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301252617
作者:(德) 扬·阿斯曼(Jan Assmann)
页数:388页

作者简介

《文化记忆》是扬•阿斯曼系统提出“文化记忆”理论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记忆(有关过去的知识)、身份认同(政治想象)、文化的连续性(传统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在古代埃及、以色列和希腊三种高级文化中,有关过去的集体图像如何构成,对民族身份的确定和强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化记忆又是如何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这一理论不仅为认识不同文明成长的内部机制和兴衰根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澄清有关记忆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模糊概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并定义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
本书多次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并为作者赢得“德国历史学家奖”这一德国历史学界最高的荣誉。
《文化记忆》无疑应当被列入今年面世的思想最丰富的著作,作者的见解让读者耳目一新。——库尔特·罗伊曼,《法兰克福汇报》

这是一本立论不落俗套、论述层层深入、结论让人深思的必读书。——克里斯蒂安·迈尔

扬·阿斯曼跨越其专业埃及学的界限,对古代文化进行了纲要性的解读。不仅如此,书中深邃的剖析和令人信服的论证对我们正确理解当下自身的处境将大有裨益。——阿尔贝特·冯·西恩丁格,《南德意志报》

本书深刻阐述了记忆、身份和文化延续性之间的关系。阿斯曼认为,传统应当被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正典和经典的确立是传统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戈尔丁·琼克,《元神》

书籍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回忆文化
绪言
一 对“过去”的社会性建构:莫里斯·哈布瓦赫
二 集体回忆的形式——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
三 文化记忆的类型:“热”回忆和“冷”回忆
第二章 书写文化
一 从仪式一致性到文本一致性
二 卡农:如何界定此概念
第三章 文化认同和政治想象
一 认同、意识和反思性
二 民族的产生作为对集体认同的基本结构的升级
第二部分 个案研究
绪言
第四章 埃及
一 埃及书写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 充当“法则”的王朝后期神庙
第五章 以色列与宗教的发明
一 作为抵抗手段的宗教
二 起到回忆作用的宗教:《申命记》作为文化记忆的范例
第六章 法律精神促成历史的诞生
一 表现为惩罚与拯救的历史
二 以意志神学为标志的历史被神学化:从“超凡的事件”到“超凡的历史”
第七章 希腊与思维的规范化
一 希腊与书写文化的结果
二 荷马与希腊民族的形成
三 接合性:希腊的书写文化与思想进化
结语 文化记忆理论概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内容索引
译后记

内容概要

扬•阿斯曼(Jan Assmann),国际知名埃及学专家,现为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兼任德国考古研究所、德国历史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员。从1970年代起组织有关记忆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开创“文化记忆”理论,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文化记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译本里的两个关键词汇:记忆、回忆。阿斯曼交替使用记忆和回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前者由外向内摄入,后者是向外的,会受事后经历或宣传媒介的影响,甚至走上怀旧的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记住的要比回忆的内容多得多,即只有一小部分记忆是经过了语言的处理,其他的则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没有外在因素的帮助,是无法回到意识上来的。最著名的便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年华》中玛德莱娜小点心的例子。另外,记忆在先,回忆在后,没有记忆,回忆就不可能,也无法达到构建自我的目的。总的来说,记忆是会随着时间流逝的,但人类会在当下或未来某一时刻通过回忆建构起他/她的身份认同和立场。
  •     《文化记忆(1978-2008)》[1] 通过回顾1978至2008年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以时间为线索全景式地再现了其间每一年的文化热点。在每一年的标题下,既有总体性概括,又有细节化描绘;既有客观的叙述,也有理性的分析。品读这《文化记忆(1978-2008)》时,你会随着一组组关键词的展开,重温内心中那些或亲切甜蜜、或伤感酸涩、或激情澎湃、或深静沉思的记忆。这些记忆,还会勾起你重回历史找寻青春颜色、灵魂洗礼、浪漫豪情的冲功。而冲动过后,当你合上书页,你可能会发觉内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种骄傲、一种满足、一种期待:为我们五千年璀璨的民族文化在21世纪的辉煌传承而骄傲,为我们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带来了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而满足,为我们将来更加美好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愿景而期待……文化是一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紧密相连的领域,文化热点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道德风尚、价值理念和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50年来,每一年的文化热点,不仅记录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开放、繁荣和富强的脚步,而且记录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曾经的激情与感动、彷徨与迷茫、快乐与幸福、成长与成熟。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在彼得·伯格与卢克曼的社会学理论、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赫尔德以来的民族主义论述基础上所做的综述性发挥,形式有意义的“传统”与神话的大宪章、口头与书面,因此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在讨论民俗文化。【P47,Partizipationsstruktur或译为“参与式结构”;译者对书中提到的其他学者并不熟悉,很多译名没有采用通译】
  •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理论书了
  •     前面方法论部分还没看,后面很精彩。
  •     好深奥
  •     埃及的仪式正典(神庙的永恒性)和以色列的文本正典(《申命记》以及圣经阐释学)对读,最后引入了希腊书写文化的“接合性”原则(在前人基础上一点一点批判性地靠近真理,产生“思想史”的可能)。成熟的书写文化是所谓“轴心时代”能产生的基础,“时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文化发展的成熟程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机构所提供的框架和制度保障。从回忆到历史并不是自然的,遗忘才是记忆的自然形式,要“记住”其实反而是艰难又辛苦的义务。“善恶有报”的因果论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公正(连接了法律、宗教和伦理)必须有机构来保证,“互动的公正”促成“回忆空间”,也诞生了历史。借助此书也可以想想中国的经学传统和史学传统,真是值得对读,但个人学力实在有限……
  •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包含三章)讲疏非常清晰。
  •     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的文化研究著作了,根本停不下来,而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研究了:“集体”或者“我们”的认同指的是一个形象:集体构建了一种自我形象,其成员与这个形象进行身份认同。集体的认同是参与到集体之中的个人来进行身份认同的问题,……(它)取决于特定的个体在何种程度上承认它。它的强大与否,取决于它在集体成员的意识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它如何促成集体成员的思考和行为。 问题是:社会的自我形象和社会会议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历史意识问题。集体的典型做法是,如民族学家吕迪格·肖特说所(所说)的那样,以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作为自己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的支撑点。社会需要“过去”,首先是因为社会要借此来进行自我定义。
  •     记忆:或隐秘或公共的过去中的启示之光。看副标题就觉得一定会谈犹太问题,翻开目录果然如是。对于集体记忆的重视让它对记忆的讨论更靠向政治、民族、历史与伦理。对个体化的记忆术和集体记忆的联系做了有趣关联,但在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互转之处或许又太直接地让人想起传统的发明。
  •     学术论著和译著典范,论述清晰,翻译清晰,案例清晰。
  •     理论部分读的我没力气了。。。后面的拖一拖。。。
  •     最近读得最有意思的书
  •     非常适合作为文艺批评的理论参考。“将一些应该被铭刻于心的经验和回忆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并使其保持现实意义,其方式是将发生在从前某个时间段中的场景和历史拉近持续前进的“当下”的框架之内,从而生产出希望和回忆”。
  •     太强了
  •     作者是埃及学专家,对一个民族的研究,就能统摄到其他
  •     從金老給的重要概念的德文來看,不能說翻得不準確,但很生硬且顯得深奧。相比之下倒是英文版好讀很多,遣詞造句都很平常,講理論清楚、舉例證簡潔。
  •     正在重读。
  •     很有意思的书。提供了一种对思想或思想外化的现象的解释工具。而这样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挺有力的。金老师译的不错
  •     上架了。再抄一段://“过去”(Vergangenheit)是在我们对它进行指涉时才得以产生。……新的开始、复兴、复辟总是以对过去进行回溯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意欲如何开辟将来,就会如何制造、重构和发现过去。//
  •     姜还是老的辣。
  •     理论框架清晰饱满,经验案例丰富深沉,对理解记忆与历史、生平/群体/文化记忆、记忆与认同、神话与传统、客观事件与历史书写、文化记忆与国家形成/文明走向等核心问题深具启发。中译专业,语言信达,略嫌啰嗦,译误寥寥。一、三章对社会记忆研究尤可借鉴。译后记概述到位。
  •     K103/196 待重读。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有很多奠基性的成果。
  •     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看待回忆的问题,受益匪浅
  •     “读一次不够的书”
  •     扎实的理论推演和案例考察,以认同作为核心,从回忆和文化的延续两个方向观察影响机制的形成、演变。一是挖掘出在形成认同过程中塑型与对抗两种力量的张力,使一些原来可见的不可见之物重新可见,二是不同文明类型的路向,分别涉及埃及依赖的神庙仪式、以色列依赖的宗教与历史,以及古希腊模式开启的从仪式彻底走向文本的向度。可以说最后一种模式是作者心目中最完善的保存文化记忆与认同的模式,即当代西方文明赖以延续的绝技:寻求真理的思想史对某些“根本问题”的持久关注。说到底,作者嘴上驳斥各种西方中心,实际上自己难掩西方中心巨大的优越感。对于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经学解释传统提到了却没有实质性关注探讨。
  •     本书乃记忆史学理论的典范之作,全书与《回忆空间》一书可相对照阅读,作者指出遗忘是必然,记忆必须形成凝聚化的时间才能形成文化记忆,才会被集体认同而保存下来,而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就是这一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一切历史都有现时性与静止性的统一,后半部分结合古希腊、古埃及、罗马和赫梯的历史文本形成过程,探讨文化记忆固形化之后的意义。
  •     读着,很有启发,书合上后仿佛又没记住什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性差,还是阿斯曼的干货太多,而活两者皆是。可以肯定的是阿斯曼的论述极其严谨,如何能“注”我的六经,还有一段路需要走,决定重读。
  •     其实不必刻意强调文化记忆的集体性的。
  •     记忆理论方面的经典之作。论述严谨详细,案例丰富生动,且各有特点和针对性。对于记忆与文化建构、记忆与社会形态、记忆与身份认同等命题的分析清晰到位。翻译质量也可圈可点,虽然文笔略欠,但基本上做到了忠实于原文。译后记也很见功力,其本身就是本书的一篇上佳书评。
  •     记忆与文化认同,记忆与社会形态,记忆与文化建构。
  •     第一部分第一章的各种区分耐人寻味。第二部分非常博学。虽然“文化记忆”看起来是个新概念,但是涉及的内容都是经典问题。
  •     有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余韵,突出媒介的作用,把回忆进行冷热区分的时候,觉得这不就是麦克卢汉的变式吗,但作者提的是列维斯特劳斯的冷热社会。作者认为冷回忆“镇静”,热回忆“刺激”。文化发展是从仪式一致性到文本一致性的,这导致了意义从稳定到变革。语言是文化认同的根基,集体记忆是文化认同的“神经元”。一本好书,但后半部分的案例没有认真看。
  •     非常有意思的一部書,且對研究的啟發性很強。全書的概要可看譯後記。全書一至三章為理論,作者對記憶理論相關內容講梳得十分清晰。若初次接觸記憶研究,可在閱讀四-七章的具體例子後回頭重讀。
  •     探讨诸多早期文明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方式。论述清晰,展开和衔接问题不大。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很成问题,但仍有研究早期思想史和文本形成的方法论价值。
  •     和《回忆空间》的作者阿莱达•阿斯曼是夫妻档吧?挺有意思的,男女作者的写作重心和叙述方式的差异。扬更加理性、学术,关注政治领域,解析文化记忆对权威的塑造;而阿莱达则探讨戏剧、艺术、大众文化领域里文化记忆的传承和消长。文笔也是后者感性一些。
  •     读西方新文化史著作最痛苦一点就是“言必谈希罗”,不然就是圣经苏尔美,相当痛苦,毕竟我们没有共同的“集体记忆”。
  •     很多段落用在导言、结语什么的里面最合适了,三分钟提高一个档次。
  •     期待已久的一本书,真的读到却感到失望,这么有意思的主题,论述得这么枯燥。
  •      下周书评的书,期待很久的书。从Halbwachs,到Nora,再到Assmanns夫妇,博一一年多也过去了……
  •     hin有意思!
  •     麦克卢汉式文明史的研究啊
  •     讲理论就是喜欢绕来绕去,但还是很好懂的。
  •     过去的知识 政治想象与传统的形成 古埃及 以色列和古希腊的故事可能会有时间上的距离感 但也赋予了理论和厚重和灵动 关于Kanon那章因为上课太困没太看懂 不过写得很有层次 (这个时候很希望自己会德语
  •      本书深刻地阐述了记忆,身份和文化延续性之间的关系。阿斯曼认为,传统应当被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地过程,而正典和经典的确立是传统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
  •     比起前面的理论,个人更喜爱书中的个案研究:埃及的神庙-仪式文化、以色列强调身份认同的犹太教(并重点分析了作为文化记忆术的《申命记》)、神学化历史与带有法律审判性质的历史正义、希腊脱胎于口述传统的书写文化(“大传统” Grosse Tradition)。每个专题读来都很受启发——它们都指向了“轴心时代”,而经典生成的同时也意味着“预言的终结”与“合上天门”。
  •     84.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