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42856678
作者:[美]约翰.M.巴里
页数:641页

作者简介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本书也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科学的发展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科学家、医学工作者和政治家们在巨大压力下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怯懦、信仰和价值观,以及研究态度和方法。这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本书作者约翰·M·巴里是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常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财富》杂志、《华盛顿邮报》等撰稿,也经常以特约评论员身份出现在美国各大广播公司的节目中。其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大流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时代之一,不过那时候是只知道对物理学和化学而言是这样,现在才明白那个年代果真是现代自然科学的辉煌年代,是有金色光芒笼罩的黄金时代。大流感的那个年代,1918年前后,恰好是一战快要结束的时候,那是刚从世纪之交中苏醒过来的世界,整个世界在不断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战虽然只限于欧洲,20年后二战的战火就已经燃烧了全球。这本书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谈起,那是在大流感发生之前的事情,但正是因为霍普金斯,美国医学的面貌改变了,才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大流感,才会有艾弗里(Avery)在基于肺炎链球菌的研究——一项与大流感直接相关的研究上引发了现代生命科学的一场革命,最终造就了现代分子生物学。从历史纪实的角度来讲,这本书讲得有点过多。虽然我理解作者讲了那么多韦尔奇的故事、霍普金斯的故事美国为何参战的故事其实是为了扩充这个背景,毕竟历史不是一个横断面,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的背景在,可是这样让整本书显得冗长,让我差点读不下去。不过大流感——从书中讲的那些事中可以判断——确实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大事件,所承的"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随自然科学发展而走向现代、美国医学教育体系开始变得现代化的一个大背景,启的"后"则是大流感时期的研究所直接导致的一系列大事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艾弗里研究的肺炎链球菌所导致的现代分子生物学革命。书中开始其实一直在讲一个人——韦尔奇,一个在当今医学教材中只有在提到产气荚膜杆菌的时候才可能会提到的人。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甚至不清楚这个人的存在,不知道他在美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便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他有着一种神奇的魅力和慧眼识珠的天赋,他改造了美国医学的教学模式,使霍普金斯从零变成如今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医学院。可是他却不为常人所知,他终身未婚、他孤僻,但他又很善于笼络他人。韦尔奇像是一个幕后的英雄——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而对于那些被普通大众视为英雄的人——那些科学家们,他们明白韦尔奇的贡献无人可及。书中提到的其他人物多少有些韦尔奇的影子在里面,保罗·刘易斯、艾弗里还有其他与大流感直接相关的人,他们被韦尔奇所吸引,他们是韦尔奇所挑选,他们也是韦尔奇的一片影。抛去这些冗长的背景和人物,这本书对大流感本身的描述相当不错。从威尔逊政府的作为到科学家们的努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大流感流行的惨状,每一丝都很有画面感。这场被当时的人称作"西班牙流感",后来又被认为是黑死病的流感流行开始于美国的一个偏远小镇,病毒随征兵流散到了军营,又从军营流散到另一个军营,然后随军队流散到了欧洲战场,随劳工流散到亚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国。死亡率之高,远超普通的流感,并且当时刚开始在医学中使用数学——简单的数学,尤其是统计学的那群医生发现,死去的往往是青壮年。可以想象当时的美国和全世界有多惶恐。那时现代医学才刚刚开始有了理论,科赫的病菌学说刚刚被承认为事实,抗生素尚未发现,旧的医学被推翻了,现代的有效的医学尚未完全建立。当时对免疫系统的研究较多,已经有了抗毒素血清,但是肺炎链球菌——流感最常见的继发感染血清型大多,难以出现一种完全有效的血清。总的来说,科学家在努力,但是死亡在继续。而政府,像在战争中的所有政府一样,在封锁消息,在试图消除惶恐。当时流感还未流行以前,美国上下已经是同仇敌忾,已经在战争状态,监视国民,监视外来移民——尤其是德裔移民。流感爆发以后,为了不让士气低落,消息一直被封锁,政府不做任何事来防止流感的流行——害怕引起民众恐慌,直到大批大批的民众开始死亡。在军队,军队领导完全无视医生的建议,毕竟当时的医学还尚在襁褓,流感一直在军队中蔓延,一直蔓延到全世界。这是现代医学发展开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医学与各种领域的摩擦,以及其他领域之间相互的摩擦将深深地影响我们的世界,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从很多角度来看,上个世纪初是全世界非常非常辉煌的一个时代。物理学的相对论与量子论,化学借由量子力学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理论,遗传学理论的再发现,医学借由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可以说那是一个奇迹的时代,那个时代所涌现出的杰出科学家们创造了传奇。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天灾人祸,可偏偏就是这些灾祸铸就了每一个时代以及后继时代的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能要感谢大流感,感谢大流感带给我们现在这个医疗完善的时代。但是我还要多说两句,这本书的第一章回忆了医学史,里面有几个很有趣的观点。其中有一部分关于理性演绎与逻辑思考而产生的医学——传统(希波克拉底-盖伦)医学与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化的现代医学之间的过渡。盖伦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高度抽象化,使其变成不可知的非实体概念,因为这个学说与"解剖事实不符"。听起来很熟悉吧,简直如同我们的传统中医一样。可是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这样纯粹理性的逻辑演绎不适用与自然科学中的很多部分。我们首先要有一个观察和实验得出的坚实基础,才能去使用逻辑。其实要做的工作很简单,所用的数学——大多数是统计学也很简单,可是这背后所蕴含的现代思想,则要在希波克拉底诞生千年之后才出现。而这样的思想一但出现,传统医学马上土崩瓦解,转而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的现代医学。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我没有提到,有很多地方穿插着一些非常有趣的观点。好多东西可能要等我再次读完之后再来补充。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本书确实是一部杰作,值得一读再读。
  •     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位于 Baltimore最初资助者是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首任院长 William H. Welch (1916—1927)这本书就是围绕该医学院展开的。Welch 发掘了 William Stewart Halsted, William Osler, and Howard Kelly.(当时创院的 the Big Four)Welch 的昵称是 Popsy,书中译为「美人」内容梗概: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和赫胥黎登台演讲科学的两部分:What can i knowHow can i know itThomas Kuhn范式16th century 的三个医学人 Paracelus, Vesalius, Fracastorius1628 Harvey 血液循环1753 Lind 治疗败血症英勇治疗(放血) 柳叶刀本是用来切开血管1820 用温度计Louis 巴黎 第一次建立医学数据库1800s Laennec 发明听诊器1840s Snow 找出霍乱原因 Budd 伤寒以上都是古代能做的,但反映了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数学应用。virchow 德国 细胞病理学 1843的博士1868 第一次分离dna1810 Hahnemann 顺势疗法1876 霍普金斯大学建立 1893 其建立医学院Welch 巴斯德 Koch Ehrlich德国科学 1接受有充分准备的学生 2学院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3政府及大学对研究的支持Billings 负责招募霍普金斯的职员 出版过 Index mediusWelch天赋有二 1拥有知识和判断力 2激发他人灵感所有人任命时都很年轻 Welch 34 Osler 40 临床 霍尔斯特德 37 外科思维 Kelly 31 妇产放射 Abel 36 肾上腺素 Howell 生理学家 1890.12 Behring和Kitasato 破伤风 1891圣诞节第一次治愈患者弗兰克斯纳 洛克菲勒研究所 医学本身被当做领域权威的转移(从欧洲到美国):科赫分离了结核菌,科学孤立了科赫。科尔cole认为 医院和医生也应该从事重要研究亚伯拉罕 1910 发表弗兰克斯纳报告科尔邀请 埃弗里 他们都热衷研究肺炎 埃弗里没有私生活流感嗜热杆菌 菲佛氏杆菌 并非初始原因,只是继发病因。纽约公共卫生部 帕克 威廉斯 医生们对这场流感的了解,并不比14世纪佛罗伦萨医生对黑死病的了解更多。问题是什么引发了流感,病原体是什么。1928 Griffith 肺炎 荚膜 球菌埃弗里 1944.2 确定 DNA 作为肺炎荚膜球菌的变异原因帕克 医学传教士,埃弗里 艺术家狩猎者,刘易斯 殉难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1.生命就是一种抗腐败和感染的能力。看免疫系统和病毒生死竞赛的过程,很受震撼。看得见的病痛,看不见的微观生化演变——被这种小小的又了不起的能力所感动。谢谢,这么尽心尽力地照顾每一个生命。以后要爱惜才是。 2.科研过程有时也很“功利”“残酷”。它可以是实验室揭秘的巨大成功,是获得诺奖的无上荣光,也有可能是像埃弗里这样生前身后名却仍有遗憾,是刘易斯孤注一掷成为1918大流感最后徇难者的悲凉……没有长时间高度专注,很难有成果;“以之为生”也不一定有结果,可是对这样的研究者来说任何一段没有产出的干涸期都有可能是对能力和生命的否定,个中滋味诚需大心脏来承受。致敬真正的科学家。
  •     这是一本不懂地理,不懂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的人看不下去的书,他还包括政治……现代的我要静下心来才能读下去,读下去又被历史震撼。
  •     非只大流感本身,而是对其时整个美国医学科技、公共卫生政策,乃至国家政策的一次全景扫描。透过大流感这个极端事件,拷问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揭露出我们所谓发达的医疗体系在自然冲击下溃败千里的现实,自始至终,未曾改变。人类在违反自然准则发展的迷途上,等待随时被打回原形。7年著作,3年翻译,十年磨一剑,经典,耐读。
  •     以前对大流感偶有耳闻,看完此书算有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全书从科学家,政府和平民三个视角展开,但条理欠佳。
  •     what can i know? how can i know it? 科学教会我们怀疑。 当社会为质疑真理留有空间,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变得自由开放。 大量籍籍无名的科学工作者在未知的空白领域进行着千万次的枯燥实验,失望是家常便饭。 这个世界需要科学殉道者。
  •     原本读这本书是课程需要,但是读了之后觉得比想象的要好看得多,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历史,政治和病理学等等,而且并不晦涩难懂。
  •     如何找对方向正确应对问题,这对科研和人生来说都很重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