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300025629
作者:赵毅衡
页数:293页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笔记-第1页 - 自序

基本公理:不仅叙述文本,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叙述者自己,也是被叙述出来的——不是常识认为的作者创造叙述者,而是叙述者讲述自身。在叙述者,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笔记-第27页 - 第二章 叙述主体

1.通常认为“第一人称小说主观性强,第三人称小说比较客观”,但这里的论述用实际例子打破了这种传统说法。《孔乙己》的叙述者是店小伙计(现身式兼叙述中人物),但其叙述是超然、旁观的行为,很少参与主体意识营造VS姚雪垠《李自成》中隐式叙述者但是加入大量叙述评论,几乎为作者主体意识相当忠实且直接的体现者。→因此,阅读时要摒弃惯常的、简单的思维干扰,对叙述者的主体意识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
2.要注意叙述中人物抢夺叙述者发言权、发出自己声音的问题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笔记-第267页 - 第八章叙述行为的意义——第七节“元小说”

奇书《西游补》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元小说。翻转《西游记》,固然已是戏仿,而书中论及层级观念,妙趣横生,发人深思。例如第四回孙行者入小月王万镜楼,镜中见古文刘伯钦,慌忙长揖,问:“为何同在这里?”伯钦道:“如何说个‘同’字?你在别人世界里,我在你的世界里,不同,不同。”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笔记-第45页 - 第二章 叙述主体

叙述可靠性判断标志的小结:
1.最常用标志:叙述语调
2叙述者的智力或道德水平离一般的社会认可标准相差太远,会使叙述变成不可靠.①道德上的差异→不可靠:因为小说的评价主要是道德观(此处注意如何确定作品的价值观是难题,这个问题在54页有讨论)②智力上的差异→可靠的标记
3.叙述者与其他主体意识发生冲突,叙述者的意识落入对比之中→不可靠的标记。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笔记-第6页 - 第一章 叙述行为

叙述者的隐显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事件本身不可能自行叙述,而只要有叙述者,就不可能把他的存在与活动痕迹全部掩盖起来。→在阅读训练中要分析:叙述者留下的痕迹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内容,例如不可靠叙事的问题。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笔记-第14页 - 第一章 叙述行为

1.“隐指作者”(implied author):是写作时的执行作者,即作者写作某特定作品时全部有关的意识与无意识,他的有关的人格,他生命的有关的前文本。可以说是作者的“第二人格”,但同一个作者可以写出完全不同的隐指作者。
2.隐指读者≠读者≠叙述接受者
3.类似知识记忆:story——discourse,story——significants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笔记-第93页

晚清开始介绍进来的外国文学名著,如《块肉余生述》,《黑奴吁天录》均以场景开场,这个手法也渐渐被晚清作家们学会了。曾朴后来作的《鲁男子》就把传统的缩写加场景开场法倒了过来。全书开头是:那一天,正是二月下旬初春天气的临晚,一个像古堡一般的破旧独宅基高墙外面,一片草芽初放,黄里带嫩色的旷野……然后是两个孩子在外游玩,见到地痞仗势欺人。全章没有任何背景介绍。但是,小说进入第二章立即换了完全传统式的缩写:究竟那两个孩子是谁!一个男的就是鲁男子…(古堡…独宅基…叹句…好吧我笑了。)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