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前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1
ISBN:9787543444126
作者:周作人
页数:191页

作者简介

忽然想到,草木虫鱼的题目很有意思,抛弃了有点可惜,想来续写,这时候第一想起的就是蚯蚓,或者如俗语所云是曲蟮。小时候每到秋天,在空旷的院落中,常听见一种单调的鸣声,仿佛似促织,而更为低微平缓,含有寂寞悲哀之意,民间称之曰曲蟮叹窠,倒也似乎定得颇为确当。案崔豹《古今注》云:
“蚯蚓一名 蟺,一名曲蟺,善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为歌女,或谓鸣砌。”由此可见蚯蚓歌吟之说古时已有,虽然事实上并不如此,乡间有俗谚其原语不尽记忆,大意云,蝼蛄叫了一世,却被曲蟮得了名声,正谓此也。
蚯蚓只是下等的虫豸,但很有光荣,见于经书。在书房里念四书,念到《孟子·滕文公下》,论陈仲子处有云:
“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这样他至少可以有被出题目做八股的机会,那时代圣贤立言的人们便要用了很好的声调与字面,大加以赞叹,这与螬同是难得的名誉。后来《大戴礼·劝学篇》中云:
“蚓无爪牙之利,筋脉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又杨泉《物理论》云:
“检身止欲,莫过于蚓,此志士所不及也。”此二者均即根据孟子所说,而后者又把邵武士人在《孟子正义》中所云但上食其槁壤之土,下饮其黄泉之水的事,看作理想的极廉的生活,可谓极端的佩服矣。但是现在由我们看来,蚯蚓固然仍是而且或者更是可以佩服的东西,他却并非陈仲子一流,实在乃是禹稷的一队伙里的,因为他是人类——农业社会的人类的恩人,不单是独善其身的廉士志士已也。这种事实在中国书上不曾写着,虽然上食槁壤,这一句话也已说到,但是一直没有看出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只好往外国的书里去找。英国的怀德在《色耳彭的自然史》中,于一七七七年写给巴林顿第三十五信中曾说及蚯蚓的重大的工作,它掘地钻孔,把泥土弄松,使得雨水能沁入,树根能伸长,又将稻草树叶拖入土中,其最重要者则是从地下抛上无数的土块来,此即所谓曲蟮粪,是植物的好肥料。他总结说:
“土地假如没有蚯蚓,则即将成为冷,硬,缺少发酵,因此也将不毛了。”达尔文从学生时代就研究蚯蚓,他收集在一年中一方码的地面内抛上来的蚯蚓粪,计算在各田地的一定面积内的蚯蚓穴数,又估计他们拖下多少树叶到洞里去。这样辛勤的研究了大半生,于一八八一年乃发表他的大著《由蚯蚓而起的植物性壤土之造成》,证明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肥上都是由这小虫的努力而做成的。他说:
“我们看见一大片满生草皮的平地,那时应当记住,这地面平滑所以觉得很美,此乃大半由于蚯蚓把原有的不平处所都慢慢的弄平了。想起来也觉得奇怪,这平地的表面的全部都从蚯蚓的身子里通过,而且每隔不多几年,也将再被通过。耕犁是人类发明中最为古老也最有价值之一,但是在人类尚未存在的很早以前,这地乃实在已被蚯蚓都定期的耕过了。世上尚有何种动物,像这低级的小虫似的在地球的历史上,担任着如此重要的职务者,这恐怕是个疑问吧。”
蚯蚓的工作大概有三部分,即是打洞,碎土,掩埋。关于打洞,我们根据杨木孙的一篇《自然之耕地》,抄译一部分于下:
“蚯蚓打洞到地底下深浅不一,大抵二英尺之谱。洞中多很光滑,铺着草叶。末了大都是一间稍大的房子,用叶子铺得更为舒服一点。在白天里洞门口常有一堆细石子,一块土或树叶,用以阻止蜈蚣等的侵入者,防御鸟类的啄毁,保存穴内的润湿,又可抵当大雨点。
“在松的泥土打洞的时候,蚯蚓用他身子尖的部分去钻。但泥土如是坚实,他就改用吞泥法打洞了。他的肠胃充满了泥土,回到地面上把它遗弃,成为蚯蚓粪,如在草原与打球场上所常见似的。
“蚯蚓吞咽泥土,不单是为打洞,他们也吞土为的是土里所有的腐烂的植物成分,这可以供他们做食物。在洞穴已经做好之后,抛出在地上的蚯蚓粪那便是为了植物食料而吞的土了,假如粪出得很多,就可推知这里树叶比较的少用为食物,如粪的数目很少,大抵可以说蚯蚓得到了好许多叶子。在洞穴里可以找到好些吃过一半的叶子,有一回我们得到九十一片之多。
“在平时白天里蚯蚓总是在洞里休息,把门关上了。在夜间他才活动起来了,在地上寻找树叶和滋养物,又或寻找配偶。打算出门去的时候,蚯蚓便头朝上的出来,在抛出蚯蚓粪的时候,自然是尾巴在上边,他能够在路上较宽的地方或是洞底里打一个转身的。”
碎土的事情很是简单,吞下的土连细石子都在胃里磨碎,成为细腻的粉,这是在蚯蚓粪可以看得出来的。掩埋可以分作两点。其一是把草叶树子拖到土里去,吃了一部分以外多腐烂了,成为植物性壤土,使得土地肥厚起来,大有益于五谷和草木。其二是从底下抛出粪土来把地面逐渐掩埋了。地平并未改变,可是底下的东西搬到了上边来。这是很好的耕田。据说在非洲西海岸的一处地方,每一方里面积每一年里有六万二千二百三十三吨的土搬到地面上来,又在二十七年中,二英尺深地面的泥土将颗粒不遗的全翻转至地上云。达尔文计算在英国平常耕地每一亩中平均有蚯蚓五万三千条,但如古旧休闲的地段其数目当增至五十万。此一亩五万三千的蚯蚓在一年中将把十吨的泥土悉自肠胃通过,再搬至地面上。在十五年中此士将遮盖地面厚至三寸,如六十年即积一英尺矣。这样说起来,蚯蚓之为物虽微小,其工作实不可不谓伟大。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蚯蚓之功在稼穑,谓其可以与大禹或后稷相比,不亦宜饮。
末后还想说几句话,不算什么辟谣,亦只是聊替蚯蚓表明真相而已。《太平御览》九四七引郭景纯《蚯蚓赞》云:
“蚯蚓土精,无心之虫,交不以分,淫于阜螽,触而感物,乃无常雄。”又引刘敬叔《异苑》,云宋元嘉初有王双者,遇一女与为偶,后乃见是一青色白领蚯蚓,于时咸谓双暂同阜螽矣。案由此可知晋宋时民间相信蚯蚓无雄,与阜螽交配,这种传说后来似乎不大流行了,可是他总有一种特性,也容易被人误解,这便是雌雄同体这件事。怀德的《观察录》中昆虫部分有一节关于蚯蚓的,可以抄引过来当资料,其文云:
“蚯蚓夜间出来躺在草地上,虽然把身子伸得很远,却并不离开洞穴,仍将尾巴末端留在洞内,所以略有警报就能急速的退回地下去。这样伸着身子的时候,凡是够得着的什么食物也就满足了,如草叶、稻草、树叶,这些碎片他们常拖到洞穴里去。就是在交配时,他的下半身也决不离开洞穴,所以除了住得相近互相够得着的以外,没有两个可以得有这种交际,不过因为他们都是雌雄同体的,所以不难遇见一个配偶,若是雌雄异体则此事便很是困难了。”案雌雄同体与自为雌雄本非一事,而古人多混而同之。《山海经》一《南山经》中云: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牡牝,食者不妒。”郝兰皋《疏》转引《异物志》云:灵猫一体,自为阴阳。又三《北山经》云,带山有鸟名曰(奇鸟)(余鸟),是自为牝牡,亦是一例。而王崇庆在《释义》中乃评云:
“鸟兽自为牝牡,皆自然之性,岂特(奇鸟)(鸟余)也哉。”此处唯理派的解释固然很有意思,却是误解了经文,盖所谓自者非谓同类而是同体也。郭景纯《类赞》云:
“类之为兽,一体兼二,近取诸身,用不假器,窈窕是佩,不知妒忌。”说的很是明白。但是郭君虽博识,这里未免小有谬误,因为自为牝牡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只有笑话中说说罢了,粗鄙的话现在也无须传述。《山海经》里的鸟兽我们不知道,单只就蚯蚓来说,它的性生活已由动物学者调查清楚,知道它还是二虫相交,异体受精的,瑞德女医师所著《性是什么》,书中第二章论动物间性,举水螅、蚯蚓、蛙、鸡、狗五者为例,我们可以借用讲蚯蚓的一小部分来做说明。据说蚯蚓全身约共有百五十节,在十三节有卵巢一对,在十及十一节有睾丸各两对,均在十四节分别开口,最奇特的是在九至十一节的下面左右各有二口,下为小囊,又其三二至三七节背上颜色特殊,在产卵时分泌液质作为茧壳。凡二虫相遇,首尾相反,各以其九至十三节一部分下面相就,输出精子入于对方的四小囊中,乃各分散,及卵子成熟时,背上特殊部分即分泌物质成筒形,蚯蚓乃缩身后退,筒身擦过十三四节,卵子与囊中精于均黏着其上,遂以并合成胎,蚓首缩入筒之前端,此端即封闭,及首退出后端,亦随以封固而成茧矣。以上所述因力求简要,说的很有欠明白的地方,但大抵可以明了蚯蚓生殖的情形,可知雌雄同体与自为牝牡原来并不是一件事。蚯蚓的名誉和我们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必替它争辨,不过为求真实起见,不得不说明一番,目的不是写什么科学小品,而结果搬了些这一类的材料过来,虽不得已,亦是很抱歉的事也。民国甲申九月二十四日所写,续草木虫鱼之一。

书籍目录

关于教子法
关于宽容
关于测字
关于送灶
雨的感想
医师礼赞
男人与女人
女人的文章
女人的禁忌
蚯蚓
萤火
记杜逢辰君的事
明治文学之追忆
广阳杂记
杨大瓢日记
寄龛四志
笑赞
大乘的启蒙书
杂文的路
国语文的三类
文学史的教训
十堂笔谈
一小引
二汉字
三国文
四外国语
五国史
六博物
七医学
八佛经
九风土志
十梦
苦茶庵打油诗
文坛之外
立春以前
几篇题跋
一风雨后谈序
二秉烛后谈序
三文载道文抄序
四希腊神话引言
五谈新诗序
六茶之书序
七和纸之美
八沙滩小集序
后记


 立春以前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立春以前》一书,多是周作人先生一九四四年间所作,一九四五年二月至三月编成,八月出版。“本文三十三篇,除《关于送灶》(一九四四年一月)和《几篇题跋》中的《风雨谈后序》(一九四四年一月)、《秉烛后谈序》(一九四四年四月)和《谈新诗序》(一九四四年七月)外,均写于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即《苦口甘口》之后”(止庵序)。那时抗战或可算得是接近尾声,周氏不知是否仍在任着伪职(查钱著《周作人传》,从一九四三年二月后直接便到了一九四六年五月审判和入狱)。总之看时,心里是怀了一点复杂情感。因为多数文章,便是现在看来,也要使人慨叹其识见的深远的。而那一种忧郁和悲悯的情怀------这里所谓忧郁和悲悯,我大概是指一种爱,带有平民意味的,或者就近于先生自己所说的“矜孺子而哀妇人”一类------又时时可以感受得。知堂老人对妇女和儿童的问题一向是关心,这里面大约是人道主义色彩,虽然我自己对人道主义也就并不了解。《关于教子法》、《男人与女人》、《女人的禁忌》、《女人的文章》几篇都可概属在内。大约知堂对于儿童的教育,总持有一种宽容自由的态度,以不妨害儿童自然的天性为宜。又总不是放任,还需大人的识见与略为的引导。对于女人,一面是求一种观念与地位上之平等,怀了同情的心,一面对女子本身受旧道德影响而产生的异化也表示忧虑,这在《女人的禁忌》与《女人的文章》中表现得犹为明了,对于作“闺房之乐莫甚于纳妾”论的女人无怪乎要忍不住发出“周公之言”的讥刺了。《女人的禁忌》中认为宗教上的污秽观本是受佛教影响为多,又并不彻底,便易落为民间迷信,为不识字又信佛的妇女所支持,对女性同类的伤害还需要青年男女自己的努力。知堂对性学和医学的留心与此或不无关联。知堂对于性,大约是希望青年们能持有一种健康的态度,虽不必夸谈,而实又不必掩饰,以为是不洁。常提起的普通性教育的书是两册西文小书,《性是什么》和《小孩是怎么生的》,以为“大抵都是从动植物讲起,渐渐的到了人类,不但可以讲得明净而有兴趣,实在也是自然的顺序”。知堂认为“中国国民的中心思想之最高点为仁,即是此原始生存道德所发达而成,如不从生物学的立脚地来看,不能了解其意义的深厚”,而自己常劝青年留意生物学上的常识,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其次是希望利用这些知识,去纠正从前流传下来的伦理化的自然观”。又《医师礼赞》和《十堂笔谈》之七医学中同样提到的一段话是如此:“我常想医疗或是生物的本能,如犬猫自舐其创是也,但其发展为活人之术,无论是用法术或方剂,总之是人类文化之一特色,虽然与梃刃同是发明,而意义迥殊,中国称蚩尤作五兵,而神农尝药辨性,可以见矣。”知堂对巴斯德之发现霉菌促使消毒手术的产生之赞叹可谓不遗余力,又以为医术需有一种仁人之心,正可与政治相通,二者又同需学问与经验,见识与道德。这自然不是要将医师与政治家拉拢到一处来做一篇文章,大概还是对这“仁”的精神的向往与对中国现实的忧虑。周氏常提到的为佛祖之投身饲饿虎精神所感动,大抵也是觉得这二者中有一种相通的“仁”之精神。知堂对科学的知识抱有一种几近天然的尊重,对于“国粹”却并不十分待见,而要特意申明其礼赞只是给那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良医了。书中另一部分“正经文章”多是关于文学,计有《明治文学之追忆》、《杂文的路》、《国语文的三类》、《文学史的教训》、《十堂笔谈》、《文坛之外》六篇。《苦茶庵打油诗》虽不“正经”,却实在有一种忧生悯乱的情怀。这些篇无一例外写得较深,因此对这一册的喜爱,在我实在仿佛已超过了《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等或更较有名的几册。对未来国语文的发展,说古来的文章,发展到如今,我们一般人所能写的,只论著,序跋,书牍,杂记之类,甚至论著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写得,其体制格局因此不免是小,然而我们用国语文写文章,所求的却只是诚与达,而古文表达起来不甚顺手,不能写出真意,复易堕入新的时文,违反写文章的本意罢了。“作文小事,第一不可失信于自己”,“故写国语文者少写大品的文章,有时固是实在不能,有时亦是不为也”。知堂对文章诚与达的理想,与明之小品文和性灵派之关连,已有许多人说过,也无需我再添几句也并不有新意的话,虽然心里是想着,大约也确实有些不同的。但我又并不能说出所以然来。我是竟又欲将这拉拢到一种“科学的人道主义”中去,以为归根是由于对人之爱,对人之个性完全发展的维护所致。其不喜孟韩姚方,不喜结构用力的小说而偏爱冲淡的随笔散文,其于小品文更愿意称为“杂文”又强调其中的“杂”,其对儿童及妇女的关注,实是有一种精神在其中一以贯之吧。对那时仍尚在摸索发展的国语文(“大概可定义为可用汉字表示的通用白话”),知堂也抱了十分的宽容,说:“现今的国语与文诚然未为完善,汉字的使用亦有艰难之点,唯因其有维系文化的统一之功用,政治上有色大意义,凡现在关心中国途的人都应予以重视。”(《十堂笔谈·汉字》)“他比起方言来或者有些弱点,但他有统一性,可以通行于全中国,正如汉字一样,我们并非看轻方言与拼音字,实在只是较看重国语与汉字,因为后者对于中国统一工作上更为有用。”(《十堂笔谈·国文》)知堂曾说,自己最是厌恶道学家,但观览自己所作文章,惊然发现自己原来也是道德家,只不过自己所倡的乃是自己所以为正确的新道德罢了。那此前还想竭力去除这文章中的道德气,到《立春以前》后记中则说“至今完全的是认,觉得这样是好的,以后还当尽年寿向这方面努力,虽然我这传统的根据却与世界的知识是并行的,我的说话永久不免在新的听了以为旧,在旧的听了以为新,这是无可如何的事。因为如此,我又感觉我的路更没有走错,盖那些人所想像的路大抵多是错的也。”以上所引两则,或许也可算得是有道德气的吧。只是末两句这种肯定的话,我初看时是颇为讶异,因为觉得在知堂老人是很少说出这样的话来吧。关于文学这几篇,都有些总结的味道,而语气的平易近人,常使人禁不住生出感动,然而这或许只是由于我个人性情的原因。其中尤为喜欢的,是《十堂笔记》一篇。这正是知堂以老人的身份写给青年人的话,小引中说,“他(老人)走了一辈子,结果恐怕也还是一无所得,他所得的只有关于这路的知识,说没有用也就没有用,不过对于这条路上的行人未必全然无用,多少可以做些参考,不要听也别无妨碍。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略略讲给别人听,固不能把前途说得怎么好,有什么黄金屋或颜如玉,也不至于像火焰山那么的多魔难,只是就可以供旅行者的参考的地方,想得到时告知一点,这也可说是他们的义务”,又,“一个人自以为是,本来是难免的,总之不能说是对,现在让我们希望,我们的意见或者可以比上一代的老辈稍好一点,并不是特别有什么地方更是聪明了,只是有一种反省,自己从前也有过青年时期,未曾完全忘记,其次是现今因年岁阅历的关系,有些意见很有些改变了,这颇有可供后人参考的地方,但并没有一种约束力,叫人非如此不可。”不遗余力地抄引了如许之多,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然而那一种态度上的诚达与语言上的平易,正是打动我处。除已见前引的请青年对汉字和国语的重视,他如其四劝学生多学一门外国语,认为虽不必如最初的前辈抱了以为学外语便能救国的心,一般的人“借外国语的帮助多读些书,知识见解益以增进,一般的利益很是不小”;其五提醒一般的学生多重视国史,以为国民对于本国历史须得个概要,不同于专门研究者的是,一般人对近代如宋元明清或尤须多加注意,因为这时期内不但内忧外患特多,文化思想上造成如今现实的那种变化,也实始于两宋。另一面对学生学了多年历史课国史终于弄不清也是一种宽容态度,也以为是人之常情,并不加以苛责,一面又说明自己认为或者有用的读史途径。其六讲博物,其七讲医学,都是对青年重视自然与科学之必要性的强调。其八讲佛经,“(佛经里的故事)比《旧约》更少宗教气味,比中国的讲得更好,更多文学趣味……至于经中所有的思想,佛教精神,一眼看去这是外来的宗教,和我们没甚关系,但是离开凡人所不易领解的甚深义谛,只看取大乘菩萨救世济人的弘愿景行,觉得其伟大处与家所说的尧禹稷的精神根本相同,读了令人感激,其力量似乎比经书还要大些”,这一段又可与《大乘的启蒙书》一篇合看,所讲更为明白;其九讲风土志,认为中国旧书史部地理类中杂记一门,“性质很是特别,本是史的资料,却很多文艺的兴味,虽是小册居多,一直为文人所爱读,流传比较的广”。于现代青年也不是没有益处,只是“找一点当课外读物去看也好”。其“所记的大都是一地方的古迹传说,物产风俗,其事既多新奇可喜,假如文章写得好一点,自然更引人入胜,而且因为说的是一地方的事,内容更易于有统一,更令读者感觉对于乡土这爱,这是读大部的地理书时所没有的。”这些见解可谓别具只眼,如今也依然使人觉得妥帖中肯且实在有用的。《蚯蚓》和《萤火》是继草木虫鱼系列之二种,然而并不就是清谈,其对西方生物学家肯实地仔细观察和亲身实验再做出结论的那一种态度的赞赏,正可与“读多了线装书有时也不免觉得气闷”成对比,是“赏鉴里混有批判”的。《关于测字》、《关于送灶》记述民俗,是知堂一贯的兴趣所在之一,《广阳杂记》、《杨大瓢日记》和《寄龛四志》则殆近于文抄公之体。《雨的感想》和《立春以前》则近于《雨天的书》一路了。《记杜逢辰君的事》是怀已逝之人,照例语言是淡淡的,以致我从前看知堂《记爱罗先珂君》及其他几篇同类的,还要嫌他味淡,以为情感实在太隐晦,而不动人。写到这,这书后所余四页半白纸是都将写完了,时候也近晚上十一点,我终究是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好听的说法是也作了一回并不高明的文抄公罢。屋外爆竹声绵密不绝,除早晨那两小时的热闹非凡,傍晚也是从五点不间断响至这时了。元宵节的夜既将过去,旧的说法是,过了正月十五,年才是确实过完,如今连正月十五也将过去,气温回升又是这样的迅速,春天或是已将真正来了吧。戊子年正月十五,于南京五塘。又:写完这一篇后,又匆匆翻过《周作人传》的关于周作人任伪职的前后一部分,转觉自己这一篇所记的,因为不涉及那时的现实,所以不免是浮浅,甚至幼稚,即使是隔靴搔痒的程度,恐怕也不曾够到。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者,实在是没能做到的吧。我意并不在美化,故暂只写就文章中所得的一点纯粹感想而不再添补,至于历史,还是于别书中同时求得,或者所得可更多一点吧。钱理群《周作人传》地址: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38975
  •     看知堂老人的書,如果自己對四書五經、十三經注疏、唐宋元明清等各種史料筆記不熟悉,會覺得很吃力,加有各種鬼怪小說太平廣記、聊齋、閱微堂筆記等等,二十四史絕對不會放過,還有各種名人軼事,都是知堂老人喜歡的瓜蔓抄,如果想懂知堂老人,只能跟著他的所愛學著他的瓜蔓抄,慢慢的走進他的世界他的殿堂。。。這小小一冊書,引用的史料筆記等,不計勝數。。。跟著翻看各式筆記也夠我消磨好幾天了~
  •     想把那些旧作集中一处,编本书,名字就叫立春之后。俺娘却说:不好!那叫什么好呢?冬至以前?俺娘说:还不如叫明日大暑!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2005-32
  •     有空還是要多翻翻周二。
  •     除《药堂杂文》外,这本集子显露知堂战时心态实在多极。
  •     嫁妆之一
  •     手不释卷。这集里知堂说了好多剖白的话,中庸之道,儒家本色,闲适非闲,道德文章。
  •     不过的散文集~
  •     文浅理通,苦茶滋味深
  •     平常反对韩愈方苞,却还是小时候中了毒,到老年来未能除尽,不会写自然本色的文章,实是一件恨事。
  •     文笔是很好的,思想也是很通达的,刘继庄、赵南星两篇可做代表,但是考虑到写作的背景,不免让人有些感慨
  •     06年的冬天时打算在那下一个立春以前看完的书,终于在今天读完了。
  •     书名很好听。读完之后对蚯蚓和女人有了全新认识
  •     带有晚年风格的散文集。其最妙处,在于文言风格的文字,如此自然地融入白话的文风中,此对中国散文之路径,实有深刻的启发——虽然此道久矣不行。
  •     在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问题上,小周先生和John Hirst意见相左,还是应该找时间补一补欧洲史。
  •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反正从我个人来讲是很喜欢他的文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