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交谈的时刻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229108071
作者:樊小纯
页数:274页

作者简介

让时间时间,给语言语言
樊小纯 双重独白 纽约西21街笔记
随书附赠作者手写卡片
.
《不必交谈的时刻》是一本特别的随笔集,它并不时髦,但它庞杂、耐读,是樊小纯观察记录生活的随感和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思考。它其实主题明确:一个人如何逐渐完成自己。
热爱,冷淡,坚 韧 ,自 觉,全然投入,置身事 外。对于生活秩序与内心秩序的重建,樊小纯沉着且一意孤行。她的文字 总是先人一步地准确。
“索引”或许是进入这本书的最好方式。直观、即兴。这种阅读的驱力将使人回归沉寂,并于沉寂之中获得力量。
.
.
小纯的特别在于我知道她从哪里来,却无法想象她到哪里去。她的文字载着她现在的问与答,眼和心,但这些好像于她并不重要,她只是快速地路过,而我只是对这样的她会走到哪里,充满无限的遐想。 ——音乐人李泉
.
小纯的写作有着非常80后的特征:敏感、跳跃、碎片,但她能始终表达自己的真实思考,努力体现自己的独立。 ——导演彭小莲
.
同是旅居纽约的电影系学生和纪录片导演,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樊小纯正在过着我渴望延续着的生活方式——天天流连书店画廊美术馆和电影院,奢侈地思考着我渴望有时间思考的东西。人生是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假如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她就像生活在另一个空间的自己。 ——音乐人梁翘柏
.
小纯的文字,总是读起来让人稍微觉费解。可是,每次都有一种召唤让你跟随下去。我想,也许是她足够冷才足够让人着迷,但冷的尽头又何尝不是热情的一体两面呢。我们切换着不同的年龄性别来看一个28岁的生命进行中的思考,并常有对话感,这就很好很好了。 ——电视人龙丹妮
.
樊小纯是我见过的最聪明、最有人格魅力的女孩。她的头围完美地证明了脑容量与智商成正比这个事实。 ——宁财神

书籍目录

日常:生活现场
......你还记得生活的样子吗?我不太记得所有,但我知道我记得的,是其余所有在那一刻的聚集。
.
言词:不必交谈的时刻
......好的关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给生命赋予一种原本不可见的形式。
.
自省:另一种生长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连自己的脆弱都坦诚相待,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与其说是破坏的力量,不如说是另一种生长。
.
生死:原始问题
......死亡是一种绝对的灵感。而这灵感是世代永恒存在的,是不灭的。在等待它降临的过程里,人完成了一生。
.
当下:现实的灰度
......时无英雄,竖子成名。不怪时代,不怪竖子。怪你以为的时代标尺,还有你的视线范围。
.
思想:圆形的人
......对事物的感知力上,人分为两种:敏感的人,和不敏感的人。这两种人看到的并不是同一个世界。
.
阅读:备份的世界
......如果不常阅读,也不是一个手艺人,那么荒芜就会上脸,因为这些人对处于今天和昨天之间的自己没有概念。
.
艺术:时间的伪证
......作品的本质是时间的持存。好的作品,就是能锁闭更多的时间。一件作品,起心动念之时,已经定位了它与时间的关系。
.
观影:饱满的横截面
......时间是河流,电影是河流,我们的追问也是。 我喜欢每一个小时后,起字幕的瞬间。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就像我们每一天尴尬又合理的某个突然。
.
记录:城市短镜
......我们的感官都被过于短暂的相干碾压了。我们接收并释放了部分愿意被透露的生活。在新的形式里,每个人与其余所有人都互为样品。我们是文明的样品。
.
影像:眼底的河流
...... 生活的荒诞感在镜头里扑面而来,更剧烈地。我想起了第一个词语,最后一个:眼底的河流。

内容概要

1987年生于上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社会纪录片硕士
纪录片:
《The Other Eye:a film about LiuDan》2014
《严复》2011
《萧红》2010
《林风眠》2010
书籍:
《不必交谈的时刻》2016
《纯》2009


 不必交谈的时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我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本书,自言自语说出了声“未必交谈的时刻…”立刻!身边的两个人异口同声回复我,“不必交谈的时刻”,“不”字加了大大的重音!好吧,我默默的承认,认真是朋友们的好习惯。这几天朋友们一直在讨论这本书,大家众说纷纭。“黑色的封皮有些高冷啊”,但把书一翻,里面内容自动呈现:你得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孤独的不合群者,或是抱团的庸众!也有说“书名起的真好!我们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此书也会默默的跟一句: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自然的说话。他们在句子中表现出欣快与激动,辅助以儿童腔。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兴奋, 只是为了显得合群~还有人说“这书真适合心烦意乱时看,很快就能安静下来”,该书里面也会深沉的来上一句:创造力和思维力是在困顿里产生的,哪有什么顺风顺水。只有困顿之处,才有沉思和告别。我不得不说,这是本有内涵的书!就本人来看,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在于给自己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外,寻找到一个独有的第三空间,让处于潜意识层的自我能够上升到意识层面。翻开这本书,就好像自己已抽离了现有的俗常生活;读着书里的某句话,却发现作者早已将我们零散的思维归纳成句,我们绕开了崎岖的山路,意外顺畅的走进了自己的内心。有的书是将过往的知识咀嚼好了让你吃,管饱;但有的书则是指出了一个方向,你可以做选择,更自由。这本书,总有一句话可以直击到你的心灵;总有一句话会带给你一瞬的沉思;也总会有一句话会让你认真反对,不会认同。但这些都没关系,这些文字让你思考了,并同时在这思考的对映中看到了更多的自己,而这种对自己的体察,不需要深度的剖析,也不需痛苦的挖掘,于安静、舒缓中自在获得,更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看书之外,大体我们还会获得一些副产品,如,释放了一些压抑的自我!直面自己纠结的问题!让自己更有勇气!
  •     在微信上看完樊小纯新书的节选,第一次因为五句话,果断的选择了一本新书。并且,对作者一无所知。好久未曾如此期待一本书。封面很酷,如同正要探索一部纪录片。花了半天看完,这感觉就像是大口大口吃完肉,有点消化不良,需要时间等待食物的营养完全被吸收。樊小纯的文字让我想起两个人,安妮宝贝和柴静。我把她们都归为零度的写作,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客观、冷静、从容的揭露真实。清冷而深刻,独立不盲从。看这样的文字,更多的收获是自省,直面内心的矛盾和真实。很高兴又认识了一位女作家,同时又惊讶于她的思辨能力。既有深陷其中的矛盾感,又有置身事外的分寸感,文字里流淌着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智慧。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写自省是另一种生长,简直就是写到心坎里。前不久还跟一位远方的朋友交谈,说到自己是个自省的人。他表示,生活中哪有那么多事情值得去自省。我哑口无言,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似乎从高中开始,身体里住着一个老灵魂,闲暇时刻我需要跟他对话。如果不能与自己坦诚相待,那跟行尸走肉有何区别,我便不是我了。樊小纯写道:“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能保持敬畏,同时无所畏惧。直到我连自己的脆弱都坦诚相待,那脆弱也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也接受脆弱的力量——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与其说是破坏的力量,不如说是另一种生长。我开始珍惜我的敏感和健忘,我期待向这个世界投降。”忍不住多读几遍,各种症结全都被解开。目前而言,我无法正视自己的脆弱,很多时候自欺欺人,跟脆弱玩起了捉迷藏。其实,做到绝对的与自己坦诚相待,是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也期待会有那么一天。我确信这本书会读三遍以上,那些碎片化的观点很值得反复玩味。
  •     看到这位同龄人写的书,自惭形秽,同龄的人已经这么出色,并如此有思想。小纯的特别在于我知道她从哪里来,却无法想象她到哪里去。她的文字载着她现在的问与答,眼和心,但这些好像于她并不重要,她只是快速地路过,而我只是对这样的她会走到哪里,充满无限的遐想。 ——音乐人李泉这么评价她。依我看来,也是这样。作者并不熟悉,一位20多岁的80后的女生。而她写的这书却很有思想性。这是一本比较随意的随想集,是这位女生观察记录生活的随感。主题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如何正确面对自己,并逐渐完成自己。而这是在我们80后身上,很难获得的,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一点。大概是年纪相仿,对作者说的很多内容特别有共鸣,所以也是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在提到日常生活的种种,作者如是说:“我不觉得我需要过多的新朋友。我能交谈的已经足够多。我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8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大概更独立、更“自我”。我们需要朋友,但是成年之后,也深刻知道每个人不过是一个孤岛。有朋友最好,而没有那么多的话也无妨。“人应该保有这样的交流,使得你们成为这个世界上稍有的能互相理解、并尊为对手的人。其他的事情不必在意。”这,或许也是不必交谈的“真谛”吧。在自省这一节里,作者也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能保持敬畏,同时无所畏惧。直到我连自己的脆弱都坦诚相待,那脆弱也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也敬畏脆弱的力量——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与其说是破坏的力量,不如说是另外一种成长。”每个人,在成长中,对自己会剖析、会怀疑,会挣扎,但是很多时候,思考过了,勇敢过了,就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自己,面对一切的困境和脆弱了。跟作者的阅读也算有共同的感受。“遇到喜欢同一本书的人,总比遇到喜欢同一件衣服的人来的更有默契感。个体和个体是很独立的,书是很好的介质,让彼此知晓是同类。信赖跟心灵有关的东西,而不是跟皮肤有关的东西。“我有很多同样感受的时候。每次看到有人跟我读一样的书,就会很好奇跟对方搭讪,或者聊聊这本书本身的东西,从而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总体来说这本书很碎片,却不杂,是一个年轻女性的思想笔录,也是她对这个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想。让懂的人更懂,让理解你的人更爱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吴梦知推荐的,感觉一般吧,有些小的言语还算有灵气
  •     喜欢,觉得会是不同时候的自己读会有不同感受的一本书。只言片语,不过却可以读好久,因为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心里暗暗称奇
  •     假装文艺,或许它也从来没说过这本书是文艺的。我本以为怎么也会写些关于摄影或者稍微深入点的思考。结果呢,整本乱七八糟的假想,而且也只是想想而已,一点深入思考都没有。真的是只要凭借别的东西有了些名气就能够出本书了,说它门槛低好像也不对,说它门槛高也怪怪的。
  •     挺好的,读完留下手写卡片,书本身也很适合送人拉~
  •     喜欢关于阅读的部分
  •     我的哈哈哈过于频繁 成为一种行为艺术。
  •     “人们火热,城市何必寂寞。” 正好放到安溥这句歌词,就拿来当评语吧。
  •     十年后,我想我还是依然很喜欢你。
  •     不必交谈。那就不谈。
  •     矫揉造作
  •     腔调大于内容
  •     ❤️喜欢。作者很有才华
  •     喜欢。
  •     在图书馆的新书展示的一个小角落里发现的,吸引我的是书皮的颜色,溢出来的黑,打开翻翻,警句颇多,应该是随笔吧。至于作者,的确是第一次听说。整本书,翻完半个小时吧,我猜想作者比较理智,冷峻。大抵与记者的职业有关,内容,过乱,矫情。
  •     冥冥之中不看评价直接买,买了看看又停停,不忍心读完。孤独,冷静,阐释自己。唤醒了我的一些转瞬即逝的感受,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     樊小纯也算是个才女 人在社会总会有不同的想法 不必过多的交谈 活自己就好
  •     我是真不知道我为什要买 摊手
  •     2017第一本!
  •     书名很吸引我,读完书的内容也没让我失望。
  •     很好很文艺
  •     住过纽约的人,棱角更分明,生活经历也更丰富。此书适合每个美漂学电影的人看,不必花太多时间,一两个小时就能读完。
  •     三分之一让人看了几度落泪,后面就严肃了…有在玩文字游戏,适合做笔记,一些精辟的句子适合收藏
  •     喜欢她的一些独立思考
  •     年轻人就不要整天想着居高临下地批判这世界了。微博式写作就不要轻易出书了。
  •     一开始就声明了这是碎片式写作 很有才情和腔调 非常高级 但谁说高级的就一定是对的和好的?世上哪有那么多黑白分明 只是恰好的缘分和共鸣
  •     严肃的幽默才是高级幽默。没有严肃的幽默是平庸的玩笑话罢了
  •     之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作者的专访,对其很有好感,因此看了这本书。虽不乏有一些很普适、打动人心的思考,但很多是一些颇为私人的东西,看书的过程像“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感觉作者曾经也读过安妮宝贝:)
  •     满是金句
  •     墨尔本
  •     就像是一段段微博拼成的书。读得很累。
  •     碎片 对于我来说好像太深奥 类似人生感悟 心灵鸡汤
  •     相比出国前写的文字,我偏爱现在的风格,有明显的克制,也能看到沉淀。通读下来会感觉有些微不连贯的地方,直到看最后作者的后记才茅塞顿开,原来是三年里的散文集合。时间带来变化,像成长中的姑娘,越来越美。
  •     零散
  •     是我想要的内容
  •     碎片式阅读 微博整理的感觉 能感受到才气 但作为图书体验感并不好
  •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险。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有惊艳,有拙劣。蓄谋已久,但还是有很多刀,虚晃而过。
  •     人,对孤独能克服,对不被了解总是难以克服。这是现代人愿意时时刻刻透露自己生活的原因。不过说到底,这些透露不够高级。如果通过这些透露能够了解一个人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维度实在是太浅了。
  •     这种东西只适合发朋友圈和微博 不适合出书
  •     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女性,她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觉悟可以给很多女生带去正确的观点
  •     理性的观察者,准确的作者。
  •     同龄人的随笔集,作者思维上确实比大部分同龄人要走得更远。可能哲学读的多书的部分内容晦涩难懂,也许是作者追求的说话方式。有一点不太能接受的是“看到一种说法”个人觉得既然著书出版 还是应该尽量找出出处略严谨一点吧。
  •     在青春小说散文畅行的年代里看到一本相对深刻的随笔也蛮不容易。
  •     加油吧
  •     有些地方觉得一般,有些地方却觉得真好。
  •     人都没生,已经开始谈人生了啊,哈哈/内容水平不一,有拼凑的嫌疑,至少不真诚,对付读者/不好好说话,几乎已经成为混学院一批人的通病,感觉很上档次,可过几年回头看,自己都不好意思
  •     2017008:3.5 有着超越我们同龄人的独立 自知 沉寂 冷峻 才气 但对于如何重塑自己 呈现得并不完整 同样就有着我们同龄人的碎片 断裂 刻意 妄言 配速才是公平 提速看了两三小时 像翻完了作者分门别类的微博
  •     不喜欢故作聪明的姿态,过分决绝地下一个判断或定义其实还是幼稚。
  •     有惊艳的,也有太过于自我的,总体上是小资且悲观的。
  •     年轻有为的深刻女子。
  •     许许多多零散的好的见解与说辞 有所雕琢与匿藏的独白 感谢作者 就现阶段来说令我有所受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