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08645162
作者:胡颂平 编著
页数:340页

作者简介

胡颂平先生在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将先生晚年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除了编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的以外,都收入这本书里。
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难能可贵地体现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晚年的思想与智慧。无论对研究者或普通读者,本书都是重要的参考读物。
今天回想当年面对面的谈话,我个人常有如同“江海之浸,膏泽之润”的感受。但愿一班尊敬胡先生而不得及见的年轻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胡颂平
*********************
在胡适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本书作者一直侍奉于左右,像学徒,秘书,助手,又是记录言行的史官。我们应该感谢胡颂平先生,给后人留下了这部堪与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相媲美的著作……喜欢近世典故的读者读起此书来会更津津有味。胡适一生交际广泛,老来对各种人物不免有所品评,尤其是私下言谈,更少顾忌,读来颇广见闻。
——贺卫方
我向很多人推荐《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非常翔实,非常零碎,但是读过以后会觉得每天跟着胡适,他的片言只语会影响你。我偏爱鲁迅,这些年才开始走近胡适,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还会再读好几遍。
——陈丹青
在最初的一年里,胡适并不知道胡颂平在记载自己的言行,有一天偶然得知后,胡适先是诧异,继而说:“你还是当作我不知道地记下去,不要给我看。将来我死了之后,你的记录是有用的。”正因为初衷便是默默如实记录,而胡适本人也未加润饰与干涉,从而得以让后来的众多读者通过胡颂平的记录,从胡适的生活细节中一窥他的真实一面。
——刘炜茗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无疑为文化史、学术史提供了重要史料,或许正因为是“晚年”,而且又是“谈话录”,才别具价值。中国人向来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从心所欲不逾矩”,谈话不像口述那么正规,所以这种随意的方式处处将胡适的真性情“口述实录而立此存照”,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化的胡适就这样慢慢走近读者。
——唐小兵

书籍目录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后记

内容概要

编著者简介:
胡颂平(1904—1988) 浙江温州人,胡适之先生1958年至1962年去世前的秘书。他历经十几年呕心沥血的搜集与整理,考定胡适之一生的行止、著述与地点,完成了三百多万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被余英时评价为“中国年谱史上一项最伟大的工程”。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如果是未删减版值得读下,如果是删减版,很多精华和真实的谈话内容看不到,很遗憾的胡颂平(1904—1988) 浙江温州人,胡适之先生1958年至1962年去世前的秘书。他历经十几年呕心沥血的搜集与整理,考定胡适之一生的行止、著述与地点,完成了三百多万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被余英时评价为“中国年谱史上一项最伟大的工程”。
  •     胡适之“常人莫及的修养功夫”“我的朋友胡适之”,是民国时期的一个佳话,不少人以能结识胡适为荣。上世纪三十年代,胡适任教于北大,罗尔纲曾在胡适家住过一段时间,一边担任他儿子的家庭教师,一边跟随他学习。据他回忆,每周周日,“上午8时到12时在家中客厅做礼拜。他的礼拜不是向耶稣祈祷,而是接见那些要见他的不认识的人。凡已见过的不再见。他是不分品类,一视同仁,有耶稣的作风,称为做礼拜,是有取义的。”其实,最早把胡适每周敞开大门与不同人见面的做法称为“做礼拜”的,不是别人,正是胡适的夫人江冬秀。胡适晚年定居台湾,仍然延续这一做法,直到逝世。胡适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甚至于众人纷纷想“拜见”,除了他在学界的地位和社会上的影响力之外,也由于他身上“常人莫及的修养功夫”,与之接触,让人如沐春风。罗尔纲本人就对胡适的细心体贴佩服不已。据他回忆,有一次回乡探亲,妻女也同到胡适家里住,顺便带了一点“土特产”。胡适就用罗尔纲带的“土特产”招待客人,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烹调。于是,罗尔纲的妻子陈婉芬就搭把手下厨做饭。“适之师感到低亏了我妻的身份,他心里不安,就特地亲自给婉芬和胡师母同摄一照。这不但是我在胡适家多年不曾见适之师拿过照相机,就连小思杜(胡适小儿子)见他父亲拿起照相机,也感到奇怪说:‘爸爸今天照相哪!’”罗尔纲连带着回忆起胡适替他去车站接妻女的事情。“胡适从香港代我接妻儿来北平时,我的女儿才两岁,婉芬要抱这个孩子,就不能拿给孩子装吃食的盒子,胡适就给她提着。船到上海,孙科来接船,胡适就替我妻提了食盒一同到旅馆。胡适并不认为低亏了他的身份,而这天婉芬到胡家去做自己送给胡家别人不会做的东西,他却感到低亏了她,胡适体贴人情竟到了这种地步!”那么,为何胡适的修养为何能如此之高?这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胡母是胡父的续弦,年纪轻轻嫁到胡家,虽然俩人恩爱有加,但胡父在胡适两岁时不幸去世,从此胡母就以寡母的身份操持整个大家庭。在旧式大家庭里,胡母地位高却年纪小,免不了与胡适的三个嫂嫂周旋,当然也少不了受气。胡适由此得见人性的丑恶一面,也体会到胡母坚强忍耐的脾性。在《四十自述》里,当谈到胡适的嫂嫂甩脸色为难胡母的时候,他说:世界上最下流的事,是把一张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也因此,他下定决心,决不向别人甩脸色。当然,胡适从小苦读圣贤书,后来又留学美国,读书明理对他修身养性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有机会能与流落纽约的胡适近距离接触。他如此记述那段经历:“二次大战后的哥大原有中国学生三百余人。1949年之后人数骤减。学文法科的高班研究生只剩下寥寥数人。笔者当时就是这几个‘苦撑’而无从‘待变’的中国研究生之一,因而胡先生在校园内外亦偶有晤面。晤面的场合多半是我是个穿工作服、正在做工的学生,他则是校方邀请的主客之一。但是胡先生总要找个机会走过来和我们做工的学生和小职员们,拉拉手嘻嘻哈哈聊一阵。••••••起先我们想胡适这员过洋大卒,如何能记得起我们这批过洋小卒的名字呢?拉拉手之后,不就算了。孰知事有不然,胡先生这人很细心,他对这些小地方极为注意。两三次偶尔晤面之后,他老人家便能称名道姓起来,有说有笑,使对方无拘无束把胡适之真的看成‘我的朋友了’。”时下流行的大谈情商的文章,经常会提到的一点是,“记住别人的名字”,以示对别人的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以胡适的当时的地位声望,他没多大必要记住像唐德刚这样的无名小卒。他能做到,只能说是非同一般的修养使然。唐德刚后来与胡适往来甚多,他夸赞胡适具备一种“磁性人格”,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周围的人到他身边。胡颂平是胡适晚年在台的秘书兼助理,曾亲切地体会胡适为人的风范。他说:“我没有看过像先生这样高的修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胡颂平记述了不少胡适待人接物的细节,我们从中得见胡适为人处世的魅力。例如,胡适交代胡颂平,写信要规规矩矩写字,免得别人看不清。“近来接到一些很潦草的信,连写信人的姓名也认不出来。先生指示颂平说:‘以后我们写信,遇到重要的字最好要写正字。我总觉得爱乱写草书的人神经不太正常,往往为了一个字,要人费时去思量,去猜想,这就是对别人的不负责任。我们随便写一封短信,也要对别人负责的。’”此外,怎么折信纸也要为别人考虑。“处处要替别人着想。如折信纸的方法,外国信和中国信的折法不同:他们是把有字的一面向里折,不要折得太整齐,就是说不要对折,上面的长些,下面的短些,那么人家拆信之后很快可以打开信纸来看了。这样小小的事情,也都为别人着想。”写文章,胡适也时刻为读者着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让人看得懂。胡适说:“我的文章改了又改,我是要为读者着想的。我自己懂了,读者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明白?我要读者跟着我的思虑走,所以我写文章是很吃力的。这是一种训练,这种训练是很难的。别人写文章,只管自己的思想去写,不为读者着想。我是处处为读者着想的。”除了主动为别人着想之外,胡适还能以“恕道”对待别人的“缺点”。“李石曾,他是北方人,爱吃大蒜,身旁还带有大蒜。那天他来看我,我和我太太都在家里。我和他谈天。一会儿,我的太太来说:‘适之,你不是有约会吗?’我们仍旧谈下去。一会儿,我的太太又来说:‘你的约会时间快到了。’这分明是送客。我们谈了一个多钟点,李石曾才走。我的太太说:‘他的大蒜味这么重,你怎么忍得住?’我一点也不觉得。客人走后,太太赶快把门窗打开,烧起香来。”胡适这样的德高望重之人,不仅毫无架子,而且时时刻刻把别人放在心上,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细节上都能体贴周到,难怪他人缘如此之好!胡适的修养,除了为他带来遍及天下的朋友之外,也为他赢得身后的美名。1962年,胡适在台湾逝世。他的丧礼备极哀荣,当日有数以万计的送殡民众,灵车所经之处,许多机关团体及商店住户自动路祭,特别是在胡适生前居住的南港,几乎家家户户摆设祭台,表达对胡适的哀思,真可以用“国人道哭”来形容!
  •     源地址:http://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7535晚年胡适的“率性”与“做圣”蔡炯昊2014-08-26 1958年4月,胡适自美国回到台湾,接替朱家骅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卜居台北郊外的南港,与中研院毗邻,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国公学时代的学生胡颂平担任胡适的秘书和助手,到胡适1962年逝世,朝夕相处近四年之久,将胡适日常所言所行中精彩可观的部分按日期记下,编成了《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联经,1984年)。读之令人如亲睹胡适之音容笑貌,亲切有味,可以窥见政论文字及高头讲章之外的胡适。其中不乏值得反复玩味的句子,对答之间有如《论语》之中孔子与门人的谈话,而胡颂平也在书中称读《论语》从胡适身上获得印证;而另一面,幽默隽永之语,有如禅宗语录,令人会心莞尔。罗志田教授曾以胡适的父亲胡铁花为教育子女所编的启蒙诗中“率性”(出自《中庸》)与“做圣”二语概括胡适性格中的两个面向,从此书看来,大致不差,可以各举出若干例子来印证。晚年仍坚持早年的见解胡适一生为学论政的主张前后变化极小,在近代学人中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一位,就影响论,在近代中国可与之相牟的梁任公便是流质易变,“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前后主张相差很远。而与1949年之后在大陆影响极大,在台湾则被封杀,近年来又常常被思想界拿来与胡适相比较(尽管我认为比拟不伦)的鲁迅也前后变化甚巨。胡适此种前后一致大约与其刻意要“做圣”的念头以及多年的修身功夫是分不开的,到晚年,也可以说是内化到了一言一行当中,即如孔子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胡适以少年暴得大名于国中,与其提倡白话文,竭力鼓吹新文学分不开,到晚年还常常坚持这一主张,评论诗文时常常可见,作文时也力求浅近,要让读者能不费力就懂。如他1960年4月25日对胡颂平说:“我的文章改了又改,我是要为读者着想的。我自己懂了,读者是不是给我一样的明白?我要读者跟我的思虑走,所以我写文章是很吃力的。这是一种训练,这种训练是很难的。别人写文章,只管自己的意思去写,不是为读者着想,我是处处为读者着想的。”(69页)评价古文时,胡适便不以众人评价甚高的明代归有光的几篇名文如《寒花葬志》,《先妣事略》为佳,认为语句都有不通之处,是因为当时口语已经不是古文,勉强为之,所以不能文从字顺,更无从传神了。唐宋之际提倡古文者如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古文之所以能通,是因为读通了《论语》,《孟子》,《孝经》等先秦典籍,先秦古文正是当时的口语,所以是活的语言,活的文学,“中古时代,从三国末到唐朝的文章,有许多文章是不通的;因为活的文字已经死了,用死的文字来写活的语言,所以很少能做通的。”(77页)又如胡适早年《文学改良刍议》中主张不用典,1960年12月26日《公论报》的女记者宣中文拜访胡适,胡适和她谈起报章上的一篇文字《梅贻琦重获健康》中有如下句子:“这逃避无踪的病中岁月,对梅部长真是‘燕莺过后雁飞去,细数浮生千万绪’。”胡适认为不好,说:“你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的写?为什么要用这些套语?”并且指出她引晏殊词句的错误指出,接着又不失幽默地说:“该打,该打手心。”(100页)至于诗词,胡适主张也是一如早年选编《词选》时的态度,力求口语化,生活化。一次胡颂平背起苏东坡的一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胡适说这首词是首好词,其中只有一句不好,就是“家童鼻息已雷鸣”,说:“你也曾听到过儿童熟睡时的鼻息如雷鸣吗?儿童是没有鼻息的,就是有鼻息,也决不可用雷鸣二字形容。这就是说得太过了,这是东坡的偷懒,不肯造句……作诗填词,都不能用凑句,虽然七绝只有四句,只要能做到没有凑句,就很不容易了。”(71页)胡适论诗,认为看一个人的诗写得好不好,要看他的绝句,大约也看能否不凑句而来,因而对于许多过去评价很高的诗很不以为然。1961年12月5日,胡适病中与胡颂平谈起:“你看完陈三立《散原诗集》吗?这里面没有一首诗使我感动的。像杜甫《秋兴》八首,我总背了几千遍,总觉得有些句子是不通的。律诗像缠小脚一样,过去大家以为小脚好看,但说穿了,小脚并不好看;律诗也没有道理。”(256页)杜诗之中,《秋兴》八首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篇,而胡适却以为不通,更以缠足比喻律诗,可见胡适心中律诗的地位了。数十年来,态度并无大的变化,相当一致。胡适晚年还念念不忘有机会要完成《白话文学史》的下卷,然而终于没有完成就去世了,也是一桩憾事。新思想与旧道德融于一身值得注意的是,胡适文学上的主张与其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不能分开来看的。论者每每认为胡适对文言文立论过苛,而事实上,胡适作文作字心中都存有一读者(如前引之文),做事更是常常从细节处便替人着想,并且认为世上最为可耻的事就是摆出一副生气的脸给人看,这大概与早年丧父跟随母亲在人数众多,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中的生活经验有莫大的关联。小到折信纸一类事情,胡适都能考虑到收信者的方便,某次和胡颂平谈起:“外国和中国信的折法不同,他们是把有字的一面向里折,不要折得太整齐,就是说不要对折,上面的长些,下面的短些,那么人家拆信之后很快可以打开信纸来看了。这样小小的事情,也要为别人着想。”(183页)可见胡适细心之处,读之令人感动。又如写字,胡适也是一笔不苟,力求个个字清楚,认为“字写得规矩与否,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是否负责任。你写的草字叫人家认不得,你就对你的朋友不负责任了。”(234页)而直到逝世的当天下午要参加中研院新任院士的酒会时,胡适还催促胡颂平要早些前往会址,不要让人家久等。于细微处,可见胡适修身功夫一斑,这与其出身于“僧道免入”的理学家庭,或不无关系。胡适逝世后蒋介石所赠挽联词曰:“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可谓知人之论。在胡适身上新思想与旧道德实是一体两面,相得益彰。傅斯年中年之后曾说:“我们这批人思想上可以说已经西化了,但是安身立命处还是地道的中国人”,也是这一层意思。胡适晚年受人攻击,大陆上自不必说,台湾及海外一群“新儒家”认为他贬低中国文化,鼓吹全盘西化,以致异端邪说兴起,是大陆沦陷的主因。持此种论调者其实不知胡适,所以书中屡有提到胡适连看都不要看这些文字,并说看了也不会生气。相形之下,胡颂平记下攻击胡适的徐复观之流的言行就让人不能恭维了,徐复观在《民主评论》中的一篇文字中对胡适进行漫骂,语调近乎人身攻击:“今天在报上看到胡博士在东亚科教会的演说,他以一切下流的词句,来污蔑中国文化,污蔑东方文化,我应当向中国人,向东方人宣布出来……”而徐复观在1958年给胡适的一封信中则甚为谦恭称:“先生个人之学养,与日俱深……先生在学术上所以领导群伦者,不仅为个人在学术上之成就,而尤为知识分子精神上之象征。”云云。以此观之,标举儒学而前后言行不一致,主张且不论,而行事若此,似不足以当儒者之名,遑论所谓“新儒家”。儒家首重修身,以今天的话来说可是说是主张道德上的个人主义,胡适虽从不自称儒家,实际上却得了先秦儒家的神髓(无独有偶,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处于同一战线的周作人中年以后自称儒家),颇值玩味。可见新文化诸人的思想底色中,传统因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大概幼年受过几年私塾教育,与后几辈从新学堂出来的学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做圣”的胡适也有“率性”的一面谈毕“做圣”的一面,“率性”的一面自也不能忽略。胡适讲话风趣,常常引人一笑,而又决不浅薄庸俗,前引打手心的事例屡屡见到,胡颂平某次不按时回家,胡适也称须打三下手心。一次蒋廷黻在胡适病中来探望,说小孩子不听医生的话,该打屁股,胡适便连声说听话听话,作儿童状。又如谈到怕老婆的故事,胡适说:“世界各种文字的怕老婆的故事,我都收藏了。在这个收集里,我有一个发现,在全世界国家里,只有三个国家是没有怕老婆的故事,一是德国,一是日本,一是俄国……现在我们从这个收藏里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凡是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反之,凡是没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都是独裁的或极权的国家。”(4页)而某次陈雪艇请胡适吃饭,胡适不同意,戏称未经太太允许而擅自带客人回家吃饭,是美国妇女离婚的48个理由之一。直到对方说是女儿做饭胡适才欣然前往。而胡颂平不几天不回家,胡适故也作严肃状说:“我的PTT证(怕太太证)不能颁发给你了,因为你还不够资格。”以此来调侃下属。此类事例还颇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可自行搜寻。总而言之,胡适晚年的“率性”性格并未减退,还是随时显露的。郭沫若、冯友兰及其他此外,该书予读者印象深刻的地方还有几处:一是关于与胡适有过来往的人物的轶事,如关于郭沫若的,胡适某次提到:“郭沫若这个人反复善变,我是一向不佩服的。大概在十八九年之间,我从北平回到上海,徐志摩请我吃饭,还请郭沫若作陪。吃饭的中间,徐志摩说:‘沫若,你的那篇文章(是谈古代思想问题,题目忘了),胡先生很赏识。’郭沫若听到我赏识他的一篇文章,他跑到上座来,抱住我,在我脸上吻了一下,我恭维了他一句,他就跳起来了。”(76页)。这一抱一吻将郭的行状描摹得淋漓尽致,有了这层知识,得知其后来的种种肉麻谄媚之举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则关于冯友兰,“在天主教办的一个刊物上,知道冯友兰在那边认过一百三十次的错,自己承认是无可救药的资产阶级。他本来是个会打算的人,在北平买了不少的房地产,一九五零年在檀香山买了三个很大的冰箱带回去,冰箱里都装满东西,带到大陆去做买卖,预备大赚一笔的。他平日留起长胡子,也是不肯花剃胡子的钱……”(169页)这段话也是很传神的,冯友兰随风倒的毛病别处也曾见过,而贪小利则是首次知道,倒是与何兆武笔下爱当二房东的吴晗有几封相似了,可谓难兄难弟。一是彼时台湾社会一般民众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好学的风气。胡适某次夜里乘车回家,一军官立于路旁说要向他请教,还说一直读他的书,很有收获。而一位驻守马祖的兵士也来信求教不同版本的《出师表》中一个字的异同,胡适读信之后甚为嘉许,认为在军中图书不足的情况下还能做这样的小考证。以我的有限经验,今日军人当中,如此好学之人,可能已经不多见。胡适心脏病发住院后,还有台湾中部的一位小学教师要前来拜访,说一直读他的书,得知他病了,要告诉他家传的治心脏病的偏方,虽然这位老师不知道心脏病还分好几种,但总归令人感动。身处流行文化压倒一切、传统阅读日渐式微的时代,看到这几则事例,便只能心向往之了。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2017年4月9日三阅要点过,真是好书,每次拿起就放不下,虽然现实中咱们缺乏好的长辈(陈丹青语),但好歹咱们现在看书容易多了。胡适先生的人格之完美,学问之广博,思想之清通,真是让人感动!还会再读。
  •     第二次读这本书了,感觉比第一次更好,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如沐春风。
  •     零碎的话,不知不觉会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胡颂平的感受最深了吧,像我只得略窥一二。对许多细节的熟知,我想是生活的一丝不苟的体现。不过晚年胡适的形象跟我想象的仍是略有出入。(什么怕太太><)仍是一个可爱的人。
  •     很好,大师风采。胡适谈学问、品人物,甚至说到了毛泽东、郭沫若。从这本书能看出来,胡适博闻强识,连佛经里的偏僻典故都知道,但也仅止于此——做做小考据。胡适说,傅孟真、丁在君可以做他的老师,真不算谦虚。
  •     我也想每天待在胡适身边跟他聊天 书本身的话多些注释会更好 出现的人名太多了
  •     其实是去年年底读的书,年底我喜欢读一点回忆录,结果拖拖拖拖到了今年才看完。一些小细节很有趣,好的睡前读物。
  •     性情温和 博文学识 不乏趣味 太喜欢胡适了
  •     囫囵一遍,很多还是不能理解消化。当然,书还是很有价值的。
  •     渊博而执着,温煦而刚毅,诚挚而挑剔
  •     略有错字
  •     胡适之,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影响力巨大
  •     于生活点滴,足见先生的才情与傲骨。其中关于文章通达、“经”与“道”以及文胆的告诫,印象颇为深刻。62年2月24日的中研院演讲,令人叹息。可惜半个世纪过去了,先生所提的科学道路,似乎依然未建成。字字珠玑,能伴先生身边受教,实为幸事!
  •     我的朋友胡适之。
  •     把胡适的形象写得立体了,学识真tm博啊…………开始“爱上”他了
  •     琐碎的细节更能凸显天才的完整。在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今天,记忆力已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鉴别真伪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理解程度。这本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博学,风趣,乐观的胡适!内容稍琐碎~
  •     简体新版,重读。删节扣分。
  •     这些片段最能展现真性情的胡适之先生,谦谦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恭!
  •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我也定会愿意做胡适之先生的朋友,真如玉之君子也!
  •     重读
  •     读完这本书,才算是认识了胡适之先生的人格风貌。虽然记的大都是日常琐事,但从点点滴滴中最易看出人物的品性。而生活中的胡适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即他待人接物的“忠恕”之道,不仅使身边人如沐春风,今人读之也能得到启迪。此外,在胡适先生的闲谈中不时提及故人往事,有不少议论披露了一些湮没无闻的史实逸事。当然读者更关心的还是传主的事迹,尤其让人注意的是胡适在多次病中仍然不废读书,简直是“不可一日居无书”。
  •     胡适的人格风范,只是读,都让人如沐春风。
  •     琐碎、平和、亲切。如果奉承话能够少记一些,感觉会更好。
  •     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有德者之言,读之如江海之浸,膏泽之润,于做人读书上的诸多疑难,皆有涣然冰释之感。
  •     值得五星的好书。如胡颂平所说,胡适先生一生所行印证“忠恕”两个字。为人谦虚温和,而孜孜以求的理想信念一生不曾变更。民主自由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达到的。任何人都有表达意愿的权利,尊重人的权利,保持人的尊严。至于新旧文化之争,各有各理,却不必恶语相向失了风度。胡适先生的恕,非常人能及。
  •     新版,内容有修订。
  •     没看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