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脑子,厨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8
ISBN:9787302332558
作者:﹝美﹞约翰•S.艾伦 (John S. Allen)
页数:344页

作者简介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和饮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有关食物的本能,一种全人类共有的味觉体验?有没有一种“食物理论”决定着我们会选哪些东西来吃,决定我们认为吃多少才算饱,决定我们爱吃什么零食?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觉得有。在这本书里,他探索了味觉的演化基础,以及共同的认知基础何以衍生出世界各地纷繁复杂的饮食文化。
人类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种类非常广泛,但与其他杂食动物不同,我们吃饭时用到的不只有舌与胃,还有脑。味蕾能够体现人类的自然史,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超级杂食者。
这本书的素材来自食物历史、厨师、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艾伦先是描绘了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谱,探索了烹饪在大脑演化中的作用,随后将笔锋转向当代吃货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书中探究了对食物的厌恶与喜好、给食物加上“好”和“坏”标签的强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还对吃这件事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例如,为了解释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酥脆的食物,艾伦先是考察了人类的近亲食用昆虫的习惯。他还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声音可以丰富感官体验,避免吃饭时的乏味。另外,对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却会让我们获得犯错般的快感。事关吃喝,决定味觉的绝不是单一因素。
如果说语言反映了人脑独特的高级智慧,食物在此方面也毫不逊色。这是一本能够让人思考的书,让大家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和食物的关系,更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以及怎么吃,并更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同时思考人类的将来。
——薛贵 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家
这本书告诉你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这样吃”。不明白这些,并不会影响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这些,可以让你谈起吃来与众不同,在吃货中上升几个等级。
——云无心 科普“《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艾伦结合了演化与现代生物学研究,做出了一桌有关人类饮食习惯的盛宴,桌上满是新鲜想法。这本书以迷人的笔触揭示了食物的深层意义。
——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
书里有多如牛毛的有趣信息:我们为什么爱吃酥脆的食物,食物如何推动演化……这是取道餐盘的人类史之旅。
——Jesse Rhodes,史密森尼杂志美食专栏作者
我们的大脑总是会被食物吸引,耽迷于复杂的食谱,眼馋巧克力……艾伦以精神上的味觉偏好作为透镜,讲述生物学和文化历史的故事,他的武器是人类学、食物历史和作为厨师的经验。书中涉及对食物的渴望与厌恶、文化取向与节食,内容丰盛。
——《自然》
艾伦是个科学家,这就是说,他对食物的文化史——比如说腌黄瓜怎么从东欧迁移到纽约——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干货”。他的工作就是观察大脑扫描图,看看要求被试者想着不同的食物时,他们的哪部分脑区会被激活。由此,他能把如今人们对食物的偏好镶嵌到生物演化的漫长征程中。
——Kathryn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酥脆
酥脆之源:昆虫
酥脆之源:植物
酥脆之源:熟食
咀嚼中的脑
嘎嘣脆
“酥脆”这个词儿
干脆的小结
第二章 双足、大头、小脸的超级杂食猿类
栖于树,食于树
脑与肉
高能耗的大脑
“以鱼补脑”假说
从杂食到超级杂食
农业与超级杂食动物
摩登原始人
第三章 食物与感官的脑
味觉文化
味觉原理
赏味的脑
痛并快乐着:吃辣椒
味觉的遗传变异
食物高潮
静心品尝
第四章 多吃点,少吃点
当然想要多吃一点
从肠胃到大脑
脑结构与体脂肪
脑功能与体脂肪
进食成瘾
厌食成瘾
节食与脑
第五章 关于食物的记忆
记忆的海马
海马、进食与开胃小菜
进食、记忆与遗忘
工作记忆与烹饪
关于未来的记忆
记忆的盛宴
第六章 好食物、坏食物
火鸡与食火鸡
这是披萨吗?头脑中的类别与分类过程
饮食结构为什么要有名字或者形状?
好与坏
脑海中的菜单
第七章 食物与创造之旅
创造力的演化有何用处?
创造力与脑
创造性的厨房氛围
另一个创造性厨房
选择去创造
第八章 心智理论与食物理论
心智理论
食物理论

内容概要

约翰•S.艾伦(John S. Allen) 美国南加州大学“栋赛夫认知神经科学成像中心”和“脑与创造力研究所”的神经人类学家。艾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在奥克兰大学人类学系担任教职的数年间,他曾于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帕劳群岛和新西兰进行心理生理学和神经分裂症演化的田野调查。1998年,艾伦开始跟随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夫妇领导的认知科学研究组开展人类神经解剖学研究。
陶凌寅 文学硕士,科普、科幻译者。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对心理学、神经科学亦有兴趣,现为科幻图书编辑,居于北京。


 肠子,脑子,厨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讲吃的书有无数那么多,都挺好卖的。讲科学的书少一点,但也很多,不过大多数都没人买。这是一本科学的书,和吃沾上边以后,就变得更加好卖了。图书市场难道是吃货占据的吗?不应该啊,吃货哪会去看什么书。应该说,无论是什么人,无论你是大儒还是平民,你都逃不出吃货的品质。吃乃人之天性,没有吃,哪有活,更勿论其它。物质需求永远是大于精神需求的,只有物质需求满足了,才能说别的。吃都吃不饱,还看什么书。看书的人,至少先是能喂饱自己的人。吃货可不是一般的吃啊,每个人都吃,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吃货。的确,就等于说,每个人都吃,但为什么有的人吃成了胖子,有的人却没有。吃除了是为了摄取营养,自人类进化以来,还有很多其它的意义。比如说,吃就是为了开心。吃为什么就能让人开心呢?大家知道,愉快是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有关,而吃这种行为就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让人高兴起来。而且吃除了最重要的看食物,还要看环境、情境、心境。所以为什么饭店要装修好,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样的食物,你在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吃起来也会变得更好吃一点。类似的,你和心仪的人吃饭,是不是吃起来也会更香一点。假如你本身心情不好,有心事,再美味的东西你也食之无味。这些大家很早就知道了啊,还用你说吗。知道是知道,但是知道和证明是两回事。你除了知道,你还要能够证明才行。所以很多科学家就在干这事。现在的脑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很多实验都可以做了。通过仪器和样本的检查,就能科学定量地分析人体面对食物时产生的各种反应。书的前面有两篇推荐序,都介绍得不错。就是给人一种推荐者只看了第一章就来写序的感觉。因为基本都只提及书里面讲酥脆的部分,而后面更多的内容却没提。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觉得只有前面的好看,后面的不怎么样,那就不说为妙。后面就是正文了,分成很多章。一般来说,章节之间是递进关系,但很多书的各个章节却是平行关系。这本书也有这样的倾向。作者似乎是写论文写习惯了,每一章的铺排业像在看论文。每篇论文之间并没有特别联系,各篇之间各自讲自己的研究内容。独立成篇都没问题,如果集结成书,那至少联系更紧密一点好。而这样的独立成篇结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前后水平差异。前面的似乎是作者的强项,内容充实,方向明确,而后面的就是作者的弱项了,有些已经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但书就是这样,不一定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珠玑,有一部分内容好看也就够了。假如这本书砍掉后面几章,不仅仅不会让人觉得内容不够,反而会让书加分。科学的书有时候就是这样,不像小说,要有头有尾,有时候内容多了,反而让读者却步。
  •     在编辑大人的逼迫下,贴译后记,暴露了我的译者身份和体型,囧,请各位批评指正。---------------------------------------------------------------我从小就是个胖子,体重指数超出了参考范围的上限。开始译这本书的时候,我又打算减肥。减肥需要节食,而节食就是忽略食物的意义。至少在开始打算减肥的时候,我是这么认为的。但这本书讲的就是食物的意义,我预感我的减肥计划又要完蛋了。随着译稿一页一页地写出来,我对节食的信念也忽强忽弱,不断变化。爱好酥脆是人的天性,我得意地开了两包薯片嚼起来;人类的演化与肉食比例的提高有很大关系,那我更该多吃两块排骨了;肥胖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危害,肉还是戒了吧;厌食症对脑部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太好了我最近胃口一直不错……对我减肥计划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内容是讨论为什么各种节食法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而官方的膳食结构指南是没有名字的。译完这一节,我意识到我需要的不是暂时性的所谓“节食”,而是彻底改变饮食习惯。这是一辈子的事,比成年人从头学习一门外语还要难。我放弃了短期的减肥计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减肥计划确实泡汤了,但我决心挑战这个更难的任务。改变饮食习惯的第一步就是开始重视自己的饮食,重视每一种食物的意义。我开始注意自己每一顿饭的食量和进食时间,关注自己摄入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比例;买包装食品时开始仔细阅读配料成分表。然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多吃蔬菜和粗粮,做饭时少放油盐。三个月过去了,我依旧是个胖子,但我起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今年春节一斤肉也没多长。我从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实际的益处,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指导减肥,这本书对不同需求的读者都有参考价值:如果你只是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一本非常深刻的理论指南;如果你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感到好奇,这也是一本生动的人类学读物;如果你想要探讨"我是谁、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这样的哲学命题,本书也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整体看来,这本书介绍的是人类演化历史的一个方面。提起演化,大部分中国人会想到一把大胡子的达尔文肖像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演化与大部分社会科学命题一样,只是一种理论而非事实。其实演化已经发展成了一门严谨的科学。当初的大胆设想现在已经有了许多证据的支持,而这些证据的获取途径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难以反驳。最初的证据是行为学层面的,依赖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的观察;随着磁共振技术的成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层面的证据;而最新的进展已经深入到了分子层面的遗传学研究。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状况在本书中均有反映,而且相辅相成彼此印证,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科学学生(例如我)的视野。通过介绍人类饮食习惯的演化历史,作者在最后一章点出了全书的主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的背后有着数百万年的自然史、数千年的文化史和每个人一辈子的私人史。认识饮食习惯就是认识我们自己。我要感谢在翻译书稿的这段时间里为我提供无私帮助的朋友。感谢本书的编辑贾明月,她非常仔细地指出了每一章译稿中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诚恳地与我讨论。感谢果壳阅读与译言网联合举办的翻译训练营,是汪梅子与孔新人二位老师的帮助使我有机会成为果壳阅读的译者。感谢冯佳伟细心整理了部分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是我译稿的第一位读者。最后还要感谢范志红老师,她的微博使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美食与营养学方面的知识。由于本书涉及的学科较驳杂,虽然我在翻译过程中已认真查证,但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赶上物质匮乏的尾巴,虽没有感受过真正的饥饿,但也经历过限量供应。对那个时代的鲜明回忆之一,就是猪油渣的美味。炸过的猪油会产生块状的油渣,这些酥脆的油渣成了中午佐餐的一道美食。多年以后,我已经开始发愁腰上的赘肉,习惯在超市买食品前,先看一下包装上的热量表。有一次拿到一盒猪油粽子,加热时满屋异香,感到什么东西就要醒来,可尝上一口,却又大呼恶心,结果是一口没吃,全部“处理”掉了。对高热量的动物脂肪这场“由爱到腻”的转变,就是我的肠子和脑子经历的一场串谋。以至于当看到《肠子,脑子,厨子》一书以“酥脆”(crispy)开头时,我都要露出知味的微笑了。我们的大脑参与了“吃”“酥脆”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食物口感。但仔细想来就会发现,酥脆的来源可真多。例如植物的酥脆来自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爽脆的口感提示我们,这株蔬菜非常新鲜,而新鲜对于蔬菜往往是安全、营养丰富的保障。熟食的酥脆来自一种叫做“焦糖化”的反应,糖在加热中发生褐化,变得酥脆,产生一系列香味物质。当我们炸土豆条时,它的外皮有了一层脆壳,而内部因为水分阻止了食物继续反应,保持了柔嫩的口感。外表的脆和内心的软一起提示我们,这是一份淀粉含量颇高的高热量食物,如果再配上盐……怪不得炸薯条让人停不下来。还有一个酥脆的源头我们食用不多,但我们的祖先可不一定,那就是昆虫。昆虫的外骨骼由几丁质构成,这种多糖虽然我们无法消化,却能提供酥脆的口感。如果昆虫对你是种饮食禁忌,至少可以想象一下炒小河虾——— 不去壳的小河虾像是水里的蛋白质豆子,那一点脆就像是为了乐趣才存在的。它不仅是乐趣,也是我们生存的保证。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演化出了一套机制,让我们喜欢上那些营养丰富、热量高、安全的食物。在我们祖先生活的时代,会吃、吃得好的不是美食家,而是演化的赢家。《肠子,脑子,厨子》一书作者约翰·S·艾伦是美国南加州大学“栋赛夫认知神经科学成像中心”和“脑与创造力研究所”的神经人类学家。他曾经在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进行心理生理学和神经分裂症演化的田野调查,后来又从事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这样的背景,加上对美食的兴趣,让他写了一本关于食物、认知与演化的书。这个话题确实值得探寻。我读过不少关于吃的书:有的近似菜谱,一定要将步骤开列;有的是文人漫笔,说吃,而意不在吃;有的是老饕的过眼(舌?)录,走马灯般吃遍天南地北;也有如林文月的《饮膳札记》这样,将文人雅趣和做菜妙法结合的。然而不论哪一种,这些书大多不涉及吃的“机制”。吃的机制,往往是由吃以外的事情阐发了“吃”。如作者所言,我们和食物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满足口腹,我们的大脑参与了“吃”,而大脑对于食物的认知,又受到演化和文化的影响。甚至,我们吃的工具——— 牙齿和颅骨的演变都是一场大戏:例如我们祖先的旁支粗壮南方古猿,因为大量食用草食,演化出了夸张的颅骨。过度特化的颅骨让他们在环境的变化中败下阵来。而我们的祖先却躲开了特化的陷阱,依靠智力、而不是能吃更多草的牙齿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吃肉让我们变聪明?是的,我们现在不用再吃草了,不然的话,那些讲餐桌礼仪的书恐怕都得重写。而且,恐怕要让素食主义者们讨厌了,我们的大脑得以发展,没准还和肉食有很大的关系。人类演化有一些里程碑,175万年前,早期的人属动物出现在非洲东部,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吃肉。而1.5万年前,人类已经过上了狩猎采集生活,工具制作的水准较旧石器时代显著提高了,那时的人类更是擅长大规模狩猎。是吃肉让我们变聪明,还是聪明所以有肉吃?吃肉对于我们的演化到底有多重要?很多问题还悬而未决,但是,人类的食谱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早期的纯粹食用植物,变成了杂食动物。杂食,让我们得以供养一颗高耗能的大脑。多吃一点高热量的植物,让我们不用非要保留巨大的肠胃空间,不用耗费大量的时间获取食物。和社会生活一样,高热量食物在动物界照样意味着生活品质。而获取高热量的肉类还意味着小一点肠子,和更多的能量用以维持脑部运作。有了更棒的脑子,就可以有更复杂的社会生活,文化因此而来。想想看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和吃有关,再想想复杂的文化以什么为基础,就会发现这一大堆吃的讲究不是没道理的。狩猎采集者面对另一场吃的革命,就是农业的革命。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开始种植和养殖,文明、国家、城市随之而来。尽管马歇尔·萨林斯等人提出,狩猎采集部落生活在一个原始丰饶社会之中。这个社会“劳作更轻松,休闲时间更多。他们尽管没有多少财产,但是并不贫穷。萨林斯说:‘贫穷是一种社会地位,它是文明的产物。’”事实情况却是发展了农业的社会大获全胜。确实,农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单一的饮食、密集的人口、人畜共患病都带来了新的压力。农业革命和人口增长相伴而来,其结果就是,直到二十世纪中,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才把饥荒问题解决得差不多。而吃饱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好。过去属于特定社会阶层的饮食普及开来,饭馆也成了一种用“吃”来休闲的娱乐场所。品尝美食意味着愉悦感、品位和财富,看看社交网络上秀出的美食图片就知道,和一万年前差不多,“吃”从来就不仅仅是“吃”。基因和文化对“吃”的作用回到“吃”本身,首先发生作用的肯定是味觉。靠着味蕾的味觉感受器,人类能分辨酸、甜、苦、咸和鲜五种味道,配合辣味,在加上鼻子对各种香味的感受,这些算不上灵敏的感官已经给了厨师足够的用武之地。比如辣味,本身不是一种味道,而是辣椒素刺激下的痛感,然而痛感带来内啡肽的分泌,却让我们在呲牙咧嘴的同时体验了愉悦。又比如鲜味,是很多东亚饮食非常重视的味道,常常标示着食物富含蛋白质。然而因为鲜味不是那么鲜明,或者太妙不可言,直到现代才被人们好好研究。还有一些味道或香味实在是因人而异,对于有的人来说,芫荽的香味近乎肥皂;而对于另一些人,各种莴苣的苦味又难以下咽。现在我们知道,这些因人而异的味觉差异全都是基因多样性带来的。切莫高估人类对味觉的分辨力。作者引用的例子中,在有颜色的灯光下,许多品酒专家也无法分辨红、白两种葡萄酒。除了口感,“吃”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年夜饭”的文化意义就远大于食物本身,正如很多美国移民家庭都会注重第一个感恩节的火鸡宴———“我站住脚了”是这个节日的潜台词。人类的饮食从来不只是吃饱和吃好,还扮演着文化记忆载体的功能。然而我们如今的问题也许跨越了文化,肥胖正成为折磨很多人的首要问题。在石器时代让我们能囤积热量的基因,到了这个食物极为丰富的时代,反而成了增加腰围的罪魁。食物突然吃不完了,这种变化可谓史无前例。于是居然出现了新问题,厌食症。厌食症病人骨瘦如柴的模样,对于一般人来说非常吓人。然而有过这样的案例:一个少女论坛上,很多女孩贴出厌食症患者的照片,并彼此鼓励减肥瘦身。尽管管理员一再提示过度减肥有害身体健康,深陷其中的少女依然故我。最后管理员不得不关闭了相关论坛板块。对于这些女孩,瘦标示了她们在群体中的身份地位。而本来正常的“吃”,一旦被这种文化规训,很可能发展成病态的厌食。这可不仅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大脑灰质萎缩,出现抑郁的症状。这个极端的例子提示我们,吃不仅仅是本能,文化的力量大可以让一个花季少女对饥饿上瘾。食物与记忆的互相影响吃的本能与文化的交互还表现在饮食的记忆上。请帮忙回忆一下你今天的工作餐,似乎需要费点劲才能想起来。不过你大概能记得约会时吃的东西。这不仅仅是记忆线索问题,作者就列举了食物与记忆的相互影响:胰岛素、瘦素等物质,既参与了消化,又会对大脑中记忆的核心——— 海马产生影响。聪明的厨师也在利用我们的记忆,现在的很多餐厅,不管是西餐还是韩国料理,附赠的开胃小菜都会先端上桌子。过去附赠的面包迅速解除了饥饿,也影响了品尝正餐的胃口。而如今开胃小菜却能调动我们的味觉,促进激素分泌,让我们对参观产生更深刻的记忆。记忆也在影响我们的食量。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科学家邀请一些学生观看比赛,同时供应炸鸡翅,一组学生会有专人清理鸡骨头,而另一组任由鸡骨头堆满餐桌。结果是,看不到鸡骨头的那一组人,比看着自己“战果”的学生多吃了28%。看来,没有眼前的标示物,我们对于自己是饱是饿的判断多少拿不准。学者总结道:“我们的胃不识数,而我们的脑子不长记性。”虽然对吃了多少炸鸡翅不长记性,我们也并非一无是处。且看我们对食物的禁忌、等级记得有多牢。这种记忆并不一定在于食物是否安全(能不能吃对于不同文化并没有多大不同),却往往关乎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我们对食物的分类非常奇特,作者就举了新几内亚高地的例子,当地的卡拉姆人不认为食火鸡(cassow ary)是一种鸟,杀死食火鸡后的仪式甚至和处理杀人后的仪式差不多。别以为这仅仅是某种原始思维,我们如今对于什么是汉堡、比萨、炸酱面或者小笼包的信念可有一套分类的法子。吃得“正宗”,对于食客来说经常是头等大事。吃不仅仅是吃,对于我们这些超级杂食动物,只要饿不死,我们就开始为吃讲究,为吃动脑,为吃着迷。从痴迷猪油渣到研究热量表,时代变化,我们正在形成新的食物、认知、文化关系。原发2013.12.1 南方都市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好评在于,对有些观念见解特别,比如为什么人爱酥脆。差评在于,东拉西扯,没有支撑,说了太多。三星吧。观点还是有趣
  •     随笔合集吧
  •     可读性不高,很啰嗦
  •     这本书的标题很有迷惑性,本以为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实则是一本半严肃的论文集。
  •     讲的科学知识比较多,要不是理科生可能有些读不懂
  •     很有乐趣的解释了口感的由来,看完也不饿。。
  •     关于人类怎样认知食物和吃饭,具体到脑子的哪个部位,和研究方向略搭边,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排版令人非常难以集中精神,字体太方正行间距太小,一页里总得走神两次。
  •     读来很枯燥,竟没有一个插图
  •     良心翻译,但是书中很多地方吧...恩,后面关于认知的理论内容太多。我个人特别鄙视那些对认知哲学上的东西...
  •     大概是我读过的果壳阅读出版的最好的书了
  •     名字太好,内容有点匹配不上
  •     看看
  •     蛮有意思的,怎么说呢减肥不是你想减就能减的,毕竟你的大脑才是决定你会不会胖的关键。
  •     多展开些啊……
  •     神经科普写的很乱。。关于食物的部分有点意思
  •     本来以为会通俗一些,有趣儿些,不知道是翻译的不好还是作者的原因,有些啰嗦。感觉又想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又想兼顾着趣味与可读性。
  •     不够深入 也不够有趣
  •     序里写看完本书会变成一个高等级吃货, 其实并没有... 好奇的吃货随便看看可以~
  •     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
  •     整本书试图写得很学术,但是给出来的结论却不过瘾,又试图通俗一些,但是这种强装出来的幽默,哎……不要也罢。不过料也总算有一些,不太出彩罢了。比如,为什么喜欢脆?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去爱吃昆虫——嘎嘣脆,鸡肉味儿!大脑是个高能耗的设备,那么靠什么供能呢?吃肉就是大脑爱的供养。但是肉总共就那么多,脑子大了,其他设备就要缩水,缩什么呢,就让肠胃短一点好了,于是咱们的消化能力也就基本告别生食了。厌食症有时候可能真是精神导致的,就是咱们自己改变了脑内的多巴胺奖励机制,不吃饭竟然成了件高兴事,看来电视广告和有时候能达到和毒品一样的功效啊。书里说脂肪和胆固醇被妖魔化了,但是例证不多,不过最近美国新发布的饮食报告就真的说胆固醇可以随便吃了,因为吃下去的和血液里的胆固醇其实是两回事……
  •     并没有什么卵用。
  •     然而并不是那么有趣……如果经常混果壳的话……
  •     前半部分还挺好玩的,后面大段的神经生物学有点……
  •     美食科普读物,部分段落有趣。
  •     酥脆源于昆虫的口感,熟食与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最大的收获是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的器官。
  •     这是一整套关于进食和看待食物的方式,是认知史、演化史和文化史以独特的方式交汇于每个个人的产物。“食物理论”在人从小与食物的接触中自然而然形成,演化过程中的“集体无意识”在我们头脑中埋下了对酥脆、脂肪、甜食等口感偏好,但具体到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则与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关系更大
  •     还行,后面的展开有点不太有趣了。
  •     生物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研究,给人的说服力更强。
  •     拿来主义的东西?既不科普,也不学术。。。专业名词于杂志资料齐飞,各类学科都来分析分析,经常就跑题了。
  •     这么无聊我居然读完了
  •     原本以为是本恶趣味的科普书,没想到内容很学术,很赞
  •     吃与思
  •     读完根本在吃货的修炼上没提高一个离别,特地买了薯片体味脆
  •     为什么我喜欢吃脆的食物,薯片、笋、脆骨等等,原来是人类的遗传。是本有关食物、脑神经、心理学的书。
  •     内容驳杂,从生理到认知到演化到心理到社会,整个一本吃货大荟萃。如果不作深究地泛读一遍,也算是有不少趣味启发的。
  •     对于酥脆这一部分的解释很有意思
  •     看得出来作者的雄心勃勃:从今时状态到演化历史,从社会文化到生物心理,食物的一切都有涉及,但是结论却有些苍白无力。
  •     纸书,看到60多页实在看不下去了,太枯燥了
  •     乏味
  •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     不好好谈吃
  •     作为research的众多阅读书目之一,tutor极为赞赏此书某些观点。并且本书本身也很好读,很容易就读完了。
  •     并没有序言或者译者说的那么好看,非常多的篇幅在尝试说明神经生理学的部分,以至于读起来略显枯燥。(神经生理学也可以写得很有趣!但这本书不是。)总之如果看得下去也算增长一些没太多用的冷知识……
  •     科学
  •     作者的知识面非常的广,也给了我一些提示,感谢每一个,没有深入挖掘的章节,让我可以自己思考下去。
  •     有趣的点也很多,但是有点抓不住这种结构…未免太零散了一些…
  •     用脑去吃,除了吃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去吃!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一读,翻译也不错。
  •     从食物到脑结构进化
  •     上学期读得特认真的课程书目lol 我要去po一下作业书评了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