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着的中国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530642122
作者:余秋雨
页数:391页

作者简介

《藏着的中国》讲述了现代中国对古代中国曾经的无数历史细节的一次从头打量,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会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且情节是根据同名电视片的解说词改写而成,具有较高的参考及翻阅价值。没有比"藏着的中国"更能妥帖地表达我们走进博物馆的感受:中国其实一直在这里,在玻璃展柜后,在聚光灯下,在汉画像的线条里,在六朝人的笑容上,在唐塑的色彩和宋瓷釉面上冰片般的裂纹中……

书籍目录

神奇的呼吸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00l我们活着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004寒来暑往    天津自然博物馆/008瞬间古老    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011姚江渡      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015红山遗踪    辽宁省博物馆/019陶彩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023天圆地方    北京·中国古钱币博物馆/027雾中王国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031金沙彝魂    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036中原        河南博物院/040周原行      陕西·宝鸡市周原博物馆/043车行千载    山东·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048故城古事    山东·齐国历史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05l汇纳百川    四川省博物馆/055阙里圣人家  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059凤凰涅檠    湖北·荆州博物馆/062大冶之火    湖北·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065高山流水    湖北省博物馆/068埋伏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072神话不朽    湖南省博物馆/076衣带汉风    陕西·汉阳陵博物苑暨考古陈列馆/080两个中山国  河北省博物馆/084大象无形    河南·南阳汉画馆/088冥土安魂    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09l帝国的边缘  广东·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095铜鼓金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00千古一人    山西·运城市博物馆/104十朝围城    江苏·南京市博物馆/108河西往事    甘肃省博物馆/112来自北方    山西·大同市博物馆/116围屋主人    江西·赣南中华客家博物馆/120稻谷扬花    江西省博物馆/124十里扬州路  江苏·扬州博物馆/129秦地寻踪    陕西历史博物馆/133法门因缘    陕西·法门寺博物馆/136乾坤之间    陕西·乾陵博物馆/140石上墨韵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143守望福田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147鸣沙流年    甘肃·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151丝路流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55西行西行    青海省博物馆/159西藏传说(一)  西藏博物馆/162西藏传说(二)  西藏博物馆/165龙井问茶    浙江·中国茶叶博物馆/169花是主人    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173彩云之南    云南省博物馆/177呦呦鹿鸣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181梦华东京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185大庙塑彩    山西·双林寺彩塑艺术馆/189光之城(一)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3光之城(二)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7坐标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201文明的传递  北京·中国印刷博物馆/205一纸风行    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209回望西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213砚墨书香    安徽省历史博物馆/217画中临安    浙江省博物馆/220釉之光      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224景德文华    江西·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228马上天下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232中亚风      宁夏·固原博物馆/236燕山下      北京·首都博物馆/240天地一线    北京·中国长城博物馆/244天子人生    北京·定陵博物馆/247日夕有食    北京古观象台/250钟鸣前世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254水映江南    江苏·南京博物院/257天下藏书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261十万进士    南京市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265鸿雁演绎    江苏·高邮盂城驿博物馆/268衣被天下    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272都市山林    江苏·苏州园林博物馆/276步虚        湖北·武当山文物珍品陈列馆/280四水归堂    安徽·潜口民宅博物馆/284吾土吾民    安徽·黄山市博物馆/288“脸子”    贵州·安顺蔡官村地戏博物馆/292白山黑水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296满洲旧话    吉林·伊通满族民俗博物馆/300清风乍起    辽宁·沈阳故宫博物院/304秋猎时代    河北·避暑山庄博物馆/308家国之间(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312家国之间(二)  北京·故宫博物院/316家在闽南      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院/319岁月鎏金    广东民间工艺馆/323雪记春秋    浙江·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327在中堂      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331香格里拉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335记忆        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339百昧之祖    四川·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343衙门内外    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347九河下梢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351物是人非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355曲终人未散  天津戏剧博物馆/360人神游戏    天津杨柳青博物馆/:364白衣民族    黑龙江·龙井朝鲜民俗博物馆/368博物百年    江苏·南通博物苑/372海上霓虹    上海博物馆/376风吹过      香港艺术馆/380望妈阁      澳门博物馆/383浮岛浪影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386后记/390

编辑推荐

一百个博物馆,一百个关于古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话题。《藏着的中国》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汇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文字,全书全部以彩色铜版纸印刷,印制精美,将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于读者眼前。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这是现代中国对古代中国曾经的无数历史细节的一次从头打量。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会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章节摘录

书摘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但文明的脉络能贯穿古今,并且还在延续的,只有中华文明。    出现在青海柳湾出土的浮雕彩陶壶上的,是一个大约四千多年前的裸体人。    从山东诸城出土的战国人形铜灯上,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的铜人脚踏盘龙,双臂举起巨大的铜灯……    人类已经能清晰追溯自己一万年的来踪去迹。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能看到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形态,文物几乎来自中国所有的省市。    天地间最大的秘密,可能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几乎随时随地,我们都有可能被拨动内心的好奇: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何以生活在这里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而遥远的以后,我们会不会成为后人眼里解不开的谜?    很长一段时间,“龙骨”只被民间当作一味中药。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上面的文字,其实出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巫师之手。在河南殷墟,曾出土16万片甲骨文。研究认为,中国的汉字就P001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三千个甲骨文字,至今认识的只有一千个。    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了目前中国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人们一直认为,立足中原的商朝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顶峰时代。    然而,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次出现的八十多个青铜面具,却证实,远在四川成都平原的古蜀国,甚至有了更高的青铜铸造技术。    据说四川大凉山彝族人的长相,就有点像古蜀国青铜面具。三四千年前的古蜀国青铜文明,何以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20世纪80年代,彝族文化学派认为在彝族历史里,还藏着一个更久远的秘密。他们相信彝族的“十月历”,其实就是商朝以前中国的一部官方历法,而这个历法源于一万年前的伏羲氏。    一万年至今,还有多少幕后玄机无人识破?    考古学诞生至今,只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地下的挖掘,空中的俯瞰,海底的探索,那些曾经被久远的岁月湮没的,正在一点一点重现。    1991年以来,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多次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寻找宋元时期沉船的遗址一。公元10到14世纪,在这条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航道上,曾有各国商船穿梭往来。    水下发掘的文物,叫“出水”。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瓷罐,就出水于辽宁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    瓷器是古代中国最好的出口商品。其中,最被后人珍视的,是宋代瓷器。然而,中国的制瓷技术为什么不在别的朝代,而恰恰在宋代炉火纯青?    北宋都城开封的大部分,现在被埋在厚厚的黄土下,但黄土无法掩盖我们对这个朝代的好奇。一千年前开封的繁华,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城市相比而毫不逊色。    宋代文物大多带有私人标识。务实的姿态使宋代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别开生面。和宋代在席卷而来的游牧民族铁骑前表现的软弱同样出名的,是他们对中国物质文明的贡献。中国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出现在宋朝——为什么会是这样?P002插图

图书封面


 藏着的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一家小书店,寻找了半天,才看到这么一本还值得一看的书。回来断断续续的读了,觉得很像专题片的解说词!
  •     历史是什么?是那亘古不变、沉稳有力的心跳,是那“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血泪记载,是那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大桥......文物是什么?是那监测心跳的精密仪器,是那记载历史的“笔墨汗青”,是那筑造大桥的钢筋水泥......一个国家要是没有历史、文物就无法生存、继承、发展。翻开这本《藏着的中国》 ,一件件文物、一座座博物馆带我们去抚净时间的烟尘,揭开历史古老而神秘的面纱,呈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过去......研究文物•回顾历史“博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所以通俗点说,博物馆就是能见识多种事物的地方。然而博物馆的作用真的只是这样吗? (一)见证历史的是文物,但我们很少知道博物馆本身也能见证历史,也是珍贵的文物。从一支八千人马的军团,在地下埋伏了八十万个黄昏和黎明 的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到明朝皇帝朱翊钧为自己建了六年,耗费了八百万两白银(相当于全国两年国库收入) 的北京•定陵;从建于1406年的明代,作为明清两朝皇宫的紫禁城, 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到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 现在的苏州园林博物馆。无论是地下还是地上、皇家还是私家、古代还是现代,没有人不想生前死后都是穿金戴银、富贵荣华的。这也就促成了这些伟大的建筑和精美的文物的出现、流传,顺着今人好奇探寻的目光被打开被赏玩,最后成为了博物馆和文物。它们见证了一个个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精湛工艺,见证了战乱年代里的金戈铁马、血色残阳,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因为如此,它们对于还原历史的真相有着珍贵的价值和更多的“发言权”。(二)人们可以通过文物了解该时代的社会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文化等。五百多年前的明代,市井之中流传着一首曲子,唱的是没有钱就寸步难行,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钱,它可是从夏商时期至今贯穿了三四千年的文物呢。夏商时期主要用货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用铜铸造的钱币在各个阶级得到普遍使用。这一时期的钱币样式是由当时人们的生产工具演变而来,带有浓重的以物换物的痕迹。 我想是因为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制度日渐瓦解,而铁犁、牛耕地出现刺激了农业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思想学术界更是百家争鸣、私学兴起。由此看来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文化是经济的反映。而钱币则是该时代社会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到了汉代,稳定的政治局势,又有“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繁盛起来,经济迅速发展,均为币制改革提供条件。汉代规定铜钱的重量为五铢。五铢钱通行了739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 唐代和北宋更是商业繁荣,国泰民安,英雄豪杰不可胜数,文人骚客流芳百世。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从此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走进宝文制货币时代。 “开元通宝”四字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凝重,展示出唐代的兴盛太平。因宋代有重文轻武的风气,所以北宋钱文直、行、隶、篆、草具备,极富个性,达到我国货币书法艺术的巅峰,更是在这时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相反南宋的钱币在种类、钱文书体和质量上都较之前有着天壤之别。我认为是因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朱熹在此时提出了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尊奉儒家的伦理纲常。理学无疑是维护南宋腐朽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它钳制了人的手脚,束缚了人的思想,所以钱币再无新的突破。之后各朝的古钱币就像中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发展到顶峰然后慢慢衰落,直至倾覆。钱币的变化正好反映了时代变迁、思想文化的变化。小小的一枚钱币,竟是一根绳索,从古代穿到现代,竟是一汪活的泉水,从中央流入四方......(三)人们通过参观博物馆劬古,然后古为今用,指引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到2011年为爱丁堡艺术节做开幕演出的大型原创芭蕾舞剧《牡丹亭》;从国家颁布政策将博物馆、艺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到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 的孔子学院......无不令世人惊叹那悠远独特的中国文化。它在五千多年里经历了星移斗转、“谁主沉浮”地几番轮回,那些被时间所磨砺出来的精粹,依旧在这厚重的黄土地中传承、发展,在世人的口中轻轻梵唱......千年的历史,千年的文明,酝酿千年的中华情怀,注定了中国未来要古为今用,充分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魅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唯有如此,才能长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不能忽视和丢弃先辈为我们留下的灿烂遗产。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让我们能更方便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无论何时,现在只是一个交点,为过去与未来相遇之处,我们对于二者都不能有什么架打。不能有世界而无传统,亦不能有生命而无活动。---蔼里斯(一)古代孕育着现代,现代发展依托古代。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无不跟四大发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17世纪就有了钱庄,它已初步具备了近代银行的职能 ,而如今在我国部分农村仍在使用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来耕作,现代人所熟知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由此可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个血肉相连的整体,如果我们只重视现在、未来,割裂并遗忘过去,不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教训,那我们终会因小失大、自食恶果。然而,时常的驻足,回顾历史和来时的路,不断检省自己,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前进步伐。相反还能让我们积蓄力量、纠正错误、朝正确的方向迈进.......我猜这便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真意。(二)将来现在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鲁讯针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应始终贯彻一个原则:既要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工作需要,又要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我国博物馆事业的现状特点是提升空间大、出现时间晚和缺乏广大的群众基础。博物馆在中国出现,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据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一年参观六次博物馆,我国一年六个人里才有一人参观一次博物馆。如今,博物馆虽然免费开放,我想仍然会有人只是抱着游乐和凑热闹的心态去而非向学之心。其实关键在于博物馆要与时俱进、丰富展览,更要贴近百姓,激发百姓的热情和兴趣,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我们必须实现博物馆的宽领域和大众化,藏品的多元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有许多好口碑的博物馆,我们应当以资借鉴。这些博物馆大多是私立,以小、专、奇见长,穿插在它们之间的是主人的喜恶。例如:位于塞尔维亚小镇佩钦奇的“面包博物馆”,它号称搜集了最完整的有关世界各地的面包档案;一个将更坦诚、更透明的海洋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日本艺术家Iori Tomita建立的“透明标本博物馆”;甚至还有希望通过有关解剖学和身体畸形、恐怖古怪的人类遗骸来帮助教育和培养未来医生,号称“世界上最怪异博物馆”的穆特博物馆等。 毫无疑问这些博物馆均是私立的且都不具备公办博物馆大、全、深的特点,但它们却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有研究价值且符合现代人乐于追求未知、乐于冒险的口味。它们展现出当地人们对博物馆事业有极高的普及程度和热情。人民群众是博物馆事业的根基与推动者,而我国博物馆事业太过依靠政府,脱离了群众,让人觉得博物馆悬在半空,门槛又高,内涵又深,渐渐地竟生成了陌生感和排斥感。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喜好厌恶,每个人都有所见所闻所感,不是只有古物才可以当展品,更不是只有资金雄厚、设施完善、规模空前才有当博物馆的资格。只要日常生活中,但凡对人内心有所触动的东西便是“无价之宝”,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都会变成人生的博物馆,引人深思,顿生感悟。不要让狭义陈旧的博物馆观念使我们裹足不前。开始的博物馆是只收藏不让人看,后来的收藏是供研究和教学用,再后来发展到藏品必须要给观众看,这才算是真正的博物馆。 如今的博物馆已成为文化教育机构,在我国更是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传承和发展中华千年文化的纽带。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个性和趣味,致使博物馆的内容变得庸俗不堪,失去它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 这就需要全面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它与博物馆事业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教育是从小抓起的,而培养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的种子更应从小播下。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喜爱博物馆,使参观博物馆变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对于成人则是一个文化休闲场所,在放松的气氛中受到熏陶、学些知识,静静地、细细地品尝那些人文精粹、内涵丰富的妙品...... 我合上这本章章荡气回肠、字字情真意切的《藏着的中国》,手上沾染的不仅仅是那书卷中淡淡的油墨味,还夹杂着丝丝缕缕历史的尘烟味。历史是轻的,轻得只是这一本书的重量,轻得像一片枯叶,被风吹落,化作泥土......历史是重的,重得是那一座座意义非凡的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的文物,重得是那中华民族的情怀、智慧和祖国未来的命运......让我们踏上旅途,去找寻那藏在历史背后的真实中国......
  •     估计是一帮学生写的,加起来去过的博物馆还没我一个人多,很少有对具体博物馆的介绍,基本上就是把地图册上对各个省市历史的介绍灌了些水。余秋雨,还主编,别说没经过你同意就列了你的大名,别说连自己“主编”的书都没看过一遍,怎么就这个品味。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此书可以作为收藏和查阅资料之用
  •     内容过于简单,只是泛泛的介绍,本来以为是余秋雨的作品,结果是他选编的,总之有些失望.
  •     他的风格,我很喜欢!
  •     比文化苦旅好看因为不是他写的哈哈哈哈 地方博物馆的撰文合集 我很喜欢透过文物看历史的真切和感动 可以进行各种有依据的脑补哦吼吼吼~ 犹记写碑林的那题 “谁非过客 花是主人” 真疑惑人生过去草长莺飞 最后留下的 都该是些什么?
  •     是一本浓缩的历史书籍
  •     帮朋友买的,她说还不错的
  •     文字很简单,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历史博物馆,很像解说词,是很好的撰稿!
  •     想读的书就买
  •     余老师的作品为什么越来越让人失望了呢,很可能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我觉得,至少是这本书,分量比之前的作品轻了不少,让人感觉是为赚稿费而凑合的。与其说介绍博物馆不如说是评城市历史,往好里说也能说这是历史课本的高度精华概括,总之,从我去过的博物馆里对应看这本书,能回忆的细节不多,大多是一个轮廓和整体影响。
  •     在我眼里就是一本“中国博物馆选荐”
  •     书的内容很不错,但这本是简装的,纸张也比较粗糙,建议大家买精装的,图片精美值得保留。
  •     这里有我们民族千年的魂
  •     博物馆~记得儿时总想着长大后要去考古来着~
  •     其实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有种感觉上当了。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余秋雨写的而是他编撰的。但是内容确实不错。于是也就满意了。
  •     外观okokok很好很满意
  •     每个博物馆出自一个人的手笔,几个我最喜欢的博物馆写得太简略,从文字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它们的热爱程度,可惜,语言与藏着几千年的沧桑相比还是太贫乏.
  •     就是广告...各大博物馆的简介汇编。博物馆是好的,简介写的也好,但是真心不喜欢余秋雨!!!
  •     喜欢余秋雨,此书虽只是他主编的,但也挺有他的风格,对喜欢旅游及历史文化的人有帮助.
  •     为华夏5000年而震撼
  •     写中国各地博物馆的,这本书他是个编辑,撰文倒不是他,感觉可以看看,丰富一下文物和历史知识
  •     生动,不错
  •     于昆明市图书馆借阅
  •     回忆起来,看过的他的书里现在最喜欢的一本
  •     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     喜欢
  •     读来轻松有所思
  •     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点中国的历史,藏着的中国,就是一本不枯燥的活的历史课堂。
  •     建议:换个标题,顺便把“主编”两个字放大加粗变颜色
  •     其实和余秋雨关系并不深,是电视专题版的解说词汇集而成,讲述了中国最有特色的100家博物馆,文字不错,值得一看。
  •     现在买到这本书了很开心
  •     中国的地下都是宝,都是历史。
  •     博物馆
  •     了不起,我佩服余秋雨
  •     因为要写论文所以认真读完两遍,收到的启发还是有一些的。虽然辞藻甚于意义。
  •     让我明白,许多小小的展馆里藏着厚厚的历史
  •     非常喜欢余秋雨的书,知识面广,用语艺术。
  •     封面很好,书法不错。里面文章文笔很好。只是不知道其取舍之法是怎么样的,安排顺序为什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