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书评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213058908
作者:廖信忠
页数:263页

老兵“不死”?

读这本书,完全是受作者第一本书《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影响。和第一本书以介绍事件不同,这本书完全是在写人,确认的说,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那些和大陆有关系的大历史下的小人物命运。开篇序里面关于“亚细亚的孤儿”“台籍老兵”等话题,就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第一个故事就牵扯到了“身份”认同的历史话题,1944年,一位台湾年轻人林水源在召入日军后,被派遣到东南亚战争,战俘后一直到二战结束才被送回台湾,为了生计开始学汉语,未几,被国军骗入军队前往大陆打内战,被解放军俘虏后又开始参加了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爆发始,被派往朝鲜前线,再次被俘后,以“光荣”身份回到了久别的台湾故乡,这还不算结束,而后又以士官身份经历金门炮击,在这一次次的战争中,他的身份也在不断变换着:日本人,光复后的台湾人,国民党军人,解放军,志愿军,“反共义士”,金门炮兵士官,他们无法主宰的命运在大历史的洪流中只能随波逐流。而那些大陆籍的老兵,命运更加凄惨,被国军无缘无故抓了壮丁,之后又稀里糊涂的到了台湾,得不到家乡的任何音讯,甚至有些老兵思乡之切而饮弹结束自己,有些老兵则和当地的阿美族人通婚,更有甚者,和当地的残障人士结伴。阿玉婶和退伍的士官丈夫在1971年结婚,进入80年代后,大陆和台湾的探亲放开,她的丈夫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他在大陆的妻子还在世,而且为了他一直再未嫁,心存愧疚的丈夫决定把大陆妻子接来台湾养老,而现任妻子的阿玉婶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第三者”。这本书以当下一位台湾帅哥和厦门姑娘的“金门之恋”结束,当年的战场变成了谈情说爱的地方,不得不让人倍感欣慰,老兵们的苦难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记得去年十一出去玩的路上,碰到几个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年轻人,除了个别词语有发音出入外,大家的交流还是很顺畅,提及“兵变”的话题,她们不但没有表现出悲观,而且还主动补充了最新的细节,比如服军役的时间大幅缩短等等,以前大陆向台湾学习,现在她们觉得大陆的年轻人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末了还互加对方的微信。中间聊天的时候提及“美丽岛”事件,她们不甚了解,更不用说这些老兵的故事了。不过话说回来,大家一并往前看,保持这种民间交流,不是更好嘛

以小见大,打破了老套的历史讲述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本以为作者会从台湾社会整体的历史脉络去陈述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开篇一看,讲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台湾老百姓在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下的点点滴滴。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小人物为载体,去讲述两岸风云变幻的那几十年。我最喜欢最后一个故事,大概是因为我特别喜欢厦门的缘故吧。当然啦!每一个故事都很不错,通过这些细节可以窥见到台湾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的大概情况。之前还看过作者写的《我们台湾这些年》,这本书也还不错啦。我想去大担岛上看看啊!谁和我一起去呀?(*^-^*)

那些年我们所不知道的台湾

收到《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是一个多月前。当时家里出了天大的事,一直没时间看。然后,却是一直没有心情能看下去。挺惭愧的,估计已经被编辑拉入黑名单。。。当时收到书特激动,虽然买过不少书,但甚少有作者签名。太久没看过这类型的书籍和电影,刚看时竟需要几段文字来适应。可能是最近负能量太多,总觉得书里讲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死去的人儿和他们的家人,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不过啊,即便没有战争,这也是人生的常态啊。我所知道的台湾,总是觉得特别文艺。大概是看多了台湾电影,如《街角的小王子》、《渺渺》啊。我最爱的偶像周杰伦,也是台湾的。看纪录片《看见台湾》时,画面中五月满树的桐花,简直美极了。教我摄影的师傅是台湾人。从接触过的几个台湾摄影师来说,觉得台湾人相对来说比较绅士有礼貌一点(我不是说大陆不好什么的啊,只是是真的这么觉得,我不是台湾的0.0)。在影楼做摄影经常加班很晚,他们每天会说路上小心点回去早点休息啊之类关心的话,甚至刚开始他让男同事送我,男同事一副不乐意的样子。。我有点受宠若惊,心想我虽然不是女汉子,但也常一个人走夜路。。师傅常拿着手机看台湾电视剧,看到某些片段会指给我们看,说那是他的家乡。我们只觉羡慕,依山傍水,待老了和家人不用出门便能看到那么美的风景,最幸福不过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里倒是没有多少讲台湾的风景之类的,而是人文纪实故事,从1944年开始,给我们呈现出此后的60多年我们所不知道的台湾。故事是平常的故事,人是平凡的人,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啊,一个大大的代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一个故事中李一郎的死,他母亲说那些话,我表示特别能理解。如果不是跟你关系亲密的人,无论出了什么事,都能用八个字形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这样,在我明白彻底失去她时,我甚至也会恶毒的想,为什么是她,为什么不是她那些所谓的朋友。可是又能怎样呢,就算是能骂他们几句或者打几耳光又能怎样,别人没有犯法别人怎样是他们的自由,或许他们也在自责。只能这样自我安慰。那段时间看到蚊子趴在身上都不会想要伸手去拍,会想如果它就这样死去它的家人会不会一样很悲痛。呵呵。是不是有点极端了。但愿啊,你们永远不要懂,永远不要经历这种失去亲人之痛。故事,说也说不完。看过,经历过,才能了解,才会懂。PS:Sorry,文字夹杂了太多个人情感(我真的是在写评论吗。。)。

榜爷书评[0023] 廖信忠 -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廖信忠让人熟知,是因为那本《我们台湾这些年》。49以后,这样小清新、关注民生而又面对大陆市场的台湾本土作品,的确并不多见。对岸的政府应该感谢廖信忠和【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些导演们,是这些文字和电影让整个大陆的老少文青们开始更加关注这个岛,于是去旅行,去找寻更本真的中国。《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看到“祖国”两个字,已经知道这本小书的倾向。这个不知道本省还是外省的台湾年轻人,搜集了很多耳闻目见的普通台湾人的故事,没有评论,只是简单地陈列,看起来倒是非常诚恳的表达。在两岸分离的这么多年以后,无论立场和阵营如何,诚恳是最应该坚持的东西。希望一切都可以在沟通中解决,在沟通中淡忘,在沟通中化解,谁希望真的打起来呢?

大时代小人物的台湾往事

大时代小人物的台湾往事:《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廖信忠新书《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简称II),严格说并不算《我们台湾这些年》(简称I)的续集,I纪实更多,思辨更多,更像个人视角的小时代历史;而II故事性更强,艺术加工色彩更浓,更像纪实体的小说故事。当然更有相同,都是以小人物看大时代,用小波澜反映大壮阔。虽然书名定位于“祖国”,但其中的祖国更多只是一个引子,或者一个线索,主体的故事仍然是台湾小人物的,书名叫“台湾往事”更贴切。(一)战争:开篇的战争年代的小人物林水源,让人用另一个视角看战争,以前看《大决战》,战争是恢弘的、振奋的,雄韬武略,荡气回肠,宏大远景,在大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没有小人物;第一次对战争有别样认识是《拯救大兵瑞恩》,其中的战争场面用近视角感受战争的残酷,国内电影有同样感受是在《集结号》前半部,用近角去看待战争。而本书中的林水源则 更富戏剧性,当过日本兵、国军、解放军,又多次被俘,理想是英勇的,现实是胆怯的,甚至是猥琐的,然而也是更人性的,有时候在战争中去思考人性似乎有点文不对题,但对小人物小时代可能更接近真实。(二)青春:第二个故事是两个哥们同爱一个女生的故事,裹挟在虚无的战争背景下海军陆战队的生活,记录那个年代的燥热与青春,到其中李一郎不是在战争而是演习中意外阵亡,活下来的蔡俊明替他照顾阿美和遗腹子的故事,偶像剧变成了苦情戏。(三)文革:第三个故事阿祥,他的哑母以及双重身份匪情研究又是匪谍的姚教授,用独特的视角看待了文革,也反映了威权下的台湾和匪谍的两面,及至在内地的后续,反思大义与亲情,风云激荡,亲情永在,唯家最暖。后半部整体没有前半部精彩,年代愈近,和平年代的婆婆妈妈远不如战争年代的跌宕和压抑来得故事性强,而且离现在越近,只要涉及内地就有更多避讳,所以故事常常欠点意思。(四)改革开放:中间的五六个故事从文革结束到世纪末,中美建交后,台湾失去靠山,愈加无方向,出租车司机何孟云抗议游行的故事似曾相识,气球宣传单的故事算是个很欢乐的插曲,但也仅能算个插曲而已;大陆探亲潮的故事虽然更靠近本书的主题,历史早就的两地两个家,台湾阿美妻与内地糟糠妻,所幸在冲突中终归回归温情;九零年代与内地很像,台湾大学在大字报国际歌中,从热血青年到青春殆尽。九十年代末最接近战争时的恐慌;新世纪初非典时期的台流,台湾老板与大陆小三,整个故事都有些慌乱颓废,虽贴近主题却索然寡味,这样的故事跟弄堂的脏乱差一样,即便有也太没戏剧性了。(五)收官小清新:及至最后一个故事“金门之恋”回归小清新,刚看到时不过觉得也就是台湾兵哥与大陆学生妹的网恋故事,或许平淡无奇,等到厦大的学生妹可以为了爱去大担岛隔船相望,故事突然在浪漫中陡起,收归绚烂,以最圆满最完美的青春故事收官,让最后的那段“我真觉得台湾跟大陆的距离,不是海峡的距离,是心的距离,海峡可以很远,但是心可以非常非常近……”,尽管单看这段鸡汤话貌似回归主旋律,但与这个故事相连却显得那么贴切,那么打动心灵。

学会了解 学会理解

2007年以交换生的身份赴法读书,语言班大都是亚洲面孔,其中以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居多。法国老师亲台,基本上每门课都会或多或少聊聊台独问题,原本低调的大陆学生,一谈及这个话题就义愤填膺,总是大声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对着大陆学生的剑拔弩张,台湾学生总是沉默不语,但私下里,他们也会找学校各部门反映,让学校承认台湾的独立性,而不是把他们划分成中国台湾。等熟悉之后,大家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也能交谈甚欢,但都若有若无避开台独这个话题,如果提起,虽不再剑拔弩张,但也会尴尬冷常2009年读了《我们台湾这些年》,轻松幽默的文笔让人诙谐一笑的同时了解两岸其实大不相同,而后看了很多台湾新闻,越发觉得那些喊着台独的青年并不是有意把自己划分出去,而是从小到大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把台湾视为一个独立体,就像我们被教育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一样。2012年底,见到了当年在一起上学的台湾同学,聊起当年,不禁都感慨那时幼稚的爱国情怀。她对我说,当年他们台湾学生刚接触大陆学生,最震惊的就是大陆学生非说他们的“国家”是中国的宝岛台湾,在他们看来,怎么自己家好好的土地就成了你们的呢?而当时,他们一言不发的原因不是因为默认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结论,而是觉得大陆学生太多,寡不敌众怕吃亏。如今再看《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越发能了解两岸间这种彼此试探、小心翼翼的心情,历史洪流改变了太多,尽管寻祖追宗大家都是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但炮火纷争加上不同教育的思想固化,两岸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至于未来怎样,还不好说,但廖信忠的两本书确实开启了两岸的心房,至少能让大陆去试着了解对岸的所思所想,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不可回避的历史问题。真诚推荐!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如果一个台湾作家在大陆出书,而且还是两岸题材的,难免就让人怀疑是抱大陆大腿,乘机赚钱。当历史书来读还行,以下地址为书摘http://myffel.tumblr.com/post/88825257699

简直要促进两岸大一统了

确实啦,作为大陆人可能会更想要看台湾这些年到底怎么样。台湾作为一个有特殊历史的地区,在两岸禁通时代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虽然说最近自由行也很方便了,但台湾由于政治上尚未完成一统,依然有种叛逆少女撩动人心的感觉,这么说来,我们大陆就好像霸道总裁一样哈哈哈哈。咦好像离题了,拐回来好了。我个人感觉《祖国》这本比《这些年1》要平易近人且好看许多。《这些年1》看上去仅仅是对台湾历史上一些岛内政治做一些描述,比如“美丽岛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对我这样的小读者来说,根本不感兴趣。所以看完只有一个印象就是,原来台湾的小学生也非常爱养蚕宝宝。2的话,我还没看过。《祖国》这本,看得出来作者有下一番功夫,采访了一些台湾荣民、来大陆发展被骗光钱的台商、参加过学运的学生等,用亦真亦假的故事勾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台湾。关键是文体太口语化了,读来全不费功夫,就算是不常读书的人也能轻易读下来。下面来剧透2个故事好了,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日据时期,一个台湾“皇民”被日军征兵派遣至越南打仗,结果被美军俘虏抗战胜利后送回台湾,(最近李登辉有在说,自己是日本人,抗战期间还在日据,台湾怎么可能有参加抗日一类的言论。这个嘛,他自己没有抵抗不代表其它人民没有,详情可以参考电影《赛德克巴莱》)还以为捡回命一条,又被国民党用“三千块”骗去大陆,说要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结果是去打内战。然后又被共产党俘虏,接受了教育后加入了共产党,对抗国军,本来想要解放金门就回台湾,结果金门没有被攻下来,那边朝鲜战争又爆发了,又被派去朝鲜打美军,任务中又不幸被美军俘虏,被刺上青天白日旗当成“反共义士”送回台湾,到了台湾又被政党利用继续成了国军。这样一个故事,简明扼要的让人窥见了此时期台湾历史一角。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两岸对峙时期,互相向对方放气球洒传单的故事。读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当时,每年冬季大陆都会往对岸放气球,气球上捆绑一些大陆物资比如金华火腿,茅台酒一类的,加上一些宣传单,目的大概就是想要勾起在台老兵思乡之情。台湾的乡村一看到这样的气球,负责人就要赶快给打下来,然后组织百姓去捡传单上缴,因为传单可以换钱,老百姓都非常爱捡。更爱捡的是小朋友,因为大陆的传单上面经常印有祖国著名景点,黄果树瀑布啦,海南天涯海角啦一类的,小朋友纯粹把传单当做闪卡来搜集了!此后还有很多比如我的继父是“匪谍”;老荣民在台娶妻,妻后发现其在大陆已有一妻;厦门美少女沙滩放烟火成功捕获台湾兵哥哥等一系列有趣故事,感觉这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台湾这些年”。《祖国》适合不爱议政的小读者阅读。爱议的可以看《这些年1、2》

读书笔记

一本书,可以通过深刻、苦涩的思想和许多拗口的定语设计留名历史,也可以通过简单、生活化的故事打动人。前者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后者如廖信忠的《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这本《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正是在看《通往奴役之路》的间歇看完的。鉴于某些时候《通往奴役之路》的阅读体验实在不佳,《台湾这些年》就更显可爱了。书里的故事仍旧是围绕那几个寻常的台湾话题:身份认同、反攻大陆、匪谍、兵变、荣民、解严等等。这些话题里面,每次遇到老兵、荣民的故事都不能自已。总是被这些普通人的温情打动。写法也与大江大海有相似之处,都是采访的形式,却没有那样沉重。亲切的真实中也有一点感慨在里面,读起来也是有哭有笑。

历史就是过去人的经历

在读历史的时候,很容易站到很宏观的角度的看问题。什么政策奠定了某个国家的基础的。其实历史是鲜活的人的经历。在网上听到一句话,最好的民国史在我们爷爷的记忆中。每个人都和历史息息相关,央视最近有个节目叫做“客从何处来”讲的就是几位名人的家族在历史中波折,值得一看。

这些年被“小清新”的台湾

1949年之后的台湾在大陆的历史课本上并不存在,即便是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长辈,对台湾的印象也就是曾经趾高气昂的台商,和现在被小清新们交口称赞为心灵属地的热带宝岛。当代小粉红们霸占了网络媒介之后,台湾更成为了一个无可替代的靶子,只要随便提一提,就可以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注意力。消费远在“天边”的台湾,人人都乐此不疲。但台湾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这些经历中台湾人对大陆的观感如何倒鲜少人在乎,在民粹方面,人数多的部分总是更有压倒性的优势。在台湾时,我感叹无安检的台北地铁很方便,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在中美之间作为缓冲地带,又被海洋所环抱而没有陆地出口,在这里发生大规模恐怖事件的可能性当然近乎于零——连恐怖分子都不会选择台北作为话题发生地,这种长期拉锯而达成的微妙的平衡,大概也是另一种安稳。也是因为这样的地缘因素,如果不是民族国家兴起后对地缘政治的认知和抗衡,台湾也不至于如今这样身在热闹之中,却自觉风雨飘摇。是的,台湾并不是一直像如今一般,满街咖啡馆,遍地小清新,是观光客的天堂。台湾人一度很辛苦,一度很窘迫,连步调都跟大陆很相似:1976年大陆动荡结束时,对岸的台湾民主正兴起;1980年代大陆有了万元户,台湾的矽谷渐渐崛起;1990年代大陆制造业红火起来,台商赶来加了一把柴……现在我们讲文化建设要自信,台湾也在一地鸡毛中寻找自己。这本书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林水源的当兵故事和老芋仔的故事。日据时期,台湾被日本拖入太平洋战争,不少台湾人成为了高砂义勇军;紧接着被中华民国所接管,台湾人又成为了华北地区所有战役的参战者。在徐州会战之后林水源莫名又成为了共产党的一员,直到朝鲜战争时被美军俘虏,被遣返回台湾。怎么会有人有这么凑巧的人生,居然转了一个弯儿又回到了台湾?但这样的人生,恰恰是“亚细亚的孤儿”近百年来的历史缩影。对于大多数近代国家来说,民族国家的概念是自发形成的,大陆即便是吃了些亏,却也很快的领悟到了这一点;然而对台湾来说,这样的体悟来自日本人的皇民化教育,紧接着国民党的大中国教育……总之,台湾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却不知道怎么滴,最重要的部分其实跟他们无关。统治者们说,即便生活在此,但必须跟我们一起,憧憬着其他地方。当然有人会不吝。WTF?凭什么我们要趟这浑水?你们老芋仔的事情,为什么要台湾人背锅?你们的梦想,为什么要我们买单?最近的洪素珠辱骂老荣民事件就是这种思潮的极端反应。老芋仔是一个略带鄙视的称号,指随国民党来到台湾,退伍后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老兵们,被裹挟到台湾的他们,功成身退后,却只有抱团才略有温暖,靠党产援助才能买一张回乡机票,为了这亚细亚的孤儿,结下千丝万缕的哺乳道路。老芋仔就是这样一枚糊里糊涂,被拽到太平洋上的老兵。家在枣庄的他本已定亲,却被国民党抓来顶替了死去的士兵,就这么在台湾结婚生子,跟当地姑娘一起信了主,早已抛却大陆的一切,要在主里新生,却被一封家乡来信刺中痛处——大陆的姑娘等了他一辈子,年逾60也没有改嫁。于是他接了姐仔来台湾,为她养老送终。似齐人之福,却让老芋仔承受着不配侍奉主的信仰之痛。这其中的状况,只有上帝知道,是命定,是试炼,更是对爱更深的体悟。

民族之痛

相比前一部作品本作所包含的各种悲伤离合的故事更多一些,民族分裂之痛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不幸,诚然的说自从马关条约日治时期的台湾再到1949年国府迁台后两岸分裂实际上已经超过100年,如书中所写的那样,从1945年到1949年这短暂的4年两岸重逢留给台湾了解大陆的时间实在太少太少,历史遗留给两岸子孙后代需要处理的问题又太多太多,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最终有幸目睹到两岸的再次统一的那一天吧。

举重若轻后的“味道”

想想还蛮奇怪的,《我们台湾这些年》这么火的书,当初读完都没顾上写书评,倒是几年后这本估计不会再那么火的《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引来了兴致。其实要说,这一本看得远不如上一本过瘾,总有种只是撩了撩皮肤的感觉,我猜,这本书的素材,应该是上一本作者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就有一并收下来的吧。比较而言,上一本更厚重,更丰满,更引人入胜,但是想想也对,一方面作者就是台湾人,很多都是自己亲自经历,即使里面有很多部分都是他人的视角,但自己同样经历过或者同是一个区域的人,感受也会同样强烈。而这一本里的故事,就相对更是故事的主角的个人化经历多一点,作者并不容易那么代入其中,这就是两本书初读下来会感觉差别不小的原因吧。这一本里,似乎始终都没有很清晰的讲出来说,我们到底知道祖国什么,真的是就在记录故事,可如果熟知一些历史,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似乎也很容易就感受到那些主人公的种种感受,用一句当时很流行的调侃《我们台湾这些年》的评论的话说就是“原来大家都是这么不容易的”~在这本书中,藏了不少有意思的话题。比如前几个故事,都在讲台湾人的身份认同,我是在去年看了一些文章才知道,“身份认同”这件事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台湾人的身份的确会有很多很多可以说的地方,本身就是远离大陆(泛指陆地~),又有原住民和少数民族对于中国大陆历朝历代的影响虽然有但又不会特别深刻;经历战乱的时候,台湾又是不可放弃的战略要地,日本人的占领为什么可以对台湾影响那么深刻,我不求甚解的猜测,一方面该是源于这种若即若离的大陆关联,另一方面也是源于日本文化中流淌着不少中华文化的基因,这种文化纽带,似乎在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国家与岛屿上,都存在着,而这些岛屿上的历代居民,在最近两百年的历史变迁里,都被这种纽带连在一起但又困扰着。可是从另一种意义说,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到今天我们会觉得台湾甚至日本都保留下来最纯粹的中华文化与道德精粹的原因吧。以前我对于这种身份认同不是很感冒,直到2010年去上海工作了两年,对,一个北京人,去上海,会有那么大感觉么?北京也算是一个足够大足够容纳五湖四海人的城市了,但和这里的外地人在一起,你不是他们,是不会切身感受到他们所说的那些困惑的,比如我没有排斥外地人呀,没有对他们不友善呀,他们也是在和我们一样享用这个城市的资源呀,等等。所以去到上海的两年,虽然没有任何生活上的压力,可以比较轻松的保证生活品质,但那种“隔阂”是容易感到的,说不上谁有刻意的敌意,但听你讲不出来上海话,对方似乎是更容易就壮胆了一些的,很多细节上就会觉得不便利,积累久了,多少是会产生“这里到底不是我的家”的心理的,这恐怕也是一种简单的“身份认同”。所以台湾人对于自己是中国人、日本人、台湾人,乃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从属于谁的困惑,放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就很好理解了。而因为国民党的原因,我想时至今日,这个困惑应该依然还在,我当然不是说是国民党造成的,而是说因为两个政党的历史问题和现状客观上造成了隔阂,台湾人的确不会有很强烈的认同说“我是中国人”,尤其这个“中国”指的还是1949年后的中国。但是在书中的人物里,尤其到最后写到2011年,这种身份认同似乎已经被越来越日常的两边的联系变淡了,通过生活中的磨合,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在消弭这种差异。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彻底消化这个问题,我想是不可能的,每一次政治问题成为焦点时这个问题都会再次拿出来被放大,以前也许难免觉得这是政治对凡人的压力,可是事实上民众自身也是有这个诉求的。所以在这本书里,除去前1/3的部分比较强烈的有解放前一直到台湾解禁为止的痕迹,后面呈现出来的,就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感,而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你会看到,原来台湾学生那个年代也会唱崔健,也会唱《国际歌》,金门也会从炮火、演习逐渐变成友好的挥挥手乃至爱情的催生,你会感慨时间的力量,也会感慨时代下的个体是如何平衡所谓时代与自己的生活轨迹之间的关系的,看似无法主动,但就像书中故事主角所说,这种经历时代本身,就是一种精彩,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自己在其中有怎样不同的参与,领袖毕竟只是少数,但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在此活过。所以虽然看起来相比略显浅薄平淡的这一本书,如若你可以懂得这百十年的历史,能够了解这些国家、地域之间的文化纽带,如若可以设身处地,会觉得这些平凡人的平凡经历,是那么的可爱,就像两个其实都只是懵懂的小孩试图和对方友好的初始一样,这便是举重若轻的道理吧。

我们不知道的台湾

对于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台湾扑面而来的印象大多是偶像明星很多、泡沫剧很多。我们不知道那一片土地上的老一辈人经历过什么,不知道祖国在台湾人心中是什么样的存在。书里的那些故事一个一个的出现,不真实的好像故事,但又好像是真的发生过的。读着读着,会疑惑时空到底是怎么样的东西。去台湾做交换生之前,读这本书,对台湾的感觉又会不一样了吧。

这或许是近年最好的中文作者

这是一个十分会说故事的人。不矫情,不作,会拿捏,做的十分的好。这是我对他满分的原因。国内有太多作者好高骛远,说这说那,自以为是,笔下却矫情的要死,一篇文章下来,啰里八嗦,顾此失彼,不知所云,实在让人不屑。反观这位台湾作者,初以为是走标题党类型的。但是读下几篇,却发觉故事说的真是精彩!没有一丝矫情,不作,反而俏皮,会拿捏,十分的好!我是从他《我们台湾这些年》开始读起的(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标题以为这肯定是一个中年爱国男子写的书),读到他的文章后便觉得这个作者有意思,十分之俏皮,事情说的井井有条,活泼有趣,让人着迷。正在为很快读完《我们台湾这些年》感到失落遗憾的时候,他又出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一定要再去读一读。果然不失所望,写的更好了!这本书是一本故事书。主要围绕着对台湾老兵的采访还原台湾历史中和大陆的面貌。也许是我泪点太奇怪,好多好多篇文章我读着都要感动落泪。故事写的实在是太好了。人物都很鲜活。对话也都俏皮丰满,往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在家常对白中随意浮出,自然不刻意,让人内心感动。这就是我对好作家的评价啊!诚实,谦虚。不必费太大的力气去刻意营造什么感动的泪点,更不必刻意去仰望45度角的天空,或者发一些不切实际的愤青言论,更不必为了吸引眼球写一些肉欲横生的恶心小说,或者三教九流洗剪吹一般的网络文体。中国大陆太缺失这样诚恳的作家了。大陆作者不作,也许一切都会更好。这或许是近年最好的中文作者。

跌宕岁月中那些人和事

初次在联合书店看到这本书时,书皮上写到“讲述60多年来不同时代背景下台湾老百姓眼里的大陆”,上便将他初步定义为一本台湾人眼中的历史书。从学生时代的课本到报纸电视的时事报道中,我认识了台湾的美景和政治形势;从网络上的台湾综艺到舞台上的戏曲到屏幕上的电影电视,我爱上了台湾的美食和文化,有共通又不同,似亲近但好奇。   坦白说,在看完了这本书之后,我似乎对台湾多了一些想法,但依然没有一个完美的解答。这本书是故事集合,作者取了14个时间阶段内不同的身份台湾平民的故事来串写从1944年到现在的这段历史,虽然每个个体的故事或痛苦、或无奈、或快乐、或温馨,都是所属时代无数个家庭和民众的缩影,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的一鳞半爪或者更多,但毕竟是个体体验而非整体提炼。虽然与初衷不同,但是我依然很喜爱这本书,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由作者亲自采访叙述出来的,读的时候很有真实感。故事均有鲜明的政治背景和时代烙印,但是更突出的是人物的情感,读时经常感概万千继而欲罢不能。其中一个故事讲到大陆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微妙的影响台湾最寻常百姓的生活。某学生家境贫寒,被母亲带大,其母亲在姚教授家帮佣继而产生了感情,姚教授推荐某学生看了很多书籍,某学生也比同龄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内地的地理风貌。某天,姚教授因在报纸上看到文革时父亲被批斗的照片而露出马脚以匪谍被捕,自己和母亲虽并不了解情况但也遭遇了牢狱之灾。出狱后,某学生按照母亲的嘱咐,将先生潜伏台湾期间的给亲人的信件眷写下来并寄往湖南。直到收到回信后,他反而不知所措最后决定将信件烧毁在母亲坟前。作者以某学生的口吻写到“那时候真是边眷边流眼泪,有时候我几乎要眷不下去,虽然信里的内容都是姚教授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但我读到的确是当年我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读到此处,虽然是与我相隔甚远的历史,但有种感同深受的心酸和小人物的无力感。国家的命运、政治的格局牵系着每一个个体,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命运轨迹。 最后一个故事“金门之恋”与青春有关,像极了台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星空》等文艺电影,弥漫着小清新的味道,既单纯又复杂,恋爱的滋味即使在有些紧张的军队生涯和两岸对峙中也难掩甜蜜,为全书划上了最温馨的句点。该故事中男主角通过QQ认识了一个厦门的女孩。在金门当兵后,感觉和厦门的距离越来越近,心理上也日益依赖对方。男主角主动要求安排到下午游船最多的临海据点哨,并对每艘往来的游船特别热情,一日忽然听到船上有人用高音喇叭呼唤他的名字并大叫“我爱你”,辨别出是经常电话中他女朋友的声音,然后又听见满船的笑声。男主角在满满幸福中退伍后,迫不及待见到了女主角,继而结婚并在厦门开了家台式甜品店。这个戏剧般的情节进展突破时空的界限、突破两岸政治间隔,正如男主角所说的“台湾跟大陆的距离,不是海峡的距离,是心的距离,海峡可以很远,但心可以非常非常近…”此外,还有台湾老兵经历了二战、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反复寻找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的故事,青梅竹马的两个男生当兵其中一个在军事演习中身故,另一人退伍后娶到已怀有朋友骨肉的女朋友的故事,台湾商人在东莞投资成功又被人所骗、家财败落后回到台湾但又无法得到理解又回到东莞游荡的故事。从悲怆到开心,从战争到和平,从两岸对峙到两岸通商,看书的心情也随着1944年到2011年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史默默的变幻。人生在历史中颠簸,大环境中小人物的故事最撼人心,不是为国为民的情怀,不是大悲大喜的剧情,却能心里漫不经心似的扎上一针。 在文字风格上,这本书不同于当下诸多畅销书,没有太多修饰语,没有大段的抒情评论。作者通过采访人物叙述的方式行文,人物时常带着台湾口头表达方式,或粗犷兵痞、或童趣天真、或质朴坦诚、或油滑事故,无一不让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作者对于情感的刻画尤其精彩,往往以朴实贴切的比喻便描画出当时人物的心理状态又或者是借助情景描述直抒胸臆。另外,作者擅长于于小处抓住当时时代印记给读者以深刻的时代感,比如学校为防止作为漂浮工具而没收篮球,学生用胶带捆纸包裹在石头上面充当篮球,比如常常从内地空飘气球上投递的火腿肠和明信片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描写最严酷的社会大环境,作者也能抓住温馨片段来唤起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念想,更突出人物的坚强,但也许是人们回味往昔时的一点温柔的发散。

台湾,熟悉的名字与陌生的故事——“我者”与“他者”的身份认知

2016年5月20日,自蔡英文上台后,因台湾执政当局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模糊处理,两岸中高层交往基本处于停摆状态。美丽的宝岛台湾在小时候便深深地刻印在脑海中,但关于她的故事,生活在那里的人,我们可谓知之甚少。尤其是在1949年后,两岸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下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认知——这也是两岸和平统一最大的阻碍之一吧。暑假期间读了廖信忠先生的《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虽然豆瓣上各种黑,毕竟他选取的是一部分台湾人对大陆的认识,缺少代表性——但那种以普通人的生活讲述台湾对大陆的认识,不仅生动,对于理解时代的荒诞更是入木三分。大陆人、台湾人、本省人、外省人的自我认知矛盾在台湾是一直存在的;外加政治与历史的差别,大陆与台湾形成了不同的话语体系与社会认知,缺少共同的认知亦或是逐渐淡化。因此,两岸统一难的不仅是政治,更是彼此的文化认知——即使我们都说是中华民族,但“我者”与“他者”的认知隔阂已经形成。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个故事,一个台湾本地人,林水源。1944年,他成为了日本兵,为了“大东亚秩序”的建立被派到南洋战场;一次炮火后,他被美国军人俘获,告诉他是中国人,第一次到了大陆;然后在国名党代表祖国“劫收”台湾后,他成为了一名国军,被派到徐州战场;然后,他再一次被俘,这一次他成为了解放军战士;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作为排长的他在炮火的轰击下晕倒,再次被俘——然后被美军遣送回台湾成为“反共义士”,还是国军。看到这里,我们有一种嘀笑皆非的感觉;其实,是个人命运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助、无奈。还有一位便是“匪情研究”工作者,姚教授,中共地下党,在台湾研究大陆。当他为了信仰到台湾后,他的父母却因为他的“叛变”而受到牵连,在文革中惨死——真是荒唐。就像书中所言,“专制时代的政治宣传就是这样,把它简单地二分为‘我们’跟‘他们’,并且尽力抹黑‘他们’,让‘我们’因为同仇敌忾而团结在一起。他会告诉你,你不站在‘我们这一边’,就是‘我们’的敌人,就是‘他们’。”这种一分为二的划分不是基于真相,而是基于政治正确,或许也是人类难以逃脱的宿命。当然,还阅读了许倬云先生的《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与台湾无关,但中国历朝历代关于“我者”“他者”的认同依然可以套用到台湾问题上,过去与现在都是如此。许倬云先生的文字再一次说明中国,何以为中国,是基于文化认知——而非当下流行的民族主权,且这种认知中的“我者”与“他者”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变迁的。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通俗易懂,好读,却不失深刻。就像一个人成为“我”必然是因为处于与“他”的共存状态中,这种我、他关系无疑是相互间的。我们思考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非洲大湖地区的卢旺达大屠杀,胡图族与图西族种族特征相似,陷入相互屠杀的陷阱中不可自拔,可用许倬云先生的话做一个注脚。即,人类在历史上,各处人类的自称,往往自以为是“人”,而将其他族群以不同于“人”的名称称之。这便是“我者”与“他者”在对立中的非人化,对此,美国作家大卫·利文斯顿·史密斯的《非人:为何我们会贬低、奴役、伤害他人》做了最为深刻的分析与思考。“我者”与“他者”的身份认知既是个人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这既是社会人存在的必然,也意味着“我们”对“他者”的排斥、打击、非人化的倾向一直存在。两岸和平统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身份的重塑、构建共同的记忆与认知。

分开不代表不关心,不联系不等于不知道

廖信忠绝对是个聪明人,抛开两岸历史的沉重包袱,讨巧的搁置争议,将视角投向普通人的故事,用一个个台湾人的故事折射大时代,将观点亦或是思考埋在故事里。身份认同、台籍老兵、金门炮战、匪情研究、外岛兵变、风雨飘摇、气球传单、报禁学运、台商台流、金门之恋,每个故事都耐人寻味。读完本书也许你更了解台湾的过去,更能理解台湾的现在。真正的距离不是海峡的距离,是心的距离。

杂感

一个又一个生命个体的故事串联起来,读完了竟然丝毫不感到琐碎零散。或许一个个体的命运折射出的也是一个群体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变迁。正如书中所言,每一个人身处时代洪流却不自知,被命运的操盘手拨弄却仍然奋力前行,只想抓住眼前的小小的安稳和幸福。我们所追求的,或许正是彼此心中近一点,再近一点的距离。

没想到是这么一本书

感觉,像是一个故事,属于半纪实性质的小说。本来以为作者会聊一聊 茶叶蛋 之类的事情,没想到讲了几个说沉重也沉重,说轻松也轻松的故事。整本书有稍微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有种“台湾人应该不看这类书吧,这是来大陆赚钱的节奏吗,这样夸某党怪不得审核通过了。”等等的想法。给 还行 这个评价的原因是,这本书整体而言感觉没想象的好,虽然写了很多我关心而且不知道的事情,但是这种叙述手法真心不喜欢,整体上感觉有点凌乱,每个故事的过渡也有问题,当然这也和出版社有关系,其实在设计书的时候好好读读就知道现在这么设计真不合理,明明两个故事还要变成一章下两节什么的,好乱。加上 这个出版社 的定价其实稍微还是高了点,和 我在京东购买的后面价钱贴纸完全撕毁让我心情不爽等等。最后,里面 让人羞羞涩涩 的段子 挺多的。老实说我还比较喜欢。嘿嘿嘿。

陌生的台湾

廖信忠的名字似乎很熟悉,说不出来的感觉,为什么一听就觉得是台湾人呢?当看到书名《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时,有股莫名想要看的冲动,大概人都有种探知欲吧,比如老外是怎么看中国的?我们在人家眼里是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也确实想了解了解隔了一片海域的对岸人民是否真的是电视里所播出的那副面孔。书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一段时光一段故事,都是些零碎的家常老百姓的故事,但也正是这种家长里短的内容才最吸引我,好像窥见了那个时候的百姓家庭的生活。来说说本书的封面吧,海蓝色天蓝色融为一体,中间硕大一个信封,不知是大陆寄给台湾还是台湾寄给大陆的呢,里面盛满了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咸……书里面的故事大概都是作者亲自去采访的一些经历过那年那月那事的老人们的,我一直也喜欢和老人们聊天,因为在老人干瘪的身上有股饱满的历尽沧桑的光芒,你一接近他们,就好像那股子力量吸收着你感化你,不用言语,即可意会。看书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惊讶的,因为我的历史知识中并没有关于台湾太多的记忆,只知道台湾是宝岛,曾经被日本占领过,仅此而已。历史的几十年时光,放在书上也就那么些字,而我们感受到的也只是从文字中来的体会,看到故事的主人公,从当日本兵打美国,到为国民党打共产党,再到为共打国……真是戏剧,也只有他能体会到生死一刻命悬一线的紧迫感,被迫当兵远离家乡的无奈,还有,人生如戏。之前有和同学讨论过某个台湾歌手不爱国,在地震、爆炸等重大灾害面前依然是“我不是中国人”的态度,同学们都是愤慨万千,说誓死也不会追这种没有国家荣誉感的明星。我当时也是觉得既然你是一个公众人物,就应该站在民众的角度考虑,而不是我行我素。如今看了廖信忠的书,是该改变看法了,对于那些出生在日本殖民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看惯了日本兵,所受的教育也是“皇军天下第一”,“日本是亚洲第一”这种现在看来荒谬至极的言论,但是孩子的记忆本就是强大的,特别是小时候受的教育,对将来的影响谁也说不准。再后来,新中国成立后蒋返回台湾,在那3、40年中,仍然是“共匪”“共匪”的称共产党,没见过大陆的孩子也跟着一起说“有朝一日要解放大陆”,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就如同“大跃进”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多么庆幸,自己处在一个黑白分明,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时代,多么幸运自己正处于能发表自由言论的时代,年轻人有梦想就去追,摔倒了也无所谓。而不是被迫抓去当兵,任何时候随时待命演习。我想我会再去看看《我们台湾这些年》,对于台湾,我们大陆人也许真的了解的太少,所以有些人有些事,我们不必急于发表自己意见,没那么多孰是孰非,这个世界真的很复杂,需要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大陆这些年对台湾的影响

廖信忠写的关于台湾的书大部分都写得还可以,大概在一年之前我读过他写的《我们台湾这些年》。《我们台湾这些年》主要是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分析台湾这些年的状况,以及台湾都经历了怎么样的一段历史。台湾是我想了解的一座城市,所以我会选择一些介绍台湾的书以及影视作品去了解这一座城市。有关台湾的历史我在《晓松奇谈》里看到了一些,也了解了一下台湾在日据时代和在两蒋时代的白色恐怖。《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其实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倒觉得这里的祖国并不是指的中国大陆,而是祖国这个概念。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这样几个事情:首先就是二战时日本投降,台湾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段时期也就是两蒋的统治时期了;第二件大事就是台湾人民在朝鲜战争战场的表现;第三件事情就是金门炮战,这件事情对于大陆,对于台湾都是一件大事;第四件事情台湾军人兵变,这对于台湾人民也许是一件大事,毕竟台湾又实行兵役的规章制度;第五件事情大陆文革对台湾人民的影响;第六件事情台湾外省人返乡潮,以及台湾人民对外省人的看法的改变;第七件事情非典对台湾人民的影响,以及台湾人民的大陆热。整本书大概就是介绍了这样几件事情。这本书并没有按照一个学者的角度去介绍台湾是怎么受影响的,而是用小说或者说讲述者的身份对这些事情进行描写,每一段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主人翁。大部分故事都是从当事人的角度来描写这些事情对台湾人民的影响的。这样的写法可以更令人介绍,这本书的这个特点就是他和《我们台湾这些年》的最大的不同,所以这本书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所以这本书对于一个想了解台湾的大陆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实我对台湾的了解也不是很深。正如我之前所想的那样,台湾很好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有一些在大陆已经丢失了,但它还保持着。那里的民风淳朴,是国内一些地方没有的。台湾吸引我的地方除了那里风景秀美之外,那里的垦丁、花莲和阿里山秀美的景色我们大家都知道,当然那里的美食据说也还可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台湾的文化。台湾有它土著人民的文化,也有从大陆带过去的外省文明。有一些其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其实在我心中一直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台湾可以产出那么多优秀的歌者和词曲作者。台湾施行的那种民主,现在看来不过是三民主义的一种变种,不一定适宜于现在的台湾。因为某种原因,台湾的腐败现在看来已经十分严重了,要想有所改变必须得有位强有力的领导者出现。现在看来台湾独立不了的。台湾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有机会会去台湾去体会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人性

(……写起来捉襟见肘,十分地痛苦……)最近恰好去了趟厦门,每每坐在大海边上,我就想起那一个广告:“用心相印纸巾把海水吸干,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过来了”。台湾与大陆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两方之间的了解(甚或是误解)到底有多深?本书以故事写成,凡故事者,多以主人公曲折苦难的命运为情节取胜,而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政局,正多苦痛。从小到大,只知道国民党、台湾,并且两个概念是连到一起的。现在的概念是:台湾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上面生活着台湾的民众,而国民党的军队,与政治、政权有关,军队里也有外省人吧,“二二八事件屠杀台湾人”就可以理解了。全书以台籍老兵林水源“身份认同”的故事开始,当过日本兵、国军、共军,最后在朝鲜战争中为美军所俘,遣返台湾(p59)。听起来十分地传奇,又毫无立场与信念,叛徒已经当了不知多少回。但这就是人性。我一向无法理解战争中奋勇杀敌的士兵是依靠何种力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都是从当局者的角度来修饰的,这是我在大陆可以得到的一本书。读一本关于台湾的书,难免蠢蠢欲动想挖一点秘闻。虽有“共匪”这样的字眼,但使用这个词的意图反而是为了讽刺台湾当局的浅薄与无知,赞扬解放军和贬损国军的文字亦普通可见。说着说着,我怕是又落入了“你是想要真相,还是想要你所预期的真相?”的诟病,政治的事情实在掺和不来,从本书中至少是了解了一些地理概念、基本史实,读到了感动、震撼嘛。原来自国民党军队逃到台湾,大陆会对其实行炮击(1958),另一厢,台湾则是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情势紧张的时候有近如1996年,解放军举行大规模登陆军演,我也是知之甚少。因为战争原因而出现一些特有的怪现象。“当兵”是台湾男生必要谈论的话题,外岛(金门)当兵容易被“兵变”。在大陆有妻房的退伍老兵在台湾又娶妻。间谍与反间谍。八十年代末,台湾社会旧秩序崩解,新秩序尚未建立,王建立作为大学生参与政治的一个例子,其故事显得颇为滑稽,反而是以爱情为主线了。两相遥望,原本对台湾社会有的是羡慕之情,想不到本书中,台湾对大陆也颇有“羡慕之情”。从偷学简体字、到气球传单上的祖国风光,到新世纪,台湾人来大陆谋生,台湾女人愿嫁与大陆男人,一步一步地在抬高大陆方。事实上,无论是大陆女人嫁台湾富商,还是台湾女人嫁大陆富商,重点是富商,好不?谁战争胜利了,谁经济发展好,谁就有话语权。有富人一样也有阴暗角,看愿意去揭示什么。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