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精神分析引论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200069785
作者:(奥)弗洛伊德
页数:159页

还是得看这种作者是创始人的书

以前看那些心理书成功学之类的书都是两页一翻就看不下去了,而看这本书虽然睡过去很多次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写的很好。讲述自己的知识和转述别人的理论是明显不同的,前者如吃母亲烧的菜,虽然不及饭店里花哨却让人即使远离家乡也回味悠久;后者如同快餐吃得越多越恶心

读佛洛依德

上大学的时候,接触到佛洛依德这个名字。起先是大师级别的泰山压顶,“拜佛洛依德”,仿佛谁说话能扯到佛洛依德就等于超有学问。周围的人把佛洛依德高高抬起,仿佛到了神的位置。等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图书馆借了本《梦的解析》竟晦涩难懂,对大师的探索也就戛然而止。而后,随着阅历和阅读的增加,又一种观念扑面而来,那就是“呕佛洛依德”。佛洛依德成为“泛性论”的代表,而他言必称性让很多文明人仿佛祖坟被挖了似的大为恼火。敢公然怒骂佛洛依德,不仅代表你有学问,更重要的是相当有气质。直到今天,我坐在图书店里把一整本《精神分析引论》看完,才终于明白一个“小马过河”的道理——不去了解,永远不能知道真相。有人断言,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是:社会学领域的马克思,精神领域的佛洛依德,和科学界的爱因斯坦。在我看来,佛洛依德的确称得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大师,他的精神分析法,他对梦境的科学分析,他的联想治疗法,以及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都是伟大的成果。及至“泛性论”,这位大师才被世人唾弃鄙夷,甚至他的门徒荣格等都离他而去。佛洛依德这样分析,在他之前,人类作为上帝的骄子,只有荣耀和高尚。然而他却非要侵入人心,把那一点人人隐藏的污垢不堪挖出来大白天下。这仿佛17世界的文艺复兴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科学却寸步难行。一直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人类被伽利略的日心说击溃。人类不再是宇宙的焦点,而是变成了平凡不足为道的小蚂蚁。我非常赞赏佛洛依德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对梦境的研究和联想治疗法。佛洛依德曾经用催眠法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但他发现暗示性的灌入并不能有效长期解决心理病疾。于是他走到了精神分析的道路上,试图用引导、联想的方法,让病人主动积极的找到隐藏的潜意识。这简直是心理学上的一次科学大进步。佛洛依德对梦境的研究更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认为梦境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反应和超越。梦起到保护睡眠的作用,并让人们在梦境中得到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欲望和情绪。梦境中出现的事物常常用隐藏的身份来代替现实中的刺激,对梦境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每个人的潜意识。潜意识从佛洛依德起,成为很多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对象。潜意识类似于人格三分论里的“本我”。人们对“自我”了如指掌,对“超我”有所期许,唯独对“本我”一无所知。这就是佛洛依德的伟大,发现本我,才是认识自己,探索精神世界的大门。 佛洛依德一直强调分析自我,让我开始对自己的梦境和一些差错、习惯开始注意,从中来了解自己,探究出自己都不愿接受的那一面。无独有偶,19世纪的印度灵性大师克里希纳姆提也提出“观察自己”,不得不让人相信,人自身就是一颗需要不断研究打磨的钻石。说到“泛性论”,我也实在难以接受。当然,佛洛依德所说的性,并非通俗意义上的概念。他甚至取了个专有名词,指的是获得享受使自己舒适的一切行为。当然,他连婴儿吸奶都认为是性行为,的确让人无法接受。我想也许是指代不清,也许是他个人的概念不清,后世很多人谈性色变,鄙视这个变态的泛性论者。不过不得不承认,佛洛依德自身也并不正常。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佛洛依德竟也有这种扭曲的倾向。他憎恨父亲,而对母亲充满了爱慕。也许这也是他提出“泛性论”的“潜意识”吧。总之,没必要顶礼膜拜,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除去骇人听闻的“泛性论”,佛洛依德是位好同志,毫不愧对大师称号。我的空间:http://www.jinbifun.com/春风化雨/

最近有再读一遍的想法

读过一遍,在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具体记不得了。喜欢心理学,呵呵~虽没正式系统上过课,但自己看了些这方面的书,算是略知一点儿吧。当时读来还是这方面知识刚刚起步之时吧,看了,但现在觉得一些东西确实没看明白。现在要是再看会有新的想法吧,也会有新的感悟和看法的,呵呵~哪天再借来看看。学心理学是为了更了解自己,呵呵~赞同老师的这句话!

原来一切皆有意义

这也不能算是一篇书评,姑且算是一点感想吧,还会有一些和书本身没有关系的内容。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本身自己的专业属于教育领域,自然会接触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对弗洛伊德再熟悉不过,却从未拜读过他的作品。最近开始广泛涉猎书籍,不再停留在过去的某一个领域,总觉得人不能给自己设限,把自己框死,人精力有限,只能在一两个领域做到精通,这已是不易,但是不代表不需要别的领域的常识,还是得广泛阅读,触类旁通,可能对自己本身的专业也是有益的。很早就对心理学有兴趣,那些理论总是能打破我们固有的观念,让人恍然大悟或深受震撼,这本书也不例外。其实只读了前两部分,就说一点自己的感想吧。读完书还是得写点什么,总是存留在脑子,时间久了总是会忘,只有输出了,日后再回想才能有据可查,否则又像是新书一样。读过的部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一切皆有意义,那些过失那些梦的背后,都有一些秘密隐藏在潜意识里,不被人察觉,但又真实代表了当事人的心态和思想,有点可怕的感觉,因为这些秘密通常是丑陋的。【一】第一部分关于人的失误问题,比如口误、遗忘等等。记忆最深的一个例子是有关遗忘的。一个已婚夫人不慎遗失了自己的戒指,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几年后她就离婚了。这样一个的遗忘现象背后的意思大概代表了她对这段婚姻的态度,若是认真对待,必定也不好遗失戒指。这些过失常常来自于两种思想的冲突的不可调和,若一方可以抑制另一方,便不会出现诸如此类的失误。再如书中的例子,会议刚刚开始,由一个人宣布一下,他却说成了会议要结束了,其实他内心的想法是这个会议也得不出什么结论,不如早早散会,但是他又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不可以表露出来的,两种想法起了冲突,所以造成了口误。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例子,真的有道理。我身上曾经多次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觉得诡异,比如有一次在商场看中了一个钱包,当时闪过一个念头,要是现在自己的钱包没了就好了,这样可以买一个新的了,但是我的钱包其实也还完好无损,我深知不该浪费钱,再买第二个钱包。所以就算了。但是没想到第二天我在公交车上遇上了小偷,偷走了我的钱包。这样我竟然有了理由去买新钱包了!多么不可思议,但是这缘于我之前的想法。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些,比如我打碎过杯子,至于原因和钱包相同。【二】关于梦的解析。大家都做梦,想过它有什么意义吗?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也都是有意义的,它满足了做梦者的欲望,从而保护睡眠得以持续。当然这些欲望往往也不是好的,所以被人们压制在潜意识里,清醒的状态下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为当事人所熟知,但它又确实存在着。梦有显意和隐意。梦里的事物都具有象征性。通过做梦者的自由联想和相关的经历可以做到释梦。很多有心理疾病的人通过诉说被压抑的情绪可以得到治愈。【启示】我们都是普通人,总充斥着各种想法。可能我的感想已经偏离这本书了,就是觉得生活本身并不容意,想要过喜欢的生活更是如此,难免压力缠身,得学会及时调节和释放,不然压抑到潜意识里,虽不被察觉,但却像一枚炸弹一样,心理健康可能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压力太大也不能正常生活的。有一段时间特别想学幼儿教育,也缘于接触了心理学。人成年以后的很多行为,包括梦境都与儿时的经历有关,若儿时在某些方面未得到满足、疏导或正确对待,那么种下的阴影将伴随人到成年,也挥之不去。书中关于梦的部分,就讲到很多人在梦中梦见父母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源于对父母的怨恨,这些都是小时候种下的。所以以后做了父母,应该多关注儿童心理学,好好爱护自己的孩子,所以育儿真的不是让孩子丰衣足食就可以的,没有看顾好的孩子的脆弱的心灵,才是致命的伤害。但是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难免犯错,所以自己到了成年以后,如果反思自己有一些致命的弱点,应有意识的改正,不要让它影响自己的一生。如果发现自己有一些诸如遗忘之类的过失,要警醒了,这是有意义的,就好比那位丢失戒指的女士,若能意识到它背后的意义,或许还可以挽救她的婚姻。人贵在反思和改变。会继续读弗洛伊德别的著作还有其他的心理学书籍,我的一位老师提出过窄域阅读的观点,即如果你读了一本心理学的书,应该以此为基点,再读其他心理学书籍,而不是又跳到艺术类的或者文学类上面,这样你才能有系统性,也不容易遗忘。

精神分析

虽然对神经病的学说并不感兴趣,但还是经人推荐看了这本书,以前对弗洛伊德的了解甚少,因此也是通过这个机会了解这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了解弗洛伊德,不如说是对人性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于掩饰自己内心的那些隐秘,或者说是卑鄙。人性总是这么善于 的伪装,有时或许我们是习惯了掩饰,生活却让我们渐渐忘了那个曾经未曾掩饰过的自己。成长意味着我们变得成熟,我们渐渐学会用知识去伪装那个原本的自己,我们却又不得不被生活化,认识自己,或许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让我迷茫的利比多

在一次地铁里,我看到有一位女孩从包里,掏出这本书,在读。看书名,我很奇怪——精神分析。靠,好酷的名字。在几个月前,和老婆逛书店,去买书。突然看到这本书,就买了。回家,一拿起这本书感觉前几章确实像介绍的那样,引人入胜。看完前些张,我还经常给老婆解梦。看着看着,我觉得比较深奥。而且让我有些混乱——力比多。人性确实是这样的吗?我很迷茫。

一本好书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著,张堂会 编译早先在大学读过一本《弗洛伊德传》,作者不详。那时就对弗洛伊德非常好奇。后来找了一些弗公的原著翻译来读,却都晦涩艰深,看不下去。对于像我这样缺乏耐心的心理学爱好者,唯一的出路便是寻些通俗版的文章。就此而言,这本《精神分析引论》非常适合。这本书是弗洛伊德一系列演讲稿的汇总。弗公为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曾做过一系列的演讲,对象是未曾接触过精神分析学的学生们。因而演讲稿较为通俗,例子也更浅显易懂,最重要的是这些讲稿由浅到深,给精神分析学勾勒出一个完整的轮廓,因而是了解弗洛伊德学说的捷径。精神分析学说,给人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与自己的经验所对照,忍不住喊出来“果然是这样!”这本书读完后受益匪浅,自己最近也忍不住尝试着分析自己的梦境,臆想,过失,来寻找背后隐藏的东西。只是弗公的学说将所有的意识驱动都归结于性欲令人难以接受,大概毕竟这本书只是概论,真正的论述自己还没看到。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个两难。弗公在分析病人的心理上不得不采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无法被客观标准所验证。正如一名嫌疑犯,当他认罪,便可以确定他有罪;但若是他不认罪,法官一切的努力便显得徒劳。于是在弗公的例子里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情节:“当罪恶的潜意识被意识所阻挡,不得不以另一种伪装出现在病人意识之中时,弗公通过精神分析发现了该病人的罪恶的潜意识。如果病人则坚决否认自己有狗这种罪恶的意识。弗公就会:你所做的否认,恰恰反应出了你的意识对该潜意识的抵制。因而你确实拥有这样的潜意识。”这样的循环论证影响了精神分析学的客观性。

潜意识之父,精神学的鼻祖

很多人对精神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不尽有谈“精神”色变的表现。但出于对大师的崇敬,我还是用了两个半小时把这本属医学范畴的又兼具哲学韵味的巨作看完了。大概每个拜读过佛洛依德的人,都会觉得其中的言简意赅、清晰透层、一语惊人,让你受益匪浅。科学是需要系统分析归纳的,而佛洛依德做的很完美,而且滴水不漏。读此巨作会有种自我心灵涤荡,自我塑造的感觉。就好像电影《心灵捕手》一样,开启你的内心,推波助澜,铸就你的人身及价值观。

弗洛伊德对于精神分析的探索,和爱因斯坦对于物理学的探索,是一样令人尊敬的

第一,在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知识整理之前,我要先谈谈我对弗洛伊德的尊敬。有人断言,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是:社会学领域的马克思,精神领域的佛洛依德,和科学界的爱因斯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都易于被人接受,但是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学,是很难被世人接受的。首先,这个学科的推理过程常人无法理解和认同;其次,精神分析总是指出人最丑恶的部分,更被人无法接受。同时,这个学科的研究一直进度缓慢,弗洛伊德从实践出发,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精神分析体系,同时将这个体系深入到了一定程度,在我看来,这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定理一样具有难度,理应受到人们的敬仰。第二,我要谈谈我对“求知”的看法。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于最后30%的部分已经完全不能理解了。另外,我读这本书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那为什么要读——因为求知欲。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是这个道理。在本书的前两章,弗洛伊德纯粹将每一个读者当成零基础的门外汉,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在阅读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我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巨大的信息量迎面而来的爽快、通透的感觉中。还能有比接收到新知识更开心的事吗?还能有比学习更快乐的事吗?第三,其实阅读这本书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的。精神分析认为,欲望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的作用,而这些欲望以潜意识的形式隐藏在内心深处。因此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分析自我,知道内心深处的自己在想什么。这不仅是防止自己别变成一个精神病,更是听从内心深处想法的过程。寻找自己已经够难了,更别说什么寻找女/男朋友的事了。好了,接下来终于要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知识整理了。《精神分析引论》一书分为三个章节:过失心理学、梦、精神病症通论。其中过失心理学引出了关于潜意识、欲望的论述,从而引出了第二部分的梦的解析。再之后,通过前面两章对内心的潜意识和欲望剖析的铺垫,进一步分析者两者与精神病之间的关系。在本书的开始,弗洛伊德就提出了精神分析学科的两大主张,也是理论的基础。首先,精神分析主张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是最普遍的,意识的心理过程只是从整个心灵分出来的部分而已。人的心灵拥有感情、思想和欲望的进程等,这些都可以是无意识的。其次,无论广义或狭义的性冲动,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诱因,然而它却长期被忽视。更进一步说,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的冲动对人类精神生活贡献非凡,包括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在第一部分,“过失心理学”中,弗洛伊德认为,过失的存在是潜意识中的两种意向相互干涉所致,并且如果一种意向要借干扰另一种意向而表现自己,则不得不自己先承受阻力禁止其活动。例如,去电影院时却临时找不到电影票了,可能是因为我潜意识中不想去看电影,而我不想看电影的原因可能是我曾和前女友去过这家电影院,再去会引发我不好的回忆和感觉。因此,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了“计划”,大概是一种相反的情感阻挡着“计划”的执行。就像歌德曾说过:“他要是说笑话,那其中必定就暗藏了一个问题。他有时还会在笑话中暗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动机一旦消失不见,失物自然便可找到了。在第二部分,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展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材料,一方面也需要主题。整个梦从根本的原欲到最后以画面展现出来,经过了检查、修饰、退化、象征等过程。梦出现的原因和目的是为了保护睡眠,但参杂了潜意识(欲望)的“私货”。首先,梦先检查要表达的潜意识是否遵循道德等要求,梦伪装的程度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受检查的愿望越惊人,伪装越深;二是检查越严格,伪装也就越繁杂。实际上,潜意识中大多意识都是邪恶的,精神分析仅仅是在此证实了柏拉图的名言:“恶人实际犯下的罪恶,善者将它止于梦中。就例如,男孩子很早就对母亲有一种特别的柔情,把母亲当做自己的所有物,父亲则成为争夺母亲的敌人;同样,小女孩也认为母亲侵占了她的领地,干扰她对父亲的柔情。我们把这些情感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据考证可知其源头甚为古老。然后,梦根据检查结果将潜意识进行修饰。同时,潜意识在表现的过程中会退化成为最基础的原欲等基本的形式。最后,我们在对梦的解析时会发现,梦的很多意象会象征着某些潜意识。例如,平滑的墙壁的房屋常指男人;屋子里如果有壁架和阳台代表了女人。梦里若出现皇帝、皇后或国王及王后或其他尊贵的人物则代表父母;由此可见,梦有着恭敬的态度。子女、兄弟、姐妹等的待遇不甚亲切,象征物往往是小动物或害虫。生产的象征梦境常离不开水,梦见落水,或从水里爬出,或救人出水,或是从水中被救,这些都是象征着母子的关系。垂死的象征常是乘车出游,死亡的状态则常表示为各种隐晦的暗喻;而裸体反而常用衣服和制服表示。在第三部分,精神病症的分析中,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式: 精神病的起因=原欲的执著所产生的倾向+偶然的(创伤性的)经验。弗洛伊德认为,凡是属于潜意识里的病源都必须进入意识之中,即患者所有缺失的记忆都必须补充完整。首先是某种精神历程在常态下无法完全进行,致使不能引起意识;于是症候即成为这种未完结的精神历程的替代物。患者必然是曾竭力阻止有关的精神历程侵入意识里,其结果成为了潜意识的,而潜意识具有了形成症候的力量。在进行分析治疗时,这股强大的力量再度活动起来,阻止着化潜意识为意识的企图。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抗拒方式。而因抗拒作用得以呈现的病态历程,则称为“压抑”。终于,书行至此,弗洛伊德要提出他那最受人诟病的一点了:人的绝大多数心理活动是由于性引发的。弗洛伊德认为,精神病患者的原欲乃是附着于他们幼时的性的经验之上的。那精神病是怎么产生的呢?弗洛伊德认为,症候能使患者感受到现实中所缺少的满足;而满足的方法则是使原欲退化到过去的生活,由于它与退化密不可分,即退回较早期的性的对象选择或性的组织的最初阶段。精神病患者常无法摆脱过去生活的某个时期,如今方知这一过去的时期正是其原欲得到满足而感到快乐的时候。同时,弗洛伊德也提出了有趣的一点:有时候精神病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实际上,一个人不必在各种生活情境里都将健康看做是最重要的事;因为他们明白人们除去经受精神病的折磨外,还有其他痛苦,有时为了某种需要可能要以健康作代价;他们还懂得如果经受了这种病痛,常常可以免受其他的种种痛苦。其实,我的笔记分析到这里,只分析到书本大约70%的部分。最后30%的部分我就不分析了。也许你认为我懒,但是,其实原因是——接下来的部分,我真的看不懂了。

精神分析引论

一本精神分析入门教材.以大量实例作为基础,引人入胜.但美中不足的是研究还不是很周密,很多观点还不是非常正确,作者也表示了抱歉..但这不能阻碍它成为心理学之基础,基本,基点的教材,它介绍了心理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对以后继续研究非常有促进作用.

虽然看的不是太懂,但是还是坚持看完了

看过后觉得怪怪的,好像他没说什么,基本上是基于原始性欲而引起的精神方面疾病,整篇好像都是利比多,逐渐回味后也慢慢理解其实精神分析不是看上一两本书能说清的,你需要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盗梦空间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不一样的视角

不要指望看完这个能成为一个精神病医生和释梦高手,佛洛依德也不这么认为。但可以借助它试着理解一下精神层面的自己。


 精神分析引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