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全四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78
ISBN:SH11017-430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

作者简介

商务78年版,当时属于内部发行的出版物。
其余参见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05492/和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16715/的重版介绍


 光荣与梦想(全四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我一直以為世界上最落后的地方是中國以為美國生來就是open的,happy的,fashion的我還以為社會制度是令我們窒息的原因還以為所謂的主義真的能決定人的自由目前只看了五分之一就覺得人類很有希望(當然包括我自己)只是所有的都必須要經歷
  •     当洋洋洒洒、浩浩荡荡的文字在颠颠簸簸中终究尘埃落定,掩卷深思,正如基辛格与黎德寿签署了越南战争的停战协定后,“便使我们都老了几岁”。在美国人治疗战争的创伤,反思越战之痛时,他们也是思念起了以前,正如中国人所说,人便是靠记忆活着了。——他们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慰,在孤立中寻求复兴,菲茨杰拉德在他最优秀的小说中的结尾中写道,“所以我们掉转头,逆时代潮流而行,不间歇的向过去驶去。这貌似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吧,如若没有此番的背景知识,读起来估计不会有此时的感慨。这本书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从2009年夏天到2010年的夏天,其间的曲折不断,也让我从04年的新版(读的上半部,1、2册)与商务印书馆的下半部(3、4册,在图书馆中找到,捧着发黄的书页,历史沧桑感让我喜不自胜),去年夏天感觉整个人都在浮躁中,第一册和第二册都是在浮躁中看完的,加上我对美国历史背景的不甚了解,以至于在开始时对这本书充满了反感,当时奋笔疾书,在本子上写了三四页自认为的本书的缺点。说实话,我完全没有80年代大学生得到这本书便似着了魔一般的沉浸其中(许知远对不起了==),对于开始从胡佛到罗斯福我就没有很深感觉——这样说吧,开始我的感触仅仅是罗斯福新政跟我高中历史课本说的罗斯福新政似乎成了两回事(我估计就是两回事,一回是天朝罗斯福,一回是美国罗斯福)。而正是一开始对此的不感冒,导致我极力的反感作者的絮絮叨叨,似乎他的精力要把整个社会的历史全貌都展现给读者,作为读者你是都喜欢这么多无聊的细节?在我冷静下来后仍旧是对此持否定态度的。可是以此映照出作者的精力不可谓不充沛,威廉曼彻斯特的作品是很多的,庞杂且字数惊人。其实书中内容的记录,如果你作为新闻从业者来说的话,冷静的记录是值得称道的,然而在记录时,事件的叙述又有些松散,加上翻译的原因,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之感,(也许也可以归罪于我——对美国历史的不了解,不过絮絮叨叨倒也证实了作者是一个称职的调查者)。后来我便释然了,如果把小说比作优秀的电影,那么这个就是一个繁杂的纪录片。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更好解释了。还有一个就是翻译的问题,尽管是董乐山,可是有的地方翻译的好,有的地方翻译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在我看来,对于英语中的长句和复句的翻译并没有那么优秀,给阅读者造成了一定的屏障。在英语中,复句越多越长说明你的文字功底越优秀,可是翻译成中文,拆的短一点未必是坏事。加上很多关于美国的政治,很多话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突出的地方就是有的时候作者引用一个人的观点来证实叙述观点的时候我竟然不能理解引述的话是何种观点!(就当我是弱智吧!)1下面是我在此书中印象深刻的美国黑人运动的看法:在美国的黑人运动中,我一是有些吃惊,二是反思集权与分权,自由与集中的优劣。自然,在黑人运动的问题上,中央权力的不力是让人深思的,州的权力中央由于无法管理,导致暴力事件与歧视事件,而事情在州的权力部门的放纵下愈演愈烈,而总的行政部门——白宫只能望之兴叹,无法加以干涉,这在中国让人无法想象。总统能做的仅仅是求助于法律,让国家法院判决州长违宪。(首先赞叹一下分权)而州长则会气势汹汹的站出来,与白宫作对。并且州长作为白人至上主义者,是白人选出的,这里的白人是指在美国南部的种族隔离主义至上的白人,州长要对他的选民负责。小石城事件和奥克斯福德事件让人感觉正义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得到伸张。(可是还是要叹一声,对选民负责的民选……)从相反的一方面来说,新闻自由得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能够知晓事情的真相(当然某些国家加以“丑化“,正如某些国家说西方国家”丑化“它一样,这些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州长这种部门代表人民的利益,他是第的确确对人民负责的,美国人民的自由程度是中国人,不,大陆人难以想象的。可是我们来看,在这种情况下集权竟然发挥了大作用。嗯,还是有那么些优点的。最后,在小石城事件和奥克斯福德事件中,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都是调用了军队的。我想这是迫不得已,而对于民间反对军队平定叛乱之说,我报以极大的同情,可是看看这个,调用军队那真是也没办法了。(当然我对某些国家的某些事情,嗯,我没有觉得那是叛乱)2另外一个问题:可是这绝对不能证明我崇拜专制,在我看来,贯穿美国的一个词就是民主。我至少算得上是一个九成的马克思主义者,可是说实在话,我没有仔细研究过马克思的著作,这样倒不如说是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不知道是不是马克思提出或者赞成我们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我觉得乌托邦的想法能证明这个纯属yy)。这句话有合理性。可是我看过一个纪录片《中国——一个世纪的革命》,里面蒋经国说蒋介石对他说其实这些都是违背人性的。在《光荣与梦想》中,时刻展示的美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可是把人权、民主、自由贯穿其中:推来推去推导出的倒是与集体主义相违背的内容了。另外有一个命题:人民是历史的决定因素,我以前深信不疑,可是我后来却觉得这个命题有太多的解释性。当然肯尼迪兄弟改变了美国甚至世界的历史。然而他们都说过历史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可是他们都改变了历史“,假若你解释为历史的潮流是向着文敏开化等等前进的,只有人民可以推动这个我无话可说,可是当在历史的细节上,一个人改变了历史,剩下的人都已经成了历史的牺牲品。3罗斯福、杜鲁门、艾克、肯尼迪、林登约翰逊和尼克松,作者仅仅是一个记录者,他的记录也是有着些些的遗憾。例如对于二战的内容其实我个人觉得是没有什么优秀成分的,由于作者作为一名军人曾经在对日作战中上战场,所以对于珍珠港后美国与日本的战斗写的详细而乏味,相比于欧洲的北非的战斗则写的单薄。不过我觉得越战写的很好!胡乱说了这么多,真不知道写的什么,还是摘抄一点点作为结尾吧。1961年底,司法部长向他的哥哥(总统肯尼迪)呈递了一份关于民权问题进展的报告,报告中听起来信心十足,而且鲍勃(肯尼迪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还在第一浸礼会教堂的对抗事件发生一个星期后在“美国之音“广播中宣称种族主义在美国已是江河日下,他干脆预言,不出本世纪,黑人就将当选总统。(预言帝,虽然晚了几年)肯尼迪对于有些人认为应当蒙上眼睛才能避免学坏的想法感到不能容忍。——肯尼迪评价卡斯特罗的极权(怎么就让我想起了广电总局……)在民主社会中,作家、作曲家、艺术家的最高职责是不论后果,如何始终忠实于自己。艺术家对自己真理观的服务就是最好的为他的国家服务。——肯尼迪,1963年10月26日(天朝现在都不懂的这句话,我感到很伤心)
  •       为了打发火车上的36小时,在图书馆角落书架最底层找到这本书的第四册,破旧不堪,和图片一模一样,貌似头几页缺了。但翻开就被文字吸引了,新闻叙事的手法,如身临其境。很多有趣的故事,又有强烈的时代感,火车上时间一下溷得很快了。  以前看《阿甘正传》了解了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溷乱,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那么乱啊,反越战,反种族歧视,嬉皮士运动,大规模示威游行和罢工,暴力犯罪发生频繁,社会秩序濒临崩溃,政府受到强烈不信任,越战居然能拖那么久,政府蒙蔽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政治闹剧也是很多的。  有意思的是大学生成立各种民主社团,暴动,关押校长老师,和警察发生流血冲突,看来那时全世界都一样啊,不过本质就不同了。  而到了1972年整个美国开始怀旧了,经历了这么多,过去的信仰与价值,美国的精神,都显得珍贵无比。美国的光荣与梦想,还待以后在前三本中找寻吧。  ==================  2010-01-07 21:28  <光荣与梦想>继续看了第一部,真是好书啊,熟悉又陌生的美国往事。  经济危机造成大片营养不良;罗斯福炉边谈话;美国从30年代开始搞基建,实现村村通公路电力;左、右反击新政,但右更有威胁,社会氛围一直反共,常凯申被某议员说成东亚最大的共产党;1929年旅游纪录片结尾,“我们离开了和平安宁的德国”。美国外交奉行孤立主义,二战参战也是经过了一番激烈辩论。  工人经过残酷的斗争赢得了工会的胜利,期间有多次血腥镇压,斗争维权的方式也一直影响至60年代。作者似乎很不赞同这种方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没认真读完 扫完了
  •     我们现在就站在1931年的华盛顿大街上;天知道明年会不会有一位罗斯福。居然能在1978年的中国出版。
  •     一部20世纪美国成长的史诗
  •     一个暑假的神驰
  •     一年
  •     看的是這個版本: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14954/(中信15年4月版,4冊)
  •     大一的阅读作业,却半途而废。 现在,我想要认真再读一遍
  •     伟大的记者和他伟大的作品。幽默的文笔和细致入微的描写铸就了这部1932-1972的美国社会百科全书。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这几册黄皮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以至于若干年后入选“30年30本书”。
  •     其实难副
  •     不同的方法看历史。很不错。
  •     my dream book。 我一定要找到这一版的后两册。
  •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吃饭时也看等车时也看上厕所时也看。书的前三部写的太好看了,那时的美国纯洁坚韧勇敢,意气风发,感动得我落泪几次。二战结束后的美国忽然变得疲软起来。对战后的美国印象最深刻人物却是的史蒂文森。他说“我们像是在黑暗中被绊倒的小孩子。想哭却不能哭因为自己太大了,想笑又不能笑,因为那太疼了。”他在说在野的民主党,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自己的处境,心酸得不能自己。
  •     通过kindle短短断续读完了,耗时大半年。值得一读。
  •     读了才知道原来米国也曾经那么潦倒过。书中提到很多坚持正义和良知的人,这些人一点点推动美国走向正确的方向。不知道是否虚构,每个国家都需要这种品行卓越的智者,但现实中却多的是连“一厘米的主权”都不愿坚持的废物。
  •     洋洋近两千页,展现了美国四十年的画卷。光荣与梦想,在于勇于面对自己,并且直面未来的勇气。 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度。
  •     读了十几遍 丢了好几页 真该好好存着
  •     出国前曾经细读励志来着,比读林达啥的靠谱多了。
  •     从胡佛到尼克松……
  •     “读完卷一卷二,把后两卷交给2016吧” “漂亮的串烧,嬉笑怒骂皆文章”
  •     伟大的记录。我们的几十年还如沙尘暴一般,可见度几乎为零
  •     一个鲜活的具体的美国
  •     只读了一册,过于浩大,无法评价。
  •     后来国内很多描写富兰克林.罗斯福到尼克松期间的书籍都大段大段抄袭此书
  •     稍嫌繁冗
  •     第一册讽刺最好 黄仁宇也学到了这种大概是过去将来完成时
  •     很佩服作者那么多细琐的时间可以串联的这么完美
  •     N年前蹲在新华书店某角落废寝忘餐拜读,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光荣与梦想》美国二十世纪20年代~70年代断代史,至今膜拜天纵之才罗斯福。扫描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4903918.html
  •     能多一个不想读下去的选项么@豆瓣
  •     煌煌一部四十年社会变迁史,纪实式开局,抒情法结束!以眼写史,身临其境;以手写史,妙笔生花;以脑写史,慎思明辨;以心写史,鞭辟入里!美利坚珍贵史料,合众国伟大史公!
  •     关于从一战到七十年代的美国历史,规模宏大又细致入微。
  •     一口气读完,信息量忒大,好像赶火车...
  •     1900页的美国往事。
  •     即使现在才读到,依然会不时感动于书中历史的激荡吊诡、事件的扣人心弦、人物的鲜活丰满和作者笔调的生动细腻风趣泼辣摇曳多姿。让人不禁再次感念董乐山诸前辈的传神译笔。我是先读完了他译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觉得意犹未尽,又从书柜翻出这套发黄的四卷本。之后么,想读沈志华的苏联史。其实我们上世纪的历史的复杂惊险何尝逊色于德美苏联?期待在唐德刚先生故后,我们也能有像两位威廉这样兼具识力与笔力的历史学者把历史风云收聚笔底,付诸后代观览、嗟叹、沉思。当然,前提是能够出版
  •     很好也说不上吧,一个美国人写的赞扬美国的书。不一定真实,但很希望中国人也可以写一本赞美自己国家却看不出做作感的书。
  •     对我影响最大的著作。
  •     冷眼實錄,秉筆直書。一個高尚傳媒人的新聞素養。
  •     看这本书是上学期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了
  •     绝版图书
  •     太阳底下无新事,当然,指的是人的思维、情绪与作为。
  •     感慨良多
  •     我是多幸运。
  •     读完第一册,第二册
  •     神书!
  •     :无
  •     谁来书写中国的当代编年史?
  •     我觉得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
  •     光荣,梦想,以及两者的反面
  •     谈了这么多天了咱们不谈文学了。这版本的美国史其实是我当年研究全球史的时候看过的最好的一本,虽然中信出了新版卖的死贵死贵,但是还是推荐。不过,请认准商务印书馆,我是中信一生黑。
  •     我恨历史。
  •     我是多么地迷恋老书啊——特指上世纪改革开放刚开始后在全国性的读书热潮中出版的书,那么多精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