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都市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09766354
作者:张济顺
页数:415页

作者简介

有人说上海史是历史学界的“宠儿”,一直受到特别的关注,确实如此。魏斐德、李欧梵、叶文心等海外著名学者都有关于上海的、堪称经典的研究著述,国内学界,则有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本书特点表现在作者不是宏观叙事,而是从里弄、影院、报业、大学等社会文化微观层面探讨解放初期上海历史的断裂与延续。1950年代的上海,在经历天翻地覆大转折的时候,其文化、观念、习俗也延续着某些惯性的东西。由此也提示我们,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都市远去,摩登犹在”——老上海是否曾消失得无踪影?上海的地方性是否延续?国家“入场”与都市“在场”怎样互动?……如同问题的发掘难以穷尽,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大有文章可做,且大有引发新问题的余地。本书仅从“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

书籍目录

致 谢/1
自 序/1
第一章 掀动底层:政治统合与里弄换颜(1949—1955)/19
引言/21
一 单位之外:新政权遭遇旧里弄/25
二 承续与突进:有效运作的早期居民委员会/42
三 国家渗透日常:政治整顿与社会生活计划化/63
结语 国家与里弄:未完成的社会重构/78
第二章 国家主人翁:第一次普选运动中的底层社会(1953—1954)/83
引言/85
一 生死攸关:“镇反”思路下的选民资格审查/86
二 塑造“主人翁”:树立典型与宣传引领/93
三 当选“主人翁”:翻身通道上的小人物/107
结语 依然在场的都市与革命/126
第三章 从民办到党管:上海私营报业的改制与改人(1949—1953)/133
引言/135
一 扶助与控制:新政权与旧报业/137
二 放慢脚步:思想改造运动的时机与目标/148
三 由困惑到亢进:运动群众与群众运动/155
四 精英急转弯:运动中的徐铸成与严宝礼/163
五 体制内外:从民间报人到国家干部/180
结语 共产党与上海民间报人/187
第四章 约园内外:大变局中的黄氏兄弟(1930—1960)/189
引言/191
一 《西风》:自校园的乍起与沉寂/195
二 在疏离与异化之间:大学蜕变中的黄嘉德/202
三 华彩写就的悲剧:都市文化尽头的黄嘉音/228
结语 圣约翰与上海知识人的日常史/257
第五章 时尚再现:隔绝中的大众记忆与想象(1949—1960年代早期)/263
引言/265
一 国家意志:文化体制的急剧转型与功能转换/267
二 时尚不再:别了,好莱坞/275
三 影迷重聚:香港影片激起狂热/282
四 旁门左道:上海化的西方影像/290
五 软性抗衡:党与小市民各自表述/300
结语 转型中的延续/313
征引文献/317
索 引/328
附 录/339
近代上海社会研究界说/341
海派文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353
近代上海与近代中国几个问题的思考/355
论上海里弄/366
上海租界研究的思路更新——城市史研究的方法论检讨/391
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397
从小溪到大海:上海城市历史和现代教育/411

内容概要

作者张济顺教授,1949年生,上海人。1978年-198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历史学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著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1943-1953)》


 远去的都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拿到这本书,知道作者长期研究上海史,作品数量虽不多,但质量不差,在该领域内颇有影响,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并做学术讲演。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1950年代的老上海,一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历史在城市生活、市民文化等方方面面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切断昨天与今天的联系。但这本书有点小贵。
  •     在我脑海的上海一直是走在时尚前沿,歌舞升平的摩登之都,十里洋场,百媚千娇。其实那不过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光景以及今朝,我却忘了它也曾经历过上个世纪50、60那个特殊时代,与其原来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断裂文化。看题目即可知,张济顺所描述的是50年代的上海特殊历史,都市生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居委会,人民公社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生活方式。全书总共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从里弄与居委会、普选、报业、圣约翰(黄氏兄弟)、电影文化等角度切入,以小见大,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入手,贴合生活,轻松易懂。第三章讲上海报业整改,由民办到党管,因为与我专业相关,所以看了特别有感触。那些充满市场活力的商业报全都被收归,一步步沦为党政喉舌,真是不得不佩服我党。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言论如此控制、思想意识形态严厉把关,即使在现在,新闻的言论自由有真正能够有多少呢?50年代,文革还未开始,却有了文革的影子,抢新闻被说是资本主义作风,刊登进步的社会思潮被认为是传扬资产阶级毒瘤思想,看电影只能看国产片,样板戏......真真扼杀一个充满活力的上海!还有圣约翰大学,虽说是教会办学,意在传播西方的理念,从思想上统治中国,但那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未尝不是今天的中国大学该好好学习的呢?很多东西皆已远去成为历史在抒写,但未尝不是今天的反映,今天的映照,以史为鉴,奋力向前吧。
  •     1.張濟順:《遠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講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sLrC2AjkY2.1950年代的集体记忆与知识生产:上海史研究的再思考http://www.csprch.ecnu.edu.cn/CN/show.aspx?info_lb=53&info_id=111&flag=3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gUQirGQ3m43.张济顺:1949年以后上海人怎么看电影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54614.傅高义裴宜理杨奎松等谈:上海的1950年代是断裂还是延续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61565.1950年代的上海,革命和摩登交替进行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84166.Zhang, Jishun. "Creating “Masters of the Country”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Discourse and the 1953–54 Local People's Congress Elec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220 (2014): 1071-1091.7.瞿骏:上海@1949的第二年:“都市迅速远去,摩登依旧在场”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62038.建国初期上海里弄换新颜:居委会如何取代保甲制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45149.上海史研究:从魏斐德到张济顺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6/27/content_584256.htm?div=110.张济顺:中福会少年宫里安放着的童真http://www.jfdaily.com/shendu/bw/201511/t20151109_1929294.html11.阮清华|“在城市中找朋友”——读张济顺《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http://www.ssap.com.cn/Web/c_0000000100120001/d_54543.htm12.共產黨如何改造舊上海?https://read01.com/Ndyyn.html13.张济顺 :《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 》.《中国社会科学》,2004(3).14.张济顺:《转型与延续:文化消费与上海基层社会对西方的反应》.《史林》,2006(6).15.张济顺:《社会文化史的检视:1950年代上海研究的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张济顺:《新革命史与1950年代上海研究的新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17.张济顺:《微观史料的政治学解读:普选中的上海底层社会——以仁德纱厂为例(1953—1954) 》.《中共党史研究》,2015(7).18.胡成:远去的都市时代,何以摩登犹存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MxNDczOQ==&mid=2651197815&idx=2&sn=ed949a8972cf2f02d060fc802a087119&scene=5&srcid=0904LbAcztvd9l0EiRMycRkG#rd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八月读的书,虽然很多文章之前都看过,再看依然有趣,的确是功底深厚,文字倍感流畅
  •     基本上1949年之后的上海始终就活在一个自我建构出的想象之中,改革开放带来的第二次“开埠”以及都市文化的再兴起,使得上海期望通过对遥远过去的追忆甚至是对香港的模仿来重建自我的认同与形象,哪怕这个形象并不完全属实。然而越是如此越说明那个被追忆的上海早已远去,现实中上海所希望塑造或恢复的形象与实际的经济形态与都市文化其实是处在分裂的状态,这也就是上海永远只能是“东方的巴黎”、“中国的纽约”,而无法成为“上海的上海”之缘故。回不去了......
  •     试图打破传统1949分界,以及政治史主线的革命化历史叙事,主要是从传统-延续-打破-重建之间的张力入手,思路很好,但是略感失望,总觉得不够味,有时候感觉写作中某些理论化术语扯的太多,但是作者本人还没有吃透,渐渐脱离了流畅叙事,部分分析不够深入。
  •     曾经的远东第一都市,在人民改造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感觉作者题材还没有完全展开。
  •     Z大听报告时读完。作者突破原有革命史的框架,通过基层社区、普选、报业、知识分子和电影等个案,以50年代上海的社会与文化改造为切入口,具体而微地呈现上海在政权交替间新政权如何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承诺,将革命正当性转化为政权合法性,原有城市文化如何延续自身特质并逐渐转型。对于上海复杂的社会特性,新政府进行群体区分,采取不同方式加以控制,如将基层分为单位人和非单位人加以管理,普选采用联合提名和内部操纵的双重运作,报业改造中对上下层给予不同的政治压力,电影业中禁绝西方而一定包容港片。作者尝试呈现出交替时期上海的复合性,虽然有着强势的官方政治运动和政治宣传,但是大众文化和大众社群仍保留了相当自主性的吁求和多元的利益,而新政权亦对此加以容忍,对立的叙事不能涵盖当时社会与政治的所有面向。但篇章间联系似不够。
  •     关于断裂与延续问题的思考很有意义,在写作的丰富性复杂性方面尚可。个人觉得前面写得更好一些,总体来讲还是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
  •     有些地方还挺有趣的,细思甚恐
  •     当时一天的座谈会结束了,专门跑到张教授旁边给老人家说,您的文笔真好,学术语言写得特别棒。哈哈,现在还记得张老师报以慈祥的笑容。董玥说她把序言读了两遍,和裴宜理一样,都最喜欢书中的第四章,约园内外。张老扎根上档,上档建国后的档案也刚好是开放的。书中五章内容呈现了共和国之初,不同于传统主流红色叙述模式下的,微观细节、真实合理的上海社会原貌。
  •     通过社会基层组织、选举、报业、大学和影业五个角度分析1950年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巨变,及和先天条件相似的香港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并成就如今风貌的原因。尽管因而错失数十年商业繁荣,却让上海在政治上成熟,对矛盾、躁动和压制以入世而非逃避,隐忍而非抗争的方式应对,这正是当下香港欠缺而需要的
  •     上海并非仅有十里洋场摩登现代,革命动员、政权更迭、里弄秩序也是上海。
  •     还行,小视野。
  •     档案资料极为扎实,选取角度也有相当意义。但无论作者如何极力试图证明延续的存在,至少在大部分章节中,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与旧上海彻底的割裂。另外,除第五章外,我们很少能看到宣传之外的上海一般市民的心态与行为,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这是当代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难题。还是一本论文集。
  •     老上海生活经验和教育世家情怀打底子,历史系专业训练塑规范,海外中国研究指问题意识。原本一座富矿,磨合欠着火候。史料丰富,爬梳细致,类型单一,自序中很多好问题只有靠材料反映,理论提升空间很大。章一最成熟,章二最细致,章三章五角度好留遗憾,章四令人长叹最耐读。
  •     关于上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力著,规避了以往革命史写作中常规的宏大叙事和意识形态叙事,而是从人和社会场所这两个微观层面入手详加分析。就人而言,选择了劳动人民、知识分子和小市民这三个群体,就社会场所而言,选择了里弄、影院、报业、大学等具有典型上海都市特征的地点。虽然是从小处入手,但透过这些典型群体和场所,足以管窥解放初期上海历史和都市文化的断裂与延续的全貌。
  •     2016年第9本。如何用未曾被前人用透的材料,将政权鼎革的分期化作历史的条件与变量,进而绘制一幅都市里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图景,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     自序写的好,糅合上海老城厢的体验意识与海外上海史学者的学术脉络。档案文献的收集整理也确属用力。但在断裂何以延续的问题,似提出了许多思考,却没能给出最后的答案。
  •     打破1949年的鸿沟,延续、转型、断裂的视角观察1950年代的上海与中国。
  •     打算开始看起来,这种社科类的书。看了目录,觉得兴趣来了~
  •     历数当今的特大城市,哪一座不是这样伤痕累累着过来的。但在1950年代的摩登上海,现代化与政治化的撕扯却格外剧烈。本书的切入点独具匠心,选取了里弄、影院、报业、大学四个都市截面。个人认为里弄一章最佳,简直神还原了国家权力如何渗透进入居民日常的场景。从十里洋场的上海,到国际大都市上海,散佚的已无法复归,而断裂之处尚待弥合。
  •     那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讲座,总体在探讨:毛时代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有没有破坏上海的都市文化?
  •     翔实的……档案整理工作=。=
  •     华师大党委书记退下来后写的书,总体意思不大,祖上也算是名流了,写一本家族历史可能更有意思,本书最有价值一点是,中共如何渗透进上海基层,最终还是靠经济控制,计划供给,切除了所有其他的路径,不得不依靠。
  •     始终对张济顺、姜进等教授认为的49年后延续性的突出有所保留。所谓的延续性多是现代性的发展、国家社会组织趋向整体上的同一性,只是世界潮流而已,和任何主义政党的执政无关。中共建政带来的倾覆与断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     以上海为案例向我们展示了49并非断裂的鸿沟,50年代是延续与转型。初期的“顺应力”是一种为了更快达到目的手段,这样的柔性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作者资料收集的多,总结分析的深度略欠缺。
  •     附录里论上海里弄还蛮启发我的…
  •     权力变革和政治中心。——所以上海是什么时候才有了这副骄傲的自由散漫样?我对这个更感兴趣
  •     历史文献档案功底好,但社会学层面的讨论有所不足,有点自限于上海史研究范畴内了
  •     有点学术论文的即视感,我原本期待着更强的画面感
  •     作者给了很多洞见以及很多材料,不过实证研究和框架化都有点糟糕……感觉是没空认真打磨造成的。
  •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张济顺教授之前来同济CAUP以第一章为主要内容做了个小型讲座,很棒。
  •     该书通过对建国初期上海社会的精细分析,展现了“革命入场,都市在场”的主题,让人思考历史发展中的“断裂”与“延续”。
  •     有些失望,但值得一读
  •     如同作者自己说的,多年不在一线工作了,手生了。 文笔好,不过对于所谓断裂-延续这个结论,真的有必要讨论吗? 在社会生活的层面,怎么可能存在真正的断裂呢?
  •     论文集。从上海看那个时代的中国
  •     一直等这书,结果看完觉得这写法真是有点让人抓耳挠腮的。自序部分讲得很清楚很有启发,整体上却拼凑感太强,张老长于用国家-社会框架解读材料,也不能不说有种削足适履的感觉。(啊,约园那一章里,嘉音好帅)
  •     附:①张济顺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斷裂與延續:再思1950年代的上海研究》:https://youtu.be/WIsLrC2AjkY(有墙) ②《傅高义裴宜理杨奎松等谈:上海的1950年代是断裂还是延续》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6156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