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白宫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11422792
作者:(美)西蒙•约翰逊,郭庾信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美国已经深陷债务之中,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人均债务超过了3万美元。围绕着赤字、税收和开支的激烈斗争困扰着华盛顿,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僵局使政府濒于债务违约的边缘。然而,两党夸夸其谈的政治家越多,事情看起来越有可能没有进展。
《火烧白宫》揭开了国家债务的面纱,揭示了国家债务的来源,勾绘了一幅清晰而且有吸引力的图景,它显示了如何在壮大经济、保留政府核心功能的同时解决美国当前的债务危机。本书揭穿了关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这些关键服务必须被削减到最低限度的错误说法,毫不留情地剖析了急速增长的国家债务问题,并建议在不使中产阶级家庭和老年人陷入贫困的同时,消除它对美国人所享有福利的威胁。
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本书可能更具现实意义。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人口结构变化,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长期趋势下所经历的债务问题,以及在艰难抉择下的政策选择,也许能为我们多提供一个关注和思考的视角。

书籍目录

赞誉
中文版序
译者序
引言 ∥ 1
第1章 永不凋零的国家信用 ∥ 11
战争、债务和税收 ∥ 13
奠定基础 ∥ 16
和衷共济 ∥ 21
压力测试 ∥ 27
为战争筹资 ∥ 30
第2章 黄金的终结 ∥ 33
纸币革命 ∥ 35
硬通货 ∥ 38
美元的胜利:1944~1971 ∥ 45
无休止的债务:1971年以来的情况 ∥ 51
第3章 有赤字不要紧 ∥ 56
抗税历程 ∥ 58
潮涨潮落 ∥ 63
昙花一现的预算盈余 ∥ 70
全面减税 ∥ 73
无良银行家 ∥ 81
第4章 联邦政府职责何在 ∥ 87
资金跑到哪里去了 ∥ 89
政府究竟有多大 ∥ 96
我们如何支付这一切 ∥ 100
它变得更糟糕 ∥ 103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112
第5章 为什么要担心 ∥ 115
政府和家庭如出一辙 ∥ 116
政府破产了 ∥ 119
将由我们的子孙来埋单 ∥ 121
债务损害了经济增长 ∥ 125
没有人愿意借给我们钱 ∥ 129
没有人能看到它发生 ∥ 133
债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 137
第6章 对基本原理的辩论 ∥ 141
经济增长与效率 ∥ 143
公平 ∥ 147
不要伤害 ∥ 151
采用稳步推进的方式 ∥ 153
第7章 我们往哪里去 ∥ 158
税收削减 ∥ 159
社会保障 ∥ 163
医疗保险 ∥ 166
国防 ∥ 171
能源 ∥ 172
金融 ∥ 175
小项目 ∥ 176
税收支出 ∥ 179
消费和储蓄 ∥ 186
总结 ∥ 188
结论 ∥ 195
附录 ∥ 201
注释 ∥ 207
致谢 ∥ 286

编辑推荐

《火烧白宫:美债,从哪里来,往何处去》编辑推荐:美国立国先驱眼中朴素的合众国何以变成庞大的债务帝国,对一个道德社会的最终考验是我们留给后代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人都喜欢债务错觉,因为真相本身过于复杂,保持财政平衡只有两种方法:要么节约开支,要么增加税收。

前言

译者序美国首都华盛顿距离白宫西侧一个街区、18街和E街交叉路口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幢八角形三层红砖小楼(Octagon House)。这座现归属于美国建筑师协会的不起眼建筑曾是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1814-1817年的临时办公地。因为在“1812年战争”中,英军攻入华盛顿,把这个新国家的总统府——白宫付之一炬。这一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一块无法抹去的耻辱印记。火烧白宫,如今成为西蒙•约翰逊和郭庾信两位学者以古讽今的意象。在两位作者笔下,美国正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与200年前被外敌纵火羞辱相比,这更像是一次自焚,炙烤着白宫,吞噬着这个世界头号强国的经济根基和社会信心。国家债务成为45年来美国经济成长中的最大梦魇,除了有5年短暂的预算盈余外,其余各年白宫基本上都在不断扩大财政赤字。近两年,美债已然给世人呈现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惊悚剧,让全球金融市场几度乘坐过山车。从2011年夏季的“债务上限”之争导致美国国家信用遭到历史性降级,到2012年年底的“财政悬崖”,再到最近民主、共和两党关于“自动减赤”的口水仗,其间还夹杂着联邦政府几度险些关张的闹剧,美债令世界各地的看客看到了热闹,也令人急切地想探寻背后的门道。2012年年底总量就已突破16.39万亿美元新上限的美债到底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这样的诘问无疑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历史已经证明,不存在所谓“永不凋零的国家信用”,关键是有多长的时间跨度。简言之,债务的产生在于入不敷出。税收少了,开支却在增大,经年累月,急性病变成慢性病,且遗传给子孙后代,总有一天会面临存亡之忧。从财政上看,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伴随的政府救市开支扩大及私人债务不断变成公共部门的或有负债,另一方面且更为棘手的是美国人口趋势的变化。随着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医疗保健费用持续上升,社保和医保成本越来越高,使得债务问题更加结构化、长期化、复杂化。然而,还不止于此,用美国前总审计长大卫•沃克的话来说,造成美国债务的,不仅仅是财政问题,而是“预算赤字、储蓄赤字、贸易赤字和领导力赤字”的叠加。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朝野两党抱定各自的思想源流和治国理念奋力博弈,迟迟不能就削赤减债方案达成一致,这一点倒是和200多年前美国立国先驱汉密尔顿与杰斐逊之间的“大小政府”之辩一脉相承。如果说经年不愈的债务沉疴让政治家焦头烂额的话,那么对一代经济学人、智库精英来说,它却成为思想荟萃盛宴和学术生长源泉。围绕着国家债务主题的辩论从未停歇,远的不说,2005年遍行全美的“财政警示之旅”、2008年播映的专题记录片《美国债务真相》(I.O.U.S.A.)、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肯尼斯•罗格夫合作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推出的《这次不一样》和《债务十年》等,在这一领域都影响深远。约翰逊和郭庾信,一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另一位是法律和管理咨询专家,他们此前合著的《13个银行家》曾经细致地描摹了美国金融历史。正如书评人所言:“政治家不关心经济,经济学家不了解政治,而约翰逊和郭庾信对两者都精通。”在本书中,他们努力淡化党派色彩,站在相对中立的立场,把美国核心的经济政治问题解释得如此清晰和生动,从历史到现实,从叙事到说理,读后让人能对美国政治机器的运转和决策过程有相当透彻的理解。同时,作者不仅解释现象,还提出了从医改、社保等问题入手解决债务问题的建议。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这种理解可能更具现实意义。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人口结构变化,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长期趋势下所经历的债务问题,以及在艰难抉择下的政策选择,也许能为我们多提供一个关注和思考的视角。綦相、刘晓锋2013年3月

内容概要

西蒙•约翰逊
(Simon Johnson)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是国会预算办公室经济咨询小组以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处置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郭庾信
(James Kwak)
康涅狄格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他目前是哈佛大学法学院公司治理项目研究员。在此之前,他曾是一位管理咨询专家和一家软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里亚卡特·艾哈迈德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金融之王:破坏世界的银行家》一书的作者    对于任何想了解财政问题真实原因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本书讲述了美国如何陷入预算困境的令人着迷、生动的历史,并对美国如何才能摆脱它进行了客观冷静、不偏不倚以及充满智慧的分析。    查尔斯·弗格森    奥斯卡获奖纪录片    《监守自盗》的导演    在这本有影响力的书中,约翰逊和郭庾信解开了美国国家债务辩论的党派之争和复杂性,使我们清楚地理解它为什么会有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美国的未来非常依赖财政赤字水平控制以及经济增长投资,而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如何实现这二者。    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    获奖作品《碰撞世界金融新版图》    一书的作者    通过技巧性地将债务辩论置于深刻的历史背景下并且提出详细的建议。约翰逊和郭庾信为今后几年将更加热门的国家辩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那些想了解国家债务与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为了恢复财政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工作机会和降低不公平所必须做出选择的人。这是一本必读书。    比尔·布拉德利    前美国参议员    《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的共同发起人    约翰逊和郭庾信写了一本每个美国人都应该读的书。它为我们理解当前的国家债务问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背景。《火烧白宫》一书充满了智慧和独特的建议,它告诉我们只有当公民们了解政治困境的严重性时。政治家们才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让我们期待这本书成为最畅销的书吧。

名人推荐

对于任何想了解财政问题真实原因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本书讲述了美国如何陷入预算困境的令人着迷、生动的历史,并对美国如何才能摆脱它进行了客观冷静、不偏不倚以及充满智慧的分析。——里亚卡特•艾哈迈德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金融之王:破坏世界的银行家》一书的作者在这本有影响力的书中,约翰逊和郭庾信解开了美国国家债务辩论的党派之争和复杂性,使我们清楚地理解它为什么会有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美国的未来非常依赖财政赤字水平控制以及经济增长投资,而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如何实现这二者。——查尔斯•弗格森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监守自盗》的导演通过技巧性地将债务辩论置于深刻的历史背景下并且提出详细的建议,约翰逊和郭庾信为今后几年将更加热门的国家辩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那些想了解国家债务与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为了恢复财政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工作机会和降低不公平所必须做出选择的人,这是一本必读书。——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获奖作品《碰撞:世界金融新版图》一书的作者约翰逊和郭庾信写了一本每个美国人都应该读的书。它为我们理解当前的国家债务问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背景。《火烧白宫》一书充满了智慧和独特的建议,它告诉我们只有当公民们了解政治困境的严重性时,政治家们才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让我们期待这本书成为最畅销的书吧。——比尔•布拉德利前美国参议员《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的共同发起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尽管说美国货币建立在金银基础上,但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货币供应量是受贵金属数量来制约的。与货币并存的,是各式各样的信贷,使得即使没有任何货币存在也能进行交易,而现代金融体系则保证能大规模系统性地制造出信贷。在私营商业银行业务方面,美国起步较早,部分也是出于市场的需要。”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商业至关重要,无论在这个偌大的国家内部运输货物还是向海外输出商品,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卖方希望尽快收回资金,买主也不愿意现在交款而几个月后才能收货,商业汇票(商业信贷的一种形式)就应运而生,其后诞生了现代意义的银行体系。 要解决这个问题,银行靠的是创造货币。银行通过释放出政府发行的货币(当时是政府铸造的金币或银币,现在是政府印刷的纸币),收回部分货币:银行股东缴纳的资本金、储户存人的存款或者回收的贷款。当银行对外放贷时,就把这些钱交给借款人使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新货币产生。但更常见的情形是,银行为借款人开立一个账户,并将贷款款项贷记在该账户中。举例来说,如果你今天从银行获得1万美元的房屋净值贷款,银行有了一张经你签字承诺到期偿还1万美元的借据(这成为银行的资产,因为银行可以将其卖给别人换来现金),同时,你的支票账户就会增加l万美元(这是银行的负债,因为你可以随时到银行把这1万美元提走)。你支票账户里新增的货币就是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在19世纪早期,没有电子记账,银行交给你的可能是“银行券”——银行印制的一种纸币,可以随时随地兑换成金银。”当时人们愿意接受银行券,其程度不亚于当今人们同意银行贷记自己的支票账户:用起来比携带沉重的金银币更方便,而且广为通用(尽管不是世界通行)。”在正常情况下,很多人都愿意持有这种能换成金银的纸币,而不愿意持有金银本身。正因为此,银行券就成为一种货币形式(银行存款也同理)。 虽然说银行券能随时随地兑换金银,但银行一般都不在自己的金库里储存足够数量的金银币以备银行券被全部同时兑换。例如,1832年,美国第二银行只储存700万美元的金银币,但实际发行出去的银行券却高达2140万美元,此外公众还在银行存了2280万美元的存款。”其他银行也多按此操作。所以说,尽管美国的货币是构建在金银的坚实基础之上,但货币供应取决于私营的商业银行愿意承担多大的经营风险。这就是说,银行容易受到金融恐慌的打击,特别是在19世纪早期缺乏监管的环境下。一旦存款人或纸币的持有者担心银行无法将纸币兑换成硬通货,他们就会争先恐后蜂拥至银行窗口,把自己的钱提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经营稳健的银行也会抗不住挤兑而倒闭。在美国立国早期,各州存在各种各样控制单个银行风险的制度,但银行倒闭还是经常发生,比较严重的是1819年、1837年、1857年、1860年和1861年。银行对付挤兑的一种做法就是暂停本银行的纸币兑换金银,这在1812年战争(火烧华盛顿事件之后)和内战期间曾经发生过。换句话说,银行发行的纸币可以兑换成金银——直到不能兑换为止。


 火烧白宫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1814年8月19日,英军从美国东海岸切萨皮克湾登陆,以不费九牛二虎之力直逼华盛顿。24日晚,英军占领华盛顿,麦迪逊总统及政府成员仓皇逃往弗吉尼亚山区,为报复当年美军焚烧加拿大首府约克镇(今多伦多),英军先饱食侍奉总统的晚餐,然后放火焚毁了白宫、国会山和财政部大楼。这次失败的英美战争,与其说是军事实力上的较量,不如说是经济实力上的较量。17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英国逐步战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发达国家,迅速在世界上建起了金融霸权。根据伦敦学派的观点,谁占据了世界海洋霸权谁就占据了金融霸权,而海权之争必须联系到战争上的较量。19世纪初,美国还不足以成为英国的对手,战争持续需要筹集资金的能力是决定战争成功的决定因素,英国所具有的良好财政体系和政治体系是美国无所企及的。回顾过去美国两百年间的经济史,实际上是一部债务史,而债务占GDP之比则随着战争的出现而起落,自二战之后,美国虽然发动几次小规模的战争,但对债务的增长没有太大影响,而此后的一些财政政策对债务的影响较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债务占GDP之比出现了自二战之后的历史性新高,美债问题成为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头痛的终极性问题。近日,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和郭庾信在新书《火烧白宫:美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向大家介绍了美国过去两百年债务史的变迁,着重分析了巨额债务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美国政府对债务问题的态度,该书还分析了过高的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公平福利的原则上如何面对当前的挑战。两位作者认为,两百年前的那次白宫大火是美国历史上的耻辱,那次大火是事实存在的大火,导致这场的原因是缺乏严谨的财政政策,而政策的背后则是最痛苦、分裂最严重的政治斗争的产物。今天美国所面临的是债务这团大火,还延续当年在政治两极化的分歧。建国之初,托马斯.杰克逊和汉密尔顿就政府究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争论不断,最终以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取胜,汉密尔顿推行财政体系起到了作用,但到1801年,杰克逊政府推翻联邦党财政措施,削减政治开支,清偿国家债务,导致1814年的那场大火。随后的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不同程度上出现债务过高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保罗.沃克尔为了打击通胀,他领导的美联储将利率提升到史无前例的最高水平,里根总统义无反顾地推行了大规模的减税,同时国防和社会项目开支激增,导致美国出现了现代史上首次赤字危机。随后老布什和克林顿的增税政策使债务问题一度好转,然而小布什上任以后,大力推行战争、减税政策、医疗国防开支,导致债务问题恶化,金融危机爆发,奥巴马政府继续减税扩大财政支出,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根据拉弗曲线理论,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减税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作者认为,这种供给学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减税虽然符合国民的大众意愿,但近十几年的经验告诉当局,减税并不利于减少债务危机压力,反而进一步恶化债务问题,况且美国总体税率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低。作者还根据数据预测在减税不减税两种情况下,不同年度调整比率下债务占GDP的走向,如果在减税政策到期废止的情况下,3%的年度调整基本平衡可实现减低至40%,减税不废止的情况下,5.5%的年度调整基本平衡也可实现减低至40%。作者认为国家债务稳定在占GDP50%的水平上是最合理有效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者先分析了构成债务的组成成分,也所谓债务的从哪里来,然后根据他们所设计的削减长期赤字的建议,逐步分析了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能源、金融、税收支出等削减计划,最终得出可实现5.8至6.3的GDP百分比对21世纪20年代赤字水平的影响。正如作者所言,看似美国最严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预算赤字和国家债务问题的技术化选择,实际上是背后的政治问题:“我们希望它(政府)提供什么服务,保护我们免受什么风险,以及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笔者认为,债务问题的背后是民粹主义与政治投机的问题,政治家利用减税政策获取支持率做了老好人,而增税、减少医疗福利开支等措施原本改善债务问题的有效措施,但遭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民主国家的人民也应反思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协助美国走出债务重围。发表于2013年8月 新财经新浪微博@shallyce未经允许,请勿非法转载!
  •      “过去美国人都牛成啥样了现在不也上咱儿这借钱来了吗?”赵本山在2010年春晚小品中的这句台词曾引起广泛争议,现在央视在重播这个小品的时候也把这句台词删掉了。不过在这里我倒并不想讨论这句台词本身,我想说的是美国是不是上咱儿这“借钱”。  就在赵本山说出这句台词的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总支出为3.5万亿美元,总收入为2.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为1.3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美国一年花出去的钱,用一年半也赚不回来。这就像一个家庭的年收入是6万元,结果一年却花出去了10万元,另外的4万从何而来呢?当然就是借的。美国的情况和这个例子的道理是相通的,只不过它借的方式和家庭借钱不一样,它更多的是通过发行国债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当然前提得是投资者愿意持有美国的国债。这就像有人愿意把4万元钱借给一个年收入6万元的家庭一样。愿意持有美国国债的人首先是觉得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其次是觉得有利可图。  不过,近几年的数据却越来越让人感到担忧。美国的经济不仅没有新的增长点,甚至逐渐衰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美国的花销却一直是居高不下。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可能一直靠借钱过日子,国家也是一样。即使它是头号超级大国。  “联邦预算在结构上是不平衡的。这种失衡对未来经济的伤害会愈发严重,在长期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财政政策不转向,联邦开支项目不修正,我们下一代的生活水准注定会停滞不前,美国在全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会被削弱,我们急国民之所急的能力就会受到束缚。”“美国的衰落成为评论家们热衷的主要话题,其中一派观点认为,庞大的赤字是美国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走向堕落的诱因。”(引自《火烧白宫》)  由此看来,美国的赤字的确已经非常严重,严重到了美国的两位学者在写一部关于“美债从哪里来到往何处去”的书的时候,用了“火烧白宫”这样一个题目,本书的译者告诉我们:“在‘1812年战争’中,英军攻入华盛顿,把这个新国家的总统府--白宫付之一炬。这一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一块无法抹去的耻辱印记。火烧白宫,如今成为西蒙·约翰逊和郭庾信两位学者以古讽今的意象。在两位作者笔下,美国正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与200年前被外敌纵火羞辱相比,这更像是一次自焚,炙烤着白宫,吞噬着这个世界头号强国的经济根基和社会信心。”  为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作者在本书的开头先历数了美国的战争金融史。就像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的那样:“在国家危亡之际,尤其面临着与外国作战的威胁,即便是对最富有的国家,贷款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和平年代,美国越来越高的债台就已经在一点点地侵蚀着美国的信誉,而到了真正需要“救命钱”的时候,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在国际上融资,对于美国人来说即使不是迫在眉睫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要知道,美国现在所面临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富汉和伊拉克战争,而这两场战争无论是规模还是对美国的威胁程度都不大。而一旦美国卷入一场可能会危及它的地位的战争,其后果还真不好说。当然,这个威胁可能在美国人看来并不大,因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不大可能会有人在战场是直接挑战它,但美国人会不会在战场去挑战别人则很难保证。而美国史从头到尾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战争真正打的是钱。  即使是不考虑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如果美国一直是这样入不敷出,破产就是迟早的事。什么是国家的破产呢?简单地说,国家破产就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无法融资,就像现在的希腊一样。而当国际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以及美元越来越失去信心的时候,美国的“破产”也就会到来。短期看,美元还会保持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随着美国赤字越来越大,美元就会越来越贬值,国际货币的地位也就越来越无法保证,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也就会越来越没有信心和兴趣。于是,美国即使不会突然就无法在国际社会上融资,但美国的金融地位肯定会逐渐衰落。  美国应何去何从?《火烧白宫》的作者不仅指出了美国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更是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其实这建议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提高政府收入,在没有经济增长点的时候,就只有提高税率;节流,就是减少消费,比如减少公共医疗支出。美国的公共医疗支出是全球最高的,但美国的医疗水平很一般。这些不必要的消费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家元气。然而,正如作者在本书的中文版序中所说:“从经济角度看,这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从政治的角度看,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在共和党控制众议院并强烈反对任何增加政府收入措施的情况下。”说到底,一切政治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反过来也成立,一切经济问题都是政治问题。  那么,美国的债务问题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是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过正如两位作者所说,美债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严重的风险,“中国政府已经持有大量美国政府债券,可能占到美国联邦政府债券余额的1/4甚至更多,而且,美国也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所以说,美国人上咱这儿“借钱”,说明美国人不那么牛了,但也不能说中国有多牛。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读起来感觉就需要点经济知识和背景的了解了....
  •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债缘何而来,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本书很好地做了说明
  •     很好,看了知道了美债的来龙去脉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