么。
《纽约时报》是所有媒体中公认最可靠的历史记录者,它报道的就是事实。从地方小报到世界自由主义阵营的旗帜,哪些人为它奠基,为它添砖加瓦?是一群只为新闻而活的人。
他们全力报导今天,截稿时间一过,该跳舞跳舞,该赛马赛马。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也是真正的野心家、投机客和享乐家。
1851年创刊,1896年被阿道夫·奥克斯以7万5千美金收购,《纽约时报》用一期期报道奠定了自己影响美国、影响世界的第一大报的地位。它记录了世界近现代历史中几乎所有最重大的事件,而记录这些事件的《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人则往往隐居幕后。
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开时报后,第一件事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流媒体从业者的群像。
本书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最权威细致的参考书,开启了当时写作、出版媒体著作的潮流。

书籍目录

1 在1966 年,情况就不同了。奥维尔·德赖富斯已经死了。
2 凡是涉及卡特利奇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
3 她想,也许这就是他轻率或幽默的方式。
4 格林的建议是正确的—没有人会去读这些社论。
5 劳伦斯把这封信读了几遍,最后放声大哭。
6 特纳·卡特利奇28 岁时,成了一名《纽约时报》人。
7 4月12日,奥克斯被安葬在纽约希望山的以色列圣殿公墓,离他的希兰代尔庄园不远。
8 既然现在你是我的老板了,你是不是不用叫我克罗克先生了?
9 后来他的动作清晰了起来——原来他是在抛钓鱼竿。
10《纽约时报》将仍然为那些创造它的人说话,只为那些创造它的人,没有畏惧或偏爱地说出它认为的真理。
11 后来,当西蒙自己的书《严峻的考验》出版时,《纽约时报》星期天“书评”没有给予评论。
12 悉尼·格鲁森成了一名美国公民。
13 现在真正可以说,《纽约时报》是一个家族企业了。
14 庞奇·苏兹贝格和威克非常合得来,他们的妻子也相处得很好。
15 阿瑟,我想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以色列的上帝在进行审判。
16 他下定决心,鼓足勇气,从《纽约时报》辞职了。
17 但对他来说,使他大伤元气的是再明显不过的缺乏信任了……
18 我对一个得到太多赞誉的报人表示怀疑,他很可能忽视了报道的某个方面。
19 此时赖斯顿才明白,纽约已经找到可以替代威克并接管华盛顿分社的人了。
20 检验伟大领导能力的标准,在于其是否营造一种靠常识和勤劳就能成功的局面。对《纽约时报》的尊敬,不畏惧修正错误——所有我们犯过的和准备防范的错误—所有人,包括伊菲吉妮·奥克斯·苏兹贝格和她的孩子们,她孩子的孩子们,将在他们的一生中学习这种艺术。

译后记

内容概要

盖伊·特立斯(Gay Talese, 1932年2月7日—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曾任职《纽约时报》十年,长期为《纽约客》(The New Yorker)、《时尚先生》(Esquire)等杂志撰稿。
特立斯的雄心是“将非虚构写作提升到前人未至之境,一探虚构作家之禁脔,与同侪菲利普·罗斯、厄普代克一较短长”,不仅将文学技巧引入纪实书写,更对美国社会作了切片般的精准分析。
他受《时尚先生》之邀采写的特稿《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是新新闻风格的代表性作品,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非虚构书写”、“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杂志文章之一”、“《时尚先生》刊登过的最好文章”,并收录进“企鹅现代经典”。《王国与权力》位列“关于新闻业,五本最好的书”;《被仰望与被遗忘的》《邻人之妻》等作品也无愧时代经典。在他笔下,没有失败者、小人物、零余人,所有人都是主角般的待遇、一切都鲜活无比。全世界特稿记者视其为新闻书写的典范。
特立斯于2011年获颁诺曼·梅勒卓越新闻贡献奖。


 王国与权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厚书怎么读?以我贫乏的体会,想真正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厚书,没点诱饵是不行的。诱饵分很多种:文笔优美的(《忧郁的热带》),脑洞清奇的(《尽头》),情节紧凑的(《魔戒》等众多小说)……至于今天我想推荐的这本书,《王国与权力》,从最低的层次来讲,读它的诱饵可能是:贱兮兮的文风。保守地算,这本书我至少读过三遍——报选题前一遍,初审时一遍,看校样时一遍——其实不止。第一遍时,除了对特定的片段有印象,对整本书我其实没有太大把握。因为作者特立斯的写法——场景极细,枝蔓极多,而且在讲述一件事时会插入其他有关的事情和人物,一层不够就来两层,此时我就会想起刚学英语时老师教我的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主语、谓语先找出来,从句划出来,再找连接词,判断修饰关系,从句里是不是还有从句等等。这个方法,阅读特立斯的时候请记得用上。这个文本难把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事实太多、太细碎,也其实也是特立斯的“连环”写法决定的。第一遍读的是北京出版社2001年的老版——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那个版本里除了正文,还有一些译者注,但基本做的是关于人物的,有些跟美国社会有关的事件、地方则很少有注。(决没有苛责译者和前出版社的意思。)这些地方,用我从有限的美剧、好莱坞电影中学习到的美国社会文学常识根本不够用。而特立斯偏偏又特别爱迂回地写作,笔调中常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嘲讽,因此,如果不懂这些“典故”,句意一定读不懂。试举一例:“对克利夫顿•丹尼尔的这种第一印象是其他记者通过观察也注意到的:他看起来桀骛不驯,他在办公室从不脱掉他的夹克,他是他们认识的唯一胸前有翻领的美国报人——他们对他的衣着和头发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在1956 年竟认为克利夫顿•丹尼尔拥有的服装比哈里•杜鲁门卖出的衣服都多。”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卖衣服?后来经查发现,哈里•杜鲁门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与好友经营过一家专卖男装的店铺,一度生意兴隆。原来如此。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写法,一旦你读懂了特立斯的意思,也会因为这份默契收获格外多的快感。大概到了校样阶段,在审稿过程中因为做注学习了很多背景知识,并看了一些对作者的采访介绍稿之后,我慢慢地收获这种会心一笑了。那时候,我经常在办公室偷笑,偶尔也以“审稿见闻”的标签向友邻们广播。特此截取两条:“Greatest Bank in the World-Human Interest Compounded Nightly.(世界上最伟大的编辑组——人类利益都在夜里整合。译得、改得都还不够好,也请大家多多支招。) 这是60年代《纽约时报》夜班编辑部的部门口号,哈哈哈哈哈,微言大义!”前几年有部反映百老汇歌舞剧内幕的美剧,叫SMASH,那个剧组排演的是玛丽莲•梦露的生平,里面为初识迪马乔的梦露写了一首歌,叫History is made at night,也是这个意思。“在某个职员去世后,苏兹贝格会发一封唁电,不仅给死者的发妻,也会发给他的情人。”说回之前提到的“贱兮兮”,我先摘几条出来,供朋友们试水:“新闻编辑部对人们来说意味着许多事。正如一位访问记者注意到的,这里有时是多少按照巴黎的咖啡馆运作的。他提到,在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桌旁的记者们会靠在他们的椅子上,品尝咖啡,读报纸,观察他们面前来来往往的其他人。一些人经常在一个办公桌上打牌,在另一张桌子边聚会,也有时下班前这个地方是平静的,使人昏昏欲睡。一些正在谈情说爱的男人和女人,会在高级编辑去参加下午4点钟的新闻会议后,溜到时报广场附近的某个饭店里约会,只是别忘了给办公室的一位朋友偶尔打一个询问电话,然后在6点20分之前返回办公室,因为这时城市版主任会沿着走道溜达,例行常规地跟上早班的每个人说‘再见’。有一个叫艾伯特•J.戈登的记者,有一次在这一天结束时没有等到主任说“再见”就回了家。后来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主任说想跟他讨论一个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当面。戈登住的地方离办公室很远,不方便,此时还下起了雨,但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新闻编辑部。他到那里后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有点儿愠怒。他在城市版主任面前站了一会儿,这位主任却只是抬起头来微笑地说:‘晚安,戈登先生。’” 以上这段,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真是深有体会,这幅“摸鱼众生相”真是写得细致有趣。其次,在研究作者生平时,我发现了《巴黎评论》对特立斯的采访,很长,不过也很有料,点这里,其中特立斯讲述了自己入行的奇特故事:1953年夏天,一个年轻人从亚拉巴马坐大巴来到纽约,走进了《纽约时报》大厦。前台问道:“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吗?”他答:“我想跟特纳•卡特利奇先生打个招呼。”卡特利奇是当时《纽约时报》的主编。“你有预约吗?”“没有。”“那你为什么要来这儿?”“我认识他的远房表弟。”前台虽然难以置信,但看他穿着整齐合身的三件套西装,还是向卡特利奇通报了。六个小时之后,这位年轻人进了卡特利奇的办公室。卡特利奇问道:“小伙子,你为什么会来纽约?”“哦,我有位朋友是你的远房表弟,他让我来找你。”“那请问下你朋友尊姓大名?”“詹姆斯•平克斯顿。”卡特利奇面无表情,因为他压根不认识这么一号人物,但还是给了这个年轻人一份工作,在《纽约时报》做送稿生。年轻的作者盖伊·特立斯在这篇访谈中,特立斯还谈到了他的雄心是“将非虚构写作提升到前人未至之境,一探虚构作家之禁脔,与同侪菲利普•罗斯、厄普代克一较短长”,真的,他实在是太在意这两个人了,在好多地方都提到了他们,而且语气“非凡”,摘出《王国与权力》中的一处给大家体会体会:“威克在哈佛大学结束了他访问后,加入了《纳什维尔田纳西报》。在1960年他刮掉了胡须,又出现在《纽约时报》,这一次是在赖斯顿的华盛顿分社,他被雇用了。他成了赖斯顿手下的一个小伙子,四年后在38岁时接替赖斯顿当了分社社长。这种难以置信的迅速升迁,既是因为《纽约时报》60年代的大转变,也是由于威克的记者才能。威克是个奋发努力的人,敏锐而严格,曾毫无怨言地去干他作为一个小说家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他无法理解他的一些同代人如厄普代克和菲利普•罗斯等人的成功,这些人善于写作,但在威克看来似乎又对周围的世界所知甚少。”汤姆•威克是书中的人物,他成名极早,晋升极快,最终引发了时报纽约总部与华盛顿分社的冲突(这一冲突也是本书的一大重点内容)。就是他撰写了约翰•肯尼迪遇刺的长篇报道而留名新闻史,我们也常能在影视作品中看见他的大作。下图就是美剧《广告狂人》中的时报头版,最右栏的这篇文章,依稀可以看到作者名,Tom Wicker.特立斯借威克之口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厄普代克和菲利普•罗斯创作的“只是”虚构,而我一个一个探访、一句一句询问而写出的非虚构作品才是真正记录时代的作品不是吗?其实,作为读者,虚构和非虚构作品一样,都是在探讨世界和生活,真实与否只是方法,为什么非要用非虚构来对抗虚构呢?这本书内容庞杂,细节丰富。希望这篇胡乱拼凑出的小引子,能让大家真的翻开这本书,读一读。
  •     通篇充斥着中文语法错误、信手错译和事实错讹。虽然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如此的译文质量和编校水平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本书的译者自称从译近20年,而且自豪地宣称在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进修过,并且上海人民出版社看起来也不像是粗制滥造的小社。难道你们的智商、水准和良知都拿去喂狗了么?!难道你们就是要骗钱、骗人、侮辱读者的智商么?!1. 第一页第一段“大多数记者都不安分,都是喜欢偷看下流场面的人,吹毛求疵,在各种人身上各个地方寻找瑕疵。” 点评:此句不太符合语法,建议把 “都是喜欢偷看下流场面的人” 改为 “都喜欢偷看下流场面”。再说了,记者喜欢偷看 “下流场面”,不合事实和情理,这样的翻译肯定有问题。2. 第192页脚注部分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应为美国内战中的北方将领,译文误为 “南方” 将领。3. 第229页倒数第10行“疯狂的思索” 的原文 “crazy speculation” 应翻译为 “疯狂的投机”。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太特么厚了,读到最后有点失去耐心了。
  •     一个人物牵出另一个人物,看到后面整体结构显露出来,原来是缠枝盘绕式写法。
  •     出水而起,平凡的一天伴随着香脆的面包而开始,主妇目送家庭成员陆续离开,悠然地做着家务。在这个水的世界里,水却仿佛不存在一样,生活的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而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是一个居住在城堡里的国王。那么国王的权利到底从何而来,又延伸到了何处?
  •     2017.2.F
  •     炒到过3000一本不是没有道理的,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啃了半个月。据说原著更加精彩,只能好好学英文,再努力拜读原著。
  •     能读完的都是勇士,看到后面我已经散黄儿了,仿佛觉得自己在看《百年孤独》,全是人名儿……
  •     非常值得一读。之前就看过索尔兹伯里、哈尔伯斯坦、赫德里克·史密斯等多位《纽约时报》记者的作品,从这本中更可窥见其为人。对照起来,常让我深感中国缺乏成熟的新闻写作与非虚构的传统
  •     开头真是憋着劲啃,之前那个妹子说读到“散了黄儿”真是贴切。现在读到大半,被无数小细节逗乐和打动,被奥克斯和德赖富斯所震撼和感动。很棒的书,只是要抗过最前面那一段混乱期。
  •     传媒案例
  •     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每个细节都是真的…作者在跋里说,自己为了写这本书给许多纽约时报的老人写了询问信,这些人在回复里都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细节和轶事。你看报人都是很八卦的…
  •     妈呀太好看了 唯一缺点是翻译太生硬 以后有钱一定啃原著
  •     往日不可追。
  •     单纯看不惯那个发长评的小号姐姐。有本事你也用大号评论,欺负一个编辑算什么事呢?本来你有理,结果接二连三气急败坏的样子,以及说“还有很多”,那你倒是贴啊?
  •     “纽约时报”把卖消息做成了大买卖。
  •     这种写法挺聪明,适合企业这类人物众多的集体
  •     此书并非《纽约时报》通史,而是围绕了一个固定时间段的人与事来写。刚开始看,觉得是糖葫芦写法,一个人物牵出另一个人物,看到后面整体结构显露出来,原来是缠枝盘绕式写法。“王国与权力”是书写核心,人物盘绕这个核心而展开,无主配角之分。
  •     喜欢那一个个鲜活的纸媒记者,对新闻报道原则的坚持。那些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以旁观又是记录者的身份来看另添一层意义。顺便重庆往返五个小时的航班让我看完了一本655页的砖,决定以后每天都随身带本在家完全没时间看的纸质书。
  •     读头半本书的时候不太习惯作者只要引入新人物就必须写一段小传的叙事方式,但是看完琢磨起来还是觉得这种写法可能是最能将纽约时报百年历史写得有血有肉的方式,堪称看过非虚构写作中最好的几部之一。
  •     8g史
  •     翻译极烂,谷歌翻译可能都比这翻译得好。可能是一本有趣的关于新闻史的书,但被翻译得很无趣。
  •     底下某些人的逻辑也是醉了,对那么多译文错误选择视而不见反倒对批评者用小号大号斤斤计较。怎么是要人身攻击么?对书的品鉴你有你审丑没下限的权利,我也有批判翻译杂乱差的权利。倘若是只有一边倒的五星好评一边倒的满嘴好话倒得让人好好想想是不是水军出没又在胡搅蛮缠了。
  •     减的一星是因为翻译。
  •     我上学的时候有些固执的认为,纽约时报是最好的,现在想想大概是一种天真的盲目。非线性的写法很牛,但看多了有点儿腻。外国人名太多,脑瓜子疼。
  •     評價這本書是頗困難的一件事,帶著“關於新聞業,五本最好的書之一”的光環,本書記錄了自1851-1967年《紐約時報》的百年歷史,人物歷史詳實,算一本頗有研究價值的傳記。但可讀性方面卻讓人失望,內容過多聚焦在人身上,用作者的話說,這是一部關於報社機構中人的歷史,一部想更多地談報道新聞的人而不是他們報道的新聞的書。大量的人名和穿插性的寫作方式,讓閱讀者有一種顧前顧不了后的惶恐感,而翻譯又從側面加劇了這種感覺。總體上不對我的口味,只能給及格分,如果再加半顆星的話,是作者表現出的坦率和大量的採訪調研。
  •     69年初版的书,从60年代的《纽约时报》开始写起,主要讲报纸发展史,办公室政治,媒体与政治权力等等,细节很丰富。
  •     开篇十分出彩,把记者们和媒体这个行业的心态写得十分透彻,见本书笔记。书中也不乏对《纽约时报》内部权力与行事规则或深或浅的解析,抛开翻译不佳不说,本书值得细读。#本人阅读的关于新闻传播的第一本书籍#
  •     出生都很难看,死亡才有意思。钓鱼编辑和美食编辑印象比所有主编都深。但考虑到句句属实,也就无可指摘了。
  •     宏观上,美国媒体自由权力的演进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媒体和政治的关系对今天的情况仍有很大启发;微观上,对处在庞大官僚机构中努力着的人类个体的细致观察也能引发思考和觉悟。最后两章是高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