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自画像》书评

ISBN:9787208136858
作者:[法]爱德华·勒维

勒维的语言盛宴

勒维的语言盛宴——读爱德华·勒维小说《自杀/自画像》◎ 东渔让我们先来认识爱德华·勒维,关于他的介绍无非是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多重身份之中竟没提到诗人这个头衔,且评论界将其独特的写作称之为“文学立体派”,所谓“碎片化立体呈现”不也是显露着诗意堆砌的痕迹嘛。从他的小说《自画像》和《自杀》中提取印象,将他的形象组合出来,因此,可以首先确定他是一个诗人,一个玩弄语言的高手,是他在操控语言,而不是语言高于他,也可以说,他操控的语言最终成了“他的符号”,已不再是大众的语言。文本不分段、不分行,却烙有诗的本质,爱德华·勒维这种文本让我想到国内的孙智正、鲁鱼等小众化却很有特色的写作者。一种无拘束、自由的文本体现,向后现代主义无意识地聚拢。简单的词语在他们笔下散发诡谲的魅力,看似陈述句堆砌起来的平面框架,其实更像是构建了立体的迷宫,精神的游离居于语言的背后,更深的底蕴犹如层层剥离,时而分散,时而聚合,呈现连续性五彩纷呈的状态。再来梳理一下爱德华·勒维的文字气质:他的语无伦次,他的跳跃,梦呓般陈述,他的专注,他的武断,他的意淫,自我标榜的嗜好,他对“弥撒”的怀疑和不屑,但不是亵渎,这一切都在表述一个人的立体化精神层面。他多次提到“精神分析医师”,且承认看过四位精神病科医生,吃过百忧解等药物(“都没有用”),还在一家精神病院住了半个月,这表明生前他应该一直都在做着精神方面的治疗,抑制抑郁的发作。即便是精神的病态曾困扰他,但这不是赴死的主要驱使。世俗的生活让他无所适从,他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世界,义无反顾,在自我的沼泽里沉沦或者上升,他打开的新世界也只能是带着“自我”标记的精神世界。1.《自画像》这是一份别具一格的简历,一份特殊的自我介绍,不需要任何一个读者的和解,我就需要疏离,我就是我,仿佛爱德华·勒维一直就是这么与人对话的。爱德华·勒维带着神经质的表达,像是面对另一个人,肆无忌惮地坦露心态,亦如静物花瓶般摆放在堂前,将“自我”呈现给写生者,任由他们用眼睛注视,用心灵去感触去溶解,然后画下来。这些闪念、碎片、突然的动机,也像是众多微博体的集结,或脑洞大开的果冻组合体,透着敏感、透明、近似病态的人格体现;好比他自己热衷的印象派画作,在一片片光彩中显露的虚无本质。后来他弃绘画衷情于摄影,然后是文学,都是因其敏锐的情感触角所为,他终究会融入盛装精神缺口的诸多载体,而这些“手艺”最终成全了他,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一个“自我”的强者。“我”的所有作风,属于小说里的“印象派”:——我的迷幻,“我有个想法,开一家梦之博物馆。”——我的诗意辩证思维,“如果我在照镜子时转了身,就会有这样一个时刻,再也看不见自己。”——我的臆想,“我在云朵里看着幻想中的生物。”——我的游移不定,“我为自己的高兴而高兴,为自己的悲伤而悲伤,但也会自己的悲伤而高兴,为自己的高兴而悲伤。”——我的自卑,“我有时不知为什么感到自己是个伪君子,好像有个影子笼罩着我,无法摆脱。”——自我的敏感,孤独延伸的敏感,“从母体的孤独到进入坟墓的孤独,我被迫接触到很多人。”“人群中,我比独自一人时更孤独”——我的睿思,不拘一格,正如《自画像》的剖白:“造就我的风格的,不是文字,而是思想。”生于1965年的爱德华·勒维写到“我要活到八十五岁”,还要将他的墓地建成一件艺术品,刻上死亡日期:2050年12月31日,这是多么迷幻的一幕,真正的意外是,他写完了《自杀》就在2007年10月初自杀了。死亡注定要适时到来,一个控制语言的人也控制了死亡的脚步,自杀是“自画像”最后的涂抹,于是他成全了自己——“死亡是完成自己”。因为他早已看透生命的虚无本质,因为坚决的厌世感,因为“我的死亡不会改变任何东西。”,亦或他将践行《自画像》这句话的本质意义——我希望人们在我的墓碑上刻上这句墓志铭:“一会儿见。”2. 《自杀》爱德华·勒维的另一本小册子《自杀》与《自画像》自成一体,散发着一脉相承的气息。以对一个自杀身亡的朋友倾诉对话的形式,实质上更像是面对自己的内心行使一种对话主权。第二人称“你”的直接运用,消解了人际关系的距离。整篇小说的气息,就好像爱德华热衷于对镜自弹——“对着镜子,不论是高高兴兴还是无忧无虑,你总归是某个人……表演短剧中的人物,这让你重新有了存在感。”有时候读他的作品,会感觉到爱德华手里拿的并不是写作的笔,而是一把刀子。对于“你”犹如步步深入的勘探器,“我”时而在“你”身旁,时而“二神合一”,潜入内心深处,后现代主义的支离破碎呈现的却是完整而迷失的精神家园,没有守望,只有出离、解脱和无畏的“自我”。剖析自我的精神世界,却不想继续纠葛于人世,爱德华·勒维用死亡的艺术践行了生存“印象派”,或许,他还会在另一个世界起底重来,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念来行事,那里将是永生之界吧。

遗世孑立的孤独之魂

试想一个场景,你在读一本书,而里面充斥着作者的喃喃自语,像在语言的迷宫中兜兜逛逛,摸不着北,寻不着门,却又时常会被其中的句子惊到,诸如“你的自杀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话,可你永远也采摘不到它的果实”,不由得一震,好像作者触到读者隐藏久久的秘密,反过来说,自己似乎也觉察出了门道,渐渐看出了这场语词钩织的捉迷藏的线头。这是法国作家、艺术家爱德华•勒维的小说合集《自杀•自画像》给我的一个观感。《自画像》里第一人称的自白,好似由大量的语词构成的句子从四面八方铺面而来,有的连贯,有的却突然插入,打断原来的节奏,突兀却直接,一如生活的偶然和不可预测。而此排山倒海的、随意而为的碎碎念似的语句,呈现出一派立体的人物形象,就像搭一个立体模型,一块一块的拼合,终究成形。一个人的一切其实相当的琐碎,日常的作息,习惯与癖好、童年的经历,儿时的梦想、遭遇过的事、碰触过的人、荒诞的见解、莫名的玄思,林林总总,零零碎碎,全都组成了一份人物拼图。非线性的叙述方式,而且消融了时间的概念,加之语词的堆砌和碎片化的句子,勒维的小说给人一种阅读的窒息感,他抹掉了语法,就像btr(鼻涕人)在导读中说到的“《自画像》没有分段,它仿佛要予人一种印象:这些句子是同时出现的。”但读者又能够顺着作者的意识流而进入作者的内心,被他心里的暗涌推着潜行,然后不知道下一秒会被推到怎样幽微之境,也许这是这本小说的有趣的阅读体验之一。而与《自画像》一脉相承的《自杀》,同样是碎片化的、跳跃性的叙事。勒维写到,“你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控制虚构生活的进展:你可以让它停止、加速或减速。回到过去,或跳向未来。你是读者,拥有神一样的能力:时间臣服在你的脚下。”可事实上,在阅读时真正拥有神一样的能力的是作者本人,他的叙事节奏控制着我们的阅读节奏,也控制着我们对他生活的窥探和介入的深浅。勒维对友人的生活细节和心理的大量描写,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孤独,无论主人公如何融入社会,但内心的孤寂依旧难以排遣,而自杀可能成了最终的必然。作者甚至认为自杀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美,归根结底是对遗世孑立的孤独灵魂的赞颂。

爱德华·勒维的“完美”

爱德华·勒维的《自杀·自画像》最近变成了“心头好”。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一百多页薄薄的软面小册子,出门在外方便携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随时能让你入迷:随便的翻开其中一页,随便地挑其中的某一句话默默地开始读(自认为朗读的话效果会更棒),你很快就会产生一种与时间分离的错觉感,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凝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存在时间,因为整本书里的内容没有顺序,也没有事情发生先后之分;更不存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逻辑叙事,因为句子和句子之间没有任何所谓的联系……作者把一切可能会局限作品的因素都排斥在外,书中提到的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似乎都在飞快地迈向没有尽头的永恒里。正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对于爱德华·勒维而言,就是他真正渴望的“完美”。名校毕业、精英人士、绘画鬼才、追捕光与影的人……爱德华·勒维有很多头衔,但他却像个不知满足的孩子,一旦发现这些东西并不能满足自己所追求的“完美”,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身,将它们一个接一个残忍地抛弃,然后扑向更向往的领域。文学,可能是他此生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拥抱。他的一生只创作了四本小说《著作》、《日志》、《自画像》和《自杀》,内容如同他取的名字,简洁明了,几乎都是短句。这本书是《自杀》和《自画像》的合集,分别装订成了两本小说,《自画像》写的是他自己,《自杀》则写的是他曾经一位已经自杀过世的青年友人。而就在他创作完《自杀》之后没过多久,他也赴了友人的后尘。很多人都认为《自画像》是他自杀念头开始的苗头,而《自杀》则是他行动前的自白,内容也因此沾满了昏暗的血腥味,让人下意识地抗拒。可是一切都截然相反,读下去你会发现——书中他记忆的片段,沉默的自白与不知从哪里冒出的碎语,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都是满溢而出的生之眷恋,如同梵·高的《向日葵》,是黄金般近乎绚烂的色彩。但不同的是,梵·高的自杀带着病态的绝望,而爱德华的自杀则让人感觉——死亡不过是一场盛宴,没有悲伤,更没有痛苦,一切只是为了更接近所追求的“完美”,因为不管是文学,还是更早的摄影、绘画,它们都有其固定的载体,无法彻底剥离时间与意义。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德华的“完美”正是建立在永恒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打破了死亡的边界,人的生命才能达到永恒。所以,他把死亡看成了一个通往永恒的媒介点,一条捷径,唯有亲自前去验证。他不是真的绝望,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死亡面前,笑着说再见。”而我们也唯有在感受过他自杀前的那一刻复杂而追求完美的心情时,才会明白生命的可贵与美好。因为对于我们而言,爱德华·勒维“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

自杀阴影下的文字——读《自杀》和《自画像》

# 一有关《自杀》这本书,必须知道的一点就是,交稿后仅仅十天,作者便自杀身亡。这本书看上去是作者对自杀好友的缅怀,而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己对死亡的参透。在篇末的三行诗中,其中有一首是>诞生突降于我,生活占据了我,死亡完成了我。死亡,对于作者爱德华•勒维而言,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二本书的体裁非常奇怪,全篇用的是第二人称,像是作者对好友的缅怀与悼念。比起小说而言,更像是书信。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之下,我们知道了死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死于什么形式,以及最重要的**为何而死**。对于死因,作者设想了很多,也帮我们澄清了很多。死者在生前,也许和许多的普通人一样,看不出任何的端倪,猜不到何种的偏差。就像是读者生活中的朋友一样,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但是对着**自杀**这个话题,就像是大多数人一样,不会谈得太多,聊得太多。>你没有企图自杀的前科。你不惧怕死亡,你先于它而存在。你的自杀让人以为你活得很惨,可你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幸。比起想念你的人,你的痛苦没有那么多。你对生活不满不是因为身体机能出了问题。就像是书中说到的一样,一旦自杀成为了结束生命的方式,之前生活中所有的痕迹,都会成为“自杀倾向”的蛛丝马迹。>你深陷在无休止的怀疑中。你说自己是这方面的行家。可是怀疑让你累得不行,你甚至怀疑起了怀疑本身。你死了,因为你要冒着空无一切的危险去寻找幸福。你打算建造自己的墓地,不想劳烦别人为你挑选最坚固耐久的安息地。当作者为自己的好友整理了这么多的死亡的线索的时候,他得到了什么呢?他理解了好友的世界了么?他参透了生命的意义了么?他渴求死亡的内涵了么?的确。作者用实践回答了我们。他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而也就像是他在书中所说的一样,**你离开的方式把你的人生改写成了另一番模样。认识你的人根据你最后的举动去重新理解你的每一个行为。**而作者爱德华•勒维的生命之林,也不可避免的落入了**黑色大树的影子之中。**# 三在另一本书《自画像》中,作者将自己作为对象,丰富地刻画,细致地讲述,似乎是想给人留下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自己**。在一百页的篇幅中,他用一个接一个的陈述句,从各方面提供了**我**的性质。作者是不是书中的人物呢,无法确定。但是对于创作,对于写作,书中有这样提到:>我有时有写书的想法,发现这是一个出不去的又黑又窄的房间,相反,我有时会发现这是一做有无限分支点明亮房屋。在这里,快速畅行怡然自得。本书的创作,对于作者,更多是一种发泄的出口,而不是一个自我宣言。循着这个途径入手,《自杀》这本书对于朋友的分析,更多的也是一种对于临终前的自己的记录和剖析。不过,在《自杀》里面又有这样的文字:>你读到的,是两种认识的重叠,一个是你的,一个是作者的。你怀疑自己观察到的,却不怀疑别人虚构出来的。你在真实生活的不绝流水中感受它,但你却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控制虚构生活的进展。# 四这种试探与暧昧的态度,在文字背后,读者只能感受到一个敏感焦虑的作者。他用文字倾诉自己的一切,又担心读者不会理解自己的真情实感。当这种情愫变成”自杀“这种极端的行为的时候,爱德华•勒维只会越发的悲观。他已经猜测到了,他的文字已经被”自杀“所笼罩,已经无法摆脱这个字眼的影响。爱德华•勒维对于**自杀**的想法,是否已经全情的投入到了《自杀》这本书中,其实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读者如果能从字里行间找到生命的共鸣就好。如果不能,也无妨。###更多请关注:https://basin42.wordpress.com/


 自杀·自画像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