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史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ISBN:9787536007987
作者:张承志
页数:298页

书籍目录

走进大西北之前——代前言
第一门 红 色 绿 旗
◎什么是哲合忍耶
◎圣域
◎圣徒出世了
◎穷人宗教
◎仪礼
◎出河州
◎抓住你的历史
◎圣战的定义
◎绿旗红了
◎束海达依的起源
◎光阴
第二门 真实的隐没
◎黑视野
◎衣扎孜
◎人民的暴力主义
◎书耻
◎守密
◎在无声无形之中
第三门 流  放
◎六年
◎早盖的房子
◎哈密瓜的传说
◎充军黑龙江
◎知的遗训
第四门 新 世 纪
◎复苏的世纪初
◎背起背筴,走上大道
第五门 牺牲之美
◎入海口
◎黄土中的铁军
◎懒寻旧梦的记事
◎穆生花与李得仓
◎云南与贵州
◎董志塬
◎为着牺牲
◎十三太爷进官营
◎正月十三
◎女人
◎八大家
◎艾台依吐
第六门 被侮辱的
◎男孩出幼
◎瞬忽的弦月
◎冷面的人
◎致统治者
第七门 叩开现代的大门
◎十八鸟儿出云南
◎追随者
◎西海固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进兰州
◎沙沟诗草
◎天问
后 缀


 心灵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最近看张承志《心灵史》。联想到他同时也是红卫兵运动早期的重要推手,不难看出张承志思想的根本问题所在。他的思想,都是基于穷人立场,为穷人考虑的。然而他考虑了穷人的悲惨、穷人的反抗权利、穷人的精神寄托,唯独没有考虑穷人的改变——变为富人。他的思想以“穷人永远是穷人,不可能变成富人”为前提。相应地,他笔下的西海固人也只能生活在干旱地区。他们不可能移民,不可能引进以色列(以色列不正是伊斯兰的大敌么)的灌溉技术,不可能使用自来水。而且,他永远不考虑穷人自己在导致自己保持贫穷方面的责任。因此,他会把西海固的贫穷原因一股脑儿地推给“干旱”,会把哲派回民的造反责任全部推给政府和其他教派。(整部书,哲民造反的最初原因,仅仅是花寺派的“告密”,也不知道清庭为什么凭他们的告密就要杀哲民;何况还有哲民屠杀花寺派信徒的罪恶在先。)---------------------关于贫穷与罪恶的关系,历来有两种看法。这两种看法在不少人那里是同时存在的。一,贫穷是罪恶的源头。按照唯物史观(无论是庸俗的,还是不庸俗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决定因素。一切罪恶的源头就是贫穷;剥削制度的存在是因为贫穷;解决罪恶的根本是解决贫穷,实现经济发展,而其根本做法即发展生产力。结论:贫穷是万恶之源,消除“恶”必须消除贫穷。二,贫穷者无罪。许多人把贫穷视为罪恶的漂白剂,认为穷人犯罪总是富人所迫,认为穷人犯罪总是应该得到宽恕。相反地,富人则是万恶之源。例如张承志就是这么想,他笔下的哲合忍耶无论干什么,永远是顽固的。红卫兵也是一样。【与正文无关: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最穷的人,总有人比你更穷,所以所有自认为是穷人,并实践“穷人无罪”理念为自己罪行开脱的人,最终会成为更穷的人犯罪的牺牲品。】这两种看法统一起来就是——贫穷社会的富人是万恶之源。这本质上仍是一种穷人思想,即对穷人中的富人感到忌恨,而对富人中更富的人则无感。这很好理解。一个月收入1000元的人很容易嫉妒一个月收入2000元的人,却很难去嫉妒比尔盖茨——他根本想象不出后者的生活是一种什么形态。相应地,他想象不出月收入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的人生活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富人,反正都是在工地上搬金砖,反正是每天早上买两碗豆浆喝一碗扔一碗。以前中国还比较穷的时候,中国人看美国人好像都是一样富裕,完全不考虑美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只要移民到美国,就是胜利。美国人来了中国,一律当作大爷。而当中国人的生活赶上美国的穷人(相对的穷人)之后,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许多留学生到了美国,比美国一般公民还富,当然不觉得美国有多好了。如果在美国当不上中产阶级,他宁可回国来。-------------------------如果西海固富裕起来,张承志的《心灵史》乃至哲合忍耶派的观点还会有市场吗?会有的。君不见沙特如此富裕,却依然充满了极端思想。除了思想上的路径依赖以外,关键问题还在于思维方式,即穷人思维的根深蒂固。西方总是世界的主导,我伊斯兰世界总是要对抗这种主流。在对抗中寻求生存。完全不考虑发展的可能性。美国黑人、南非黑人实行或希望实行的族裔政策也是同样穷逼。他们只想要得到白人的“补偿”,不愿意自己去努力、去改变。南非为什么经济垮掉,根本原因就是穷人思维指导下对白人财富的掠夺性政策。没有鼓励生产力发展。结果,当一些黑人努力致富以后,他们被当作“白人的同谋”,被仍然贫穷的其他黑人给剥夺了。凡是富裕有罪、贫穷无罪的社会,只能求仁得仁,永远贫穷。很多时候穷人并不是不愿意致富,而是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去努力。他们的思维方式里没有“改变贫穷状态”这一个可能性。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承认富人定下的秩序。张承志还活着,他看到了相对富裕的今日中国。事实上他就是从北京到西海固去的,应该说至少见过比西海固富裕得多的北京城。但他的穷人思维依然根深蒂固,且遗害无穷。-----------------------幸运的是80年代以来中国规避了穷人思维,沿着西方设定的秩序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如今中国已经成了传统西方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者,中国支持自由贸易。反倒是被穷人思维支配的部分西方政客(他们需要获得受穷人思维支持的选民的选票),主张贸易保护、对抗中国。这种国家,药丸。规避了穷人思维,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富人,成为贵族。
  •     张承志以一个虔诚的哲合忍耶教派教徒的身份将的哲合忍耶教派所谓“起义”受迫害的历史重构了,同时也对同治回乱进行了有利于张本人的信仰的剪辑捏造。   妖言惑众就是张承志的标签.张承志这样的无良作家,鼓吹伊斯兰圣战,对暴力极尽赞美,将种族屠杀美化为信仰而牺牲。 将恐怖主义歌颂成受国家压迫的反抗 ,将大屠杀和企图分裂国家的行为吹捧为为正义而起义. 全书中看不到丝毫的种族和解,和对生命的慈悯,以及对罪恶的忏悔,有的只是无穷尽的仇恨,对他族生命,对人的生命的蔑视。在紅塵: 张承志是激进的回族种族主义份子,其近期的代表作品《心灵史》被认为极大的偏向性的夸赞中国回教中的哲合忍耶教派。刻意淡化甚至隐瞒该教派在与其他教派冲突中的血腥行为。谎言永远是谎言不管用多么华丽煽情的语言都掩盖不住事实的真相!!为在同治回乱中死难的2千万西北汉人同胞祈祷,愿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宁。左宗棠左公、董福祥董爷他们的功勋将永载史书,他的恩德将永远被汉人铭记。
  •     我敬仰张承志,但是在对待那场战争的性质的认识上我保持探索历史真相的态度:是“宗教暴乱”还是“农民起义”?因为对历史碎屑拾捡(考虑民族团结的原因,政府一直封存着这段历史的史料)越多,我越加疑惑。尤其是跟新疆一些回民同胞(他们是战争中流散和战后被左宗堂安置在新疆回民后裔)谈论后,我更加怀疑政科书上对这场战争的定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推荐。第一天晚上看了之后失眠了睡着了之后还一直做梦,都是沾染了鲜血的回民的白色六角帽还有各种仪式,白天吃饭觉得反胃。隔了三天才敢继续再看。张承志自己在书中说试图从心灵、信仰的角度去写历史,尊重但不能完全理解。
  •     “我偏僻地远在北京。”张承志在《心灵史》的第27页用了这句话。我只感觉到一击重击。繁华的北京,对于追寻信仰的“我”而言,犹如偏僻的荒漠。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看下一句话,但我已经明白,明白他所要讲述的。关于信仰,哲合忍耶他们一辈辈的人奠下一层层的性格,为了受难而活着,漆黑如铁,每个人都在成全着这唯一的路途。他们赴死,他们为了信仰的自由,与官兵抗争,只为了这荒漠开出信仰之花。民国的时候,他们又进了兰州。那场地震其实意味着另一种苦难的开始,这种苦难,不再是争取信仰的自由。而是,更多的人没有了信仰。张承志将这个问题撇开了。他从历代先辈的身上汲取着养液,从那些圣徒身上。但他们奋斗的目标不过是信仰自由。而失却信仰的地震依旧要经历。他无法描述如何去信仰,他只是提供个人的经验,他为它而感动。而信仰,终在个人。
  •     文学史课上老师的推荐。第一次了解伊斯兰教,感动。
  •     书中作者的感悟和诗歌艺术价值更大。
  •     太震撼了,哲合忍耶,牺牲之美,信仰的神性之美,张承志是了不起的当代作家。
  •     张承志梳理了被隐藏着的底层贫穷者的血所陶造出的苦难心灵史。在这个难以想象的奇迹里,焕发着中国急缺的一种对于承受苦难牺牲而又充满希望的真实力量。伊斯兰确实拥有一股魔性般痴狂的力量。 基督教也急需这样的书,梳理出中国大地所隐藏的殉道史!
  •     沉重地、苦难地、焦躁地、一边想放弃地读完了书,直击心灵却绝对不是心灵的盛宴
  •     血染白毡帽
  •     任何带有偏见或者只看了网络上大汉主义对此书反感话语的人,你们还是好好读读此书吧,不论是从文学还是历史真实度上,此书都将是中国文坛上独立而又争议的存在。
  •     等待再看一遍的时候我就写个书评,震撼
  •     民族史,虽然不喜欢笔风,但实在难得
  •     3分里,4分给艺术性,思想性-1分。不难理解本书为什么能风行西北穆斯林社区。这书太有煽动力了,不愧为红卫兵之父的力作。从本书可以看出来作者一直在“追求理想”,参与红卫兵运动如此,参与哲合忍耶宗教活动亦如此。作者一直把自己定位为“穷人”,然后积极参与所谓能够解放穷人的活动——然而这一切都立足于穷人仍然为穷人。作者的思维方式永远超越不了穷人,永远不知道,解放穷人的唯一途径就是把他们变成富人。1991年的中国还是比较贫穷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至少在东部汉族社区)已经基本建成了中产阶级较多的小康国家,穷人那一套,行不通了。再行,就是纯粹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了。
  •     歌颂领袖和底层送死这种思想很危险
  •     估计是我看的最后一本小说了,再见,人文班!
  •     无数次想读黑骏马和北方的河,可最终心灵史成了我的第一本张承志,也许这就是张承志笃信的前定。一个人皈依后挺可怕的。也许这也是我最后一本张承志。。
  •     教派纷争,骨子留着里好斗的血液。世界上唯一一个封闭的宗教。
  •     对《热什哈尔》很好的注释本。
  •     觉得现代对回族人要有所了解,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     作为一个门外汉,想了解伊斯兰教和回族,但是作者的个人情感太浓厚、偏激,对于以“史”命名的书,更多的应该是纪实,而作者以另一种复杂的手法进行写作,不敢评判其优劣,只是很不习惯,很多次感觉看不下去。 自古以来哪个名族没有经历过自然灾害和战争?大西北居住的不仅仅是回族和哲合忍耶,一起经历苦难的也有汉族,这些至多只能算是背景,作者对这些自然环境的解读过于片面。 论汉回两族纷争的起源,归根结底是伊斯兰新教老教之间的冲突引起的,作者也有提到,但表现的更多的是对“公家”的仇恨。作者将哲合忍耶比作欧洲的犹太,但我认为其中有巨大的区别,犹太被迫害是因为宗教信仰的矛盾,而“公家”对回族的镇压,不是因为宗教信仰不相容,是因为其起义。
  •     佛教徒要放下执着,穆斯林是对信仰太执着。宗教能否做到多元的美人之美?或者美人之美观念本身就是反宗教的?如果彻底脱离贫穷,哲合忍耶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或者其圣战、殉道观念会减轻?
  •     很少看到中国人写宗教神秘主义一类的小说,偏颇和主观都可以接受,读着读着怎么老是想到民粹与暴力……
  •     在西海固时读的 如果没有去过 大概很难想象
  •     与其说史,毋宁说是心灵上的一次朝圣。
  •     从心底开出花来。
  •     笔法沉稳厚实,视角宏大仓阔,挺喜欢。 文章末尾抒情诗也是亮点。
  •     第二次看,我依旧打5星。再多人骂他,我还是一分为二地看待。
  •     张承志
  •     不知道该说什么。看完头脑里有个大漩涡。
  •     大多数的热评,分都很低。看来读懂这本书的人确实很少。可能一方面对这一穆斯林派别的历史不熟悉;还有文字繁杂,引用过多的材料,故事断断续续等。但这构成了一个宗教,一个群体的心灵演变的路程,关于信仰的追求,为信仰牺牲,有些慷慨悲凉的坚忍的生命意志与动人心魄的生灵涂炭。
  •     叙述很散,语言粗糙。叙述者“我”的强行植入到底有没有意义?
  •     读的是未获出版的修订本
  •     哲合忍耶,人不可无信仰。
  •     哲合忍耶
  •     中国“主流文化”难以想象的心灵世界。
  •     历史的垃圾堆
  •     始终隔着宗教,还是不能深刻理解张承志。
  •     不失眠三天是绝对看不下去的。
  •     不了解史实,不了解中国伊斯兰,确实看了很隔膜,但始终能察觉作者不谈哲赫忍耶的具体主张,反复说的是受难、牺牲、奇迹,偏偏最后走的又是血缘那一套,丝毫看不出权力在宗教与世俗上的区别,始终像是“谎言”。
  •     “正确的方法存在于研究对象拥有的方式中。”这是张承志选择的方法,我不认为正确,但确实是一种可行的言说方式。强抒情的部分给我巨大震动,心灵的叩击超越宗教、民族、人道的界限。历史的部分无法认同也无力考证,即便不求证人间的真相,以仇恨的方式书写仇恨终究不是我心中的正途。
  •     史实不清,用谎言堆砌起来的故事,再动人也不过是谎言
  •     可怕
  •     语言编织的迷宫,遮不住文字背后的欲望,一种借所谓的宗教历史进行文学化渲染的自我宣扬。一切高级的民粹主义者的桎梏,都在于以凡人的欲望和需求构筑起一切所谓的合情合理合法外衣,而归根结底其宣扬的只不过是血统论。铸造偶像的人,恰恰是被宣扬的血统论的历史、文化、心理的既得利益者。以个体的欲望来赞颂、鼓吹宗教,恰恰伤害了宗教真正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在一个捧杀者的眼里,宗教只是他表达个人欲望的工具,而文学性本身就是历史学者不能坦诚面对历史的文字逃避形式。心灵史的文学性是一流的,但立意却是三流的,陈腐的,中世纪的。这样的文字最终只能鼓吹了鼓吹者自己,却于哲合仁耶,于宗教,于宗教历史都没有任何益处。有抒情野心的儒生,即便不靠吹捧这个宗教活着,也会吹捧那个宗教。利用吹捧宗教而自己成为大众的偶像,即——欺世盗名。
  •     宣扬错误价值观
  •     姑且算读过吧..写的是宗教,然而还是摆脱不了沉重的肉身,他仍旧在乎他所鄙弃的现实,他的孤傲与愤怒就是在乎的表征。
  •     只是自己在大唱赞歌,宗教狂热是愚蠢的,是人类奴性的显现,人类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资本主义
  •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     即使作为回族,也难以接受这种煽动性十足又难以辨别真伪的所谓历史小说
  •     不要为自己没做过的事情而去恨没有见过的人 张承志的文笔不容否定 但是思想真的不能苟同 大家可以读着看一看这种脑回路是怎么思考的
  •     难以评价,本来这就是作家写给忠于他的读者和他的哲合忍耶教友的一本书,并非是给普通大众准备的。 不管怎样,这本书揭示了与一般世俗的中国人完全不同的、以为信仰而牺牲为最高追求的人。
  •     文字激昂嗜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