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39963761
作者:汪曾祺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大师的吃货哲学
◆最完整收录汪曾祺先生谈吃的散文集,首次录入汪曾祺的画作、书法作品。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唯一一位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字里行间充满了“生之喜悦”。
◆汪是一文狐,修炼老成精。——贾平凹
◆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内容简介——
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近的人,他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本书是最全的一本汪曾祺谈吃的美文集,收入的汪曾祺书画和汪曾祺细腻冲淡的美文相得益彰,借汪曾祺美文以成美书,以飨读者。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口味
切脍
河豚
豆汁儿
贴秋膘
手把羊肉
鳜鱼
【第二辑】
五味
食豆饮水斋闲笔
菌小谱
葵?薤
【第三辑】
昆明的吃食
昆明的果品
昆明菜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第四辑】
寻常茶话
家常酒菜
马铃薯
萝卜
豆腐
野菜
干丝
韭菜花
栗子
第五辑
肉食者不鄙
鱼我所欲也
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
宋朝人的吃喝
吃食与文学

内容概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人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建国后先后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
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40余部。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做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夏天到了,万物复苏,天空显得格外的蓝,这是一个适于吃小龙虾的季节。三五好友,夏夜觅食,啤酒几扎,一大盆麻辣小龙虾,当然也一定不能少了烤串的不间断补充。记得一次吃到一半,餐厅停电,四周此起彼伏小伙伴们剝壳蘸料吮吸手指,视线能识别出来的,只有离自己最近的几只小龙虾。吃着吃着,突然不知从哪传来啵的一声,一桌人瞬间安静,还没来得及反应,又突然来电,邻桌食客们一起欢呼,唯独我们这桌安静的齐刷刷盯着那个脸红诧异的少年,还有少年旁边明显假装镇定,却忍不住闪着明亮的眼睛,微笑着专心致志对付小龙虾的少女。又不知是谁爆笑起来,大家起哄,大笑,推推嚷嚷。不知道后来是怎样的故事,只知道再也没有那年夏天那几个人那样纯粹的快乐。看着这本书,除了馋虫大动的味蕾,脑海里不断浮现的就是那些觥筹交错的面孔。一起在南京吃桂花糕的小P,笑起来比桂花糕还香甜动人,在一天里同时经历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奋不顾身的爱情,当然结局就是旅行灰飞烟灭,爱情尸骨无存,还被我们嘲笑到今天;在西北戈壁滩小镇的拉面馆里干掉一大盘炒拉面的L,能把平淡无味的故事讲的风生水起,安静时也是自带光环的美少女,怎奈笑点奇低并且笑功十足,从椅子上笑到地上再爬起来也是常有的事情;撺掇我去吃上海陆家嘴某个不起眼的小巷里重辣螺狮粉的M,默默耕耘代码的同时还能一本正经毫无痕迹的撩妹,也却确实被他撩到一位肤如凝脂的新疆姑娘;还有没去过的各种泡菜酸辣粉火锅的大四川,估计是因为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所以希望永葆青春的我和老奸巨猾的T哥每次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机缘相聚。都因为书里一句“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更加想念这些食物和这些人。作者念念不忘的还有昆明吃食,汽锅鸡,从用料到器具到传承都娓娓道来,为这一身正气都想立刻打马上路。还有记忆中故乡的味道,炒米,咸鸭蛋,像水墨画一样轻轻点开,似乎重新走在乡村田埂上,远处夕阳西下,朦朦胧胧的橘色罩着老屋的房檐,房檐下坐着等我回家的老阿婆。一个是离开四十年还不能忘记的地方,一个是满怀深深惦念的故土。因为这样那样的食物,犹如丝丝缕缕的线将远行的人温柔包裹,它们交织缠绕,也在旅途中不断延伸。
  •     所异之处,是公布了一些菜谱,算是单摘出来的部分,可以照着做——以前是散布在各章之中。相比《五味》,这本书我读得较快,因为大部分内容都已经读过,而且可以说是第三遍,就没必要一一细读了。书的版本的确是个问题,不同的出版社选择的内容其实大部分类似。不过,由于汪老的文笔好,所以,重读也没什么。《五味》也有多个版本,我这次读的,是这个: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27556/
  •     汪曾祺先生是我喜欢的一个作家。他写美食的文字,短句为主,质朴自然,平淡如水,是我所爱。我以前零星的在各种报刊书籍读过他的文章,不过瘾。此次能读到这本关于谈吃的散文集《做饭》,大有坐拥满汉全席之感。读《做饭》之前,我刚结束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的阅读体验,乍从一种拗造型的浓抹跳至另一种白水素面,浓极至淡极的语言风格转换,让我有了短暂的违和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总结汪曾祺先生各种谈吃文章的合集,名《做饭》。汪曾祺先生是少有的能做会品能写的文人,他甚至可以自创菜,例如一道油条塞肉,即是独家。明明是写菜,却取名《做饭》,大致是编辑觉得这个名字更符合汪曾祺先生的那种亲切自然的风格吧。汪曾祺先生曾说:“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这种求淡,尽显汪曾祺先生的淡泊之风。我时常看到有关汪曾祺先生的文与事,一直以为先生尚在人间。今日为了写这篇读后感,特意去查先生的资料,才知先生已于一九九七年仙逝,惜哉!汪曾祺先生曾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而今这最后一个也不存矣。汪曾祺先生去世十余年,却让我感觉他一直都在,莫非就是其文之道,让人感觉读文如亲临,如沐春风。 《做饭》读来有阅食单的感觉。看过汪曾祺先生的履历,知他出生于江苏高邮,重庆求学,昆明、上海执教,北京、武汉、张家口工作,足迹遍及全国。故而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各种美食,也来自天南地北,有些文章只是罗列菜单,稍提介,仿如另一本《随园食单》。不过,大多数是谈吃的小品文,如《学人谈吃》、《宋朝人的吃喝》、《吃食与文学》、《咸菜与文学》等,有看头,有嚼头,是本书精华所在。食单中,有在不同文章里反复提及的,必是汪曾祺先生的生前所爱及印象最深刻的,如手把羊肉、高邮咸鸭蛋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突然兴起了一种想法,想把汪曾祺先生所谈的食单罗列出来,便随看随记,果然芸芸,数百之众,从中可窥中华饮食之博大精深,每有我所好之食,看食单便心生向往,生馋涎。读如此书,有味。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的确是充满了“生之喜悦”。
  •     读文字即垂涎三尺
  •     吃,一种文化。
  •     竟然没标这个。这本写得真是好啊。
  •     #期末整理书籍#书评后补。
  •     真是喜欢汪先生写吃。
  •     答应我,饿的时候别看。仅凭文字就能把人馋死的,当属汪曾祺这位吃货大师。减一星给此书编辑,重复太多。
  •     汪老爷子真是会吃会生活啊。原来端午的鸭蛋是他写的,难怪!复习期间读这本书害我有一个下午没有复习,一直在淘宝搜高邮的鸭蛋……
  •     烟火味的人生必然包含的吃食,书中的描绘链接了记忆中的过去,质朴的纯粹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寻找更多上个时代的食谱。但书籍的编排中部分章节有重复内容,稍微降低了一点阅读体验。
  •     哈哈哈哈哈欢喜活泼的吃食
  •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读得很慢,因为读到有趣的掌故和菜谱总忍不住要和朋友分享聊一番。人情味十足的一本书,昆明读书那段日子里的许多片段作为穷学生读来颇会意,笑。非常喜欢看他谈吃谈生活,比起其他文人谈吃的著作,这本很自然,不做作。泡在市井油烟气里博学而好古的汪老太可爱啦。书里提到的清贫时抑或偶得宽裕时刻的吃食和消遣活动,都让我感叹日子可以活得这样美。昂多食虫鱼鸟兽之名,多试,勉之。最后,编排上有重复,减一星。
  •     有些内容说囫囵话,重复的,硬凑到一起比较明显
  •     从没喝过豆汁的我,看了这本书后有点想去尝尝这个豆汁了。很舒服的文字,好像一位老人就在面前侃侃而谈那些年他吃过的各种美食。
  •     做饭
  •     据说是饮食文章里写的最好的。印象最深的书中观点: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无论对饮食还是文化。几年前看过另一本《五味》,这个版本也是看了很久,曾在健身时看,喝粥时看,收个尾。
  •     汪曾祺有钱 会吃
  •     老饕无疑,但是纯说菜的不如由菜写事或写人来得有意思。汪曾祺老先生必定是个非常懂生活且有生活情趣的人,不止会吃、爱吃、还敢吃,对待各色食物没有偏见,也很能包容,这样的吃货哲学不论是放在文学还是生活,都是顶用的。
  •     虽然很多内容重复,但看起来还是非常愉快啊
  •     篇目重复得不少
  •     汪先生写食物写得这么有声有色、爱意满满的,可见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可见,对美食的思念与喜爱,是足以跨越时空的。 闲暇读物不错。
  •     没怎么做过饭,体会不来对菜的爱!
  •     有闲情的人生雅致。谈吃,贪吃。
  •     汪曾祺的散文真是棒
  •     写吃的我只服汪曾祺
  •     有意思极了,很开胃!
  •     汪老谈吃,喜欢的是那个什么都要试试的态度。唯一不足是重复内容略多。
  •     4.5 热爱吃的人,才是最热爱生活的人。因为是特地以“吃”为主题做的合集,各篇章成文时间相隔较远,所以内容出现了一些重复(极少数),纸质略差,粗糙起粒。点五即扣于此。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讲的不是奢华,而是生活的态度,是活着的美好。 没有嬉笑怒骂,一样皆是文章,还是阅之流口水的好文章。
  •     真是好吃又会吃。感觉我和汪曾祺先生的口味有些地方很一样!都觉得北京人有时候很怪哈哈。都十分爱云南菜。
  •     好久没看散文随笔类作品了。大部分篇幅文笔一般,唯独描写烹饪方法和品尝体验时,用词简练且精准。全书编排不错,可惜老爷子可能太喜欢吃,好多文章内容重复,稍有些影响阅读。
  •     吃是一门学问 人生一遭 样样都该尝尝
  •     可爱
  •     汪曾祺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吃美食了。故乡的美食,朴实但是让人很想吃。真的是很好的学习文案。
  •     汪曾祺在文革里应该也是受了不少苦的,但总是一笔掠过,又谈吃去了,真是豁达。最喜欢看他写当年西南联大的过往,整日泡茶馆不跟我们四川人一样吗,哈哈。
  •     才发现小时候就看过这么棒的书了。多会写散文的汪老啊,字字都透着对生活的喜爱,对生活的品味。
  •     睡前翻一翻,帮助消化,我喜欢饿着肚子入睡,有心理作用,觉得自己不会变胖。
  •     得是多么职业的吃货,能把散文写得比舌尖上的中国还好看,还有画面感。汪曾祺的《做饭》太好看了,我一个人在候车室流着口水。
  •     新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     对待食物要严肃认真,才意识到爷爷很讲究啊
  •     来来来 吃好喝好
  •     治愈度满分 又会吃又会写实在是太厉害了 / 有些内容重复了多次(毛病如我就不停的翻回去对比着看 不过既为“最全”好像也是不可避免
  •     风趣
  •     汪老先生的美食书,其中不止于对做饭的描述,更包含了他的学识和人生经验,能从作品里看到那个年代的中国。很值得读。
  •     论口味的广杂,真是中华第一呀
  •     应该叫做吃饭吧
  •     热爱做饭,热爱吃饭,热爱生活。因是散文收录,有些曾看过内容重复,但也不影响阅读。真好吃呀,中国菜。友情提示:深夜勿读,有剧毒。
  •     想回家吃饭啊
  •     和《五味》重复太多了
  •     哈哈,汪老爷子算是个升级版的吃货,不但会吃,还会做,晚上看这本书真是不合适,不说了,我先买个夜宵在上来。 不过编排是个硬伤,有重复现象。
  •     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写的鲜活感觉在看舌尖上的中国 后来看了回顾了一集舌尖 发现片中很多都和书中所写大差不离 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