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811203714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页数:234页

作者简介

《自卑与超越(修订版)》内容简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了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四处争聘,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分劳累,他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书籍目录

译者序
一、生活的意义
二、心灵与肉体
三、自卑感和优越感
四、早期的记忆
五、梦
六、家庭的影响
七、学校的影响
八、青春期
九、犯罪及其预防
十、职业
十一、人及其同伴
十二、爱情与婚姻
阿德勒年谱

编辑推荐

青少年必备的心理学读本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自卑与超越(修订版)》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就的,书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自卑与超越(修订版)》语言平易近人,结构严谨,是心理分析的重要参考读物。同时,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自卑与超越(修订版)》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育指导书籍。

前言

A.阿德勒(A1fred Adler),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和弗洛伊德同属于精神心理学界大师级的重要人物。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重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生。以后,他说他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他的许多心理学上的观点都可以从他童年时代的记忆中寻出其蛛丝马迹。1895年,阿德勒从维也纳大学获得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在维也纳居住期间,阿德勒也像普通的维也纳人一样,经常到咖啡馆和朋友及学生们一起饮酒作乐,谈天说笑。他友善谦和,不拘小节,因此和三教九流的人都交上了朋友。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

内容概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近郊。1895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药学位。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有关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德勒曾在奥地利军队中充当军医。之后,他又在维也纳的教育机构中从

章节摘录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事物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物对我们人类的意义。即使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最简单的事物,人类在接触它们的时候也是从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看待它们的。“木头”指的是“与人类自身有关系的木头”,“石头”也是“作为人类生活因素之一的石头”。如果有人想脱离意义的范畴,而使自己仅仅生活在单纯的环境之中,那么他一定非常不幸:他将与自己周围的人丧失沟通的基础,他的行为无论是对他自己,或是对其他人都毫不起作用,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一直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我们所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被我们所赋予的意义,或者说是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解释。因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说:每个人感受到的意义多多少少总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因为“意义”是一个充满了谬误的领域。假如我们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很可能回答不出来。通常,人们不愿让这个看似没有意义的问题来困扰自己,所以总是用一些陈词滥调的回答来搪塞;或者,人们干脆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我们无法否认,自从人类有自己的历史开始,这个问题便已经存在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仅是青年,连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也会经常为之困惑:“我们为什么而活着?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自然,无数的事实让我们可以断言:通常人们只有在遭遇失败挫折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假如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的波澜和起伏,也没有遇到过任何的困难和险阻,那么这个问题便不成其为问题,也不会被诉之于言词。在一般情况下,人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生活的意义,几乎每个人都只把这个问题和它的答案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而完全不管他的言论,我们将会发现:他的姿势、态度、动作、表情、礼貌、野心、习惯、特征等等,无不体现出他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他的行为让我们相信,他似乎对某种关于生活的解释深信不移,他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他对这个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他似乎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宣告:“我就是这个样子,而世界就是那种型态”,这便是他赋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因人而异,也正因为如此,生活的意义多得不可胜数。而且,我们会发现,每一种个体自认为正确的生活的意义可能多少都含有错误的成分在里头,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生活的意义,只要有人持这种态度,它也绝不会是完全错误的。所有的生活意义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然而,这些变化——或者说,不同的人赋予生活不同的意义却有高下之分:它们中有些很美妙,有些则很糟糕;有些错得多,有些则错得少。我们还可以发现:较好的生活意义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而较差的生活意义则都缺乏这些特征。这样,我们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总结,就可以得到一种相对“科学”的生活意义,它是真正意义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们应付与人类有关的现实的“意义”。在此,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真实”指的是对人类的真实,对人类目标和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所谓“真实”。如果还有其他的“真实”存在,它也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无法知道这种“真实”,这种“真实”也因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三条重要的事实,这些事实是他必须随时牵挂于怀的。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不得不受这三条事实的制约,他所面临的问题也都是这些事实所造成的。由于这些事实无所不在地缠绕着人类,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回答因此而产生的问题,一个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体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个人理解。

图书封面


 自卑与超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4条)

  •     作者本来是讲述儿童心理的变化的,可是我却从中看到了大量关于如何更好教育好小孩子的理论、实践以及方法。此处说的小孩子,主要是儿童,因为阿德勒很明确地讲到,在生命的前五年,儿童已经完成了人格的形成(这一点很值得商榷)。所以按照他的逻辑,本书特别适合年轻父母阅读,毕竟,养育孩子的过程,是跟自然、小生命斗智斗勇的一个经历。当然,阿德勒只是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对于小孩哭着喊着要吃冰棒,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给还是不给。但理论基础的好处是,你一旦熟稔,可以应对不同特点的小孩儿畅通无阻。家庭之后那章,《学校》适合我们用于观察(我现在很慎言“改变”了)初中、高中的孩子过去经历过的处境。作为一个稍稍有点儿经验的老师,都能从人群中分辨出来哪些小孩是单亲、孤儿,甚至留守儿童都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们对于注意力的渴求往往强烈过普通人,如果这种渴望没有被正确地转化到学业的追求,与周围人合作的态度上来,那将是很可怕的。——可能成为社会的一颗定时炸弹!!阿德勒认为心灵跟肉体是相互影响的,这能给读者的启发其实很简单,所谓“相由心生”,面相跟品格(作者的原话是有意义的心灵)是有关联的。但是其实这方面是有一些近代的科学研究可以作为辅佐证据的,很遗憾阿德勒生得太早,没有机会看到。自卑造成紧张,然后使用某种行为来制造优越感(穷人家的孩子没钱,然后就在成绩上好一点儿咯!),但是追求到的优越感往往是导向无用的方向,真正的问题反而是被掩盖或摒弃了。但是作者研究的是神经症患者,所以很多行为、病证比我们见到的正常人(微微带一点自卑情结)要很不一样。所以抑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以及其他人格有问题的人类,想通过了解阿德勒来治疗自己,恐怕还不够(如果能做到的话,太恭喜了!sincerely!)。作者的解决方案反复重现的一个词:合作。对于大多数,“合作”——安于适合的一个角色,同大多数人一起在社会中实现价值——是作者一直念叨的要求,但实际上,作者所指代的“合作”,涵义远远深于工作中的“配合”。合作更多是角色、兴趣的更好匹配,是对自卑的克服,优越感痴痴追求的克制,而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相互支持。
  •     总算看完了。感觉每个心理学大师都有自己特定的立场,而且能把他们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发现的理念结合起来,解释的都挺完美。这位大师的立场就是把心理问题归结到合作上~用个没有嘲弄意味的比喻,很像“盲人摸象”。个人很喜欢本书结尾他对于婚姻关系的解说“我们居住在地球上,被分为两种性别,而且必须和我们平等的人类交往的事实,以及我们必须以有效的方式解决我们环境加予我们的三个生活问题的事实,都能帮我们看出,只有一夫一妻制才能使个人在爱情和婚姻中获得最高和最完美的发展”这段话真是干净利落的说出了婚姻的本质和由来。
  •     当我尚处懵懂,迷茫无知之时,面对光怪陆离,众说纷纭,幸好读到了:“人人生而平等,却无不处于枷锁之中”,并时时警诫自己“自由可得,但不可失而复得”,从此不甘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奴隶状态,更有愤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怪论。慢慢地明白了促使进步的不是“和平”,而是:自由!当我深陷自卑,优越感作祟之际,看着灯红酒绿,一掷千金,幸好有人教诲过我:超越这些由自卑而来的愤慨,放弃那些铤而走险的念头,你能做的就是寻求积极的合作,挣取光明正大的财富!转而潜心技艺,互利互惠。当我……而后我写给自己:我若有理想,会悄悄地播种下来,在夜晚默默地耕耘;我若有激情,会暗暗地聚集起来,在正午滚滚地挥霍;我若有喜悦,会轻轻地收拢起来,在清晨缓缓地绽放;我若有伤痛,会悠悠地承受下来,在黄昏细细地舔舐;我愿不买房、不购车,将钱财省下,够一次环球旅行;我愿不上学、不工作,将时间省下,够一次游戏人间;我愿不尔虞、不我诈,将精力省下,够一次指点江山;我愿不卑躬、不屈膝,将桀骜省下,够一次飞扬跋扈;原谅我平平淡淡,因为沧海一粟;原谅我默不作声,因为与世无争;原谅我袖手旁观,因为冷眼看穿;原谅我红尘颠倒,因为正道沧桑。这个世界,且愿你我能自由,正大光明,有尊严地过完这一生!结缘文字,一路书香。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想说一下力荐的原因~很多人觉得这本书名过其实,对作者的诸多观点也颇有微词。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益处却非常大。每本书的普世价值可能是它为人类社会做了什么贡献,可是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却在于它帮助了我什么。说这是一本育儿书,我便是从儿童长大,我看到了今天的我为什么是这样的我,找到了症结所以去改变,于是我摆脱了很多童年形成的潜意识,生活的许多方面就这样光明了起来。这是我评五星的原因。每本书都需要读过,才知道对于你来说,它是多少分。豆瓣评分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     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
  •     我们渴求独立勇敢乐观但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希望之上。通过此书我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
  •     自卑与超越,虽然名字有点。。。但还是果断买了,因为很崇拜阿德勒!!!喜欢那种追求**的过程
  •     阿德勒的代表作,推荐给了许多朋友
  •     去另一面看自己,超越它
  •     有些想法与作者观点不同。 算是一本入门的心理学书吧!
  •     老师读过之后,感觉不错,所以买来看看!!
  •     学习个体心理学,增长心智的一本好书。5星推荐。很多在平常生活中的烦恼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读下来收获很多。日常的行为表现其实深究下去是内在心理的问题,自卑感与优越感,梦,家庭,学校,青春期,犯罪的心理,人生三大问题,职业,爱情与婚姻,孩子,自我与社会。尝试透过行为去解析内在的心理因素,并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     读完发现很多理论现如今已经进化到更全面更灵活的阶段,翻译版的有些措施不得不吐槽。。。
  •     干货少,有点失望。不过阿德勒也是打破了弗洛伊德的圭臬,从个体出发,这一点倒是很赞同。
  •     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 或者家长
  •      17.3.23 《自卑与超越》阐述了阿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每个人都在追求生命意义,而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同;人是需要合作还是独立?
  •     刚刚收到,很期待!给孩子准备的,我自然也少了看,我正在研究孩子教育问题,正好实验一下!
  •     心中有很多疙瘩,自己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自从拜读了阿德勒博士的大作之后,醍醐灌顶,自己茅塞顿开。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不是一时的影响,而是一生的影响,不论是在什么地点,不论你是老人或者是小孩,都可以拜读阿德勒博士巅峰时刻的这本书。它将带给你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影响,它会影响你人生中的方方面面,亲情,事业,爱情,还是友情。希望朋友们喜欢这本书。
  •     不知道好在哪
  •     心理学范围的,多读点有好处
  •     书的内容很好。。很早之前就在图书馆里把书看了,然后觉得很好应该收藏。。纸质也很好。。这本书主要是研究个体心理学的,阿德勒自然不用说,个体心理学先驱。。书中写了个体的自卑和优越的产生原因及各个阶段对心灵产生的影响。是青少年必备的读物。。商品描述全5分价格也是很公道5分整洁度全5分包装也5分 包装这个问题当当一直是用一个袋子外加胶带一缠,,,这样就很好,环保省钱。。物流嘛,,这次给4分,,没有海红的快啊,,虽然说安捷也是青岛的,,作为青岛人应该支持,但是确实没有海红给力呀。。
  •     我觉得很好,很想买来送给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们。但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认真的读完。
  •     心理学著作
  •     才看到第一章就被吸引了。综合了弗氏理论把关注点放在人的个体,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很受用。不错!
  •     想让它开启我的心理学梦
  •     一位教授老师推荐的。值得一看!
  •     典型的“如何过好这一生”,没有太多关于自卑与超越的内容,全文还很怼佛洛依德。过分强调“童年”与“合作”,认为“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意义只存在于合作中”“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大概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婚前不发生性行为是对婚后幸福的最大保证”等等很多观点都与我的人生观相悖,不赞同,但理解。总体上远不如同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被讨厌的勇气》。
  •     我很喜欢这本书,可惜国内能够找到的阿德勒的书并不多。
    这本书是他最精华的著作,有很多好的理论。
    唯一可惜的里面很多的观点并没用展开。算是很好的入门书籍吧。
  •     《自卑和超越》里面的尿床细节描写我深有感触,因为我孩子体弱也有这个毛病,没想到会造成心理疾病,这个要注意了
  •     浅显易懂,案例有趣。 问题人都是问题儿童长大来的。 症结在于不懂奉献合作,对他人没有兴趣。 有光就有影。 自卑的人为了确保自己的优越感会做出各种事情来逃避同时隐藏自己的怯懦。 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对人影响尤大。 边看边自省。 最后一章爱与婚姻,特别是关于不愿意生儿育女的系列观点不大能接受。
  •     个体心理学大师!有精神分析学理,读到最后会发现这是励志书!!
  •     个人觉得书的核心观点有这么几个:
      1.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与他人合作,在工作、婚姻和社会三个侧面获得价值这种价值应当是他人可以认同和接受的。
      2.自卑感是人类共有的。区别在于,懂得合作之道的人通过合作,为其他人创造价值。不懂合作之道者,选用错误的手段,只获得了虚假的个人优越感。
      3.一个人的行为体现了他对于“生活意义”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是他如何认识自己的经验,如何获取优越感。所以,一个人的行为和他的生活意义是一脉相承的。
      4.当一个人无法通过合作来实现生命意义时,他会通过身体或者心理疾病来获得虚假的个人优越感,或者对于无法获得优越感的补偿。
      5.家庭和教师的责任在于:从小教会孩子合作之道,教会他们从小对别的孩童产生兴趣,长大以后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兴趣,而不是只关注自己。友谊是训练社会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不错,并且送得也比较快!不错
  •     读心理学著作时,身边就有一个典型病例的感觉挺奇妙的。书中一再强调合作,而根据博弈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所有人都竭力合作是一种稳定策略,所有人都选择欺骗和背叛也可以达到稳定状态。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经济学领域,合作和背叛共存吧。
  •     很多的观点不都赞同 比如 如果不生小孩 结婚又什么用 之类的
  •     从一个人生命的一生来系统思考,虽然是个体心理学,但是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入手,介绍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人应该一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合作的生命才会有色彩也许作者初次写这本书是三十年以前,也许与当下社会并不十分相符,但人的价值不是去索取,而是奉献以及为他人助益。这个观点还是十分认同的。人会在越来越多的欲望洪流中迷失自己,忘记自己初衷,但其实在做事和奉献时人生的成就感才更深,我开始思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虽处江湖之远,但仍旧选择去考虑更多更宏大深渊的事情。第二个收获是,童年的生活记忆会影响人一生,所以感知到童年记忆在不断折磨自己人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时,应该学会在处理事情时慢慢纠正然后得以慢慢扭转。
  •     就像一颗枝叶繁茂,但主干单薄的树
  •     第一本认真度过的心理学书,认为通透且逻辑。
  •     最近心理学的书读的比较多,这本是1月读的,可圈可点,对于自卑的分析还是赞成的,但是其他的感觉还需要自己摸索和理解,书只是给出参考,许多时候要自己感悟。
  •     能够温柔,就不要横眉。能够伸手拥抱,就不要握拳击伤。因为恶意会循环,善意也会。想被善待,先善待人。想被理解,先理解人。想被关注,先注视人。大多情况下得不到好的回应,但至少也可以救赎了自己。
  •     老师推荐的心理学著作,讲得很深刻,很打动人心。
  •     此书可以很好滴解释自己曾经的一些自卑心理,让自己明白,我可以变得很自信,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
  •     一步比较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刚刚开始在读此书,读了前三章,感觉经典就是经典,能用书中一些观点解释我和周围一些人的奇怪行为。
    论述严谨
  •     小时候读应该读不懂,长大了读有点晚,其实可以作为育儿经读读了。
  •     好久前看的,应该再看
  •     如何阅读一本书,提醒我们,读完一本书,才有资格评价。kindle里有,拿来读了4%觉得行文逻辑混乱,有假大空的嫌疑,赶紧上网找书评,非一本精致读物,弃读之....本评论不具参考价值.....
  •     这大概是我2011年购入的最佳书籍。
    一本送给朋友,后来又买了两本留作收藏。
    刚开始读的时候因为是心理学专著所以难免会觉得有些难以进入状态,
    可是整本书还是会带给人非常多的启发和思考。
    对于想更加了解自己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非常巨大。
    深刻,犀利,叹为观止。
  •     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好书。
  •     人一生真正要面对的永远只有自己,战胜了自己,你就征服了世界!
    自己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障碍,拿破仑说过:“如果你是强者,自己乃自己最佳之益友;如果你是弱者,自己乃自己最大之敌人。”
    自卑只是一张一捅就破的纸,拿出你们的勇气吧。
    在仅有的一次人生里,不要让自己成为命运摆弄的棋子,自己要握好人生命运的钥匙,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战胜自己,书写人生辉煌。
  •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自己不愿接受的“自卑心理”,我们给别人留下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读其书可以使我们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突破自己。
    同时这本书突破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是从人性格出发研究自己,并不是一味的“性”。
  •     对与人合作的观点,启发了我。
  •     2017•39 仿佛看到一本假书
  •     人生的意义来源于对社会的贡献,这点说的这么绝对我真的是无法全身心赞同
  •     内容直白!是关与与人合作的心理学!
  •     阿德勒老师的书让人耳目一新。对于想要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同学一定是必读之物。
  •     感觉有些过时了,开篇的“人生三大限制”,现在看来不是特别必要。
  •     拿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看起来,阿德勒的语言流畅,事例生动,很喜欢这本书!
  •     翻译感太重,标签式定义,之前被同伴赞誉说很有实例感很好读,读过后觉得太多例子反而限制了想象和思考,感觉读东西时的体验自由遭到剥夺。观念和子话题略显老旧,虽然和弗洛伊德是同时代的,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后者,因为里面有永恒不过时的地方,不过纵然自己觉得此书无趣,但还是遇到了直击内心的地方,打算醒来再想。
  •     自卑与超越,让我找到前进的方向。
  •     自卑与超越,人格与道德,此书论证有理、有力
  •     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既有一定的专业性,又有一定的普及性。虽然心理学的课堂上没有提到过阿德勒,但看了这本书恐怕就难以忘记这个伟大的名字了...
  •     大学的时候读过,很不错的书。简单易懂。
  •     自我心理学很好用 拿来稍微包装下就很容易变成踩h点又稳又准的鸡汤成功学 比如一直自称心理学的NLP
  •     不说认同与否 每次读阿德勒都很大启发
  •     了解自己 值得一看 特别是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刻
  •     阿德勒的书值得一看
  •     心理学很好的书
  •     这是一本即使是一个仅仅受过初中教育的人也能读懂的大学教材类的书籍。书中的分析精当,举例严谨,不愧是个人心里分析学界的泰斗。所谓的三种无法摆脱的事实,即使是今日今时,也是很深刻的阐述。他尤善于描写幼时的事件和活动对后来发展的影响。也可以作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参考书。
  •     起初是听书听到的这本,结果却发现对我很有用。我是做老师的,也喜欢心理。根据书中的描述,我对自己还做了一番自我分析。现在的灵修课程很多是教给大家先认识自己,我觉得此书虽然没有那么优美的去讲述这么一个道理,却更深刻的挖掘了人们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此书都有前因后果的详尽描述。如果你是位妈妈或者老师,就极力推荐您看这本书,因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根据这本书的指引,学到很多。
  •     书中关于梦的那章看的不是太明白,但是最后几章简直不能再赞,对婚姻生活,孩子教育的分析特别有启发性。很多成年后性格上的问题其实都源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等六月集中学习心理学时会重温这本书的,也许还会有新感悟~
  •     行文流畅,没有过多精密的心理学术语,但是也没有因此丧失逻辑条理。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是优势,但对于想从中得取一些学术启蒙,需要读者本人的功力,毕竟,阿德勒的观点经验性较强,狭于心理学的原地,难有艰深广袤的慧明洞触。
  •     心理学哲学入门必备
  •     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大师的深刻理解,难能可贵的是运用了通俗平实的语言。值得看!
  •     一套书挺不错的,不过要耐心、静心的读下来,去体味了!
  •     抛开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一再强调合作关系,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可是这个世上并不会有这样的环境能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想要的样子。个体心理学不能对既成的悲剧提供任何帮助。“一个人的生命态度是由他的经历所决定的。”你清楚自己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却不能真正过好这一生。
  •     垃圾
  •     读完之后觉得分析自卑的比较少,更多的是强调合作精神和为人类奉献的意识,以及人生中的三个问题:工作、友谊和性,分析家庭、学校和早期记忆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强调人生态度决定行为方式,分析梦的形成原因,指出不能把梦和现实分开看。但是个人觉得书本内容有些过于枯燥无聊,说教意味比较强,不太能吸引人继续读下去,而且对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是全部认同。
  •     还没读 但肯定很好 心理学大师的著作啊
  •     不得不说阿德勒是一位大师,因为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面对自然是多么的无能为力,正是因为此人类感到自卑,因此不断与自然抗争、不断改造自然从而产生了伟大的科学,科学改变了人类生活,改造了自然,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一个的壮举。这是阿德勒所看到的。但是,他所没有看到的是不管人类怎么样,怎么改造自然,自然终究会给人类上课,上地震课,上雾霾课,上水灾课等等。其实作为一名东方的读者,我认为如果阿德勒学了东方哲学、学了中庸之道之后或许会使他的学说建立的更完善。 至于出生顺序说,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一种现象,因为我在家里就是第二个孩子,我的经历、我的成长印证了出生顺序说的正确性,同时,我也在观察其他多元家庭的情况,确实是如阿德勒所描述的那样,因此,不得不为大师的分析所折服,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向阿德勒大师折服。
  •     好书但不精 以小看大对孩子精神心理的建设尤为重要 就是内容太散了
  •     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会孩子合作…
  •     书不错,但是因为我本意是想从学术的角度了解自卑心理与如何克服,大致看了内容,并不是我想要的那种。
  •     有许多作者自己的观点,需要有读者自己的思考。不过,对于人追求优越感这一根本驱动力,很有启发;也同意践行利他的价值观。
  •     书名起歪了吧…(不要被书名带偏系列)内容表达得通俗易懂,有一部分内容感觉自己在别的地方看到过。纵观全文,我觉得此书地位抬得略偏高。本书还有点像育儿指南/孩子成长指导指南。
  •     为了了解正统的社会观然后用来写雅思作文和了解社会用的,太正了,又各种自圆其说,暗线之下逻辑也不是特别清晰,随便看看就好。不过还是蛮适合给开化大众的,尤其是子女教育和犯罪部分。
  •     还是看看 丹尼尔卡尼曼 和 斯坦诺维奇 吧!这本书都是什么鬼!看不下去。和弗洛伊德一样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还有马丁塞利格曼的书也不错。 这本书基本都是作者的YY。没有依据。喜欢读以实验和数据为基础的书。
  •     读完之后感觉就是比鸡汤说的朴实,案例更加凶残罢了,其实建设性的东西并不多,但是有一点就是以后家里有孩子之后会注意某些问题吧
  •     1)阿德勒博士黑自己身高的时候还挺萌的。2)主要还是提出了与弗洛伊德决定论相对的目的论吧,目的论这个角度还是蛮新的。后面几乎都在从不同角度论述合作精神和平等的重要性。在合作这点上和人类简史里的观点蛮类似的,都认为不管是由语言还是宗教所导致的大规模分工合作是人类站到食物链顶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无论患者有什么问题,都开一剂叫做合作的药,未免也有点扯。3)由于时代原因,还是会有一些让人看着不舒服的论调,比如在母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里面,着重论述了家庭妇女这一工种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光荣度;同性恋形成的原因是厌恶自己的性别之类。
  •     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非常喜欢
  •     《自卑与超越》予我而言,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心理学书籍。我生活中所有的个性缺憾在其中都能找到原型。从过往一个看问题只看平面的角度,来到今天能以立体的角度来看问题,正是这本书给了我跨越的一部。并成功的将我由一个忧郁症患者慢慢的治愈,将忧郁的神经一根根的剔出,根治。从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让我这样了解自己。我,一个大家族里的大姐姐,有着家族中最有权威,最有分量的奶奶撑腰,自小,形成自私、自大、自我为中心,但同时却受到父母极端的教育,天天都活在棒棍底下,甚至父亲会用刀来砍自己。自小,性格被扭曲,无数次自杀,割脉,但靠着这本书,我找到了我的过去。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放下,学会了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成长。
    没有这本书,我今天仍学不会爱自己,爱别人。
  •     值得一读
  •     是不是大部分心理学的书都喜欢摆明观点,但是没有逻辑。比如书里说人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会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我都三十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谋生以外的梦想……本书处处是没有论据的各种观点,读起来费劲
  •     与自己有关的章节还能读着看下去,明白根在哪却缺少实际的解决方案。后面几张跳了
  •     个体心理学大师的经典著作
  •     内容就不说了,看了之后很受启发,也大概了解了一些个体心理学的概念
    纸张也挺好的
  •     很少看心理方面的书,看完日剧被种草的心理学家,随便找一本著作看了看。还可以,通俗不晦涩,有的观点挺有意思的。打算继续再买本《被讨厌的勇气》
  •     不记得读的哪个版本,作为经典来说,读完也算是了结了一个心愿。全书反复强调了奉献合作为他人付出的人生态度,由此可以解决人生职业人际和两性三大问题。记住了,也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这么难过可能就是由于太自私狭隘,只是现在知道了也难以改掉对优越感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
  •     下单后书很快就邮来了,我在读书会中要用这本书,其实它能带给我生命中我的许多未知的东西。
  •     作者说,人生的意义有正确有错误。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的做贡献。 我觉得自己完全不能接受。我为什么不可以不关系人类,为什么不可以关心下自己想吃什么想做什么想在哪里生活热爱什么擅长什么需要改进什么思念了谁仇恨了谁。 我只有一生可以浪费,我不接受你教给我的人生意义。
  •     好久前看的 浅了些
  •     近一百年前的作品,虽然没有那么面面具到,但基本观点仍然是现代人可借鉴的,触摸到人的心灵深处,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看看不错,对于青少年有好处。
  •     一位朋友推荐的,正在看。感觉有和自己相符的地方,要好好琢磨。
  •     一个学生确信自己读书读不好,会一个鱼会不会因为游的不快而产生自卑感?一旦他认为自己游不快,或者有个认为他游不快的爸妈,他就会哭闹,或者以美貌,体型去取胜,而对于 游得快的评判系统里,他是自我的,无用的。所以在现在这个 以成绩评判的学习系统里,使游不快的学生还能坚持提升自己游速的办法,就是自我要有正确的态度。然后让他跟群体一块游,互相拉手游。 游得快的有优越感,但处理方式不对。态度不对,迟早碰到比美貌的时候自卑(社会层次)当然,如果能得到先进的游泳技术指点,那就是认知层次了,还有生理层次。 不过此书强调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游得快,他觉得自己是一样的鱼,并且合理健康的跟着大伙去变的更快。 残疾没有鱼翅的鱼,如果有健康的心灵,它可以弥补,游过 无用功的鱼。(早期,家庭,青春期,职业,夫妻各方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