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63386912
作者:[美]贝奈特 Adrian A. Bennett
页数:314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林乐知从出生到1883年的传记,包括他早年在美国埃黙里大学的学习、来中国后在上海所做的调整、在上海广方言馆教书、发展他自己独特的传教方式等,重点分析了其创办的《教会新报》(后改名为《万国公报》)的内容。林乐知重视发掘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需求,他拓宽了对基督教的定义,他在其所创办的新闻杂志中不仅强调宗教内容,也强调教育、科学、经济和道德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林乐知认为中国发展教育的关键是转变知识分子的观念,他通过新闻工作寻求到了一种与中国知识分子沟通的方式。
书中引用的档案资料很多在国内都是第一次被披露。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林乐知与《教会新报》、《万国公报》的最权威的研究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美国南方的背景
第二章 在上海的调整,1860-1867
第三章 拓展信息,1868-1883
第四章 《教会新报》,1868-1874
第五章 《万国公报》,1874-1883
结论
注释
附录一 1859-1860年林乐知从佐治亚州带往中国的图书目录
附录二 1871-1881年林乐知为江南制造局翻译的图书目录
附录三 常见传教士姓名中英文对照表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译后记

内容概要

贝奈特(Adrian A. Bennett,1941— ),现为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历史系退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 of History),1964年毕业于安迪亚克大学,获学士学位(B.A., 1964, Antioch),1966年和1970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M.A., 1966, Ph.D., 1970, California〔Davis〕)。曾师从著名学者刘广京,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著有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Research Guide to Chiao- hui Hsin-pao, 1868—1874、Research Guide to the Wan-?kuo kung-pao,1874—1883等著作。
传主:林乐知(Young J. Allen),美国监理会来华传教士,1836年出生于佐治亚州,1907年在上海去世。1860年林乐知偕夫人来上海传教,曾担任过上海广方言馆的英文教习,参与过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书工作,还创办了中西书院等学校。林乐知在华期间编译了许多有关外国历史、地理及自然科学的著作,并创办了对近代中国和中西文化交流产生深远影响的《万国公报》(其前身是《教会新报》)。《万国公报》是晚清时期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知识的最重要刊物的之一,为中国近代的改革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近日,美国学者贝奈特(Adrian A .Bennett)著的《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林乐知和他的杂志(1860—1883)》一书(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 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周振鹤先生主编的“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中的一种。林乐知是著名的近代来华传教士,自1860年来上海起至1907年在上海去世,他在中国生活了近47年,参与了诸多领域的活动,包括传教、译书、办报、办学等。因其参与的活动众多,国内外学界对其研究的成果也颇为丰富。如本书作者贝奈特所言,本书的目的是“试图通过一个传教士不足二十五年的传教生涯的有限视角,来确定西方文明哪些要素被带到了中国,以及西方文明的哪些被西方人自己挑选出认为最能满足中国的需要。” 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其前身为《教会新报》,1868年创办,1883年改名为《万国公报》)在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界对林乐知及《万国公报》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广学会时期的《万国公报》(即1889年以后),很少注意这份报纸(magazine,此处暂译为“报纸”,详见后面的分析)创办的早期阶段(1868—1883),本书作者即试图对这一“较少人关注的阶段”进行研究,以填补空白。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对《教会新报》的关注度也是不及《万国公报》。本书英文出版于1983年(此前还有一版,无奈最近谷歌搜索打不开,待待确认。)作者贝奈特在写作此书之前,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编著了《教会新报研究指南》《万国公报研究指南》。(未完待续)
  •     《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林乐知和他的杂志(1860-1883)》:近代来华传教士新闻事业研究的力作原文出处:大佳网 http://news.dajianet.com/shuping/2014/0811/207726.shtml?prd=indexydrping林乐知是著名的近代来华传教士,他在中国一共生活了47年,见证了半个世纪中国发生的变化。在47年的传教士生涯中,除传教外,林乐知还从事过译书、教学、办学、办报等活动,可谓精力旺盛。近日,由周振鹤先生主编的“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推出了《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林乐知和他的杂志(1860—1883)》一书。该书对林乐知在华的新闻工作经历进行了详细研究,被誉为“目前为止有关林乐知和《万国公报》最权威的研究著作”,为我们更加深入认识林乐知及传教士在华从事的新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书充分利用了林乐知档案,资料扎实,且许多都是第一次被披露。本书作者贝奈特是美国爱荷华州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曾师从著名汉学家刘广京,在研究近代来华传教士方面颇有影响。全书对林乐知从出生到1883年的人生旅程进行了研究,前三章对其在美国的学习、接受使命来华传教、来华后所做从事的工作及所做的调整等进行了描述,后两章则重点分析了其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的内容。林乐知作为一个传教士,其早期的思想是怎样转变的,其在美国的各种经历对其来华后产了什么样的影响?本书充分利用藏于美国埃默里大学的林乐知档案,包括他的日记、书信、笔记、藏书等,一一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详实的回答。与我们以往一般的认知不一样,基督教传统的在教堂里布道和分发小册子的传教模式并不是十分有效。来到上海后的林乐知很快就认识到这一问题,他在不断的实践中开始思考更加有效的传教方式,此时美国内战的爆发切断了他与母会的联系,没有经费来源的他不得不通过从事世俗工作来维持传教事业,而恰恰是他从事的这些世俗工作,让他认识到要改变中国需要从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开始,他最终通过传教士的新闻事业寻求到了一种与中国知识分子沟通的方式。林乐知通过从事这些世俗活动也深化了对基督教的认识,他拓阔了基督教的定义——包括人与上帝、人与他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融合西方文明的各个方面。当然,林乐知在中国从事世俗事业并不意味着他作为传教士热情的消退,他的目标和其他传教士是相同的——使中国基督教化,他在孤立的情况下努力传教获得的些许成功,即为其对宗教事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最好明证。本书分析框架新颖。在书中,作者花了一半篇幅用于分析《教会新报》与《万国公报》(1883年以前)的内容。在写作本书前,贝奈特曾认真阅读了两份期刊,在此基础上写了两本《研究指南》,充分体现了其治学的扎实与严谨。在分析林乐知创办的两份新闻杂志时,贝奈特采取了相同的框架,主要从“编辑和投稿者”“读者和编辑方针”“宗教类内容”“世俗新闻和背景文章”“科学和技术类内容”“批评与建议”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世俗新闻和背景文章”下又分为“中国情势”“中西关系”“西方的新闻”“日本及其改革”四小类,“批评与建议”则分为“林乐知撰写的文章”和“投稿者撰写的文章”两类。经过如此一番分门别类,读者对两份杂志的办刊理念和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了。充分运用了统计的方法,是本书的另一特色。通过统计两份杂志每卷和全部杂志各类文章的数量,并计算出它们所占的比例,贝奈特得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趋势。以《教会公报》为例,它虽然是一份传教士主办的刊物,但它的宗教特色却是不断衰退的,其所包含的世俗内容则在不断增加,林乐知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会新报》中“宗教类内容”刊登了许多中国基督徒的自传,这是独一无二的材料,它即提供了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的历程,也反映了这些中国人的生活状况,这对于我们研究近代中国人尤其是普通百姓对西方的态度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宗教内容方面,林乐知尤其喜欢刊登将基督教与中国的儒教进行对比的文章,以展示二者的相似之处。当然,在他看来,基督教包含的内容比儒教要“全面的多”。《教会新报》与《万国公报》为林乐知和其他传教士提供了一个与中国人交流的平台,这些传教士对中华文明并不是没有同情心,他们对儒教和中国制度的基本批判是建立在他们的关于人和社会的基督教视野上,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和基督教进行比较时,林乐知的策略是尽可能地避免冒犯中国读者,他也经常选择性地登载一些为儒家地位辩护的文章,这充分体现了传教士在中国活动时的灵活性。那么,应该如何评价林乐知甚至其他类似传教士的行为?在贝奈特看来,林乐知可以被称成为一位“文化帝国主义者”。“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被西方学者用于分析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与第三世界国家文化关系,可见贝奈特在写作本书时或多或少受过此理论的影响。从今天来看,林乐知等传教士在150年前为中国提出的有关经济、教育、政治、军事、科学改革建议在今天的中国早已实现或正在被实现,这不得不让我们在对这位传教士表示钦佩的同时进行反思,以更加全面、正确地评价传教士在华的活动。国外学者在研究传教士时在语言和资料占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其研究更具“他山之石”的意义,我们希望不断有如本书一样的高水平的作品(译著)推出,以丰富我们对近代来华传教士这一群体的认识。
  •     本书作为对林乐知与《教会新报》及《万国公报》研究的权威的著作,虽出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在国内的影响颇大,其主要原因一是作者引用了大量藏于美国的有关林乐知的档案,使得本书立论有据,另一方面作者也认真详细地阅读了《教会新报》和《万国公报》(详见本书“前言”以及“注释”),并做了充分的准备(编了两本研究指南),其对两份报纸的分析框架也是从实际的统计出发,因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研究林乐知或《万国公报》时,都不得不提到本书。诚然,本书的翻译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全书引用了大量的《教会新报》和《万国公报》原文,且英文原著注释中也列出了具体的页码,但译著未能将其一一还原为“原文”,部分翻译还可讨论,等等。1993年10月,在本书英文版出版10年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3辑曾翻译了本书第五章“林乐知对中国政府的批评与建议”一节。有意思的是,笔者在查阅国内对林乐知研究的相关成果时发现,有些作品将本书直接翻译为中文作为作者自己的成果,并未能充分注意学术规范,兹举数例:1、山东师范大学2009届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王丽丽的硕士论文《林乐知思想研究》(指导教师:王林)。在这篇165页的论文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全文的前60页)几乎完全译自贝奈特的《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一书,行文风格也完全是翻译的腔调(当然问题也不少,如最常见的外国人人名的翻译),在论文中作者虽然有部分标识出引自《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一书,但硕士论文如此通篇翻译,实在罕见。该文指导教师王林先生著有《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一书,恐怕对贝奈特此书应是相当熟悉吧,难道就没有发现?或是试图让其学生将此书翻译出来作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不知这是否符合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如果能够看看那时候的报纸,就会发现东西方之间互相不了解程度之可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