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交谈的时刻》书评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229108071
作者:樊小纯
页数:274页

黑白两色的不必交谈的时刻

我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本书,自言自语说出了声“未必交谈的时刻…”立刻!身边的两个人异口同声回复我,“不必交谈的时刻”,“不”字加了大大的重音!好吧,我默默的承认,认真是朋友们的好习惯。这几天朋友们一直在讨论这本书,大家众说纷纭。“黑色的封皮有些高冷啊”,但把书一翻,里面内容自动呈现:你得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孤独的不合群者,或是抱团的庸众!也有说“书名起的真好!我们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此书也会默默的跟一句: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自然的说话。他们在句子中表现出欣快与激动,辅助以儿童腔。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兴奋, 只是为了显得合群~还有人说“这书真适合心烦意乱时看,很快就能安静下来”,该书里面也会深沉的来上一句:创造力和思维力是在困顿里产生的,哪有什么顺风顺水。只有困顿之处,才有沉思和告别。我不得不说,这是本有内涵的书!就本人来看,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在于给自己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外,寻找到一个独有的第三空间,让处于潜意识层的自我能够上升到意识层面。翻开这本书,就好像自己已抽离了现有的俗常生活;读着书里的某句话,却发现作者早已将我们零散的思维归纳成句,我们绕开了崎岖的山路,意外顺畅的走进了自己的内心。有的书是将过往的知识咀嚼好了让你吃,管饱;但有的书则是指出了一个方向,你可以做选择,更自由。这本书,总有一句话可以直击到你的心灵;总有一句话会带给你一瞬的沉思;也总会有一句话会让你认真反对,不会认同。但这些都没关系,这些文字让你思考了,并同时在这思考的对映中看到了更多的自己,而这种对自己的体察,不需要深度的剖析,也不需痛苦的挖掘,于安静、舒缓中自在获得,更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看书之外,大体我们还会获得一些副产品,如,释放了一些压抑的自我!直面自己纠结的问题!让自己更有勇气!

自省是另一种生长

在微信上看完樊小纯新书的节选,第一次因为五句话,果断的选择了一本新书。并且,对作者一无所知。好久未曾如此期待一本书。封面很酷,如同正要探索一部纪录片。花了半天看完,这感觉就像是大口大口吃完肉,有点消化不良,需要时间等待食物的营养完全被吸收。樊小纯的文字让我想起两个人,安妮宝贝和柴静。我把她们都归为零度的写作,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客观、冷静、从容的揭露真实。清冷而深刻,独立不盲从。看这样的文字,更多的收获是自省,直面内心的矛盾和真实。很高兴又认识了一位女作家,同时又惊讶于她的思辨能力。既有深陷其中的矛盾感,又有置身事外的分寸感,文字里流淌着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智慧。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写自省是另一种生长,简直就是写到心坎里。前不久还跟一位远方的朋友交谈,说到自己是个自省的人。他表示,生活中哪有那么多事情值得去自省。我哑口无言,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似乎从高中开始,身体里住着一个老灵魂,闲暇时刻我需要跟他对话。如果不能与自己坦诚相待,那跟行尸走肉有何区别,我便不是我了。樊小纯写道:“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能保持敬畏,同时无所畏惧。直到我连自己的脆弱都坦诚相待,那脆弱也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也接受脆弱的力量——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与其说是破坏的力量,不如说是另一种生长。我开始珍惜我的敏感和健忘,我期待向这个世界投降。”忍不住多读几遍,各种症结全都被解开。目前而言,我无法正视自己的脆弱,很多时候自欺欺人,跟脆弱玩起了捉迷藏。其实,做到绝对的与自己坦诚相待,是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也期待会有那么一天。我确信这本书会读三遍以上,那些碎片化的观点很值得反复玩味。

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孤独得太多

看到这位同龄人写的书,自惭形秽,同龄的人已经这么出色,并如此有思想。小纯的特别在于我知道她从哪里来,却无法想象她到哪里去。她的文字载着她现在的问与答,眼和心,但这些好像于她并不重要,她只是快速地路过,而我只是对这样的她会走到哪里,充满无限的遐想。 ——音乐人李泉这么评价她。依我看来,也是这样。作者并不熟悉,一位20多岁的80后的女生。而她写的这书却很有思想性。这是一本比较随意的随想集,是这位女生观察记录生活的随感。主题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如何正确面对自己,并逐渐完成自己。而这是在我们80后身上,很难获得的,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一点。大概是年纪相仿,对作者说的很多内容特别有共鸣,所以也是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在提到日常生活的种种,作者如是说:“我不觉得我需要过多的新朋友。我能交谈的已经足够多。我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8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大概更独立、更“自我”。我们需要朋友,但是成年之后,也深刻知道每个人不过是一个孤岛。有朋友最好,而没有那么多的话也无妨。“人应该保有这样的交流,使得你们成为这个世界上稍有的能互相理解、并尊为对手的人。其他的事情不必在意。”这,或许也是不必交谈的“真谛”吧。在自省这一节里,作者也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能保持敬畏,同时无所畏惧。直到我连自己的脆弱都坦诚相待,那脆弱也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也敬畏脆弱的力量——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与其说是破坏的力量,不如说是另外一种成长。”每个人,在成长中,对自己会剖析、会怀疑,会挣扎,但是很多时候,思考过了,勇敢过了,就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自己,面对一切的困境和脆弱了。跟作者的阅读也算有共同的感受。“遇到喜欢同一本书的人,总比遇到喜欢同一件衣服的人来的更有默契感。个体和个体是很独立的,书是很好的介质,让彼此知晓是同类。信赖跟心灵有关的东西,而不是跟皮肤有关的东西。“我有很多同样感受的时候。每次看到有人跟我读一样的书,就会很好奇跟对方搭讪,或者聊聊这本书本身的东西,从而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总体来说这本书很碎片,却不杂,是一个年轻女性的思想笔录,也是她对这个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想。让懂的人更懂,让理解你的人更爱你。

感谢你让我渐渐没有选择

最近,一直在读一本书,叫做《不必交谈的时刻》。书名来自于其中关于探讨友情和朋友的一段话:“好的关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给生命赋予一种原本不可见的形式。多数社交是值得去避免的。我们并不会有那么幸运,一直遇到可说话的人。平庸的交流,尽管没有恶意,但实质上是负面的。我不觉得我需要过多的新朋友。我能交谈的已经足够多。我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我觉得这是一本需要读一段便停下来的书,无法一口气读完。虽然都是短小精悍的随笔,却承载着非常大的信息量和沉甸甸的所思所想。只有断断续续地读,给自己留一点呼吸和思考的空间,让这本书的内容与个人生活经验真正地相互观照。大跃进般地快速读完这本书,一次性摄入大量信息,其实并没有帮助,也必将遗憾地失去理解的可能。当我读《不必交谈的时刻》,第一感觉这就是我“对号入座的时刻”。其中,关于友情、生死以及生活点滴的抽象思考,仿佛都说出了随着时间推移我心中渐渐且愈发明显地感受到,却无法将其抽丝剥茧般地准确表述的想法。“我想起一个朋友所说:什么是好的关系?你回想起来,这个关系里有几个好的时刻,就算是好的关系。”“更高一级的交流是开启彼此‘说’的愿望。要跳出交流与非交流的抉择,不直接,所以不落入速度与形状。更简单地说,双重独白。如果一定要定义这个状态。”遇到一个一见倾心的人,逐渐展开的掏心掏肺,逐渐萌生的倾诉欲望,都并非只是简单的交流,更是不自觉地互相认同、互相浸染的共融。我最欣赏樊小纯的一点就是,她并不片面和绝对地界定友情、爱情、亲情,区分同性关系还是异性关系。对于真正的情感和关系的定义,对于至亲至爱的选择与相处,她的思考能够宽阔高远又不流于泛泛。“现代社会让每个人的朋友都太多了,但真正能观看你心脏搏动的太少。所有人都在和所有人喝茶吃饭,往往来来没有尽头。其实一辈子只能和几个人说一些真正的话,那些所谓的朋友,其实我们不懂。你不懂,也就是不认识。”“你回想起生命里遇到过的一个人,并且觉得知道这个人有教益,就是一段好际遇。想起这个状态的时候,就是我心底像水一般的时刻。这是我要的友情——两个模糊的人,相互确认这片模糊是一个清晰的形状,并维持自身。亲情倒是一件很激烈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情感其实并没有什么宽容度,是不问缘由的应该。友情难一点,因为不像亲情一样几乎没有选择。而友情的道路,最好就是渐渐没有选择。”“人的精神只可能有一两位挚友,多了就不是了。其余的交往——铭记他人的帮助,有来有往,就是江湖义气。不要以为每个人会有太多朋友。真正的朋友,要有无数次的交谈,每个词语都是见证和确认。每次交谈都不可被任何人复制,这时候谈男女都俗,性别是消失的,在真正的友谊里。”除了情感关系,书中还谈了关于生活的内省,以及其他许多碎片式的内容。其实在这种零散的碎片之中,是有所对焦的有时我觉得似乎读懂了,又似乎没有读懂。她的语言冷静克制,理智到近乎淡漠。这就是个人文学情绪的代入,不必过份苛责,也不需要盲目效仿。就好比你可以热闹地活,也可以不温不火地活,亦可以以一张冷漠脸走四方,这都是随心随性的自在选择。我喜欢樊小纯文字里流淌的这股有所保留的自持态度,以及与生活,与生活中往来过客保持的距离感。对于这本书的读者,阅读的过程并不是一场促膝谈心,更近乎是一种书信往来的关系,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滞后和差距。写作的时刻是孤独的,阅读的时刻也是孤立静止的,这是两种联系并不紧密却又遥相呼应,心神默契的美好状态。“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自然地说话,他们在句子中表现出欣快与激动,辅助以标点,辅助以儿童腔,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兴奋,只是为了显得合群。其实我也不知道好好说话指什么,或许也有人指摘我去除了过多的情绪,伪作镇定,显得寡淡。我宁愿显得寡淡,那些情绪终成荒诞,隔了一夜就变得可笑。就像所有人都谢幕了,可是那些句子还穿着戏服,画着大浓妆。它们被留下,晾在那里。有点像冷了的多油的饭菜。太热闹了,我们的生活。”是啊,太热闹了,我们的生活。我想,我稍能知道些“好好说话”的样子。与我的好友在一起,我曾感叹,感觉我们在一起交谈时,自己会不自觉地放低音量、放缓语速,发自内心想要温柔相待眼前人,心也变得更加温和柔软。不需要时刻盯着对方,却都知道彼此在全神贯注地聚焦于交谈的每时每刻,一字一句。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射在彼此身上,能量与关怀都是专注凝聚的。好好说话,不用掷地有声和铿锵有力,不用过多的浮夸语气和华丽的形容词副词堆叠,交谈的内容便能够以至诚又质朴的形式,直达心灵深处,唤起最纯良最美好的爱。感谢我的朋友,感谢让我渐渐没有选择,直到最后别无选择。我心中有多庆幸,有多想要好好珍惜与呵护,怀抱了多少爱意与挂念,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欢迎关注公众号:文学爱好者(ilikeliterature),分享好书、电影、英美剧,以及断舍离、整理术、极简主义生活心得。]

老友寄

知道小纯要出版她的新书的时候,已是去年的冬季。我长时间做的是图片相关的工作,所以小纯丢过来一些照片,说是书里要用的,得听听我的意见。于是我就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阅读起我这个多年老友拍摄的照片了。小纯别过我们这三年的求学生活,是她最为重要的时段。此间,她是一个稳定并超越的状态,当然这一切建筑于之前她所有的积累。就影像上来看,旅居纽约时拍摄的影像比其在上海时的影像更加碎片,更加寂静。小纯是做纪录片的,记得有一次我问她,我说为何你的影像逐渐是碎片了呢?她说:这就是我所看见的,且,我愿意给你也看到的。我才恍然大悟,并为自己的过分拘束而惭愧。为何如此?我想,真正能把握并能攫取本质的人必定是游移的,并恰如其分地获得所需。她大量拍摄黑白高对比度的场景,趋近人眼的宽广视角,并无特别的焦点,但概括了一切。她于生活本身是孤独的,所以你能真切看到一个敏感的视觉工作者的目力所及。她置身在博物馆,街道,人群,车流之中,旅途的行进感贯穿所有照片。这些照片晃动不安,有些甚至带着点愤怒。她让观者去自我感知那些照片所涵盖的,因她已说明那是值得存储的时刻。而她的彩色照片又不同,多少带着些伤感,那些透过公寓百叶窗的黄昏街道,凝结成一体的椅子,对,那张椅子,我依稀看到了让·鲍德里亚的诉说。她的纪录片影像又和照片完全不同,精确,克制,严谨,很难想像是出自一位女导演之手。影像是有形的,但最高级的影像应建筑于无形而深刻的思考,且应灵动而自由。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二十张小纯拍摄的照片,我看了良久,逐渐看懂了它们排列的顺序:孤寂流动的风景——独自的人(具象到抽象)——彩色部分(抽离的景,特写的物)——回归黑白,无具体指代的人群(一个俯视并进入的角度)。我最喜爱的是那几张彩色的照片,那是心灵的内向,是在种种冷峻之下流露出的女性的温度,而这种自省并自知的力量,才是真正能击中我们的。小纯在《肖像画的凝视》的书评中写到:“一张脸,一幅风景,原形,变形,经过线条和像素的挪位和撕扯,都会在若干步骤后成为同一幅画。一幅画,它是什么不重要。它是一个框,一个载体,里面是秘密。就像爱、就像荣光、就像死亡之所以伟大,因为它们的美都在于隐秘。未来世界的毁灭,就在于无限的清晰,清晰的食物、清晰的性、清晰的细胞和寿数(如果我们不选择自决)。人是因为不彻底因而彻底的动物,而我们却被自己推搡到了世界尽头。”之所以谈论影像那么多,是因为我知道,你们所关注或者说是本书呈现的多是她文字准确的一面。据我所知,她的大招还在后头,因为樊姐曾引用过一句话,“深思熟虑过的视觉语言比文字要大”。你们定要无所拘束地期待。

必要的距离与不必要交谈的时刻

“你得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孤独的不合群者,或是抱团的庸众。”——樊小纯最初写作时不带什么目的性,不刻意追求技巧,只是真实记录当下的思绪与想法。发表时也不会为了迎合读者而修改内容。至始至终表达自己的思考,体现自我的独立。《不必交谈的时刻》内容大致被分为十一类,涉及对日常生活、文字影像、生死问题等诸多方面的思考。看似形式随意,实则却有着对生命最严苛的追问,是在黑暗中对光明的不断求索。这些文字的灵感有的来源于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有的源于对阅读、观影、观展的记录。在普通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画面和瞬间,被樊小纯的思考过滤之后,变成了富有哲思的句子与片段。人最难得的是始终对自己的思想有一种觉知,适当拉开与生活的距离,时不时俯视它们,却又巧妙地维持这个距离,不至于脱离。这个身份介于哲学家和普通人之间,通常是由诗人认领。樊小纯的字里行间有诗意,但她没有刻意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这些睿智、冷酷、克制的文字,以破碎、跳跃、疏离的方式呈现,常常能够唤起读者强烈的认同感。虽然不够优美、完整、系统,但却直指人心。她说:“或许有一天我会试试写诗。在经历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之后,这毕竟是一种出路。”但是她也说:“我不太读诗了,因为能写出比自身意象大的诗歌是很有限的。换句话说,比自身小的诗歌也不足看。”书中附赠的手写卡片,一面是黑白照片,另一面是她的文字。这些文字是没有题目的诗,没有旋律的词,是思想的跳动,也是成长的轨迹。最喜欢其中那首《借我》: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借我变如不曾改变,借我素谈的世故和明白的愚,借我可预知的险。借我悲怆的磊落,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大概是这首写给木心的诗太好,而被很多人误会是木心本人的作品。樊小纯还是写了诗,而且写得很好,好到被贴上了名人佳作的标签。无论是哲学、还是物理,抑或文字、还是视觉。当你找到了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就能用超然的态度看待普通的事物,洞察自身存在的意义,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作品。活在这个时代,但不成为时代的造物。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独立音乐,独立电影,如果也有独立文字的话,大概就是樊晓纯《不必交谈的时刻》这样吧。不向大众乞求什么,刻意保持一些必要的距离,懂得感激不必交谈的时刻。PS:内容五颗星,但书的气味实在难忍。等味道散尽的时候,可以考虑把扣掉的一星添回来。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蠢

最开始是被书名所吸引,当收到书的时候,又被它质感的封面装帧虏获,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看完,最终被书本内容所触动。作者很擅长表达,遣词造句拿捏得很精准。女性作家写的角度往往细腻到位,而她还有种百炼成钢的感觉。一个好的作者能用文字和读者达到共鸣,说出别人想不到归纳不出的道理,或者说想到了又表达不出那个点,但她用跳跃性,片段式的语言存思出来,酣畅淋漓。片断性的文字一些人不会喜欢,而我恰恰相反。这本书分了十一类,关于生活日常,生死的思考,也有艺术,影评,读书。零散的,意识的流动,视角变换,思绪的跳跃,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跟着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来,心无旁骛。这些短小精湛的片段就是靠的作者的智识。这就是文字的妙处,如果在面对面交谈中,太跳跃性就会跟不上节奏。而文字不同,书本上它会给你有沉思的时间和余地。很多恍然的瞬间,思绪它稍纵即逝。一些瞬间及思考被记录下来,足以对抗时间的摧残。有时候我也有“灵光一闪”的时候,有的也被随意记录下来了,有的攒着的也没能成为什么,但是我偶尔回过头去看时,会感谢那个自己,当然还有的,忘了就忘了。稍微贴几句不能同意更多的片段,唔,当然很大程度上是用以来激励自己。“好的关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给生命赋予一种原本不可见的形式。多数社交都是值得去避免的,我们并不会有那么幸运,一直遇到可说话的人,平庸的交流,尽管没有恶意,但实质上是负面的。我不觉得我需要过多的新朋友。我能交谈的已经足够多。我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不必交谈的时刻,让我想到了村上春树的那段关于跑步的言论“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这可以放在很多时刻。真正的朋友,有的时候是无需过多交谈,不必靠过多交谈来维系情谊,也有种眉眼间的默契,有时候,你不说,她都懂。而对于有一种人,一张嘴你就知道你们不必再继续交谈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低质量的交谈有时候往往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交谈的很多时候,其实不外乎两方面。点评和吐槽抱怨。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千奇百怪的事情都能可以成为谈资。而吐槽就是对人对事多重标准且诸多不满。多的是空洞浮躁的。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年轻人要克服的是自己的ego,解决的方式:看世界,和已经历过的人交谈,和书交谈。然后你会找到一个更大的坐标系,你明白自己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于是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但对于正在和将来要做的事情渐渐知道。”看到这段话,冒出来五个字,贪多嚼不烂!有时候会想,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其实,一些事情是没有歇斯底里的热忱的,三分钟热度,一些时间往往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都有自己热衷和擅长的,应该做的事情,在精不在多,做到极致,才叫成功。“遇到喜欢同一本书的人,总比遇到喜欢同一件衣服的人来得更有默契感。个体和个体是很独立的,书是很好的介质,让彼此知晓是同类。信赖跟心灵有关的东西,而不是跟皮肤有关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有喜欢同一部电影,有喜欢同一个日子的,喜欢同一件衣服的…各种兴趣和品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找到一个观点契合的人,是件快事。书是介质,它可以向读者传递作者的智识,也能让两个见地相同的人神交。……最后还写一句话,是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写读书的好处在于:“你总能发现原来你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了。你终于明白,你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你,你只是他们中模糊的某个。”……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这是樊小纯在几年前写给木心先生的《借我》中的一句,用来做标题了。我常常开玩笑的自诩聪明,当遭到好朋友的白眼的时候,我总会反驳只是聪明得不明显,大智若愚而已。噗嗤。我总得把自己哄高兴了呀,不然怎么乐哈哈的面对明天。

沉默的另一种

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颇为高冷又神秘,也喜欢封面的色调。精美的装帧,智慧的文字,美丽的作者加上黑白的明信片,让我对作者产生好感。作者小纯说,“你得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孤独的不合群者,或是抱团的庸众。”我认为,大多数人之所以流于平庸,是因为缺乏自省的时刻,常常一知半解却夸夸其谈。只有极少数智者善于利用时间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对话。这本《不必交谈的时刻》正好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窥探作者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好好地面对自己。能够对作者的文字产生共鸣的人,我想这就是作者寻找的观众。我承认,我的思想高度达不到作者的层次。这样一本随笔集,我原本以为可以很快看完,没想到一句话让我琢磨良久。几乎处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我惊讶于身为80后的小纯,居然能写出这样颇有内涵和深度的文字,在我看来却是晦涩难懂的。我想,多年后阅历加深,思想开阔,再看这本书,应该会有更深的体会。电视人龙丹妮说,小纯的文字,总是读起来让人稍微觉费解。可是,每次都有一种召唤让你跟随下去。我想,也许是她足够冷才足够让人着迷,但冷的尽头又何尝不是热情的一体两面呢。我们切换着不同的年龄性别来看一个28岁的生命进行中的思考,并常有对话感,这就很好很好了。我觉得这句话正是我想表达的,龙丹妮用文字恰到好处地感受我的所感。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不必交谈的时刻》也会处于两种不同的评论。思想到达一定高度的人会认为这本书很睿智,能唤起读者强烈的认同感。而另一派会觉得这是本心灵鸡汤,记叙的是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没有多大的共鸣。我是一个喜欢摘抄的人,看到有感觉的句子会记录下来,这本书完全就是一本经典语录,浓缩的精华。《不必交谈的时刻》,是樊小纯留学美国期间,观察记录生活的随感和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思考。在这本书中,樊小纯的思索更平和,更凝重,更开阔。它内容庞杂,包含友谊、思想、生死、成长等诸多话题,涉及文学、哲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它又主题明确,那就是:探讨一个人如何逐渐完成自己。这本书是一本特别的随笔集,它的特别体现在它的庞杂和耐读,通透和晦涩,年轻读者非常容易透过樊小纯的文字,去观照和省查自己的内心,领悟出自己想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深意。这种阅读的驱力会使人回归沉寂,并于沉寂之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樊小纯在解读新书书名时说:“在确认一些真正的交谈以后,余下的就是不必交谈的时刻了。我们都不要害怕沉寂。”不必交谈的时刻,是沉默的另一种。不是真正的沉默,而是通过文字的表达,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不是不必交谈,而是以文字为载体,让读者阅读的时刻感受到作者的谆谆教导。沉默的另一种,是作者把想说的话化为文字传递给读者,让我们感受心灵冲击的力量。也是我们放慢脚步跟随心灵的时刻。

《不必交谈的时刻》守护的始终是秘密(转载老赵)

《不必交谈的时刻》原本是一段无目的生成,用时三年左右,出版只是被作者允许的一次偶然。它最直接的后果,是把非客体的思以“书”的形态抛进了公共领域,于是命令变成了探索,模糊呈现为准确,进而促成了某些现实。这一理所当然的“转译”,隐匿了本该如其所是的东西。看上去,当代的阅读总嫌太少,但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我们的周围麋集着早已死去的语词,由它们所构成的自由、多样性的景观里,没有静默的开端,只有戏剧性的终结。但是,我们终究会反复地经验那些遥远的匮乏,尝试着去接近那些并不充分的动机、方式和态度的本源。书就摆在面前,成为了相遇和抱负。在这之前,总是先有一座城市,有一段旅程和看得见的风景,然后借助记忆和当下的瞬间感到诗意和深度。同样地,当从左至右的视线和心理解码的过程遭遇了挫折,也总会有既得的概念和图示自动完成对观念的护佑。然后,翻开下一本。在这样的情形里,充盈着让时间说话的欲望,但世界并不存在。在《不必交谈的时刻》里,文字和影像不是本质,不能支撑一场持久的幻觉。同样,它们也不是工具,不能让读者借以走进自身的镜像。实际上,它们是作者生存之可能性的本有事件。如果可以找到一个位置,去克服分析、揭示和感悟,这个事件就切近了某种秩序的创建,以及这一创建的必然要求——不坠勇敢的隐忍和令人沉着的悲伤。对读者来说,《不必交谈的时刻》所守护的始终是个秘密。对作者来说,也是。但正是这个守护,可以让人站立在真正的困厄面前,称量自己的孤独和决心,并做出真正的选择。

是时候了,夏日曾盛极一时

《不必交谈的时刻》是由一些分散成句、成段的随记构成的,像一组隐去了树干的风景画,只呈现出一丛丛如云的叶子。那些言语之间留白都像叶片的间隙,光明从天上照下来,在大地上投下闪现又消失的碎片。这与我此前写过书评的书籍完全不同,感谢作者信任我能写好。之前我曾将书中一些句子拍成照片放上微博,我问樊小纯:我那天截取的那些句子,与你自己最满意的句子重合率有多少?她回答说很高。其实这个问题本不用问,因为写出这些句子的人必定不会意识不到其价值。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60“青春因为缺少控制,几乎是面目可憎的。人是渐进的——时间进入体内,然后又散失在体内。一切并没有衰落。”——雅克·巴尔赞将西方五百年文化史写成了一部《从黎明到衰落》,并在前言中说:教养是人忘记了毕生所学之后还留下来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是一种类似骑车或舞蹈的动作训练吗?不具备任何音乐专业知识的人若听过很多交响曲,就能够迅速进入一首从未听过的新交响曲,并猜出其作者。但艺术不止如此。听过曲子的人已经熟记其中最富表现力的时刻,于是他带着剧终瞬间去理解音乐的开端,带着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去理解前后的曲折起落:是伟大而美丽的瞬间凝聚、照亮了整个语境,在恰当时刻出现的那一个音符令世界获得了秩序感和原谅。少年时射出的箭只在老去时才显出它的全部意义,因为他尚不知飞越时间之海的箭头将要穿过的波涛。青春有时显得面目可憎,也许是因为编织出足够托起它的上下文所需的不仅是力量更有时间。“死之前的一天,一个人是富有的:他几乎拥有最多的看见和最多的失望。知道这辈子不能做什么了,多好。他突然看见了自己的反面。有一死要降临,接着就是了。”——用樊小纯自己的话说,在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人类的表情”。玛丽·安东瓦内特或罗兰夫人概莫能外。命运的眼睛如此超拔,对生与死、昼与夜一视同仁,对超拔与沉沦也一视同仁。一位高僧留下的辞世诗:“来时百花逢春境,去时黄叶悲秋风。”73“人确认过的自由,产生于曾占有却弃绝的事物之上。”“而有过,也正在有的事物,只能提供未经验证的自由。”“这不确切,人的恐惧部分来源于不确切。”“被审判是幸福的。我指命运。”——这组句子关于毁灭与新生。当你在弃绝某事物时 “确认” 到了自由,所抛去的就不是物,而是关联于物的旧的自我。世上再无任何自由比这更大,与之相比,其余的一切自由都只是权力和满足感。被命运审判当然幸福,因为它的前提是:被审判者已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撑开过他的全部可能性。只有这样,骄傲的命运才会亲自出手。然后,便是时候了,人看到了自身的限度(这一限度在希腊人那里是人类(mortals)的,在莎士比亚这里是个人的)。悲剧就是让人毁灭在他的命运里。74“正常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病。因为人是这样一种生物——它们的不正常无法痊愈。”——维特根斯坦已经来回踱了几个小时。罗素问这位年轻人,“你在思考什么?逻辑,抑或人之罪?”维特回答“Both”。近代哲学中“自然”与“人为(artificial)”构成了一组对子,然而人性却必然横跨两者。人是有语言的动物,语言究竟属于自然还是人为呢?人在何种程度上承接自然,又在何种程度上创造自身?倘若他舍弃了后者,也必将违逆前者。《安提戈涅》中最广为后世哲学家引用的歌队唱词是:“世界上奇异的事物虽然多,但没有一件比人更奇异。”希腊人给予人的巧智极高的赞许,又给试图以巧智扭转命运者最严酷的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教训是“知识远不及命运有力量”。海德格尔却评论道:正是为了让知识在命运面前真正地无能为力,它必须首先在命运面前展开自身最高的抗拒。92“懒都是因为才能不够。真正有才能的都不懒,因为他们能在许多时刻感受那种天命,然后不可遏制地开始。可以很响亮,也可以很平实。他们如果停顿,也是因为蛰伏,不是懒。”——出于天才的勤勉不同于出于道德心的勤勉:他不是为更大多数人更大幸福而努力,他的努力只是为了解决自己身上的矛盾。道德之人必须不知疲倦,他为自己的倦惰而恶心;天才冷静地旁观着自己的停顿,他们为抑制“不可遏制地开始”的激情发展出了另一种迟滞和怀疑的本能。天才的作品既是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而作。响亮或平实不在其考虑之内,因为命令他勤勉的那个声音远高于一时一地。足够强大的灵魂不相信个人有所谓命数,但每一位天才都曾领受过时代命运投来的一瞥,那道令人生畏的目光命令他在缄默中克制自己。93“人之自身,本就是一个无底洞,本就是一个悬崖边。壮举、恶行,都只是微弱的一念之间,在事后,却获得了异常明确的裁判。”——历史并不是神话消失之后的事。山本五十六出征珍珠港时心中装着东乡平八郎,希特勒在元首地堡的最后时刻墙上仍挂着腓特烈二世的像。历史意味着主观与客观仍未达到统一:欧洲近-现代的艺术史中自画像极为发达,它们是那个时代要历经伟大变迁的征兆,是英雄时代与主体性哲学的面孔。在自画像中,诚实与不诚实无法达到统一。诸神之争的世界是真正的历史世界,当我说真正的历史世界时,恰恰意味着:神话占据着主宰性的地位。历史若真正脱离了神话,它也就死去了。二十世纪终结于1991年底,生于1987年的吾辈属于第一批没有亲眼见识过“历史”的人,至少在2016年夏的今天尚能这样说。127“我把看得懂的书都归作闲书。多读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书。你并不会真正欣赏一个阅读你毫不在意的那种书的人。同理,你也要看重自己的阅读选择。只有你自己聪明一点,你才可能遇上聪明一点的知己。知己就是知道你的人,你别指望聪明得太多的人来知道你。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不愿意。”——有人怀疑,聪明得太多的人真的能够“懂”那些较为笨的人吗?苏格拉底真是在洞悉了猪的快乐之后,才宁可做痛苦的苏格拉底,不做快乐的猪的吗?如果聪明指的是哲学家的聪明,那么越正确的哲学可能越无法用来理解愚蠢。理想的哲学只在如其所是的道上运行,它无法“理解”任何其所不是。能够用来理解愚蠢的聪明是历史学家的聪明,这种聪明甚至能让你比他人更了解他自己,犹如历史学的后知后觉。完全相知的聪明人不存在,然而幸好唯相近者之间才有共鸣,犹如同一乐队中相争相和的两种乐器。用樊小纯的话说,伟大的友谊中会有对手感和“敌意”。智者间的相知并不一定比市井凡夫的更令人感动(莎翁笔下最真诚的友谊属于福尔斯塔夫),却如辽远的音乐。144“唯美离美很远。艺术是这样。女人也是这样。”——艺术必须刻画人的精神状态,美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把艺术当作道德宣教或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于是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反弹。然而这两者都基于对道德的同样误解:萧伯纳与王尔德不过是同一心智下的两种意识形态——凡历史上出现这样的对子,相争最为惨烈。天才如自然般行动,根本无法理解道德与审美之间的矛盾。真正的道德行为本身就是对当下的立法行为,而非对某种道德律的服从,所以必然呈现出行动者内在的辉煌伟大。此道德立法断不可有意识地为美而作,但它想不美都不可能的。“看到一个准确又好玩的描述:那种审美经验给我一种绝对活不下去的震惊。”——在几乎所有交响乐中,我都偏爱其中的葬礼进行曲乐章。因为它们是如此地充满生命。但莫扎特例外,他的《安魂曲》和《共济会葬礼》令我理解了活不下去的震惊,这种感觉在《唐璜》临近剧末时赋形为石像骑士。有的版本把唐璜答应石像骑士赴宴演成强逞英雄,这样的解读无法适用于贝多芬的任何音乐。贝多芬和马勒是写葬礼进行曲的高手,借此他们创造了最英雄主义的音乐。令我感到活不下去的震惊的音乐不是关于深渊的,因为哪里有深渊,哪里的风就能托起盘旋的鹰。风越劲,鹰盘旋得越从容,越慢而有力,它的翼越熠熠生辉。莫扎特不曾有过深渊,高飞的鸟儿必须由听者自身托起来。152“对艺术家来说。如果他的灵魂是凝聚的,那么他的局限就一定是他的伟大。按部就班的人拥有某种巨大的自由。沉默的人早就把癫狂献给了别处。苦修难道不也是一种放纵吗?不像厄运的喜悦不足挂齿。他能拥有的伟大友谊就是把无法向别人说的话同某一个人说,并同时被赦免。这个人究竟是谁,其实也不重要。人最终只能做没有退路的唯一一个梦。”——最后一句说人生如梦,有且仅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因此没有退路。这是句勇敢的话。人渴望将时间中的生命理解为一个整体,而非多个互不相干的时段,在如此重要之事上人绝不能对自己说谎。于是人宁可撒一些小谎:例如擅长作伪的记忆将无法撼动的过去重解释成“我意愿如此”,当时间被改写成命运,迎向厄运而去的面容中就有了狂喜。再例如失败者无法承受失忆,他将失落之前的世界理想化,日复一日地重温它,反复假设历史本来不必如此。一切神话都是关于起源的神话,一切关于起源的神话中最深重的就是失乐园。再如一失足的罪人把自己无法负担的恶解释成“大善”;偶像坍塌后的人宁可要虚无也不能什么都不要。没有人能够轻易地重新开始,人要么固守过去,要么与之决斗。凡固守着过去的人已不同于在无知无觉中单纯地延续它的人,他们已决意一错到底;于是苦行僧无疑是世间最大的放纵者,唯有神风战机的特攻队员能与之相比。凡能重新开始的人都曾在隐秘的战场上战胜过自己,他蔑视“辉格史学”的连续史观的软弱胜过鄙视其虚伪,决意将每一个当下活成对过去的扬弃;人生注定是成长小说,因此必须活得像一部世界历史。如果艺术家的灵魂是凝聚的,他的局限就是他的伟大。这种艺术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他必须真诚地相信自己伟大。人能够按照其趣味意愿某物,却无法意愿获得某种趣味。人畏惧改变拒绝上求,无非还是舍不得旧我。然而反叛过去绝不意味着破坏生命的整体性:自我同一性于反叛中获得了更坚决的肯定,人学会了下命令。168“我原以为任何画都是肖像画。风景画是风景的肖像,抽象画是精神的肖像、念头的肖像。”——我至今这样认为。前一阵子我重新看到埃贡·席勒的自画像和风景画时,发现哪怕最以自画像著称的画家,也是在风景画中最坦然地暴露了他的灵魂。原因如小纯所说:“对于荣光、爱、死亡最清白的赞颂,最好发生在主体的缺席中。因为主体的在场会带来现时的颤动,而肖像因为把不死亡的死亡钉在墙上,从而显得隽永。赞美一个圣像,一个面容,总比向着一具血肉跪下容易得多。人心是波动的,他们要锚,在颠簸的时间里找到一条路。而这条路,就是凝视,也是被凝视。神性只有在缺席里才栩栩如生。”——樊小纯说书的第168节是她自己会重读的。这也是我认为全书写得最好的一段,对此我已经说不出什么别的来。“在乔尔乔内那个老妇人的脸上,我看到人类的表情。那个老妇人是谁?不重要。她地位如何?不重要。她于我是神圣的,因为她背后的所有世界,就在我注视她并被她击中的那一刻,完完整整地推到了我的面前。”——老妇人呈现出的是人类的表情,我无法具体说她是什么。因为“什么是人”或“什么是时间”的谜底只有斯芬克斯知道。凡人只能说老妇人不是什么:乔尔乔涅不如米开朗基罗那样厚重、有历史感,后者完成了“作为知的形式的绝对艺术”。威尼斯画派无法成为近代智慧形态的一环,但老妇人在另一个层面超越了近代。Giorgione 1477-1510, Old Woman170“诗人的意象最好比自身大,最好自身都不明了。被张口说了,被执笔画了,被行为,这就是对的状态。非凡的创作,在某一层面上来说,是给不可控、非人留出了预备,甚至裂缝。光会进来,有些事物会附身。被选中的人是存在的。”“莫扎特写安魂曲就是非人的。美这个字都无法概括。因为当我们说出美这个字,我们就已受限于语言。而当我们无法用语言描摹,这就是我们真正向语言说话之时。”——维特根斯坦说“美”恰恰不是审美判断词。“崇高”、“优美”这样指称趣味的词汇其实皆是对一些相近的心理体验的归类,是在努力地标记、收藏、控制这些感觉。先有体验,后有概念,再后来勾画体验的概念渐渐多了起来,就像点缀原野的路标多了起来,体验就被绘出了它自己的地图。但概念的沉积固化终会伤害原始的体验,于是裂缝有其必要性。反过来往前推,也必定曾有一个时刻,“世界新生伊始,万物尚待命名”,当人对其表达惊叹之时尚需用那些最原始、直接、普遍、费力的方式来交流,例如音乐的颤动或面孔的表情。于是就有了希腊悲剧中的歌队和面具。人必须依靠某种非人的东西才能活下去。现代艺术呈现的可能性都是个人命运,古典艺术却要求证成普遍的可能性。为呈递这种普遍性它要求绝对的精纯,艺术也为此舍弃了人性中太多枝节;然而艺术不追求庞杂,舍弃越多,那不可言说的力量就越显深邃。普遍的可能性在漫漫长河中哪怕只被证成一次,哪怕仅一句诗、一笔、一瞬,人类就能够一直活下去,无论宇宙沦落到怎样的黑暗。金字塔会毁灭——因为金字塔只在凡人面前是永恒,在永恒面前却是绝望的偶像——石头不会知道照耀着人类心灵的火,它不知道那些庄严的吻:秋风吻过的原野,猫头鹰吻过的黄昏。诗人最大的意象是非人的,里尔克《秋日》便是典范。今天刚好立秋,就止笔与此: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盛极一时。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让风吹过牧场。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正当落叶纷飞。

借我执拗如少年

好友推荐。从作者身上看到安妮的影子。细腻而理智。是一本适合闲时翻翻的书。作为一本随笔集,本书涉及多个领域。大概是专业和职业原因,作者深度探讨书籍、影视领域较多,对于外行人也许会有些许陌生。人生多磨难,自己应当多一些温柔,少一些戾气。愿自己成为一个给人温暖给人爱的人。愿自己成为一个好看的人。

你是你自己的目的,你是你自己的路(转载)

文/蓝燕文认识她是从一位喜欢她的作者转发她的文字开始。知道有这么一位叫樊小纯的才女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她从前到今的作品。关注不久后看到她出新书的消息,心里暗自窃喜。从本月预售的18号下单到27号拿到新书,28号看完第一遍,今天看完第二遍,这个过程就像长途跋涉后成功登顶感受别于陆地风速一样让人酣畅淋漓。她经历丰富,学识渊博,见解独特。不同于大多数挖掘他人的作品,她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挖掘自己,感知生活。对于学识尚浅的我来说,读她的文字常有咬文嚼字之感,阅读所感也略显浅薄。但是,首次为了一本书花那么多时间心思去记录,只是简单地想让更多人看到这部作品认识这位灵性女子。这部作品的封面、排版、色彩,是我至今见过最奇特最有意思的纸质书籍,设计风格独特优雅。全书黑白相衬,甚至一节标题仅出现一句话,而这句话足以支撑起一版的空白格。一些插图和文字有相当部分没看懂,但好在我懂她表达的东西。“你是你自己的目的,你是你自己的路。你的每一个举动都解释了其他所有举动。你要找到自己的消息。找到,并向消息走去。如此艰难,但这才算是活过。”做事常精确到以分钟计算的我。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不必交谈的时刻显得尤为珍贵。书内很多内容直戳心窝,第一次没舍得在新书内用笔画下自己喜欢的文字,小心翼翼移动书脊,享受每一次翻篇的质感。于是在某个瞬间看到直入人心的文字选择那臭手机定格保存,记录难得的阅读时刻。交谈是奢侈的。懂你的人怎么会因为别人几句添油加醋而对你改观?早点认清自己的友谊界限未尝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肩上所扛的重担也不会方希压榨你。“我不觉得我需要过多的新朋友。我能够交谈的邮件足够多。我要守住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与懂的人一起交谈,去享受不必交谈的时刻是我的乐趣,更是我的生活追求。但是,前提是遵循平等待人的原则。尊重每一位生命的来客,不以貌取人,不以权压人,不以异厌人。

书的影《不必交谈的时刻》

摄影/李振华设计/孙晓曦

Keep silent

人,大概都要活成一个作品,而非一件件相同的产品。人多,热闹,好像交流不会冷场,总有闹腾的、活跃氛围的人。可是,独处在那种氛围的我,却感觉神游了,静静地看着她们交流的表情,静静地听着她们的声音,静静地在我自己的思想里遨游。也许,我也像作者一般,越来越只享受4人以下的对话和静坐。因为,我觉得这种时候,大家是真的在聆听,而非敷衍,泛泛了事。这本书,是作者三年在纽约的随笔。1.有些看了秒懂,感觉就是懂了。就如P117:读多了劝人奋进的警句,有些时候,只会让一个平庸的人变成一个很努力的平庸人。看完有些想笑,人不就是这样子吗?偶尔灌下一大堆的心灵鸡汤,仍旧在平庸之路走着,因为喝了那么多鸡汤,却仍旧不思考,结果当然一样。还有一句话,P182:现代社会的意义就是使人有能力毫不相干。我们的感官都被过于短暂的相关碾压了。我们接受并释放部分愿意被透露的生活。怀旧不时髦了,如果我们并不以旧为旧。新的形式里,每个人与其余所有人都互为样品。我们是文明的样品。我太喜欢现代社会的意义就是使人有能力毫不相关。也许,断了,联系,可以,如此,简单。尽管,在,同一,城市,不想,见面,可以,永远,见不到。人与人,因为某些利益绝情起来,那才比语文老师教你写狠的一笔一划来的深刻。鲁迅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可能,大家都习惯于折中态度来处理事情,反倒给一些本来开始就简单的事情,绕了几个弯。说话也是如此。2.有些看了不懂,装仍旧不懂。于是,只能,多看,然后去思索,待到懂时,方能了解什么吧。有些是看了,突然想起的。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这本身就是骗人的。多疑不用在真正要疑之处,也是枉然。多疑用在不该疑之处,则是徒然。要疑该疑之事,这才是必然。我想,不必交谈的时刻,就让我们 keep silent吧!这样比较好!

因为内心特别敏感,所以她总能捕捉到不一样的瞬间。

上图转自樊小纯日志。。樊小纯,请保持敏感。请继续敏感。

让时间时间,给语言语言

文/Arier  我喜欢这种酷酷的味道,带有浓厚墨色的触感和黑白照片那最接近生活本来面目的视感。  《不必交谈的时刻》,在樊小纯笔下,让交谈不再那么具有吵闹感,也许这本书不适合驯化一个人的能力,不会给你太多想要思考的东西,你只需要随便选择一个角落,捧着这本书:“让时间时间,给语言语言(节选自《不必交谈的时刻》95节点)”。  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页页的翻看着,速度很慢,慢到吓到了我自己,每一页寥寥几句,我却停留些许分钟,脑海里闪烁着无数的想法,这特别像某个老朋友发来的简讯;像自己因为某些小事展开的碎碎念;像写给陌生人的忠告;像描绘身边任意一个场景;像只言片语拼凑的故事;像游记里的标注,但是,刚刚巧,这就是人生。  作者说:不要写情感,写发生。情感留给观众(节选自《不必交谈的时刻》143节点)。  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才愕然发现,需要把大篇幅砍掉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只可惜,对于一个急切想表达情感的人来说,不煽情,又能做些什么呢?转念一想,我不是作者,我只是一个观众,《不必交谈的时刻》的观众,我静静地看着作者笔下的生活,情感是这本书给予我的财富,我要把这段情感表达出来,这才是我应该做的,不是吗?  我大胆的猜测,大凡读了这本书的人,应该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本《名言警句》,更多的人甚至也想写上一两句自己的“名言”来,比如,我在读此书时候,也没闲着,想到什么就动笔写下什么,来两句尝尝鲜:1爱情来时,似雨如风,温柔细腻;爱情走时,像荨麻,像毒箭,痛苦凄迷。2假如相遇是亿万年前注定的契约,来此世上一遭,只希望留有更多的感谢,剩下的就是与你缓缓老去。3不知从何时起,我失去了决定一切决定的能力。你知道吗?4巷子里的狗又在石板凳下面趴着,偶尔有路人走过,警觉地抬起头,摇摇尾巴,继而又安然的趴下,脑袋贴在地上,直到那个人出现,在它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5我喜欢这本书,就这么简单。……  作者不是那种喜欢捕捉惊心动魄的、风光无限的自然摄影者,而是喜欢将故事留在胶片上,不是某一个人的特写,而是一张图上,谁都能看到不同的故事,不同风景的传达。越来越开放的网络时代,使得所以的一切都变得方便,同样也使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不胫而走。越来越虚拟的网络时代,如何能够严谨的生活,找到大千世界里的知音,方式越发困难。但有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书,“遇到喜欢同一本书的人,总比遇到喜欢同一件衣服的人来的更有默契感(节选自《不必交谈的时刻》128节点)。”书成为了寻找类聚之人的首选,同一种对文字的信仰和价值感,让陌生的我们,瞬间成为了知己,谁也不用说话,因为,我们都懂!  除了我们不需要跟不认识的人,不想认识的人寒暄,不需要跟彼此都满心默契的人多嘴,不需要跟自己挑明所有的话,在不必要的交谈时刻,不是什么都不说,而是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已经展现在了面前,不交谈并非任何不谈。  “如果不常阅读,也不是一个手艺人,那么荒芜就会上脸(节选自《不必交谈的时刻》128节点)。”  我是很害怕读名人箴言的,因为一不小心就看到了自己的无知,承认无知虽不丢人,但会让人害怕,浅薄的姿态会迫使我活在粗陋的世界里,越发的荒芜,果然是像“长了草”。作者觉得读书可以告别平庸,我觉得,至少内心会告别平庸,获得勇气。我们一面在与逃离平庸不断战斗,一片又试图放弃抵抗,现代的人,给这种心态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自由!

每个人都有,那不必交谈的时刻

我是什么时候发现语言乏力的?其实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人生中突然有那么灵光一现的瞬间:觉得交谈是无意义的,是不必要的。有时候,心灵相通的两个人,只需要静静的坐着,就可以交流,就能够达到理解,而另一些时候,你发现自己和一些人说了很多话,但是你们永远不会懂得彼此的语言。这样的时候,大概就是不必交谈的时刻吧。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大多数终其一生其实未必曾经遭遇。冗长的谈话,会让人产生自有意义的错觉,会让人觉得温暖,会让人觉得瞬间充实,有人觉得那就是活在这个熙熙攘攘世界的全部意义。算起来,我和樊小纯是同代人。读她的书的时候,我经常会感到惶恐。同样是三十年的人生,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公平,然而有人却触摸到世界粗糙的机理,睁开了自己混沌的眼睛,甚至,在交谈以外的时刻,写下了珠玑之句——你当然可以不必理解,或者无需理解,因为她懂得,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不懂另一些人,然而却未必是完全的孤独,懂你灵魂的那个人,也许存在于过去,也许存活于未来,或者是当下那些陌生人,那又有什么关系?不被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所懂,或许反而是一种幸运,那也意味着思想艺术的超前,如果你并不需要交谈,最终会获得一种自由。同样的时间,有人的人生却厚重许多,做了很多事,看了很多书,走了很多地方,懂得了很多道理,然而,懂得越多愈觉无知,无知的人懂得三缄其口,甚至连书写下的文字,都在意笔力,没有洋洋洒洒,寥寥数语,无需解释。看后记,樊小纯对前来接洽的重庆出版社说,怕写的东西不好卖。对于当下这个时代,可能好多人都有很清醒的认识。自由的人无需苟同,不自由的人却在寻找认同感。但是,书终归还是出来了,我主观地认为,应该也不缺少读者。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我捧着这本书,未必能和这个同时代的女孩达到某种灵魂层次的共振,但是某时某刻,只言片语,我是明白的,同样,我们不需要交谈。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我,我不了解这些文字之外的她。然而,这样很好。题外话,这本艺术气息很浓的书,被姑娘洒上了水,变得更厚了。后来她和我抢这本书,我问她,你看得懂吗?一岁半的小娃居然回答我,看得懂。我说,你认识几个字呀?她回答,三个五个。然后念叨着,看看这本吧,就兀自拿走了。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不必交谈,有时候,我们真得通晓文字,自认为会阅读才去阅读吗?不知道在一个一岁小娃的眼里,这样的书,这样的图,是什么样的,只是,她是不会告诉我的。

写在不必交谈的时刻

我爷爷去世四年了。奶奶从前总是与他吵架,开口即伤。 所以,每次去爷爷家吃饭,我总是不情愿的。爷爷年轻时走过枪林弹雨,命悬一线几多次。知道命从此矜贵了,对吃穿讲究,奶奶则对此并不在意。柴米油盐都能成为他们吵架的理由。偶尔来了兴致,会请儿女前来断官司。父辈们总是说,吵吧,还能吵几年。是的,没几年,爷爷被查出罹患癌症。是晚期。奶奶不吵了。她自己买菜,煮饭,浇花,喂鱼,逛公园。天气好的时候扶爷爷到下面坐一会儿。爷爷躺在花园的长椅上摇着他缠满胶布的蒲扇,奶奶在一旁看着他,听他讲从前的事情。爷爷讲着讲着,睡着了,奶奶怕他着凉,把从家里带的布兜盖在爷爷的肚子上。我见过几次,那神情就是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一次偶然撞见奶奶独自坐在饭桌前,没有开灯,那是我见过她最孤独的时候。见我进来,奶奶慌忙抹了把脸,我看见了,是泪。没人说话了。奶奶说。我问她为什么从前总爱跟爷爷拌嘴。你爷爷不爱说话,我以为他不爱跟我说话,我就跟他吵,吵总能多说几句了吧。后来呢?后来你爷爷没力气说话,我着急,怕他要干什么我又不懂。可是啊,他不说话,用手一比划,我全懂了,那就不要说了吧。奶奶摸了摸无名指上的戒指,抿着嘴笑了,可眼睛里泪光还闪着。抹干了眼泪,奶奶端着热好的牛奶回到卧室。爷爷虚弱的睁不开眼睛,只是眉毛一挑,奶奶连忙轻轻拍着爷爷的手背,说了句,我知道。不必说了,我知道。去年夏天在彭薇姐姐画室聊天,才知道被我工整抄在日记本上的这首《借我》,是小纯写给木心先生的。之前零星看过小纯的一些文字,细思,发觉无法用一种可言说的美感去形容她表述上的天赋,佛说,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文字中最高级的美,同样不可说。小纯是早早悟道了宇宙中那些接近真理的部分。“对艺术家和诗人来说,如果他的灵魂是凝聚的,那么他的局限就一定也是他的伟大。按部就班的人拥有着某种巨大的自由。沉默的人早就把癫狂献给了别处。苦修难道不也是一种放纵吗?不像厄运的喜悦不足挂齿。”妄想以醉生梦死殉道的人未曾知道,艺术成长于格律,死亡于自由。艳光说小纯是完全不依靠女性任何特质就能够赢得智者尊重。现今女性写作者们,多多少少习惯用身体写作,言语之间是自怜自叹。现在想来,千般武器,竟不及小纯一双素手。不粘稠,但情深义重。从前常以为,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是神气的,但小纯练就的本事,是把自己彻底打散了,散在宇宙洪荒里。于是万物都是她的。木心先生常说,人不能辜负艺术对自己的教导。小纯做了,是乘愿再来人。谢谢小纯,以及那些不必交谈的时刻。

跟自己交谈的时刻

读《不必交谈的时刻》的最大领悟,是感觉到了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大智囊,会在许许多的时刻,生出不可思议的智慧,那些瞬间的触动,形成语言,很动人。一如作者樊小纯记录下来的许多话,那些一个人在纽约的生活笔记,是那么的生动智慧,有灵性。突然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愿望拿笔记下自己的每个记忆闪光点,多年以后回头看的时候,或许也分万分的感动了。我们都可以为自己感动的,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选择留下来。这些是跟自己交谈的时刻。用者在这本书中,用了片断式的方式。忽然发现“片断性”是很有杀伤力的,可以用一个小片段,凝聚许多时光,许多故事,许多思想,和许多情增。只言片语,却别有洞天,越思考,越有味道。作者把片断化做的这样极致。片断性的文字必须有时光的凝练,否则很容易被人反感。这本书分了十一类,关于生活日常,生死的思考,也有艺术,影评,读书。虽然是片段化的,有点意识流,感觉作者写的时候那么松散,好像很自由懒散,其实挺难,能把片断化的思考记录成一本厚厚的书,很不容易的。其中不断的视角变换,跳动思绪,变换空间,飞越时间,俯看自己的内心和各种情绪,非常的难。记录自己,是需要勇气的。我就在很多时候,不能面对自己。我宁愿选择忘掉自己,忘掉那些时刻,那些难以接受的许多瞬间。很多恍然的瞬间,思绪它稍纵即逝。很好。有些瞬间,痛苦的难以忽加,宁愿再也不要想起来。很不好。女作者能写得这样豪气的,真不太多。作者果然是闯南闯北的女侠,连书名都起来这样大气,来读我吧,不必跟我交谈,这个时刻你是不需要你说话的。不要止步于和解,或沉迷于超越,因为它们很可能是对欲望的无能为力。一个人死了以后,会被一个鉴定小组访问,然后你谈论你一生的故事,他们最终会选择你一生里最重要的一个时刻,然后你被允许回到那个时刻里,并在那个瞬间得到永生。文字的灵光,在这本书里普照。我时时刻刻都有见到光照的感觉。作者的诗写的很棒,而她的字,那真叫美得快上天了。千万别告诉我作者还是个百里挑一的大美女。那叫我该怎么活下去啊。


 不必交谈的时刻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