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214149877
作者:沈从文
页数:194页

作者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语言古朴清新,寄托着从文先生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彰显了人性的至真、至善与至美。
本书除收录《边城》外,还精选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人性美”小说9篇,内容详实,最新修订,引领读者重寻湘西世界的自由朴野之美。

书籍目录

市集   /001
静 /006
槐化镇 /015
屠桌边 /020
夫妇 /026
如蕤 /034
绅士的太太 /058
萧萧 /083
三三 /096
边城 /119

内容概要

沈从文 1902-1988
湖南凤凰县人,20世纪最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虎雏》《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晚年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边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提到湘西,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想必都是“沈从文”这个名字。虽然凤凰古城的乡风民俗本身极具吸引力,但如果没有沈从文,又有几人会流连这湘西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湘西的水滋养着沈从文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反过来回馈湘西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丰收,人杰地灵,莫过于此。传统文学理论都把沈从文归为京派,但京派是相对于海派来说的,京派作家的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老舍的北京和沈从文的湘西,都是原生态,但老舍对北京的爱与对旗人的复杂情感,与沈从文对湘西的理想化描绘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源于生活,也许这就是长在皇城的老舍与来自湘西的沈从文题材风格迥然不同的根源。毫无争议,最能代表沈从文的作品是《边城》。那小溪边的人家,乡间质朴的人民,热闹的节日氛围,无不让人心动。在这人心险恶的时代,《边城》流露出的纯真与美好显得弥足珍贵。虽然其中有不少沈从文理想化的成分,但这田园牧歌般的纯净不论是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中国还是现在,都已成为绝唱。沈从文之后,再无文学世界里的清秀湘西。好久未读《边城》,近日再读,有了很多新的感想。年少时只觉得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如风景画一般传神、丰富,对端午节、中秋节的民间活动的叙述热闹、有趣,全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肤浅。如今又见边城,翠翠还未真正开始就已结束的悲剧爱情、失去爷爷后的痛苦与无助,使我重新意识到,在清新的田园牧歌中,忧伤也是主旋律。《边城》实际上还是悲剧色彩很浓郁的一部作品,这与沈从文本人敏感的气质极为吻合。《边城》的篇幅很短,因此含章文库的这本书除《边城》外,还收录了沈从文其他一些中短篇。它们的文风一致,多以女性为主角,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诉说着淡淡的哀愁。我们知道,京派看不上海派过分商业化的写作,对左翼文学将政治带入文学的理念也持批判态度,但这不代表京派作家不关心民族安危。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对抗日战争时有涉及,对战争打破日常生活的平静,他是很痛心的。在《静》这一短篇中,最后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尾,是对战争委婉的控诉。沈从文一度遭遇误读,以致他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向民俗学领域的研究,没有多少文学作品面世,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沈从文笔下的女性,无论有着怎样不同的经历,似乎都有一种从小溪边走来的神韵。也许是湘江水赋予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样的特殊的风格,使得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地域印记。很多游客慕名前往湘西凤凰古城,慕的多是沈从文这个名。忽然想起某作家有篇散文中提到,去湘西一下车,就会有好多十几岁的女孩子围上来,说:“买束花送给先生吧。”这位先生就是沈从文。从文先生若泉下有知,不知会对今天热闹非凡的湘西做何感想?当曾经的田园牧歌不再纯粹,我们只有从作品中找寻那失落的文明。
  •     一部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必然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以及可读的无限性这四点共性。创作于一九三三年的小说《边城》,开创了对湘西地区特有风土人情的描绘先河,连同沈从文一系列以湘西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纯美湘西世界”。沈从文曾经在《湘行散记》中提到过《边城》的创作,这个故事原本取材于真实事件,经过了作者的加工创作,因而变得如诗如画般唯美动人。初读《边城》是在学生时代,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对文学的感悟,都仅仅停留在遣词造句之优美,笔触的纯净,人物的一言一行之上,自然没过多久便把情节给遗忘了,徒留一个“美”字印在心间。如今再读这部作品,依然是美的,但却看出了更多人性的东西、自然的东西、创作上的东西。靠撑渡船为生的老船夫从来不收乘客的报酬,还买来烟叶和茶赠送,与外孙女相依为命;靠身体交易的娼妓,既重义轻利,又守信自约,在淳朴的民风之中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日子,没有人轻视或鄙夷;有钱的船总和没钱的船夫之间没有门第观念,只凭年轻男女们的自愿来决定是否联姻……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理想,即便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恐怕也难以实现,反而是在原始如牧歌般的少数民族地域才有可能存在。沈从文笔下的茶峒,如同一个水墨丹青描绘出的童话世界,单纯、美丽、凄婉却不伤感。人性之美、之善,湘西之自然淳朴、秀丽多姿就如同流淌的溪水般清婉、悠然、绵长。散文般的随性恣意与小说的含蓄细腻糅合在一起,把一个少女的心思和一个老者的犹豫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来翠翠并非不喜欢傩送,她只是从懵懂到羞怯,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原来爷爷并非不知翠翠的心思,只是有着难以言明的苦楚才促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原来小说的结尾可以这样令人魂牵梦萦……“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仅仅这一句,已经足以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经典。纪念版《边城》之中,除了小说《边城》、《三三》、《萧萧》、《绅士的太太》、《如蕤》、《夫妇》、《屠桌边》、《静》等中短篇小说之外,还收录了《槐化镇》、《集市》两篇散文。小说均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把乡村与城市少女的不同、人妻的各异、风俗人情一一展现于读者面前,而两篇散文点缀其间,和小说中的湘西风貌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不失为一种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编排方式。不过,耐不住急迫心情的读者不妨换个方式,从最后一篇读起,定会体味到不一样的阅读心情与笔下风情,发现时空带给我们的别样惊喜。再读一次《边城》,再梦一回湘西。圮坍了的白塔修好了,歌声、梦里、溪水蜿蜒的茶峒,翠翠永远在等着那个将她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就如同我们心中定格的一幅水墨丹青,瞬间便是永恒。
  •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欢。凤凰含章新出版的《边城(纪念版)》汇集了沈从文老先生最著名的一篇文章《边城》和其他九篇短文,主要都是写人物和感情的,细读下去,很能使人深思,令人思考,给人启迪。说到沈从文,就容易想到湘西,,毕竟沈从文老先生是湘西人,又写了许多关于民国时期湘西的文章,让大家特别是未曾去过和不熟悉湘西的人从他的文章中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知道湘西的人文地理状况,就象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向你细细诉说着湘西的一切。《市集》主要讲述的是在湘西市集赶场的情景,底层社会人物的形形色色的表现。《静》写的是两个孩子在辗转途中暂居别处等待家人团聚的焦急和期盼心情。《槐化镇》主要是对槐化镇这个地方的地理描写。《屠桌边》、《夫妇》、《萧萧》和《三三》写的是民国时期湘西各种底层人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地苦苦挣扎生活下去,象一部旧时湘西生活记录片,记录着湘西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如蕤》写的是一个家境富有的女大学生的一段感情经历,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对爱情、家庭的理想定义和感受。《绅士的太太》,我感觉有点象浓缩版的《金粉世家》,写出了民国时期妇人在当时的婚姻里种种状况,能够体会出那时的女人所处在的社会现实状态和生存状态。《边城》是这本书中的重中之重,我想喜欢沈从文作品的人肯定都看过这篇小说,也一定都会喜欢这篇小说。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跟着爷爷在溪边撑渡船讨生活的女孩被两兄弟同时喜欢上了,却因种种原因和状况,到最后只剩下女孩孤身一人还在溪边撑渡船,开放式的结局令人遐想连连。不知道别人心目中的结局是怎样的,但在我心目中这个结局不一定是Bad End。我个人认为,其实沈从文老先生已经在书中给出了他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横竖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尽管爷爷在翠翠嫁谁的问题上有点优柔寡断而造成悲伤的后果,但老人坦荡的风骨还是令我敬佩:“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儿,结实一点儿,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整本《边城(纪念版)》都是写的小人物、小地方,他(她)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行动,只是在小地方凭着本能生活着,却也让人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瞬间,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也让人对湘西的自然风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宛如一幅黑白色的人物山水画卷。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充满了山水和泥混杂的味道。
  •     于吾心有戚戚焉
  •     改不了钟爱书中美食描写的片段,撑船老头不是曲曲折折的人,他是太在意翠翠,事事想为外人考虑,累,费心思,不如放手不管,船到桥头自然直。
  •     挺不错的
  •     沈从文觉得边城中保存着城市所没有的力量,觉得翠翠美好纯净,都没看到
  •     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     睡前读,书里的景,都可以在梦里呈现。好书
  •     读完翠翠的故事,心里一片悲凉。
  •     平平淡淡,市井小民,2016.9.24
  •     凄美的田园牧歌
  •     简单纯朴的不似这个世界。现在的人已无法写出如此灵动的文章与人物了吧。
  •     之前标记错了,这个版本才有其他的短篇加上边城。文字朴实又优美,述说了乡村的平常事情。边城这一篇则更有代表性
  •     故事都不长,但是蛮耐人寻味的,喜欢这种点到即止的感觉。
  •     喜欢沈从文老师的文笔,洗练纯净。
  •     《边城》与《百年孤独》类似于对一个世界的创造,不同于《百》的悠远。
  •     我热爱中国,中国的山水,中国的人,这样热情的文字,我们的故事
  •     文字里是一幅幅清新的湘西风情画,日常小事尽显民风淳朴。虽然不是生活在湘西那样的地方,但毕竟出生在乡下,那些画面多少相似熟悉,勾起很多有关成长的回忆。除了边城,书中还收集了其他小说和散文,沈从文笔下的字,富有故事和生活气息,适合慢读,感受遥远又可望的风土人情,淡淡的孤独悲哀和怜悯。
  •     无聊的夜晚+沈从文的句子,仿佛从来没有什么后现代文学。
  •     她们在自己习惯中得到幸福,却有从幻想中得到快乐。——《三三》
  •     好美
  •     又仔细地读了一下边城,这次真的被沈从文的文笔感动了,描绘的景色和感情所用的词真是让人感动,天边的云彩被夕阳烤成了金黄色。诸如此类的语句在书中随处可见,用词真是让人无法挑剔。真的感觉好干净、好纯粹、好美。
  •     对翠翠那章印象最深刻,很典型的湘西生活,最后爷爷去世很突然,有些被带入情节。其他章节没有太多印象。
  •     你以凤凰为梦长想,我以竹阶攀拾花香。
  •     突然觉得应该学学南方话。北方的片子腔儿已经够够的了。
  •     细腻温热。
  •     写风雨山水,也写市井小民。写他们的普通生活,质朴,简单,也写他们的悲喜,如波浪下的平静——让人惊讶的,是原来数十年前,中国小城里民风之淳朴。人民的善良,已经到了令人诧异的地步(当然也有描写劣根性的,如《夫妇》里的围观群众,《绅士的太太》中的中产阶级)。写屠桌和市集如同写风雨山水般从容(最爱看《市集》及《屠桌边》两篇中对普通民众的描写)。唯一遗憾的是,大师貌似不太擅长描写人物互动的情节,文中但凡人物间有沟通对话,大多平淡如水(亦或这也是他的特点?)。另,《边城》看得人着急,老头儿忒啰嗦,小姑娘也忒害羞。
  •     这样的文字,可以闻到淳朴的民风和淡淡的乡土味。
  •     不愧小清新的鼻祖,文笔淡淡的,不惊不慌地勾勒出一副唯美画卷
  •     只单单看了《边城》一文,很简单,很素雅却独独感觉留下了一点东西在心底久久挥之不去...或许未能明白那种恬静与素雅的简单吧。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总需要一个地方,人可以安静地生存。
  •     没有我看的那一本,随便标记一本吧,看到最后才发现哦,是小说和散文集。故事太多冲淡了对边城的感受…
  •     沈从文书中最喜欢的一本
  •     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自然纯朴,但是感情满满,总是会想到他那一句,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     沈从文的最高作品,看不太透,笔法清晰,语言朴实,每个故事的结局都在意料之外。
  •     那么可爱的人,结果却总是淡淡的悲剧……是文字,或是记忆的美化与幻觉吗?也对~~古文里“可怜”可不就是可爱的意思吗?
  •     喜欢沈从文清新自然的笔触,人性的脆弱和本真便在于此,毋需过多修饰。每一篇都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却不会觉得无味。
  •     小城的婚丧嫁娶风俗在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我我这个喜欢民俗和向往淳朴生活的人来说很是喜欢。自由恋爱发展到今天自己交往,表达爱慕之情是多么方便和明晰,也是实践的结果。翠翠这些年的等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信息的畅通和表达的时宜是很重要的呀。
  •     五星好评,汪老的作品也异曲同工,师徒二人的作品就两个字,干净!潺潺的流水、层叠的树林、叽喳的鸟声,还有那唱着歌撑着桨的女子,这一刻只想躺在草地上,眯着眼,从指缝中看那穿过树叶撒下来的阳光,脑中想着的是那明媚温暖的微笑
  •     对于乌托邦近乎疯狂的追求与意淫 让我只需借助不太出彩的只言片语便能达到高潮。沈从文没有赢 是我沉醉在自己的幻想里。而他的聪明之处则在于 把故事放在了一个我无法抗拒的背景里。
  •     真善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