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229110815
作者:[美] 安娜·昆德兰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百万级畅销书《不曾走过,怎会懂得》作者、普利策奖得主安娜·昆德兰全新力作。毕淑敏倾情推荐!激励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Facebook首席运营官、《向前一步》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等全世界千万女性。
有听过旅日音乐人程璧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吗?阅 读完这本细腻温暖的作品,涌入内心深处的神奇感觉,也许就是想和一个人虚度时光。
不过,最初总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简素日常,一个人的小确幸,一个人的漂泊时光。怎么在这段不可避免的岁月里怡然生活,最后,无论是一人还是有了那个他/她,都能过幸福的日子、真的拥有了生活呢?
遇见,一个人的清简生活;找寻小确幸里的人生觉醒。
一生,一瞬间。爱,来了;又走。爱情,似乎又来了。
“一天开始于一间茶室。一封封E-mail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她背上相机,跋涉于山野,寻找拍摄值得想值得品值得看的素材。这里有清新可爱的空气、草地花朵和湿润泥土的气息,有春日签名一般的芬芳,也有闻上去有些腐烂的森林味道。城市气喘吁吁的节奏让位给某种更缓更慢的东西。”
从一幕幕朴素真实的生活场景到一幅幅流淌艺术气息的黑白摄影作品,从散发诱惑红酒芬芳的浮华世界到铁皮屋顶下的简约人生……
纽约摄影师丽贝卡的世界曾经无比璀璨,眼下却似等待陨落的寂寞流星般黯淡。过往就像琥珀一般将她困住,而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令她真正领悟。
—————————————
在安娜·昆德兰笔下,女性生活既有潇洒而优雅的部分,也有繁杂而琐碎的部分,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色彩斑斓的真实。幸福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者给出了答案,你读过这本书后,也许会有相同或是不同的答案。我推荐这本书,希望所有的人能与幸福生活携手并行。
——著名作家 毕淑敏
我的床头柜上始终放着安娜·昆德兰的书……她的智慧安慰了我。
——Facebook首席运营官 谢丽尔·桑德伯格
安娜是我的挚友。读她的书时,我总是在想:噢,她道出了我的所思所想。
——奥斯卡影后 梅丽尔·斯特里普

书籍目录

没有出口/1
她怎么落到这个地步(灵感版)/9
没有灵感/13
她怎么落到这个地步(财务版)/22
她一看就知道/30
他一看就知道/38
那么就讲定了/40
她就知道/47
原生家庭/49
原生家庭/51
狗来了,又走了/62
大粉丝丁丁来了/70
有了份工作/79
坐在树上/82
好吃的烤芝士三明治/90
黄瓜三明治/94
丽贝卡的嘴/100
没有男人的女人/103
鱼、自行车/104
一只又一只火鸡/111
2010年感恩节/113
剩下的火鸡/122
狗回来了,留下了/126
再一次,坐在树上/131
跟房子一样安全/140
圣诞快乐!/147
事情是这样的(上)/150
事情是这样的(下)/156
然后——她/162
然后——他/165
波莉·贝茨/168
暴风雪/172
到底怎么回事?/182
到底怎么回事?/184
默不作声/187
狗照片/190
爸爸走了/194
爸爸走了/195
爸爸走了/196
七日服丧期/207
更久的服丧期/210
年轻的经纪人,年老的摄影师/213
后来的事/216
白十字架系列/221
神秘又令人心碎/222
旗帜/228
被闪电击中/230
不神秘/235
白十字架系列——评论/241
白十字架系列——现状/242
白十字架系列——很久之后/243
千层面总算来了/244
第二次机会/251
后来/252
一个人的铁皮屋顶生活/258

内容概要

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
美国著名作家、专栏作者、普利策奖得主。迄今为止,已出版八部小说、近十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她曾担任《纽约时报》都市版主编,是历史上第三位为《纽约时报》撰写社论对页专栏的女性。
安娜·昆德兰的经典小说《爱无价》于1998年被搬上大银幕,该片由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好莱坞著名影星芮妮·齐薇格和奥斯卡影帝威廉·赫特主演。2012年,她推出沉淀生命之作《不曾走过,怎会懂得》,次年该书在中国出版,取得畅销佳绩。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安娜·昆德兰继《不曾走过,怎会懂得》后推出的全新作品,是一本透着知性睿智、优雅而洒脱气息的别致佳作。本书面世后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众多读书俱乐部阅读分享之作,美国各大媒体都给予了极高评价。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A change of scene always brought inspiration, people said. Everyone was waiting.
  •     文/豆瓣ID:文艺青年(原创作品,转载请告知)当一本书要读到终点时,总有些恋恋不舍。就像人对青春的怀念,曾经拥有的好和坏诚然都是生命的印记,但我们仍如杜拉斯那般热爱着如今“衰老的容颜”。因为读完了,才有权拥有“故事”。从青年到老年,各有其精彩,只是状态和属性不同,老年不是年龄的鸿沟,而更像是一种生命旅程的回归。而且,你必须回归。安娜·昆德兰的履历,和纽约这座城市一样耀眼,她的文体涉猎很广,在评论、纪实、虚构等方面都有建树。《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她的第7本小说。昆德兰浸淫纽约媒体圈多年,眼光独到老辣,是个浑身上下都流着专栏血液的人,所以这本小说读来也总透露着一股“专栏气” :字里行间,总让人忍不住要像古人批注古籍般,对其遣词造句和细节处的小心思来个击节点赞。实在非常会写,而且每个场景都写得不一样,有机趣,笔触很有纽约的时尚感。我注意到一个时间数字:美版此书于2013年由兰登书屋出版,也就是说,昆德兰是在60甲子之岁时写成此书。有意思的是,书中的主人公、摄影师丽贝卡也正好于60岁那年开始了一段奇异的冒险。这个暗示再明显不过了,丽贝卡显然就是昆德兰的一部分化身,而且小说中很多意向都有作者现实经验索引:比如昆德兰养了很多只狗,还为一只13岁的狗写过讣告;其19岁时母亲患乳房癌去世(这个意向时常出现在其私人写作中)等,都被巧妙融合入书中不同人物身上。在我眼中,这些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也就是说,昆德兰在花甲之年写下了一本祭奠青春、坦然接受和享受生命不同年龄阶段之作。评论圈之前都把这本书定位为励志、疗伤之书,但如果分析细想下,这么一个有抱负、有力量的女作家,绝不会自毁形象,写一部中国人所谓的小清新和鸡汤之作。英文书名原叫Still Life with Bread Crumbs,译作《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为直译。但如果细究,会发现Still life解释为平静、安静的生活更好些,这个在小说中是有典故的。丽贝卡和彼得的失败婚姻(在书中是条很重要线索,也是一个女人成长成熟的契机),归根结底就是两个人是不同的人:“丽贝卡不喜欢改变,而彼得就靠改变活着;彼得喜欢故事,爱读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开头,中间,结尾。戏剧性。丽贝卡不是个好故事。要不是厨房洗水台系列,她根本连个故事都算不上。最近几年她才开始认识到这不是她的错。她意识到婚姻并不是故事的主要部分。甚至在她自己这种被删减的婚姻里——多少也有九年——大部分都是四平八稳的故事中间部分。这是彼得不能忍受的部分。却恰恰是丽贝卡最喜欢的部分。是她仍然深深怀念却不自知的部分。”于是,我们需要重新再来梳理下全书的脉络——《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其实讲述了一种生命旅程回归的故事,昆德兰既是旁观者,也投身其中——她笔下的纽约(城市),正如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充满了繁华的“故事”,人们扮演着叫做青春的角色,经历成长、职业、婚姻,在象征着力量和繁华的纽约大都市中追逐金钱和名利,直至衰老、家庭变故,才发现早已熟悉的一切原来那么不真实,原来“故事性”是属于他人的,生活需要回归如面包屑般的日常性,而日常性的物理承载体就是乡下,它的年龄阶段叫做老年。作者用了很多前后关联的段落来描述自己有关年华逝去和生命无常的观点,我们可以对照起来读一下。另外补充下,昆德兰是个语言的高手,文中每一页都有很精彩的比喻,而且她的比喻不落俗套,非常新颖妥帖,其中充满智慧。“她看着城市浮光掠影般被抛在身后。有时候工作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吧,她想,用来忘记。”“然后她很吃惊地发现她对彼得和离婚的感觉也是如此,不痛苦,仅仅是有错位感。她的婚姻就像一条崭新的真丝裙,特别美特别摇曳生姿,不过很很快袖边就脏了,沾上酒渍,裙边也拖地了。如果她和彼得谈了半年的恋爱后便分开,那么这将成为一段特别美的回忆。但恋爱中很少有人能得体地自行抽身,爱情沉淀为一种奇怪又不舒服的友谊,或变质为彼此指责,悔不当初。这就如同裙子没了型,特别显旧。昨日种种被装进塑料袋里,塞进了衣柜深处。”下面这段更是点题之笔:“一种旅行时特有的感觉涌上心头,看似她很享受那种新鲜感,但其实最开心的时刻是打开旅行箱,穿着更舒服的衣服,待在家里回味旅行的时候。”除了旅程这个主线索,作者在书中还穿插了很多辅线:比如关于十字架照片之谜,牵起吉姆和她妹妹莎莉的故事,作为文中的悬疑故事线,一直到书尾女孩香消陨落时才得以揭示,再比如关于乡村中最有生气的两个人——丁丁和莎拉的穿插牵引,作者给他们安排的结局,一个是本该属于纽约(正值青春),所以回到纽约都市;另一个与朴素的乡村人结合,回归享受带点英式理想主义的生活。此外,摄影和照片也是全书的第二寓意:有些人把照片当做与人生际遇贴近的方式;丽贝卡却用照片当做超脱的方式。她通过打印、装裱和凝固改变了自己的一部分存在的性质。别人,陌生人的书写、分析和追捧让它们进一步变性。有时候甚至连她自己都相信《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关于“女人的工作”。城市是路途,乡村是归宿。城市是新鲜,乡村是常态。我们每个人都用特有的工作方式,来祭奠青春的逝去,明白生命不同阶段的意义。
  •     著 安康小确幸开始阅读后,第三人称的叙述并未吸引到我,甚至看了一篇后也看不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一些失望的情绪陡然上升。然而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则这样评价安娜•昆德拉:“读她的书时,我总是在想:噢,她道出了我的所思所想。”直到读完小说,我才深有体会,这确是一部温暖且富有力量的作品。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者通过阅读可以得知,这也是小说主人公丽贝卡的摄影作品的名称。然而,在小说中,这个名称是丽贝卡随便想的,但对于作者来说,或许不只这么简单。“一个人”代表了孤独,无论是一直一个人,还是从家庭、群体中剥离成一个人,都逃脱不开孤独,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它可能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反应。一旦条件成熟,孤独感会像使出“洪荒之力”掩埋你的人生。小说中,丽贝卡从一个炙手可热的摄影艺术家,变成了一个不红、没钱、没有家庭的老女人,住在一个没有插座的乡下房间里。面对“冰箱里的半截面包,还是发霉的”,发出了“我到底怎么落得个这个地步”的感叹!生活,如同她手上的表,从原来的金表变成了一个黑色夜光橡胶电子表。她原来的生活,有丈夫、有孩子、有房子、有工作、有生活,但却感到累,像是得了一种慢性病,累到一滩泥一般在沙发睡着。而前几天加班,十一点才回到家的自己,同样昏睡在沙发上过了一夜。于我而言,累的同时,又庆幸自己有这份工作,一旦停下工作,就会回到之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可却也因为忙碌的工作,渐渐有些迷失自我,生活除了工作便没有更多精彩的事物,生活的色彩也变得越来越暗淡。当看到她说自己的“新陈代谢也变化了,城市里气喘吁吁的节奏让位给某种更慢更柔的东西”的时候,就变得十分值得羡慕了。整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也没有鲜明的人物描写,仅仅靠几个人和平凡的点滴生活就勾勒出了一幅真实的场景,揭开了丽贝卡平凡又不普通的人生。同时,作者在情节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知道最后你才知道那一个个的十字架、奖杯和那条狗有着怎样的来历。因为这些,丽贝卡的事业和爱情都发生了转折。这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冥冥之中,丽贝卡选择了那座睡觉不舒服、没法上网工作的简陋屋子,接着遇上了一个屋顶工。面对人生的重大转折,作者给了读者一份新的答案:不去思量。诸多事情顺着它该有的轨迹一步步的滑行着,别太急,别太赶,一切都会是刚刚的时候。如果你有本事,某一天这种本能会在你无计可施时拯救你。浣熊,这种习惯性动物,如果一次来到谁家房前,依靠本能下次仍旧会出现在这家门前讨要食物。习惯了同样的生活模式,一旦打破,会让人吓坏了的。如此平淡无奇的故事,看完之后,仿佛找到了丢失的说明书,当危机产生时,依照丽贝卡的经历一一去应对,一定会拥有一个人不被打扰的幸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哎,小说内容的确挺应题,琐碎又无聊,翻译得也不大通顺。这“倾情推荐”可真够打脸的。
  •     孤独贯穿始终
  •     你我的生活写实
  •     读这本书时我认识了他,他说我喜欢看奇奇怪怪书名的书,还送了一本自己的书给我,我不敢看,我真怕一个人太优秀我抵挡不住就不能像书名一样过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了啊。我是要单身到三十的,这本书我值得拥有。
  •     工作后久久才看完的书,琐碎日常,偶尔感叹稀松无奈,却也细腻的一本书。纵使有想要挣脱的心 也总会被各种繁杂拖回现实 也只能去接受 然后啊也许能从中得到不一样的什么也未可知呢。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 一开始有点乱 后来就好一些 确实像面包屑一样零散 但每件事又有它独特的味道
  •     还行
  •     读完真的觉得心里既平安又充盈,虽然喜欢把人生的轨迹简单粗暴地标签为几次的起起落落,但它其实就是由细碎的而又不值得一提的日常点滴串联而成的不是吗。以前很向往“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态,但高处也罢,低处也罢,与其勉强自己看开,不如实实在在地活下去。
  •     嗯…一种很得我心的写作方法…像是一天一篇随心往后延展 渐渐充实人物。白十字架是主线吧,虽然在吉姆·贝茨在画廊里盯着洋娃娃看时就已经猜出那些是波莉的物件,但没想到是如此感伤的遗书… 世界真是很奇怪呐,明明大家都不懂得别人的真正境况,却还是激烈地给予褒扬。对这样的世界并没有厌恶,反而觉得,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群,我们都拥有能够作为这人群的一份子的机会,才让我们没有在每时每刻的严肃与绝望中死掉。 我对于这本书的喜爱,可能不自知,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情况。
  •     很细腻 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一本好书
  •     一个人的简素日常,一个人的小确幸,一个人的漂泊时光。
  •     喜欢看女作家东一嘴西一嘴的说着自己的生活。琐碎又不啰嗦,平淡又不无聊的那种。
  •     翻译的水平太low了
  •     读完这本书后已是十一月中旬 某日我路过一棵树下 闻到了早在国庆后就凋谢的桂花隐隐约约的香气 那一刻我敢说 我是幸福的
  •     也许是期望过高,所以感觉一般。主人公书中孤独的那段时间,真的让我觉得害怕,我害怕自己30岁的时候会是这样的样子,或许不为钱财说担忧,但,那种静得什么声音都能听见的孤独,我想我还是不能忍受的。
  •     读起来很暖的一本书,琐碎而真实的生活
  •     为什么这么多四星五星。翻译真的很差劲。
  •     在飞机上看了第一次。年龄问题,还没悟出点什么,然而,看得出来随着年龄增长,这本书会成为我的枕边书。打算继续拜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     面包屑,我的生活也像面包屑一样,读完后在对比一下自己如此的烦躁不安。
  •     没有卵用
  •     如同面包屑般松散、琐碎的故事,却意外地好读、好看。一些借主人公口说出的观点引人思考。跳出拘囿,认真生活,六十多岁的生活也挺不错啊。
  •     好书要慢慢品味感悟,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和不一样的想法态度
  •     没有读懂的赶脚。应该会读第二遍,
  •     高质量
  •     一个过过都市最“好”生活、也过过乡村最“糟”生活的六十岁女摄影师。但就是在看似最落魄的乡下日子里,遇到了冒着热气的最真实的温暖。最后她选择了给她灵感、有吉姆在的林间木屋。
  •     我喜欢的类型,娓娓道来,不疾不徐。遭遇困境,有所恐慌时,又是触摸生活珍宝的机会。60岁的女主角,就寻觅到了这样的珠宝。
  •     整本书都很平淡,但是平淡到了最后,竟然在心里泛起了浪花。哈哈。翻开第一页时我还是一个人在过着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已经拥有了椰子先生。这是一本有特殊意义的书。
  •     读前半部分本以为会是个单身女人版本精华版的“查泰来夫人”,结果被作者猜透了我的小心思。六十岁的生活挺好的。
  •     219
  •     前半看着有点费劲,琐碎又理不清关系,整明白了之后一下就好看了,结尾真是暖。
  •     本以为这是一本特别小清新的书,但事实上写的是一个离婚后的女艺术家的真实生活,孤独、恐慌、拮据,非常现实,看到最后,有种大揭秘的感觉,充满惊喜。
  •     最近很喜欢这种风格……散漫温暖却很真实
  •     姐弟恋吗
  •     看成了米兰.昆德拉。。。
  •     在京城第一个雨雪交加的周日,听着佛家净心曲《传灯》捧读此书。浮想连篇,促使自己第一次在没有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就决定要在订阅号里推送与其有关的文章。只是因为我知道关注可普茶客的都是我的至家亲朋,那么,如果远方的朋友也能够读到此书该是我最大的心愿。 20世纪90年代初,女友一人进京当北漂。期间经历了行李在火车站被抢,下班回出租房的路上,手包被抢......有一次,女友说:“像我这样子的必须把身份证时时带在身上,否则有一日出了车祸,想必都没人知道我是谁。” 时隔二十多年后,又一名女友在与可普喝茶的时候,突然放下手中的茶杯,也说了大概相同的话语。 我只当没有听见似的转移了话题。 只是,这种针刺般的痛却是难以忘怀的。 孤独不可怕,怕的是心不知所向。 遇见,一个的人清简生活,找寻小确幸里的人生
  •     人生大起大落,没有人永远站在巅峰。
  •     如书中所说“只有在离足够远的时候,才能感到自己拥有支配力”,“在地上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就像一粒尘埃”,丽贝卡城市与乡村的切换,为了这面包屑般的生活,为了不让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份没有人会读的论文里的注脚”,更为了一颗心的洗礼。所有一个人抗下来的日子,都会让人收获。
  •     他卖了表给她买梳子,她卖了头发买表链
  •     没有独自在空无一人的老房子里生活过不足以了解人生……
  •     过于絮絮叨叨
  •     对生活的完美解读,唯美的文字营造美好的意境,向往这样的生活
  •     前半部分实在是太颓了..
  •     现在的生活都是快节奏 使人越来越容易感觉到孤独,如何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是一件非常重要和不容易的事。
  •     社会历练太少,读起来有点压抑。
  •     真实的生活
  •     中后部不错
  •     翻译的不好吧,很凌乱的感觉。
  •     闪光之句颇多,有点小意思。
  •     关于爱情,就是找一个人,不用说太多。小说情节构建不同寻常,有点像是文艺片的叙说方式,喜欢慢读的盆友可以选择。讲了一个女摄影师的平淡日常,像极了我们每个人
  •     无非是另一个寻找真情和自我重建的故事,实在是很无聊。翻译也不是很给力。很适合电影中的字词跳跃对白,在书中会使得人们感到莫名其妙,体验很不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