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识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807168140
作者:薛兆丰
页数:418页

作者简介

目录
经济学有什么用?(代序)
贸易自由是财富源泉
愈让步,愈进步!
你毁你的独木桥,我修我的阳关道
相对优势永不消失
交易有别于奴役
怎样减少违法
民族主义的特洛伊木马
谴责西雅图暴乱
韩农为何跳海
反倾销是怎么一回事
自由迁徙的障碍
资本流动并非症结
市场如何显灵
市场从不失灵
市场怎样对付不确定性
炒房有功
定价的一般准则
从侃价策略说起
谁的谈判力更强
市场经济与歧视
为“歧视”正名
企业有菜单成本吗
灾难预报应由保险公司操办
保险机制的演进
好制度使我们致富
自由与繁荣之都
市场经济的胜负
政府管制事与愿违
政府与市场
减少干预才能减少腐化
行医管制才是症结
也谈药品管制
从美国药物管制说起
无处不是价格战
何必阻止机票降价
年夜饭为什么贵
电力紧张:为什么总是忘记价格
宏观怎么调控
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够高
火车票价还不够高
康德未曾出远门
要我写篇《火车票价还不够低》吗
刺激经济是拔苗助长
什么令人丧失信心
扩张财政旧神话,东亚政客新说辞
经济发展岂是任务
析“体育经济”
遇袭是祸不是福
爱国要讲方法
失业不是浪费
失业不是浪费
工作不是福利
自由贸易与失业
通货膨胀与失业
贫富与再分配
从加州牛肉面到基尼警戒线
基尼系数信不过,劫富济贫有问题
从赌性不同看公平之困难
论努力和运气难以区分
从明星现象看收入不均
法规不能创造福利
最低工资法不可取
英国的最低工资制
争取福利不宜越俎代庖
从经济学角度看剥削
美国“社保”进退两难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须回报社会吗
真实世界需要商业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量度
环保思想家和经济学实干家
从经济学原理看“投机倒把”
企业经理的作用
企业市价的莫测
反对反垄断政策
微软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盗版岂能有理
谁创造了暴利
造作的“自由”竞争
从单双收费之争看反垄断重点
谁不正当竞争
反垄断只要一招
中国产权改革
我的担心
经济改革就是要落实转让权
产权改革需要一条明路
国企争论失了重心
中国需要组建跨国公司吗
中国股市的作用
不必忧虑中国农业
附地而生的代价
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极限
内地可以学香港什么
思考宪政须忘记经济学吗
我们的什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
教育市场化
多考试,少知识
市场经济的人才观
科教应该商业化
中国教育谁埋单
教育者对谁负责
教育产业化与民间办学
要教育券还是要民间办学
说说MBA的故事
教育是选拔人还是培养人
利率的原理
利率是微观交易的宏观结果
纯利率影响文化品味
股价不可预测
人民币问题
守住了汇率,引入了通胀
汇率策略的悖论
汇率形成的机制
还会继续加息吗
加息是通胀的结果
货币政策不宜多变
压低人民币汇率等于供养美国
经济谬误
“价值”观的谬误
激情的作用被高估了
需求曲线必定向下
知数据不知情况
区分“合理的”和“满意的”
民意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资源争用不应靠民主解决
打破对政府和投票的迷信
钞票与选票之争
公共选择与财政赤字
改造寻租社会的困难
没有受害人的违法
理性胡闹
民主不是自由
经济学之能与不能
射不中经济学的箭
经济学不是愿望大杂烩
价格规律与市场状态无关
即使市场不健全也不应该搞价格管制
不要寄望于经济学者的道德
斯密的道德观和市场观
经济学的免责声明
后记
书摘插图
愈让步,愈进步!
1999年11月16日
中国正式加入WTO,是以国际协议的形式,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设立明确的标准和时问表,这与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酌情式、随意式改革,效果迥然不同。
有人说,即使中国不加入WTO,中国照样改革。这是没有认识到“事前规则”与“酌情处理”的差别了。
当我们泛泛地提问“中国搞自由贸易好不好?”时,大家都不难正确地回答:“好!”——这叫“事前规则”。但是,如果我们就逐个具体问题提问:“中国开放农产品好不好?开放电信市场好不好?开放汽车工业好不好?”那样,答案就往往会五花八门,辩论就会无穷无尽、不胜其烦。——这是“酌情处理”了。
用一句话总结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就是“知易而行难”。要知道计划经济的症结所在?容易。除了活生生的现实,还有源自米瑟斯和哈耶克的尖锐批评。要了解市场经济如何运转?也不难。除了活生生的现实,还有从亚当·斯密到弗里德曼的透彻讲解。
知道此岸,也了解彼岸,改革的困难,都是过渡的困难。过渡期内,各种既得利益团体,会用冠冕堂皇、似是而非的理由,阻碍产权的分配,阻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改革如果不定下“事前规则”,而靠“酌情处理”来推进,就必然阻力重重,越改越难,越改越慢。
因此,中国加入WTO,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大量无休止的酌情争论。这在对自由贸易认识尚浅的中国,意义非同寻常。
其实,成功的经济制度,并不在于改造人们的思想,而在于激励人们的行动。你跑到自由经济的典范之地香港,问贩夫走卒“自由经济”的含义,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是,“看不见的手”自然会引导他们的行动,在不知不觉之中推动公益。
一旦“开放”成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法律承诺,小团体利益、政治变动、经济学谬误、义和团式的民族激情,就会大失它们往日干扰改革开放的影响力。中国的改革,将会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人的生活将彻底改变。
有人支持中国加入WTO,理由是WTO可以刺激出口。这种人不是自由贸易的可靠支持者——因出口而支持WTO的人,同样会因进口而反对WTO。很多人以为出口总比进口好,赚美元总比花掉外汇好。其实,出口我们的廉价商品,与进口国外的廉价商品,对于改善中国人的生活,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也有人说,中国为了加入WTO,作出了很多让步。但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谬论!我没有见过谁可以解释:既然由于开放对中国有利,中国才试图加入WTO,那为什么中国加速开放,就反而是一种让步?
不知道需要多少岁月,才能通过传媒让大众明白:“贸易对等”原则完全错误。如果别人对我们施加贸易制裁,那么改善我们生活的最佳途径只能是:口头上扬言报复,行动上则进一步开放,绝不报复!
不知道需要多少岁月,才能通过传媒让大众明白:中国加入WTO,的确会对落后产业造成冲击,产生失业,而失业人员需要救济;但是,仅仅为了补贴一群人,为什么非要撑起一间厂、撑起一个行业呢?让亏损的企业及时关停并转,国家的负担就肯定会减轻,而工人可能拿到的生活费就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不知道需要多少岁月,才能通过传媒让大众明白:尽快改造我们受保护的落后产业,是我们自己的最大改善!让老百姓享受几毛钱的国际长途、让老百姓乘坐5万公里行程后才出毛病的轿车、让中国农民放下锄头走进城市、让戏迷多看几部美国电影,这难道是让步?
在双边贸易争执中,政治家口头上的“让步”,就是老百姓切身的“实惠”,就是中国的进步。愈让步,就愈进步!
你毁你的独木桥,我修我的阳关道
1998年8月2日
假如附近的村子为了妨碍我们去做买卖,故意捣毁了他们自己村口的道路,那么作为报复,我们是否应该毁坏自己村口的道路呢?很多人会说“不”。这是对的。然而,到了另外某些非常类似的场合,仍然坚持说“不”的人就大大减少了。
最近美国国会又决定延续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其实“最惠”是夸大其辞的,因为美国并没有在贸易方面给予中国什么额外的“优惠”,中国所受到的待遇和世界上几乎所有其他国家所受到的并无二致。所谓“最惠待遇”,充其量只不过是“不刁难待遇”而已。目前只有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朝鲜、叙利亚和苏丹等七个国家得不到这个待遇。即使这样,美国对这些少数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对中国年复一年地议决“刁难”或“不刁难”,仍然是损人害己的做法。
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有一个课题已经不再盛行,那就是自由贸易理论。但是,这个课题被冷落的原因并非因为它荒谬,而是因为经过几代经济学大师的雕琢,它已经变得足够稳固和清晰了。自由贸易理论是说,由于生产资料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不同,而每一种产品都需要消耗不同比例的生产资料,所以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相对生产成本就不一样。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精力生产其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然后与别国进行贸易,那么所有这些国家的生活就都会比各自自力更生时好得多。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是,比尔·盖茨即使在编写程序和烧饭洗碗两方面都干得比他的保姆出色,他也还是应该集中精力写程序,而把烧饭洗碗的工作让给比他逊色的保姆完成。这样,两人的处境都会得到改善。
完全不同意自由贸易理论的人是罕见的,但持种种特殊理由推断自由贸易应该缓行的却大有人在。“报复论”是其中一个颇得人心的理由,它声称:“自由贸易虽好,但不切实际。你想公平交易,可人家不干。我们只好如法炮制,以便自卫。”
实际上,以为制裁可以给对方造成伤害的想法是不够全面的。制裁确实造成了伤害,但所造成的伤害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制裁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永远不要忘记,交易能够使双方、而不是单方受益;同样,禁止交易也必定使双方、而不是单方受损。例如,那些歧视黑人的白人雇主,无疑剥夺了黑人工作的机会,但他们自己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他们的选择范围窄了,劳动力成本高了,本企业的竞争力弱了。美国禁止本国的企业跟别国做贸易,同样是既损人又害己的。
问题是那些受到美国刁难的国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禁止贸易好像捣毁道路。别人既然愚蠢地捣毁了贸易道路,对双方都已经造成了损害,那么我们就不应该靠进一步捣毁贸易道路来报复对方,因为这样只会加重双方所遭受的损害,而且往往还会诱使对方变本加厉。我们可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扬言报复,那是希望靠虚张声势来逼迫对方改弦更张。但是,我们假如没能把对方吓住,就不应该真的实施任何损人害己的报复行动。明智的对策是:你毁你的独木桥,我修我的阳关道。
相对优势永不消失
2003年12月22日
一位在攻读理工专业的同学,最近接二连三给我长信,声称自己发现了一个“没学过经济学就能发现、却长期被人忽视的”经济原理。
是的,时不时就会遇上这样的朋友。我以前公司的火头军,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撰写关于修筑连接深圳和珠海的大坝、藉此增加淡水供应的可行性报告。这几年,又有几个说自己创造了什么经济理论体系的找上门来。这些朋友喜欢闭门造车,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是说他们的东西必定没有价值,只是机会不高。
回头说那位理工科的同学。我给他回信说:“读到第二行,我就决定不读下去了,因为你说一个国家的相对优势会消失。相对优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为什么?你随便找本教科书琢磨琢磨,把自己的理解,用一百字写出来再说吧。”
他没理会,继续长篇大论。我倒是出于好奇,自己试了一下,把自己所理解的相对优势原理写出来。果然一百字就够了,没有为难他。是这样:“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相对优势。由于这始终是自己跟自己比的结果,所以任何人都永远具有相对优势。”
这是说,没有人会在每一种工作上都是成本最高或成本最低的。想来真奇妙:即使别人样样都比我出色,但只要我跟他共处,只要我们有交换的自由,那么我就不可能一无是处。换言之,只要我从事与自己相比成本较低的工作,然后与他交换,那么双方就都会得益。
成本的概念是要点。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好机会。即使盖茨写程序比我快,做饭也比我香,但只要我跟他住一屋,他就会让我做饭(尽管没他做得香)。并不是因为我做饭比他好,而是因为他做饭的成本是放弃了的程序——他做饭的成本比我的高得多。
……

书籍目录

经济学有什么用?(代序)
贸易自由是财富源泉
愈让步,愈进步!
你毁你的独木桥,我修我的阳关道
相对优势永不消失
交易有别于奴役
怎样减少违法
民族主义的特洛伊木马
谴责西雅图暴乱
韩农为何跳海
反倾销是怎么一回事
自由迁徙的障碍
资本流动并非症结
市场如何显灵
市场从不失灵
市场怎样对付不确定性
炒房有功
定价的一般准则
从侃价策略说起
谁的谈判力更强
市场经济与歧视
为“歧视”正名
企业有菜单成本吗
灾难预报应由保险公司操办
保险机制的演进
好制度使我们致富
自由与繁荣之都
市场经济的胜负
政府管制事与愿违
政府与市场
减少干预才能减少腐化
行医管制才是症结
也谈药品管制
从美国药物管制说起
无处不是价格战
何必阻止机票降价
年夜饭为什么贵
电力紧张:为什么总是忘记价格
宏观怎么调控
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够高
火车票价还不够高
康德未曾出远门
要我写篇《火车票价还不够低》吗
刺激经济是拔苗助长
什么令人丧失信心
扩张财政旧神话,东亚政客新说辞
经济发展岂是任务
析“体育经济”
遇袭是祸不是福
爱国要讲方法
失业不是浪费
失业不是浪费
工作不是福利
自由贸易与失业
通货膨胀与失业
贫富与再分配
从加州牛肉面到基尼警戒线
基尼系数信不过,劫富济贫有问题
从赌性不同看公平之困难
论努力和运气难以区分
从明星现象看收入不均
法规不能创造福利
最低工资法不可取
英国的最低工资制
争取福利不宜越俎代庖
从经济学角度看剥削
美国“社保”进退两难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须回报社会吗
真实世界需要商业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量度
环保思想家和经济学实干家
从经济学原理看“投机倒把”
企业经理的作用
企业市价的莫测
反对反垄断政策
微软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盗版岂能有理
谁创造了暴利
造作的“自由”竞争
从单双收费之争看反垄断重点
谁不正当竞争
反垄断只要一招
中国产权改革
我的担心
经济改革就是要落实转让权
产权改革需要一条明路
国企争论失了重心
中国需要组建跨国公司吗
中国股市的作用
不必忧虑中国农业
附地而生的代价
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极限
内地可以学香港什么
思考宪政须忘记经济学吗
我们的什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
教育市场化
多考试,少知识
市场经济的人才观
科教应该商业化
中国教育谁埋单
教育者对谁负责
教育产业化与民间办学
要教育券还是要民间办学
说说MBA的故事
教育是选拔人还是培养人
利率的原理
利率是微观交易的宏观结果
纯利率影响文化品味
股价不可预测
人民币问题
守住了汇率,引入了通胀
汇率策略的悖论
汇率形成的机制
还会继续加息吗
加息是通胀的结果
货币政策不宜多变
压低人民币汇率等于供养美国
经济谬误
“价值”观的谬误
激情的作用被高估了
需求曲线必定向下
知数据不知情况
区分“合理的”和“满意的”
民意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资源争用不应靠民主解决
打破对政府和投票的迷信
钞票与选票之争
公共选择与财政赤字
改造寻租社会的困难
没有受害人的违法
理性胡闹
民主不是自由
经济学之能与不能
射不中经济学的箭
经济学不是愿望大杂烩
价格规律与市场状态无关
即使市场不健全也不应该搞价格管制
不要寄望于经济学者的道德
斯密的道德观和市场观
经济学的免责声明
后记

编辑推荐

  新锐经济学家,中国十大青年领袖之一,薛兆丰为你洗脑。

内容概要

薛兆丰,经济学者,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博士后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曾在梅森大学讲授“法与经济学”课程,并在国内发表过数百篇经济评论和文章,持续影响了读者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2002年出版《经济学的争议》,2006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十大青年领袖,2008年出版《商业无边界——反垄断法的经济学革命》。

章节摘录

  愈让步,愈进步!  1999年11月16日  中国正式加入WTO,是以国际协议的形式,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设立明确的标准和时问表,这与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酌情式、随意式改革,效果迥然不同。  有人说,即使中国不加入WTO,中国照样改革。这是没有认识到“事前规则”与“酌情处理”的差别了。  当我们泛泛地提问“中国搞自由贸易好不好?”时,大家都不难正确地回答:“好!”——这叫“事前规则”。但是,如果我们就逐个具体问题提问:“中国开放农产品好不好?开放电信市场好不好?开放汽车工业好不好?”那样,答案就往往会五花八门,辩论就会无穷无尽、不胜其烦。——这是“酌情处理”了。  用一句话总结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就是“知易而行难”。要知道计划经济的症结所在?容易。除了活生生的现实,还有源自米瑟斯和哈耶克的尖锐批评。要了解市场经济如何运转?也不难。除了活生生的现实,还有从亚当?斯密到弗里德曼的透彻讲解。  知道此岸,也了解彼岸,改革的困难,都是过渡的困难。过渡期内,各种既得利益团体,会用冠冕堂皇、似是而非的理由,阻碍产权的分配,阻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改革如果不定下“事前规则”,而靠“酌情处理”来推进,就必然阻力重重,越改越难,越改越慢。  因此,中国加入WTO,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大量无休止的酌情争论。这在对自由贸易认识尚浅的中国,意义非同寻常。  其实,成功的经济制度,并不在于改造人们的思想,而在于激励人们的行动。你跑到自由经济的典范之地香港,问贩夫走卒“自由经济”的含义,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是,“看不见的手”自然会引导他们的行动,在不知不觉之中推动公益。  一旦“开放”成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法律承诺,小团体利益、政治变动、经济学谬误、义和团式的民族激情,就会大失它们往日干扰改革开放的影响力。中国的改革,将会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人的生活将彻底改变。  有人支持中国加入WTO,理由是WTO可以刺激出口。这种人不是自由贸易的可靠支持者——因出口而支持WTO的人,同样会因进口而反对WTO。很多人以为出口总比进口好,赚美元总比花掉外汇好。其实,出口我们的廉价商品,与进口国外的廉价商品,对于改善中国人的生活,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也有人说,中国为了加入WTO,作出了很多让步。但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谬论!我没有见过谁可以解释:既然由于开放对中国有利,中国才试图加入WTO,那为什么中国加速开放,就反而是一种让步?  不知道需要多少岁月,才能通过传媒让大众明白:“贸易对等”原则完全错误。如果别人对我们施加贸易制裁,那么改善我们生活的最佳途径只能是:口头上扬言报复,行动上则进一步开放,绝不报复!  不知道需要多少岁月,才能通过传媒让大众明白:中国加入WTO,的确会对落后产业造成冲击,产生失业,而失业人员需要救济;但是,仅仅为了补贴一群人,为什么非要撑起一间厂、撑起一个行业呢?让亏损的企业及时关停并转,国家的负担就肯定会减轻,而工人可能拿到的生活费就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不知道需要多少岁月,才能通过传媒让大众明白:尽快改造我们受保护的落后产业,是我们自己的最大改善!让老百姓享受几毛钱的国际长途、让老百姓乘坐5万公里行程后才出毛病的轿车、让中国农民放下锄头走进城市、让戏迷多看几部美国电影,这难道是让步?  在双边贸易争执中,政治家口头上的“让步”,就是老百姓切身的“实惠”,就是中国的进步。愈让步,就愈进步!  你毁你的独木桥,我修我的阳关道  1998年8月2日  假如附近的村子为了妨碍我们去做买卖,故意捣毁了他们自己村口的道路,那么作为报复,我们是否应该毁坏自己村口的道路呢?很多人会说“不”。这是对的。然而,到了另外某些非常类似的场合,仍然坚持说“不”的人就大大减少了。  最近美国国会又决定延续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其实“最惠”是夸大其辞的,因为美国并没有在贸易方面给予中国什么额外的“优惠”,中国所受到的待遇和世界上几乎所有其他国家所受到的并无二致。所谓“最惠待遇”,充其量只不过是“不刁难待遇”而已。目前只有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朝鲜、叙利亚和苏丹等七个国家得不到这个待遇。即使这样,美国对这些少数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对中国年复一年地议决“刁难”或“不刁难”,仍然是损人害己的做法。  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有一个课题已经不再盛行,那就是自由贸易理论。但是,这个课题被冷落的原因并非因为它荒谬,而是因为经过几代经济学大师的雕琢,它已经变得足够稳固和清晰了。自由贸易理论是说,由于生产资料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不同,而每一种产品都需要消耗不同比例的生产资料,所以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相对生产成本就不一样。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精力生产其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然后与别国进行贸易,那么所有这些国家的生活就都会比各自自力更生时好得多。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是,比尔?盖茨即使在编写程序和烧饭洗碗两方面都干得比他的保姆出色,他也还是应该集中精力写程序,而把烧饭洗碗的工作让给比他逊色的保姆完成。这样,两人的处境都会得到改善。  完全不同意自由贸易理论的人是罕见的,但持种种特殊理由推断自由贸易应该缓行的却大有人在。“报复论”是其中一个颇得人心的理由,它声称:“自由贸易虽好,但不切实际。你想公平交易,可人家不干。我们只好如法炮制,以便自卫。”  实际上,以为制裁可以给对方造成伤害的想法是不够全面的。制裁确实造成了伤害,但所造成的伤害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制裁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永远不要忘记,交易能够使双方、而不是单方受益;同样,禁止交易也必定使双方、而不是单方受损。例如,那些歧视黑人的白人雇主,无疑剥夺了黑人工作的机会,但他们自己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他们的选择范围窄了,劳动力成本高了,本企业的竞争力弱了。美国禁止本国的企业跟别国做贸易,同样是既损人又害己的。  问题是那些受到美国刁难的国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禁止贸易好像捣毁道路。别人既然愚蠢地捣毁了贸易道路,对双方都已经造成了损害,那么我们就不应该靠进一步捣毁贸易道路来报复对方,因为这样只会加重双方所遭受的损害,而且往往还会诱使对方变本加厉。我们可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扬言报复,那是希望靠虚张声势来逼迫对方改弦更张。但是,我们假如没能把对方吓住,就不应该真的实施任何损人害己的报复行动。明智的对策是:你毁你的独木桥,我修我的阳关道。  相对优势永不消失  2003年12月22日  一位在攻读理工专业的同学,最近接二连三给我长信,声称自己发现了一个“没学过经济学就能发现、却长期被人忽视的”经济原理。  是的,时不时就会遇上这样的朋友。我以前公司的火头军,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撰写关于修筑连接深圳和珠海的大坝、藉此增加淡水供应的可行性报告。这几年,又有几个说自己创造了什么经济理论体系的找上门来。这些朋友喜欢闭门造车,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是说他们的东西必定没有价值,只是机会不高。  回头说那位理工科的同学。我给他回信说:“读到第二行,我就决定不读下去了,因为你说一个国家的相对优势会消失。相对优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为什么?你随便找本教科书琢磨琢磨,把自己的理解,用一百字写出来再说吧。”  他没理会,继续长篇大论。我倒是出于好奇,自己试了一下,把自己所理解的相对优势原理写出来。果然一百字就够了,没有为难他。是这样:“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相对优势。由于这始终是自己跟自己比的结果,所以任何人都永远具有相对优势。”  这是说,没有人会在每一种工作上都是成本最高或成本最低的。想来真奇妙:即使别人样样都比我出色,但只要我跟他共处,只要我们有交换的自由,那么我就不可能一无是处。换言之,只要我从事与自己相比成本较低的工作,然后与他交换,那么双方就都会得益。  成本的概念是要点。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好机会。即使盖茨写程序比我快,做饭也比我香,但只要我跟他住一屋,他就会让我做饭(尽管没他做得香)。并不是因为我做饭比他好,而是因为他做饭的成本是放弃了的程序——他做饭的成本比我的高得多。

图书封面


 经济学通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6条)

  •     做好准备被完全支持市场经济的人洗脑了吗?做好了就来读这本《经济学通知》吧。刚看完《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和之二时,我被书中有限政府、分权、独立司法、言论自由、陪审团公审羡慕得感觉别人在吃蛋糕我们在喝稀饭。再来读《经济学通识》,我至少变得心里清楚原来我羡慕的部分是自由而不是民主。大二寒假回家带了两本书,其一就是《经济学通识》。睡觉前看十分钟,绝对可以助眠。因为全书只在说两句话,一是,供求关系会调节,政府你不要插手,顶着压力闲看花开就好了;二是,成本是你所放弃的最大机会。当这两句话以每一篇解释一次的频率出现时,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第一次看的时候,只用了十分钟就让自己睡着。那是晚上八点半。所以以后每一次出现某篇和市场经济稍微无关的文章,比如中国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而是为了选拔,比如倾销是在福利外国顾客,这些把以上两个基本观点放到不同事件中而引出的新观点都会让我很兴奋。这也让我睡前读书的时间从十分钟变成了半个小时再变成了两个小时。开始看的几天我妈问我你在看什么书呢。我说蛮无聊的书,全在讲两句话,看的我都要睡了。想了一想就推荐了医保相关的几篇给她,她读完了说,这不是牵涉到很多吗,怎么说只是两句话呢。好吧我承认那一瞬间我产生了优越感。优越感来自我看了序言。然后我我就坚定的对我妈说:“我快点看完了就给你看。”现在书还剩下1/4,看来我读书挺慢的。这还是粗粗的浏览。我想再读一遍时我一定能有更深一些更清晰一些的理解。那么一个月后再来写一篇书评吧。
  •     很早就买过薛兆丰的《经济学的争议》,当时他和张五常还没掰,张先生还为这本书作了序。 再看到这本《经济学通识》,尽管看了当当的目录,知道只是上一本的增补和完善,但还是忍不住再买一次。 一来想看看有没有新鲜的信息,二来也想再次重温思路被启迪和醍醐灌顶的感觉。 对于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朋友,我想说:这本书和书店里绝大多数写着“经济学普及教育”之类的书截然不同,它是鲜活的,它是真实的,它是思辨的。 忘了那些写着一堆所谓“术语”和“图表”号称完全正确的“经济书”吧,那些书除了让你难以卒读和不知所云以外,没有任何开启心智的作用,却往往把你引入歧途。 感谢薛兆丰,让我体会到经济学的美,和真理的截面。对于他的文字和思想,我也会有我自己的判断,但,这也恰恰说明他思辨的文风,带给我最大的价值。
  •     以前经济学只读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的观点比之还是更加激进。曼昆还是说“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的效果”,而在这本书里,政府几乎每次被提及都是扮演坏的角色。科学上基本可以确认,应该是让所有人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然后让市场来决定资源的配置是比较好的方式。但遇到具体的问题,分析各中复杂的因素,做出具体的决策,很多时候经济学并不能提供完美的答案,即使有一些有说服力的见解,也因为切身利益,未必会被当事人采用。所以正如作者所言:“改造世界不是经济学的强项,但改造人的思想却是。”我觉得学习经济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充实人的思想,改变人的世界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需要具体的知识,不能够以一些粗浅的原理随便地去套用。思想很重要,但不能代替具体知识。这本书在提供了很多思想见解之余,还是无私坦诚地告诉了读者这一点,为此还是应该感谢他。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经济学,更有些像一位圣人,因为永远是按照社会的总体利益来看待事物的!不会因为照顾个人的利益就这样做!
  •     只能说一种观点能立刻深入你的脑海,不是因为长期的训练,而是因为你本性中在将来预见到的感知发生了。这本书中关于自私和同情的理解我之前虽然无法用经济学的观点去理解,但读到后却很欣喜,有种很想让对方知道你说的这些和我的观点并无二致的冲动。也或许我潜意识中形成的这种观点能帮我更好地理解经济学。
  •     作者太自相矛盾了,一边说只有书呆子才会向往那种只存在于经济学教科书里的“理想竞争状态”,一边自己又神话自由经济,完全信奉理性人假设,认为自由经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     前面的例子能说的再浅显一点吗,这种抛出问题的方式和《苏菲的世界》一样,可以去当高中科普书了。第二更:通篇更像个人的黑色短篇小说。对于工科生,中间那段汇率、通货膨胀、央行加息,让我有了总体概念。好书!
  •     刷新世界观;内容很多,最重要的两点,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导致供需关系的调整,进而再次影响价格;民主不等于自由,有的时候反而破坏自由;产权制度对经济十分重要;最后,喜欢关于亚当斯密的世界观那篇文章,决定读一遍《道德情操论》
  •     经济学家没有学派之分,而只有好坏之别,好坏就在于是否相信世上有免费午餐。
  •     有观点,没逻辑。不知道在说什么。
  •     廓清迷思,成无上正觉。
  •     补标。曾经跟人说过,考好他出的卷子只需要牢记“自由市场好”,写满试卷即可。感觉有必要写篇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么多sb会如此吹捧“有钱人”薛老板。
  •     这是一本专栏总集。写的生动形象。有些话语虽然不近人情,但说的人心服口服。再者,作者很多概念都是颠覆性的。比如央行的利息是对实际利息的追认。反垄断降低效率,刚需是什么等等。最大的还是决定价格的到底是什么?
  •     垄断讲得很好 很多平时听到的所谓垄断都是别有用心的说辞 大道至简 有一些文章观点重复 愿给8.5分 很多思想应该变成常识
  •     boring
  •     起初不喜欢作者那股臭屁劲,后来看的习惯了也就还好了,说实话,有些被书名给骗了,这本书的写作的口吻与它的名称倒是确实不太相符,无论如何,有了一些新的观点对的输入也是好事。
  •     刷三关 不过观念底层还是没怎么拎清楚
  •     书中很多观点有争议性,启发思考,让人更理性
  •     现在看来 感慨万千
  •     经济学原理入门,但真实世界不只有经济学
  •     读不下去了,真是一本垃圾书,除了唱市场有效,还有其他观点吗?如果你不知道市场何时会无效,自然你也没真正弄懂为什么大部分时候会有效。就那些“反常识”的奇葩观点,骗骗中学生还差不多
  •     按作者所言,很多公共服务都得涨价才行,水电,公共交通等,那么大量生存能力不强的人会遭受灭顶之灾,从而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出现政权分裂
  •     新自由主义通识,没有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睿智,只有偏激
  •     一本书看下来,能记住的也就是那么几个核心观点。这些观点经过作者的反复论证和强调,自然而然变为读者搭建自己世界观大厦的建材。而一篇文章即使观点再新颖,论证再精彩,由于不能像一本书那样反复强化观点,而不容易真正被消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也是网文知识碎片化的原因之一。
  •     书中很多文章都是2001 03年的,难道作者的观点一直没有改变过吗?
  •     是文章汇编,不过很受启发,原来是这样
  •     科普性经济学读物,把世界看的更清楚一下,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     被薛老师洗脑。
  •     专栏
  •     读过以后觉得在思考,方法上又进了一步,思想上也得到一次提高。你可以说这是讲经济学的,实际上不是那么远离群众的高深。涉及的都是日常所见。当然了,自己看的话也要注意甄别,毕竟尽信书不如不读书吗。当作一个与经济学家的对话来看吧。
  •     适合对数据公式不感冒的文科生看,内容很有意思,不一样的思维,很受启发。
  •     值得一读的书本!全文基本就围绕一个词在书写——需求。对于我们从小学习价值决定价格的人来说,这有很大的学习意义。
  •     由一些经济学的小文章构成,涉及到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供给、机会成本、产权等,以及由这些概念出发对一些现象的解释。虽不够系统,但可以给不了解经济学的人打开了解经济学的这扇门。
  •     确实是通识,但如书中所说,可以不代表合理,合理不代表可以
  •     初识经济学入门书
  •     原以为会很枯燥,没想到很有趣,赞~
  •     同意另外一位评价两星的评论,作者忽略复杂的因素,只通过简单理论,甚至还强词夺理,真是看不下去了。
  •     薛支持市场经济:市场愈自由,人民生活水平愈高。作者的一些观点还是比较偏激,建议结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同阅读。另外,关于比较优势的举例还是很形象的,这是我第一本经济类读物,算是打开了之后阅读经济学书籍的大门。
  •     经济学就如物理学一样,确实是一门科学,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一如当年牛顿第一定律一样,价格定律无疑也是这样一个规律,很多现象的本质不是直觉的认知,而是有着更深刻、更广泛适应性的科学认知。如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一样,人在身边小范围人群和公共领域也是有着不同的表现,但背后的支配规律仍然是一样的。真实的生活不是你我愿望的表现而是大家行为的集合,所以,经济学是让我们更深刻认识现实的有力工具!
  •     不管如何,还是让我入门的一本好书
  •     必须要再读一次。。。是一本端正三观的书。
  •     精彩的是思想,不是内容。内容是小学生都能看懂。
  •     5/5开吧 一半内容都值得深思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本书告诉了我,为什么自由如此美好、如此重要。
  •     看了之后 有了兴趣
  •     烂,不是说市场就是经济学的,没逻辑
  •     很启蒙
  •     27。经济学通识 by 薛兆丰 ebook 12/23/2015 点评:这本书实际上是通过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才获悉的,书页宣传语看起来相当NB,充满挑衅意味,但是全书读完以后,让人对于书中的观点以及讨论内容确不得不认同,书的结构实际上是针对经济学中的不同论题,将其发表过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列出,从中能够看出作者坚定经济学基本常识不动摇,虽然很多结论与平常所想大相径庭,但是这也正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告诉你世上的事情应该怎样,而是告诉你,事情背后的原因以及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其中的很多文章比如春运火车票价格还不够高,到底是供需还是物品本身决定价格等等,都非常有可读性。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我读的这本不是最新修订版,所以过去3-4年的文章都没有收录,比较遗憾。推荐阅读,四星
  •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学问,而不是关于“应该如何”的愿望大杂烩
  •     观点没错,但是不敢全盘接受,毕竟理想环境无法达到。颠覆常识的观点确实值得一读。
  •     评分虚高,这本书除了道理浅显点,语言通俗易懂之外没啥优点了吧,里面的思想真的太极端了。好多文章是十几年前写的,那时候作者认为炒房有功,现在国家GDP都被房地产绑架成什么样了,现在作者还认为炒房有功么?里面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涨价,天底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总之看个热闹就好,别全信
  •     并不是一本教材,而是一本专栏作品集,但文体只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会影响其内核。作为分分钟“毁三观”的洗脑型书,这书可能会引起您的愤怒,但如果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思考,就会发现“市场经济”诚不我欺。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本书的观点恰好全都是你的观点,那么这本书实际上对你是没有任何信息量的。
  •     随笔集合?就常见的一些现象给出了经济学分析,比如黄牛票等。觉得出版前如果对相同的话题做个整理和总结,效果会更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