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人的十年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9787538713732
作者:冯骥才
页数:390页

作者简介

尽管我力图以一百个人各不相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历经十年、全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实际上难以如愿;若要对这数亿人经验过的生活做出宏观的概括,任何个人都力不能及。我努力做的,只能在我所能接触到的人中间,进行心灵体验上所具独特性的选择。至于经历本身的独特,无需我去寻找。在无比强大的社会破坏力面前,各种命运的奇迹都会呈现,再大胆的想象也会相形见绌。

书籍目录

文革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前记
终结文革
拾纸救夫
附件:《浏阳遇险》
崇拜的代价
我到底有没有罪?
一个八岁的死刑陪绑者
我这三十年呀
绝顶聪明的人
一对夫妻的三千六百五十天
我不是右派,是左派
失踪的少女
我变了一个人
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
市井人物
神鞭
三寸金莲
……

内容概要

冯骥才:男,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专事摹古。文革间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师等,心中有感而发,秘密写作,藏匿于砖底墙缝间,文革后为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八十余种。


 一百个人的十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条)

  •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沉重的灾难之一,文革这场十年浩劫已然悄悄过去近半个世纪,当年受尽折磨的受害者恐怕大多已经与这个世界作别,昔日激情澎湃誓死保卫毛主席的红小兵们也已进入暮年。而当这些文革亲历者陆续告别时代的舞台,我们还能找到谁,能比他们更有资格,对这场至今尚未被彻底反思的灾难进行深刻的挖掘呢?一直以来文革被定下这样的基调,“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教科书同样惜墨如金,力求点到为止,从上到下,这个社会被呼吁集体向前看,向未来看齐。当下的政权依旧不敢对这场党和国家最为严重的灾难进行太多的追究,但又还不至于懦弱到面对陆肆那般噤若寒蝉,于是,浩劫中活下来的幸存者,成长在这个国家的新一代,便只能听到这样统一而简单的声音。在每逢周年的纪念日里,一面是对改革开放功绩的大书特书,一面却是对文革浩劫的集体沉默,人们就这样在鲜花和掌声中主动或被动地翻过历史惨痛的一章,然后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昆德拉说,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的许可了。政治环境似乎成为所有人回避的一个理由,但我可不可以认为,在面对被阉割的历史时,包括历史界,文化界和知识界在内,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在默许自己失去历史记忆,失去反省的精神?要确保悲剧不被重演,要实现更加深刻的进步,历史罗列出来的药方中,持续而彻底的反省永远是最好的一剂良药。历史、文化的遗毒让处于文革的中国社会表现出最为疯狂、最不可理喻的症状,然而更为悲哀的是,因为恐惧,因为缺少反省这剂良药,这个国家所中的毒至今尚未被彻底解掉。在文革结束20多年的时候,冯骥才在他的书中写道,尽管文革政治已被处死,它的幽灵仍犹存未泯。作为权力生命的文革已经消亡,但作为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文革依旧顽强地活着。放至文革结束30多年后的今天,冯骥才的话亦不耸人听闻,文革所表现的封建文化中对领袖的迷恋,人文精神的缺失依然实实在在的表现在我们面前。当年的情形是人人手捧红宝书誓死保卫毛主席,几十年后,依旧有人拿着总理在黑板上的题字表上框奉若至宝;几十年前,暴动的人群用各种灭绝人性的方式逼死异己者,几十年后人们的斗争方式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十年前,“地富反坏右资”被群众套上高帽游街开批判会,几十年后公检法们将犯罪份子游行公审公判的闹剧依然存在。导致文革的因尚未消去,文革新酿出的果又添出几分困扰。缺乏诚信精神,轻视历史文化为这个国家再度蒙上新的阴影,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与敌意,犬儒主义文化不断恶性地发酵。我们自诩为文明古国,却一直在朝着建设现代文明国家的大道上挣扎,甚至让人不时担心是否要退回到人类的野蛮时代,在筋疲力尽中,脚下文革的阴影死死地缠住了我们。再回头面那场长达十年之久的人祸,有人说,文革其实是由整个中国社会共同炮制的一场噩梦,审视这场噩梦固然需要智慧,更需要足够的勇气,然而在此之前我们究竟还能坚持多久?当所有人都过早的卸下沉重的十字架,谁又能保证,我们不会再度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     一百个人足以反映一个时代吗?十年岂能是独立的历史?一. 站着喊万岁。文革时代对于毛的崇拜达到极致,对于毛的画像也是顶礼膜拜。“毛主席万岁”是那个时代的喧哗。是进步了吗?因为是站着喊万岁,而封建帝王前是跪着的。如果说人类从爬行到站立行走是进化,那么这不妨也算是一种进步。能责备历史进步得太慢?还是责备我们自身的不用心?二. 最底层的才是时代的。每个时代的代表是什么?是那些领军人物?他们确实作用巨大,价值巨大,但是历史的分量是用这些衡量的吗?时代的推动者最终还是最底层的人民。社会不可能拉得过长,没有这些来自底层的动力,先锋们也无力开拓的。三. 文革的产生与制度。文革过去几十年了,有人说是偶然,有人说是必然。偶然不过是偶然的必然,必然也只是必然的偶然。这样一个发自顶层的全民性的错误(如果有人认为文革不是错,保留),竟然可以发生了!还这么久!这背后的原因呢?如果有反省,会这样吗?如果能避免神话,会这样吗?如果允许说不同,会这样吗?因为没有踏入过那段历史,这些如果也许本就是事实。把原因归罪于制度,是不是答案呢?四. 正式的道歉。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没有过正式的道歉呢?来自官方的。我们一直在说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德国战败后很诚心地认错,日本则至少显得依然不安分。那是种族间的罪孽,而文革是族内的自焚.文革的责任谁来担?推给死人是一种方法,但那么多受伤的需要安抚的灵魂就仍然要迷路了。真的,欠一声道歉,什么时候肯开口?人都死后?历史像个小姑娘被打扮起来后?五. 活着的人,死去的呢?书中写的都是活下来的人的经历,可是毕竟那么多悲惨的命运承载者是过早的离开了。他们的事我们现在无法了解了,因而我们面对的支离破碎得历史,我们能得出什么像样的结论?六. 因言论治罪。这似乎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之一,历代都有。美国为什么要把言论自由抬到那么高的地位呢?为了避免单一化。我们很多错误都是因为单一犯的,可是中华民族真的适合这样的多元吗?不能因为没试过说不适合,但尝试的风险谁敢担?七. 宣传。文革的一个表象就是宣传,把民众的精神全都统一起来。看了一些画面,不禁想到现在的一些宣传方式,很类似,强奸式的灌输。我们的强调独立的人格,媒体是一个很好的表征。等到媒体的宣传有了格调,大概有希望。八. 不怕死而怕活,便是那个时代的荒唐。寻死者罪上加罪,有时候可笑到极致就无法笑出来了。九. 对政治失去兴趣的一代。文革后的一代,那些生于七十年代末后的一代,普遍对政治不感兴趣,是后遗症吗?那种漠然让人心酸.谁的错?十. 当代的健忘。也许因为过去很久,很多人对那段历史越来越模糊了。是我们太健忘了?还是因为历史本身不想被我们记住?在逐渐走远的时候,回首看看那过去,意义何在?避免重演?也许不大可能再上演了。但是造成文革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出来,没有解决,那么上演的就是同一导演的不同剧本罢了。
  •     只读了半本,觉得没必要读下去了。并不是因为感觉一个个故事惨不忍睹。千篇一律的只讲述社会底层的悲惨故事,你惨别人比你更惨。这本书没有真正剖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深层问题,让人感觉隔靴搔痒。当然只作为一般性的读物可以。文化大革命应该叫人性大革命。人性泯灭,社会退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是一场没有人能预料何时结束的惨案。余华说活着就是好的,其实活着是因为有憧憬。
  •     最近因为校对的工作刚好还看了王蒙先生关于文革的文字,那真是一个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年代。书中刚开始的故事还略带轻松,越到后面故事越是沉重。多少人的人生,不止是人生轨迹,甚至整个人的性格都在这十年里被彻底改变,往不好的方向。
  •     震撼,最可怕的不是这些单纯的苦难,而是它们竟然全部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令人害怕的不仅仅是人性那些丑恶,而那些人性的追求光荣的一面也令人害怕
  •     文革十年不是不谈就不存在的。多少人成为了权力斗争的恐怖牺牲品。多少人因为无知和愚昧做出来毁灭另一个人的行为。看书的时候我有些害怕啊,现在身处的安会不会只是风雨欲来的假象
  •     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浩劫一次二战关于全人类,还有就是文革关于全中国!无论何时何事一旦做到极致就会出现极度扭曲的事实,对于政治,对于宗教都是一样!极度扭曲的时代会无限放大人性的罪恶,为了自我,旁人如同草芥,对于生于这个时代的人深感无奈,无助,作为一段历史,以史为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乱世人不如犬!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的言论,而不是为一家之言而毁众家之言!希望读后得到的不是愤怒而是珍惜现世生活!
  •     扎心了,老冯
  •     拾纸救夫+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神鞭
  •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圣徒受骗,对孩子的欺骗更是悲哀
  •     难过。 作者在末尾说的一句话,偶尔是画蛇添足了。
  •     已读kindle
  •     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记
  •     第一次了解文革的书
  •     文革,一段极其残酷和黑暗的历史,也是被刻意遗忘和忽略的现实。在这个已经完全物质化,人们全力追求财富和幸福生活的时代,文革已经离我们那么遥远,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     看的心碎,握住这笔充满血与泪的财富,千万千万不要忘。
  •     抑郁时候看的 压得透不过气 发现自己的烦恼不值一提
  •     好奇这些人都去哪里了?这么多年,他们的良心受过折磨么?几个曾经是红卫兵的人提到他们会忏悔但不会后悔,因为在当时他们的认知里,自己做的是一件正义无比的事情,我想这在当时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只是到了中后期才渐渐醒悟,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醒悟,这才是最大的可悲。而引起这些悲剧后面的原因是什么?这么多年,这些原因得到很好的剖析了吗?有相应的防范措施了吗? 前面人所遭受的苦难,要成为后人的精神财富。不知道作者的好意会不会得以实现。但如果这些苦难没有很好的总结、归因并加上有效的流传,那么,愿望能实现的程度则堪忧。 突然有个想法,有没有可能,有这么一个人,对在那些年代里虐待过别人的人,进行跟踪、采访,用BEI的手法,聊聊当时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什么感受?也许,这样的书籍,更能震人发聩?
  •     下雨,湿冷湿冷的,在这样的一天我把这本书剩下的一部分看完了。心情如同天气,异常沉重,思绪很多,却也理不清楚。
  •     “在创造罪恶并承受罪恶上,中国这个民族确实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华。也许还不止于此。在创造罪恶以后死不认账上,在遗忘罪恶和开脱罪恶上,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华才更加超群脱俗。” 2000年的历史负担太重了,我们早学会了及时放空自己,忘记过去,什么背叛不背叛,什么责任不责任。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别说,别看,别想,呆呆地活吧,每天开心最重要,拿到offer最重要,脱离单身最重要,别他妈废话谈别的,就让我们开心地活下去吧。
  •     63号监狱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一个号称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它疯狂起来竟然胜过史前期的文明!
  •     恐怖
  •     这些,都是我不曾知道的事。身边人对这十年的集体失忆,让我常常怀疑这些的真实性。如此触目惊心
  •     我真是个要考托福的人吗,嘤嘤
  •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有点窒息的感觉。我觉得应该去了解那段历史,非常必要。
  •     读完之后压抑恐惧笼罩着我。仿佛是听爷爷讲年轻的故事一样,真实,现实却比书中更残酷
  •      “看烧女巫,义和团,文革这类历史时,我们总是自动带入受害者、反抗者的角色,并感到害怕。可如果人人都是受害者,这样的历史怎么会一再出现?我现在年纪大了,意识到真碰上那样的时候,我不太可能是反抗者,有可能是加害者,最可能是混在人群里随风向而动的人。这让我感到更加害怕了。”
  •     真的是看了才知道有多黑暗,那十年就是一些人的一生。
  •     2017/1/3
  •     不是怕死,而是怕活,这便是那个时代的荒唐。 刚开始看,好多地方都看哭了,有时候我也在想,明明刚刚过去没有很久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却都当做没有发生过一样。 看的很沉重。
  •     还是沉重吧
  •     不可思议吗?荒谬吗?我突然想起了食指的那几句诗:“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     忘记了,记忆里看的挺震撼的当时
  •     岂止一百个人…点到面…
  •     每个故事都读得甚是沉重。没有这样的作品,我们这些后人就难以直观地想象和反思,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人性扭曲,疯狂的时代。
  •     爱情既然都是爱自己所爱的,实际都是爱自己。
  •     讲当代的老师推荐的 她没多说什么 只是让我们读一读 可悲惊觉 即便是在今天 直言不讳依旧不易
  •     心情很沉重
  •     一本好书啊,很多人用国别看人,说哪里哪里的人坏透了,而我以前持的观点是,人性本来就是黑暗自私又愚痴的。你看这一个个人,那是岁月流下来的鲜血啊!一滴又一滴的。他说“黎明前的黑暗又黑又长!”我回答是啊“黑的侵入骨髓,长的直刺人心。”全是痛,外来的伤残肢体,里面的摧残人心。
  •     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那事情只会越来越糟
  •     高三读。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     文革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最阴暗的时期,多少恶魔借着领导人的保护色为私利打击身边人,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我看到的美是,在极度险境中演绎了多少坚贞美好的爱情,也许是文革中最美最伤心的风景。
  •     每每想起,热泪盈眶。
  •     越看越 心疼 看不下去 浪潮之下人人说是为自保 但何尝不是释放人性中的暴戾和嫉妒?
  •     去他妈了个逼的,啥也不说了。
  •     初识文革 人斗太可怕
  •     难受死了!人呐!
  •     历史以那样的姿态出现并不是偶然,然而人们是善忘的,读书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个人是何等渺小,为生活在和平年代感到庆幸。
  •     这段历史 太沉重 太可怕
  •     历史是姑娘,历史更是一块橡皮泥,我甚至怀疑,昨天我做了什么,刚刚我说了什么;不关心明天,但是我渴望有人可以告诉我昨天发生了什么
  •     没有什么是比口述史震撼人心的了
  •     这是我认识老冯的开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