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动开始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210085793
作者:[日]石田淳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有想法,不如会行动!
简单有效的自我管理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
※编辑推荐※
改变自己,一天花三小时去“想”,不如一天花五分钟去“做”!本书从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偏差”入手,系统科学地介绍了在日本和美国广受欢迎的“行为科学管理方法”,权威指导加真实案例,引导读者走出行动误区,关注当下,简化目标,丢掉“该做的”,找到“想做的”,科学系统地进行自我管理,简单有效地分解工作,轻松提升行动力!
...................
※内容简介※
如果想要改变人生,抱怨自己的缺点是没有用的,只靠意志力也无法成功,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太多偏差,最靠得住的判断标准只有行动本身。无论是想戒除坏习惯,还是想培养好习惯,只有科学管理自己的行动,才能达到目标。本书完整介绍了在日本和美国广受推崇的“行为科学管理方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动目标,掌握行动的最基本法则,灵活有效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会不抱怨、不盲从,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你之所以难以改变的原因
第二章 戒除那些毁掉你人生的习惯
第三章 小心你“深信不疑”的陷阱
第四章 从小习惯开始
第五章 避开陷阱
第六章 认同自己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石田淳,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社团法人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株式会社WILL PM International 创办人、社长兼执行长、美国行为分析学会(ABAI)会员、日本行为分析学会会员。
他曾前往美国,学习以科学方法分析人类行为的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这个方法获得包括美国太空总署和波音公司在内的六百多家公司采用,在美国的企业界创造出绝佳的成绩。返回日本后,他将这个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管理”不讨论任何精神理论,而是将焦点集中于人的“行为”,在短时间内,便能让公司内八成的员工从“庸才”摇身一变成为“英才”,大受企业主和第一线的主管欢迎。目前,石田淳除了担任日本各大企业的顾问,协助解决人才培育和组织活化的问题,同时还举办研讨会或公司内的研修课程。企业界之外,他还活跃于教育和体育界。截至目前为止,已指导超过六百家公司和一万名以上的上班族。


 从行动开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1条)

  •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多有理想、有目标,想要改变自己的人,一般都会事前做好计划,积极地思考接下来应该怎样怎样做……当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确实还是朝着这些目标在努力前行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理想也就是想想而已,想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你问他完成了多少?完成的怎么样?他只能默默地低下了头……为什么?没有行动啊!任何事情不管想象的多美好,计划的多周全,但没有行动,一切都白搭。你为什么没有减肥成功?你为什么不能戒烟?回答是:我也想啊!可是我意志力薄弱啊!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认为你的失败是由于你自己“意志薄弱”或“意志力不强”造成的,那么我告诉你,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阻碍你改变人生的最大敌人。石田淳的《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这本书里告诉我们:”认为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够比别人更加努力,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能够成功,认为改变自己首先必须让自己变成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这种想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正因为你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一直没有改变。在我们的人生中,能够真正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不采取任何行动,只在头脑中反复地思考“必须拥有更坚强的意志”之类毫无意义的事情却是人类最大的特点。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意志”而是“行动”。只有改变行动,才能改变一切。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上学时,班里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面总说自己意志力不强、不够刻苦,好像从来也没见他们认认真真地学过。没有认真学,自然成绩也不好,越是成绩不好,他们越是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强,不够努力,所以就一直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记住,你只是想要得到“控制情绪”“减肥”、“戒烟”和“成绩好”的结果,而不是变成“能够控制情绪的意志坚强的人”或变成“能够成功减肥的意志坚强的人”。《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这本书的作者石田淳,是研究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株式会社WILLPM International创办人、美国行为分析学会(ABAI)会员、日本行为分析学会会员。什么?行为也要科学管理了?没错!是的,要管理,而且要好好的管理。石田淳将科学分析人类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该方法被包括美国太空总署和波音公司在内的600多家公司采用,在美国的企业界创造出绝佳的成绩。他本人除了担任日本各大企业的顾问以外,还协助企业解决人才培育和组织活化的问题,同时还举办研讨会和公司内的研修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指导超过600多家公司和上万名上班族。怎么样?看到这样的作者介绍,是不是很感兴趣?我也是,所以忍不住翻看了这本书。那么,当你想要达到某种目标时,当你想要控制焦躁的情绪时,当你想要减肥和戒烟时,究竟怎样做才是理想的状态呢?本书教给了我们很多方法,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实用的。一 避免“认知偏差”,走出“行动误区”人类其实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理性。我们来看两个问题:问题一:今天给你5万元和明天给你5.1万元,你会选哪个?问题二:一年后给你5万元和1年零1天后给你5.1万元,你会选哪个?对于问题一,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今天获得5万元”;而对于问题二,则更多的人会选择“1年零1天后获得5.1万元”。你的回答是什么呢?你对这个结果有疑问吗?大多数人往往选择能立刻就能获得的快感实际上不管是问题一还是问题二,都是只要多等一天就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获得5万元”和“1年零1天之后获得5.1万元”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呢?既然只要多等一天就能够多得到1000元,那么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该选择“5.1万元”才对呀!事实上,面对明年的事,绝大多数人都能够保持理性的思考。但面对眼前的事情时,人类则会失去理性。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尽早拿到钱”,从而对1000元的差值视而不见。看到了吧!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类采取的行动都是非理性的。人类无法理性行动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点。在这里,我们回忆一下文章开头提过的内容。第一个原因是,影响人类行动的并非意志而是行为的结果。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却难以戒烟,并不是因为意志薄弱,而是因为吸烟后能够立刻得到快感。另一个原因在于,人类是有感情的生物,行动会受感情因素的影响——这就是“认知偏差”。这样的“认知偏差”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完全不让它出现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它尽量避免,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勇敢突破障碍;要学会和自己对话,告别错误认知;更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切勿放大负面情绪。二 拥有具体的目标,生活会更充实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进,才能够因实现愿望而感到幸福。当我们拥有一个目标时,要清楚当这个愿望实现时,我们将会是什么状态,以及在这个状态下我们需要做什么。只是模糊地抱有一个大概的愿望而没有具体的行动,那么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没有设计图就无法完成一栋建筑一样,幸福的人生也需要相对具体的设计图。设计图当然是不能含糊不清的,必须非常清晰明确。目标越清晰具体越容易成功如果只是说“多修柱子”或者“尽量多堆点砖头”,那么这栋建筑在完成后肯定很快就会倒塌吧!你要改变自己,就好比是把自己这栋“建筑”推倒重建。那么你肯定想重建一栋又高大又漂亮的大厦,毕竟谁也不想建成后的大厦是倾斜的空屋子。要想让这栋大厦被利用起来,就必须在里面填充内容。从今天开始抛弃一切模糊不清的内容,描绘一个清晰而具体的人生设计图吧!三 越是微不足道的行动,越要讲究方法在石田淳的《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这本书里提出了“劣后顺序”比“优先顺序”重要得多。所谓劣后顺序,就是先决定应该舍弃的东西。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习惯从优先顺序开始,但要想更有效率地行动,与其决定“应该拿什么”,不如先决定“应该扔什么”。请从“或许我该去做”的模糊不清的认识之中摆脱出来,学会说不。劣后顺序比优先顺序更重要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时间,那么你既不能达成目标,也无法改变自己。请将杂乱无章的项目整理清楚,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必要的行动上吧!纵观整本书,我觉得以上三点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地方,也是我们可以直接就拿来用,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我把它挑出来做个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如果你也觉得有意义,不妨也可以去翻翻这本书。想要改变自己,一天花三小时去“想”,不如一天花五分钟去“做”。在认识自我中行动起来!效果会更好!
  •     ——每个行动派必读的一本书:《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我身边有很多生孩子之后发胖比较明显的朋友,每一次我们一起去商场买衣服,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漂亮衣裳,自己却压根穿不上,她们就叫苦连天,总说羡慕我还有比较标准的身材,穿什么都好看。每每这时,她们就发誓要健身减肥,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一下子能够回到窈窕身材的境地,可是,下一次,当我和她们再次去逛商场的时候,她们还是一脸羡慕的看着我,一边在不停的跺脚。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就常听身边同事说买了很多书,大多都是读到一半就成了摆设。也有朋友说年年都说要带父母去旅行,但是一年又一年,每年都是一纸空文。最有趣的是,我有一个朋友,从去年五月起,就说有空要和我去喝某家甜品店的甜品,现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也一直未见行动。为什么人们不能依循自己的内心想法来管理自己呢?是这些人意志力薄弱造成的吗?还是另有原因?在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田石淳先生写的《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这本书中,他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改变人生,抱怨自己的缺点是没有用的,只靠意志力也是无法成功的,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太多“偏差”,最靠得住的判断标准只有行动本身。无论是想戒除坏习惯,还是想培养好习惯,只有科学管理自己的行动,才能达到目标。没错,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状,只有行动才能达成一个个目标。这些目标,小到给自己买一束花、读一本有用的书、每周打一场球,大到跑一场马拉松比赛、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带着父母去长途旅行等等。人生的每一次向好改变,或者是每一点成就,都是从行动开始的。不行动,一切都等于零。对于如何行动,如何实现目标,取得成就,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田石淳先生从多年的研究中,给出了几个有效的科学办法:1.查明难以改变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愿望,有人想提升自我,有人想赚更多钱,有人想拥有如花的美貌……但是,就算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也不一定会实现。因为,很多人开始行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经常已经给自己设定了很多失败的前提和条件,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原因来给自己失败留后路、做解释。这种“我不行”的错误思维是导致很多行动半途而废甚至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书在第一章中重点讲到了人们之所以难以改变的很多种原因,比如人类的认知常常与实事不符、我们无法理性的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戴着名为“偏见”的有色眼镜、过于在意“损失”就会失去很多的“可能性”等等。正是这些种种原因导致我们难以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阻止我们改变的一些原因,对症下药,然后把焦点放在“行动”上,这样才能通过行动来改变结果。2.戒除毁掉人生的习惯我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每天要按指纹记录上下班时间,迟到五分钟以内每天从工资中扣掉五块钱,迟到十分钟以内每天扣掉十块钱,以此类推。这种做法使得全公司员工除了那些因病请假之外,几乎没有人迟到过。但是同样是计时上下班,以前打卡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打卡的时候可以托人帮打卡,作弊起来很容易,很多人就抓住了这一漏洞,天天迟到。这个事情说明,一个小小的改变,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个好的管理办法或者一个好的习惯,往往能够产生让人不可思议的效果。相反,一个坏习惯也是可以毁掉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人的。田石淳先生说要科学管理自我,就要剔除那些毁掉你人生的习惯。比如情绪冲动、逃避困难、随波逐流、暴饮暴食等等。在改掉这些坏习惯过程中怎么做,他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和做法,比如当你冲动的时候,可以紧紧握住右手、数呼吸,当你想改掉坏毛病的时候,你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鞭策自己、可以用现代工具提示自己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促使人们很好的摆脱固有的坏习惯。3.小心深信不疑的陷阱有些人特别敏感,尤其是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只是听了前半句没有听后半句,就轻易的下结论了,最后总是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上栽跟头。我有个曾经的领导,说话总是那种阴阳怪气的,说上半句听起来好像是好的,但是再听下半句,就不是这个意思了。我的同事曾经就是因为太年轻,听完上半句就没有往下听了,结果遭到那位领导各种的冷嘲热讽。这种就是人们一直以为的“领导都这么说了肯定错不了”的错误判断,这种深信不疑的陷阱有时候是最害自己的。田石淳先生说“自我思考”而在重大问题上作出错误选择的、敏感的、沉浸于过去的、低估自己的都是很多人对自己过去固有的“深信不疑”,千万不要让这些自以为的思维左右我们的每一个决定或行动。4.坚持从小习惯去改变很多人制定目标的时候贪大求全,总是提出一个大而模糊的概念,比如我要有钱、我要减肥、我要旅行等等。这些目标不仅没法促进自己赶快行动,甚至很多时候都是让自己还没行动就已经望而却步的。《从行动开始》这本书告诉我们,当我们要开始一个事情的时候,或者开始一项行动的时候,最好是从最小的开始,列出“行动列表清单”,把每天的压力用一件件事情“可视化”,这样我们就能够轻松的去着手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而不是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大的目标,却总是觉得很难实现,没开始就放弃了或者是已经开始但是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了。5.避开错误思维的陷阱本书的第五章全面介绍了避开陷阱的一些方法和步骤,作者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最好不要让自己无端的想象给自己平添烦恼和压力,也不要逃避问题,而是要用“ABC”模式,即“前提条件—行动—结果”方法,去将自己的目标行为放在这个模型之中。比如准备一张纸,把整个行动的过程写出来,关于结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写出来。这样就可以客观的观察自己的行动、状态了。如果结局是好的,自然很好;如果不如意,最好保持三种面对失败的方法:一是不要冲动,保持理性;二是不要主观,保持客观;三是不要抽象,保持具体。做到这些,就可以成为一个时刻能够把控局面,推动结果变得更好的人。6.找到充分认同的自己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总是带着负面的想法,做事情大多都是失败的。而一个人如果总是暗示自己“我能行”,这种人几乎都会成功。这种在《从行动开始》这本书中称为“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激励能力,进而让心里产生愉悦和好的暗示,最后能够更好的调动自身情绪,作出更高效的行动。比如解决人际关系、管理时间、获得报酬等等。这一系列的成效,会让一个人充分认可自己,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从而找到一种自我认同感。书的最后,作者告诉我们,看完这本书,不要说“我决定从明天就开始行动”,而是要从放下书本的那一刻开始。因为,如果你打算从明天开始,你至少要等到明天才能感受到改变带来的喜悦,而如果从放下书本那一刻开始,你的人生从此已经开始在改变。去行动吧,从一个小小的事情开始。如果你想做一顿美味的晚餐,放下书本就去谋划;如果你想种下一盆花,放下书本就去买种子;如果你想看一部电影,放下书本就去订票……因为,光说不做是没有用的,最靠得住的,不是你的豪言壮语、不是你的胡思乱想、也不是你的意志力,而是行动,即快速又高效的行动。
  •     读完这本书,自然而然在脑海里浮现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请摒弃你的心理杂音,活在当下,从行动开始“。整本书其实一直在阐述三件事情。以下将一一阐述。一、心理杂音卡恩曼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却获得了经济学的诺贝尔奖。因为他发现了在行动中人是非理性的,这与传统经济模型假设的理性人背道而驰。那么人为何是非理性呢?因为人类的认知常常与事实不符,存在认知偏差。我们会将不与自己打招呼的人自动思考为他对我有意见,我们会将没有及时回复短信的人自动思考为他不喜欢我。但我们却主观地忽略了一些客观因素,可能不打招呼的人与任何人都不打招呼,可能没有及时回复担心的他有事耽搁等等等等。我们甚至过分考虑世俗的判断,要做”让大家都认同的事情“,把应该做放在想要做之前,而让自己迷失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心理活动太过丰富,反倒因为这种种杂音让自己无法前行。就是这些心理杂音削弱着你的意志,降低了你的心理能量,让你无法坚持,甚至于无法开始。二、活在当下 那么如何摒弃心理杂音呢?书本中强调了活在当下,面对现实这个理念。你当下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不要在意世俗的理念,认清想你要成为的人,要做的事情。作者甚至介绍了很多有趣的技巧。比如当你因为比赛前心烦意乱的时候,用手腕感受橡皮筋的回弹。比如用“实况转播”让意识回到现实。比如利用“生活记录本”感受“自己的能力”。这些方法都让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当下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摒弃心理杂音,从而能够认识到行动好的一面,采取更多有益的行动。三、从行动开始不要依赖意志,那是多么没法控制的事情。去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好的与好的想法。为了实现你的目标,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你需要从小做起的行动,让行动去强化认知与意志,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作者的核心思想吧。行动科学管理术,用“MORS法则”来驱动自己,只会使用清晰和有具体行为指向的词语。用“ABC”模型作为行动的原则。人们需要知道要做怎样的具体的行为,去规划它,同时根据ABC模型来调整前提条件或寻找替代行为来确保目标行为的动向。写到这里,似乎告一段落。但我却很想提幸福俱乐部的海比特训练营,一个习惯养成俱乐部。养成的理念与作者不谋而合,唯一不同的是,训练营更加实战演练,更具操作性。为了开始,你可以从小的行为做起,坚持的途中,偶尔的指标回落并不影响你习惯目标的养成,而被看做是累积效应的正能量,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去滋养你的思维习惯。最后还是要感谢幸福俱乐部的赠书。谢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些观点值得借鉴和参考
  •     在给自己订目标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从小行动开始,循序渐进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有极端的思想,失败一次,就把自己全盘否定掉。要量化自己的行动,让行动成为我们每天都看的到的东西。
  •     “认知偏差”是阻碍很多人行动的关键。
  •     毅力是靠不住的,所以,与其想着要坚持,不如直接开干!赞这个想法!
  •     精彩的行动管理术,快赶上 @易仁永澄 的掌控每一天了
  •     整本书读起来比较轻松,方法也比较实用,对于一直有拖延症的人,可以看看,应该能够帮助你戒掉一些不良的习惯。
  •     这本书有日本人工具书的大部分特点,字少、章节多、能够快速阅读,还有白色封面……不过里面有一些不错的点有受用到。有三点,一是不要认为你坚持不了是因为没有意志力,请抛开意志力的神话;二是注意认知偏差;三是行动科学管理术的“ABC模型”来分析和制定行动。封面很适合摆在桌子上提醒自己。一向不太喜欢日本人写的工具书,通常非常水,这本还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是跟美国学习的方式,受到美国方式的影响。哈哈~
  •     好书废话少,有点虎头蛇尾,整体还是不错。
  •     Just do it!
  •     失败不是由意志薄弱造成的,而是只想不做。想到达成自己的理想,唯有用科学管理的方法规划自己的生活,然后脚踏实地的去行动。
  •     还不错,关于很多人在做事前畏难而退有了很好的分析,其中的办法也比较可行,看完一定要推荐给我的一个顾客看看,让她别纠结别害怕,赶紧学插画去。16.8.26
  •     阅读时间:2017年1月2日
  •     听书
  •     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改变自己单纯依靠意志力是不可取的,需要了解每个人都有惰性,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找到激励自己的内生动力,直面困局,断舍离找到个人成长最关键的几件事,然后借助工具,找到持续行动的方法,努力践行。
  •     特别好!
  •     很多小文章,每一篇都值得深挖,如果没有深挖,可能收货不会很大。
  •     很多时候跟懒惰没关系,只是缺乏自我管理的知识,日本人在行为学上的研究的确值得学习。
  •     当你一个一个地完成计划时,就会发现自己获得的越来越多。
  •     行动比空想重要,怎样行动才是有效又能导致好的结果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本书里有解答
  •     如果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分析,“泥石流”小将们的“快人快语”都极大程度上契合“行动科学管理法”的真谛。《论语·里仁》篇中有句话:“君子讷于言敏于行”,与抽象模糊的“宏伟计划”相比,“有想法,不如会行动”,想要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每天实际进步一小步才是最重要的。
  •     用行动来表达真诚,包括对自己。
  •     认知偏差带来的精彩内心戏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即便是看起来很自信的人。
  •     目标要有可执行性,意志力并不可靠,如果我们想改变,最关键的是去做。行动决定一切,你的未来是由今天的你决定的。
  •     跟很多日本作家的写作方法类似,这本书写的很细致,尽量贴近日常。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不是一本提出很新颖的理论或者观点的书。只是很直白地,将"认知偏差"相关的观点给阐释一遍。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或者说我对日本通俗读物作家的一个普遍的观感就是,他们都在聊一些跟日常生活很相关,非常细节和具体的事情。它没有谈一个很大很全的问题,而是围绕日常的出现的,每个人都会遇到行为问题,这本书一直在围绕「认知偏差」的这个概念,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去看事实,看现实是什么,时刻提防大脑的自动化的思考产生的偏差、误读。
  •     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行动开始的关键在于“降低行动的难度”與选择“劣后顺序“。
  •     其实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没有任何行动,根本无法体现某个人是意志力坚强的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不停的行动,让行动来决定成败,而不是把过多时间纠结在思考我到底是不是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上。因为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意志”,而是行动。
  •     “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动不满意,是因为你没有采取让自己满意的行动。”
  •     启发是有的,但总感觉讲得不够深入,总结起来就是第八页斯金纳的行动分析学:排除一切抽象的概念和无法测量的因素,只以行动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意识和认知都是行动的一部分,通过其他的行动可以改变意识与认知。
  •     三分干货七分鸡汤。能看出来作者也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拥趸之一啊。
  •     有点偏鸡汤了,干货基本没有,并不实用。
  •     就几个简单的想法翻来覆去,没有任何逻辑。
  •     读时有所思,读过无所谓。与大多数精力管理类书籍相似,能够唤起读者认同,却又难以从根本上替大众读者解决问题。最后,书中案例好评!
  •     看书名煞有介事,只不过读完了也不知道该如何从行动开始,给了鸡汤没给勺。
  •     正确的行动才是成功的关键。
  •     认知偏差
  •     实用的行为科学入门书
  •     通俗易懂 但是极为啰嗦
  •     行为主义的视角
  •     一般,解决方案太简略,还是自控力比较好。
  •     这本书让我知道:万事不是靠毅力和干劲就能成的。坚持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做的是关注当下,关注事情本身,而不是被多余的情绪所左右。
  •     与其空想,不如行动
  •     日本书的特征,薄,内容少,一天看完。 一个概念就是——行动引领结果。 量化,一点一点前进,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注重现在和现实。
  •     日本人写的比较轻松,一会儿就读完了,几个问题翻来覆去写这也是看着轻松的原因吧。也有可操作性,整体还不错。
  •     结构略散,但是确实是有很多值得一读的地方
  •     10年后的你是由现在的你决定的,请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     听书。行动开始前,要制定目标,除了SMART法则,本书介绍了“当下,自我,微小”三原则。经历挫折阶段,可以采用“实况转播”工具,把情绪和行动区分开。ABC法则:A是事情发生的前提,B是发生的行为,C是行为的后果。一个人坚持一个行为受ABC三方面影响。可以通过改变A和C,来改变B。劣后顺序:指先决定要放弃的事情。
  •     一天花三小时去“想”,不如一天花五分钟去“做”!
  •     阅读时间:2016.7.18——2016.7.23
  •     很多正面思考的启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